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勇武精神
所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经官方和史料曲解的那部分东西.中国传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三部分别为儒、释、道。当然其中释即佛教乃是从印度传入,渐中国化而代替之以先秦的墨家文化。综观中国文化中的勇武精神,皆不宣扬暴力,不滥用暴力.这与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尚武民族是很大的不同.与汉民族对比,蒙古人是最有代表性的勇武民族,那么勇武就是以杀人为乐、为淫人妻女为乐来体现吗?汉文化中真的缺乏勇武和尚武精神吗?那就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勇武精神吧.<BR> 首先看看儒家思想,孔子是不谈论暴力的,在<论语>中也提到“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孔子却一再阐述了何谓强:“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这里可以看到孔圣对“强”此观念与蒙古成吉思汗的观念是大不同的,除了“衽金革,死而不厌”这种外在之强,还要有“宽柔以教,不报无道”这种内在之强。孔子的观点中也重视勇:“仁者必有勇”,“知耻近乎勇”,“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值得留意的是孔子把勇武精神当作一种衍生物,是由内心信念所自然衍生的精神,并不是一种本体精神,是一种次一级的精神,这与墨家学派的观点是一致的.历史上的孔子不单单只是个理论家,其实还是个勇武的武士,据《吕氏春秋》的描述:其能力能举城门,却不愿以力闻。其实仔细揣摩也不奇怪,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是个鲁国的武士,当年在战争中,曾经力举城门,使被困在城里的士兵安全撤出....(别的不说,单就六十五岁还能生下孔子就让我们佩服了)《左传"襄公十年》孔父也对此壮举颇为得意,所以从小便让孔子锻炼膂力和意志,遗传和培养也造就了孔子的勇武之风,然为何后人一提到儒生时,脑海中总浮现出一副温文尔雅的面孔,皆为文弱书生呢?这也和官方的曲解大有关系,刻意去隐藏了儒家思想中尚武的一面.说到日本,绝对也算是个很尚武的民族.其勇武精神就是所谓“武士道”精神,记得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一书中曾经明确提到,将武士道的最丰富的思想渊源归结于儒学:其中“至于说到严格意义上的道德教义,孔子的教诲就是武士道的最丰富的渊源。……继孔子之后的孟子,对武士道也发挥了巨大的权威……他的著作曾经长期成为禁书,尽管如此,这位贤人的言论却永远寓于武士的心中。”舍生取义被楠木正成以"七生报国"来取代,成为了武士道的精髓!<BR> 再看道家思想,很多学者也曾把中国人孱弱的原因归结到老子身上,认为道家无为的理论导致了人性的懦弱.那么老子那五千言道德经真的是国人勇武精神丧怠的根源吗?认真阅读<道德经>我们不难发现,老子精神不仅勇武且坚韧.是武的最高境界!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雄守雌,乃是内刚外柔,就象孔子一样,内在很有勇力,会举城门,但不肯以力闻,不表现出来。为什么要不表现出来?因为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宣扬武力,来参考老子这段话:“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这里请大家注意,不宣扬武力,是不滥用这种武力,而不是没有这种武力,并非弃武.请看下面这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前面老子说兵者是不祥之器,不得已的时候才用,既然用了,就是要战胜敌人,而不是要吃败仗,凭什么来战胜敌人?还是要凭借这个“力”,就是“胜人者有力”。表面上,老子一再说“柔”谈“弱”,其实其真谛是既不柔也不弱,老子所说的柔,是表面的柔,说的弱,也是表面的弱,并非内在的柔弱,且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还有另一句,是对这句话的解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现在可以看得很明白了,老子的精神,不仅是一种大勇,同时也是一种大智。说了老子,也很应该说到庄子。《庄子》一书中,有一篇文章《说剑篇》,这一篇大概是庄子早期的文章,写得很是锋锐。在这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另一种形象:剑客。庄子自称“周善为剑”,并且在赵文王面前自吹能“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应是夸张了,然而我想庄子应该有剑术上是有独到之处的,因为他有很精辟的见解:“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这个很有意思,这点表明了先秦的所有大思想家们,其实都不象后世所谓的读书人的形象,一介书生,孱弱无力,他们个个是心有猛虎,勇武过人,即是思想家,也是武士。<BR> 说到先秦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武士精神,墨家这一学派在尚武精神上表现得是最为明显的。墨子学派的任武精神是得到公认的,比如说《新语》记:“墨子之门多勇士。”又如《淮南子》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个人是个思想家,也是个武士,也是个军事家,他写了许多军事著作,在《墨子》一书中保留了十一篇,墨子的军事思想对后来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墨子学派作为学术上之一大流派,在汉代初期便销声匿迹,然而正如梁启超所说:“墨学精神,深入人心,至今不坠,因以形成吾民族特性之一者,盖有之矣。”墨子的哪些思想深入国民之心呢?梁启超指出两点:其一是墨子的牺牲主义,如《墨经》所说:“任,士损己而益有为也。”也就是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思想,中华民族乃是最富有牺牲精神之民族,古而有之侠客精神要从文化根源论,墨子思想则是最重要之一个来源;其二是墨子“非攻尊守”的军事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开边黩武的观念是十分反对的,而对守土捍难则是最为尊崇,我国国情下的武装力量体制和主导思想与墨子的思想就是非常的相似,这点也可以看出墨家学派对中国精神,特别是民间精神影响之巨大。另外墨子对中国民间的侠义思想影响极大,由于墨学主要代表民间下层人民的思想,因而这种精神传播,更多的时候,其影响是潜移默化,因而在文献上比较难考,然而大家仔细思量中国侠义思想中所重的“义”,比较孟子所谓的“义”与墨子所谓的“义”,当知墨子所谓的“义”是比较接近民间侠义思想的。晚清以任侠闻名的思想家谭嗣同,就是一例,在少年时便“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勇于牺牲,正是墨子的隔世门生。<BR> 墨子早年习儒,而孔子早年问教于老子,这种学术上的渊源关系,使得在某些重要见解上,儒、道、墨三家有共通之处,这个现象是很好理解的。比如说,儒道墨三家都非常推崇勇武的精神,但都不宣扬武力:孔子不言怪力乱神,不肯以力闻;老子对武力是“不得已而用之”;墨子则有“非攻”的思想。再如三家都认为勇武精神是由内心信念所衍生的次一级精神:孔子说“仁者必有勇”;老子说“慈故能勇”;墨子说“勇,志之所以敢也”。勇并非不受到限制,它受限于人的信念,就是孔子的“仁”,老子的“慈”,墨子的“志”,如果只是对暴力的尊崇,其实已经完全违背了真正意义上的勇!我认为一个真正的武士应该心中无刀,手中亦无刀.潜在犹如一把待出鞘之利刃,敛锋芒避锐气,却时时以侠义为本,随时勇于舍生取义.<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