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09-1-27 16:30:20

七觉支

<FONT face=宋体>七觉支(梵sambodhianga,巴sambojjhanga;Member or constituent of bodhi,there are seven bojjhangas or requisites for attaining the supreme knowledge of a buddha),亦译七菩提分,即:<BR>1、念住(梵smriti,巴sati;Recollection, active state of mind, fixing the mind strongly upon any subject,attention, attentiveness,thought,reflection,consciousness)。<BR>2、择法(梵dharmavicaya,巴dhammavicaya;Investigation of doctrine, religious research)。<BR>3、精进(梵virya,巴viriya,vigour, energy,effort, strength)。<BR>4、喜(梵priti,巴piti;delight)。<BR>5、轻安(梵prasrabdhi,巴passaddh;Calming down,calmness,repose)。<BR>6、定(梵、巴samadhi,Agreement,peace,reconciliation,tranquillity,self-concentration,calm)。<BR>7、舍(梵upeksa,巴upekkha;Indifference to pain and pleasure,equanimity)。<BR><BR>  所谓“觉支”,意谓“觉悟的部份”,指到达开悟之前的修行项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种修行道中,七觉支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这主要与禅定有关。在原始经典中,安般念(数息观,数出入呼吸以达精神统一)之后,修四念处观,然后再修七觉支,则可证得“明”(悟的智慧)与“解脱”。由此,现在大家都十分注重数息观和四念处观的修行。<BR><BR>----------------------------------------------------------------------<BR><BR>《杂阿含》大正本711经:<BR>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時有無畏王子,日日步涉,仿佯遊行,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世尊復云何」?佛告無畏:「沙門、婆羅門為其說,不思而說,愚癡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清淨故。何因何緣眾生煩惱?[何因何緣眾生清淨],謂眾生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兇心,計校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為造眾難,不捨瞋恚。身睡眠,心懈怠。心掉動,內不寂靜。心常疑惑,過去疑,未來疑,現在疑。無畏!如是因、如是緣,眾生煩惱」。無畏白佛:「瞿曇!一分之蓋,足煩惱心,況復一切」!無畏白佛:「瞿曇!何因何緣眾生清淨」?佛告無畏:「若(沙門、)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支)滿足。念覺(支)滿足已,則於選擇、分別、思惟,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便,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食想,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支)滿足。身猗息已則愛樂,愛樂已心定,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支)滿足。定覺(支)滿足已,貪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如是無畏!此因此緣,眾生清淨」。無畏白(佛):「瞿曇!若一分滿足,令眾生清淨,況復一切」!無畏白佛:「瞿曇!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佛告無畏:「王子!當名此為覺支經」。無畏白佛:「瞿曇!此為最勝覺分!瞿曇!我是王子,安樂亦常求安樂,而希出入。今來上山,四體疲極,得聞瞿曇說覺支經,悉忘疲勞」。佛說此經(137.003)已,王子無畏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稽首禮佛足而去。