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悟(转贴)
<P>论开悟</P><P>贾题韬</P>
<P>第一讲 开场白</P>
<P>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BR>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BR>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P>
<P><BR>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P>
<P>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来代替你解脱的。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曾经访问了多少的外道啊,可是并没有解决他所想要解决的(生死)大问题,最后还是回到菩提树下,静坐思维,自己下手来解决,终于开悟了!然后根据他所悟到的道理创立了佛教。佛说法四十九年,他讲的,也就是把他开悟所见到的东西给众生介绍出来,令众生开悟。佛由开悟获得了解脱,佛教里的一切设施,都是集中在使众生开悟这一点上的。譬如“受戒”,就是为了约束身心,为开悟作准备。因此,大家不要怕守戒,守戒的后面有开悟,有使你脱胎换骨的灵丹妙药让你受用。佛法并不是故意要把你身心捆起来,故意让你不舒服。你要想了脱生死,你就必须把你那不应该做的事情放下,让“戒”澡雪你的精神,斧藻你的性灵。否则,开悟就没有希望!再拿修定来说吧,“定”在佛教里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不是很时髦气功吗?气功就是佛教禅定的初步,仅仅属于佛教的一小部分。佛经里面没有气功这两个字,并不是没有气功这个东西。不仅仅有,真正要讲气功,那才是佛教拿手好戏呢!但是,佛教的目的不在气功上,这就是区别。佛教的开悟也不全在“定”上,定虽是需要的,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守戒也是佛教的一种手段,二者的目的只有一个——开悟!</P>
<P>又如佛教最重视慧学。慧学有三种:一闻慧,如看经、听经等;二思慧,闻了以后要继之以思察,不能机械地接受。起码要在思想上转个圈,研究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三修慧,光有思察还不行,必须要去修,守戒和习定都应当包括在修慧里。为什么要“受戒”?受了戒又应当怎样护持?为什么要修定?如何修定?由实践而获得决定的认识当然是慧学了。</P>
<P>开悟属于修慧,但修慧并不一定等于开悟。而一般的修慧,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开悟。</P>
<P>总之,戒也好,定也好,慧也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开悟这件事,佛说了四十九年法,也无非就是为了使众生开悟这件事。所以,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无比的重要。</P>
<P>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我学佛的一段思想过程,这对大家的学习也许有些好处。我原来对佛教也搞不清楚,以为佛教是宗教,宗教就是迷信,既是迷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我是大学生嘛,受的是科学教育嘛!毕业以后,我就在我们那个学校里教逻辑课,逻辑是讲思维的方法和规律的。由于各种科学都要依据一定的逻辑即规律性,所以逻辑又称为科学的科学。我在教课的时候涉及到了“因明”,“因明”是东方的逻辑,而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佛家的逻辑。尽管因明并非发源于佛教,但其发挥、光大、向前推动,佛教是有贡献的。同时,“因明”学术思想上和实际运用上也成为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初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曾怀疑:佛教是迷信的,为什么还有这样的逻辑体系,可能还是有点道理吧?研究了因明之后,了解到和西方逻辑确有许多共同点,因而想到佛教可能还有别的好东西,这样开始了研究唯识。抗战期间,我到了成都,成都一些佛教界的朋友还称我为“唯识家”哩!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那个时候西藏喇嘛到成都的很多,他们来了后,传的是中观和密宗。中观在西藏破认为是最高级的佛教理论,西藏佛教徒对于唯识不象内地佛教学者那样重视,更不作系统的研究,而只是在讲中观的时候,附带地学一点。其实他们在学的过程中,与其说学唯识,倒不如说是在破唯识更确切一些,他们一面学,一面破,结果是学完了也破完了。当时成都一般的学佛人,感到密宗修持的神秘,中观破唯识的新奇,大多数标榜自己是中观派。我那时从北方来,已对唯识方面作过一番研究,曾倾向于奘学,对此就有点不服气。又认为我们是学科学的嘛,如钢铁一样,愿意锻炼锻炼自己,就和他们交了交手。当时在成都所谓的“中观家”大概有二十多位,在交换了意见之后,往往为此而发生辩论,他们就送给了我“唯识家”的称号!可是,我学唯识并不迷信于唯识。当时我对唯识也已有好多疑问,也是在脑子里转过来转过去而得不到解决的。因此,对他们的说法,不管怎么样,我愿领教。就在那时,开始研究了中观。过去的事说起来话长,我在这里只能简略地提一下而已。</P>
<P>现在把话又说回来。</P>
<P>“唯识”,我们知道这是玄奘大师留印十六年所专研的,此宗的著作特点是条理谨严,分析周密,非常接近科学。但由于文字过于简练,有关辩难问题,多采取因明方式,加之法相词汇很多,审名定义都有一定的界说,不能望文生解。所以,真能学进去的人并不多。唯识的学说中,最突出的就是建立了阿赖耶识。唯识之所以名为“唯识”,根据唯在于此。拿现在的语言讲,大体就是说精神方面有一个统一的作用。譬如: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色”,耳朵听到的“声”,舌头尝到的“味”等等,眼不管“声”,耳不管“色”,谁也不管谁,分工各各不同。眼、耳、鼻、舌、身、意统称为“六识”,是人们共认的精神作用,可是仔细想一想,人身上有许多事情。六识是管不了的。譬如,人长头发是谁管的,吃下饭去没有人管,然而,饭一下咽,该变红血球的变红血球,该变白血球的变白血球,该排泄的排泄,该运输到什么地方的就运输到什么地方,并且一点儿也不错,这是谁管的?再者,过去的事,我们现在还记得,这是谁管的?是眼睛?是耳朵?它们都不管!然而所有过去的事情,它完全有档案,整理的非常好,给你储存起来、听你使用、请问又是谁司其责?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佛教讲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那么,人死后是什么东西把这一切都带到下一世去呢?这一切唯识家都是以阿赖耶识来说明的!佛教讲轮回,一般都用十二因缘来讲。无明缘行,“无明”,是愚昧、执有实我,因此发生出来的行为当然是错误的。以“行”为缘产生了“识”,入了胎,长出“名色”亦即身心,逐渐产生了“六入”,即眼耳鼻舌等各种官能。出胎以后和色声香味等外境接触,有了“触”就有了感受,有了感“受”就产生“爱”恶,“爱”就有了“取”,现在我们大家正处在这个“爱”、“取”的阶段上,即正在“爱”、<BR>正在“取”。取的结果就有了业,因为造了业,虽然这一辈子结束了,但下一辈子就不能不“生”,“生”了就有“死”在等待着。这十二因缘,是佛教说明三世轮回的一个基本公式。但这一理论的问题,就在于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这一辈子完了,能把这一辈子的很多东西带到下一辈子去呢?