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回光返照的千古秘诀
<h2><br></h2><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230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tyle="font-weight: bold;" size="4" face="宋体 ">回光返照的千古秘诀</font><font size="4"><br><br></font><font style="color: DarkGreen;" size="4" face="宋体 ">一、
神秘的天目镜和内气光源</font><font size="4"><br><br></font></div><font size="4" face="宋体 "> 佛道文化在开发人类智慧的过程中,认识到,在人类的正常视觉功能以外还有超视觉功能,这种超视觉功能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内视、透视、遥视功能。这种功能的开发,佛家称之为天眼通,道家则称之为开天目。在千乘修光功的实证中,人体的印堂穴部位确有一面神秘的天目镜(脑屏)。它的外形就像一面巨大的圆镜,从内往外看为凹透镜,从外往里看为凸透镜,只要修到内气光源充足,天目镜就会自动打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由此可见,佛家把人类的智慧形容为大圆镜智是有根据的。天目镜有显像能力,它随功力的高低能够显现万事万物,而且超越时空,突破屏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透视、遥视功能、预测功能。不过,天目镜的呈像能力常常容易受人的情绪或者为一些阴性信息所干扰,所以在呈像时有时准确有时不准确,真真假假,需要细心分辨,但关键是练功者的定力要高,禅定越深,呈像越真实,越能深入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实像。<br> 天目镜能够呈像的关键在于内气光源充足。那么内气光源又来自何方呢?内气光源就是来自环绕中脉的七个气光轮。这七个气光轮储气越充足,天目镜的显现就越稳定,越准确。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天目镜呈像的原理与电灯发亮的原理非常相似。电站输送电能过来,电灯就能发亮,电力强电灯的光亮度就强,相反,电力弱电灯的光亮度就弱。人体中脉的七个气光库就是电站,通过中脉把气光关至天目,天目就能呈像,而且气光越足天目就越光明,呈像就越稳定,越准确;反之气光弱,天目呈像就弱,也不稳定。天目镜在呈像时须要消耗一部分气光,所以佛道先人主张慧而不用,因为只有保留气光能量,才能为培育全息气光胎,发射全息气光婴作准备。<br><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tyle="color: DarkGreen;" size="4" face="宋体 ">二、
内气光源的种类</font><font size="4"><br><br></font></div><font size="4" face="宋体 "> 修炼千乘修光功需要经常地采两种气光源:一是先天气光(体外光),即弥漫于宇宙的光子能量流(以太阳光为主)和时时刻刻闪烁跳跃的以极小白亮点为主的“活亮子”;二是凝聚后天气光(体内光),即通过口鼻摄取转化成体内的气光能,不使其外溢和流散。修炼千乘修光功要经常采集先天和后天之气光,并经常把二种气光在下丹田融炼,使二者交合,组成新的气光物质“真种子”,它会给体内带来新的能量,会改变人体的物质结构,按道家的说法,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由凡体变为仙体。要注意的是,采集先天气光与凝聚后一气光都要适度,否则都会影响结气光胎、育气光婴的时间。<br><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tyle="color: DarkGreen;" size="4" face="宋体 ">三、
储存、熔炼内气光的方法</font><font size="4"><br><br></font></div><font size="4" face="宋体 "> 正常人的双目在主观意识(识神)的指挥下,都是向外放光观事,不断地消耗体内的气光能,气光能不断消耗,人的先天元神就不可能现显和培育。因此,正常人从生到死,都是先天能量不断消耗的过程,这就是顺则凡的意义;而修持的过程就是要改变这种外耗的状况,佛家认为修持就是要达到漏尽通,不但不外耗气光能量,而且还要采聚外在的气光能量,这也就是逆则仙的意义。<br>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上溢(神)下漏(精),因此必须随时补充能量。千乘修光功在这方面有自己独到的采光聚能方法,下面分别介绍:<br><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ize="4" face="宋体 ">(一)