<BR><BR>《杂阿含》大正本707经:<BR>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障、五蓋,煩惱於心,能羸智慧,障閡之分,非明,非正覺,不轉趣涅槃。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如此五蓋,為覆,為蓋,煩惱於心,令智慧羸,為障閡分,非明,非等覺,不轉趣涅槃。若七覺支,非覆,非蓋,不惱於心,增長智慧,為明,為正覺,轉趣涅槃。何等為七?謂念覺支等如上說,乃至捨覺支。如此七覺支,非翳,非蓋,不惱於心,增長智慧,為明,<BR>為正覺,轉趣涅槃」。爾時、世尊即說偈曰:「貪欲、瞋恚蓋,睡眠、掉悔、疑,如此五種蓋,增長諸煩惱。此五覆世間,深著難可度,障蔽於眾生,令不見正道。若得七覺支,則能為照明,唯此真諦言,等正覺所說。念覺支為首,擇法正思惟,精進、猗、喜覺,三昧、捨覺支;如此七覺支,牟尼之正道,隨順大仙人,脫生死怖畏」。<BR><BR>&lt;Script$2&gt;<B>七觉支——《印度佛教史》摘录&lt;Script$2&gt;</B> <BR>A. K. Warder着·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上第四章(摘录)(中华佛教百科全书)<BR><BR>七觉支(sambodhi anga,亦译七菩提分)即念住、择法(dharma vicaya)、精进、喜(priti)、轻安(prasrabdhi)、定、舍(upeksa)等项。《杂阿含》中论此主题的佛说经提供如下的解释︰它们的生起以及生起后发展成就的资粮即是如理(yonisas)作意(manasikara)。巴利《杂尼迦耶》云:“比丘出家,于静居中,忆念思量所闻佛法,即是初入念住觉支。尔后比丘,无间修习念住觉支。迨念住觉支,修习圆满,身具无上念根,运其智慧力,观照分别,抉择胜法。尔时如是……以其慧力,(当修习圆满)即入择法觉支。……以其慧力,勤修精进,势无退转。于彼时中,比丘入于精进觉支。已获精进觉支者,身内起感官喜……然后入喜觉支。……身心具喜觉支者,获得轻安。……然后入于轻安觉支。……身具轻安者,心得入定……尔时即入定觉支。……已入定者,一切舍离……尔时即入舍觉支。”<BR>舍利弗说他每天随意花费不同时分于各个不同的觉支。比丘修习觉支,可以脱离有漏势力。七觉支任持无失,可免愚痴骄慢,心得自在。然后以七觉支对治五障︰这是一个如理思量,然后发展成为优势的问题。<BR>使盖障生起和产生更多盖障的‘资粮’情况如下︰美丽光彩相是爱欲的资粮;厌拒相是嗔恚的资粮;心无恹足,懒散倦怠,贪食昏沉,意志薄弱是愚痴的资粮;缺乏清醒头脑是骄慢的资粮;对一切法无决定智是疑虑的资粮。对这些资粮,若不如实思维,即会生起、增长相应的盖障。<BR>使七觉支生起和增长的资粮有如下述︰忆念定住之法为念住觉支之资粮;法之为善为恶,或邪或正,或劣或胜,及其黑白对比,是为择法觉支之资粮;修持、出离和勇猛的基础是精进觉支的资粮;起喜之法为喜觉支的资粮;身之轻安、心之轻安,为轻安觉支之资粮;清净(samatha)平等不扰乱相,为定觉支之资粮;可舍离法为舍觉支之资粮。如实思维此七资粮,可使觉支生起,功德圆满。<BR>与此相反,一个人也可能缺粮,让诸法绝食(anahara)。情况如此,我们要有办法饿死诸障;而觉支挨饿,不过由于措施不力,没有为它们供给适当的资粮的原故。就除障而言,对污秽不净(asubha)相,如理观量,可以饿毙爱欲之障;以仁慈心(maitra)解放(vimukti)思想(cetas),可以饿毙嗔恼之障;依靠修行、出离、勇猛诸德,可毙愚痴障;平等清净其心,可克服骄慢障;如理思量诸法,孰善孰恶,有罪无罪,或优或劣,对比黑白,可以去除疑惑障。<BR>修习觉支还有个正确或错误的时机问题。当思想薄弱就不是修轻安、定、舍的时机。另一方面,择法、精进、喜觉支此时可以用来激励思想。而当思绪高昂洋洋得意之时,情况倒过来了,应该利用轻安、定和舍,而不是另外三个。至于念住觉支,任何时候都有用。<BR>为了解除盖障,介绍一种修行方法,上章已经谈过,连续以慈、悲、喜、舍充满思想,不断地向四方扩散弥漫。考虑一切有情和自己一样,使充满慈悲等等的思想,宏博庄严,无量无边,无憎无暴,充塞流行于全宇宙间。这就解释了上文所引以慈心解放思想,并加上以悲怀(karuna),以‘喜他’(mudita),以舍心解放思想。比丘应当以慈悲喜舍等法修习念住觉支,同样也以此等修习其他觉支。那么如果他希望,他就能够于其所喜者保持厌恶知觉,于其所厌者保持喜欢的知觉。如果他希望,他就能够于其所喜所厌两者具有厌的知觉,或于两者具有喜的知觉。或者能够同时免除喜与厌的知觉,而保持舍离、念住、灵觉不昧的状态。<BR>如果具有充满慈心的觉支,他可以进入光明胜妙(subha)解脱处(vimoksa)。以慈心解放思想可以美妙为其最高胜境。如果代之以充满悲怀的觉支,他可以超越一切物质感受,超越一切恚忿之理,和对各种不同知觉的思量,进入空无边处。这是以悲怀解放思想的最高妙境。如果代之从充满同情喜悦的觉支,就能够超越空无边处,进入识无边处,此乃以同情的喜悦解放思想的至高妙境。