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山人 发表于 2009-11-15 09:21:01

论太极阴阳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论太极</font></font></p><br>
<p align="center"><br><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p><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今在<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2%DB%CC%B3">论坛</span>上看到有关太极的说法无奇不有,甚为疑惑,不知太极为何物,形乎?形而上乎?特发文以论之,愿知者、不知者参与。</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按太极图相看解,一阴一阳相互旋转而成太极。因此,解太极必先解<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2%F5%D1%F4">阴阳</span>也。</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何为阴阳?古人有所形容,今竟无人能定义也。余试言之。</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阴阳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限大小,有中心而无边界者也。非物也,非空也,能也。今之释者,场也。余闻天地、男女、正负、前后、寒燥、内外等皆能以阴阳说之,余以为此等皆阴阳之后效也,非阴阳也。乎以此等论阴阳,则阴阳无以为解,更不符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限大小,有中心而无边界之理解也。</font></font><br><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且慢,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且慢,无限大小,有中心而无边界。如果不能想象便不能理解,不能理解便不宜辩论也。</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者,宇宙之外皆为其体,无形之内复有其身,天地万物均在其中也。非场,何耶?</font></font><br><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设一纸,无穷大,画格其中,设所有方格同等大小,间隔以阴阳放置线条交叉之处,令所有等距绝对相同,使阴阳相吸之力绝对平衡,此时阴阳不能动也,谓绝对平衡,是为无极。不动,阴阳间无空间也。不动,无动能也。不动,无时间算也。不动,不易也。</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阴阳不动,太极无成。</font></font><br><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插一针于纸上,则阴阳间非等距矣。阴阳间非等距,则阴阳间吸引力因不平衡状态相互吸引而产生动态。产生动态,则空间现矣。产生动态,则产生惯性动力矣。产生动态,则有时间算也。</font></font><br><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随着时间的增长,阴阳必然越来越接近对方,速度也必然越来越快,空间也必然越来越大,能量也必然越来越强。一直到阴阳双方进入了能量相对平衡的状态,太极成矣。</font></font><br><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疑者问曰:“阴阳为什么动?”</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答曰“插针于纸上所以然。”</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曰“阴阳为什么不撞在一起?”</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答曰“既无身体,何撞之有?”</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曰“中心撞上可否?”</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答曰“纸上还有其它阴阳微弱的影响力,不可能绝对对中,因此,不可能互撞在一个无限小的中心。”</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曰“既不对中,相对错过而已,何成太极?</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答曰“既错过,则阴阳相吸之力向亦反矣,回归是也。”</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曰“既阴阳只有相吸之力,终撞或分,何种力量是为平衡耶?”</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答曰“离心力是也,阴阳的吸引力所产生的动能惯性与绕核的离心力达到相对平衡的时候,阴绕阳转;阳绕阴转,太极成矣。太极者,阴场外扬,阳场为体,抱阴而负阳,为万物母也。”</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14p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4pt;">曰“闻道矣。”</font></font>

北岳山人 发表于 2009-11-15 09:21:35

关于阴阳

1:不同的“阴阳” ?      
      
(1)、定义: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一种矛盾,称为阴阳。         

(2)、什么是《易学》中的阴阳:将事物中的这对矛盾的互相作用,从而使事物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使事物表现出的不同属性,叫阴阳。而其中维持事物存在的矛盾叫阳,而使事物趋向消亡的矛盾叫阴,易学侧重研究的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呈现的动态规律。

(3)、阴阳观念的引申,将一个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观念引申,到万事万物中,凡是一种事物的两性则以阴阳称呼,如天地、男、女,公、母,雄、雌;进一步而将事物呈现的不同状态,也以阴阳称之:如动物的少壮称为阳,而衰老为阴,植物生长繁荣为阳,而敛藏枯亡为阴;将一个事物的上升阶段称为阳,而哀退称为阴;一个朝代从产生、建立到鼎盛期间称为阳,而朝代衰落灭亡为阴。而在社会中:民心向、背称为阳与阴;物产丰富的状态叫阳,而缺损贫瘠称为阴;人的精神饱满称为阳,而精神不足称为阴。这些观念的产生,是阴阳观念的表面化、阴阳作用的表面化造成的结果。

(4)、阴阳观念的泛滥 :

如阴历、阳历,如凸出为阳、凹进为阴,表面为阳、内里为阴,山面向太阳为阳、背向阳光为阴,万事万物也是朝向太阳为阳、不见阳光为阴,人世间称为阳间、死后称为阴间等等,见不得人的称为阴谋。这些是阴阳观念,引申以后的滥用,已失去了《易经》阴阳观念的本意。

