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09-11-3 20:53:15

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太极为何两番招降祖大寿

<DIV class=f14 id=read_tpc>令皇太极始料未及的是,祖大寿失信了。但皇太极却表现出了空前的宽容和耐性。要知道,祖大寿抗清二十多年,有多少满洲人都是在“取祖大寿项上首级,夺南朝花花江山”的梦想中长大的。精明的皇太极怎能不深知收服祖大寿的意义?<BR><BR>这时的皇太极颇有些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气魄。<BR><BR><BR>  祖大寿的无奈背叛<BR><BR><BR>  逃入锦州城的祖大寿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从一个围城逃出,又陷入另一个围城: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围困。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辽东巡抚丘禾嘉已经知道了他率队献城投降的真相,并向朝廷参奏了他。无将可用的崇祯皇帝竟一反猜忌的常态,不仅没有降罪,反而提升祖大寿为左都督。这更让祖大寿寝食难安:皇帝多疑、刚愎的个性满朝文武皆知,他怎么会轻易地放过自己?升职,不过是一时的安抚之计罢了。<BR><BR><BR>  因此崇祯皇帝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祖大寿都借故推辞,不敢面君。他害怕袁崇焕的命运在他身上再次重演。<BR><BR><BR>  后金方面,皇太极三番五次派密使前来,提醒祖大寿“勿忘前约”,即刻动手夺下锦州城。祖大寿无奈以各种理由搪塞,只是向皇太极表白“断不为失信之人”。<BR><BR><BR>  作为一位身经百战成长起来的将军,祖大寿对大明怎能没有报国之心?大凌河之役献城求生,实在是为了一万多士兵和百姓活命的无奈之举。他总是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只有他这样的大将情愿不顾名节与敌人合作,甘心忍辱负重,才使毫无必要的流血得以避免,许多人的生命才能得以保全。<BR><BR><BR>  但是,皇帝和其他大臣真的能理解和相信自己吗?<BR><BR><BR>  祖大寿蓦然发现自己被困在悬崖边上,无路可走,亦无路可退。<BR><BR><BR>  两难的处境,身心的煎熬,无法抑制的内心深处起伏的波澜。经过数天的挣扎,祖大寿决定选择忘记曾经归降后金的一幕,但是这种平生从未有过的屈辱感觉,怎么可能从记忆中抹去?<BR><BR>皇太极的超常耐心<BR><BR><BR>  老实说,祖大寿这边刚一离开,皇太极就有些后悔了,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但是转念再一想,这次即使留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皇太极有这个自信,迟早,我要你死心塌地地侍奉我。他确信自己有这个能力。<BR><BR><BR>  对于留在后金军营中的祖大寿之子祖可法等人,皇太极一直以礼相待。他有的是耐心。<BR><BR><BR>  皇太极开始频繁给祖大寿写信,增进彼此的感情和了解。清崇德三年农历十月,皇太极亲自率领部队来到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城),派使者给祖大寿带话:自大凌河一别后已过数年。我不畏艰苦而来,就是希望与将军见上一面。至于将军是归降我大清还是仍留在大明,绝不勉强,将军自己决定去留。上次是我释放了将军,假如现在借会见之名诱捕将军,我还凭什么取信天下之人呢?这些年将军虽然屡次率队与我军发生冲突,但我知道你是在执行命令,尽自己的职责,我不会放在心上的,请将军不要怀疑。<BR><BR><BR>  第二天,皇太极又命令释放抓获的明军俘虏,并让他带信给祖大寿。信上说:“我在大凌河释放了你,我的大臣都说我看不清人。现在,将军应该出城与我相见,证明我没有看错你。如果将军不放心,我们各带一两名亲信随从,在两营的中间处会晤。我这么做,只是为了自我解嘲罢了,同时也让将军的子侄和大凌河的将帅都知道将军是履行诺言的人。”<BR><BR><BR>  皇太极可谓好话说尽,祖大寿却始终没有露面,他不知该怎么面对皇太极。此后皇太极将斗争重心转向征服蒙古察哈尔部和内部改革。<BR><BR><BR>  再见祖大寿,是在十年之后。