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09-8-4 12:16:37

南北朝三国鼎立时代的绝世勇将:西魏四猛兽!

<P>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都不错,魏晋南北朝就是这样一个大乱世,乱得惊心动魄,乱得不同凡响,乱得有滋有味,当然也就乱得英雄辈出。人人皆知有魏蜀吴三国鼎立(姑且称之为前三国),却较少人关注周齐陈三分天下(姑且称之为后三国),这里先交代一下这周齐陈 三国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0%FA%CA%B7">历史</SPAN>。<BR>  <BR>  魏蜀吴三国合一的结果是晋朝短暂的统一后又一个大分裂时代的开始,共历经三百年,才由隋朝统一,而隋朝恰恰又是周齐陈三国合一的结果,两个三国时代将乱世开启和结束,可谓历史的一大奇观,从此南北文化交融,胡汉血缘合流,创造出了辉煌的隋唐盛世,在当 时<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A%C0%BD%E7">世界</SPAN>上形成的崇高威望和深远影响后世一直都未有<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4%DC%C1%A6">能力</SPAN>逾越。因此探究周齐陈三国就显得比魏蜀吴三国更有历史意义,实际上后三国的故事比前三国还要精彩许多。<BR>  <BR>  前三国从黄巾大起义算起到晋朝灭吴结束,公元184年——280年,共历时96年。<BR><BR>  后三国从六镇大起义算起到隋朝灭陈结束,公元523年——589年,共历时66年。<BR><BR>  后三国历时虽然短暂,但其过程和民族矛盾要远远比前三国复杂多变。<BR>  <BR>  后三国分为两个阶段<BR><BR>  第一阶段为东魏,西魏,南梁三国鼎立。<BR><BR>  第二阶段为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南陈(代南梁)三国并存。<BR><BR>  最后由北周灭北齐,隋朝代北周,隋朝灭南陈而告结束。这与前三国的魏灭蜀,晋代魏,晋灭吴几乎如出一辙,历史惊人的相似性又重演了一次。<BR>  <BR>  后三国历程极其复杂,先是北魏和南梁南北对峙,然后北魏大乱,分裂为东魏(高欢掌权),西魏(宇文泰掌权)。侯景之乱打破三方力量对比,北齐代东魏(高家为帝),北周代西魏(宇文家为帝),南陈代南梁(陈霸先为帝),其间曲折难以尽述,姑且点到为止, 如有兴趣可翻看《周书》,《魏书》,《北齐书》,《梁书》,《北史》等历史著作,必有所得。<BR>  <BR>  本文中所提到的西魏四猛兽里有两位出自于代北武川军团,两位出自于关陇武将集团,这也是西魏北周赖以生存和<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7%A2%D5%B9">发展</SPAN>的两大支柱集团,其中武川军团里出现了许多令人吃惊的人物,比如北周太祖皇帝(追尊)、 隋朝太祖皇帝(追尊)、唐朝太祖皇帝(追尊)、周隋唐三朝外戚独孤信,北魏著名<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E%FC%CA%C2">军事</SPAN>将领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三兄弟,真可谓英雄不问出处,草莽皆成豪杰,抬头问天:帝王将相宁有种乎?<BR>  <BR>  好了,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这段历史,简要介绍一下历史背景,南北朝时代形成三国鼎立的过程,言归正传,下面具体说说西魏的四猛兽。