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日几餐?
<P> 古人大都一日两餐,周秦时期,即使诸侯显贵也一样。孟子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饔”是每天的第一顿饭,又称“朝食”, 大约相当于上午九时左右,这是一天中的正餐。 第二顿饭叫“餔(晡)食”,又叫“飧食”,或“馂”,一般是申时(下午四点左右)吃饭。。《说文》曰:“餔,申时食也。” <BR> 汉代以后王室及显贵的饮食开始变为一日三餐,这可能与秦以后建立的早朝制度有关,而皇帝甚至有一日四餐之制。《白虎通义》云:“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餔食,少阴之始也;莫(同暮)食,太阴之始也。” 而民间百姓仍多是一日两餐,至今在晋、冀、豫交界的山区仍然一天两餐,晚上吃剩饭,且多为稀饭。晋东南称之为“酸饭”,其实剩饭并非酸,“酸”只是“飧”的变音而已。</P><P> </P>
<P>中国的三餐习惯,从庄子的“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语句中,可以证实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中国人已有一日三餐的习惯,南宋的大诗人陆放翁有诗曰:“疾行逾白步,健饭每三餐。”也可以说明,千百年来,一日三餐的习惯,非常普通.<BR><BR> 由此可知;古人富有的是一日三餐, 贫者就基本是两餐了.<BR></P> 本帖最后由 太易 于 2009-8-21 21:39 编辑
古人老百姓一般没有夜生活,睡得早,起得晚。一日两餐,时间也就过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