京氏易筮缉说──郭 彧编
<P>京氏易筮缉说</P><P>京氏易筮缉说<BR>郭 彧编<BR>前言<BR>《周易•系辞传》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孔子的观点,卜筮尚占乃是“圣人之道”之一。清代四库馆臣说:“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卜筮者崇尚变占,就是本着《易》寓教化于筮占的手段,“推天道以明人事”,用“天道”去解决人们于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疑惑。“龟卜”与“筮占”不同,龟卜是根据钻灼龟甲而形成的纹兆断定吉凶,有象而无数;筮占则是“极数知来之谓占”,是一象与数结合的机制。显然,二者所表现出的“神秘意义”也自不同。“筮”字从竹从巫,“巫”则是人与神联系的媒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身为万物之灵而有心灵思考的人类,于生活中免不了会有各种疑惑。当具体的个人有了疑惑之后,在谋于亲戚、朋友等手段不能解除疑惑的情况下,依靠“天意”的随机抉择,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何谓“天意”?哪里有“天”?我们都说“神六上天”,其实是“神六”在太空遨游。所谓“天上”、“地下”都是太空。人们站在地球上说“天上的月亮”,而站在月球上也就会说“天上的地球”。因此,所谓“天意”(天道)的本质,其实就是本于自然,遵从自然给出的随机答案,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听天由命”。这正如一场足球赛开场时要由裁判员扔一枚金属钱币来决定哪一方先发球一样,这种由“天意”给定的结果,参赛的双方都认为是绝对公平的。倘若由裁判员来决定由哪一方先发球,那就或许会因球赛的结果而引发对发球权的争议。人们的疑惑是一种心理现象,有时候依靠“理智”并不能完全解除。在“人谋”不能解除疑惑的情况下, “神谋”、“鬼谋”就派上了用场。人们的这种心理,是不能简单地以“迷信”批评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关键是当事人以何等心理对待“天意”所给出的答案。例如,《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初,(楚)灵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投龟,诟天而呼曰:“是区区者而不余畀,余必自取之”;《春秋左传•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东汉王充《论衡•卜筮篇》:“周武王伐纣,卜筮之逆,占曰大凶。太公推蓍蹈龟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以上三例,楚灵王骂“天”;邾子为利民而不计己利;姜太公“推蓍蹈龟”,都是因为卜筮的结果违背了“人意”。在“人意”十分坚定没有疑惑的情况下,卜筮了就是可有可无的事了。“天意”的结果符合于“人意”就有用,否则就无用。《尚书•洪范》说:“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庻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这里把人意与“天意”的关系摆布得颇有道理。五从、三从与二逆皆吉,二从与三逆家居静养为吉,外出动作为凶。凡属“吉”者,皆是人意加上“天意”,并没有只凭“天意”而断为“吉”者。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这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圣人以此洗心”而“百姓日用而不知”才是普遍的现象。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既“敬”且“远”,而不是“敬近”或“不敬”,应该说这种行为是中和明智的表现。<BR>崇尚卜筮乃人情,是一种人文现象。卜筮用以决疑,不疑就不用卜筮。古人解释《尚书•洪范》所说“明用稽疑”:“稽疑曰明,所以辨惑也;次七曰明用稽疑,以人而听于天也”;“欲释已之疑惑,不可明,用其卜筮以考之”;“次七曰明用稽疑,传明用卜筮考疑之事;次七曰明用稽疑,稽,考也。圣人有疑事必用考疑之物决而明之,即下文谓择建立卜筮之人,而命之曰雨曰霁曰蒙曰驿之类是也。然卜筮以决疑惑定犹豫,无出于此,故圣人凡举一事一政若有疑于心者,必用卜筮以决之,故卜筮得为决疑之物。然则圣人果有疑乎?曰无也。既无其疑,何用其卜哉?夫圣人至聪明也,至周尽也,故易曰圣人与天地合其徳,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中庸》亦曰从容中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然则又何疑乎哉?犹谓之考疑者,何也?即见圣人不専任其断,而思与天下同之也。故下文谓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卿士从,庶民从,龟从,筮从,是之谓大同,然后见圣人无过举。故上文能乂用三徳以适变此,然后明于考稽,而与众定之,故曰次七曰明用稽疑”;“稽疑必谓之明用者,卜筮所以稽考而明已之疑惑也。故欲明已之疑也,不可不用稽疑也”;“人不能无疑,有疑焉必询之于人,稽之于卜筮,欲稽疑须是吾之此心昭然至明,然后能断然无疑,故曰明用稽疑”;“事有是非未分,邪正未判,几微之间有大祸福、大荣辱、大利害存乎其中者,安得无疑也!谋之人不足以决吾疑,则谋之鬼神其可已乎稽疑,而卜筮谋之鬼神也。鬼神之隐,谁得而知?此稽疑用处所以在乎明也。胡为而明?惟敬则明。张氏曰天下之事纷纷扰扰,是是非非在我者不能无疑,疑则如之何,稽之而已。是故明则稽于人,以尽其智,幽则稽于鬼神,以尽其神。然则稽之不可不明,不明则终于疑矣”等等。<BR>卜筮之法流行了几千年,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之产生兴趣,之所以会如此,必有其一定的心理作用。