如果以舍心充满觉支,就能够超越识无边处,进入无所有处,此乃以舍心解放思想的无上妙境。<BR>关于喜中生厌的问题,下面将要介绍的如骷髅观等禅法也许可以作解释。虽然经文并未说明为什么要介绍此点,除了有助于觉慧与解脱,但是我们从其他材料可以知道它的目的是用那种止观克服身体美感。<BR>既然上面明白讲过不同的觉支可以用于不同的场合,甚至可以用于任何场合,那么似乎没有什么从念住到舍觉支循序渐进的问题。然而列举觉支名目的次序是一定的,而我们研究前面的主题时,表明念住属于最初阶段,然后从定觉支到达舍觉支,前面所引有一段经文也一连串的从一个到另一个举出各个觉支。那么应该有一个基本次序,虽然有可能随意的变动。似乎还进一步暗示某些人已经解脱了有漏法成了阿罗汉(例如舍利弗),可以继续实践这些修行法,在不同的觉支中度过他的时光。从这种观点考虑觉支,我们是在研究接近于证觉甚至是已经证觉之后的修持阶段,远不是前一个主题所表明的较初级的修行阶段。除了这种推想的观点和运用的差异,有些觉支在其他主题下曾经详细讨论过,有些提到过。念住觉支作为一个独立主题,上面已经充分地研究了。精进觉支(即四正勤)同样地也颇仔细阐述过。定觉支在前面几处文字中作为一种根也特别地谈论过。这里我们可以从觉支的资粮方面再说一下定觉支和‘奢摩他’(samatha,清净止观)这个述语的结合问题成为后来佛教部派之间讨论道的关键概念。<BR>在择法觉支这个表现语中我们再度遇见‘法’这一名词用作原则法则的意义。特别在四念住中我们常遇见它,那里所观察之法包括五盖、五取蕴、十二入(六根和相应的六尘)、和七觉支。在正勤主题下,我们看到一些法至少可以划分为善法或恶法。五根正如五官是一样意义的根,可以推断是跟它们属于同样意义的法(佛教各部派确实是这样理解的)。上文提到的其他几种各部派认为是法的包括寻(寻思推求)、伺(反省内察)、乐、苦、悦(自己得意)、忧等项(与禅法联系起来,‘喜’和‘轻安’属于觉支当然也是法)。还有五力、思量作意、清净止观、慈、悲、喜他(同情的喜悦)等。还有许多其他的法(例如八正道和四大种地、水、火、风,后者是对第一执着缠缚集团‘色蕴’的区分)。法是什么呢?梵文的法字dharma已经有法则和教义两个不同的意义,在某些上下文中很容易混淆(包括当前的‘择法’),已经成为现代佛学作家大量地故弄玄虚的题目,如果也有点意义,其意义又是什么呢?<BR>梵文‘法’字的根本或更原始的意义是自然‘本性’,表宇宙间真实存在的事物,真正的实在或实际如是的事物。那么列举诸法之名会成为宇宙间所有事物或宇宙所由从构成的实体的名单,宇宙可以化为它的真实的原素,或者反之,化为不那么真实的原素组合物或者虚幻不实的表面现象。本书以法字译dharma,采其实体意义,可理解为‘自然法则’,其中有许多指宇宙和一切经验所由构成再不能分析的‘本性原素’。另一方面,要求如实描述宇宙及人类在其中的处境的哲学即是本性的学说,如其实际的本性学说,自然的学说,真际的学说。我们本来可以将佛法如其‘真谛’学说归之于此种意义。然而法之一词代表这方面意义向来用之于一切流行的学说教义,包括使用这个名词的说话人认为是虚假的对手方面的学说教义在内。结果我们在这里不便于使用‘圣谛、真谛、真理’等字样,宁可选取‘教义’这个中性名词,相当于法字分化变易了的意义。面对法字的多义性,我们在这本书里就简单的把它当做原文中一对同音异义词来处理,按照意义译法不同(希望就每处上下文译得正确),法字其他分化的意义,目前无关,暂不涉及。<BR>上文已举例说明‘择法觉支’是对诸法的如理思惟,分辨它们的好坏善恶等等。也曾说到这种分辨要依赖深入理解,可能是要用‘慧根’作出。实际上这一觉支就是‘般若智慧’的同义语,后来各部派也是这样理解的。<BR><BR>‘喜觉支’在定根之下曾提到。在四禅中它是在第一、二禅里面出现的一种法,及至第三禅它已被超越了,在第三禅中为‘轻安’所代替。论觉支的经文讲得更明确,说它是非感官的喜悦,说它可以附于任何法而存在。作为觉支之一,它的含义清楚地是对修行所遇到的法的喜悦,在四正勤中对初阶段修禅的热情兴趣(有时也这样译)。已经抛弃俗世欢乐向证道迈进的时候,要喜欢高兴所使用的方法当然是必需的。<BR>这种精神的喜悦产生身心两方面的轻松安宁感,而‘轻安’觉支能促进定觉支。在前章所译一段经文中,佛陀叙述成道之前如何习禅时,说到他勇猛精进,专心念性,清净其心而安定其身。这里‘清净’一词与名词‘轻安’在梵语里来源于同一动词。那段文字可以作为例证解释轻安觉支的意义。<BR>剩下的一个觉支就是‘舍’。四禅定以达到‘舍’为其顶点,而在过程中它代替了‘喜’。在觉支的序列中它再表现为顶点。像喜一样它的资粮是它依以存在的任何法。在我们所遇到的以及在论道中将会遇到的一切讨论中,表明舍代表修行的最高最后境界。通过定才能达到舍。在对一切法的舍的状态中,修行者可以看到真理,获得正觉。这就是如何证觉成道。为了看透诸法自性,为了如其实性了解四谛,必须完全舍离一切。这是作为一个觉支的舍的本质作用。舍的意义甚至还有超过此点的︰以舍心充塞宇宙的修行训练是诸‘无量法’中最高的一个。它可以用来(同其他几项)解除覆障。以舍心充于觉支,修行者可以入于无所有处,达到舍心解脱。<BR>修道次第(摘要)-七觉支(七菩提分):<BR><BR>  (一)念觉支,念念明白。