<BR>  <BR>  南朝士族以文化见长,北朝勋贵以武功为盛,这四者都是武将:<BR>  <BR>  第一位是:<BR><BR>  擒豹之虎——李虎将军<BR>  <BR>  李虎,代北武川(北魏六镇之一,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年少时风流倜傥,志向远大,喜爱读书却不善于死背章句(碰上应试教育该倒霉了),更喜欢骑马射箭,广交朋友,由于家境还不错,对于钱财这身外之物看的也很开,乐善好施,拥有这种品质即是可造之才,后 来在同乡兼前辈、大都督贺拔岳手下做事时深受重用,随从贺拔岳讨伐元颢(就是南梁将军陈庆之护送入洛的北魏皇族),取得了胜利,李虎因功升宁朔将军、屯骑校尉,后来又跟随贺拔岳入关中(陕西,甘肃一带)平叛,贺拔岳因平叛有功升关西大行台(关西地区最高行 政长官)和关西大都督(关西地区最高军事长官),李虎水涨船高,也被提拔为左厢大都督,总管内外军事(大体类似于参谋长职务),地位提升的很快。这个时候关东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西一带)已经被枭雄高欢所控制,高欢视贺拔岳为心腹之患,便使了个政治手 腕,名义上和贺拔岳称兄道弟(两人都曾是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手下干将),暗地里鼓动关西另一股军事势力侯莫陈悦借召开军事会议之机杀害了贺拔岳,贺拔岳一死,部下群龙无首,顿成一盘散沙,侯莫陈悦害人心虚,对这支<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E%FC%B6%D3">军队</SPAN>又不摸底,没敢收编,这帮武川籍青年 军官到底还是年轻,没了主心骨,惶惶不安,幸亏一位年长的将军右都督寇洛(武川人)能够沉住气,把不知所措的小兄弟们收拢了一下,在平凉驻扎下来,却发现少了李虎,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那么,李虎在这个关键时候离队干什么去了呢?原来李虎见贺拔岳遇害 ,悲愤万分,痛哭流涕,发誓要为贺拔岳报仇,但俗话说:鸟无头不飞,没有一个有威望的人来领导,人心离散,谈何复仇?他便到荆州找贺拔岳的哥哥、荆州刺史贺拔胜回来主持大局,贺拔胜也是一员名将,当初投奔尔朱荣时,尔朱荣非常高兴的说:“我得到贺拔兄弟, 天下不足平也。” 尔朱荣是何等样人?北魏末年最有威望的将军,高欢在他面前也如鹰犬一样被随意处分,不敢有半分怨言,他对贺拔兄弟如此看重,足见贺拔兄弟有过人之处,不是浪得虚名的。可是李虎风尘仆仆赶到荆州和贺拔胜见面的结果却令人非常失望,贺拔胜犹豫不决,毕竟荆州也 是军事重镇,如果轻易离开,难保敌人不会趁虚而入,最后只是派手下将领独孤信(武川人)入关中收编贺拔岳的部众,独孤信也不是无名之辈,绰号“独孤郎”,是英俊潇洒的年轻将领,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但比起贺拔胜的分量还是轻的许多。这时另外几股势力也在向 平凉进发,准备收编这支<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2%BF%B6%D3">部队</SPAN>,一路是北魏皇帝派遣的使臣元毗将军,一路是高欢派出的侯景将军,还有一路是夏州(统万城)刺史宇文泰将军(武川人,贺拔岳的亲信,被贺拔岳部众推选出的新领袖),这几路人马星夜赶往平凉,谁速度快谁就能占得先机,到底是夏州距 离较近,宇文泰行动又非常迅速果断,眼看就要到平凉,偏偏和侯景碰上了,两支队伍一时僵持住,宇文泰反应快,先声夺人地说道:“贺拔公虽然死了,还有我宇文泰在,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意思是这里没你的份), 侯景吓的脸都变了颜色,辩解说:“我就像箭一样,别人射到哪里我就去哪里,自己做不了主呀 。”(意思是我本不想来,是身不由己),看看占不到什么便宜,侯景随即打道回府了,宇文泰赶到平凉见到众将,想起贺拔岳,又是一阵大哭,众将当然很感动,又悲又喜,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宇文公来了,我们大家就有希望了。” 宇文泰就地整顿部队,以图大事。不久,皇帝使臣元毗将军也到了,见此情况,只好承认事实,回去朝廷复命了,独孤信将军来到平凉,一看是黑獭(宇文泰的字)成了接班人,也挺高兴,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当然不好再争夺什么领导权,宇文泰就派独孤信去洛阳面见皇 帝。