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j100 发表于 2009-6-28 12:35:11

图解阿含经

本帖最后由 tjj100 于 2009-6-28 13:31 编辑

<H2 class=DetailTitle>目录</H2>
<DIV class=ContentText><BR>《阿含经》中的释迦牟尼 1<BR>《阿含经》中的原始佛法 5<BR>《阿含经》结集图 10<BR>编者序:最原汁原味的佛经 12<BR>本书内容导航  20<BR>第一章 结集成书:原始佛教圣典<BR>1.经书诞生的背景:佛祖入灭  24<BR>2.结集的教说:阿含  26<BR>3.《阿含经》的结集者:大迦叶和阿难  28<BR>4.《阿含经》的传授:由口传到书写成文  30<BR>5.《阿含经》的形式:从九分教到十二分教  34<BR>6.《阿含经》中的佛陀:了解释迦牟尼 36<BR>7.佛陀讲政治:正义之轮 38<BR>8.释迦牟尼的理想国:弥勒净土 42<BR>9.佛陀的社会伦理道德:慈悲 44<BR>10.佛法北传:汉译《四阿含》 48<BR>11.小乘经典:南传《尼柯耶》 52<BR>第二章 佛法之源:原汁原味的根本教说<BR>第一节  以缘起论为根本<BR>1.一切事物存在的法则:缘起  56<BR>2.佛悟人生真理:四谛  58<BR>3.人世一苦海:苦谛 62<BR>4.一切痛苦之因:三毒 64<BR>5.三世的因果链条:十二因缘  66<BR>第二节  生命存在的要素<BR>1.构成宇宙万有的根本:五蕴  70<BR>2.根境和合而生识:十二处  74<BR>3.世界一切现象的类别:十八界  76<BR>4.验证佛法的总则:三法印 78<BR>5.没有永恒的实体:诸行无常  80<BR>6.没有常一的主宰者:诸法无我  82<BR>7.佛教修行最高境界:涅寂静  84<BR>8.佛教最高真理:中道  86<BR>9.对难题不作判断:无记 88<BR>第三节  切实可行的解脱道<BR>1.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三宝 90<BR>2.佛教修持法门:三学 92<BR>3.趋向涅的路径:三十七道品 94<BR>4.通向解脱之路:八正道 96<BR>5.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四念处 100<BR>6.证取菩提智慧的方法:七觉支 104<BR>7.色界和无色界的修行:四禅八定 106<BR>8.菩萨引导众生的方法:四摄 108<BR>9.觉悟的八种要法:八觉 110<BR>10.在家人的安乐法:居家八法 112<BR>第四节  善恶有报的轮回<BR>1.有因必有果:因果 114<BR>2.自作自受:业报 116<BR>3.凡人的因果定律:轮回 118<BR>4.迷妄众生的生存处:三界 120<BR>5.欲界众生栖居地:六道 122<BR>6.佛说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126<BR>7.世人的居所:四大部洲 128<BR>第三章<BR>妙理说佛:故事里的解脱之道<BR>第一节  佛陀的历程<BR>1.菩提树下觉醒:佛祖证悟 132<BR>2.佛陀的首次教化:初转法轮 136<BR>3.佛陀的正法:拒绝用神传教 138<BR>4.解脱圣者的模样:久离恐怖的佛陀 140<BR>5.解脱圣者也有苦:佛陀受了风寒 142<BR>第二节  佛法的修行<BR>1.大功德才有大福报:金缕衣的布施 144<BR>2.人心不足蛇吞象:顶生转轮王 146<BR>3.苦的根源:亲情与爱情 148<BR>4.连中了两支毒箭:身苦加心苦 150<BR>5.以欲爱断欲爱:阿难讲修学 152<BR>6.自通之法:同理心 154<BR>7.断淫欲不一定能解脱:鹿住优婆夷的疑惑 156<BR>8.去除合不合意与无所谓:佛法的修根 158<BR>9.万事皆空:时时刻刻不染着 160<BR>10.不到不当场所:鹰与猴的死亡之路 162<BR>11.自护而能护他:竹竿上的特技表演 164<BR>12.修习身念处:逃脱的六只野兽 166<BR>13.佛法修学的次第性:七部车的次第接力 168<BR>14.小空经的观法:逐层突破 172<BR>15.大空经的观法:一举突破 176<BR>16.修佛才能释然:死亡的压迫 180<BR>17.降低死亡冲击力:勇锐猛利的随死念 182<BR>18.修佛在平时:担心来生 184<BR>第三节  佛伽的疑惑<BR>1.娱乐大众不能升天:塔布罗咤的悲泣 186<BR>2.没有益处的神通:赤马仙寻找世界边缘 188<BR>3.意业是最重要的:优婆离外道居士的皈依 190<BR>4.没有不散的宴 :舍利弗涅 194<BR>5.不要只是相信:幻术 196<BR>6.琴弦不能调的太紧:二十亿耳的精进 198<BR>7.凌迟至死的痛苦:须深盗法 200<BR>8.耕种不一样的田:佛陀与农夫 202<BR>9.僧团的重要性:独修的挫折 204<BR>10.佛陀的沉默回应:有我还是无我 206<BR>11.祈祷不能得清静:铁匠喜欢的清静修行 208<BR>12.为善法可以保持缄默:说与不说之间 210<BR>13.礼佛的实质意义:谁先见佛陀<BR>第四章 由经观史:佛教初创时的古印度<BR>1.佛说人类起源:四种姓制度 216<BR>3.大梵天王信佛法:婆罗门教 220<BR>3.佛祖苦修:沙门思潮 224<BR>4.六师外道:沙门团的思想 226<BR>5.六十二见:思想界的异说 230<BR>6.轮回解脱:《奥义书》 234<BR>7.灭诤七法:耆那教 236<BR>8.波斯匿王归心佛教:古印度十六国 240<BR>9.佛说三种田:古印度的农业 242<BR>10.修行如冶金:古印度的手工业 246<BR>11.穷而借贷:古印度的商业 250<BR>12.佛陀调和两比丘:原始僧团的内讧 252<BR>第五章 佛入俗世:普度众生的真谛<BR>1.洞悉缘起的道理:人生真相 258<BR>2.心灵的净化:不放逸 262<BR>3.万事万物在不断变化:无常世间 264<BR>4.人生如道场:坦然生死 266<BR>5.不动怒:面对谩骂 268<BR>6.冤冤相报何时了:战争胜负 270<BR>7.献出最纯真的爱:布施 272<BR>8.团队建设的标准:六合敬 276<BR>9.烦恼的根源:贪婪 278<BR>10.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觉觉他 282<BR>附录一:长阿含经(节选)  284<BR>附录二:中阿含经(节选) 298<BR>附录三:杂阿含经(节选) 308<BR>……</DIV>

yfss 发表于 2009-6-28 14:19:21

多谢楼主了,。下载了

yfss 发表于 2009-6-28 14:21:42

需要压缩分卷才可以打开啊,现在打不开。什么是压缩分卷

tjj100 发表于 2009-6-28 16:01:15

本帖最后由 tjj100 于 2009-6-28 16:11 编辑

后面的部分

shipotian 发表于 2009-6-30 18:11:35

法轮常转

一草一木 发表于 2009-7-27 23:56:15

经典图解系列好书,我的网盘内收有经典图解系列9本,公开下载http://zblfz.qupan.com/
另一个http://zblzblfz.qupan.com/

lps3648 发表于 2010-12-5 18:47:58

感谢楼主,谢谢分享!

lps3648 发表于 2010-12-5 21:55:01

09-17下载不了

kong4321 发表于 2010-12-6 21:03:16

多谢楼主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解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