令“念觉支”生起之法:一、具备正知的念;二、远离内心迷乱的人;三、亲近有正念的人;四、专注于培育正念。<BR><BR>  (二)择法觉支,分别善恶,选择趋解脱之法,舍弃虚伪法。令“择法觉支”生起之法:一、多问法;二、清洁(身体、衣服等);三、平衡五根(信、勤、念、定、慧);四、远离恶慧(愚痴)的人;五、亲近智者;六、思惟深智所知(蕴、处、界等)的问题;七、专注之(于培育择法觉支)。<BR><BR>  (三)精进觉支,一心于一境而努力不懈,一心修善、断恶,求解脱。令“精进觉支”生起之法:一、思惟恶道的危险;二、依精进得殊胜利益;三、思惟所行之道非懒惰可达成;四、思惟施食者得大福;五、思惟大师(佛陀)的伟大;六、思惟正法遗产的殊胜;七、作光明想,除睡眠盖;八、远离懒惰的人;九、亲近精进的人;十、观察四正勤;十一、专注于培育精进觉支。<BR><BR>  (四)喜觉支,得正法或禅定而喜悦。令“喜觉支”生起之法:一、忆念佛;二、忆念法;三、忆念僧;四、忆念戒;五、忆念舍离;六、忆念天;七、忆念寂止(苦灭);八、远离粗恶的人;九、亲近慈爱的人;十、省思能引发信心的经典;十一、倾向培育喜觉支。<BR><BR>  (五)轻安觉支(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令“轻安觉支”生起之法:一、食用好的食物(有营养、有益身);二、舒适的气候;三、舒适的姿势;四、加强中道;五、远离暴恶的人;六、亲近身轻安的人;七、专注于轻安觉支。<BR><BR>  (六)定觉支,得禅定而心不散乱。令“定觉支”生起之法:一、清净事物;二、善巧于业处;三、平衡五根;四、适时策励心(鞭策);五、适时抑制(太过躁进)心;六、适时令心喜悦;七、对于正行而不插手;八、远离无定之人;九、亲近有定的人;十、思惟禅定与解脱;十一、专注于定觉支。<BR><BR>  (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令“舍觉支”生起之法:一、中庸(平等)的对待有情;二、中庸的对于诸行(万事);三、远离对众生与和诸行爱著的人;四、亲近对于有情和诸行中庸的人;五专注于舍觉支。(请参考《清净道论》P.T.S.版p.119f)<BR><BR>  独住远离:身独住,离人群,至森林、树下、山中修习;心独住,则断五盖。盖即覆盖,覆盖心性,令善法不生。五盖即:(一)贪欲盖,执著贪爱五欲之境,无有厌足,而盖覆心性。(二)瞋恚盖,于不顺己意之逆境怀忿怒。(三)惛沉、睡眠盖,使心无法积极活动。(四)掉举、恶作盖,心躁动或懊恼已作之事。(五)疑盖,于法犹豫不决。<BR><BR>  舍弃贪欲盖的方法:一、学习修不净观;二、全心全意修不净观;三、护诸根;四、饮食知量;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BR><BR>  舍弃瞋恚盖的方法:一、学习修慈心观;二、全心全意修慈心观;三、觉知每一个众生都是造业及承受业报者;四、经常反省瞋恚使自他皆受害;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其他如修习喜悦、舍(平等心)、信心都有助益。<BR><BR>  舍弃惛沉、睡眠盖的方法:一、注意饮食、医药中的成分;二、改变身姿;三、作光明想;四、到户外;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其他如运动、拉耳朵、看星星、用冷水洗脸都有助益。<BR><BR>  舍弃掉举、恶作盖的方法:一、学习佛法与戒律;二、探究佛法;三、贯通戒律;四、亲近有德长者;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其他如修习奢摩他有助益。<BR><BR>  舍弃疑盖的方法:一、学习佛法与戒律;二、探究佛法;三、贯通戒律;四、坚定对三宝的信心;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BR><BR>  不悔:因持戒,所作所为如法、如律,心不怀忧恼。<BR><BR>  欢悦:修习正法、禅定,顺畅而心生欢悦。<BR><BR>  喜:心生更细、更持久的喜悦。<BR><BR>  止(轻安):身轻安、心轻安、身心轻快、不粗重。 <BR><BR>  正定: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专注于一境。一般常将“止”与“定”(三摩地、奢摩他)视为同一者。一般修习禅定都取一种“业处”(工作的处所、修禅的对象),反覆练习,由遍作(预备)定而渐次入定。心清净包含近行定与安止定。有的业处有光明等禅相,如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四界分别观(观地、水、火、风的特相)。<BR><BR>  初禅:离(五盖)生喜乐;具:寻、伺、喜、乐、一心。<BR><BR>  第二禅:定生喜乐;具:喜、乐、一心。<BR><BR>  第三禅:离喜妙乐;具:乐、一心。<BR><BR>  第四禅:舍念清净;具:一心、舍。