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易大传》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百姓日用而不知”、“民咸用之谓之神”、“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人们于生活中,不会事事都具有自信,一旦有了疑惑而不能依靠“人谋”得到答案,“参吾之得失于天”也是求得答案的一条途经。《易大传》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动而有悔的事常常发生,君子为着慎重从事,“观变玩占”也是人之常情。一个“玩”字,寓意深刻。如何“玩占”,终极目的为何,则是君子“玩占”的关键问题。<BR>对卜蓍文化要进行研究。《易•贲•彖》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BR>观乎人文就是观察人情。要讲人情就不可能消灭“卜筮”。“疑惑”就是人情,而明用“卜筮”以决疑又是人文中之事。所以,“卜筮者尚其占”这一圣人之道是不会以部分人的厌恶或反对而消失的。历史证明“文化动不得”,企图以人为的决策去消灭某种文化现象,是行不通的。最好的方法是“顺其自然”,符合人们需求者自然存在,背离人们需求者自然灭亡。对“卜筮文化”要进行研究,要分清其中的精华与糟粕,要研究其所具有的“心理功能”。<BR>卜筮的机制是一个从简至繁的过程。卜用龟腹甲,筮用蓍草。用珓、竹签、铜钱乃至发展到用掌上电脑。虽然其用具代有不同,但是其机制本同。把解除心中疑惑的决定权交给“自然”,听从随机的结果,也不失为一种解除疑惑的方法。筮的心理作用是基于人们“冀福畏祸,今古同情”的普遍存在。“众志所趋,虽圣人有所弗能禁”,既然如此,对待卜筮的态度,清代四库馆臣说得或许有一定的道理:“其可通者存其理,其不可通者,姑存其说可也。”<BR>北宋五子之一张载于《正蒙》中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古人有“卜筮者亦必至公无私,而后能传蓍龟之意,必择是人而建立之,然后使之卜筮也”;“明用稽疑,即至诚前知之道。盖必有洗心之学,齐戒神明之徳,而后问焉。以言其受命也如向,不然枯茎朽甲岂能知人之吉凶乎”;“书曰明用稽疑,易曰天生神物,圣人则之,所以前民用而成亹亹也。然鬼谋不先于人谋,故传又曰夫易不可以占险,若趋利忘义而信僭参懐,则非圣人所以教人卜筮之意矣”等说法。术数文化,其要不出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物生有象,象生有数,“极数知来”是一种依靠数据的积累而预测未来的手段。“术数”文化可说可研究,但不可“以利为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卜筮为业巧取钱财,就有失“圣人之道”。<BR>就“玩”的层面来说,可以说人人都会“玩占”。所不同者只是所使用的“技术”有简单与繁琐的区别而已。用“时间”可占;用“空间”可占;用鸡骨可占;用草棍可占;用竹签可占;用铜钱可占;用一枚铜钱可占,两枚也可占,三枚也可占;用任何金属钱币都可占等等。就“卜筮”的方法而言,之所以会有“大衍筮法”、“纳甲筮法”、“六壬”、“太乙”、“遁甲”、“梅花易数”、“铁板神数”、“紫微斗数”、“八字命理”等数十种方法,而且皆都能“多言或中”,这就充分说明了不是“器具”之灵、“筮法”之灵,也不是“天之灵”或“神之灵”,而是“人心之灵”。人们常说“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心诚则灵”等,就是这一层意思。说道底,任何器具与任何筮法,其所能起到的功能,无它,只是通向“心之灵”的桥梁而已。否则,果真有“天意”或“神意”,焉能允许世俗之人发明出如此之多且另人费解的“筮法”,焉能允许世俗之人运用如此之多且乱七八糟的筮具!<BR>在诸多人为发明的“筮法”当中,要数“京氏易筮法”最为“源远流长”,其鼻祖就是西汉时的易学博士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考其运用,至今盛行而不衰。本书把历代“京氏易筮”说缉出,为“纳甲筮法研究”提供了可信手拈来的汇总资料。对于京氏易筮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也为了解“纳甲筮法”的来龙去脉及其演变机制提供了汇总阅读的方便。<BR>对于任何文化现象,无论要发表什么样的意见,其首要任务就是先要“入于其内”,然后再“出于其外”。只有做到了“入于其内而出于其外”,方能有发言权。如果您要了解“京氏易筮法”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其在人文领域中的影响,阅读本书将会开卷有益。<BR> </P>
<P> </P>
<P> </P>
<P><BR>目录<BR>一 晁以道与《京氏易传》<BR>二 《京氏易传》的内容<BR>三 《火珠林》的主要内容<BR>四 历代“京氏易筮”说缉录<BR>1 魏伯阳《周易参同契》<BR>2 李鼎祚《周易集解》<BR>3 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BR>4 宋張浚《紫巖易傳》<BR>5 宋朱震《漢上易传》<BR>6 南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BR>7 南宋《朱子语类》<BR>8 南宋《文公易说》<BR>9 南宋林至《易禆傳》<BR>10 南宋俞琰撰《周易參同契發揮》<BR>11 南宋俞琰《读易举要》<BR>12 南宋朱元升《三易备遗》<BR>13 元雷思齐《易筮通变》<BR>14 元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BR>15 明刘伯温《黄金策•千金赋》 <BR>16 明胡廣等奉勅撰《周易大全》<BR>17 明董守谕《卦变考畧》<BR>18 清钱澄之《田间易学》<BR>19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BR>20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BR>21 毛竒齡《易小帖》<BR>22 清胡渭《易图明辨》<BR>23 清恵栋《易汉学》<BR>24 清惠栋《易例》<BR>25 清江永《河洛精蕴》<BR>26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篹疏》:<BR>27 清凤笙阁本《卜筮易知》<BR>28 民国尚秉和《周易古筮考•纳甲说》</P>