是眼睛吗?耳朵吗?身躯吗?这都不可能!因为,身体已完了嘛!唯识家说,作用在于阿赖耶识!它有一个看不见的力量,把你前生所作的善恶业全都带到今世来,又把今生所作善善恶恶的业带到后世去!又如有关气功中的特异功能问题,依唯识家说作用就在阿赖耶识,这个功能原来就在阿赖耶识里,被一般的现行掩盖起来。如果把一部分现行活动压制下去,阿赖耶识的另外一些功能就会显现出来。实则唯识家在谈到阿赖耶识的功能并不止此。内而根身器界,外而山河大地乃至银河系统,扩大到无量无边的世界都是阿赖耶识所变。这就有点玄了!玄吗?其实也不玄!比如同一个环境,为什么各人的感受不同呢?同是南方人,浙江、江苏人吃辣椒就不习惯,而四川人,湖南人则绝大多数非吃辣椒不可。一样的辣椒,他吃了很香,你吃着难受!这就说明各人的阿赖耶识所变的环境并不一样。所以,在唯识家看来,无量的世界——你的世界跟我的世界和他的世界等等看着似乎是在一块,实际上各是各的,这就是唯识的道理!一句话即“心外无境”,所以称为唯识。在研究中我的思想上存在有不少的问题。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阿赖耶识里有许许多多种子,有好的,也有坏的。那么坏的种子怎样会消灭呢?在唯识家来说,阿赖耶识中有一部分是有漏种子,有一部分是无漏种子。当有漏种子现行时,无漏种子被掩盖起来了,修行到一定程度,就有无漏种子现行,有漏种子就被压制下去。但是,这有漏种子虽被压制下去,它还是在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以后就不会再造反吗?唯一的回答是无漏种子亦可以制止有漏种子。但这能说彻底么?复次,阿赖耶识到底是一个呢还是多个呢?唯识家的答复是你我及一切众生各有各自的阿赖耶识。这一点,拿现在哲学家的术语来讲,就是“多元论”。“十方有情,各有八识”。那么,有情无量,八识系统也无量,而它们之间有无一个力量或形式维持相互间的关系,免得世界成为杂乱无章呢?</P> 唯识即是唯有识。那么,外界是什么东西呢?唯识家的答复是识的所缘,识是能缘。耳朵听声音,声音是所缘,耳朵是能缘。离开了能缘的耳朵,声音就没有所缘,所以还是识。而所缘必须有实在之物体作根据呀!唯识家因此又说所缘有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比如我这顶帽子,大家所看到的帽子就是大家在眼睛里变了一个帽子的相,你真正看到的,是你自己所变的帽子。但是难以解释的是就这一顶帽子,你见的跟我见的虽不完全一样,而彼此都须承认这里有一顶帽子,是客观的实在,是只限于此时此地才看到的,那么唯物论就成立。你所看到的,是你所缘的,是你的识所变的。但是没有这个客观存在,也就没有识生起。而你所依据的那个条件是另外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是客观存在。我们大家都学过唯识,你能说这不是问题吗?《成唯识论》为答复此一问题,说有疏所缘缘,客观存在为阿赖耶识所变仍然是识。难以讲得通的是另一个阿赖耶识莫非也是自己的阿赖耶识所变么?你承认唯识,当然就不能不承认疏所缘缘,恰恰是这个疏所缘缘适足以成立唯物而不是唯识!当时思想上还有其他种种问题,这里就不一一详及了。
我因为对唯识有这么些问题,在那个时候,我就有点同情熊十力。他是唯识大师欧阳竟无的学生,他最后却说唯识不了义,后来他写了《新唯识论》。他说玄奘大师的印度佛学学的好,对中国的佛学体会则不深,所以他反过来却喜欢中观。在当时汉地佛学界说中观比唯识高的,他是第一人。他认为唯识正面说本体越说问题越多,倒不如中观从反面说。中观一开始就是破,一直破到底。它从来不主张什么,如《中论》是中观宗的代表作,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劲地破,二十七品把佛教习用的各种根本范畴破的干干净净。如佛教里讲缘起法,缘有四缘,《中观》第一品里就把四缘一一予以驳斥,认为都是站不住脚的。好多人读了《中观论》都感到抓不住什么东西,它对时间——破!空间——破!如来——破!涅槃——破!法界——破!……。熊十力认为这一味破却是很妙,破余的味道要你自己去品尝,唯识说来说去反而离本体越远了。
成都解放后我随军进藏,到拉萨参加了西藏佛教协会的工作。工作之余,把在成都听到的中观与唯识之争的内容就拉萨的善知识前对照了一下,知道藏传中观学破斥唯识的地方,确有深刻之处。不过破则破矣,而对于唯识苦心孤诣为成立业果相续的原理所建立起来的体系以及它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藏传中观学并没有提出较坚实的理论可以取而代之。另外还有其它问题也不一一详及了。
我们在研究唯识和中观的过程中,思想的火力都曾遇到过死角,展转于此胶彼漆中,感到十分烦闷,而每次烦闷之余恰巧却因看了禅宗语录获得了轻松愉快如释重负,这就是我提出《论开悟》这个讲题的缘由。不过,这并不能依靠讲几个公案,说几则因缘,讲些是非两可之论所能了事的,我想从“教”和“宗”有关这一问题的材料予以比较论证,开辟一个对禅宗新的研究途径,这将是困难的。无修无学浅陋如我,绝不敢自信可以“探骊得珠”。不过,珠虽未必能得,而冒险探骊,不怕遭没顶之灾的决心我是承担下来了!
第二讲教下的开悟
一谈“开悟”不少人会为之咋舌,以为不是一般境界,不是轻易可谈的事。我曾经对佛教的开悟也怀疑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甚至怀疑到底有无此事呢!虽然看了不少经论,对之总是茫然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使我接触到禅宗。启示了我,感到开悟是可能的。继续摸索一段时期确实解决了我思想上不少的问题。
诸位同学都为解决人生问题而出了家,一定要相信有开悟这回事,希望大家把勇气、劲头拿出来,不要把开悟看得太难。人人有生命,而生命的奥秘却很少有人能反省一下,开悟就是生命奥秘的触证,生命的开花,这须要发恳切心。发心要大,发心是开悟的正因。请谨记着仪轨中习诵的发菩提心的愿词:“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证阿蓐多罗三藐三菩提。”依此而信而修,就会有开悟的时节。
再说一句,不要把开悟看得太难,只要发此心,你一定会如愿以偿。“开悟”的事不是佛法中才有,更不是禅宗中才有,行行都有开悟的。比如说牛顿他是个大科学家,他究心于物理学和数学,他在花园里头看到苹果落地,忽然想到这苹果怎么不往上跑,而是往下落?由此,悟到地心有“吸力”以至万有引力的关系。五代时,南唐有一位诗僧,中秋赋诗道:“团团一片月,渐渐照庭除。今夜一轮满”,到此索句不得,停下来。直到第二年中秋赏月,触景生情,忽然得句:“清光何处无”。高兴得手舞足蹈不能自已,半夜起来拿起钟锤乱撞,惊动了全城,还被拿到李先主面前审问哩,这也是一种开悟的境界。但是请看,牛顿由于心在物理方面,所悟的只限于物理,而诗僧由于心在诗句方面,所悟的只在于诗句。因此要发大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如释迦在菩提树下得到开悟,如是因,如是果,“彼人也,我亦人也“,不要怀疑自己。同理,如果不发心,没有为解决人生问题争取开悟的趣向,没有因,怎么会有果?那就一辈子也难以开悟,或者说永远不能开悟,自然就谈不上解决人生问题,谈下上解脱。
佛教各派最强调开悟的是禅宗。但在有关开悟的问题上,宗下、教下是有争论的。“宗下”指禅宗;“教下”指禅宗以外的重视经论的各教派。“教下”批判“宗下”空疏狂妄,不切实际,所谓开悟不是真正的开悟。“宗下”批判“教下”支离破碎,说食不饱,把开悟说得那么神气,那么遥远。现在,我先就教下所谓的开悟谈起,然后再谈谈禅宗,以供大家的研索,讲得对不对,请同学们抉择.教下把道位的历程列为五位,资粮位(道)、加行位(道)、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道),此中见道就是开悟。资粮位属于准备阶段,对开悟来说不是直接的,为节省时间,我们先从加行位讲起,依次对小乘、唯识、中观的说法都作个概略的介绍,以资比较。
