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情爱观
<FONT size=3> 庄子名周,“周”是周遍周彻之意,《周易》所谓“周乎万物,道济天下”。想来,庄子父母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儿子能周知一切,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庄子做到了这一点。在究明天下万物方面,他做得比孔孟要好,甚至某种程度上比老子都好。老子深刻,凡点到处,非常精切。庄子不光深刻,更富才情,同样的道理,别人只能从一个角度说下去,他可以曼衍开去,收放自如,显得非常广博。<B> </B><BR><B> 庄子是宋国蒙人,即今河南商丘东北。这个地方有意思,是武王伐纣灭商后,划出中原一块最穷的地方,发配商朝亡国奴的,所以自宋襄公以下,代出蠢人。先秦诸子,但凡讲论道理,举蠢人作例子,常常会说有一个宋人怎么样怎么样。庄子也如此,他用寓言说道理,当说到人愚不可及的时候,这个人往往就是宋人。</B> <BR><B> 如《山木》中阳子所遇到的那个旅店店主,有妾二人,偏喜欢难看的那位,而冷落漂亮的那位;又如《外物》中那些看到人家办丧事,哭得不成人样,由此感动国君,得以授爵,于是也想捡便宜,一通陪哭,待人家丧事办完,做官去了,这边跪着的哭死了一半;其主人公都是宋人。庄子敢拿家乡人开涮,表现出一种难得的自嘲精神。放眼中外古今,有这种精神的人,往往绝顶聪明。</B> <BR><B> 但聪明的人往往很穷,因为他们天性敏感,脸皮太薄。庄子即如此,一生贫穷,打草鞋为生,曾向人借粟,被人胡乱搪塞,许以以后有了钱,一定给300金。他气得没法,说,我是条将死的鱼,只要一点水就能活命,你现在许我一个引江济河的浩大工程,不如干脆到干鱼店找我算了。这里他提到干鱼,从他脖子上的皮又干又皱,可知确实营养不良。他曾去见梁惠王,提脚上阶,袍带与鞋带齐断,非常狼狈。别人说他窝囊,他不承认。他说,读书人不能施展所学才叫窝囊,我不过是穷而已。当然,今天的人未必同意他的讲法。还有什么比男人穷更大的窝囊呢!</B> <BR><B> 庄子也出仕,做过管漆园的小吏。日子过得比孔孟差多了。不过,住在乡下,不入堂庙,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就如同他不愿对帝王讲话,不愿自己的学问为人主所用,所以“王公大人不能器之”。</B> <BR><B> 贰 庄子世界中的主题</B> <BR><B> </B> <BR><B> (一)生与死</B> <BR><B> 与西方哲人认为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不同,在中国人眼里,悠悠万事,生死为大,它既是一切哲学的起源,也是一切思想的归宿。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认为彼岸世界归于天命,知命才是君子,故但重祭祀,回避讨论。道家不同,老子就不惮讲死,且以为人可适度掌控生死,如知守柔,即为“生之徒”。庄子对此看得也很透彻,甚至“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对他来说,生是劬劳,死是安息,所以能枕着骷髅睡觉,鼓盆而歌送妻,更反对“勤公”、“有为”,以为这是找死。这种反对功利,爱重生命,对现代人颇具教育意义,如何在事业进取与身心调养之间找到合适的度,太重要了。</B> <BR><B> (二)动与静</B> <BR><B> 生死是根本,落实到日常生活就是动静。道家认为静是万物之本,能益智、制动、致远、养生。老子说“不欲以静”。庄子在《庚桑楚》有更丰富发明。他说:当一个人想到富贵名利等等,就会乱了志向;有了喜怒哀乐恶欲,就会累及德性;想到去就取予等事,就会堵塞大道。如此胸中正气就没有了,没了正就没了静,静没有了,明也就没有了。而人是“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不为”。所以,他又多讲“心斋”。他讲“心如死灰”,也是这个意思。在人多浮躁妄动的当下,这样的教导也很重要。</B> <BR><B> (三)巧与拙</B> <BR><B> 中国人从来崇尚敦朴,反对弄巧。孔子反对巧言令色,《韩非子》与《吕氏春秋》也都反对巧言。道家不一概地反对巧。老子反对巧心、巧舌、巧伎,但喜欢大巧。庄子也是。《天地》写到有一个不用辘轳、凿隧取水的灌园叟,子贡不明白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有机械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有机心在胸中,人就不单纯了,想法就会很多,坏念头也就跟着出来了,这样道就不在你身上了。