<BR>  再说李虎,在荆州听说宇文泰当了领袖,正准备起兵讨伐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仇,也来了精神,急忙往关中赶,没想到半路上被高欢的部将截获,送到了洛阳,皇帝见到李虎大喜,原来皇帝早就与高欢不睦,一直想找一支能够抗衡高欢的力量,这时候他看中了宇文泰 这股势力,就把李虎加官进爵,拜为卫将军,仍然派到关中协助宇文泰,李虎因祸得福,对皇家心存感激,以后对皇室一直非常忠心。在随后的征战中,李虎也是屡有战功,征讨侯莫陈悦,迎接皇帝入关中,水淹灵州刺史曹泥,破高欢于沙苑,平叛贼酋梁企定,杨盆生之乱 。尤其是在平定杨盆生之乱中,显示了李虎的谋略,杨盆生本是南岐州的兵卒,聚众谋反,被李虎率军击溃,于是遣使诈降,李虎表面不动声色,号令三军:贼人已降,大家可以解甲放马,就地休息,不久我们就可以班师了。然后派使者回复杨盆生,同意他的投降请求,杨 盆生知道后自以为得计,放松了戒备,派大部分军队出去筹集粮草,李虎却趁机在夜晚进兵,将南岐州围得铁桶一般,城中兵少,外出打粮的军队还没有返回,事发突然,出人意料,敌人惊慌的乱成一团,组织不起防守,李虎令壮士推开城门,大军入城纪律严格,秋毫无犯 ,无人敢于抵抗,未伤一兵一卒,杨盆生束手就擒。李虎班师回朝,宇文泰听说后也是非常佩服,赞叹不已,遣使犒劳李虎部队。<BR>  <BR>  之所以称李虎为猛兽,源于李虎擒豹的故事,李虎经常陪同宇文泰在北山下校阅军队,常常有人在这里被豹子吃掉,从来没有人敢于上前抢救,一次又有豹子伤人,被李虎碰上,他立刻拿着大棍子赶过去,把豹子捉住杀掉,除了这一害,宇文泰知道后高兴的夸赞道:“ 公的名字是虎,果然名不虚传。”<BR>  <BR>  李虎的官越来越大,最后做到太尉(三公之一),宇文泰的儿子建立北周王朝后,李虎虽然已死,但仍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唐国公,他的儿子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李暎ㄈ⒍拦滦排??蓿???乃镒泳褪翘瞥???实劾钤ǎ??闹厮镒拥比痪褪怯凶藕蘸胀??奶炜?汗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自己也不亏,唐朝建立后成了唐朝太祖皇帝(追尊)。李虎还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唐朝编篡的史书记载: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9%FA%BC%D2">国家</SPAN>,当时荣盛,莫与为比。看来这八柱国的名头在一百年之后还是很响亮的。<BR><BR><BR>  掩赡之勇——杨忠将军<BR>  <BR>  杨忠,隋朝太祖皇帝(追尊),隋文帝杨坚之父,西魏府兵十二大将军之一。代北武川人,小字奴奴,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北魏将领,少年杨忠本该有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北魏末年的六镇大起义彻底改变了这位小奴奴的人生轨迹,使他饱尝了离家之苦,去国之痛。父亲 杨祯本是北魏建远将军,因讨伐叛贼鲜于修礼(怀朔镇兵)而战死沙场,杨忠随难民潮颠沛流离,客居山东泰山,即使如此,生活也没有平静下来,南梁出兵北魏,攻占了杨忠所在的地区,杨忠又被掳掠到了江南,一呆就是五年,不知南朝的芳草群莺有没有留住青年杨忠的 心,反正当客居梁朝的北魏皇族元颢在梁朝陈庆之将军的护送下回到洛阳时,杨忠以直阁将军的身份(被元颢所封)正在元颢的部队之中,元颢当初为北海王,因与北魏权臣天柱大将军尔朱荣不和,索性投奔梁朝,梁武帝见他可用,便扶植他另立魏朝,派兵护送入洛,与原 来的北魏争夺领导权,杨忠随之参加了与尔朱荣军队的作战,与他交战的对手中就有未来的同僚们(西魏的将领们许多曾是尔朱荣的部下),元颢好景不长,皇帝没做多久,很快就被尔朱荣击败,元颢在逃亡途中死于非命,陈庆之削发为僧,只身遁回江南,杨忠却成了北魏 军队的俘虏,尔朱荣的同族兄弟尔朱度律见杨忠身材魁伟,相貌出众,武艺绝伦,是当兵的好材料,就收归帐下成了一名统军,在尔朱军队中,杨忠遇到了一生的挚友独孤信(后来两人成了儿女亲家),独孤信早已在尔朱军中闻名,在破葛荣的战役中,独孤信曾经匹马单枪 ,出阵挑战,生擒敌将袁肆周,大出风头。