所谓“加行”,就是加功行道的意思,加行位有四个阶段,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这四位都属于定位,不同于一般散心的闻、思、修。这里的定是对趣向开发无漏慧而言,见道是无漏慧缘真如的境界。“暖位”称明得定,为无漏慧开现的前相,如钻木取火先得到“暖”;‘顶位”称为明增定,明相增长,喻如登山至顶。“忍位”为印顺定,对四谛理印可决定,有顺流而人之势。“世第一位”,入无间定,谓从此无间,生起无漏慧,世间诸定无有超过此者。真正得定,虽然不是件容易事,但出家人既脱尘俗之累,有具足的戒体为之奠基,较之在家人要容易得多。因为得定既需要心理条件,还需要生理条件,生理条件上的优越性,也就是得定的物质基础。禅定的“喜乐”,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是不能发生的。没有“喜、乐“就不能开慧智,不能引发神通,这正显示了出家身份之可贵。喜,是心里欢喜;乐是身体感觉舒适。这和绝欲有着莫大的关系,出家人具有戒体。在这一点上,在家人是绝不能相比的。所谓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此而获得三明六通,断烦恼,出生死,分量是偏重在出家人说的。希望同学们在修定上利用出家人的这一优势,精进修持。“定”分为“止”和“观”。“止”是偏向于不起分别,专注一境;“观”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分别止分别。如见美容而起贪心,当观其本身不净,不过是一具臭皮囊,实则是臭秽不堪,令人作呕,诚如经论中所深刻揭示的称之为“行厕”,贪心便息。“止”与“观”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单修止,不修观,难免堕入“愚痴”,这是佛法和佛法以外的各派在修定方法上大有区别的所在。
加行道的观行是什么呢?观察“四谛”;止,止于什么呢?止于“四谛”。“四谛”是苦、集、灭、道。是圣者所证的真实道理,故又称“四圣谛”。“苦”和“集”是属于流转因果,集是因,苦是果;“灭”和“道”是属于还灭因果,道是因,灭是果。为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察四谛各具有四相。
“苦谛”的四相是:无常、苦、空、无我。“无常”是指事物的变动不居;“苦”是指身心所受的种种逼恼;“空”是指属于我所有的一切终于抓不住,了不可得;“无我”是指没有超然的主宰力可称之为“我”,因为没有任何事物不受条件的限制而能力所欲为的。以此四相观察苦谛。
“集谛”的四相是“因”、“集”、“生”、“缘”。依十二因缘来讲:“因”指“无明”、“行”,又称惑业,“集”指“识”、“名色”、“六入”、“触”、“受”等。由惑业为因招感之五趣果报、身心形态。“生”指“爱”、“取”,即依据报得之身心形态等又起惑业,“缘”指“有”即所造的业,以此为条件而有此后的“生”、“老死”等,由此轮回生死沉沦苦海。以此四相观察集谛。
“灭谛”的四相是:“灭”、“静”、“妙”、“离”。“灭”是灭烦恼。“静”是寂静,不为烦恼所扰乱。“妙”是静妙安稳,难以言喻。“离”就是离开生死轮回之苦。直截的说,“灭”就是涅磐,以此四相观察灭谛。
“道谛”的四相是:“道”、“如”、“行”、“出”。“道”是指趣向涅磐的道路。“如”是如理,如理作意,可达对治颠倒,如三十七道品等。“行”是由行道而成办净心。“出”是能出离生死。以此四相而观察道谛。总括起来称为“四谛、十六行”。这四谛十六行就是加行道观行的所缘,暖位要修四谛十六行,顶位也要修四谛十六行,到暖位必得涅磐,到顶位则不断善根。
“忍”分下、中、上三位,下忍位如暖、顶继续修四谛十六行观,再加修上界十六行观,合计为三十二行,至中忍位则变为减缘、减行修法,依次修至第三十一位时减去未一位“出”,不作现行,称为减行。又从头——苦的无常行修起到“如”位,减去行位,又从头修起,减至道位,叫作减缘。至此,即减去上界所缘之道谛四相,以此类推,总称为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减至第二位“苦”为止,保留第一位,“无常”无间引起上忍位。此位又以一刹那观苦谛一相入世第一位。到世第一位时,仍缘苦谛一相,只需一行一刹那后即得无漏智慧,入见道位,即为开悟,就获得无漏智。由有分别智而入无分别智生起现观,获八忍八智。忍是无间道,智是解脱道。如表:
智八忍八 道修 道见
道 道道道灭灭灭灭集集集集苦苦苦苦
类 类法法类类法法类类法法类类法法
智 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
忍 忍忍忍忍忍忍忍忍
果流预 向流预
前十二刹那为预流向,向是趣向,第十六刹那——道类智,证得预流果,也就是前十五刹那算作开悟,算作见道,最后一刹那——道类智就属于修道位所摄了。到此就好比颈项上生了一个大瘤子,忽然完全消除一样,自然有说不尽的轻松愉快。也就是说无量劫生死无明一旦觑破、见惑顿断,揭开人生宇宙底蕴,能不庆快平生嘛!所以大乘把见道后的行位称为“欢喜地”。诚哉其为欢喜也。
加行道中,虽说以四谛十六观行为所缘,但开合繁简,有所不同,为了对“四谛”道理有明确的认识,故暖、顶位分别开为十六现行,至下忍位,更增加上界(色界、无色界)十六观行合为三十二数,一一简择,周遍观察,务令于“四谛”道理得到决定不疑。但由于所缘太广,观力难免散漫,对引生无漏智趣入见道反而成为滞碍,所以入中忍位又“由博反约”依次对三十二行,减缘减行,减至最后集中观察苦谛中的一行(苦、空、无常无我任一行都可以),使观慧集中,成为见道的殊胜增上缘。净土的念佛,禅宗的看话头,正是此处舍繁从简,全力攻关的道理,希勿泛泛听过。
第四讲略说小乘的开悟
我早年在学习《俱舍论》时,对阿罗汉的果位发生了怀疑。我们知道,佛教非但不伯别人怀疑并且还提倡大胆地怀疑!每一部论著的成立,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反复地研讨和辩论?如《俱舍论》、《中观论》、《成唯识论》等,它们之所以被通称为论,就是因为它们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人的卓识远见,而是经过大批学者善知识们在精心辨析和缜密地抉择之后确定下来的。经得起风吹浪打的论——就是智慧的汗水和血肉汇集起来的海洋。要学会佛法或真正弄懂佛学这门博大精深的知识,不经过反复的辨析和抉择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对言语文字使感性上的认识升华为理性上的真实不虚的信仰。不是通过理智上的抉择而产生的信仰,那仅仅是形式上、文字上、名义口头上的灌输而勉勉强强生起的所谓“信仰”,终究是靠不住的,也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为了必须有相信自己的勇气,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把事事物物之本来面目彻底地弄明白其真正如人类所共许或圣哲们所赞诩之所谓真理那样,然后再会相信真理,不惜身命去捍卫真理。如
果轻易地相信他人的鼓动与宣传,自己不去积极思索和体察,人云亦云,真正的信仰就无从生起!那样迷迷糊糊地信,最多不过是感情冲动而散发的五分钟的热量而已,也更谈不到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实际上,定与慧的基础,主要在于思想先要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并不是坐在那里不动,或者只要能达到什么也不想的境界所能得到。我们现在一说到开悟,大家就觉得可望不可及,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的认识为定作准备。如果你真正得到了定,开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们知道,阿罗汉见的是四圣滞,证的也是四圣谛。从加行道就观察四圣谛——四谛十六心观。一步一步地修观,到了现观上证四谛。所不同的是,加行位是有分别智,见道是无分别智。在四谛看来,苦实是苦,这一点大家不会疑惑吧?因为世间确确实实是苦的。无论分为五苦、八苦或三苦。总之,世间乐少苦多,乐未去而悲苦交攻。集谛实在是产生苦的原因,是由人们的烦恼招集产生了人生种种的苦报。下面我们用十二因缘来说明集谛。