<P>附录一: 隋萧衍《五行大义》<BR>附录二: 清程良玉《易冒》<BR>附录三:《周易本义》筮仪</P>
<P> </P>
<P> </P>
<P> </P>
<P>一 晁以道与《京氏易传》</P>
<P>记《京房易传后》<BR>《汉•蓺文志》易京氏凡三种八十九篇,《隋•经籍志》有《京章句》十巻,又有《占候》十种七十三巻,《唐•蓺文志》有《京章句》十巻,而《占候》存者五种二十三巻。今其《章句》亡矣,乃畧见于僧一行及李鼎祚之书,而其传者曰《易传》三巻、《积算杂占条例法》一巻,或共题《易传》四巻,而名皆与古不同。今所谓《京氏易传》者或题曰《京氏积算易传》,疑隋、唐志之《错卦》是也。《错卦》在隋七巻、唐八巻,所谓《积算杂占条例法》者,疑隋《逆刺占灾异》十二巻是也。至唐《逆刺》三巻而亡其九巻,元佑八年髙丽进书有《京氏周昜占》十巻,疑隋志《周易占》十二巻是也。自古易家有书而无师者多矣,京氏之书幸而与存者才十之一,尚何谁之师哉?说之自元丰壬戌偶脱去举子事业,便有意学易,而輙不好王氏,妄以为弼之外当自有名家者,果得《京氏传》,而文字颠倒舛讹不可训知。逮其服习既久,渐有所窥,今三十有四年矣。乃能以其象数辨正文字之谬,于边郡山房寂寞之中,而私识之曰,是书兆乾坤之二象以成八卦,卦凡八变而六十有四,于其往来升降之际,以观消息盈虚于天地之元,而酬酢乎万物之表者,炳然在目也。大抵辨三易、运五行、正四时、谨二十四气、悉七十二候而位五星、降二十八宿,其进退以几而为一卦之主者,谓之世。竒偶相与,据一以超二,而为主之相者,谓之应。世之所位而阴阳肇乎所配(干与坤、震与巽、坎与离、艮与兑),而终不脱乎本(以飞某卦之位,乃伏某宫之位),以隐赜佐神明者,谓之伏。起乎世而合内外,参乎本数以纪月者,谓之建。终终始始极乎数,而不可穷以纪日者,谓之积。含于中而以四为用,一卦备四卦者,谓之互。干建甲子于初,坤建甲午于上,八卦之上乃生一世之初,一世之五位乃分而为五世之位,其五世之上乃为逰魂之世,五世之初乃为归魂之世,而归魂之初乃生后卦之初,其建刚日则节气,柔日则中气,其数虚则二十有八,盈则三十有六,盖其可言者如此。若夫象遗乎意,意遗乎言,则错综其用,唯变所适,或两相配而论内外二象。若世与内(革,水火配位,内离火,四世水),若世与外(困,金木交争,外兊金,初世木)。或不论内外二象,而论其内外之位(萃,土水入艮,兊初土四水),或三相参而论内外与飞(贲,土火木分阴阳,艮土,离火,飞木)。若伏(旅,火土木入离艮,离火,艮土,伏木),或相参而论内外世应建伏(观,金土火木互为体,建金,世应内土,伏火外木),不论内外而论世建与飞伏(益,金土入震巽,世与飞土,建与伏金)。或兼论世应飞伏(复,水土见候,世应水土,飞伏水土。屯,土木应象,世应土木,飞伏土木),或专论世应(夬,金木合干兊,入坤象,世金应木。蛊,金木入艮巽,世金应木),或论世之所忌(履,金火入卦,初九火,九四火克九五世金及干之金),或论世之所生(巽,火木与巽同宫,世木,巽木,建火)。于其所起见其所灭(大壮,起于子灭于亥),于其所刑见其所生(随,金木交刑,水火相激,兊金巽木),故曰“死于位生于时,死于时生于位”。苟非彰徃而察来,微显而阐幽者,曷足以与此!前是焦小黄变四千九十有六卦,后有管辂定干之轨七百六十有八、坤之轨六百七十有二,其知之者将可以语邵康节之易矣。彼小王之徒,唯知尙其辞耳,其谓斯何?昔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五传而至汉田何子装,何授洛阳丁寛,寛授砀田王孙,王孙授东海孟喜,喜授梁焦赣延寿,延寿授房,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繇是易有京氏之学而传盛矣。有瞿牧、白生者不肯京氏,曰京非孟氏学也。刘向亦疑京托之孟氏,予不知当时为何说也?今以当时之说验之,盖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与夫京氏殷嘉十二篇同为一家之学,则其源委孰可诬哉!此亦学者不可不知也。若小王者,果何所授受邪?盖自京氏为王学有余力,而王学之适京氏则无繇矣。或传是书而文字舛缪,得以予言而考诸,今有不可就正者,阙以待来哲。《积算杂占条例法》具如别录。政和五年乙未五月庚辰嵩山晁说之记<BR>编者按:“政和”为宋徽宗赵佶年号,政和五年是公元1115年。此文见于《四库全书》集部三《景迂生集》中。<BR>《景迂生集》提要曰:“《景迂生集》二十巻,宋晁说之撰。说之字以道,开封人。少慕司马光为人,故自号景迂。元丰五年进士,元符中以上书入邪等,靖康初召为著作郎,试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建炎初擢徽猷阁待制。髙宗恶其作书非《孟子》,令致仕。说之博极群书,尤长于经术,年未三十,苏轼即以著述科荐之。所著书数十种,靖康中遭兵毁不存。其孙子健访辑遗亡,复编为十二卷,又续广为二十卷。前三卷为奏议,四卷至九卷皆诗,十卷为《易元星纪谱》,十一卷《易规》,十一卷《尧典》、《中气》、《中星》、《洪范小传》各一篇、《诗序论》四篇,十二卷《中庸传》及读史数篇,十三卷《儒言》,十四卷杂著,十五卷书,十六卷记,十七卷序,十八卷后记,十九、二十卷传、墓表、志铭、祭文。其中辨证经史多极精当,《星纪谱》乃取司马光元历、邵雍元图而合谱之以七十二候六十四卦相配而成,盖《潜虚》之流。《儒言》则力攻荆舒之学,党禁以后所作也。陈振孙《书录解题》曰,刘跂斯立墓志,景迂所撰见《易传》后。此集无之,计其佚者多矣。此本当即陈氏所见而讹误颇甚,《洪范小传》及十七巻序文内间有佚简,又有别本题曰《嵩山集》,所录诗文与此本并同,卷帙亦合,盖一书而两名,今附著于此,不复别存其目焉。”《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京氏易传》三卷,汉京房撰。房传焦氏之学,故言术数者称焦京,而房之推衍灾祥更甚于延寿。其书凡十四种,今佚十三,惟此书以近正得传。今世钱卜之法,实出于此。”<BR>自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京房弃市至宋神宗元丰壬戌(公元1081年),晁以道得《京氏传》于民间,其间经东汉、三国、魏、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已历一千一百多年。前此一切书籍中并无有三卷本《京氏易传》的记载,易学书籍中谈此书者,则始于晁以道把《京氏易传》公诸于世之后,至元初胡一桂则于《周易启蒙翼传外篇》详言之。</P>