加上人长的帅气,穿衣打扮与众不同,被军中称为“独孤郎”,杨忠来到独孤信手下,跟随独孤信转战南北。北魏分裂后,杨忠随独孤信加入西魏阵营,与高欢控制的东魏军队作战。西魏初期,关中人少地瘠,抵抗之力有余,还手 之力不足,荆州被东魏所占,荆州刺史贺拔胜不得已南下投奔梁朝,西魏复令独孤信率军收复荆州,独孤信以杨忠、康洛儿、元长生三位将军为前锋,突袭荆州城,三将率军来到城下,喝叱守门军士:“现在我大军已到,城中又有内应,你们要想活命,还不快走!” 守门军士一哄而散 ,三将鼓噪入城,东魏军被震慑,没有人敢于抵抗,东魏刺史辛纂被斩杀,荆州归于西魏之手。战事并没有由此停息,时隔半年,东魏派将军高敖曹、侯景再攻荆州,高敖曹马槊绝世,侯景狡猾多计,皆为当时名将,独孤信敌不过,与杨忠一同投奔梁朝,荆州复为东魏所得 。<BR>  <BR>  杨忠又一次来到江南,过了三年的羁梁生活,梁武帝重视北朝来归的将领,待遇十分优厚,贺拔胜、独孤信、杨忠对此是很感激的,西魏大统三年,梁武帝应贺拔胜的请求,决定放三将回归关中,并亲自饯行于南苑,贺拔胜自此以后,每当遇到向南飞的鸟儿都垂弓不射 ,以报梁武帝知遇之恩。三将回到西魏首都长安后,不但没有受到叛国的处罚,反而加官进爵,更受重用,贺拔胜官居太师(三公之首),独孤信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杨忠也遇到了一位英主,那就是西魏丞相宇文泰,宇文泰见杨忠生得美髭髯,相貌威猛雄壮,十 分喜爱,便召到自己的帐下听用。从此,杨忠开始了新的征程。几次三番的俘虏生涯和客居异国的经历使杨忠锻炼出了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在以后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5%BD%D5%F9">战争</SPAN>中屡屡表现出色。<FONT style="DISPLAY: inline; FONT-SIZE: 0px; FLOAT: right; OVERFLOW: hidden; WIDTH: 1px; HEIGHT: 1px">【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B%B7%C7%F2">环球</SPAN>热讯社区http://bbs.hqhot.com】原贴网址http://bbs.hqhot.com/viewthread.php?tid=124081</FONT></P>
<P>&nbsp;</P>
<P>杨忠归西魏后经常跟随宇文泰狩猎于龙门,他能够独自捕捉猛兽,左臂夹住兽腰,右手拔掉兽舌,宇文泰见了也叹其勇敢,北朝语称猛兽为掩赡(一说是揜于),便以此名作为杨忠的字,杨忠逐渐升迁为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在东西魏的河桥大战中,杨忠与五位壮 士担任守桥之责,敌人见其勇猛,不敢进逼。邙山大战中,又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因功升车骑大将军,任都督朔燕显蔚四州诸军事、朔州刺史,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侯景乱梁,逼死梁武帝,南朝力量削弱,宇文泰决心趁机开拓疆土,任命杨忠为都督三荆二 襄二广南雍平信随江二郢淅十五州诸军事,攻取了梁朝的齐兴郡和昌州。梁朝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虽然归附西魏,仍有异心,杨忠使了个疑兵之计,他在樊城搞了一次军事演习,命令两千名骑兵不断变换旗帜来回交替奔驰,萧詧登楼远望,误以为有三万军队,遂不敢有二 心。