这老翁最后说:“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在《齐物论》中,庄子还把知识——人们认为巧的东西,分出大和小来讨论。大知看似拙,其实心宽气缓,能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小知看似巧,其实是气窄量浅,对别人往往怀有成见。如此讨论知巧,很见智慧。</B> <BR><B> (四)虚与实</B> <BR><B> 与老子一样,庄子重虚过实。认为虚可以容人之长,容物之生,有利于人排除前见,发展无穷。所以他好讲“虚静”,反对一切以占有为特征的贪欲,认为“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齐物论》还承老子“上德若谷”一说,认为往山谷中注多少东西都不会满溢,取多少东西都不会涸竭,人应该向山谷学习。当然,虚不是空,它应该是一种永远可以接受新东西的状态。古代先哲经常拿来说事的欹器,就隐含庄子讲的这个道理。 </B> <BR><B> (五)美与丑</B> <BR><B> 儒家好讲美善结合,道家认为美就是美,所以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还说“美言可以市”,但更重大美,即素朴笃实之美。庄子也是,尝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既彫既琢,复归于朴”。他更通过王骀、哀骀它等貌丑之人来讲这个道理,这些人其实都是德性高上的一流人物。通过他们庄子告诉人,外貌的不完整实在不重要。此《德充符》所谓“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他感叹人大多不忘所应忘记的形,而忘了不应忘记的德,称这才是真正的“忘”。对照之下,今天人们的忘性实在很大。</B> <BR><B> 叁 庄子思想的魅力</B> <BR><B> </B> <BR><B> (一)一切存在最彻底的反思者与批判者。</B> <BR><B> 庄子超越一切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用超拔的态度反思人生,用怀疑的眼光冷峻地看待世界。从很大程度上,他是怀疑论者和相对论者,认为理性是有局限性的,道德和价值是相对的。在一个不完善的社会里,批判者是最了不起的,最需要勇气的;在一个欠完善的社会里,怀疑论者是最冷静的,也最见智慧的。</B> <BR><B> 庄子的这种反思与批判既体现在他反智的诉求上,即不为人类表面的进步所迷惑,反思和批判一切文明的负面,怀疑它所包含的制度、习俗、观念给人性带来的戕害和异化,所以提倡“弃知”,肯定“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又体现在他反道德的指向上,即质疑一切道德礼仪的虚伪与无效。在《马蹄》中,他说过“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等一系列话,让人想到爱默生讲的“社会的道德乃圣者之恶”。让人进而体会到,再好的东西,也没有理由勉强别人照做,即使是道德,也只是一种修养而不是权力,只适合约束自己,不适合约束别人。如果道德可以成为一种运动,也应该是一项自我运动。</B> <BR><B> 此外,还体现在他反有为的表述中。老子的书通篇讲无为,因为圣人有为所造成的后果,他实在看多了。庄子也是。但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说“圣人出而大盗起”,“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把圣人和大盗联系得这么紧密。有为为什么不好?只要看看从古代的经世济民到后人的战天斗地,它给人类造成多大的灾难就知道了!有人假以邀功,并直接鼓励了盲动。这样的灾难直到今天,都不能说已经完结。所以,想想庄子的教诲,有时以道家思想做支撑,从小处着眼,长处着想,想到千秋万代,无为而治,其实是最好的政绩。</B> <BR><B> (二)现实人生的最热忱的究问者和践行者</B> <BR><B> 庄子对人生尤其是人性的思考广阔而深入。这既体现在他对自由的确认上,因为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它虽然也需要限制,不过这种限制必先证明自己是有利于自由的,而自由本身则无需证明。庄子崇尚这样的自由,不愿做供奉在宗庙中的牺牲,而宁愿自在地生活在泥塘,他甚至还为那些被伯乐挑中的千里马惋惜,以他的意思,与人的相遇,是马的不幸,所谓千里马,不就是被人骑吗?他还称“丧己于物失性欲俗”者为“倒置之民”,这样彻底地崇尚自由,和儒家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大不同。