<P>二 《京氏易传》的内容<BR>(缉入郭彧《京氏易传导读》65页至135页末的内容)<BR>编者按:《四库全书》提要:“《京氏易传》三卷,汉京房撰,吴陆绩注。房本姓李,吹律自定为京氏,字君明,东郡顿邱人。受易于焦延寿。元帝时以言灾异得幸,为石显等所嫉,出为魏郡太守,卒以谮诛。事迹具《汉书》本传。绩有《易解》,巳著录。房所著有《易传》三卷、《周易章句》十卷、《周易错卦》七卷、《周易妖占》十二卷、《周易占事》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飞候》九卷又六卷、《周易飞候六日七分》八卷、《周易四时候》四卷、《周易混沌》四卷、《周易委化》四卷、《周易逆刺占灾异》十二卷、《易传积算法杂占条例》一卷,今惟《易传》存。考《汉志》作十一篇,《文献通考》作四卷,均与此本不同。然《汉志》所载古书卷帙多与今互异,不但此编。《通考》所谓四卷者,以晁、陈二家书目考之,盖以《杂占条例》一卷合于《易传》三卷共为四卷,亦不足疑。惟晁氏以《易传》为卽《错卦》、《杂占条例》为卽《逆刺占灾异》,则未免臆断无据耳。其书虽以“易传”为名,而绝不诠释经文,亦绝不附合易义。上卷、中卷以八卦分八宫,每宫一纯卦统七变卦,而注其世应、飞伏、游魂、归魂诸例;下卷首论圣人作易揲蓍布卦,次论纳甲法,次论二十四气候配卦与夫天地人鬼四易、父母兄弟妻子官鬼等爻、龙德虎刑天官地官与五行生死所寓之类。盖后来钱卜之法实出于此,故项安世谓以《京易》考之,世所传《火珠林》卽其遗法。以三钱掷之,两背一面为坼,两面一背为单,俱面为交,俱背为重。此后人务趋捷径,以为卜肆之便,而本意尙可考。其所异者不以交重为占,自以世为占,故其占止于六十四爻而不能尽三百八十四爻之变。张行成亦谓卫元嵩《元包》其法合于《火珠林》,《火珠林》之用祖于京房。陆德明《经典释文》乃于周易六十四卦之下,悉注某官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游魂归魂诸名,引而附合于经义,误之甚矣。”<BR>《京氏易传》前两卷叙六十四卦,是“以八卦分八宫,每宫一纯卦统七变卦”。我们去掉其中大部分文字,只留句首每卦卦名以及末尾有关文字,就会得到如下的结果。<BR>乾……阳极阴生(降入姤)→姤……阴荡阳,降入遯→遯……阴长阳消,降入否→否……阴长,降入于观→观……积阴凝盛,降入于剥→剥……阳息阴专,升降六爻,反为游魂,荡入晋→晋……至游魂复归本位为大有,为归魂卦→大有……乾象分荡八卦,如大有终也。乾生三男,故入震宫八卦。<BR>震……阴阳交互,阳为阴,阴为阳,阴阳二气荡而为象,故初九变阴为豫→豫……以阳荡阴,君子之道,变之于解→解……变坎入巽,居内象,为雷风运动,鼓动万物谓之恒→恒……阴阳升降反于阴,运及于升→升……阴道革入阳为坎,水与风见井→井……震至于井,阴阳代位,至极则反,与巽为终,退复于本,故曰游魂为大过→大过……阳入阴,阴阳交互,反归于本曰归魂,降随卦→随……本乎乾而生乎震,故曰长男。阴阳升降为八卦,至随为定体。资于始而成乎终,次降中男而曰坎,互阳爻居中为坎卦。<BR>坎……阳变阴成于险道,今以阴变阳,止于为节→节……中男入兑少女分,荡入阴中位见阳,升降见长男,次入水雷屯→屯……阳适阴入中女,子午相敌见吉凶(动入离象见既济)→既济……坎入兑为积阴,二象分俱阴,上下反复,卦变革→革……动以柔当位,刚会之光大,革变于丰→丰……外卦震降阴,入明夷→明夷……阴阳进退,金水见火,气不相合,六位相荡,四时运动,静乃复本,故曰游魂。次降归魂入师卦→师……坎之变于艮,艮为少男,少男处卦之末为极也。次入艮卦。<BR>艮……初六变阳,取其虚中,文明在内,成于贲→贲……阴阳升降,通变随时,离入乾,将之大畜→大畜……反阳为阴,入于兑象,六三应上九,上有阳九,反应六三,成于损道,次降损卦→损……阴阳升降,次艮入离,见睽之象,损益六爻,刚长阴,次入火泽睽卦→睽……阴阳相荡,六位逆迁,变离入乾,健于外象,坎入履→履……升降反位,归复止于六四,入阴为游魂中孚卦→中孚……兑入艮,六三入阳,内二阳归阴,阴阳交互,复本曰归魂,次降入归魂风山渐卦→渐……阴阳升降,八卦将尽四十八爻,阴阳相杂,顺道进退,次于时也。少男之位,分于八卦,终极阳道也。阳极则阴生,柔道进也,降入坤宫八卦。<BR>坤……阳荡阴,坤内卦初六适变,入阳曰震,阴盛阳微,渐来之义,故称复。次降阳入地雷复卦→复……阳升阴降,变六二入兑象,次并临,二阳将进内为悦。阴去阳来气渐隆,火之入地泽临卦→临……六三将变阳爻,至次降入泰卦→泰……外卦纯阴,阳来刚柔成于震象,阴降阳升,居乾上成大壮→大壮……外象震入兑,为阴悦适,爻为刚长,次降入夬→夬……阴阳升降,反复道也,次降入游魂水天需卦→需……阳阴渐消,阳道行行,反复其位,不妄于阴,次降入归魂水地比卦→比……归魂复本,阴阳相成,万物生也,故曰坤生三女,巽离兑分长中少。以阳求阴,乾之巽为长女。<BR>巽……初六适变,阳来阴退,健道行也。三阳务进,外阴阳也。适变于内,外未从也。次降阴交于阳九,为小畜卦→小畜……阴阳升降,以柔为刚,见中虚文明,积气居内象,次降入风火家人卦→家人……九三适阴入震,风为雷合曰益,次降入风雷益卦→益……适变于外,阴入阳爻,二象健而动,属于天地也。阴阳相荡,次降入天雷无妄卦→无妄……九五适变,入文柔,阴荡阳,爻归复位,刚柔履坎,明在外,进退吉凶,见中虚,次降入火雷噬嗑卦→噬嗑……火居水上,阳中见阴,阳杂气浑而溷,吉凶适变,随时变也,反复阴游魂入卦五行进退始终之道,斯可验矣。升降六爻,极返终下,降山雷颐卦→颐……内外刚而积中柔,升降游魂,下居六四位,特分复归于本,吉凶起于六四,次环六位星宿躔次也。极则反本,降入归魂山风蛊卦→蛊……升阴降阳,巽宫适变入离,刚柔分矣。