<BR><BR>  —— 摘自《嘉义新雨》(35) 明法比丘 撰<BR><B>七觉支——《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三《火經》&lt;Script$2&gt;</B> <BR>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三《火經》 蕭式球<BR><BR>  當時,在早上的時候,有一些比丘穿著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舍衛城化食。他們想道: “現在入舍衛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BR><BR>  之後,比丘們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當抵達那裏後,跟外道遊方者們互相問候,互相交談,然後坐在一面。外道遊方者們對比丘們說: “同修們啊,沙門喬答摩這樣教導他的弟子: ‘比丘們,來啊,捨棄令內心污染、能削弱智慧的五蓋,培育七覺支。’ 我們也是這樣教導我們的弟子: ‘同修門,來啊,捨棄令內心污染、能削弱智慧的五蓋,培育七覺支。’ 同修們啊,這裏的義理並沒有不同,沙們喬答摩的教法和我們的教法有什麼分別?”<BR><BR>  比丘聽後既不隨喜,亦不反駁外道遊方者的說話。他們起座而去,想道: “我們將往世尊的座下去了解這個義理。”<BR><BR>  之後,這些比丘入舍衛城化食,化食過後前往世尊那裏,當抵達後,向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面。這些比丘把以上發生的事情對世尊說一遍。<BR><BR>  之後,世尊對比丘們說: “比丘們啊,若外道遊方者這樣說的話,應該這樣問他們: ‘同修們啊,若心怠惰時,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哪些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哪些覺支?同修們啊,若心激盪時,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哪些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哪些覺支?’<BR><BR>  “比丘們啊,若這樣問的話,外道遊方者將不能解答,還有,他們將陷入困惱之中。為什麼呢?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範圍。我不見在天、魔、梵、的世間之中及在沙門、婆羅門、國王、人的人世間之中有眾生能夠使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唯有如來,如來的弟子或曾從這裏聽聞的眾生能夠使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BR><BR><BR><BR>  一 不適當的時候<BR><BR>  “比丘們啊,當心怠惰時,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猗覺支,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定覺支,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捨覺支。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喚起這個怠惰的心。就正如有人想令弱小的火燃燒起來,他把濕草、濕牛糞、濕柴放進火堆,向火堆噴水、撒沙。這人能否令弱小的火燃燒起來呢?”<BR><BR>  “尊者啊,這是不能的。”<BR><BR>  “比丘們啊,同樣道理,當心怠惰時,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猗覺支,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定覺支,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捨覺支。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喚起這個怠惰的心。<BR><BR><BR><BR>  二 適當的時候<BR><BR>  “比丘們啊,當心怠惰時,是適當的時候培育擇法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精進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喜覺支。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容易喚起這個怠惰的心。就正如有人想令弱小的火燃燒起來,他把乾草、乾牛糞、乾柴放進火堆,向火堆吹氣,不向火堆撒沙。