<BR><BR>锦州——兵家必争之地<BR><BR><BR>  自从明清争战以来,锦州成为明朝阻止清兵向西推进的重要军事堡垒。自努尔哈赤受阻于宁远城下,到皇太极围大凌河城,相距仅40余里的锦州始终坚如磐石,形成明清在宁、锦长期对峙的局面。<BR><BR><BR>  在锦州的正南方向18里是松山城,松山偏西南方向18里是杏山城,而杏山西南方向20里是塔山城。松山、杏山、塔山三城和重镇宁远,如卫星一样护卫着锦州城。对明朝来说,这些据点所形成的一条防线,是拱卫山海关大门的生命线,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BR><BR><BR>  锦州,成为皇太极和他的将领们下一个军事目标。<BR><BR><BR>  崇德五年正月,都察院汉官参政祖可法、张存礼等人上疏,列出三条“进取”大计,第一,攻打北京,它是彻底击败明政府的举措;第二,攻打山海关,这好比将一把利剑,直抵对手的咽喉;第三,先取宁锦,这就像要伐倒一棵大树,先要剪掉它的大枝杈。<BR><BR><BR>  祖可法、张存礼的这一建议,比较集中地代表了当时一些降清汉官们的意见,对清王朝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战略规划。汉官们从传统的大一统观念出发,认为清若立国辽东一隅,终非王者之策。<BR><BR><BR>  皇太极从满洲贵族的特殊利益和满族本身的具体历史情况出发,主张与汉官们不同。他要屯兵义州(今辽宁义县),将其作为攻取锦州的前沿阵地。只有夺取了锦宁,便能使明朝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才便于达到他议和或和而不成再战的目的。<BR><BR>曹丕对皇太极的启发<BR><BR><BR>  皇太极之所以选择义州,是因为义州位于锦州和广宁的中间位置,比广宁更逼近锦州,而且地势开阔,土质肥沃,自然条件十分利于垦荒屯种。这年农历三月,皇太极任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左翼元帅,多罗贝勒多铎为右翼元帅,率军前往义州,驻扎屯田。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数万八旗将士就将原本荒凉的义州改造成适合人居的地方:修筑城池,搭盖房屋,开荒种田。<BR><BR><BR>  皇太极不仅将义州建设成为前方部队战时的后勤基地,还将义州这颗钉子,狠狠地钉入锦州守将祖大寿的眼中。他已下决心在锦宁一带与明军周旋到底,因为不仅锦宁是明军护卫北京和堵截清军南进防线的重点,祖大寿等也是明军的精锐。“塞上之兵,莫劲于祖大寿之兵”,所以皇太极这一策略,明显的倾向是他并不急于入据中原,而是先取关外地方,确立关外的一统之局,然后再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进取。<BR><BR><BR>  但是对锦州具体的作战方案:攻城还是围城?皇太极一时还有所犹豫。<BR><BR><BR>  攻城易见成效,速战速决,但是难免伤亡惨重。围城需要的是耐心和时间,但是相对人员损失小。就在两难之计,张存礼又献上一策:将明军内部的蒙古兵作为争取对象,里应外合,就可轻而易举地夺取城池了。<BR><BR><BR>  正是这个计策让皇太极再次选择了围城。曹丕说过:“坐而降之,其功大于动兵革也。”自幼熟读《三国志》的皇太极怎么会不心领神会。<BR><BR>围城恶梦十年后再度重现<BR><BR><BR>  历史在不经意间,又露出戏剧性的一面。这次围困让祖大寿又想起十年前的大凌河之围。清军抢收了锦州城外的庄稼,扫荡了锦州城周围的台哨,断绝城内明军与外界的联系,让他们陷入彻底孤立的状态。同时皇太极还规定,围城的清军三个月就要调换一批,以防止时间长了,产生懈怠的心理。<BR><BR><BR>  锦州城内的明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蒙古人。他们驻守在外城,自恃粮草充足,认为锦州城固若金汤。其中有好事的蒙古兵向清军营寨外巡逻的士兵喊话:“你们围城有什么用?我们城中的存粮够吃两三年的,你们就是围困也夺取不了锦州。”<BR><BR><BR>  哪曾想清兵的回答,让所有听到的蒙古兵都大吃一惊:“什么两三年,哪怕你们有四年的存粮,那么到第五年时,你们还吃什么?”<BR><BR><BR>  吃惊过后,蒙古兵的军心发生了动摇,于是,蒙古将领诺木齐、吴巴什等人密谋降清。他们秘密派人与济尔哈朗取得了联系,定于农历三月二十七夜里行动。谁知事情败露,农历三月二十四这天,吴巴什差一点儿就被祖大寿逮捕。他当机立断,按照双方约定的行动暗号,迅速提前采取行动:率领所部将士向明军发起进攻。