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09-12-25 10:56:15

大宋汴梁的杂剧

中国的戏曲是从古代的舞乐百戏中发展分化而来的,它以故事表演为主线,综合歌舞、杂技以及说唱文学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逐渐形成。隋代以前,是戏曲的萌芽时期,到了北宋,渐臻于成熟,出现了新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杂剧。宋杂剧基本具备了戏曲的各种要素:话本儿(剧本)、角色的行当之分、程式化表演模式、伴奏乐队(乐作)、相对固定的演出场所等。
  宋杂剧话本儿,流传至今的传统剧目有《目连救母》、《兰陵王》等。《目连救母》作为七月十五中元节的应时应景剧目,各个杂剧团体自过了七夕就在勾栏瓦肆争相演出,直至七月十五,观者增倍,盛况空前。
  宋杂剧角色有行当之分,呈程式化表演。演出一般由四五人参加,其角色主要有5种:末泥色(主持或主演)、引戏色(事前准备或交代者)、装孤色(即装作官员或嘲讽对象)、副净色(扮演某个人物者)、副末色(多扮演反面人物)。其表演分为三部分,即艳段、正杂剧、杂扮三个程式。艳段是杂剧的开头部分,一般由引戏出场,表演一段大家熟知的内容;正杂剧是杂剧的主要部分,一般有两个演员分别装扮角色,共同表演一段故事;杂扮为杂剧的结尾部分,演出者多扮成农村老头形象,表演以滑稽幽默插科打诨逗乐为主。《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生动记述了一出杂剧的演出过程“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于楼下……有一装田舍儿者入场,念诵言语讫,有一装村妇人者入场,与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击触,如相殴态。其村夫者以杖背村妇出场毕,后部乐作,诸军缴队,杂剧一段”。河南博物院珍藏一组砖雕,人物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是宋杂剧角色的生动写照。
  宋杂剧有知名度颇高的名伶,著名的演员有“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东京梦华录·卷五》)。
  汴梁城内勾栏瓦肆的大量出现,使戏曲演出有了相对固定的场所。从《东京梦华录》中我们可以统计出城内有“瓦子”3处,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甚至能容数千人。
  北宋皇帝喜欢戏曲,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宫中专设“云韶部”,专司戏曲和歌舞演出。每逢重大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皇帝亲率文武百官观看“百戏”演出。尤以元宵节为最盛:世人齐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诸门皆有官中乐棚,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巷小儿相失,以引聚之……满路行歌,万户千门,笙簧未彻”。(《东京梦华录·卷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宋汴梁的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