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書】中國水書探析 -韋章炳著(貴州省水家學會)
<font style="font-weight: bold;" size="4">請易友們幫忙尋找此書,若能代購,將會把書款(rmb)+郵資匯給您。<br>感謝!<br></font><br><img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attachments/day_090317/0903171250ffc52b625ae3a4f8.jpg" border="0"> <br> 天机兄急着要吗?若不急小弟周末到上海书城看看有没有此书 天机兄急着要吗?
若不急小弟周末到上海书城看看有没有此书
<font size="2"><font color="#999999">dashi0223 发表于 2009-3-24 20:27</font>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7636&ptid=40836"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alt="" border="0"></a></font><br><br>不急!感謝您。<br> 阿 我记得我们图书馆有这本书 明日去找找还在不在 大家赶紧行动,帮助一下天机兄 呵呵...我也要一本..那位给咱也帮忙一下.,,,
感谢!!!也沾沾老大的光.....顺便也给我来一本~~~ 天机兄和nandede兄,小弟找不到你们要的书,帮不上忙,抱歉 <P>請易友們幫忙尋找此書,若能代購,將會把書款(rmb)+郵資匯給您。感謝! <FONT size=2><FONT color=#999999>天機 发表于 2009-3-24 11:13</FONT>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6832&ptid=40836"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FONT></P>
<P> </P>
<P>我进入“<A href="http://www.lib.tsinghua.edu.cn/chinese/otherlib/">国内上网图书馆</A>” (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整理),我进入此网站查了全国很多家图书馆,都没查到,天机兄自己进入查询看看。</P> 在网上搜索了很久都不见有卖这书的,明天我上图书馆帮天机兄看看。 http://www.wenshipress.com/index.asp
此为中国文史出版社网址,可以去其联系试试。 水书,连山 何时出版的书,是新书吗?请有书的会员制作上传。 <P>天机兄和nandede兄,小弟找不到你们要的书,帮不上忙,抱歉 <FONT size=2><FONT color=#999999>dashi0223 发表于 2009-3-28 14:52</FONT> <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52748&ptid=40836"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FONT></P>
<P><FONT color=red size=5></FONT> </P>
<P><FONT color=#ff0000 size=5> 感谢老兄的帮忙,多谢啦!!虽然忙没帮上,但你的付出是有的..没功劳有苦劳呀~~~~</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5>谢谢!!! </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5>只是咱无缘一见其书,有点遗憾... </FONT></P> 让我去外面的书局看看, 有的话会买下来。。。。 书是好书就是求之不得 ——《中国水书探析》序言
多年来,水族同胞以及关注水族文化的中外人士,都期待着有人撰写一部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水书研究性著作,以帮助他们解读水书、了解水书。关于水书,我很早就听说过,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专家认为,“水书”相当于汉族的《易经》,内容博大精深,是水族的百科全书。但没有研究过,自从在“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上看了韦章炳先生的论文《刍议〈水书〉、〈连山〉与含山玉版之谜》后,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水族竟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和浩瀚的文化。原来水族先民与众华夏族先民们一样,是那么的勤劳智慧、那么的坚强勇敢。
韦章炳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部三十三万字的水书研究性著作终于出版了,我认为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她可以帮助我们以截径的形式去触摸水书神秘的面纱,了解水族古代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中国水书探析》从五个方面对被喻为“活化石文字”的水书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讲释,其思想境界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前瞻性和科学性。是一部不可多得民族文化研究性著作。