阴入阳退见中虚,次入中女。八卦相荡,阴阳定位,迁入离宫,八卦纯火,以日用事。<BR>离……阴阳升降,入初九适变从阴,止于艮象。吉凶从位起至六五,休废在何爻。次降入火山旅卦→旅……内象适变,荡阴入阳,巽顺于外,进退意器,外象明应内为鼎,次降火从风入鼎→鼎……九三适变,以阳入阴,见乎坎险,降入水火未济卦→未济……阴阳升降反,入于外卦,适离为艮,上著于象,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其大也,次降入山水蒙卦→蒙……六五阳中积阴,入巽见阴中阳,二气相荡,不可盈望,次降入风水涣卦→涣……八卦始虚,六虚反复,游魂生巽入乾,为天水讼卦→讼……阴阳升降,复归内象,次降天火同人卦→同人……爻象相荡,内外适变,八卦巡回,归魂复本,本静则象生,故适离为兑,入少女,分八卦于兑象。(次入兑宫八卦)<BR>兑……阴阳升降,变初九入初六,阳入阴为坎象,正体见阳位,刚柔分吉凶见也。适变内象,入坎为困卦→困……坎象互见,离火入兑,金水见运配吉凶。阴阳升降,坎入坤,阴气凝盛,降入萃→萃……阴阳升降,阳气来止于坤,象互见艮,兑象纳艮,阴气强,次降泽山咸卦→咸……土上见金,母子气合,阴阳相应,刚柔定位,吉凶随爻受气,出则吉,刑则凶。阴阳等降入外,险止于内象,为水山蹇卦→蹇……土上见水,柔而和比,五行相推二气和,取象则阴阳相背也。九五适变入坤宫,宫比得朋,阴气和也。次降入地山谦→谦……阴阳升降至六五位,返入游魂,变归六四,八卦相离,四象分也。次降入雷山小过卦→小过……六爻适变,阴道悖也,升降进退,其道同也。变艮入兑,阴纳与阳也。反复其位,次降入归魂雷泽归妹卦→归妹……阴阳运动,适当何爻,或阴或阳,或刚或柔,升降六位,非取一也。(兑归魂配六十四卦之终也)<BR>由上列结果可见,《京氏易传》是以乾统三男(长中少之序)与坤统三女(长中少之序)为序列,八宫之间都有一定联系,因而其八宫六十四卦之序是不可移易的。南宋杨甲《六经图》所列《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即本此序(见下图)。<BR>(插入《八卦变六十四卦图》插图编号①)</P>
<P>北周卫元嵩撰《元包经传》,以“太阴第一”(坤、复、临、泰、大壮、夬、需、比)、“太阳第二”(乾、姤、遯、否、观、剥、晋、大有)、“少阴第三”(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少阳第四”(艮、贲、大畜、损、睽、履、中孚、渐)、“仲阴第五”(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仲阳第六”(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孟阴第七”(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孟阳第八”(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为序。其序先父母、次少女少男、次中女中男、次长女长男。<BR>明钱一本《象抄》所列《八卦变游归宫之图》之序是:先父母、次少女少男、次中女中男、次长男长女。(见下图)<BR>(插入《八卦变游归宫之图》插图编号②)</P>
<P>此图如果说此图是依《元包经传》而出,则当将乾宫八卦与坤宫八卦、震宫八卦与巽宫八卦互易。<BR>朱熹《周易本义》分宫卦象次序是:<BR>乾為天、天风姤、天山遯、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BR>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BR>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BR>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BR>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BR>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BR>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BR>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BR>这是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序(本《说卦》所言八卦方位起乾至兑为一周)。江永《河洛精蕴》卷四“后天六十四卦次序图”既是此“分宫卦象次序”;《增删卜易》之“八宫章”、《卜筮易知》之“八宫六十四卦名”及尚秉和《周易古筮考•纳甲说》,皆本《周易本义》“分宫卦象次序”。此实与《京氏易传》八宫次序不合。其正确次序当为:<BR>乾為天、天风姤、天山遯、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BR>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BR>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BR>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BR>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BR>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頥、山风蛊;<BR>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BR>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BR>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中所列《八宫世应图》,既是这样的次序(图见后)。而今刘大钧教授所撰《纳甲筮法》中所列《八宫世应图》也是这样的次序(见下图)。这样的次序方是本于《京氏易传》所出之图。<BR>(插入《八宫世应图》插图编号③)</P>