济尔哈朗、多铎闻讯,立即赶到城下接应。蒙古兵从城上放下绳子,清兵率先攀绳而上,进入城内,与叛降的蒙古兵一起夹击明军,轻而易举就占领了锦州外城。<BR><BR><BR>  这次降清的蒙古将士、官员共有八十六人、士兵及男女家小共6211人。他们被暂时送到义州安置。捷报传到盛京,皇太极十分兴奋,传谕八门击鼓,召集诸贝勒、大臣于大政殿广场,皇太极登临大政殿,向众人宣布这一胜利的消息。<BR><BR>祖大寿再度归降<BR><BR><BR>  崇德七年农历二月十八,松山城陷,洪承畴兵败被俘的消息传来,祖大寿大惊失色,他还在苦苦坚守内城,一心等待援军前来解围。如今希望破灭,祖大寿清楚地知道,明政府再无能力派遣援军出关来解锦州之围。<BR><BR><BR>  与死亡相比,更让人畏惧的是绝望。祖大寿从没有想过十年之后,自己又会陷入这种生不如死的境地。难道还要再次投降?他不由摇了摇头,从心里不想这么做,况且,即使他想再次降清,皇太极还会再次相信他吗?<BR><BR><BR>  而自己一直忠心耿耿效忠的明朝又是怎么对待他和手下的将士的呢?祖大寿曾向朝廷上疏,其中有这样的话:有功者不蒙升赏,阵亡者暴露无棺,带伤者呻吟冰地,立功何用?可谓奋笔疾书,字字血泪。但是这样的话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对于锦州守军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BR><BR><BR>  祖大寿觉得自己真的走投无路了,这种无时无刻的焦虑感如千万只蚂蚁一刻不停地啃噬,让他寝食难安。直到弟弟祖大成出现在他的面前。<BR><BR><BR>  祖大寿的三个弟弟:总兵祖大乐、游击祖大名与祖大成在松山战役中,同洪承畴一同被俘。皇太极下令诛杀了其他被俘的明军官员以及兵卒3200人,却留下了洪承畴和祖氏兄弟。<BR><BR><BR>  皇太极的用意再明显不过:用祖氏兄弟再次招降祖大寿。他派祖大成进入锦州城,当面劝说祖大寿。<BR><BR><BR>  祖大成的出现,让祖大寿顿感柳暗花明。他立即决定献城出降,反倒是祖大成建议他稍微忍耐一下,哪怕作出犹豫的姿态也好,不要这么快就答应,以免给人迫不及待的感觉,让清军轻视。祖大寿冷静了下来,同意祖大成的说法,并让他返回清军营地,向清军统帅济尔哈朗禀报,要求见一见另一个兄弟祖大乐。<BR><BR><BR>  祖大乐很快也来到锦州城下,与祖大寿隔城相见。此时祖大寿又提出,要先与清军盟誓,然后再降。这次他的要求被断然拒绝,济尔哈朗明确地说:“我要攻锦州城,片刻就可攻下,还要盟誓干什么?”并随即下令攻城。祖大寿一看自己有些玩过了火,当即命令部下抵达清军营中谢罪,随后,亲率部众开城出降。<BR><BR><BR>  这一天,是公元1642年农历三月八日。<BR><BR><BR>  祖大寿的潜在利用价值<BR><BR><BR>  捷报传到盛京,皇太极大喜过望,命令除留下祖大寿及其部下妇女小孩4600余人外,其余2000余人全部诛杀。并命人立刻将祖大寿送到盛京。当祖大寿跪倒在崇政殿时,皇太极走下宝座,亲自将他扶起,好言抚慰:“你上次背叛我是为了你的主子,为了你的妻子儿女和宗族。我曾经对大臣们说过,祖大寿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后再次投降,我也决不会杀他。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只要以后能够尽心尽力地侍奉我就可以了。”<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祖大寿被授予汉军正黄旗总兵的职位。对于皇太极的这个决定,众人都感到很吃惊:对于这样一个背信弃义、反复无常的人,不杀掉已经是天大的恩典,怎么可以授予重职?难道不怕他手握兵权,再次降而复逃?<BR><BR><BR>  皇太极却胸有成竹,明政府关外九城,已失其四:松山、杏山、塔山与锦州。祖大寿是个聪明人,怎么会看不清形势?况且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既是明军事重镇宁远总兵,又是辽东提督,统率关外明军,在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中,吴三桂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皇太极善待祖大寿,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太极为何两番招降祖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