2:同一“阴阳”的不同层次

(1):《易学》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阴阳爻”

八卦中的“阴阳爻”,指的是“显性状况”。也就是“阳爻”表示的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处在“太阳、少阳”的阶段,而使得外在的性状呈现“阳性”,而不是“孤阳”。“阴爻”,同之。
六十四卦的“阴阳爻”,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动态描述,是“四象”的具体步骤。
而河图洛书中的9个数字,是“三才”中的每一“才”的转化原理,八卦是综合“三才”的分析结果。

(2):道学(阴符、道德经)中的“阴阳”

从本体论上,就道、德的关系讲,侧重的是“阴阳”和起来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和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就是“道和五德”的关系。
从方法论上,就法道修德的角度讲,侧重的是“三才”中的每一才中,如何把握主要矛盾(阴阳)的主要方面,从而长生久视的问题。

3:同一层次的不同“阴阳”的关系

因为“三才”可以囊括大到宇宙人生,小到鸡毛蒜皮的方方面面,所以各有各自的“三才”。而每一件事物又有本质和现象、个体和整体的区别,又有不同层次的“三才”,如人就身体来说,有“智力、身体、生命力(精气神)”为“三才”;而人在社会生存就要考虑“社会制度、生活资料和个人技能”的为“三才”。
就同一层次的不同“阴阳”来讲,就是“三才”的配合关系的问题。也就是“三才”的比例关系的事。
值得提醒的一点是,阴阳《八卦》虽然注重差距的追踪,但这个差距的大小和变化速度,是应该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的,也就是大方面“三才”是否相宜,小方面每一才的阴阳转化速度是否合理的事。比如企鹅到热带适应不了“天时”,我们到外地出差会水土不服是因为“地利”。信仰差异体现的是不同的民心,在社会来讲属于“人和”;“三才”中每才速度不合理方面,比如刀兵水火改变的是“天时”,缺碘造成的大脖子病属于“地利”,而滥吃补品造成儿童性早熟则属于“人和”,是外界因素介入破坏了应有进度的原因。

wsytlnzdm 发表于 2010-8-8 20:23:17

高手啊很值得学习啊

lagi1 发表于 2010-8-8 20:49:19

五术中,中医论阴阳是最浅白的了。
阴是质,阳是功能。
如果楼主同意以上的千言万语,没有能说得比这个更清楚,那不妨参考。

lagi1 发表于 2010-8-8 21:10:32

如阴历、阳历,如凸出为阳、凹进为阴,表面为阳、内里为阴,山面向太阳为阳、背向阳光为阴,万事万物也是朝向太阳为阳、不见阳光为阴,人世间称为阳间、死后称为阴间等等,见不得人的称为阴谋。这些是阴阳观念,引申以后的滥用,已失去了《易经》阴阳观念的本意。

阴历、阳历
万事万物也是朝向太阳为阳、不见阳光为阴
太阳主导着生物在日间和按四季发挥其功能,太阴(月亮)主导着生物在晚上巩固其体质。
故以以太阳为主导的历是阳历,以月亮为主导的历是阴历。当然,所谓阴历也还是要考虑节气。
面向太阳的地方,其生机也较积极,故一般以阳对应之。
但山水的阴阳也有以方向定的。


凸出为阳、凹进为阴
大部份的原始工具,凸出部份是发挥功能的所在,而凹入的部份是蓄力的支援部份。是以分阴阳。


表面为阳、内里为阴
功具自然如凹凸般多以外为阳内为阴。
其它如水果,外是扩张的前线,内是孕育的阴质部份。
又或如家庭,男积极在外找资源回家,而女在内孕育家庭成长。
以此可类推为何多以外为阳,内为阴。


见不得人的称为阴谋
按上理,处理事情,积极主动直接处理是阳。
搞内部制度间接处理就是阴,也借此推广指阴谋的阴。

lagi1 发表于 2010-8-9 15:37:00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0-8-9 15:40 编辑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者,宇宙之外皆为其体,无形之内复有其身,天地万物均在其中也。非场,何耶?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现代语言就是分形(factals)的概念。
http://zh.wikipedia.org/zh-cn/分形

