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820581 发表于 2009-3-3 23:33:39

3D复原园明园全景

本帖最后由 707820581 于 2009-3-4 00:33 编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span><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等于一个颐和园。
</span><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
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
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
叠石迷宫”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
</span><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span><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br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不仅是一座皇家的大园林,还是一座综合性的艺术宝库;一座宏大的博物馆。</span>
<br>
<br>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arkSlateBlue;"> 1860年和190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炬。 </span><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  九州清晏<br><br></div><br></div><br>  海宴堂<br><br><br><br><br>  《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牡丹台,就是后来圆明园四十景中的“镂月开云”。牡丹台位于后湖东岸,南临曲溪。殿为三间,殿前以文石为坡,种植牡丹数
百本.康熙六十一年,康熙来圆明园的牡丹台观赏牡丹。主宰中国命运长达130余年的康雍乾三朝天子,在牡丹台会聚一堂,传为佳话。<br><br><br>  远瀛观<br><br><br>  《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远瀛观远瀛观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曾至此处游赏。远瀛观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br><br><br>  《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正大光明正大光明是皇帝在园内举行朝会、接见外使的行政区域。功能类似故宫太和殿、保和殿,亦是皇帝驾崩后停灵之处。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正大光明殿建成于1725年(雍正三年)内檐高悬雍正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br><br><br>  方外观<br><br>

707820581 发表于 2009-3-3 23:38:55

本帖最后由 707820581 于 2009-3-4 00:36 编辑

<b>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20835&amp;ptid=38337" target="_blank">1#</a> <i>707820581</i> </b><br><br><br>  牡丹台<br><br><br><br><br>《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澹泊宁静澹泊宁静俗称田字房,又名淡泊清净。此景雍正5年1727年已建成。这座宫殿的外型是一个汉字的形状:“田”。“田”的意为耕地,农业是封建帝国的命脉,皇帝每年都要在这儿举行犁田仪式。<br><br><br><br><br>  方外观<br><br><br>  《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线法亭线法亭位于大水法之东,在圆形土丘上建西式汉白玉八方亭。"线法"意指西洋透视法。此山曾是乾隆帝跑马登山处,俗称转马台。<br><br><br>  鸿慈永诂<br><br>

707820581 发表于 2009-3-3 23:41:18

本帖最后由 707820581 于 2009-3-4 00:36 编辑

<b>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20843&amp;ptid=38337" target="_blank">2#</a> <i>707820581</i> </b><br><br><br>  九州清晏<br><br><br>  《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蓬岛瑶台蓬岛瑶台: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位于福海中央,为相连的三座湖心岛,仿神话中一海三山之意,水雾中的蓬岛瑶台如仙境一般。<br><br><br><br><br>  《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万方安和万方安和是以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为意境的一组景观, 位于圆明园中心景区后湖的西北侧。雍正时称“万字殿”,俗称万字房, 乾隆时称“万方安和”。主建筑位于湖中,外观为卍字形,共33间殿宇, 万字型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特例。<br>

了如神 发表于 2009-3-3 23:50:09

哈哈,长老总有好东西,没收了

707820581 发表于 2009-3-3 23:50:22

3# 707820581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
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nbsp;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
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
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预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
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nbsp;
<br>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略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而又屡屡节外
生枝,条件愈益苛刻,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面对侵略者的计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委曲乞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因而痛失歼敌战机,致使侵略军长
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我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名为"北巡",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
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
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
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nbsp;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
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nbsp;
<br>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
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第三),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
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
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nbsp;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
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
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
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
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O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
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
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
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
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
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nbsp;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
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近使清政府长期俯首帖耳,竟借口其被俘人员遭到虐待,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  10月18日、19日,三四
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全园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笼罩,火光烛天。相距20多里的北京城上空日光黯淡,如同日食,大量烟尘灰星直落巷衢。
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
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nbsp;据有关材料记载,10月18
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侵略者的
暴行,令人发指!&nbsp;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
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nbsp;
<br>  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
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这段话代表着千百万正直人的心声。&nbsp;圆明园的罪恶之火、耻辱之火还在熊熊燃烧之时,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
就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这样,帝国主义列强不仅霸占了我国的九龙司和北
部的大片领土,勒索去1600万两白银的巨额军费赔款,并且大大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军事控制和对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侵略。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进一
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door 发表于 2009-3-4 07:19:32

<P> 3# 707820581 </P>
<P>圖片來自何處&nbsp;好"&nbsp;<FONT color=red><STRONG>正</STRONG></FONT>"&nbsp;</P>

天机易 发表于 2009-3-4 13:03:14

在这看到了兽首的工作情形

ricaldo 发表于 2009-3-4 13:28:01

<P>好贴</P>
<P>&nbsp;</P>
<P>当年清朝都是拿钱去整这些&nbsp; </P>
<P>&nbsp;</P>
<P>&nbsp;老百姓苦啊,,,, </P>
<P>&nbsp;</P>
<P>&nbsp;</P>
<P>当年的满清后来是外强中干,,,,,</P>

