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葬法,不易腐化,如何是好?
台灣北部近年盛行花園公墓,即是墓園規劃和整理頗具景觀功能。優點是環境幽美,沒有墓地陰森的氣氛,缺點是墳墓的葬法和傳統相去較遠。花園公墓流行以後,即常聽說遺體不易腐化的問題,原因可能是墓壙以水泥或是石塊砌成,阻絕了空氣和微生物,又家屬常以較好的棺木厚葬,因此屍體就不易腐化了。日前親戚撿骨,已葬了13年,遺體竟然腐化未深。請教有實務經驗的先進,如何處理現代水泥墓室的葬法,以避免蔭屍。謝謝。 <p>利用微生物最妥當。屍體潑滿乳酸活菌飲料,如養樂多一類,大約20瓶,然後覆蓋新鮮樹葉,保持濕潤,留棺口縫,讓空氣進入,大約三至六個月左右就會腐化,骨頭完整。千萬別用其他藥物,屍骨難存。</p> 多謝慕羲兄。此例由土公原地簡陋火化,再行撿骨。慕羲兄所言是指一開始下葬之時即如此處理,還是發現屍骨未化時的再處理?盼覆,謝謝。 下葬時,土公會開龍口(棺木打洞),然後掩土留縫,目的是讓空氣流入,微生物進入。推想屍體不化,可能是龍口被堵<br>所致。<br><br>樓上所言,是一位地師師友教的。一般用在發現蔭屍後,所採用的方法。在下先父扦辛山乙向, 面對一個大水池。喝形美女照鏡。這是先父臨終交代要土葬,當時心急,臨時找的公墓地。沒考量正神父母下水。葬了一年後,學了零正概念,發現事態嚴重,還好太歲還沒到向。老人家生前不願火化,且移棺不易,才採取如是的折衷方案,現在骨頭保存的很好,記得蓋滿微生物後半年,後才開棺的,最後剩下骨頭。還日曬一段長時間,才移到新地。<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