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09-9-4 19:07:00

薛举

薛举,隋唐时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生年不详,死于唐武德元年(618年)。<BR><BR>&nbsp; &nbsp; 薛举父薛汪,迁居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及薜举长大成人后,其家已成为当地豪族,资财万贯,再加他体健貌伟,勇武骁悍,善于骑射,广交豪族,所以雄长一方。<BR><BR>&nbsp; &nbsp; 薛举初为隋朝金城校尉,隋炀帝穷奢极欲,搞得天下大乱,金城所在的陇西一带,又逢灾年,人民蜂起反隋。在此情况下,金城守令郝瑗特召募数千人,以薛举为将,平息民乱,薛举受命后却反戈相击,与子薛仁果及党羽,囚禁郝瑗及其他官吏,开仓放粮以赈济饥民,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秦兴,起兵反隋。械附近城池,招抚民众,队伍很快壮大起来。薛举攻占金不久,宗罗睺领导的反隋武装归附薛举。薛举又亲率精兵2千,击败屯驻枹罕(今甘肃临夏)的皇甫绾,收降岷山羌族首领钟利俗以下2万人,一时声威大振,兵众发展到13万人。<BR><BR>&nbsp; &nbsp; 薛举羽翼丰满以后,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去西秦霸王名号而称皇帝,并以子薛仁果为太子,设置官吏。之后,薛举命薛仁果攻占秦州(今甘肃天水),作为都城。<BR><BR>&nbsp; &nbsp; 薛举得秦州以后.又命薛仁果进攻扶风(今陕西凤翔)。当时扶风为唐弼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占据,并建立了农民政权,立陇西人李弘芝为皇帝,有众10万人。他们对薛仁果的来犯进行了有力的反击,使薛仁果寸土难得。薛举闻讯后即改变初衷,想收附这支农民武装,为此,特派使臣前往游说招安。使臣见唐弼后,转诉薛举之意,并挑拨唐弼与李弘芝的关系。唐弼为其言词所动,即杀李弘芝归附薛举。但就在这时,薛仁果却乘唐粥不备,对他进行突然袭击。唐弼猝不及防率数百骑兵逃跑,余众即为薛举所有。这样,薛举兵力更加强盛,号称30万人,一时,踌躇满志,准备进攻隋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不过这时从太原起兵的李渊已南下攻占长安,薛举鉴于形势的变化而没有出兵。<BR><BR>&nbsp; &nbsp; 李渊入长安后,为了站稳脚跟,打开局面,派其子李世民率军向西发展,开始与薛举发生冲突。经过交战,薛举被李世民击败,逃奔陇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薛举至陇西后,想避开李世氏向西发展,又想东降李世民,曾一度举棋不定。最后经与部下谋议,决定留在陇西以图东山再起,并任用赞助他这一谋略的原金城守令郝瑷为谋主。当时李渊占有关中居薛举之东,李渊之北有割据一方的梁师都,而梁师都之北则为突厥。突厥势力方强,对中原纷争的群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郝瑷有见于此,请薛举连络梁师都和突厥东击李渊,但因李渊这时也正派使者积极争取突厥的支持,薛举此谋未能实现。此后,薛举与李渊展开了直接的交锋,<BR><BR>&nbsp; &nbsp; 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建唐。6月,薛举进击唐之泾州 (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唐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军予以抗击,两军相遇在高摭(今陕西长武县西北)。李世民认为薛举军粮少,著意速斗,于是决定守城不战,以使其师疲惫。但薛举则利用李世民部将刘文静、殷开山不听约束和轻敌,进行突然袭击,最后将唐军击败,并俘唐大将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李世民见情况如此,知人势已去,领军逃回长安。随即,薛举命薛仁果进逼唐宁州 (今甘肃宁县)。这时,郝瑗劝薛举趁唐军新破,人心动摇,乘机直趋长安。薛举对此非常赞同,但因突然得病未能成行,不久死去。薛举死后,其子薛仁果继领其众,谥薛举为武皇帝,但未及安葬而薛仁果灭亡。<BR><BR>&nbsp; &nbsp; 薛举值隋末大乱之际,起兵反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失之残酷,“每破阵,所获士卒皆杀之,杀人多断舌、割鼻,或碓捣之。其妻性又酷暴,好鞭挞其下,见人不胜痛而宛转于地,则埋其足,才露腹背而捶之。由是人心不附。”薛举后来主要与唐为敌,但唐当时力量尚弱,并未显示统一天下的趋势,所以他对唐的战争属于群雄纷争的性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