水族人口虽只有40万,但其文化却源远流长,我们从韦章炳先生的《中国水书探析》不仅可以看到其“逐鹿中原”的战争史,而且还看到其在上古时期社会文明的文化痕迹。《中国水书探析》从象形水文字的创制研究入手,全面地、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水书进行详研细嚼。得出不少惊人见树和发现,特别是《水书太极与含山玉版之谜》、《水书与〈连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姻缘关系》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其以独到的见解和严谨的论证手法,成功地破解了沉睡六千五百年的含山玉版上神秘图纹之谜,以充分的理由论述了水书就是散失四千年的《连山》。这些观点曾在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上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国学首届岳麓论坛”优秀论文奖。
《中国水书探析》共分五大部分六十余篇论文,第一部分是水书及其探古;第二部分水书与水族习俗;第三部分水书与韦氏;第四部分水书与哲学;第五部分,水书秘遁。这些内容都是人们十分想要了解的问题,书中搜索了很多传说和证据,对水族文化历史进行深刻分析、大胆推测。特别是水书遁指之法,现已濒临失传,作者将之编著入书。可以说为水书的抢救做了一件大益事,为今后人们了解水书而备份一份十分珍贵的材料,所以我认为,《中国水书探析》是揭示水族文化宝藏的一把金钥匙。
水族文化光辉灿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资料表明水族先民创造了裴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楚文化等。总之,她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她开创了人类造字的先河,为多种文字的诞生取到范示作用和推导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
水族主要居住在贵州高原南麓的樟江、都柳江畔,这里的环境得天独厚,这里的民风古朴,这里的文化深远…….水书研究专家韦章炳先生在这里作了充分调查,在掌握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在尊重史实的框架下撰写了《中国水书探析》,形成了第一部较有价值的研究性文著,从历史的深度、广度向世人展示了水族深遂的文化。尽管书中存在无法抹去的“唯心”成分,但那都是人类感性认识的先驱,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世界各民族都一样,从人类第一缕青烟起,人世间就开始有预测、有问卜,故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然后再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思维,最终产生当今科学理念。
我潜心学习《周易》多年,自认为对《周易》的研究已有一定造诣,如今看了《中国水书探析》之后,才知道,原来古代水族先民对易也有如此高深的见解。读完《中国水书探析》才发现,原来中华文明竟是这样源远流长。《水书》竟是这么高深莫测;总之,谁要想了解水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谁要想了解这个“从远古走来的贵族”,谁就读《中国水书探析》,谁要想揭示水书的奥秘,谁要了解“勒木”记事时代留下的文化因子,谁就读《中国水书探析》。当然,对于一个这么古老的民族创造的文化,靠韦章炳先生一个人之力去发掘研究,肯定有很多“无能为力”的地方,不可能做到毫无谬读之处,臂如有的章节展开不到位,不够深刻,有的观点、结论,以及用语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推敲。但我相信《中国水书探析》问世以后,一定会给广大水族人和关注水族文化的人一个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向,将大大有助于水书的进一步探索。我还相信《中国水书探析》出版后,一定会引起大家的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不一,看法偏离,在所难免,然而这正是学术深入研究的正常表现,也是作者说他所期待的结果。
张其成
二00七年八月二十日于北京
《中国水书探析》,韦章炳著,中国文史出版社 楼上 有书啊 北大圖書館
http://162.105.138.200/uhtbin/cgisirsi/00RwRw4Wjc/北大中心馆/124430013/5 這是目錄和開篇語
整部書最有趣的部份在 “乾坤秘遁”。 相關可參考資訊如下
引用來源
//tongzi.blog.hexun.com/24028754_d.html
刍议《连山》、《水书》与含山玉版之谜
韦章炳(水族)