非场,何耶
虽然说阴阳是场不见得一定是错误。但作为研究入门,将“气”与场对应,启发性应该会更大。阴、阳、太极要与气合在一块建立模形,才可无缝与现代系统理论对应。

lagi1 发表于 2010-8-9 15:52:50

三才

三才是
天:我要俯从的外在规律。
地:供我利用的环境、资源。
人:自组织的现象、安排。用现代语言就是逆熵的种子、组织、机制。

lagi1 发表于 2010-8-9 16:03:18

八卦

八卦的三爻,就是代表一个系统在三才的三个方面,正主观的体验着阴阳的那一种观点。

很简化的说明就是:


阴:滋长。阳:淘汰。


阴:建立制度、组织。阳:通过或绕过制度组织办事。


阴:累积组织实体的规模。阳:扩大组织的活动、业务规模。

以上的组织也可以“系统”来理解之。

lagi1 发表于 2010-8-9 16:10:45

阴阳为什么动

阴阳之动乃“气”所牵引。

但诚言,由无极一分而成太极之时,气动矣,阴阳也动以,硬说阴阳自动,亦无可能证明气是动在阴阳之先。

要演示此道理,唯有用实例来体悟。

跟着将会以一家“公司”为太极,来演示何为阴阳,何为气。

lagi1 发表于 2010-8-9 16:33:48

为了演示太极、阴、阳的现代概念,同时赚点网银,我可尝试以一家现代公司为一太极来演示之。

现代的一家公司,乃是由公司的资产、员工等所组成。

这些东西在太极未判之前,只能算是无极。

只有在一气动了之后,才分出阴阳成为一个太极。

那这一气之动是指什么呢?

lagi1 发表于 2010-8-9 16:51:58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0-8-9 16:55 编辑

在现代公司,引发这个一气之动者,乃是“追求利润”。

在现代法律、传统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的几乎唯一主要途径,就是“交易”。


一家公司必须要有“追求利润”或“交易”的动力,才可以称之为太极已判。


就这样一动出来,我们便能分出公司的阴阳。

公司的本质规模是阴。
即公司有多少机器、存货、厂房、员工...等。
非常简化而言,是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公司的业务规模是阳
即公司有多大的营业额和业务多样性。
非常简化而言,是公司的“利润表”。

而“气”就是业务规律。于公司而言,就主要是各样交易规律的相互配合。
“气”所代表的规律要用较长的篇幅论述,细分的话,还有五行可言,在此不再细表。
虽然三言两语解析不到“气”,但“气”顺则“血”也流通得快,也即是“交易畅顺”。
所以,就算不论较难解析的“气”,也可以靠间接观察“血”的畅顺成度,来了解公司的“气”。
非常简化而言,这就是公司的“现金流”!

大家应可从中较具体理解得到,什么是阳盛阴衰、阴阳调和,还有气强所代表的体质好,是代表什么现象等等。

有空再继续用公司做例子,演示三才的现代理解。

天子门生 发表于 2010-8-9 17:05:30

很值得学习,谢谢了。。。。

asliby 发表于 2010-8-9 21:09:05

这解法.理沦上全对..实战上错70%....如网上有.孔丘风水门人.请指教一下...

lagi1 发表于 2010-8-10 09:28:42

孔丘风水门人.请指教一下...
asliby 发表于 2010-8-9 21:09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子不语怪力乱神。

就算有其风水门人,在今天恐怕也要被同行鄙视为不入流!?

junlin 发表于 2010-10-14 15:54:07

很值得学习,谢谢了。。。。

野性神龙 发表于 2010-11-9 23:40:52

本人认为明辩阴阳乃为《易学》中的根本,也是基础,古人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只能以平面的图画来演示阴阳的运行规律,难免有所缺陷,和不易被理解和认识,而今人应充分利用电脑的功能加以诠释!首先应该明白阴阳从何而来,其次应该知道阴阳的自身属性,明辩这两个问题后才能讨论太极之真意!

junlin 发表于 2010-11-10 12:52:44

很值得學習,謝謝了。。。。

野性神龙 发表于 2010-12-1 00:55:04

本帖最后由 野性神龙 于 2010-12-1 00:57 编辑

个人认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太极图是古人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只能以平面的图所绘出的,实际的太极应该是什么样子呢?用一个不十分形象的物体来说明一下:相信大家都看到过佛珠吧!和其形状很相似!是一个类似球的形状,在中间有一个“孔”。为什么加“”呢因为这个孔的形状不是直的,类似于面包圈的内孔形状,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太极图有阴阳两个鱼眼,其实这两个阴阳鱼眼是在球体面上的孔,中间是相通的!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解释阴阳互根的道理,那它为什么是黑白两种颜色呢?这要从其属性来说明了。希望有机会能和楼主单独讨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太极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