梁朝并不甘心丢失疆土,梁司州刺史柳仲礼率军进攻襄阳,留部下马岫守安陆城,宇文泰知道后派杨忠南伐,攻克随郡,包围安陆,柳仲礼闻听,马上回师安陆,杨忠手下将领担心一旦柳仲礼援军到达,难以攻下安陆,请求立即攻城,杨忠分析说:“敌人凭城固守,短 期很难攻下,我军容易腹背受敌,不是良策,南人擅长水战,不善野战,仲礼回援安陆,我半道而袭,敌人赶路疲惫,我军士气正旺,一战可胜,安陆则不攻自破,其他诸城也可以传檄而定了。”这就是兵家常用的围城打援之策。杨忠挑选两千精骑,衔枚夜进,于淙头与柳 仲礼部遭遇,杨忠身先士卒,擒获柳仲礼,全部俘虏了柳仲礼的部队,安陆守将马岫知道柳仲礼被擒,不战而降,安陆遂破。杨忠又连陷数城,尽取梁朝汉东之地,进爵陈留郡公。<BR>  <BR>  西魏恭帝初年,宇文泰又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远征,目标是梁元帝萧绎所在的江陵,江陵地处长江中上游,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地势险要,物产丰饶,文华荟萃,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次西魏派出了豪华的将领阵容,由柱国大将军于谨为统帅 ,中山公宇文护(宇文泰侄儿),大将军杨忠、韦孝宽,骠骑大将军王杰等辅之,兴兵五万,直扑而来,此时梁朝精兵猛将远在长江下游,江陵空虚,萧绎急忙向在建康的部将王僧辨求援,王僧辨不愧是名将,他想出了一招围魏救赵之策,准备抄西魏军的后路,断其粮道, 可惜这只是美好的设想,由于路途遥远,江陵很快失陷,此计划没有能够成功实施。于谨进兵迅猛,先令宇文护和杨忠占据江津,切断江陵与梁朝东部的联系,阻止援军西来,梁军将长刀绑于大象鼻子上向西魏军冲锋,杨忠以箭射大象,大象受惊,吓得掉头跑散。宇文护又 攻克武宁,俘虏太守宗均。萧绎命令环绕江陵城竖起六十余里的高大木栅,以为藩篱,戒备森严,阻挡西魏军前进,这种木栅对于西魏骑兵的防御还是很有效的,西魏派步兵进攻,欲翻栅而过,栅内防守的梁军使用长矛向魏军乱戳,进攻的魏军多被刺死,损失惨重,于谨命 令王杰以箭射之,栅内守军应弦而倒,魏军借机再次进攻,翻栅而入,胜利进军,于谨高兴的对王杰说:“成我大事的,就是公的神箭啊!” 王杰因为作战勇猛曾被宇文泰誉为“万人敌”,此次又当是奇功一件,于谨令部众纵火焚栅,烈焰将栅内数千民居烧毁,西魏骑兵蜂拥而入,已到江陵城下,西魏军日夜攻城,梁朝大将胡僧祐战死,这时城内有人偷偷打开西门,迎接西魏军入城,萧绎与太子及王褒、朱买臣 等大臣退保子城,萧绎见势无望,焚毁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并要投火自杀,被左右阻拦,遂遣人出递降书,开城投降,于谨派人问萧绎为何焚书,萧绎答道:“读书万卷,仍有今日之祸,书有何用?所以我全都烧了。” 此回答使人哭笑不得,书有何罪?罪在读书的人,萧绎也是一代英主,文武全才,却如此不智,令人叹息。萧绎后来被政敌萧詧用土袋子压死,未得善终。于谨驱江陵男女数万口入长安,江陵为之一空,这是梁朝继侯景之乱后又一次大劫难,梁朝的千古风华随之飘散,前有 梁武帝之难,后有梁元帝之灾,祸乱至此,长江也会为之呜咽。<BR>  <BR>  北周王朝建立后,杨忠出镇军事重镇蒲阪,时北齐王朝的司马消难请降,杨忠和大将军达奚武出兵迎接,深入北齐境内五百里,三次派出使者联络都没有回音,达奚武怀疑事情有变,建议回军,杨忠坚定的说;“有进死,无退生。” 率骑兵继续向前,终于迎得司马消难,杨忠领三千骑兵殿后,掩护司马消难西退。军队来到洛水以南,杨忠令将士解鞍而卧,休息片刻,北齐兵追到洛水以北,双方隔河而望,杨忠安慰将士说:“不要怕,吃饱些,敌人不敢渡水来当我们的兵锋。” 齐兵试探性的要渡河,杨忠翻身上马纵横奔驰,作出进攻的姿态,齐兵果然不敢进攻,慢慢退走了,杨忠及众将士安然而还,达奚武知道后感叹的说:“达奚武自以为是天下健儿,今天算是服了。” 达奚武曾经夜闯高欢大营,可谓一身是胆,但比起杨忠还是有所不如。北周保定二年,朝廷准备联络突厥共同伐齐,众人都以为北齐国富兵强,又有大将斛律明月(即斛律光,时人称“落雕都督”,“射雕手”),没有十万的兵力不宜出兵,唯有杨忠不以为然,说道:“大 军胜利在人和不在人多,有一万骑兵足够了,斛律明月这个小子又能怎么样?” 