十二因缘是用来说明怎么样由烦恼而带来苦果的最好公式。(一)“无明”即是惑,就是没有智慧的错误的认识,执着我、我所而不放。这个实我就是烦恼的总根子,一切苦果都是从这个总根子而来的。由这无明而导致身、口、意等的错误行为,这就是(二)“行”,行也就是“业。无明与行就是前生的因。(三)是“识”,有了前生造作之业为基因,就使识带着这个业因来投胎受生。(四)是“名色”,就是精神与物质结合体的初级形状。(五)为“六入”,即逐渐生成了六根。(六)是“触”,是由六根对六尘而产生的。(七)“受”,乃是触生出来的苦、乐、舍的种种感受。此五支就是由前世之因而感生的现世的五种苦果。这五种苦报的程度如何,完全由前世的业因而定,绝对不能依今世的意志为转移。(八)是“爱”,既然有了苦、乐、舍之三种不同的感受,就必然要因所乐而生起爱恋之心。(九)是“取”,有了爱,接下来便是由爱而生的取著而据为己有。(十)即“有”,因取而有,有了什么?有了感招来生(依报而受苦、乐)的因。此来生报之因由今生之爱、取、有而来,它也是绝对不会平白无故地消失的;它就象档案一样把你所造作的善善恶恶之业一件一件地给你储藏起来,一旦机缘成熟,便引生你应得之报!如我小时候读过的书,有一段时间是一点也记不起来了,但现在却又觉得记忆犹新。这就说明,一经我们过目的东西都会牢牢地落在自己的意识即记忆的田地里。我们有时之所以会记不起来,是因为我们的念力微弱,当时没有充分地起作用,并非把那个东西的印象给丢失了。有些人因某种不适意的事情就干脆自杀了,但你杀坏的仅仅是你的色身,你自己所造的业不仅依然存在,相反地由于你的自杀,又给自己增添了新的罪业!又如两个冤家对头,即使一方把对方杀了,而对方对你的仇恨你却永远也杀不尽,相反地使对方更加对你恨之人骨。因为并不是只要把人的身体消灭了,也就等于把人对你或你对人的恨也消灭了。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实在是深得此中之“三昧”啊!(十一)生,即是由今生之业将感招来生之报。(十)老死,由生而老,由老而死,是人类共许之绝对真理,谁也违背不了这个真理!
总上所述,即是沸教所讲的因果报应和轮回不休的根本规律,也就是由集招报之说明。
现在把话又说回来。
说到现世,大家尚可以通过深入的观察和由此观察再思维反省而有所了解,但前世之所谓无明、行等等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在这里,很多人都有怀疑,其实这些都是根据“因果律”而来的。因果律是佛教的基本理论。我们现在有身体即五官的存在和精神的作用,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因果。如果不承认因果律,甚至残酷无情地否定因果之存在于人生运动乃至宇宙万类的运动之中,那世界就必然会乱了套。比如人类只要还没有死去或未感到肚子里达到饱和状态时,不可避免的就要把食物送到嘴巴中嚼得津津有味地咽下去。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极其复杂的过程,就是因果律在人们生命中默默无声地作用,它分分秒秒都在面对宇宙万象宣示深邃的真实不虚的妙法。如果吃饭不能充饥的话,谁也不会乐意每天到一定的时候把香喷喷的食物狠心地咬牙切齿地吃下去。再比如大家到佛学院来求学深造,同样是因果律所起的作用。那就是相信学佛之殊因定感成佛之胜果。因此,人之一举一动都跳不出因果律的范围。我们既相信由因而得果,反过来亦可由果推因。我们现世的身心生命是果,过去世中必有此因,否则就成了“无因论”!既可由今世之果推知往世之因,则今生之果又必然是后世之因。如是因因果果互为前提和基础,又互为结果而如影随形,这就是佛教之三世两重因果之简单说明。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说,人死了以后又因业而转来受生。那个业到底是怎么样又来到新的生命之运动中呢?我们可以承认因果律,但这由因果律及由果索因过程中的媒介或“载体”是什么东西呢?宋朝时有一位居士名黄山谷,他同净文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真净文禅师问他:“真长老、黄居士死了烧了何处相见!”黄居士闻言瞠目结舌不能回答。黄居士的文思和从三藏十二部中得到的道理知解这时完全等于零。这里“何处相见”就是此处“识”的分位问题。我们说开悟,关键的关键就是看我们对这问题是不是真正有了正确的认识。
好!现在我们既承认了“集”为苦的因,也就是说明白了烦恼为“苦”之因的大道理。那么,对这个烦恼怎么办呢?这就是四谛中的“道谛”所要完成的任务了。把烦恼一步一步地断尽了,苦也就自然而然地消灭了,并且永远地不能再来扰害我们了,这就是“灭谛”。断了烦恼灭了苦,就完全能够证得涅槃自由、清净无碍的妙境界了。但苦怎么灭呢?这只有修道,修道就是“道谛”。按照小乘的讲法,道不外乎三十七道品。一是四念住。我们的“念”是驰逐不息的,现在怎样才能使这个念安静下来呢?这里有四种方法:①观身不净。人身从里到外本来不净,而今误认为净而装饰打扮,这就是“净倒”!只要通过辨析体察,从根本上认识身实不净,就能够把“净倒”的烦恼断了。②观受是苦。苦就是“乐倒,。众生妄认苦痛为乐逸,现在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审周遍的思维,知道了我们所受到的快乐刺激等其实都是难以言说的痛苦,就可以把“乐倒”的烦恼除掉。③观心无常。世间一切都是刹那万变的,而众生妄认为恒常不变的,这就是“常
倒”。只要通过观心之变幻无穷就可断除“常倒”的烦恼。我们刚才心中所思想的与现在所思所想的就大不一样。这样的不一样,众生每天每时每刻不知有多少!④观法无我。宇宙间山石金木及众生身心内外等皆无实性,无主宰力、而众生妄执为有,且认为各有实性、有主宰力、有我、有我所等等,实际上一切法都是要依赖条件才能存在的,离开了一定的条件就无所谓“法”的存在,更谈不上对于“法”有主宰力了。
以上就是对常乐我净四烦恼的正确看法,依靠四念住对治这四烦恼。
其次是四正勤。①已生恶法令断;②未生恶法令不生;③己生善法令增长,④未生善法令生起。
三是四神足。前面的四正勤是“戒”,这四神足是“定”。入了定,就会有了“堪能”,这样,你想作的事就有力量去完成了。我们所说的得“无眼通”、“天耳通”等等,都是依定力来实现的。据说虚云老和尚五十多岁时在高(日文)寺参禅,一日在禅定中忽觉光明迸发,清楚地看见某位师父正在打扫厕所!再看,又见许多帆船沿江而下。出定后一问。果如定中所见。这就是“定”的功用。“定”的另一名称叫“神足”,分为四种:①欲:由希求的意乐增上而得定;②勤:由精进增上而得定;③心:由修止而得定:④观:由理观行而得入定。
四是五根。四正勤与五根两者实际是同一内容,只是前者力弱,后者力强。内容是:①信:相信三宝,相信因果,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无上之佛道。②精进:对所有善法能排除一切困难而不断进取。③念:对应断应修念念不忘。④定:一心不乱而安住禅定。⑤慧:对所学所修通过如理的体察思维而得见正确的知见。
五是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力有五种。即:①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种疑惑。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③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般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④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起诸禅定。⑤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是七觉支。这是开悟时必须具备的七个条件。①念;对一切善法恒忆恒思,永无忘失。②择法:如理如量,抉择审定。③精进:勇猛前进而不生退屈。④喜:欢喜。因见道而生喜乐。⑤轻安:由见道之喜乐而产生的轻松安稳自在舒逸的一种感觉。⑥定:身心远离粗重,具有心一境性。⑦舍:正直、平等,随无功用而转。