<P>又按:我们可以把《京氏易传》中的“纳甲”说、“世应”与“飞伏”说、“六亲”说、“五行生克”说,归纳如下。<BR>(录入《京氏易传导读》37-51内容 插入编号④)<BR>后人本京房“降五行,颁六位”之说而得“浑天六位图”(据说出于《火珠林》),也就是本八纯卦的“浑天甲子”给所得卦“装纳甲”。《增删卜易》列有“浑天甲子”,今略作修改列如下。<BR>乾在内卦:甲子水(初爻),甲寅木(二爻),甲辰土(上爻)。<BR>乾在外卦:壬午火(初爻),壬申金(二爻),壬戌土(上爻)。<BR>震在内卦:庚子水(初爻),庚寅木(二爻),庚辰土(上爻)。<BR>震在外卦:庚午火(初爻),庚申金(二爻),庚戌土(上爻)。<BR>坎在内卦:戊寅木(初爻),戊辰土(二爻),戊午火(上爻)。<BR>坎在外卦:戊申金(初爻),戊戌土(二爻),戊子水(上爻)。<BR>艮在内卦:丙辰土(初爻),丙午火(二爻),丙申金(上爻)。<BR>艮在外卦:丙戌土(初爻),丙子水(二爻),丙寅木(上爻)。<BR>坤在内卦:乙未土(初爻),乙巳火(二爻),乙卯木(上爻)。<BR>坤在外卦:癸丑土(初爻),癸亥水(二爻),癸酉金(上爻)。<BR>巽在内卦:辛丑土(初爻),辛亥水(二爻),辛酉金(上爻)。<BR>巽在外卦:辛未土(初爻),辛巳火(二爻),辛卯木(上爻)。<BR>离在内卦:己卯木(初爻),己丑土(二爻),己亥水(上爻)。<BR>离在外卦:己酉金(初爻),己未土(二爻),己巳火(上爻)。<BR>兑在内卦:丁巳火(初爻),丁卯木(二爻),丁丑土(上爻)。<BR>兑在外卦:丁亥水(初爻),丁酉金(二爻),丁未土(上爻)。<BR>(每爻配三字,第一字“纳甲”:乾纳甲壬、震纳庚、坎纳戊、艮纳丙、坤纳乙癸、巽纳辛、离纳己、兑纳丁;第二字“纳支”;第三字配地支五行。)<BR>如掷钱得变卦“天风姤”,“装纳甲”则外卦取“乾外卦”,内卦取“巽内卦”,得:<BR>上九 壬戌土(上爻)<BR>九五 壬申金(二爻)<BR>九四 壬午火(初爻)应<BR>九三 辛酉金(上爻)<BR>九二 辛亥水(二爻)<BR>初六 辛丑土(初爻)世<BR>所谓“浑天甲子”本出于京房“爻辰”说,而《易纬乾凿度》亦有宗从京氏说之处,曰:“阳析九,阴析六,阴阳之析各百九十二,以四时乘之,八而周,三十二而大周,三百八十四爻,万一千五百二十析也。故卦当岁,爻当月,析当日……天道左旋,地道右迁,二卦十二爻而期一岁。乾,阳也;坤,阴也,并治而交错行。乾贞于十一月子,左行,阳时六;坤贞于六月未,右行,阴时六,以奉顺成其岁……阳卦与阴卦同位者,退一辰以为贞,其爻右行,间时而治六辰。”清代学者张惠言据此说于《易纬略义》中列出《乾坤纳辰图》。<BR>(插入张氏《乾坤纳辰图》)</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我们把“浑天甲子”中的乾坤两卦的“纳辰”排出来并与上图比较: <BR>初爻 二爻 三爻 四爻 五爻 上爻<BR>乾 子水 寅木 辰土 午火 申金 戌土<BR>坤 未土 巳火 卯木 丑土 亥水 酉金<BR>可见,《易纬乾凿度》之乾坤两卦的“纳辰法”就是本京氏说而出。<BR>然而,《易纬乾凿度》之说,又不完全同于京房的“降五行,颁六位”说。《易纬乾凿度》曰:“岁终次从于屯、蒙。屯、蒙主岁,屯为阳,贞于十二月丑,其爻左行,以间时而治六辰。蒙为阴,贞于正月寅,其爻右行,亦间时而治六辰。岁终则从其次……卦泰、否之卦,独各贞其辰,共北辰左行相随也。中孚为阳,贞于十一月子;小过为阴,贞于六月未,法于乾坤。三十二岁而周。”六十四卦,两卦十二爻值一岁,三十二岁而周。显然《易纬乾凿度》是依通行本《周易•序卦》之序(其中泰、否为特例),两卦为一组(前卦为阳,后卦为阴)左右行贞辰值一年。今把张惠言所画《六十四卦贞辰图》(圆图)变作表格列如下。</P>
<P> </P>
<P> </P>
<P> </P>
<P> </P>
<P> </P>
<P><BR>岁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BR>1 乾初 坤四 乾二 坤三 乾三 坤二 乾四 坤初 乾五 坤上 乾上 坤五<BR>2 蒙二 屯初 蒙初 屯二 蒙上 屯三 蒙五 屯四 蒙四 屯五 蒙三 屯上<BR>3 讼三 需上 讼二 需初 讼初 需二 讼上 需三 讼五 需四 讼四 需五<BR>4 比四 师五 比三 师上 比二 师初 比初 师二 比上 师三 比五 师四<BR>5 履五 畜五 履四 畜上 履三 小畜 履二 畜二 履初 畜三 履上 畜四<BR>6 否五 否上 泰初 泰二 泰三 泰四 泰五 泰上 否初 否二 否三 否四<BR>7 同三 有四 同四 有三 同五 有二 同上 大有 同人 有上 同二 有五<BR>8 豫三 谦初 豫二 谦二 豫初 谦三 豫上 谦四 豫五 谦五 豫四 谦上<BR>9 蛊三 随上 蛊二 随初 蛊初 随二 蛊上 随三 蛊五 随四 蛊四 随五<BR>10 观上 临初 观五 临二 观四 临三 观三 临四 观二 临五 观初 临上<BR>11 贲上 噬二 贲五 噬三 贲四 噬四 贲三 噬五 贲二 噬上 贲初 噬嗑<BR>12 剥二 复初 剥三 复上 剥四 复五 剥五 复四 剥上 复三 剥初 复二<BR>13 妄二 畜五 妄三 畜四 妄四 畜三 妄五 畜二 妄上 大畜 无妄 畜上<BR>14 颐初 过上 颐二 过五 颐三 过四 颐四 过三 颐五 过二 颐上 大过<BR>15 坎初 离四 坎二 离三 坎三 离二 坎四 离初 坎五 离上 坎上 离五<BR>16 咸四 恒五 咸五 恒四 咸六 恒三 咸初 恒二 咸二 恒初 咸三 恒上<BR>17 壮三 遯四 壮二 遯五 大壮 遯上 壮上 遯初 壮五 遯二 壮四 遯三<BR>18 夷上 晋上 夷五 晋初 夷四 晋二 夷三 晋三 夷二 晋四 明夷 晋五<BR>19 家四 睽初 家五 睽上 家上 睽五 家人 睽四 家二 睽三 家三 睽二<BR>20 蹇初 解二 蹇二 解初 蹇三 解上 蹇四 解五 蹇五 解四 蹇上 解三<BR>21 损三 益二 损四 益初 损五 益上 损上 益五 损初 益四 损二 益三<BR>22 夬五 姤四 夬上 姤三 夬初 姤二 夬二 姤初 夬三 姤上 夬四 姤五<BR>23 升二 萃三 升初 萃四 升上 萃五 升五 萃上 升四 萃初 升三 萃二<BR>24 困二 井四 困三 井三 