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删繁就简首倡“圈阅”
自三国时起,我国就有在文书和契约上签字署名的风气,以表示某人的身份,史书上称为“押”。唐宋时期,臣僚们在进呈公文或传阅书牍时,改变了过去署全名的做法,只书写上自己的字,表示“阅过”之意。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作为参知政事,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公文、呈文。按照惯例,每次阅过文牍,王安石都要写上一“石”字。由于文牍多,他又是急性子,且不太注意书写规范,因此,这个“石”字在写了一横一撇以后,下面的“口”字干脆画成圆圈。据史书记载,“他作圈多不圆,往往窝扁,又多带过”,因此,给别人造成诸多麻烦。有时候,给他阅读过的文牍因别人误会往往辗转了回来。为了方便和显明,在一次议政会上,王安石声明自己“阅毕”文牍符号,即:一横一撇后加个圆圈。事隔不久,他又索性去掉了横撇,仅仅保留了那个圆圈,时间一长,其他同僚纷纷仿效,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了“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