七是八正道。八正道又称八圣道:①正见:正确的见解。②正思维:由正见面生起的思想活动自然是正确的思维。③正语:知见正确,思维正确,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当然不是胡言乱语。④正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住于正行。⑤正命:以正当的行为养活维持自己的生命。⑥正念:正如正念,思想纯正。⑦正精进:积极修学正道而永不退转。⑧正定:精进勤修止观而永不散乱动摇。
以上就是道谛中所说的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也是小乘修法的精要所在。现在,我向大家提一个问题。请大家看:在小乘的修法中,从四念住开始到八正道为止,这三十七道品的中心指导思想是四圣谛,而四圣谛中最重要的法门就是四念住。四念住的四种观法,主要是对治常、乐、我、净四倒,通过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直到八正道,整个的精神唯在于解脱个人的烦恼,以自利为本位。对自己以外的众生应采取什么态度呢?四念住里没有提到。再看四谛:“苦”——世间的种种苦报;“集——苦的原因;“灭”——证的果位,“道”——证灭的方法。重点同样在于自我解放。一句话,对众生应采取什么态度,我们在小乘的修法和观点里怎么也找不到明确的答案。我们不妨又退一步讲,如果一个人只为了个人解脱,而解脱的途径是在于断烦恼。也就是说,只有断了烦恼才能解脱。那么,再请问:采取三十七道品的这种只顾自己的修行方法是否能断除烦恼呢?我们举个例子:有两个人,一个人说他不爱财,其实他手中没有一文,空空如也!另一个也说他不爱财,口袋里却有数亿万之巨款,但他全部拿出来支援国家建设,自己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你说这两个都自称不爱财的人相比之下哪一个更可靠一些?又如:一个人很讲究各种修养,因此逃避到深山穷谷整日面壁而坐,吃饭穿衣全赖别人供养,自然表现得心平气和的,怎么也不会跟他人吵嘴打架,更谈不上无事生非了。而另一个人却天天从早到晚积极参加社会建设,也总是心平气和的。请问:在修养上,这两个人哪一个更可靠一点呢?哪一种行为比较可取呢?谁断烦恼的力量要大一些呢?
因为,阿罗汉由资粮位、加行位、修道位一步步地修行,只断了烦恼而没有断尽习气,以致还要退,甚至于以自杀来保持所证之果,其症结就在于他们采取自利的断烦恼的修行方法本身有点不妙。所以,他们的神通功用必然是有限的;因为他们脱离了众生、脱离了社会,失去了彻底解除烦恼的好环境和功德之源。小乘果位没有什么可羡慕的。理论上,小乘必然要趋向大乘。而事实上,原始佛教并没有停住脚,紧接着就是部派的争鸣,把原始的教义推向较有系统的组织而深化了。随着印度的社会发展,又促使部派佛教内在的矛盾的暴露,产生了要求新的统一的学说适应新的形势。大乘学就这样应运而生。 第五讲唯识学的开悟(上)
上一讲对于小乘有关开悟的内容作了概略的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就其思想或者就其果位而言,都是不能使人满意的。因此,小乘趋向于大乘,是佛教思想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研究佛学,尤其是在实践上追求无上菩提一定要以大乘为中心。真正的佛教是大乘,绝非小乘!
大乘教义里主要有两个学派:一个是中观学派,另一个是唯识学派。从历史的发展来说,小乘部派佛教日趋分裂之后,紧接而起的是中观学派,继之而来的是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对峙局面。现在我们先讲唯识。
由于唯识思想体系较近于小乘,向中观的思想比较接近禅宗,我的本意是想给大家介绍禅宗的,所以,如果先讲中观、次讲唯识,最后再讲禅宗的诸,思想上又须回头照应,否则就不容易紧密地衔接起来,故先讲唯识。
讲唯识一般地从《百法明门论》讲起,因为此论是学唯识的入门书,学好此论也就是为研究唯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的程序次应是《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这些都是世亲菩萨所著。世亲原是学习小乘的,后来在其兄无着菩萨的摄受下,由小趋大。《俱舍论》是世亲菩萨弘扬小乘的光辉巨著。传说世亲一生著有大乘论五百部,小乘论五百部,所以被誊为“千部论主”。世亲菩萨还没有来得及为《唯识三十颂》作注就去世了。
世亲菩萨去世以后,印度有十大论师竞起为《唯识三十颂》作注。玄奘大师的学习也以此论为主。大师回国后,曾准备把十大论师的论著全译出来,但在他的上首弟子窥基等人的提议下,玄奘大师以护法的学说为主而参以其他九家之说将十大论师之全部论著揉译为一部,这就是中国佛教唯识学的权威著作《成唯识论》。后来,窥基法师根据玄樊大师的讲说,又加上自己的领悟心得作了《成唯识论述记》,使《成唯识论》的思想体系更加严密和紧凑,从而成为千古巨著。唯识学的完整的思想体系,由玄类传之于窥基,又由慧沼师承窥基而再传之于智周,此时乃赫然成宗。但由于沿袭印度的思辨气息太重,所以很快便就衰落了。所以经过历史上的多次丧乱,唐人译著散失严重。直至清朝未年,杨仁山居士在英国通过大使馆的活动才从日本请回了唯识法相学方面的大量论著,接着他便在南京创立了“金陵刻经处”,请欧阳竟无主持,积极从事校订刊正印行流通,才得以使绝学复续,唯识法相之学又在国内逐渐兴起。更由于唯识学原理较接近于现代科学,因而吸引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章炳麟、梁启超、康有为、梁漱溟、熊十力等从事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学术界曾一度出现研究唯识学的“唯识热”,对近代中国学术思想领域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唯识”就是说只有“识”,离开了“识”就再也没有什么存在了。宇宙人生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就是“识”。宇宙人生到底包含着什么?在《百法明门论》里有详尽的注解。“百法”共分为五类即“五位百法”。
一是心法:即是思想上的认识作用,共有八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现在的心理学仅仅才研究到第六位,对后两位尚无触及,而这恰好是唯识学的精髓所在。前六识小乘佛教也讲,中观也讲,而七、八二识则为唯识学所特有。眼、耳等前六识所缘的境界分别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即所谓“六识缘六尘”。这一点是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是人们都易于感觉和得到的。这里面有一个“能认识”与“所认识”的问题。“六识”即是“能认识”,“六尘”为“所认识”。“能”“所”本为一体,绝没有单一的能起认识作用的能认识,也没有离开能认识而独立存在的所认识,这是佛教的唯识学所特别强调的一点,这和唯物论者们强调的所谓离开人的意识之外另有一个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所转移的独立的客观实在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搞学问不能含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老实说,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这个问题并不是易于搞清楚的。我们不要回避问题,而要认真地解决问题。有人说:佛教是有神论!这一点我们是绝对不能承认的。也有人说:佛教是唯物论!这仍然是我们所不能承认的!