[内容摘要] 我国很多地方屡屡出现八角星形神秘图纹,含山玉版、大汶口陶尊等上就有这种神秘的图纹。有的专家认为,这是传说中的河图;有的认为是古代太阳方位图;而大部分学者却肯定其与中国古代易学有关。但到底有什么关联?与哪种《易》有关联?却没有人找到可信的依据。笔者近四年来从事《水书》破译工作。在翻译到《九星八山(卦)》、《五星飞掌》等卷时。发现这些神秘的八角星纹应当就是古代数易《水书》或《连山》、《归藏》的太极图。并借此引证《连山》有可能就是《水书》。
[关健词] 含山玉版《水书》 《连山易》 《归藏易》 太极图
水书简介
水书是一种贵州省南部山区水族人民现在仍使用于民间应酬的水语诵读的水族专用书籍,通常所说的水书,一般泛指《正七卷》、《春寅卷》、《亥子卷》、《丑牛卷》、《甲己卷》、《黑书》六大系列在内的中国古代精典,书中分为无数分卷、分册,如断凶点吉——《分割卷》;祈求美满——《婚嫁卷》;居安乐业——《营造卷》;寄托亡灵庇佑——《丧葬卷》;悼念祖宗恩德——《祭祖卷》;渺茫中探索希望——《壬辰卷》;祈求神灵查凶吉——《占卜卷》;树立精神防护墙——《挡卷》、攻守要秘——《黑书》等等(《中国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韦宗林著),这些分卷分册中著有数万短句(水书先生称为家或言)点凶测吉等具体内容。《水书》不仅是集测吉避凶、消灾拒鬼、算过去、卜末来以及记录各种祭祀要诀于一其中的古代要笈;同时也穿插天文、历法、天象、宗教、哲学、美术等内容于其中的重要文化宝库。
在贵州南部的水族山村,水书藏书数万卷,仅荔波县、三都县和独山县就馆藏13000余卷。《水书》卷宗纷繁复杂,内容博大精深。就其形——是一种象形文字,类似于图画字、甲骨文、古籀;就其意——多以占卜、择吉为主;就其使用目的——祈求平安。
《水书》、《连山》、《归藏》的太极图哪去了?
《水书》与《连山》、《归藏》一样,均以“言” 的形式出现,从其内容及特征看,水书也是一种易,且可能是一种很古老的数易(从其象形文可知)。既然水书是《易》,那么其太极图在哪里呢?还有连山、归藏的太极图又在哪里呢?
据邵雍所说:“先天《太极图》为伏羲所画,后天《太极图》为周文王所作,并指出:“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矣,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朱熹则认为,《太极图》源自汉朝炼丹士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后来的易学大家胡胃也说:“《太极图》取《参同契》之月体纳甲。二用三五,与九宫八卦混一而谈之也”
很多迹象表明,《水书》与《连山》同为夏代或稍早一些时期的以条目的形式(古称为言)表达的数易。根据《水书》中的卦象“八山” 的表示法,结合古人对《连山》(太极图)“如山之出云,连连不绝。”的表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作出这样的推断:水书、连山一定有太极图,只是不知其存于何处。关于《归藏》(古称龟藏)。“学界一致认为,说《归藏》中有十二月卦,最早见于干宝之注。”(见《走进伏羲》95页,郭志成、郭韬著)。然而,水书也有十二地支表示卦的用法,但其并非象邵雍的先天八卦圆图那样,而是不均等地将十二地支分配于八卦之中:子为坎为北;丑、寅为艮为东北方;卯为震为东;辰、巳为巽为东南方;午为离为南;未、申为坤为西南方;庚、酉为兑为西;戌、亥为乾为西北方。这说明水书与《归藏》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时光虽然冲淡了许多记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痕迹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更加难以捉捕,但根据古书记载,《连山》、《归藏》的名字最初见于《周礼》,《周礼. 春官》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再由杜子春注:“连山,宓戏;归藏,黄帝。”的记述可知,《连山》、《归藏》、《周易》共为“三易之法”,《周易》是其中之一,且在《连山》、《归藏》(《水书》) 之后。但它们的卦数却完全相同,即“其经皆用八,别皆用六十四”。 这说明凡易皆有类似于周易的八卦和六十四爻。《水书》、《连山》、《归藏》也不例外,其必有太极图。那么这么重要的文化瑰宝到哪去了呢?
新石器时代的含山玉版给古易太极的求索带来了曙光
郭志成、郭韬在《走进伏羲》中有一段憾言:“圆中心的八角图像,在史前文化中屡有发现,分布地域广泛,时间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至今西南少数民族风俗中还保留着这种图像。远隔重洋的美洲也在多处发现这种图纹。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无卦画的八卦图式。但是,无人确证它就是古代的八卦图,因为它有八个角就说它是八卦总有些牵强。”这说明,世界上屡屡发现一种类似于八角星纹的神秘图像,易学家们一致认为其与古易有关,但却苦无说服力。
近年来,笔者主要从事《水书》(一种以象形文、汉字反写、独体契书为特征古代典籍,)翻译工作,在注译《九星八山(卦)》、《五星飞掌》等卷本时,我发现:含山玉版——这种产于6500年前的神秘图纹可能就是中国无字平面易的太极图,并且可能就是夏初时代的《连山》、《归藏》和《水书》的前期太极图。
据载,邵雍在论术伏羲易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那么,伏羲时代出现的那个能“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的图究竞是什么图形呢?那个图是依什么而画出来的呢?
