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远虑而奋不顾身被腰斩的晁错
晁错为汉景帝上《削藩策》,引起轩然大波,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叛乱。连他的父亲也看到了其中的不祥之兆,竟然从老家赶来劝他,可怜的老人回家就自杀了,留下遗言说:"我不忍见祸及身。"晁错有"智囊"的称号,难道他自己就一点也感觉不到危险?他是对于汉景帝过于信赖,还是抱定了舍身为国的念头?一代名臣竟然落得个腰斩于市的下场!<BR><BR>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凡每一位皇帝即位后,都会重用自己身边的人,用当时的话说,叫作"藩邸旧恩"。有这种关系的人一般都会官运亨通,而先朝受重视的大臣却因为占据显要的位置,成了后进新锐的绊脚石,不用说官运,能保住性命也就不错了。商鞅在秦孝文王时期,改革秦国政策,使得秦国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9%FA%BC%D2">国家</SPAN>,为后来秦始皇统一<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6%D0%B9%FA">中国</SPAN>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孝文王对商鞅的酬谢不不谓不厚,裂土封爵,言听计从。可是秦惠文王一即位,商鞅便落得个车裂的悲惨下场。乐毅为燕国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功劳之大少有人比,国君一换人,他也只有逃之夭夭的份儿。然而得到皇上信赖的人也未必就一定能富贵终生,贾谊深得汉文帝宠爱,却因为权臣排挤,被远放到外省做官,郁郁而死。这还算是好的,晁错在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晁错便是他的臣属,他很佩服晁错的才能,彼此关系极其亲密,可以说是刘启的心腹。刘启当上皇帝后,对晁错是言计听从,视为左右手,可是,汉景帝为"平息"七国之乱,竟把他杀了,不能不让人感慨伴君如伴虎! <BR><BR> 晁错是颖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少年时学的是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学说,他也很有文学才华,文章写得很好,并因此任太常掌故?负责祭祀的小官?。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随后又是多年战乱,斯文扫地,原来许多学说都失传了。汉文帝时竟至天下无人会《尚书》,而这又是帝王治理天下不可或缺的。后来听说齐国有个伏生,是原来秦国的博士,只有他会《尚书》,可他已经九十多岁了,无法征召入朝。汉文帝便派晁错去齐向伏生学习,他学习回来后上书讲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被先后任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博士等职。大约在任博士期间,他写了《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指出:一个君主所以能够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即治国的方法和策略。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怎样统驭臣下,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奏报,而不受欺骗和蒙蔽;懂得怎样使万民生活得安定并且得利,那末海内就一定服从;懂得怎样使臣、子以忠孝事上,那末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晁错驳斥了一些朝臣认为皇太子不必知道治理国家的事的意见,认为以前的君主有的不能保持政权而被臣下杀害,就是由于不懂得治国的"术数"的缘故。现在太子书读得很多,但是如果不通晓治国的方法,只知背诵书本,那是劳而无功的。他建议文帝选择圣人之术中在当今切实可用的,赐给皇太子学习,经常让太子在皇帝面前陈述自己的看法。文帝采纳了晁错的意见,于是就拜他为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主管太子府内庶务的官员,相当于太子府的总管,由于晁错善于辩论,而且智谋出众,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BR><BR> 晁错在太子家令任内,多次上书给汉文帝,提出抗御匈奴的方略,汉文帝很赏识他的才学,采纳了其中很多建议。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文帝命令朝廷各部门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也应一些大臣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D%C6%BC%F6">推荐</SPAN>应策。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重要问题,提出征询?这叫"策问"?。当时贾谊已死,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对策为第一。