虽然把佛教看作唯心论的人较多,但佛教与西洋的唯心论又有所不同,毫厘千里,不容不辨!因为唯识学并不是不承认客观的存在,而是说,绝没有离开人们的认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也就是说,客观存在之事事物物不但依赖于人们的认识,而且有其规律性。就现代心理学来谈,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先有外境刺激,再又传人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然后由中枢神经对传入神经所外递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加工”后由传出神经传递出应作适当之动作,又立即传入,再经“加工”又传出,由此而形成连续不断的活动。我们的认识就这样往复循环,反馈更新。
应当明确地指出,传人中枢神经的信息既经过加工,客观事物不可能是被原样不变的反映出来的。否则的话,人们的认识就不会发生错误。通过严格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外界的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经过了中枢神经的加工而变成的符号,就不一定完全是客观境象的原状,而我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经过中枢神经加工以后的东西,其作用刚好能与外界相适应,而适应并不等于一样。从效果上说,适应的便被称为正确的,不相适应的便被称为错误的。据此,我们足以看到佛教唯识学的思想及理论体系是如何的精深独到!在唯识学中,把人的每一个认识分为“见分”与“相分”。“见分”就是能认识,“相分”就是所认识。相分的“相”就是所认识的外界信息传入中枢神经后经过加工变成的各种符号,并不是原来的那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之翻版,我们由变来的符号再作出对外界的反应,这个反应恰巧跟外界适应。所以把能认识叫“见分”,把所认识叫“相分”,是因为二者都是认识的一部分,都不能单独生起一个识的完整的作用,而只有把这两者当作不可分离的一体,才能产生出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说,离开见分就没有相分,因为它是在见分的相对条件之下才有意义的。假如把我们的手当作是一个认识的话,则手心和手背呢?手心虽不是手背,可是手心和手背绝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东西。一句话,所认识的东西绝不能离开认识而独立存在——这就是唯识学的基础。
所以,一方面说“六识”必然要有“六尘”为所缘,另一方面又说,离开了“六尘”也就没有“六识”的存在。第七未那识是染污识,它恒常地执持第八识见分为“我”,只要有认识存在,这个“我”就随时随地跟着存在。第七识既是随时随地都执有我,那么,所执的东西也必然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自然毫无
间断。在八识中,前六识都是间断的不连续的。唯有第八阿赖耶识是生灭相续的恒常存在,这正好是第七识执为我的最佳“对象”。梵语“阿赖耶”此云藏识,即含藏不失之义。如我们每天早晨讲Goodmorning!这句话口一张开就过去了,但你讲过二、三遍后就把它记住了。你把它记在什么地方呢?这就在阿赖耶识里面!所以我说人人都是过目不忘,这并不是什么“天才”!阿赖耶识就象录音机一样,不管好坏不停地把你的行为习惯录存下来,故得名藏识。现代科学上说叫“记忆”、记忆的工具就是大脑。佛教不承认这种说法,而认为大脑是物质的,那么,人死了,大脑也就腐烂了,生前的一切习惯势力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必须承认因果律。如果不承认因果律的话,那就一切无从说起,说大脑有记忆的作用、功能等就讲不通了。如果说无因果而只是大脑在起作用,则完全是废话:没有因果你还在那里讲什么呢?照这样的话,我们要吃饭,又要学习、工作,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毫无意义吗?我们面对的世界,尽管万象纷纭,但却显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这正是因果律使之然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系统,宇宙间一切有生命的物质、众多的生命系统无不是历史分明,各具秩序,又各有同类之体系。“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甲系统之活动绝不会勉强地加入乙系统的活动之中。这在生物界尤其显著。否则的话,因差果错,我们还学什么佛呢?这个统一的自成体系的不可分的作用实体就是阿赖耶识。注意:前一讲我讲到无明缘行、行缘识等互为缘起的十二因缘中的“识”,就是唯识宗讲的阿赖耶识,就是它带着前生所造作的“业”来投胎转世轮回的。所以说它是“去后来先作主公”。“去后”是说在这一期生命之结束,阿赖耶识最后离开人的身体。“来先”是说在人下世受轮回时,它又最先来投胎受生。因此,要成佛,转被染污了的阿赖耶识成为大圆镜智,叫做转依,因为它为一切法所依故。
二、心所法,即心所有之法。对心王起助伴作用。在我们读书之时,有时读一遍就记住了,有时读了很多遍却没有印象似的,这就是心所没起作用的问题。凡心王生起时,必有心所与之相应而起心理作用。心所法共有五十一位,心王与心所都是能认识。
三、色法,即是被认识的对象。“色”是具有质碍义的物质,属于识的影象。
四、心不相应行法。此共有二十四位,它与心王和心所都不相应,是心王心所的认识对象,但它又不同于“色法”。色法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心不相应行法则是心色之分位,是假立的。比如:高与低只是对比中的一种关系,要我拿出一张椅子来,那我可以用实物显示,但要拿出一个高或低来,却绝对拿不出具体
的东西,而仅能在实物之对比中显出互相间的差别关系。再如,我们自出生以来就开始了生、住、异、灭的变化,但若离开这个具体的身体也就无所谓生、住、异、灭了。因此,心不相应行法虽是被认识的对象,但却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而只是色心二法的分位差别。它不是实存,但却潜在,并且有一定的作用。
由此可见,佛教对事物之分析是何等的缜密。哲学中直到现在才提出潜力假有而实有作用的问题。前面这四位总称为“有为法”,即是有生灭变化的世间法。
五、第五位是“无为法”,共有六位。此是不变之法,乃一切法之本体、法性。一切法无我,一切法空。这个“空”、“无我”就是无为法,它是恒常不变的。但无为法与有为法是不离的。离开了一切的有为法,也就无所谓无为法。如说“诸行无常”,一切法都是无常的,这就是有为法;但“诸行无常”的这个真理却是永恒不变的,这个真理就是无为法。开悟!开悟!悟的重点就在于无为法! 第六讲唯识学的开悟(中)
上次讲过,《百法明门论》是唯识学的入门之书。对佛学来讲,也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因此,对于学佛者来说,应当先读一下《百法明门论》,这对于以后的学经研教颇有裨益。
“百法唯识”是讲一切离不开“识”,而并非象一些唯心学派的直截了当地指一切法就是“心”,就是“识”。百法共分五位。心法,眼等八识都是识之自体;心所与心王同时缘境,且恒与心王相应,为心王起助伴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它的全名是“心所有法”;色法是心、心所法的认识对象,它是心、心所所变的影象;心不相应行法是一种假有之法,虽非实有,但绝非不有,它是不离识而存在的心色分位;无为法是识之实性。离开了识,并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无为法。总之,“五位百法”从理论上来讲都不离“识”,并非都就是“识”!