保定三年,杨忠被任命为元帅,统辖杨纂、李穆、王杰、田弘、慕容延等十余员大将,由北路伐齐,又令达奚武率马步军三万,由南路伐齐,两军预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会合,杨忠路过故乡武川,拜祭先人,犒劳将士,而后攻陷北齐二十多座军镇,保定四年正月,与十 万突厥兵会攻晋阳,正值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北齐集中了所有的精锐部队展开进攻,突厥兵害怕,引兵不战,周军兵少,也担心起来,杨忠为众人鼓气说:“事势自有天命,不在人数多少。”亲自带七百人步战,损伤大半,由于达奚武另一支部队没有如期赶到,周军不得 不退兵了。这一年,北周再次伐齐,权臣宇文护亲自攻打洛阳,令杨忠出沃野镇接突厥兵,当时军粮已经很少了,众人都忧心忡忡,杨忠想了一个办法,他找来稽胡首领们聚会,暗地里指使王杰整装鸣鼓而来,杨忠假装问他有什么事情,王杰说:“大冢宰(指宇文护)已经 平定洛阳,天子听说稽胡骚动,派我来协助您讨伐。”,不久又有突厥使者快马来报,假称突厥可汗已经攻入晋阳,现陈兵十万于长城下,如有稽胡不服,愿来讨之。稽胡首领闻之极为恐惧,争相表示效忠,然后筹集粮草,以资军用,杨忠的智谋可见一斑。这次伐齐仍然没 有成功,宇文护自洛阳西还,杨忠也罢兵回镇。北周天和三年,杨忠生病回到京城长安,周武帝和宇文护亲自到杨忠的家里看望,足见这位元勋的分量。不久,杨忠病死,时年六十二岁,儿子杨坚袭爵隋国公。<BR> 杨忠外刚内柔,忠勇可嘉,虽一生饱尝艰苦,但男儿自强,终成一番事业,可鉴后人。<BR><BR><BR>  第三位:<BR>  老熊当道卧——王罴将军<BR>  <BR>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家里世代为州郡豪族。王罴性格耿直刚强,处事公平,乡里人皆敬畏有加,北魏太和年间,朝廷授王罴为殿中将军,迁雍州别驾,他到任后为政清廉,疾恶如仇,勤于公事,雍州刺史崔亮很欣赏他,后来崔亮转任定州刺史,想举荐王罴为长 史,未获批准,及梁朝侵犯硖石,崔亮为都督南讨,再次启奏王罴为长史,朝廷见崔亮屡次举荐王罴,知其必有可用之处,便予批准。王罴果然不负众望,带领精锐部队攻克硖石,立下大功。南岐州和东益州的羌人、氐人叛乱,因其凶猛善战,北魏军队屡次征剿不力,朝廷 令王罴带领五千名羽林军坐镇梁州,指挥平叛,顺利讨平叛贼,因功升右将军、西河内史。西河是富饶之地,其它人都求之不得,王罴却固辞不受,别人都很奇怪,问他说:“西河地域广大,俸禄优厚,为何不愿去上任呢?” 王罴说出了自己的一番道理,足以警示后人,他说:“现在洛阳的好木材,都是出自西河,我若在西河,达官显贵们建造住宅,所需木材必定要求我办理,私下里采办,我的能力不足,如果向百姓征索,肯定违背法律,所以还是不去的好。” 可见王罴不是善于阿谀奉承之人。后来梁朝围攻荆州,王罴率兵救援,大破梁军,遂任荆州刺史,抚慰当地百姓,不久,梁朝派数万人再围荆州,并挖开河道,水灌城中,魏军损失惨重,此时因北魏内乱,援军无望,王罴和将士们煮粥而食,同甘共苦,每次出战,王罴报定 决死之心,不穿铠甲,高声大呼:“荆州是孝文皇帝所置,上天如果不保佑国家,就让我中箭而死,不然,必当破贼。”多次恶战,始终不被箭所伤,就这样整整坚守了三年,梁军终于退却,王罴升为车骑大将军,泾州刺史,还没来得及赴任,发生了北魏分裂的政治事件, 宇文泰坐拥关西,传檄方镇,征讨高欢,王罴投奔宇文泰,受命镇守华州,华州地势极其险要,依傍华山,是潼关之后的第二道防线,宇文泰派王罴镇守,可谓知人善任,西魏建立后,王罴又升迁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王罴指挥兵士对华州进行修缮,因工程未完, 所以夜晚休息时在城外的梯子并未撤下,谁料此时高欢派将军韩轨,司马子如率军在夜晚悄悄从河东偷袭华州,王罴没有觉察,到天将破晓,东魏军已经到达华州城下,登梯而入,杀入城中,王罴还在睡觉,忽听得外面人声喊叫,翻身而起,随手抄起一根白棒子,披头散发 ,赤脚光身夺门而出,见到敌人大喝一声:“老罴当道卧,貉子哪得过!”,东魏军一看这位凶神恶煞一般,吓得退到东城门,王罴集合赶来的西魏士兵,一齐进击,东魏军抵挡不住,弃城而逃。王罴之勇猛如此。