笔者揉合水书中文字的创字特征(象形文);参照晚清“西南巨儒” 莫友芝对水文字的考述:“隔三代(夏、商、周)”;著名社学家张为纲先生在《水家来源初探》(P132)中所说的“(水书)与武丁时期之甲骨文字极为相似(P134)”的表述;再结合贵州省水家会副会长潘永会先生从夏陶符号网上下载的24个符号文字中,经荔波县水书先生集体破译认为全是水文字等一系列事实,大胆得出这样一条推论:水书应正式创制于夏代或更早一些时间,水书也在社会变革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也就是说,《水书》与传说中的《连山》和《归藏》一样,同为古代神奇的数易,既然这三种古代典籍都是古代易学,那么它们的太极图是何模样?现在藏在哪里呢?
1987年,我国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了一座具有远古部落领袖级别的大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和一柄象征王权的巨型石斧,尤其特别神奇的是,墓主胸前摆放着一块精心雕刻的玉版和玉龟甲,玉版藏于玉龟腹中,其纹案非常奇特,玉版中心部位刻有两个同心圆,圆中心有一个八角图像;两圆之间以直线均分八区,每区内各琢一个叶纹矢标,分指八方。外圆之外琢四个矢标,分指玉片四角。四边钻有小孔,一长边有9孔,另一长边有4孔,两条短边各钻有5个小孔。玉龟背申钻有8孔,龟腹钻有5孔。玉片中心纹样与1974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彩色夏代陶尊一般无二,均为八角星纹图案,这一绝代的神秘图纹,让诸多考古学家,易学家等炒得沸沸扬扬,至今难有定论。本文想说,这应该就是一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的中国最早期太极图。有可能就是《连山》、《水书》或《归藏》的早期太极图。
我国古代有多种太极图。如宋代早期刘牧的太极图是一个圆圈上画黑白小圆点各五个,等距相间排列;龟山则将一个圆用黑白各涂其半;朱熹的太极图只是一个圆圈;现在常见的却是阴阳鱼式先天太极图,图中黑白两条鱼形,表示阴阳二气消长的运动伏态。《水书》、《连山》和《归藏》与《周易》的卦象不同,前三者不仅同属古代数易,并且皆以山为卦,可见其太极图也应与《周易》有异,那么它们的太极图是什么模样呢?
笔者在破译水书《九星八山(卦)》、《五星飞掌》等卷时,发现6500年前的含山玉版上的神秘图案应当与水书太极图有不解之缘。结合古人对《连山》表述,一并推出含山玉版上的神秘图纹应该还是《连山》太极图。因为这两种古代数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山者卦也,八山者八卦也,山山相连,卦卦相生,周而复始,永无终结。然而,这正是含山玉片图纹的特征,这一图纹特征印证了水书中的“天有九喷九生之功(天喷洒阳光雨露,故万物以生。),地有九泽九成之德。(山地有地气润泽,故万物以成)”的早期生态观。
《水书》、《连山》、《归藏》太极图与含山玉片图纹的内在联系
含山玉版正中央是个正方形,四面围有四个图画水文字的“山”。(《水书》中八山即似《周易》“八卦”中的“卦”,水语读“散”),观“水书八山图”,如稍不注意,只见四座山围着一个正方形,指向四个方向,再细细推敲,实则是巧妙地排成八座山,山山相连,分别指向八个方位。每座山岔正上方均有圭形箭标,一指明方向,二指该山位置,外有四个,内有八个圭形箭标,分别指向四方八位,暗含四时八节之寓意。同时也是原始八卦的表示之方法。按水书内容,“八山(卦)图”正下方应该是干山(相当于《周易》的坎卦)。然后顺时针分别为艮山(相当于艮卦);整山(震卦);亨山(相当于巽卦。);历山(相当于离卦。);奋山(相当于坤卦。);兑山(相当于兑卦);兼山(相当于乾卦)共八山。
