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父从军女英雄花木兰的历史真相
<STRONG>东边牧马,西边放羊——从《木兰诗》的时代说起<BR></STRONG> 中学课文里选的民歌《木兰诗》,很多人成年后仍能背诵,可是细勘诗句,却总感觉味道很怪。因为,这是一首很杂糅的诗歌,诗句的后面似乎藏着不同时代的迥异声音。南北朝时代落日的余晖,令木兰从军征战的故事,留下长长短短的暗影,一直投射到当代人的书卷旁边。<BR> 《木兰诗》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产物?木兰为什么姓花?她的家乡究竟在哪里?《木兰诗》的自相矛盾。翻开《木兰诗》的原文,可见到里边的时代符号错综纠缠,这里先列几个关键词出来——<BR> 机杼:木兰在家里织布;后文还有“出郭相扶将”,说明木兰的家是在城市范围内的。这个关键词说明木兰家过着汉人的生产方式,至少是汉化的鲜卑人。<BR> 昨夜:这个有意思了,为什么朝廷要在夜间把出征名册通知到户呢?按照我们的生活常识,不应该是白天张大榜公布吗?这恐怕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遗习了。北方部落,白天出去放牧,夜里才回到部落,所以大事军务,都在夜间通告到户。北魏鲜卑人入中原不久,还应该保持着这一遗习。<BR> 军书:即兵册。北朝时,世兵制过渡到府兵制,军户、士家世代出兵员,父退子继,户口也与民户不同,平时生产、训练,战时出征。北朝和隋初时,这样的家庭,社会地位低于民户,但高于奴婢。隋炀帝时,军户编入民籍,差别消失。<BR> 可汗-天子:诗句里边上一句“可汗”(“可汗大点兵”),下一句“天子”(“归来见天子”),指的都是同一人,就是皇帝。游牧民族称其为“可汗”,汉族称其为“天子”。这样混乱的称呼,应当是因为北魏孝文帝开始强制汉化,不说汉语就不许当公务员,而民间赶紧改口,但改口不久,时时仍要冒出一点“口音”的缘故。据考,一直到隋代,有些鲜卑族的军户还是时有口音的。<BR> 市鞍马:这一段非常奇异。木兰去搜街,买了一大堆<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7%B0%B1%B8">装备</SPAN>回来。怪了,为国出征,难道要自带装备?唐代以前,世兵或府兵由<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9%FA%BC%D2">国家</SPAN>提供装备、补给。而从唐代起,府兵要自带装备、补给。所以,这一段的描写背景不会早于唐代初期。至于里边东南西北各买一样的写法,叫做互文。形容木兰搜街,跑了很大一圈,很认真地置办装备,为后文木兰能够作战立功进行铺垫。拿到现在,就像老人磨叽月光族的句法:“一天也不懂过日子,今天上五爱买双鞋,明天搁中街买个包儿,后天上网买套衣服,就知道刷卡……”(编者注:五爱市场为沈阳的服装织纺批发集散地,中街则是沈阳著名的商业步行街。)<BR> 十二:文中三次出现十二,军书是十二卷,策勋是十二转,出征居然也是十二年。这显然是约数。古人习惯以虚数入诗,如三、九、十、十二、千、万等。但十二用得这样频繁,说明隋唐之际,十二是比较被习惯入诗的一个流行的数字。<BR> 黑山:不是辽宁的黑山。有考据称,这里的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燕山:也不是<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1%B1%BE%A9">北京</SPAN>的燕山,而是“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杀虎山”和“燕然山”一代,都是北魏与柔然间大战的著名战场。<BR> 策勋:隋开皇初年,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以下十一等,以酬勋劳。“十二级”的戎勋制度确立于唐高祖武德七年。这又是唐朝时候的事情了。<BR> 花黄:即额黄、眉间黄。这种妆扮起源于北周。原来,北周宣帝宇文斌禁止天下妇女施粉黛,除了嫔妃宫女,都得“黄眉墨妆”。这说明《木兰诗》产生年代不能早于北周宣帝末年。但,到唐时花黄已不流行了。<BR> 红妆:姐姐欢迎妹妹,“当户理红妆”。红妆是胭脂,属于施粉黛之列,说明这个姐姐又是唐朝人。<BR> 这么一分析,就彻底糊涂了,怎么一会儿是这一朝,一会儿是那一代?所以,历代人就《木兰诗》产生的年代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说它是北魏时创作的,举黑山、燕山的例子;说是唐朝创作的,就举策勋、红妆的例子。