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诀》一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赵九峰其人
《地理五诀》简 介
《地理五诀》一书著于清乾隆丙午年间,著作者为赵玉材先生,字九峰;是当时地理风水的宗工哲匠。(赵玉材先生还著有《阳宅三要》一书,论述有关阳宅风水,对后人影响很大。) 作 者 赵九峰先生是清朝直隶省磁州(今河北省磁县)人,能文,善画鸟木。赵玉材先生的受业门徒兼学友四川彭县王梦亭(庸弼)先生、成都张应泰(合章)先生参与著述整理。著述的时代背景 因为当时社会上风水地理学“立法种种,各持一家,是分门愈多而道理愈晦,地理失传。”对于地理“先贤诸书得分真赝”。于是,在乾隆乙巳年底,赵九峰师徒三人“更相讨论研究,遍拣诸书”“慨然有救正之心”“尽所秘而笔之”“越七日而卷成”师徒三人用七天时间加班而书成。 著述的目的 因为“前人著述艰深,滋世迷误,”为“尽洗近今支支离离之说”,“故言期显易,一见能解。”希望言简意赅,言语显近,地理风水学者一读能懂,达到通欲易懂的目地。做到“持是法以相地,如规矩在乎物,无所遍其方圆”。“大小咸宜,而便于人者也”。可惜,赵九峰先生是看不到了,当今的风水地理学社会情况与几百年前没有什么区别,依然是泥沙俱下,龙鱼混杂。 内 容 赵九峰先生在著述中自谓,《地理五诀》是“遵郭景纯《葬经》、杨救贫《青囊经》、刘秉忠《玉尺经》、卜则巍《雪心赋》、刘青田《披肝露胆》、谭仲简《一粒粟》,或祖其而为之发明,或直述其语。”并参阅了《玉髓经》、《天玉经》、《青乌经》、《黑囊经》、《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顶门针》、《天机会元》、《人子须知》、《一贯堪舆》、《三才发秘》、《司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弹子》等地理风水学书籍,“从流溯源”。
《地理五诀》这本书共八卷,卷一为五行基础和罗盘初步篇;卷二论龙脉生旺死绝形象;卷三论穴之阴阳富贵贫贱;卷四论砂形贵贱得位失位;卷五论水之吉凶进神退神;卷六论四局朝向龙水配合;卷七论二十四山向十二种水口吉凶判断法;卷八论平洋地理风水要诀。前七卷主要论山地风水,卷八论平洋风水;主要以山地风水为主。不足与批判 有人称《地理五诀》是堪舆学典籍中的扛鼎之作。应该讲《地理五诀》确是三合派地理风水通俗入门和值得精读的著作,它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足之处。
一是全书没有一个风水地理实例。赵九峰先生在书中自称看过“千坟万冢”,但是全书八卷没有一个地理风水实例,不能不说是个缺憾,让人难以信服。不象徐继善的《地理人子须知》,实例随处可见。
二是对于罗盘的讲解内容不多。特别对于分金如何运用,分金与仙命关系如何未论及。
三是书中绘图很乱,模糊不清,让后学多有不便,甚至容易产生歧义,走入歧途。四是由于编排的体例关系,粗观其书,似乎对来水不重视。好象全书少有论及,细看几遍后才知道卷一“九宫水法歌”和“补遗”就是说明来水的。可能由于赵九峰先生及门徒的时间过于紧促,全书的编排体例上有欠科学性。
现代有人认为《地理五诀》的著者赵九峰先生根本不是杨救贫先生三合派地理传人。杨公从不认为“水为动为阳,山为静为阴”。
尽管有如此这般的缺点不足,《地理五诀》一书仍不失为一本地理风水爱好者阅读学习的好书,特别是三合派地理风水学者,可以精读一番。对于现代人李非先生、陈明先生为《地理五诀》所作注释讲解也要认真思考,不必人云亦云,因为此两位老先生未必能懂三合派的水法精髓,常有误解之处。熟读精思,自然长进。有人说风水地理要读百本古籍,信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学地理风水之上,就是写照。
谢谢分享好资料。。。 多谢提供好资料,使我更明白此书的全貌了。 精辟的论述 风水之龙、砂、穴、水、向有谁真正说清楚了?风水乃阴阳交媾后生生不息的道理。有形为阴,无形之气为阳。其实龙、砂、穴、水都有形看得见属阴,只有向所收堂气看不见属阳。 无实例,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地理五诀》
简 介
《地理五诀》一书著于清乾隆丙午年间,著作者为赵玉材先生,字九峰;是当时地理 ...
风雨同舟 发表于 2010-1-16 23:51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山阴水阳——宝照经已然揭出 谢谢,评价比较客观 本帖最后由 易尘 于 2010-1-20 11:41 编辑
《地理五诀》一书,诚地理风水扛鼎之作也。有基础知识的人,读之一目了然。即使没有基础的人,也可以通过此书得到粗浅的认识,进而有所提高。
楼主认为此书的不足,恰是作者明智之举:
1、书中不载实例。其实是因为“地理诸书多图载古来名地”,此书就不再多此一举了。
2、对于罗盘的讲解内容不多。是因为罗盘用法其他著作已详且繁,本书开宗明义,是只说“五诀”为主,对罗盘用法只略说大纲。
3、书中绘图很乱,模糊不清。书中的图,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果真有实践经验之人,并仔细阅读原作,这点不难体会。
4、编排的体例关系。书中龙穴砂水向,五诀各立一卷,条理分明,当然有些相关内容可能有所重复,此在凡例中已有言及。如果还认为编排有欠科学,则见仁见智了。
5、另:“越七日而卷成”。原文应是“越七月而卷成”,是集师徒三人之学识,历时七月才编辑成此书。古人没有现代的电脑,不可能7天时间就搞来如此详尽的材料。 确为三合派的书籍,值得一读。 其中一句看小地法,值得玩味。 《地理五诀》是堪舆学典籍中的扛鼎之作。应该讲《地理五诀》确是三合派地理风水通俗入门和值得精读的著作 不知道杨公盘,看地理五诀是有点迷糊的。呵呵 《地理五诀》
简 介
《地理五诀》一书著于清乾隆丙午年间,著作者为赵玉材先生,字九峰;是当时地理 ...
风雨同舟 发表于 2010-1-16 23:51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閣下是原創嗎? 文章说的很好。五绝要细细体会,平时只用到一半而已。 [山阴水阳——宝照经已然揭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回复 1# 风雨同舟
杨公从不认为“水为动为阳,山为静为阴”。
诚如是杨公里论决不是人们所吹的那么玄 回复 10# 易尘
此评才有水平 地理五诀深入浅出,极高明而道中庸,言之有物,如果多上山就会知道,这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形峦好书 书中说以天盘立向,为何现实中习五决的先生们多以地盘立向? 真有不符合五决之地,罗经更难。 一语点醒梦中人 提供好资料,使我更明白此书的全貌了,內容與紙書相同 《地理五诀》是堪舆学典籍中的扛鼎之作。应该讲《地理五诀》确是三合派地理风水通俗入门和值得精读的著作 力挺地理五诀!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五诀是好书啊,楼主的评价是一家之言。 谢谢各位,使我对五诀有了认识 据师传,《地理五诀》还有另一抄本,应是对编制、应用的说明。最近看到世界知识出版了全本译本,大家可看看。 三人用七天时间加班而书成。是倉促了些,但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据师传,《地理五诀》还有另一抄本,应是对编制、应用的说明。最近看到世界知识出版了全本译本,大家可看看 ...
太易郑 发表于 2010-6-6 21:07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能說說些書么,哪里可以看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