晁错的《举贤良对策》成了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BR><BR> 在回答"通于人事终始"的问题时,晁错以<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0%FA%CA%B7">历史</SPAN>上三王之事来阐明。听说三王之时,君主与臣子都很贤明,所以共同商议政事,决定天下安定的大计,都以人情为根据。晁错列举了人情所希望的长寿、富裕、安定、闲逸,三王都不加伤害、阻止、妨碍,而是加以保护、扶持、爱惜。制订法令,要合乎民情才实行;动用民力,要根据民情,然后才去做。要求别人象要求自己一样,宽恕别人象宽恕自己一样。人情所憎恶的,不要强加于人,人情所向往的,不要强令禁止。这样做的结果,是百姓和睦相亲,国家太平安宁,君王地位巩固,恩德延传到后代。这就是明了一切根据人情来办事的功效啊。<BR><BR> 在回答"直言极谏"的问题时,晁错以五伯?霸?之事来阐明。听说五霸不如他们的大臣,所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大臣,让他们去处理。辅佐五霸的大臣,他们经常检点自己而不敢欺骗君主,奉法令而不问私,遭患难而不避死,见有才能的人而不压制,受俸禄不过量,不让无能之人据高位。有这样的品行,可算是方正之士了。大臣们制订法令,以"兴利除害、尊主安民"为目的,而不"苦民伤众"。他们实行奖赏,是表彰人们忠君孝亲的功绩,而不是无故把民财随便给人,百姓就不会怨恨,他们施行刑罚,不是放纵自己残暴之心去乱杀人,而是禁戒那些不忠不孝而危害国家的人,定罪量刑得当,犯罪者知道罪有应得而不抱怨。如此法治,可以说是平正之吏了。法令不合理,提请君主更正,不使害民;对君主的暴虐行为,不应顺从,而要帮助纠正,不使国家受害。纠正和补救君主的过失,显扬君主的功德,使君主内无邪恶的行为,外无污浊的坏名声。这样来辅佐君主,可以说是直言极谏之士了。<BR> 在回答"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的问题时,晁错以秦朝的教训来说明。听说秦开始统一天下时,君主的贤明不及三王,他们的大臣的才能也不及三王的助手,然而秦的统一事业完成得很迅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地形有利,山川富饶,财用充足,百姓善战,再加上六国的君臣都不贤能,意见分歧,百姓不肯出力。相比之下,秦最富强。本国富强而邻国混乱,正是统一天下的有利条件,因此秦始皇能兼并六国。在那时,三王的功绩都不能超过秦始皇。但是后来衰弱下来了,那是因为任用了不肖之徒和听信了谗言之贼;大造宫殿,贪得无厌,民力疲尽,征收赋税没有节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群臣恐惧,献媚求存,骄横放纵,不顾祸患;凭着高兴而随便赏赐,发泄怒气而胡乱杀人,法令烦多残酷,刑罚严厉残暴,草菅人命,秦二世甚至亲自射杀百姓取乐;贪官污吏乘法令混乱之际,擅作威势,独断专行,各自为政。秦末始乱,官吏首先侵害的是贫民百姓;到了中期,富人官吏也受损害,最后,连皇族和朝廷大臣们也受侵害。因此,闹得人人自危,个个怨恨,离散逃亡,人心涣散。陈胜带头造反,天下大乱,秦朝灭亡。晁错这个分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比较中肯而切实的。<BR><BR> 最后,晁错指出,陛下即位十六年了,但百姓还没有十分富裕,盗贼还未减少,边境尚未安宁,所以会这样,想来是陛下没有亲自管理国事,而一味依靠臣下的缘故。而那些大臣才能不及陛下,恐怕会把有的大事耽误了。<BR><BR> 晁错的对策,深得文帝的嘉许,因此,文帝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BR><BR> 西汉的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子侄幼弱,便大封同姓王以镇抚天下,齐国有七十余城,吴国有五十余城,楚国有四十余城,几乎占了天下一半。而且这些诸侯王可以自己设置官署,自己建立<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E%FC%B6%D3">军队</SPAN>,国内的租税也都归自己,如同周朝天子下面的诸侯国一样。当初的设想是假如遇到外敌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乱,这些诸侯王便可以带领自己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2%BF%B6%D3">部队</SPAN>入京勤王。可是后来这些祸患消失了,诸侯王的势力反倒对汉朝的中央政权构成了最大威胁。汉文帝时,已经有诸侯王反叛,虽然马上就平息了,但先兆已见。所以贾谊当时在一篇奏疏中就痛陈利弊,要求汉文帝及早解决,方法是"众建诸侯而削弱之",也就是把大的诸侯国分成若干小的诸侯国,分给诸侯王嫡子嫡孙以外的子孙,如果子孙没有这些,就先把未封的国土空着,这样中央不侵夺各诸侯王的一寸土地,而诸侯王的势力却无形中被削弱了。<BR><BR> 应该说贾谊既有先见之明,方法也很正确,可惜汉文帝认为自己的政权还不够稳固,所以厚施仁惠结天下人心,不愿因削藩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一直搁置未办。后来武帝时,主父偃把贾谊的这套方法加以完善,就成了"推恩令"。而武帝终于借此解决了诸侯问题。