关于《连山》,东汉郑玄在《易赞》和《易论》中载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我认为,这句话正是表述《连山易》太极图的特征。含山玉片中心图纹看似四山围绕一个正方形,实则是由象形水文字的八山(卦)围成的神秘图纹,巧妙突出了“山山相连(《连山易》之名应由来于此)”的易理效果和艺术效果。如换为方块汉字,正方形角上就不能构成山了。于是,我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推断:含山玉版、大汶口陶尊上的神秘图纹有可能既是《水书》太极图,同时也是《连山易》的太极图,也就是说,《水书》和《连山》也许就是同一部书(见后详证)。
按陈久金,张敬周先生之说,含山玉版的边缘钻孔按四,五,九,五布数,含于古代九宫学说每四乃还于中央之意(《易律。乾凿度》)。《水书》有九宫,四宫,五宫飞掌之推演测算法,也许含山玉版上周边孔数与此有关。中央小方形与周围的山颜色各异,亦表阴阳之别,内方外圆表示“天圆地方”。内中8个圭箭标中,每个箭标都由8个类似于平行四形组成, 共八八六十四个,则寓意着八八六十四爻,正中央四方形还寓意易理中的四象。
笔者有此一说,并非牵强附会,主要是因为水书中很多内容都涵盖于《易》学,这己有许多水书专家考证过,无须置凝。不过,我们这里不妨再举一例作说明:《奇门遁甲》有“十二支三合局:申子辰合化水局;寅午戌合化火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巳酉丑合化金局”之卜辞。而水书也有类似卜辞(国际音标标识从略):
意译为:申子辰各家把水担,寅午戌他把火要,亥卯未想要木多,多家好啊,巳酉丑人人想金。三六九十二拢土成坡,吉祥日你我牢记,教给后辈,荫伎孙代,子孙学得了人人富贵安康。据水书先生谢朝海称:水书对十二支三合局的叙述不仅深刻达意,而且浅显易记易懂。这内中感受只有懂水语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周易》与水书在表达“易理”上的差别。水书分为主体和辅体两个部分进行表述,称为“本”和“喊”,本例在“喊”部加辅助辞:“三六九十二拢土成坡”(意为:辰未戌丑合化土局)。而《周易预测》上却没有。总之,水书与《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许多中国文化中的难以解惑的谜团。《奇门遁甲》中的《洪范五行歌》载:
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甲七,
丁壬卯酉六,戎癸辰戌五,
己亥四数终。(《金函玉镜。奇门遁甲》第111页,古州古籍出版社。)
白话译释:甲己日、子午日在九宫(即离宫),乙庚日、丑未日在八宫(即艮宫),丙辛日、寅申日在七宫(即兑宫),丁壬日、卯酉日在六宫(即乾宫),戊癸日、辰戌日在五宫(即中宫),己亥日在四宫(即巽宫)。
而《水书》也有类似的卜辞:
子午卯酉甲己贪九紫,乙庚丑末辰戌巨八白,
寅申巳亥丙辛禄七色,丁壬文六白,戊癸廉五黄。
据笔者调查,韦姓是水族一大姓, 韦姓村寨藏水书上万册。关于上古时期原始易学的传承出处,《庄子。大宗师》有载: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如此说来,韦氏很可能于上古时期得一《易》,并运用于民间。所得之易应当就是今天仍然运用于测吉点凶的《水书》了。
《水书》与《连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几点关联