707820581 发表于 2009-3-4 16:29:02

3# 707820581
圖片來自何處&nbsp;好"&nbsp;正"&nbsp;
<font size="2"><font color="#999999">door 发表于 2009-3-4 07:19</font>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20906&amp;ptid=38337"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alt="" border="0"></a></font><br><br><br>综合了多家网站的图片和文字整理而成。<br>

707820581 发表于 2009-3-4 16:39:38

本帖最后由 707820581 于 2009-3-4 16:45 编辑

<b>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20906&amp;ptid=38337" target="_blank"></a></b><font face="宋体">  <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face="宋体"></font><br></div><font face="宋体">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25日晚间在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个兽首分别以14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8亿)的价格被一电话买家买走。</font>
<p><font face="宋体">  佳士得拍卖行将两件铜像的起拍价分别定为800万至1000万欧元,总价约为2亿元人民币。</font></p>
<p><font face="宋体">  这次为期3天的法国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与其同伴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共有拍品700余件,在1860年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并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属于高价拍品之一。</font></p>
<p><font face="宋体">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反复强调了中方反对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之立场。</font></p>
<p><font face="宋体">  随后,中国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致函佳士得公司正式表明强烈反对其拍卖圆明园文物的原则立场,并明确要求撤拍有关文物。</font></p>
<p><font face="宋体">  由中国近百人组成的律师团也发起追讨行动,并由法国执业律师、旅法华人任晓红及其合伙人代表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于2月19日向法国巴黎大法院提出了要求停止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铜像拍卖的诉讼请求。巴黎大法院紧急审理法庭23日傍晚作出裁决,驳回了此项诉讼请求。</font></p>
<p><font face="宋体">  北京圆明园管理处也明确指出,对于历史上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质疑的所有权;不赞同圆明园流散文物进入拍卖市场,也不赞同以“回购”方式买回被别人“掠走”的中国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回到它的“原生地”。</font></p>

707820581 发表于 2009-3-4 16:41:36

3# 707820581
圖片來自何處&nbsp;好"&nbsp;正"&nbsp;
<font size="2"><font color="#999999">door 发表于 2009-3-4 07:19</font>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20906&amp;ptid=38337"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alt="" border="0"></a></font><br><br><br> 图片和文字资料来源于<img src="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oz-screenshot.jpg" alt="">百度图片以及

<a href="http://bbs.drivephotodiy.cn/index.asp" onmouseover="showmenu(event,BoardJumpList(0),'',0);" style="">图游·中国</a> →<a href="http://bbs.drivephotodiy.cn/index.asp?boardid=12" onmouseover="showmenu(event,BoardJumpList(12),'',0);">自驾图游频道</a>→ <a href="http://bbs.drivephotodiy.cn/index.asp?boardid=3&amp;page=">【人文地理版】</a> 等多家网站,经笔者综合整理而成<br>