困四 井二 困五 井初 困上 井上 困初 井五<BR>25 革五 鼎四 革上 鼎三 革初 鼎二 革二 鼎初 革三 鼎上 革四 鼎五<BR>26 艮初 震上 艮上 震初 艮五 震二 艮四 震三 艮三 震四 艮二 震五<BR>27 渐上 妹上 渐初 妹五 渐二 妹四 渐三 妹三 渐四 妹二 渐五 归妹<BR>28 旅四 丰四 旅三 丰五 旅二 丰上 旅初 丰初 旅上 丰二 旅五 丰三<BR>29 兑上 巽三 兑五 巽四 兑四 巽五 兑三 巽上 兑二 巽初 兑初 巽二<BR>30 节五 涣四 节四 涣五 节三 涣上 节二 涣初 节初 涣二 节上 涣三<BR>31 中孚 过四 孚二 过三 孚三 过二 孚四 小过 孚五 过上 孚上 过五<BR>32 未济 既二 未上 既三 未五 既四 未四 既五 未三 既上 未二 既济<BR> <BR>自《京氏易传》而来的《八卦六位图》(或《纯卦纳十二辰图》、《纳辰成卦图》,图见后),则是本“八宫”纯卦“乾统三男,坤统三女”而纳支,其卦序与通行本《周易》卦序无关,也不以月配支。其法是:阳卦纳阳支,左行;阴卦纳阴支,右行。<BR>乾、震:初爻纳子,二爻纳寅,三爻纳辰,四爻纳午,五爻纳申,上爻纳戌。<BR>坎:初爻纳寅,二爻纳辰,三爻纳午,四爻纳申,五爻纳戌,上爻纳子。<BR>艮:初爻纳辰,二爻纳午,三爻纳申,四爻纳戌,五爻纳子,上爻纳寅。<BR>坤:初爻纳未,二爻纳巳,三爻纳卯,四爻纳丑,五爻纳亥,上爻纳酉。<BR>兑:初爻纳巳,二爻纳卯,三爻纳丑,四爻纳亥,五爻纳酉,上爻纳未。<BR>离:初爻纳卯,二爻纳丑,三爻纳亥,四爻纳酉,五爻纳未,上爻纳巳。<BR>巽:初爻纳丑,二爻纳亥,三爻纳酉,四爻纳未,五爻纳巳,上爻纳卯。<BR>这里“乾统三男”是顺长中少三阳宫之序,而“坤统三女”则是逆长中少三阴宫之序,盖本左右行顺逆之义。其“左行”、“右行”皆以正看“圆图”所当辰之“左右”为准。如正看“子”位,向左手方向旋转为“左行”(起子历丑、寅等以至于亥),又如正看“未”位,向右手方向旋转为“右行”(起未历午、巳等以至于申)。张惠言所说“凡言左右者,各从其本位言之”,正是指此。《易纬乾凿度》成书在京房之后,其“爻辰说”只有乾坤二卦本京氏说,而其余则本通行本《周易•序卦》另立法则,盖其说为针对六十四卦卦气说而出,与京氏说用途不同。</P>
<P>后人本京房六十四卦“世”、“应”说编有“世应歌”,用以给所得卦装排世应。<BR>乾宫八卦:乾世在上应在三 姤世在初应在四 遯世在二应在五 否世在三应在上<BR>观世在四应在初 剥世在五应在二 晋世在四应在初 大有世在三应在上<BR>震宫八卦:震世在上应在三 豫世在初应在四 解世在二应在五 恒世在三应在上<BR>升世在四应在初 井世在五应在二 大过世在四应在初 随世在三应在上<BR>坎宫八卦:坎世在上应在三 节世在初应在四 屯世在二应在五 既济世在三应在上<BR>革世在四应在初 丰世在五应在二 明夷世在四应在初 师世在三应在上<BR>艮宫八卦:艮世在上应在三 贲世在初应在四 大畜世在二应在五 损世在三应在上<BR>睽世在四应在初 履世在五应在二 中孚世在四应在初 渐世在三应在上<BR>坤宫八卦:坤世在上应在三 复世在初应在四 临世在二应在五 泰世在三应在上<BR>大壮世在四应在初 夬世在五应在二 需世在四应在初 比世在三应在上<BR>巽宫八卦:巽世在上应在三 小畜世在初应在四 家人世在二应在五 益世在三应在上<BR>无妄世在四应在初 噬嗑世在五应在二 颐世在四应在初 蛊世在三应在上<BR>离宫八卦:离世在上应在三 旅世在初应在四 鼎世在二应在五 未济世在三应在上<BR>蒙世在四应在初 涣世在五应在二 讼世在四应在初 同人世在三应在上<BR>兑宫八卦:兑世在上应在三 困世在初应在四 萃世在二应在五 咸世在三应在上<BR>蹇世在四应在初 谦世在五应在二 小过世在四应在初 归妹世在三应在上</P>
<P>八宫八卦,本宫卦上爻为世,一世卦初爻为世,二世卦二爻为世,三世卦三爻为世,四世卦四爻为世,五世卦五爻为世,游魂卦四爻为世,归魂卦三爻为世。“应”则与“世”隔两爻:“初应四,二应五,三应上”。如上得“天风姤”为乾宫一世卦,则初为世爻,四为应爻。</P>
<P>后人本京房“六亲”说而得“六亲歌”,用以给所得卦“装六亲”。《增删卜易》八宫“六亲歌”:<BR>乾兑金兄土父传,木财火鬼水子然。<BR>坎宫水兄火为财,土鬼金父木子来。<BR>坤艮土兄火为父,木鬼水财金子路。<BR>离宫火兄水为鬼,土子木父金财助。<BR>震巽木兄水父母,金鬼火子财是土。<BR>如得“天风姤”卦,为乾宫卦,依“六亲歌”配“六亲,上爻配”“父母”、五爻配“兄弟”、四爻配“官鬼”、三爻配“兄弟”、二爻配“子孙”、初爻配“父母”。<BR>上九 父母 戌土<BR>九五 兄弟 申金<BR>九四 官鬼 午火 应<BR>九三 兄弟 酉金<BR>九二 子孙 亥水<BR>初六 父母 丑土 世<BR>如本卦有动爻而得之卦,则之卦所配之”六亲”又不能全依上述方法。如本卦得“泽天夬”,初爻与上爻动而变得“天风姤”,则姤卦的“六亲”,因初之“子水”变作“丑土”、上之“未土”变作“戌土”,而坤宫属土,土为兄弟,于是初之“丑土”与上之“戌土”之“六亲”都是“兄弟”,而不再是“父母”。<BR> 坤宫泽天夬 天风姤<BR>上九 兄弟 未土 兄弟 戌土<BR>九五 子孙 酉金 世 兄弟 申金<BR>九四 妻财 亥水 官鬼 午火 应<BR>九三 兄弟 辰土 兄弟 酉金 <BR>九二 官鬼 寅木 应 子孙 亥水<BR>初六 妻财 子水 兄弟 丑土 应</P>
