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09-9-27 21:59:12

揭露赵云的骄傲本性

<P>印象中,赵云取胜的战斗,只有汉水一战是自己布谋的,也可以算是赵云的一次胜利吧,但我无法欣赏这样的胜利。同样是500万,有些人是靠自己的努力挣来的,有人是运气好彩票中来的,甚至很多人是巧取豪夺来的,所以最终结果并不是评价一个人的主要依据。相比一次靠运气的成功,我更欣赏悲壮的失败,比如出师未捷的诸葛亮。 <BR><BR>回到主题,来分析一下汉水一战的过程:“休闭寨门!汝岂不知吾昔在当阳长坂时,单枪匹马,觑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今有军有将,又何惧哉!” 在很多人眼中,赵云的这句话是极其豪迈,尽显英雄气慨。这也是他们喜欢赵云的一个重要理由。在我看来,这句话却是尽显了赵云有勇无谋的匹夫本色,即使没有后来被程武围困一事,只此一句话,就说明赵云的水平不过一高级古惑仔罢了。 <BR><BR>请先注意,赵云此举的性质和张飞长坂时的性质是一样的。但和诸葛亮的空城计不同。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曹操长坂时根本没有83万大军,没想到赵云却把他当真了,以为自己真能在83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他大概打算失败了大不了凭自己的武艺杀出一条血路,可见其“自信”。 </P>
<P>&nbsp;</P>
<P>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赵云的表现。 </P>
<P>&nbsp;</P>
<P>第一, 赵云救黄忠。如果被围的不是黄忠,而是刘封这种武将,张合和徐晃就不会大耗体力,赵云也不敢轻易去救。依我看来,真正的虎是黄忠,赵云犹如猎犬,在双方都筋疲力尽时,帮助黄忠下了最后一刀而已,但偏偏有人认为赵云比黄忠厉害得多。 <BR>第二, 若曹彰此时赶来救援,使曹军也有生力军,与赵云这股生力军交战,同是生力军,曹彰必然不会因体力不济而败走,则赵云的援军因兵力劣势会全军覆没。赵云凭着纯粹的武勇去救援,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黄忠实际上是相当厉害的角色。 <BR>第三, 还是赵云的那句话,曹操明显是被诸葛亮打怕了,看到赵云军的景况还以为是孔明的伏兵之计,不敢厮杀,被赵云免费掩杀了一顿。 <BR>这时的赵云根本不似诸葛亮空城计时的精密部署。如果不是诸葛亮对曹操的影响,曹操令军进攻,除了凭武勇冒死逃出不知他还能做些什么。最后的胜利主要功劳也自然是曹操对诸葛亮的惧怕,除此之外我看不出曹操能害怕赵云什么。 <BR><BR>轻易开“豪言壮语”的人往往都是非常浮躁的,他们这样的人只有运气特好的时候才会偶尔赌徒般赢个一两次,但最终会被对手算计(结果后来被程武所困)。赵云的一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凭着当初能在“83万”大军中冲杀来壮胆,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以为自己的武艺能解决一切问题,连刘备都只夸他一身是“胆”,而不是一身是“谋”。 <BR><BR>以3000人去救援被围困的黄忠,只有匹夫之勇的无知之人才会做出这种事,也只有与此人同类以及再等而下的人才会欣赏这样的行为。视战争为儿戏,仗着自己的武艺高强完全不计后果,根本不知“智谋”为何物,这就是赵云。 <BR><BR>当然要赢得战争需要冒险精神,但不是如此不负责任、没有计划的冒险。白起攻楚、背水一战、破斧沉舟、诸葛亮的空城计……这些战役看起来风险都很大,但却都是指挥者在知已知彼、细致分析后制定的正确战术,实际风险远没有看起来那样大,甚至可以说在战斗打响前已经稳操胜券。赵云在作这个冒险行动前有没有一点点的思考,计划呢? <BR><BR>真正懂得战争的人是不会为虚名而让自己随便冒险的,所以他们才不会失败。白起敢以几万对几十万孤军深入楚地作战,因为那是战略奇袭,以有备而攻无备,看似冒险,但胜算极大;却在看似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抗命不领兵攻赵,秦王一意孤行,果然兵败。精心筹划、不打无把握之仗才是真正的大将之风。所有文武双全的将军,都以运筹帷幄为上,凭武勇杀开血路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且既然是弱方就更要慎用“武功”。 <BR><BR>如赵云般以为曹军如草芥,自犄英雄的“体育精神”,只能说是三岁小儿的行为。<BR></P>

707820581 发表于 2009-9-27 22:08:40

三国志中的赵云和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不是一回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露赵云的骄傲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