儒家要人消弱自己的个性来适应社会,庄子的心里,是要求社会来适应个人,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权利,所以在儒家的科条与佛教的桎梏中,给了中国人一方自由呼吸的空间。</B> <BR><B> 同时又体现在他对功利的破解上。强调功利易陷于实用主义,庄子崇尚自然,他认为自然无所谓功利,所以人也应该去功利。在他看来,做善事得“名”和做恶事得“刑”,因难脱与功利相联系,所以都对生命构成损害,两者没有区别。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他还举出许多绝对的例子,如支离丑残之人得享天年,而壮丁反死于兵役之类,用来说明“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的道理。这种反功利的态度对我们今天依旧有很大的启示。做事与用人都不可尽出功利,只想求名,或只求用得顺手。知道无用之用,对自己是一种保护;知道无用才是大用,对别人就易有一份尊重。</B> <BR><B> 此外,还体现在他对世道的拯救上。庄子讲话很超迈,但并非只关心个人自由,他是有救世的诚心的。他既注意调适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又注意调适人与自身的关系,教人怎样在严重的危机中保护自己,既不为外物所伤,又不为自己内心的欲望所伤,身心平和,神足气完。宏大一点说,这就是济人救世之心。他曾对蜗角上蛮氏、触氏两国的战争有生动的描述,联想到老子时100多国,至他时所剩无多,他的用意不难想见。故宋人吴文英说他是一个眼极冷而心肠极热之人。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如此感慨万端的原因。虽知道无用,终不能够忘情;虽不能够忘情,又终懒得出手。也所以,曾国藩称“以老庄为体,禹墨为用,可以经世”。</B> <BR><B> (三)精神世界最积极的体认者和开拓者</B> <BR><B> 闻一多曾说,读《庄子》可以享受到“多层的愉快”,“中国人的文化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道家之能与齐鲁之儒、三晋之法鼎足而三,庄子的贡献至为重大。</B> <BR><B> 首先谈他的相对主义。儒家看问题,是非分明。庄子颠覆这样的是非观,甚至认为没有是非,所谓厉与西施,道通为一。“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这种“齐是非”其实是反对一家一信的迂腐是非;这种无差别,也意在反对礼仪贵贱的等级差别,不能理解为他不问是非。说到底,他是要人承认物和物之间的区别,人不要随意用自己的判断去触动这种区别,因为这会干扰物本身。由于用这样的观点看问题,他的视野就显得高远超迈,冷静而客观。今天,利益矛盾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形式,因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使得是非对错不再判然分明,此时,如何运用超迈的眼光合理处理,庄子的智慧就很可借镜。</B> <BR><B> 再谈虚无的认知。庄子反对权威,怀疑一切经典。《天道》篇说,人之所以贵重书本是因其记载语言,语言表达意念,但意念后面的东西是难以表达的。世人的可悲,就在于“以形色名声足以得彼之情”。所以,他认为我们所读的书,其实都是古人的糟粕。确实,要一维的语言传达多维立体的思想太难,所以他讲“得意忘言”。正确理解他的意思,我们就应该懂得,不要尽信书本与教条,“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知识应该与生活经验、个人的体验相质证。这样才能张大自我主体,走出迷信盲从的误区,探求一条拨正旧识寻找新知的道路。</B> <BR><B> 此外,这种对精神世界的体认与开拓,还见诸他充满辩证意味的认识视角上。大家知道,道家讲“反者道之动”,辩证思想十分丰富。这里仅及其中一义。在《人间世》中,庄子说:“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你太关注喜爱的东西,反而会失去它,这与老子讲的“甚爱必大费”一个意思。各位想想,从交友到恋爱,是不是都是这样。他还承老子“多藏必厚亡”之意,在《天下》中提出“无藏也故有余”,要人做到能多给予,这样反得丰饶。想想生活中许多人拼命聚财,甚至非法敛财,庄子的教训就很有警示意义了。有些人钱多了,还贻害子孙,因为倘他贤而多财,适足损其智;愚而多财,则不免益其过。这些都与不明白无藏即达藏的道理有关。庄子的思想的现实启示无所不在,这里不过是就最切近的事理,做一说明而已。</B> <BR></FON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