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风水
各位易友,井有没有相关的风水方面说法呢?井水是否能给人带来福贵?有位置?有坐向?择日?说法! 昔日名师黄魁儒给廉江赤岭村开七口井,[在该村前面一字排开][赤岭村为横嘨地]发富发贵,人丁兴旺,解放时全村95%是地主阶级。 想知道其中玄关就要实地考察了 是否有图上传. 开井方位,方向,择日都有避忌。 <p>水井的吉凶则取决于土质、水质、方位以及周边环境。因水井是住宅的用水来源,关系一家一村的吉凶.</p><p><br></p>井的风水规则<br><br>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井的利用和开发是人类改造自然以及生存空间进一步拓展的重要标志。现在除了偏远地区,到处都使用自来水,水井已不如从前那么重要,但是乡下有些地方还会使用水井,而城市的别墅区也有挖水井以作备用的。至于水井的吉凶则取决于土质、水质、方位以及周边环境。因水井是住宅的用水来源,关系一家一村的吉凶,故此很有讲究,并有多方面的喜与忌: <br> 1、从方位上来说,宜在宅的白虎方或生旺方,若是一村之井则不宜离村太远,容易造成生活的不便,忌在宅的子、午、卯、酉四正位或正对大门,宅龙之方同忌。 <br> 2、土质宜干净,忌有垃圾或有害物质污染井水,最好到专门机构检测水质。 <br> 3、水井不宜太深,忌与地平,宜高于地,且有砖石拦砌,有盖更好,这样可防止污物落入,于人更有安全感。 <br> 4、废置的旧井,应寻找“闭”日,用吉利方位的黄色新土填实。 <br> 5、井水五行为阴,炉灶为阳,忌阴阳相对立,实不宜在灶位直接看见水井。 <br> 6、井不宜在污染区的下水位,亦不宜靠近厕所、水沟以及垃圾堆。 <br> 7、水井附近有大树为凶,而种一些竹子、柿、枸杞则为吉。 <br> 8、挖井多选在冬至到夏至这一阳遁时段,忌夏至到冬至阴遁时段。 <br> 9、附近有铅等不利于人体的重金属矿场、硫磺温泉等的井水不宜作为饮用水。 <br> 10、水井之形宜方形、圆形,八卦形,取金水相生之义。 <br><br> ◎黄帝时期的生存风水法则(2)~依水井择地的风水
(1)黄帝与「穿井」
黄帝时代,除了建立「湖居」的风水观,另外,也协助广大的民众,进行一项巨大的「生活革命」。
那就是,「水井」的挖设!
《周书》曰:
黄帝「穿井」!
《世本》也说:
黄帝见百物,始「穿井」!
但是,轩辕黄帝为何要开发「穿井」的技术呢?
黄帝时期的农耕技术,已较为进步,由于生活的安定,与食物充分的供应,造成人口大增,百倍于远古;因此,河流二旁的既有耕地,渐感不足,即所谓「生齿日繁,地不加益」…
于是,往「非水源区」的内地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但是,内地的非河岸区,长久以来,即存在着「水源缺乏」的窘境,不仅无法灌溉农作物,连民众饮用水的取得,也是个大问题。
聪明的黄帝,就在这股强烈的「生存需求」下,以其高明的智慧,于是发明了「凿井」术,当时又作「穿井」法。
这种「穿井」的挖掘,大多选在“地下水源丰富”的地质里,利用人工,向下挖土掘坑,开凿出一个深约七、八米的「锅壶形水坑」,周围再以木桩打入土中,作为水井墙壁,以防止土石坍方。
实际上,距今五千多年前,浙江余姚的「河姆度文化」,就发现,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古井”;尔后,在江苏「良渚文化」的遗址中,也有类似的水井发现,这些,对黄帝时期,就发明「穿井」的传说,在时间上,可说是相当有力的证据。
(2)井水品质与人类
水井发明后,使得当时民众,再也不用四处逐「水源」而居,可依自己的意愿,往内陆活动、定居;因此,内地的林产、矿产,开始大量开发…
《世本》曾记录商汤时代,水井的使用情况:
汤旱,伊尹教民田头「凿井」,以灌田!
由文中内容,反推黄帝发明「穿井」术的初期;可想而知,当时,只要能挖掘出一口「水井」,就能充分供应「饮用水」与「灌溉用水」。
从此以后,民众在内陆「非水源区」居住时,就不用像以前一样,为了提一桶水,需要来回走上三、四个时辰……
因此,从这时候开始,往内陆大规模迁移,于是焉展开。
但是,世事不可能尽如人意,真正的问题,随着水井普遍使用而出现;也就是说,广大的内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穿井」,有的地方,掘井数十尺仍未见水源,有的地方虽涌出井水,但,不是有异味,就是含砂量过高,不仅不适合灌溉,人畜喝了也容易致病。
像台湾北门一带的「地下水」,因含「砷」量太高,当地民众长期饮用后,造成「乌脚病」患者的「比率」,竟然全世界最高!
