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契的漏洞
<P>清乾隆23年(1758)间,广西桂林府兴安县发生了一桩诬告案。</P><P> 四川府兴安县的谢临川,状告清泉县人谢嗣音的祖父。谢嗣音的祖父原来是他家的仆人,后来偷了他家里的</P>
<P>钱财逃跑了。现在在原籍清泉县找到了他。希望发公文提取人犯回去服役。</P>
<P> 官府拿来卖身契,尚有家人的姓名册上,有谢嗣音的祖父、父亲和叔叔。官府见证据确凿,正准备定案,忽然</P>
<P>有个老秀才走了进来,说他是本县西乡人,虽然自己久试不中举,但自认为尚有许多学识,想看看谢嗣音的卖身契。</P>
<P> 秀才看了一会儿,对谢嗣音说:“这个案子乍看虽然很严密,但里面有大漏洞。如果指出来,你就可以转败为</P>
<P>胜了。”谢嗣音赏给他重金,他才把漏洞说出来。</P>
<P> 请问:卖身契上的漏洞是什么?</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