707820581 发表于 2009-3-4 16:49:17

10# 707820581 <br><br><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strong>国家文物局:严查佳士得进出境文物</strong></font></p>
<p><font face="宋体"><strong>  </strong>针对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在巴黎被高价拍出,中国国家文物局昨日明确表示“不承认对被劫掠文物的非法占有”,并以罕有行政速度下发了“审核佳士得所申报的出入境文物”的通知。</font></p>
<p><font face="宋体">  国家文物局表示,此前曾多次约见并致函佳士得有关负责人,敦促其撤拍圆明园文物。但佳士得方面一意孤行,坚持拍卖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违背了相关国际公约的精神和文物返还原属国的国际共识,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民族感情,将对其在中国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font></p>
<p><font face="宋体">  国家文物局坚决反对并谴责所有拍卖非法出境文物的行为。此次拍卖造成的一切后果应由佳士得方面承担。“我们不承认对被劫掠文物的非法占有,并将继续依照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追索历史上被盗和非法出口的文物”。</font></p>
<p><font face="宋体">  同日,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审核佳士得拍卖行申报进出境的文物相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各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
理处认真审核佳士得拍卖行及其委托机构、个人在中国申报进出境的文物。所有文物均应提供合法来源证明。未提供合法来源证明或证明文件不全的,不予办理文物
进出境审核手续。</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strong>圆明园国宝追索四大败因</strong></font></p>
<p><font face="宋体">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为扭转铜兽首被拍卖的命运,2名中国人和8名法国人在法庭上展开激烈的辩论。2月23日上午的巴黎大法院,只能容纳30人的紧急审理庭里,因此座无虚席。</font></p>
<p><font face="宋体"> <strong> 法国律师“威胁”法官</strong></font></p>
<p><font face="宋体">  庭审当中,颇令人尴尬的是,被告律师拿出中国民间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及律师团在中国媒体发表的一些言论,指责
中国媒体拿圆明园兽首造势,鼓动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以此证明原告是恶意诉讼。这让法庭上的任晓红一度颇为被动。被告律师甚至用威胁的口吻向法官直言,如
果败诉,法国的博物馆将会被搬空。</font></p>
<p><font face="宋体"><strong>  中方准备不足仓促应战</strong></font></p>
<p><font face="宋体">  此前,有媒体报道“追讨”律师团致皮埃尔·贝尔热的律师信就存在不少问题。一名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士在阅读信
的复印件后表示,该信起草得不谨慎和规范,事实不够确凿,操作手法显得粗糙:譬如“佳士得”误为“佳士德”,语气也显得情绪化。这位法律界人士说,追讨律
师团“要改进的实在是太多了”,包括准备工作不足、资金不足、中外沟通不足等一系列问题。</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strong>诉讼主体缺位成要害命门</strong></font></p>
<p><font face="宋体">  法庭上,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审理程序,法官一纸“原告没有上诉主体资格”直击控方要害。按照辩方律师的说法,具有上诉主体资格应该是中国政府或圆明园管理处等官方机构。</font></p>
<p><font face="宋体">  对于来自舆论的批评与质疑,圆明园管理处颇为无奈。圆明园新闻发言人宗天亮回应说:“圆明园管理处作为一个文
物的行政管理部门,其所有职能的履行都是在目前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框架范围内来进行。圆明园管理处声明的言外之意,是国家没有赋予它追讨海外流失国宝
的职责。</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strong>“一个人的战斗”行不通</strong></font></p>
<p><font face="宋体">  据了解,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曾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先后从英国、美国等地成功索回中国
文物3000余件。刘洋也强调:“全世界文物流出国和地区已先后操起法律武器,讨还非道德方式流出的文物。而我国却尚未形成一支研究实施追索抢救和保护文
物的法律队伍,我们决心担当此责。”应该说,追索国宝,只靠“一个人的战斗”是行不通的,需要来自政府、民间团体乃至个人等各方的共同合力,依靠包括法
律、外交在内的各种手段,持续地不断努力才有可能。</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strong>佳士得大股东被曝长期资助“藏独”</strong></font></p>
<p><font face="宋体">  据环球时报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长期资助去年春实施法国巴黎奥运火炬抢夺的“藏独”分子与“记者无国界”组织的法国富商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Pinot),是操作这次圆明园兽头拍卖“佳士得拍卖公司”的控股大股东。</font></p>
<p><font face="宋体">  同时,“佳士得”的声明及贝尔热所谓“中国改善人权及让西藏独立就归还兽头”的言论均通过法国《观点》杂志(LePoint)发布。该杂志也由皮诺控股。</font></p>
<p><font face="宋体">  皮诺旗下产业拥有:巴黎春天百货(PPR)与古琦(Gucci)等数百个奢侈品及服饰品牌,“佳士得拍卖”及“观点”杂志等。皮诺自称为“西藏独立”,“新闻自由”与人权运动的长期资助者。皮诺还是法国总统萨科齐的私人好友,并长期用他的《观点》杂志干预法国政治。</font></p>
<p><font face="宋体">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作为文物兽头实际市场价值并不高,以1400万欧元一个的价钱,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以2800万欧元成交已属天价。不排除内部伪造拍卖交易金额,为今后敲诈中国“爱国”买者打下价格参照基础的可能。</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strong>12生肖兽首已回归5件</strong></font></p>
<p><font face="宋体">  在圆明园国宝“12生肖兽首”中,鼠首和兔首铜像是目前所能确定仍流落海外的两件。“12生肖兽首”在第二次
鸦片战争时期流失,目前已经回归的有5件: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另外5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至今下落不明。“12生肖铜像”
原位于圆明园一个扇形喷水池上,各铜像会按照它所代表的时辰喷水报时。</font></p>
<p><font face="宋体">  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是2000年保利集团花费近3000万港元拍回;铜猪首和铜马首是澳门爱国人士何鸿遷
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别斥资700万港元和6910万港元买回捐献祖国的。唯一没有拍卖公司介入、而是以公益方式回归的是猪首铜像,不过也与何鸿
遷有关。</font></p>
<p><font face="宋体">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铜像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给该专项基金。2003年9月,何鸿遷向该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font></p>
<p><font face="宋体">《茂名晚报》(2009-02-27&nbsp; 第二版)</font></p><br>

dingran 发表于 2009-3-4 16:49:38

这么漂亮被毁,与风水有关吗? 1# 707820581

清水流虾 发表于 2009-3-6 20:12:35

此图虽然见过,配上楼主的介绍才算是完美了

三清子 发表于 2009-3-7 10:22:53

可恶的帝国主义,是嫉妒我们中国人的艺术和智慧啊!在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面前,强盗们是那样的自卑和粗暴!

gu123 发表于 2009-3-7 14:31:50

谢谢楼主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D复原园明园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