晁错在诸侯王问题上的看法是和贾谊不谋而合的,他继贾谊之后,再次提出削藩,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爰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则持反对态度。汉文帝见反对的大臣太多,且大多是掌握实权的人物,便没有采纳。<BR><BR> 汉文帝死,太子刘启继位,称汉景帝。晁错因受景帝宠信,先是被任命为内史,主管首都长安的行政管理工作。晁错多次请求景帝单独召见自己,和景帝商议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宠幸超过九卿。晁错仰仗景帝的宠幸把法令制度该改的都改了一遍。这自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可是这些人看晁错正独邀主宠,无人敢于发难。<BR><BR> 丞相申屠嘉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总想找机会收拾晁错,却一直找不到晁错的毛病。晁错的内史府座落在太上庙外面的空地上,从东门出入极不方便,晁错便开门南出,凿通了太子庙外面的围墙。申屠嘉以为终于等到机会了,便要以此为罪过奏请景帝诛杀晁错。晁错却预先知道他要告自己,便先向景竟说明情况。等到申屠嘉向景帝奏事时,便说晁错私自开凿太上皇的庙墙为门,应送廷尉治罪。景帝说:"此非庙墙,是庙内空地上的围墙,没有犯法。"申屠嘉一气之下,发病不起死了。别人见丞相都因和晁错作对被气死了,更无人敢乱说话,晁错也就越发尊贵了。<BR><BR> 不久晁错升为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他便在此时向景帝上《削藩策》,建议凡诸侯有罪过的削其支郡。凡是犯罪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晁错特别指出危险性最大的吴王刘濞,先前因为吴太子和文帝的皇太子?即后来的景帝?下棋时被打死,吴王就心怀怨恨,假说有病,不来朝见,按法律本应处死,文帝不忍治罪,赐给几杖,恩德极厚。但吴王不改过自新,反而更加骄横放纵,公然开铜山铸钱,煮海水熬盐,招诱亡命之徒,蓄谋反叛作乱。晁错认为,对于吴王刘濞,削他的封地会反,不削他的封地也要反。削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小,不削他的封地,反得迟,祸害就大。晁错认为吴国必反是正确的,但他强行削藩势必会引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和反抗,这就不是一个吴国的问题了。而且他把削夺的郡县收归朝廷,而不是如贾谊所建议的那样分给诸侯王的子孙,朝廷是得到了利益,而诸侯王的最大利益就被剥夺了,想让他们不反都不可能。<BR> 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议论,大多数人知道景帝是完全支持晁错的,因此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窦婴?窦太后的亲戚?公开站出来表示反对,同晁错争论起来,从此他们之间就结下了怨仇。最后,景帝决定: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部。随后晁错又修改了关于诸侯王的法令三十条。诸侯王都喧哗起来,联合在一起准备武力抗拒削藩。<BR><BR> 晁错毕竟是个书生,他对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危害是看的透彻,可是却没估计到各诸侯王联合反叛会有怎样的后果。景帝生长于深宫,对<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E%FC%CA%C2">军事</SPAN>也不了解,只是认为这样做对,而且相信晁错算无遗策,便同意了削藩。<BR><BR> 晁错正全力以赴处理削藩事宜,他父亲听到各地诸侯怨声载道,矛头都指向晁错,就急急忙忙从颖川跑来,对晁错说:"皇上才即位,你秉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聚敛一身怨恨,你这是在干什么?"晁错说:"事情就应当这样做。不如此,天子不尊贵,国家不安定。"他的父亲叹气说"刘氏是安全了,晁氏却危险了,我还是离开你回去吧!"这位老人一到家就服毒自杀了。临死前说:"我不忍见祸及身。"事情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7%A2%D5%B9">发展</SPAN>,果如其父所预见。<BR><BR> 削藩十多天后,久蓄反心的吴国便联合楚国等一共七国公开叛乱。七国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攻击晁错"侵夺诸侯封地,专以劾治污辱诸侯为事,不以诸侯人君之礼待刘氏骨肉,所以要举兵诛之"。<BR><BR> 七国反叛的势头很猛,没有心理准备的景帝有些慌了手脚,便和晁错一起商议军事。晁错不懂军事,认为诸侯王都是王爷,皇上应该御驾亲征才对。景帝反问道:"朕带兵出征,谁来镇守京城呢?"晁错又说:"臣留守京城。陛下出兵,应该堵住荥阳,徐僮一带地方不放弃掉,让叛兵自生骄气,然后一鼓可平。"向来对晁错言听计从的景帝这一次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而是任命周亚夫和窦婴为帅,带兵征伐七国。<BR><BR> 大臣爰盎一直和晁错不和,原因不详。凡是晁错呆的地方爰盎一定躲开,而爰盎在的地方,晁错也不去。