這人能否令弱小的火燃燒起來呢?”<BR><BR>  “尊者啊,這是能夠的。”<BR><BR>  “比丘們啊,當心怠惰時,是適當的時候培育擇法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精進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喜覺支。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容易喚起這個怠惰的心。<BR><BR><BR><BR>  三 不適當的時候<BR><BR>  “比丘們啊,當心激盪時,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擇法覺支,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精進覺支,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喜覺支。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平息這個激盪的心。就正如有人想令大火平息下來,他把乾草、乾牛糞、乾柴放進火堆,向火堆吹氣,不向火堆撒沙。這人能否令大火平息下來呢?”<BR><BR>  “尊者啊,這是不能的。”<BR><BR>  “比丘們啊,同樣道理,當心激盪時,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擇法覺支,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精進覺支,不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喜覺支。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平息這個激盪的心。<BR><BR><BR><BR>  四 適當的時候<BR><BR>  “比丘們啊,當心激盪時,是適當的時候培育猗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定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捨覺支。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容易平息這個激盪的心。就正如有人想令大火平息下來,他把濕草、濕牛糞、濕柴放進火堆,向火堆噴水、撒沙。這人能否令大火平息下來呢?” <BR><BR>  “尊者啊,這是能夠的。”<BR><BR>  “比丘們啊,同樣道理,當心激盪時,是適當的時候培育猗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定覺支,是適當的時候培育捨覺支。為什麼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容易平息這個激盪的心。”<BR><BR>  “比丘們啊,我說在任何的時候都適合培育念覺支。”<BR><BR><BR><BR>  這篇經文可和漢譯本《雜阿含經》(佛光版)的第七二六經互相對照。在經中所提到的對治五蓋和培育七覺支就是禪修所修習的內容。雖然有些外道也宣稱他們的修習也是對治五蓋和培育七覺支,但他們對五蓋和七覺支所知有限,若進一步質詢,外道就會啞口無言,不知所措。七覺支就是七種能導向覺悟的心靈質素。<BR><BR>  念(sati)覺支──不忘失的質素<BR><BR>  擇法(dhamma-vicaya)覺支──銳利的觀察能力的質素<BR><BR>  精進(viriya)覺支──勤奮努力的質素<BR><BR>  喜(piti)覺支──喜悅的質素<BR><BR>  猗(passaddhi)覺支──易於止息下來的質素<BR><BR>  定(samadhi)覺支──安住一境的質素<BR><BR>  捨(upekkha)覺支──沈著,不易受事物動搖的質素<BR><BR>  經中提到擇法、精進、喜的質素能喚起怠惰的心,猗、定、捨的質素能平息激盪的心,念的質素在任何時候都適用。<BR><BR>  禪修其中的一個環節,就是留意去平衡自心,不讓它偏向於昏沈或掉舉兩個極端,這亦即是避免內心處於怠惰或激盪之中。這能令內心穩固有力,令內心充分發揮定力和慧力。<BR><BR>  一般人當內心怠惰的時候,多會找尋一些刺激的娛樂節目來喚起怠惰的內心;當內心激盪時,多會找些輕鬆的娛樂節目來平息激盪的內心。這是一種以欲樂來平衡內心的方法──用負面的東西來平衡負面的內心。雖然內心可以較為平衡,但內心還是在五蓋之中的。而禪修者是用七覺支來平衡內心──用正面的東西來平衡負面的內心。</FONT><BR>

centralemperor 发表于 2009-2-2 00:57:30

七觉支确实是学佛很重要的“觉悟的部份”。问一问,杂阿含经以世俗的观念,是教导小乘佛教的经书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