<P>后人本京房“飞”、“伏”说而有“飞神”、“伏神”说。<BR>我们从《京氏易传》乾宫八卦中,可统计出其“飞伏”说的概貌:<BR>乾卦上爻为世,曰“与坤为飞伏”,陆绩注“壬戌土,癸酉金”。是以见乾上爻(外乾)壬戌土为飞,不见坤上爻癸酉金为伏。<BR>姤卦初爻为世,曰“与巽为飞伏”,陆绩注“辛丑土,甲子水”。是以见姤初爻(内巽)辛丑土为飞,不见乾初爻甲子水为伏。<BR>遯卦二爻为世,曰“与艮为飞伏”,陆绩注“丙午火,甲寅木”。是以见遯二爻(内艮)丙午火为飞,不见乾二爻甲寅木为伏。<BR>否卦三爻为世,曰“与坤为飞伏”,陆绩注“乙卯木,甲辰土”。是以见否三爻(内坤)乙卯木为飞,不见乾三爻甲辰土为伏。<BR>观卦四爻为世,曰“与巽为飞伏”,陆绩注“辛未土,壬午火”。是以见观四爻(外巽)辛未土为飞,不见乾四爻丙午火为伏。<BR>剥卦五爻为世,曰“与艮为飞伏”,陆绩注“丙子水,壬申金”。是以见剥五爻(外艮)丙子水为飞,不见乾五爻壬申金为伏。<BR>晋卦四爻为世,曰“与离为飞伏”,陆绩注“己酉金,丙戌土”。是以见晋四爻(外离)己酉金为飞,不见艮四爻丙戌土为伏。<BR>大有卦三爻为世,曰“与坤为飞伏”,陆绩注“甲辰土,乙卯木”。是以见大有三爻(内乾)甲辰土为飞,不见坤三爻乙卯木为伏。<BR>京氏于世爻所用飞伏法有三例:本宫卦以相反者为伏,如乾飞坤伏;一世至五世卦则皆对应本生纯卦求伏,如姤内卦巽初辛丑土为飞,乾宫本卦初爻甲子水为伏;而至游魂、归魂则又近取所从变之卦为伏,如晋卦为变剥外卦艮初爻而得,因而取艮宫本卦四爻丙戌土为伏,大有为变晋内卦坤为乾所得,因而以大有三爻甲辰土为飞,坤宫本卦三爻乙卯木为伏。<BR>后来发展出来的《纳甲筮法》,也把京氏所谓的“飞伏”法派上了用场。其用是在按时日装入“六神”(青龙、朱雀、勾陈、螣蛇、白虎、玄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装入“六神”之后,就要根据占问事类找出“用神”、“元神”、“忌神”、“仇神”,以定生克比合刑冲等关系。倘若卦无“用神”,在日月也无“用神”的情况下,就要寻找“飞神”与“伏神”,以“伏神”作“用神”。如问财占得“天风姤”卦无“用神”时,就到乾宫本卦中找出二爻“妻财寅木”作为姤二爻“子孙亥水”的“伏神”(也就是“用神”),“飞神”子水生“伏神”寅木,“飞来生伏得长生”,就断定有“伏财”。又如占子孙得遯卦无“用神”时,就到乾宫本卦中找出初爻“子孙子水”作为遯初爻“父母辰土”的“伏神”(也就是“用神”),“飞神”土克“伏神”水,“飞来克伏”,“伏神手制”,就推断为“凶”,不利子孙。(以上两例出于《增删卜易》)<BR>把京氏的“飞伏”说用于断卦,《增删卜易》总结出“六出五不出”的“规律”:<BR>“伏神”易出者有六:得日、月者生;得旺、相者生;得“飞神”者生;得动爻者生;遇日月动爻冲克“飞神”者生;遇“飞神”空、破、休、囚、墓、绝者生。<BR>“伏神”终不得出者有五:逢休、囚无气者;被日月冲克者;被旺相之“飞神”克害者;墓绝于日月飞爻者;休囚值旬空、月破者。<BR>这些都是从京氏易筮中发展演变出来的渐趋复杂而又神秘的断卦方法。野鹤老人亦曰:“何必如是!用神空破衰绝,祸福已知八九。何不再占一卦,合而决之,自有用神!”由此可见,筮无定法,不可受拘于一事一例。<BR>《京氏易传》中的“五行说”,也在《纳甲筮法》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京氏易传》曰:“《易》所以定天下之理,定之以人伦而明王道,八卦建五行立五常,法象乾坤,顺于阴阳,以正父子君臣之义,故易曰影亨利贞。”又曰:“吉凶之义始于五行,终于八卦。”可见,把京房的“五行说”引入“纳甲筮法”是必然趋势。<BR>“纳甲筮法”所配五行,皆依“地支五行”。(见下图)<BR>(插入《地支配五行图之一》)<BR>记住十二支所属之五行,装卦时就会很容易地给相应之“支”配上相应之“行”,不必特意对照所谓六十四卦“全图”。有了各爻的五行属性,“六亲”之配亦可以根据八宫所属五行很容易地配齐。<BR>五行生克关系,是“纳甲筮法”的根本法则。“克处逢生”、“动静生克”、“生克冲合”、“生旺墓绝”、“四时旺相”、“进神退神”、“六冲三刑”等等说法,无不以“五行”相互生克关系立说。以八宫卦配“六亲”来说,就是本着五行属性生克关系而命名。其原则是:本宫所属之行能生者为“父母”,所生者为“子孙”,与本宫属性相同者为“兄弟”,克本宫者为“官鬼”,被本宫所克者为“妻财”。如乾宫与兑宫属金,则“土生金”之土为“父母”;与金同属者为“兄弟”;“金生水”之水为“子孙”;“火克金”之火为“官鬼”;“金克木”之木为“妻财”。<BR>五行之用以配地支为主,而“天干五行”(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之用则逐渐式微,仅于记占筮时日及推“旬空”时用之。在术数文化里,有各种各样的“五行说”,如“正五行”、“大五行”、“双山五行”、“三合五行”、“三元五行”、“纳音五行”、“星度五行”、“玄空五行”等。《人子须知》一书有“诸家五行”介绍,说“五行之变,不可胜穷”,说“至人识其妙而泄造化之机”之五行有三:“正五行以定其方”、“八卦五行以司其局”和“洪范五行以穷其山音”。又说“甲子五行又有三”:天干五行、地支五行和纳音五行。又“比附于形局”的五行又有五:河图五行、双山五行、玄空五行、浑天五行和宿度五行。清蒋大鸿深恶其“五行之杂”,对此多有辩证。至钟义明则大声疾呼摒弃“诸家五行”,说俗家以“正五行位”辨“行龙剥换,校其生克”是“不谙阴阳也”;说俗家把“八卦五行”直接“引入地理之中作用,误矣”;说俗家借“推命学”之法“伪造龙气”;说俗家借用“三合五行”乱以“申子辰为水龙”等;说俗家“伪造双山五行例”,分“左旋右行,以定八干之气”;说俗家“伪造墓库例”;说俗家“借用纳甲卦例”以立向,如“乾龙则立甲向”等;说俗家“伪造净阴净阳”,分二十四山为阴阳十二龙;说俗家“伪造小玄空”、“伪造大玄空”,盗《天玉》“玄空”之名;说俗家“伪造三卦五行例”,南火北水为一父母等;说俗家“伪造七曜,收纳水例”,谓“廉贞兼病死”等。在“命理”方面的“五行说”,虽然是从简单而趋向复杂,但是,追究其根本则都出于《洪范》的“五行说”。<BR>京房对“地支五行”还有特别的说法,曰:“寅中有生火,亥中有生木,巳中有生金,申中有生水,丑中有死金,戌中有死火,未中有死木,辰中有死水,土兼于中。” 从十二支圆图(图见下)看,子居北属水,卯居东属木,午居南属火,酉居西属金,土居中分旺子水、卯木、午火、酉金。子水生亥木,亥木生戌火(亥木能生,故称“生木”,戌火不能克酉金,故称“死火”);酉金生申水,申水生未木(申水能生,故称“生水”,未木不能生午火,故称“死木”);中土生巳金,巳金生辰水(巳金能生,故称“生金”,辰水不能生卯木,故称“死水”);卯木生寅火,(寅火生中土,中土生丑金。寅火能生,故称“生火”,丑金不能生子水,故称“死金”)。可见,以五行配十二地支,其中大有文章。如果再把地支五行配以六十四卦,则“浑天甲子”的相互关系就更为复杂多变。这大概就是有人欲独尊“地支五行”,而要创新“纳甲筮法”的理论根据。<BR>(插入《十二支配五行图之二》)<BR></P> 斑竹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