两人从未在一间屋子里说过话。爰盎曾经做过吴国的国相,因害怕吴王势大,不敢向朝廷报告吴国会反,他回朝后吴国反叛,景帝一怒之下把他免为庶人。这时他通过窦婴,说自己有计策可以不战而平息七国之乱。窦婴以为他真有安天下的妙计,便马上报告给景帝。景帝正为军事失利犯愁,闻言大喜,马上召见。召见时晁错也在座,景帝问道:"你曾经做过吴相,今吴楚反,你看法怎样﹖‘爰盎说:"这不足忧,一定能打败之。‘景帝说:"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其蓄谋叛变已久。如今他头发都白了,其计不百全是不会起兵的,你为何说他无能为呢﹖"爰盎说:"吴国铸钱、煮盐获利是有的,但哪有豪杰为他所诱呢,即使吴招得豪杰,会辅其做正当的事,是不会促使其叛变的。吴所诱的都是无赖子弟,以及私铸钱币的亡命之徒,所以互相勾结作乱。"晁错插话说:"爰盎说的很对。"景帝接着问爰盎:"计将安出?"爰盎说:"请叫左右退出。"景帝叫左右退下,惟独留下晁错。爰盎说:"臣所说的,人臣不得知。"景帝才叫晁错离开。晁错退到东厢,心中十分痛恨。这时,爰盎才说:"吴楚宣称,高皇帝分封给王子弟封地,今贼臣晁错擅自削夺其地,所以起兵共诛晁错,如恢复原有土地就罢兵。为今计,只有斩晁错,派使赦免吴楚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则兵可不血刃而俱退。"景帝默然良久,说:"如果能如此,为安天下,我不会爱惜一人。"爰盎很聪明,害怕景帝杀了晁错会后悔,再来怪罪自己,便把自己先从责任中脱离开,说:"臣的愚计只有这一条,皇上还是好好想一想吧。"景帝没有说话,只是任命他为太常,让他治装准备去吴国议和。<BR><BR> 又过了十多天,前方的形势依然不妙,七国猛攻不已,周亚夫和窦婴都处于守势,受到攻击的梁王的告急奏章如雪片般飞来。景帝或许认为军事上难以打败七国,便下决心杀晁错以安天下。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欧等大臣趁机弹劾晁错说:"吴王反逆无道,欲危宗庙,天下人当共诛之。今御史大夫晁错议曰:‘兵数百万,独属群臣,不可信,陛下不如自出临兵,使错居守。徐、童之旁所未下者可以予吴。‘错不颂扬陛下德信,却欲使之疏远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给吴,这是无臣子礼,大逆无道。晁错应斩,其父母妻子不论老少都要杀。"景帝顺势批准:"可。"这时晁错还蒙在鼓里,景帝派中尉召错,晁错穿着朝服以为景帝有事召见,可是经过长安东市时,竟被腰斩。<BR><BR> 晁错被斩后,从前线回来的校尉邓公向景帝汇报军情。景帝问:"晁错死了。吴楚罢兵了吗?"邓公说:"吴蓄反已数十年,为削他的封地而早反,诛错不过是借口,其意不在晁错一人。杀了晁错,臣恐天下之士从此钳口不敢为陛下言事了。"景帝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强大控制不了,故主张削藩,使中央权尊,这是万世之利。削藩才开始,晁错竞被杀,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认为陛下这样做是错误的。"于是,景帝喟然长叹说:"你说的对,我也后悔了。"当时天下太平,吴楚等七国之乱是不得人心的,经周亚夫等名将镇压,不到三个月便平息,七个叛王不是被杀便是自杀,晁错削藩之功在于:从此,诸侯王力量大大削弱,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汉书》作者赞曰:"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BR><BR><BR> 晁错一心为汉室尽忠,到头来不仅成了替罪羊,也是景帝用来祈祷平息叛乱的祭品。自古以来忠君须有道有术,也就是方法要对头。晁错的悲剧和他的性格有直接关系,史载他为人"峭厉刻深",为人过于严肃,又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这就使得他没有任何人缘可谈。而一人立于朝廷之上,孤危之状却浑然不觉,只依仗皇上的宠信,便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为,终于被政敌陷害致死。而他削藩的方法也不对,景帝后来倾尽全国之力,又有周亚夫这等难得的良将,才得以平定叛乱,却也没有将削藩进行到底。直到武帝时期,还是用"推恩令"彻底削弱了诸侯的实力,根绝了后患。可见强行削藩在当时还是行不通的。晁错如果使用贾谊的方法,"众建诸侯而消弱之",即便吴国会反,其他诸侯王未必会跟着造反,晁错也就不会被朝服斩于东市了。<BR><BR> 苏轼《晁错论》中说,以七国之强,而晁错要立即削弱它们。是为了沽名钓誉。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巩固中央集权,不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吗﹖再说,贾谊也主张削弱诸侯,那也是沽名钓誉吗?苏轼还说,七国造反完全是晁错引发的,但事到临头,他不是挺身而出,担当危难,反而要把汉景帝推出"御驾亲征",叫皇帝去冒矢石之危,他自己要留守后方,逍遥自在。这既是错误,也是罪过,使汉景帝对他另有看法,所以爰盎才有空子可钻,晁错本想自全,实乃自祸。苏轼的看法可备一说。至于司马迁说,晁错擅权,搞了许多改革,"‘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这既有幸灾乐祸之嫌,更有顽固保守的气味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