这些,都因井水水质不当而产生的。
这种状况,使得中国自黄帝发明「穿井」后,对于要迁往内陆,或住宅附近没有河流经过的民众,形成一种独特的「居住」法则,叫「凿井风水术」。
意即,居家附近,如果无法开凿一口适于饮用的水井,该区是无法住人的,人们皆须依「水井」而居;因为,如何在广大的丘陵、平原内,开凿出一口好井,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课题。
那么,怎么的环境,才能挖出绝佳的「水井」呢?
明朝宰相徐光启,对于寻找「水井」的风水,在《农政全书》中,提出「择地」的标准,认为,质量优良的井水,须具备五项要素:
(1)择地
即慎选地质,只有好的地质,才能挖到好的泉源,当地才适合营建「聚落」。
(2)量浅深
以地下水源的深度,来决定井深度;如果地下水位过泞,该地则不具开采价值。
(3)避震气
注意地质结构,是否适合建屋凿井。
(4)察泉脉
调查水泉发源处,是否干净?须要不遭污染,才行。
(5)澄水
指水源须清澈、无毒才可。
3.凿井的风水理论
这些鉴定法则,皆含浓厚的「风水成份」,可能和明朝时期,朝野盛行“风水术”有关。
但,不仅如此,进一步指出,后世中国的「风水」,在黄帝发明「穿井术」后,为了民众的「生存需要」,也陆续建立许多的「水井」相法。
例如《地理大全》记录,好的水井其「土质颜色」标准:
青黄赤白四色为佳,而黑色非吉也…但井中有此四色齐备,是谓之「槟榔土」;或鲜红者为「珠砂土」,俱上吉。
对于土壤的「气味」,其「标准」:
开井之土,其气自然袭人,有如一股清香,入人五脏与人调和,若芝兰蔘岑扑鼻可爱者,贵穴也。
若如牛泓、猪涔、臭秽难当,人皆厌恶者,贱矣。
对于何处地质,可尽速挖到水泉,它说:
山小水大而无龙穴者,必有水泉!
另外,《阳宅统楷》对「穿井」的风水,亦有独到的见解,它说:
井者,到处所必需也!
穿井之家,多凿穿于「缺水之处」;即或不然,又半邻于「有害之间」…
噫!穿井之难何?或是其极欤!
(感叹「穿井」虽然很重要,但实际上,要找一块合适的土地挖掘水井,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至于,如何在大地山河中,找一处合适的「环境」挖掘水井,文中指出:
平野之中,或可稍略;而山村之内,不可不详,宜审其山势高下,以觅来龙,而观其聚蚁!
务要于“来龙之处”细察,防其龙之有伤;再于「聚蚁之处」,寻其蚁之行踪;彼树木茂盛,蚁子团聚之时,其树下有水蚁,则下必有泉,不问已预决矣。
文中虽言,只要在茂盛的大树下,找到蚂蚁聚集处,则该区地下就会有「水泉」,可以挖掘,这点和《地理大全》:「山小水大而无龙穴者,必有水泉」的判断,倒是不太不同,但,都是各风水大师长期相地的「经验统计」。
但是,如果该区既无「龙穴」,也没有「蚂蚁」群聚,可资判断,又该如何呢?
《阳宅统楷》则透露出,另一风水秘法:
有树有蚁之处,可以如是鉴观,而无树无蚁之处…则「取之于月」。
取于月之法,与它术不同,惟宜量地之高下,土之润燥…每迎望日,夜间于数处酌水七碗,以象七星;遇水之清鲜者,此碗下必有水;遇水之浊暗者,此碗下必无水!
这种览察水泉的方法,十分有趣,又很另类;但,为何历代的风水专家,要开发出这么多的相地技术,来判断地下水泉有无,与水质美恶呢?
很明显的,也是为了“生存”,因「井水」自黄帝发明后,对民众的生活,影响太大了,在现代的「自来水厂」出现之前,它一直是民众生存的要素之一,只要面临选择「迁移」,或「定居」的环境时,该区若无法挖出一口好井,是不用考虑的。
所以,黄帝发明「穿井」,使得后代居住山野、平原的民众,逐渐以「水井」为居家必备的设施,但在众多的地下水中,如何挖掘一口好井,让人畜喝下后,身体健康、活力十足,这种择井技术,就是日后风水法则中,重要的「穿井」风水术。
因此可说,「穿井风水」是黄帝发明水井后,在实际执行凿井工程前的「择地法则」,算是中国风水,对增进人类「生存」的一大贡献,黄帝时期就已经执行了,只是愈到后代,理论愈具备,择地掘井的准确性,也就愈高。 想知道其中玄关就要实地考察了 是否有图上传. 听说三廖也有七星池 abclmx 发表于 2009-5-9 15:21
听说三廖也有七星池
好文章!!!
八宅风水就有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