回光收能法</font><font size="4"><br></font></div><font size="4" face="宋体 "> 双目向外观看为放光,盯着看为射光,这样神光外放,都有是耗能,只有回光才是聚能。关尹子曰:“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一回光,周身之气皆上朝。”吕洞宾曰:“回光者,消阴制魄。”“只守(回光)此法,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生,意土凝定,而圣胎可结矣。”人体内光本性活泼爱动,不易凝聚,修持者往往在内光初现时,惊喜万状,不知所措,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内光往往得而复失,实在可惜。现将我祖上所传的和光聚能法宝献于天下有缘者。其法有两种:<br><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一是翕聚气光法</span>。当修持者的内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恍惚不定时,眼千万不可随光去看,应赶紧翕聚收回。方法是先将自己的心意定住,依眼睛部位按子、卯、午、酉的方位转气收光。眼下子位,左眼为卯,上为午,右眼为酉,复落于子。按当代人习惯,即将机械表面朝脸,依顺时针方向旋转。转完,原已闭眼的眼皮再往内一收,就可把气光收回。此法古称“金木交并”,<br><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二是双目和合法</span>。即双目黑眼珠向内靠拢,收光聚汇天目区,这样,内功自然回收凝聚。此法古称“日月合并”。两法相比,功夫低者用一法,中等者用二法,高功夫者只不过双目穴鼻一吸而已。<br><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ize="4" face="宋体 ">(二)
返照炼能法</font><font size="4"><br></font></div><font size="4" face="宋体 "> 所谓返照法,儒称“致知”,佛称“观心”,道称“内观”,所谓“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可见返照之重要。它的作用是将光能量聚集储存在以下丹田为主的气光库中备用。方法有二:<br>一是修持者用意念将翕聚运转回收的气光向下一送,咕噜一声,咽津下吞,导引气光
至下丹田封固熔炼、储存。古人曰:“翕聚真气祖窍前,旋转收归下丹田。”<br>二是双目黑眼珠靠下部,神光直射凝照下丹田。须臾,双目仿佛忽由头部下落下丹田,便觉无身,所谓化身坐忘是也。<br><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ize="4" face="宋体 ">(三)
中脉气光交媾法</font><font size="4"><br></font></div><font size="4" face="宋体 "> 回光返照下丹田一定时间后,随着储存气光能量的增加,丹田有股热力,氤氤瘟瘟,蠢蠢欲动,或呈显内光,古称“暖信”,此时表明性、命二光交媾火候到,应迅即凝聚相交融,促使气光受精结珠。气光交媾法有三种:<br><br>一是虚无窟相交法。此位在心之下,肾之上,处于中脉的中段。方法是先用意识将旋动的气光运至心区,再用意重新把气运至肾区,即心肾间的中脉区如此上下往来不已,相交意识渐淡,忽觉气光落气穴,此为“心肾相交”成功。<br><br>二是中脉相交法。方法是用旋动或直行的方式,将性、命二光运上运下,或旋上旋下,二光完成交合后,静驻温养在下丹田为佳。三是“三宝”交凝法。修持者进入功态后,渐静渐空,无形无象,无他无我,则觉先天气光入“窍中窍”。功态到此,精气神三宝便在最下两个气光库中相见,修持者这才真正走入哺育气光胎的高级气功态。古人认为,唯内视内听,无念,性命二光才能交精交光,“精气神”三宝才能和合归一,“身心意”三家才能在体内虚空中相见而丹成,产下全息气光婴。<br><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ize="4" face="宋体 ">(四)
灵活回光法</font><font size="4"><br></font></div><font size="4" face="宋体 ">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快节奏,生活快节奏,一般中青年很难有叫多的闲暇时间,灵活回光法就是为工作生活节奏快的人、闲暇时间少的人提供的方便法门。此法门掌握熟练,对养生延寿与修持练功都有重要作用。灵活回光法分为四种:<br><br>一是练功回光。每天任取站、坐卧式行动一刻钟,回光凝照聚能于下丹田,如此练二、三个月必见成效。<br><br>二是小憩回光。即在工作间隙,闭目回光返照三、五分钟,俗称闭目养神,使主观意识短暂还位于先天意识。<br><br>三是着相回光法。日常工作学习中,随时不忘回光返照,一心二用,时时回光,是为着相回光法。<br><br>四是无相回光法。“正念治事,即光不为物转,光即自回。”此是“无相之回光也”,俗称“废寝忘食”。值得提醒的是,定力浅者,只能采用小憩回光法和练功回光法,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回光返照。随时随地进行着相和无相回光者,必须具有相当的定力才行。<br><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ize="4" face="宋体 ">(五)
扶主抑宾法</font><font size="4"><br></font></div><font size="4" face="宋体 "> 古人认为,人的思维分为两个神完成:一是识神,即为后天意识,就是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它要占用和消耗人体气光。二是元神,即为先天意识,它带有人的全息遗传信息,虽然正常人无法感知元神的存在,但实际上元神规定了人的一切
作为,操作人的一切作为,以至于人的命运、穷达祸福。常人因为无明业力所限,误以识神为君,以元神为仆,颠倒主仆关系,以至耗尽气光,从生到死。修炼千乘修光功也就是要扶助元神返回君位,逼使识神回到仆人的宾位上去。因此,练功中一定要抑制识神,念头越少越好,无念者元神称王,识神称臣,有念者相反。所以,扶主称王,抑宾称臣,是修炼大成的八字真传秘诀。</font></div> 请问介绍的是不是千乘修光功的一部份?? 一是練功回光。每天任取站、坐臥式行動一刻鐘,回光凝照聚能於下丹田,如此練二、三個月必見成效。