“识”是了别之义。因此,在我们的认识上就有了能认识与所认识的存在,在唯识学上叫“见分”和“相分”。见分不能离开相分而存在;相分也不能离开见分而存在,此二者是互为缘起的。众生迷妄,把相分看成一个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把它与见分分开,这样就在认识上和行为上产生了相应的“我”、“法”二执。主观方面,觉得离开相分,另外有一个独立存在之“我”,这就是“人我执”;客观方面,认为离开能认识之外,还有一个不依主体而存在的“客观”,这就是“法执”。正因为有了这两个“执”作引线而引生出了许多烦恼——贪、嗔、痴等无量无边的烦恼,这些都是由人、法二我执派生的。其结果便生出“烦恼障”与“所知障”两大类。“烦恼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所知障”并不是说“所知”就是障碍,知道的越多,障碍也就越大;而是说由于你认为在你的认识之外,另有一个客观实体之存在,起了“法我执”,这样,你就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之本体究竟是怎么样了,因此,也就障碍了你智慧的发展。
我们从小乘的修法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四谛、十二因缘都倾向于断“烦恼障”,而不能断“所知障”。根据大乘教来讲,如果断不了法我执即“所知障”,那么,“人我执”即“烦恼障”也就不能彻底断除。无论四谛,或者十二因缘,都只是启发人们从精神上解决个人本身的问题出发,对于人生到底是怎么回
事,却没有进行彻底明确的说明。比如说:修行者要断贪、断嗔,那么,请问你贪的对象究竟存在不存在呢?离开了人类社会的活动,贪、嗔等烦恼从哪里发现,又从何而断呢?再举个例子。比如:你晚上出外,一块石头把你绊了一跤,可原来你心里并没有烦恼,为什么摔跤呢?这是由于无知!小乘人成就了罗汉果位,仍然会退!就是因为未断“所知障”的缘故。我们从十八不共法中就可以看出罗汉的无知!因为他们有了对外界事物不了解的缺陷,而外界之事物并不因为你不了解它就不影响你的活动。它要影响你,而你又愚昧无知,不能很好地处理。这样,痛苦也就难以避免了。这个问题,四谛法解决不了,十二因缘同样无能为力。所以,唯识学就不得不进而从我们本身涉及宇宙论,指出宏观或微观世界之事事物物,都不能离开识。既然都离不开识,所识之宇宙问题那就是见、相二分的问题,这二者是互为缘起的。见分离不开相分,那么,见分就是“空”;相分离不开见分,那么相分就是“空”。对了!只要你能认识到它们是空就好了!“空”了,你就不会执著了。之所以有烦恼,就是闭为你舍不得丢掉或放下那个执著。当你认识到,外界的一切东西都是在你的识田里的时候,你还贪什么呢?能不贪了,你就可以全体彻底地放下。开悟,就是从这里下功夫。
现在来谈一谈唯识的修识。我先从加行位讲起。
前边我们已经讲过,加行位分“暖”、“顶”、“忍”、“世第一”四位。这四位都是定。“暖”是明得定,“明”是见道的智慧。“顶”是明增定。此时,智慧已经增加了。“忍位”是印顺定。印者,决定义;顺着正确的方向向见道之目标前进。“世第一位”是无间定。就是说,在世间定中是最高的,再没有能超越此定者。到了这一位,很快就会见道。那么,它修的是什么呢?在唯识里,修的主要是四寻伺观,四如实现。这是唯识的特别修法,非如小乘人单修四谛法。按唯识家讲,我们的认识不外乎“名”、“义”、“自性”、“差别”四个部分。“名”是客观事物的名称;“义”是名所含有的义理。如说“声是无常”。“声”就是“名”,“无常”就是“义”。只要是被认识的东西,都有它的“名”和它的“义”。从“名”上讲,“名”有其“自性”,“差别”。“自性”,就是说“名”或“义”它本身是个什么东面,“差别”就是它本身与外界其它东西之区别或距离。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各自之名、义、自性和差别。自性是就其本身说,差别是就其区别于它事物之名和义而言,因此,我们所认识之事物无非就是这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又都是离不开识,都是我们认识中的观念。“四寻伺观”就是要依此四门而仔细地推敲研究,看看是否真是离开识以外,另有可以认识之事物存在?若“名”若“义”都是因缘条件关系中之聚合作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和“义”。如说一个茶杯,它可以用来泡茶喝,它也就可以被称为茶杯。但如果用它去盛其他种类之物质,它便不能被称为茶杯了。在特殊场合,有可能用它作打斗之工具,这就更不能再称它为茶杯了,因为它已变成武器了,而尽管它本身仍然是个小小的杯子。
这一切的作用差别,又绝对离不开我们的认识,不能离开人的认识而有什么意义。同样的道理,把四谛放到唯识里,也不外乎“名”、“义”、“自性”、“差别”等,而这些又全部离不开“识”。我们必须这样去认识问题,才能会到烦恼之根源,求得究竟解脱。
“四寻伺观”是属于“暖、顶”二位,为“明得定”和“明增定”。到了“忍位”,就会认识到所缘无非“名”、“义”、“自性”、“差别”,根本就是自己识之作用。此后即进入“四如实智”,进而观察能认识的名、义、自性、差别的认识作用不是实在。而都只是识之作用,且能所互为缘起。离开所缘,也就无所谓能缘。到了“世第一位”,就认识到了能缘与所缘都是空的。“暖、顶”二位是认识到所缘空而称为“四寻伺观”,“忍位”是能缘空,“世第一位”是能所双空,故称为“四如实智”。总之,世间一切法,无非就是一个名、差别而已,根本没有一个实在之物。
通过以上之现行,就会领悟到“人我执”和“法我执”双空。按唯识宗之“三性”来讲,“我”、“法”二执称为遍计所执性。“遍”者,一切义,无处不在之义;“计”者,分别、计度,于一切周遍计度为我、我所有。然而,人、法本来就是空的,一切法皆互为缘起,这是佛教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唯识学把它高度地概括为见、相二分,并说明二者是互为缘起而密不可分的。本来是一体的东西,而入们却把它分为各各别在之人我、法我两个东西而坚执不舍,无尽的烦恼也便随之一拥而来。人我、法我之所以有,纯是在人们错误的思想认识中幻生的。既然如此,那么这错误的认识之生起,总得有所依吧?这被依的即是“依他起性”。在“依他起”上起了“遍计所执性”,于是乎就有了人、法二执;能在“依他起”上断除“遍计所执”也就证到了人、法二空,也就悟入了“法性”,成就了诸法之“圆成实性”。“圆”者遍一切义,“成”者不变,始终如此义;“实”者真实不虚之义。见了此“圆成实性”,也就是见了道,也就是开悟!
见道后产生之根本智与后得智两种智慧,“根本智”就是亲证“圆成实性”,是没有计度和分别的,所以也叫“无分别智”。照唯识家的观点来讲,此时是有“见分”而没有“相分”。如果有了“相分”也就有了“分别”。“相分”没有了,则“见分”自缘自体。所谓开悟,也就是自己认识了自己。
“后得智”是从“根本智”而起的一种有分别之智慧,是为度化众生的方便起见而起之智慧,并不象在没有证入“根本智”以前那样的计度分别。我们说一个人开悟与否,就是要看他所悟的,与他所生起的后得智是否有矛盾冲突。应当是得了后得智,所有之矛盾冲突都没有分别,把矛盾冲突激烈的一切皆化为美妙和谐。和谐了就永远不怕矛盾冲突的复杂、尖锐和激烈,他就可以大声疾呼——愿矛盾的冲突来得更复杂、更尖锐、更激烈些吧!
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如果法界中仅有的一千个烦恼即矛盾冲突中有九百九十九个已被你融化为美妙和谐,而只有一个还是兴风作浪,那么,请你千万死死地记住:你还根本没有开悟!