根据史料记载,亲眼见过《连山》、《归藏》的人极其稀少。在这些极少数见过古易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中,一是孔子,孔子在《礼记. 礼运》中这样载道:“我欲观殷道,是古之宋,而不足征。吾得《乾坤》焉”。”(李守力注:《礼运第九》“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 吾得《坤乾》焉。”)后人均解:这里讲的古著《乾坤》(坤乾)应该就是《归藏易》。二是汉代的桓谭,古书《新论》中记载了桓谭的话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这说明,这两种巨著甚少在汉代是存在的。在晋唐时期,也有关于这两部古书的记载,后来不知于哪年哪月竟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有任何记载了。
自古以来,水族就是一个被压迫的民族。按张为纲先生的研究结论和《韦氏入黔发展简史》等资料显示,水族最早为豕韦国国民。后被商所灭,几经辗转,不知于哪年携带这种古籍(水书)迁至贵州南部的“十万大山”之中避难,笔者认为,水族先民所携之书可能就是人们传说的散失于民间的《连山易》、《归藏易》。下面就《水书》与《连山》、《归藏》的亲缘关系分析如下。
一、《水书》与《连山》一样也有“八万言”
《 水书》与《连山》有何联系,至今己没有多少明显的证据,但我们从二者皆为中国古代最冗繁复杂的筮卜数易这一共同性特征,似乎可以得出它们雷同的只鳞片爪。
按著名社会学家张为纲先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调查,那时民间尚存不同种类的《水书》就有五百六十余卷,每卷有八、九十至一百余条小条目(水书先生称为家或言)左右,(水书均以条目式示人,每条约有一至五句话不等,这里以韦德圣于光绪四年正月抄的《麒麟正七卷》最末一节的直译文为例:寅申巳亥年,三六九十二戊午日巳亥日为“马上坡”日,水书称此日为大蹋日,此日为安葬忌日,犯之人丁稀少。) 如此说来,所有水书总计甚少有八万条这样的条目(言),依我愚见,这与传言中的“《连山》八万言”不会是一种巧然的吻合。而是《水书》与《连山》、《归藏》之间亲缘关系的表征。(其它书籍多以一整章为一个内容,而《水书》却以一句话(言)为一个内容,且上下句无关联。)
二、玉版上的“山山相连”竟是《水书》八山(卦)中的图画字“山”
就《连山》、《归藏》的太极图之特征而言,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探索的依据:如东汉郑玄在《易赞》和《易论》中就这么告诉我们:“《连山》者象出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我认为,古人争对《连山易》、《归藏易》所作的这些表述,决不是针对书中内容或此书创作地的山水美景而言,而是针对其太极图纹样之特征而作的归纳性表述,只要我们细细琢磨古人“如山之出云,绵绵不绝” 的话中深刻韵味,回想《水书》、《连》、《归藏》皆称山为卦,再结合夏代或许更前一段时期善用象形字等历史时代特征以及水文字八山的“山(卦)”字象形字形。我们连想到《连山》、《水书》太极图与含山玉版神秘图纹定有渊源。但图中核心部位正方形四周必须是象形水文字的山(卦),方能显现出“山山相连(《连山》也许因此特征而得其名。)”的特殊艺术效果。如玫用汉字方块字的山排于正形的四边,根本就无法达到这种神奇的效应。然而,此图不正是含山玉片以及大汶口陶尊上的神秘图纹吗?于是,我们顺理成章地推出,现代的《水书》也许便是夏代的《连山易》。有一点必须要人们进一步考证,那就中国从图画文字的诞生过渡到篆字,到底需要多少年的历程?一千年,两千年还是三千年呢?再一点就是,虽然没有历史记录,但夏代以前的舜代到底有没有类似于篆字的某种文字呢?第三点是图画文字应当在篆字之前产生,这虽然已基本形成统一。但图画文字到底最初产生于哪个年代呢?我们能不能说,6500年前,由于没有篆字就一定没有图画文字呢?