<BR>  <BR>  西魏初期,关中一带因战乱初定,生产未及恢复,官府征收百姓粮食以为军用,如有隐匿不交,便加重处罚,百姓本无多少余粮,官府催逼又急,纷纷逃亡,王罴辖区却是另一番景象,百姓心甘情愿上交军粮,毫无怨言,可见王罴的治政水平高于常人,深得民心。东西 魏的沙苑大战前夕,宇文泰考虑华州位置重要,派使者叮嘱王罴要严加防备。高欢亲自率大军进攻华州,来到城下,对王罴喊话:“还不早早投降。” 王罴在城上高声答道:“此城是王罴冢,生死在此,欲死者来。” (意思是这里就是我王罴的坟墓,想死的就来吧),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高欢早知道王罴的名声,见他软硬不吃,未敢攻城,遂撤军而去。王罴一语退高欢,成为千古佳话。后来王罴被调到河东镇守,进爵扶风郡公。东西魏河桥大战,西魏军败退关中(西魏皇 帝也在军中),东魏降卒赵青雀趁机在长安作乱,一时政局不稳,王罴打开城门,召集将士谈话说;“听说天子败绩,吉凶未知,众人惊恐,我受命在此镇守,以死报恩。你们若有别的企图,可以来杀我。如果有谁担心城池守不住,任由他出城。能够和我同心的,可一同固 守。”众人见他坦诚相待,都无二心。西魏军回师平定赵青雀叛乱,局势渐渐稳定,王罴转为雍州刺史,西魏北方的柔然民族势力正盛,侵扰边境,前锋已经到达豳州,朝廷加强京城戒备,堵塞街道,搞的气氛很紧张,左仆射周惠达派人召集王罴商议如何防守,王罴拒绝赴 命,他对使者说;“如果柔然军进至渭河以北,我会带领本部破之,不用劳动国家兴兵,怎么京城里如此慌恐,难道宇文家的人就这么胆小吗”,当时京城留守的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导,深受宇文泰重用,王罴对权贵不敬的态度,仍然未改。王罴性格直率,不修边幅,朝廷 常有使者来,王罴招待吃饭,有位使者拿起一张大饼,掰去饼边缘比较硬厚的部分,只吃中间松软的饼瓤,王罴见了很不高兴的说:“耕种收获,耗尽人力,蒸煮加工,用力不少,你这样吃法,应该是还不饿。”说完命左右撤去食物,使者一时愣住,惭愧不已。又有一次, 一位客人和王罴吃瓜,客人削瓜皮很深,把瓜肉削去不少,王罴很讨厌这种做法,不顾及别人怎么看,捡起客人削掉地上的瓜皮就吃,客人看到很不好意思,也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如果有吏者向他谋私利的,王罴等不及用杖责,顺手拿起鞋子就向吏者打去,性格急躁如此。 每次赏赐将士,都亲自秤量酒肉,分给大家,有人对这种做法很看不上眼,王罴仍我行我素。他的孙子王述由于父母早亡,也由王罴抚养,自小聪明有见识,宇文泰看见王述后非常惊奇的说:“王公有此孙,足为不朽。” 王罴没能不朽,最终死于任上,身死之日,家里一贫如洗。当时人都佩服他的清廉。<BR>  史书评价道:“王罴刚峭有余,弘雅未之闻也。情安俭率,志在公平。既而奋节危城,抗辞勍敌,梁人为之退舍,高氏不敢加兵。以此见称,信非虚矣。”<BR><BR>  第四位:<BR>  “铁猛兽”——蔡佑将军<BR>  <BR>  蔡佑,字承先,西魏、北周名将,他的父亲蔡袭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和西魏关陇地区的官员,蔡佑并不是代北武川人,也不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亲族,但却以他的勇猛忠诚,得到了宇文泰的信任,成为宇文泰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蔡佑年少时就有大志,他经常和好朋友李 穆(后为宇文泰亲信,北周上柱国,并州总管)互相勉励说;“大丈夫当建立功名,以取富贵,怎么能长期处于贫贱的境地呢!”说完,两人抚掌大笑。宇文泰入关陇行原州事时,将蔡佑招为己用,后来宇文泰任夏州(统万城)刺史时,蔡佑已是其帐下都督.<BR>   <BR>  关西大都督贺拔岳(宇文泰的老上级)被侯莫陈悦所害后,贺拔岳的众将在平凉推举宇文泰作为新领袖,派遣使者杜朔周到夏州迎接宇文泰,夏州当地的望族弥姐元进等有异心,蔡佑果断的将其斩于帐下,稳定了军心,因此得到了宇文泰的器重,被收为义子,从此跟随 宇文泰征讨侯莫陈悦,迎魏孝武帝入关,与东魏的小关之战,弘农之战,沙苑之战,皆有战功,在与东魏的河桥之战中,两军军阵庞大,首尾交错相连,又恰逢大雾笼罩了战场,双方部队顿时陷入了混战之中,蔡佑此时官至平东将军,下马步战,手刃数人,部下力劝他上马 ,以防备敌人突袭,蔡佑大怒,呵斥道:“宇文丞相待我如子,今天怎么能够考虑自己的性命!”