二是小憩回光。即在工作間隙,閉目迴光返照三、五分鐘,俗稱閉目養神,使主觀意識短暫還位於先天意識。
三是著相回光法。日常工作學習中,隨時不忘迴光返照,一心二用,時時回光,是為著相回光法。
四是無相回光法。「正念治事,即光不為物轉,光即自回。」此是「無相之回光也」,俗稱「廢寢忘食」。值得提醒的是,定力淺者,只能採用小憩回光法和練功回光法,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迴光返照。隨時隨地進行著相和無相回光者,必須具有相當的定力才行。
禪宗直修“無相十輪法”,直接超越“意識”、“潛意識”,進入“智慧本體”的微妙“實相世界”,這個修煉沒有“經常入定”約五年以上的功力是難以體會的,入定再專注進入更深層的禪定境界,就可以體會生命的本體之源來自何處,要往何處?簡單說就在自己先天的,原始的,投胎前的清淨之靈或稱清淨之心,完全不受意識、潛意識的影響,是光明的靈性本體。說了半天,還是很難讓一般人了解,要有機緣得遇上師以心傳心(先決條件是自己有相當深的火候),以心印心,當下開悟。 屏狀體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腦: 屏狀體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1/Telencephalon-Horiconatal.jpg/250px-Telencephalon-Horiconatal.jpg
右側大腦水平切面
Claustrum:屏狀體
Gray'ssubject #189 836
NeuroNameshier-234
MeSHA08.186.211.730.885.105
屏狀體(Claustrum)又名屏狀核,是位於大腦的外囊和極外囊之間的一塊厚為1-2毫米的扁平形灰質。外囊分隔屏狀體和豆狀核(殼部分)。極外囊分隔屏狀體和島葉。雖然已知屏狀體和大腦皮層有往複連接,但目前對屏狀體的功能知之甚少。有些學者認為屏狀體是豆狀核的一部分,另一些學者認為屏狀體應算作島葉的一部分,更有一部分學者主張屏狀體可分為豆狀體部和島葉部兩部分。也有一些當代神經解剖學家認為屏狀體和杏仁核一同屬於基底核。
神經科學家佛朗西斯·克里克認為因為屏狀體與大腦皮層多個區域有雙向連接,所以可能在意識的產生中有重要作用。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3/Gehirn_Frontalschnitt_hippocampus.png/120px-Gehirn_Frontalschnitt_hippocampus.png
端腦的冠狀切面,屏狀體:Claustrum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0/Gray717.png/106px-Gray717.png
大腦在腦橋前端層面的冠狀切面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4/Gray718.png/112px-Gray718.png
大腦在第三腦室層面的冠狀切面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1/Gray730.png/120px-Gray730.png
大腦的水平切面,上面觀,展示顳葉的上表面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4/Gray744.png/120px-Gray744.png
大腦的前聯合層面的冠狀切面
[編輯] 參考
腦: 端腦 (大腦 大腦皮層 大腦半球)
主要溝和裂大腦縱裂 外側溝 中央溝 頂枕裂 距狀裂 扣帶溝 胼胝溝 旁側裂
額葉前額溝 (初級運動皮層 BA4) 前中央回 額上溝/額葉眼動區/前運動區/運動輔助區 (BA6 BA8 BA9) 額中溝 (BA46) I額下溝 (BA44-島蓋部 BA45-三角部) 眶額葉皮層 (BA10 BA11 BA12 BA47)
頂葉體感皮層 (初級體感皮層 (1 2 3 BA43) 次級體感皮層 (BA5)) 楔前葉 (BA7) 頂葉小葉 (頂上小葉 (BA7) 頂下小葉 (BA40)) 角回 (BA39) 頂內溝 邊緣溝
枕葉初級視覺皮層 (BA17) 楔葉 舌回 BA18 BA19 - 枕葉外側溝
顳葉初級聽覺皮層 (BA41 BA42) 顳上回 (BA38 BA22) 顳中回 (BA21) 顳下回 (BA20) 梭狀回 (BA37) 顳葉中央區 (杏仁核 海馬體 海馬旁回 (BA27 BA28 BA34 BA35 BA36)
扣帶皮層/扣帶回膝下區 (BA25) 前扣帶皮層 (BA24 BA32 BA33) 後側扣帶 (BA23 BA31) 壓後皮層 (BA26 BA29 BA34) 胼胝體上回
白質帶胼胝體 (胼胝體壓部 胼胝體膝部 胼胝體嘴 腦毯) 透明隔 室管膜 內囊 放射冠 外囊 嗅束 穹隆 (穹隆連合) 前連合 後連合 終紋體
基底核紋狀體 (殼,尾狀核 伏隔核) 蒼白球 屏狀體 丘腦下核 黑質
其它島葉 嗅球 前嗅核 隔核 Meynert基底核
和传说中的望气之术有相似 希望能有所帮助 不错!不错! 有为之法,小心从事哦 呵呵,卖杂货了 不错的资料,值得研究. 没有这么简单,应该有咒,诀,社会上流行的尽是冒牌货,作者個人开了没有天目 好料,谢谢
不妨一观 看来静坐的效果也是因为这样吧? 学习学习!又长了见识! 有为之法, 学习,谢谢分享 好资料谢谢 分享 很不错啊 不过想象真的可以吗 精神力? 拜读了!!非常 不错的资料!!!
修光,聚能的关键 谢谢分享! 不错 学习谢谢分享 !! 研究研究------------ 一观后受益良多~~~ Great!Great! 不错的资料,谢谢分享!!! 谢谢LZ分享 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在修炼明常觉得头部通亮,是不是要开天眼了哟 好資料謝謝分享 拜读了!!非常 不错的资料!!! 不错的资料,深深感謝樓主! 拜读了!!非常 不错的资料!!!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