三、《水书》、《连山》有两个同名的山象历山和兼山
按古书记载,《连山》的八山中有历山和兼山,而《水书》的八山:历山、奋山、兑山、兼山、甘山、艮山、整山、亨山(水文字写法见图中所示。相当于《周易》离卦、坤卦、兑卦、乾卦、坎卦、艮卦、震卦、巽卦)。也有相同的山象历山和兼山。笔者认为这不会是一种巧合,这是文化借鉴过程中“复制”的个案或《水书》和《连山》根本就是同一部书。同时也是古水字读音与与汉字相近的又一例证。(古水书称水为“虽”, 这无疑近于汉音而异于现代日常水语的“南”)。水书八山多用于表示方位和本命信息。下面略举水书历山的卜用范例:
历山(离卦)
水书译文:历山正七巳子宫
子宫己巳戊寅丁亥丙申乙巳
甲寅癸亥日棺凶
巳宫壬申辛巳庚寅已亥戊申
日丁巳日棺凶
午山本命推演法:如下图:“男顺女逆”,以离山(卦)为起山(卦),每十年跳一山,零岁不用跳,如某女74岁去
今测日安葬,可在八卦图中推出其本命山:10岁为离,20岁为震,30岁为坎,40岁为兑,50岁到离,60岁到震,70岁到坎,71岁到乾,72岁到兑,73岁为坤,74岁到离(注意亡者为女性,要逆时针),说明此妇女为历(离)山本命,若其亡于第正月或七月,则忌用落入九宫八山中的巳宫和子宫之日安葬,即忌用壬申日、辛巳日、庚寅日、己亥日、戊申日、丁巳日、己巳日、戊寅日、丁亥日、丙申日、乙巳日、甲寅 日和癸亥日安葬、开路,水书认为,犯之人丁稀少。
四、《水书》也有以艮为首卦
关于《连山》、《归藏》的卦序,唐贾公彦疏这样说道:“(《连山》) 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以《水书》的推衍之法看,数易的推导过程中,测不同的课,就以不同的山为首山。并没有固定的首山。,如艮为首山,主要用于预测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见在下图所示:
艮——水语读“敢棍木”,《水书》称此宫本命老人要解“棍木鬼”,否则当年多病。
震——水语读“整控人”,《水书》称此宫本命老人为吉,当年无病。
巽——水语读,亨土棒”,《水书》称此宫本命老人要解“的棒鬼”,否则当年败人败财之灾。
离——水语读“历雅蒙”,《水书》称此宫本命老人为吉,当年无病。
坤——水语读“奋丧夫”,《水书》称此宫本命老人要解“鬼煞”,否则当年有棺凶或痴呆。
兑——水语读“兑哈南”,《水书》称此宫本命老人为吉,当年无病。
乾——水语读“兼朵马”,《水书》称此宫本命老人要解“扶马”,否则当年体虚多病。
坎——水语读“坎朵牢”,《水书》称此宫本命老人要解“开牢”,否则当年有棺凶之灾。
推衍法:如某男性老人现年77岁。要测算其当年的健康况状。推算时,10岁对离(立雅蒙,也称历散) ,20岁对兑(兑哈南,也称兑散),........(按男顺女逆,每十年跳一山,零年不用跳。) 得77岁对乾(乾朵马,也称兼朵马) ,按《水书》
说法,当年要给老人“扶马”。(解鬼总称,念咒,画马贴于堂屋中柱上)。否则当年老体虚病多。75岁对坤(份上夫,也称奋上夫),水书认为,此年易成痴呆等。直得说明的是,本课之卦序是以艮(敢棍木,也称艮棍木)。本命起算却人离开始。
水书太极也有五行之说,东生木;西生金;南生火;北生水;据第十三代水书先生说:由于水往低处流,故水方为下方,即生水之方北方为下方,这一说法与现代地理图标相异。
总之,我认为《水书》与《连山》、《归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且,含山玉版图纹、大汶口陶尊上的图纹应当就是《连山》、《水书》和《归藏》的古代太极图。
五、从创制或使用的年代上讲,水书的发明期与《连山》也相同。
从创制或使用的年代上讲,水书的发明期与《连山》也相同。笔者有此说,并非牵强,全因沿于以下信息:
1、江苏省一位民间收藏家,前些时间提供了一只神奇的古代用碗,此碗系北宋早期河南省临汝窑八莲瓣陶瓷注碗,其上有五组共10个神秘的符号,虽经考古家、古代文学研究者、古代美术研究者苦苦思索追寻,就是不曾破译其中奥妙,后经档案部把神符复制送到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县里立即组织著名水书先生欧海金、蒙熙能、潘玉山等人进行识读和破译,最后确认,这些符号全是水文字。
2、荔波县水家学会会员潘永会先生从“夏陶符号网”上下载了夏陶24个神秘符号,经聘请水书先生潘玉山等共同破译,不仅全部识读,而且还在该馆藏水书中找到了22个完全相同的符号。