然后带领十多个部下,大声呼喊着杀敌,给予敌人重大损伤,敌军看他人少,重重围困住他们,蔡佑弯弓搭箭,和敌兵对峙,自己岿然不动,形势千钧一发,东魏兵不敢进逼, 招穿重甲持长刀者进击,离蔡佑三十步时,部下都劝他赶快放箭射敌,蔡佑说:“我们的性命,就在这一箭了,怎能虚发!”敌人只有十步时,蔡佑方才射出箭去,正中敌人面部,敌人应弦而倒,其余敌军则吓的忽喇喇向后散开,稍稍退后,蔡佑趁机突围,引众人安然退走 。此战西魏军失利,宇文泰引军西还,蔡佑退到弘农,在晚上和宇文泰相遇,宇文泰见到他高兴的说:“承先,你来了,我无忧矣”。这次战役的惨烈使得久经战阵的宇文泰都心惊不已,夜里睡不着,只有枕在蔡佑的大腿上才安下心来,两人关系之亲密可见一斑。在几年后 东西魏的邙山之战中,蔡佑身穿明光铁铠,奋勇当先,所向披靡,敌人非常害怕,互相告诫:“此是铁猛兽也。”,东魏兵遇到他都纷纷跑开躲闪,惟恐被他所伤,“铁猛兽”成为最令东魏军恐怖的名字,蔡佑之勇猛威震敌胆。<BR>     <BR>  蔡佑作战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往往大军返回后,众将都争相邀功,蔡佑却不与他人竞,独坐一旁,颇有汉大树将军之风,宇文泰常赞叹不已,对诸将说:“承先口不言勋,孤当代其论叙。”两人相知至此。<BR>     <BR>  此后,他的地位不断升高,从原州刺史一直到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进爵怀宁郡公,并被赐予鲜卑姓大利稽氏,汉人将领被赐鲜卑贵族姓氏,这在当时是非常荣耀的事情,唐朝先祖李虎曾被赐予大野氏,隋朝先祖杨忠也曾被赐予普六茹氏。南梁的江陵刚刚归附 时,当地各种势力反叛,宇文泰派蔡佑与大将军豆卢宁征讨,顺利的平息了叛乱。<BR>  <BR>  宇文泰病重期间,蔡佑和宇文护(宇文泰侄儿),贺兰祥(宇文泰外甥)等一同服侍宇文泰,足见宇文泰将他视如己出,特加亲信,丝毫不逊于侄甥。宇文泰死后,蔡佑悲痛欲绝,因气急伤了身体,从此落下了病根,他对宇文泰的感情实在是超出一般父子之上。宇文护 受宇文泰托孤,废掉了西魏皇帝,辅佐宇文觉(宇文泰嫡长子)登上天王之位,建立了北周王朝,自己继任大冢宰,位总百揆,控制军国大政,蔡佑和尉迟纲(宇文泰外甥)同掌禁兵,宿卫宫廷,与宇文泰的子侄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北周虽然建立,但宇文护独掌军政大权 ,跋扈非常,宇文觉渐渐不满宇文护专权,想要除掉他,但宇文觉此时刚刚即位不久,年龄才十五六岁,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力和宇文护抗衡,蔡佑常常哭着劝阻,宇文觉不听,终为宇文护所废。继位的北周明帝宇文毓(宇文泰庶长子)为公子时,与蔡佑特别友善,即位后, 对蔡佑恩宠一天天增加,蔡佑常常借病躲避,不愿卷入政治旋涡之中,宇文毓天生聪颖,喜好文学,礼贤下士,爱护子民,废除苛刻的法令,深得人心,地位渐渐巩固,因此遭到了宇文护的嫉妒,最后也被宇文护所毒害。面对朝廷倾轧,君臣之间激烈的权力斗争,蔡佑常思 出镇地方,避开京城是非之地,后来如愿镇守原州,这里是他和宇文泰初次相知的地方,不久,旧病复发,蔡佑怀着对宇文泰的无限哀思在原州逝去,时年五十四岁。蔡佑天性节俭,所得赏禄都散与宗族,死时,家里竟无余财。<BR>     <BR>  蔡佑虽然和宇文泰以父子相待,但实际上两人年纪相仿,古代人以尊贵仁义者为父的例子也不鲜见,不过这也证明宇文泰有长者之风,人杰之表,收笼人心的手段高超,因而能得勇士死力,成就一番伟大事业。<BR></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北朝三国鼎立时代的绝世勇将:西魏四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