第七讲 唯识学的开悟(下)
原来打算对中观和唯识各介绍一次以后接着就讲禅宗。向大家介绍禅宗的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得到一些真实受用。但我发现同学们对以前讲过的唯识法相学关于开悟等方面之认识还没有彻底弄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若讲禅宗,恐怕有许多问题更不易于明白了。又虽然唯识已向大家介绍了两次,但我仍然觉得有许多话还必须再细细他说一说,因此,今天继续从唯识的角度讲有关开悟的问题。
前面讲到过“四加行”和“见道”。唯识的见道分为两类:一个叫真见道;一个就叫相见道。真见道是根本智;相见道是后得智。到了见道位肯定就能得到这两种智慧。根本智是没有分别的,所以又叫无分别智。这个概念在常识上是不大好理解的——它既是无分别的,为何又叫它智慧?既是智慧,为何又没有分别?这二者之间看来好象自相矛盾。然而在这个地方它确实如此——既无分别,又是智慧;并且只有它才能亲证诸法真如。如果稍有分别,所证便非真如自体。
后得智即是在得根本智以后依根本智又起如理分别,所谓“带相观空为后得”,又称为后得无分别智,以区别于没有根本智作基础的一般分别。这也是佛教教义中很重要的一点。
每每有人问:佛教里讲见道,而见道以后还有没有分别呢?对这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见了道以后同样地要起分别作用。这不但修道位中断惑证真、利乐有情等不能不起分别,就是是否真正见了道、也必须通过分别来考验,否则,你说你见了道,我说我也见了道,彼此都可借口证得无分别智后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样一来,你如何识假辨真呢?
有多少所谓“老参”,一提到这个问题,往往也是说:“这个是无分别智嘛!什么唯识、中观,都是有分别的。谁去研究这个徒增分别的东西?我们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等等。实则是以这句口头禅来掩盖他们自己的缺点。
必须牢牢记住:悟后的分别是以悟而修的。人生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种种矛盾都因不正确的分别而起。因之,只要分别中还有一点点矛盾通不过,就说明你还没有开悟!
无分别和有分别,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这里所证的无分别,正是无分别中融贯着种种分别,而种种的分别就是从这个无分别来的。无分别就是根本智,是体。由体起用,而真正的大作用是在分别上的,因此才在根本智后立了一个后得智。
以前我给大家讲过大乘见道四谛十五心观,小乘在这一点上讲的比较笼统,在无分别智里要起苦谛、集谛等和十五心的观行,这样会闹矛盾。在唯识里讲,四谛十五心观是悟真正见道后的相见道,属于后得智,而不是根本智。根本智是言语道断,没有什么可说的。唯识说:见了道才能算得上进入修道,不见道以前是谈不上修道的。
修道位分为十地,见道之后即是初地菩萨。十地的名称依次是,欢喜地、无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他、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这十地所圆融的功德与十波罗蜜相配。欢喜地的重点是布施,这是因为登了欢喜地后什么都可以舍去了。登上了无垢地后之重点就是戒。发光地是忍辱,就是说一切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都可以安忍下去。焰慧地,智慧就象火一样,对断烦恼的力量如火烧薪,以精进为重点。修到这个地位只有奋勇向前的。难胜地的重点是禅定。现前地就是般若。后面的四种波罗蜜是从智慧分出来的,这是六波罗蜜的活用。远行地的重点是方便。不动地是愿。善慧地是力,能十方善巧说法。法云地得殊胜智,法身圆满。十地是修道地,这个时间很长。
从资粮道到见道这一段时间为一大阿僧祗劫,从欢喜地到七地,又是一大阿僧祗劫;从八地到成佛,是第三阿僧祗劫。也就是说,成佛要经三大阿僧祗劫。一个阿僧祗劫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一千兆兆兆兆劫。一个劫又有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共计八十个小劫。一小劫的时间是: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每百年减一岁;如此减至十岁。再从十岁每百年增一岁,如此增至八万四千岁,合此一增一减为一个小劫;另有主张七大阿僧祗劫;还有主张要经过三十三个阿僧祗劫才能成佛的。
再讲转识成智的问题。
从欢喜地转起,是第六识、第七识先转。第六识转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是洞察一切法的自相、共相、因果、本末;平等性智就是证入一切法平等,没有高低、贵贱等诸分别心。但此处只转了分别我法二执。我执分为人我执、法我执二种;此二执又各分为俱生我执、分别我执二种。从学习和经验上所起分别叫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说,见了道以后分别我执可以断。而俱生我执即使见了道也断不了,还要一点一点地修,一直到十地成佛,这个俱生我执才断的了。这期间的时间很长,每一地都有入住出的过程。如进入欢喜地、住在欢喜地、又从欢喜地出来,接着进入无垢地,余此类推。
到十地的出字上得金刚喻定,阿赖耶识才最后断了。前五根要转,必须先转七识俱生我执。只有阿赖耶识转了,第七识所依的根才能转,前五根才能转,这叫转识成智。得了四智就得了菩提果。因为四智是智慧,是有为法,所以叫菩提果。佛还有一个涅槃果,是无为法,这就得到了诸法的清净,一切烦恼永远不起。菩提果是所有的功德无不具备,涅槃果是所有的烦恼永远消灭。
涅槃有四种:一个叫自性涅槃,即人人自身的无我性、无自性、空性、不用修持,本来如此。二是有余涅槃,即已经开始,见了道而证得涅槃。但身体还是有漏的,烦恼习气还没有断尽,所以叫有余涅槃。三是无余涅槃,是四果阿罗汉的果位,没有了烦恼。四是大乘所趣向的无住涅槃,即无脱离生死,在生死中证得涅槃,但又不住生死,不乐涅槃,利乐有情而悲愿无尽。
现在再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小乘。小乘的主要出发点是解脱人生痛苦,而欲达此目的,则必须灭掉烦恼。灭了烦恼就是道。一句话,小乘是从解脱自身痛苦而出发。所以对宇宙论及本体论等方面少所顾及,纵然有涉及,也不深刻、不全面。为了解决人生、宇宙论、本体论等问题,是避免不开的。唯识一开始便从“识”统领一切现象而谈百法,着眼点在于从宇宙本体论先给人生一个地位,而小乘则重点在于说苦;其精神是有所不同的。还有,我们的一切活动,有过去、现在、未来,连续的根据何在?宇宙是怎么存在而发展?昨天的宇宙是不是今天的宇宙?而今天的宇宙又是不是明天的宇宙呢?各各人的宇宙是一是二?一切智怎么会可能?所有这些问题小乘里很少说,或择焉不精,或语焉不详。但唯识里说得十分清楚,为此建立了阿赖耶识,并对识的性相作了深刻的分析。昨天的一切东西已经过去了,然而它的作用却留在了阿赖耶识里面。以后,阿赖耶识的种子只要遇到了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发生许多现象和作用,这样持续而统一。从横的方面讲,是不离识的百法;从纵的方面讲,是阿赖耶识总持为主的种子现行交相为用、无尽的因果历然。又如修行方法建立六度,是以般若为主,重在智慧。小乘的目的是求个人解脱;大乘是要获得一切智智,而不光是自我解脱,因此取得无住涅槃、无上菩提。还有,小乘唯在于求得个人解脱,是否能把烦恼断除尽净,很值得怀疑。因为一味趋寂静住山洞,脱离了社会,不跟别人接触,是不可能把烦恼完全断了的。因为烦恼是和人接触才现行的,只有在人们的相互接触中才能发现烦恼,才易于着手断尽。这一点,大乘比小乘高明得多。
当然唯识本身也有缺点。如唯识宗论众生成佛的可能说,说的有点笼统。有的则明确主张阿赖耶识有二种种子,一是有漏,即烦恼;二是无漏,即佛性。以无漏的种子作因,再加上增上缘,才有成佛之可能。即成佛必定要这个无漏种子。但是,无漏种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一样的。因为各人因缘不同,所以有的成佛,有的成阿罗汉。甚至有的人不能成佛。
还有相分问题。见了道以后还有没有相分?这是唯识难以解决的又一个问题,因为是无分别智,不应当有相分。有了相分就有了分别;再者,顿悟是不是有可能?这在唯识家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从资粮道经过加行、见道、修遭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的长时间修行。所有这些,都是唯识宗的缺点。 回复 1# 南方的小雨
好文章!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