3、湖南省怀化师范学院教授杨国盛,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符号文字,当他来到黔南看到水文字后,如获至宝,喜不致尽。不久后便在《中国民族民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贵州水书破译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石质人头像上的三个神秘符号》。该文通过论证,把水书的创制年代往前推到了7400年前的洪荒时期。
4、由于《水书》中文字的字型结构似甲骨而非甲骨,似古籀而非古籀,似小篆而非小篆的特征育。此体应当是中国创字的各历程中的图画、书契文字共存的一种“拼盘” 体系,观其象相文字如鱼、穗和《二十八宿》中宿象中的鼠、蜂、犴等便知,水书应创制于夏或更早时期的上古社会。
5、素有晚清“西南巨儒”之称的莫友芝将水文字说成“隔三代”:(夏、商、周)的字,即创字在夏代之前的一种文字,并说比夏代李斯的大篆还早。后来民族学家张为纲《水家来源试探》也说:“细考其(水书)字形,竟有与武丁时期之甲骨文极为近似者。”)
参考文献:《水书. 九星八山》、《水书。五星飞掌》、《瓜瓞经》
《走进伏羲》郭志成 郭韬著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 韦宗林著
《易经的智慧》
《玉镜金函. 奇门遁甲》
《周易预测》
《水家学研究》第二、三集 (贵州省水家学会编)
作者单位 贵州省独山县水书翻译办
作者姓名 韦章炳
联 务 黔南州水书翻译专家
联系电话 08543230798(办)手机 13985082503 回复 1# 天機
偶尔来此,看到资讯,虽迟亦回复如下:
1、若兄还有需要此书则请发短信告知邮箱地址,即赠送;
2、《故宫珍本丛刊》全套731册,若有需要亦可一并告知。
韦章炳著 | 中国水书探析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PDF格式 | 660页 | 89.4Mb |
回复天機
偶尔来此,看到资讯,虽迟亦回复如下:
1、若兄还有需要此书则请发短信告知邮箱地址,即 ...
远中子 发表于 2010-11-8 19:49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远老师能否给在下份 邮箱 rt13619@126.com,谢谢 回复 21# 远中子
同求次数 网上找不到购买的
先谢谢了 kj00008@sina.com 回复天機
偶尔来此,看到资讯,虽迟亦回复如下:
1、若兄还有需要此书则请发短信告知邮箱地址,即 ...
远中子 发表于 2010-11-8 19:49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小弟也需要,远中兄可否赠小弟一份,谢谢!
小弟的邮箱:561499986@qq.com 回复天機
偶尔来此,看到资讯,虽迟亦回复如下:
1、若兄还有需要此书则请发短信告知邮箱地址,即 ...
远中子 发表于 2010-11-8 19:49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知道能不能分享一份给小弟?邮箱:freemen0519@gmail.com谢谢 你好,我想找中國水書探析一书,可以发一份电子书给我吗?mrzhl99@163.com,谢谢
能不能分享一份给小弟?邮箱: qazyang@gmail.com谢谢 本帖最后由 玄机道人 于 2014-10-11 01:28 编辑
能不能给小弟一份,谢谢。真是好书,求知若渴。。237508040@qq.com。谢谢先。哦,朋友好久没上线了,其他有的朋友能否发一份给我互相帮助,互通有无。 淘宝有卖啊:http://s.taobao.com/search?q=%D6%D0%B9%FA%CB%AE%CA%E9%CC%BD%CE%F6+%CE%A4%D5%C2%B1%FE&commend=all&ssid=s5-e&search_type=item&sourceId=tb.index&spm=1.7274553.1997520841.1&initiative_id=tbindexz_201410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