<BR><BR> <STRONG>创作过程的时代真相</STRONG><BR> 作为后人,扑对这些考据精深的古人只好礼貌地说一句:你们一开始就搞错了。<BR> 不要忘了,《木兰诗》是一首民歌。最早在南陈时,有个和尚叫智匠,编了一本《古今乐录》,录有“歌辞有《木兰》一曲”。刘宋朝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在《木兰诗》的注解中称“不知起于何代”,意思是没有确切的创作年代。<BR> 北朝同一时期的民歌开头用起兴手法,往往异曲同词,如《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开头的起兴,显然与《折杨柳》同源,再加上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和细节,可以证明,《木兰诗》的雏形产生于北朝是无疑的;到南朝梁陈之时曲辞流传到南方,得到记载和整理;到唐朝,有一个叫韦元甫的朔方节度使,在民间又得到这首已经流变了很多年的民歌,再次整理润色出来,很可能还参照了《古今乐录》的版本,于是才有了《木兰诗》最终的版本。<BR> 现代人的歌词里唱“东边牧马,西边放羊”。那么,真实的生活里就不到西边去牧马,不在东边去放羊了吗?这个跟“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样,也都是互文,是趣味化的铺陈。北朝,是性情奔放的年代,<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5%AE%C8%CB">女人</SPAN>牧马、放羊、打仗,都是很厉害的,丝毫不让须眉。所以,木兰的故事,应该有很多的个案为其衍生的素材。<BR> 民歌体裁作品的产生、流传、变化和整理完成,一般都要经历过一个很长的发酵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木兰诗》之中杂糅了各个时代的印记,正是这一文学规律的极好注解。举个例子来更好地说明。比如,假设过几天有人要排一部新戏《明英烈》,有这么个细节,刘伯温为永乐皇帝营建北京,二人正在圆明园议事,太子过来参见说:“老爸,什么时候带我去打猎?”于是五百年后,有<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7%A8%BC%D2">专家</SPAN>据此考据,并产生了争议:有专家指出,戏名叫《明英烈》,那么应该是清末的作品;可是有的专家又根据“刘伯温为永乐皇帝营建北京”这个根本没有史实依据的故事情节,推测这出戏一定拍摄于“戏说”风流行的2000年左右;还有人根据其中“老爸”这个称呼,推测该戏一定产生于用自己的心得说<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0%FA%CA%B7">历史</SPAN>、把<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E%AD%B5%E4">经典</SPAN>加以碎片化处理的2006年左右……文学作品的年代分歧,一般都是这么产生的。《木兰诗》也是这么产生的。<BR><BR> <STRONG>木兰的“姓”从哪里来</STRONG><BR> 现在说木兰,就是“花木兰”。其实,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她都并不姓“花”。因为诗里没有提到她的姓,所以《大明一统志》中说,木兰姓朱;《大清一统志》则说木兰姓魏。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自徐渭徐文长,他的《四声猿传奇》一口咬定木兰姓花。此说随着清代戏曲的兴盛而在民间得以广泛流行,甚至还敷衍出了木兰的阿爷叫花弧,红妆的阿姊叫花木莲,磨刀的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BR> 其实,这都是后人附会的,准确地说,是编的。<BR><BR> <STRONG>木兰是哪里人呢</STRONG><BR> 这个问题本来没有意义。但在眼下这个连沙和尚都已经被找到故里的时代,木兰的故乡在何处,确实很可能影响所在地的旅游经济,乃至投资项目。所以,这个问题不仅有意义,意义还很迫切。<BR> 过去的说法有—— 元朝刘廷直撰《木兰碑》,称木兰是直棣完县人,《完县志》后来的相应记载也支持这种说法;河南《商丘县志》明确记载,木兰为商丘人(还有后代和祠堂呢),而且木兰生日都有,是农历四月初八;姚莹《康輶纪行》称木兰是甘肃武威人;《大清一统志》又以为,木兰为颍州谯郡城东魏村人(今亳州市谯城区),这个落实到村一级了,而且也有祠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