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浴文化
药浴文化药浴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中华药浴,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药浴又分为局部药浴和全身药浴两种,局部药浴多选用足部、小腿为浸泡部位,足部乃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上下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阳与足三阴经均交接于此,足部有内脏及全身反射区,有 52块骨头,60余条肌肉,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小腿的角质层较薄,且血管、神经、肌肉丰富,更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全身药浴是浸泡和熏蒸除头颈部外全身其他部位,作用面积更大,药物利用度更高,适合用病变部位广泛的全身性疾患。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药浴疗法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机理不外乎局部作用和整体作用两个方面。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其功能,直接针对病位、病因发挥治疗作用;整体治疗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 , 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 , 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 , 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 , 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湿热刺激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 , 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 使新陈代谢旺盛 , 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 , 从而使疾病向愈。
药浴疗法通过药物作用,水的温热效应以及磁疗效应,能够到达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透达腠理、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养荣生肌、美容保健等作用,不但可以治疗硬皮病、多发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顽症,而且对失眠、便秘、骨折等疾病有确切疗效,为患此类顽疾的患者带来福音,取得了疗效的突破,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适应症:糖尿病病足、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周围血管病、部分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患者。 两千年前的药浴用具
药浴既可洁身又能健体,据《周礼》等记载,在3000年前,我国就有了药浴。
药浴,自然不能缺少药材的配比,同时也需要相应器具,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徐州西汉楚王的陵墓中便发现了这方面的实物,插图描绘的是其中的铜杵、铜臼和铜量,现均藏于徐州市博物馆。
仅从外观上,你可能对这种器具感到不陌生,在中药店的柜台上,不就有和这大致相同的物品吗。这件铜杵长36.5厘米,一端粗,一端细,为棒状。
铜臼高18.2厘米,口径16.3厘米,腹部有两耳,并装饰了三道凸弦纹。在弦纹下面的臼腹上原本有一些刻铭,由于锈蚀比较厉害,有的铭文已不能辨认,现还能较清晰看出“宦眷药府”四字,这表明它是王府内用来捣碎药物的器具。两件铜量一大一小,大的长17厘米,小的长12.7厘米,形状相同,在柄部也都刻有铭文,同样由于锈蚀的缘故,已大多不能辨认。在较大的铜量上能看到“宦眷……升重八两第……”等字,据此推断其铭文表明的是该器的容量,也就是说它是属于“升”一类的容器。中国古代常用的计量单位是龠、合、升、斗、斛,除一龠等于半合外,其余都是十进位。通过对秦汉时期量具的仔细计算,当时一升的容积是200毫升左右。
由于铜杵、铜臼和铜量是与套在一起的大铜鉴、铜扁壶等沐浴、盥洗用器一同出土,而且这种组合器物在西汉时期的其他王侯、贵族墓葬中也有发现。据此,研究人员认为它们是用来捣制和称量沐浴用药的,也就是药浴的用具。
令人不容易想到的是,西汉楚王陵墓中不仅有沐浴器具,还有沐浴用的房间,房间的地面雕琢方形浅槽,人站在槽里进行沐浴,以免脏水四溢。前几年,在福建武夷山市参观汉代闽越王城遗址,看到王宫内也有浴室,而且那浴室还修有陶质的暖气管道,令参观者啧啧称奇。西汉诸王生前、死后都设置沐浴间和洗浴用具,这说明,洗浴确实是王公贵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单纯洁身净体的范畴。
大家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比较完备的礼制,而沐浴则成为礼仪的组成部分。例如祭祀是当时极其重要的事项,为了表示对神灵、祖先的虔诚恭敬,人们在祭祀前要沐浴洁身,甚至有专职官员负责此事。又如,尊老是当时重要的礼仪内容,在礼仪规定的尊老行为中,就有晚辈要每五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澡。由此可知在当年的社会交往中,洗澡除秽、清洁卫生已不仅仅是个人可有可无的事情,它关乎到了社会文明的良好风尚。
到了汉代,洗浴之风相沿不衰,还因此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假日,即“休沐”。《汉官仪》记载:“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就是说皇帝每五天为官员放假一天,让他们回家洗澡更衣,以便保持清洁的体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洗澡为理由而法定的假日。 晋唐到明清药浴疗法的发展
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
宋、金、元、明时期,药浴的方药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药浴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元代周达观在《真蜡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已成为当时医生和百姓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
到了清朝,药浴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清代名医辈出,名著相继刊物。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著的出现,中药药浴疗法已进入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急救广生集》又称《得生堂外治秘方》是程鹏程参考400余种医书,历经数十年精心类聚,汇萃精要而成,全书载方1500余首,共收病症约400余种,以供给临床治疗因人因病制宜。
吴尚先字师机,在精心研究历代先贤外治疗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外治法进行系统研究,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历数十年,著成颇具特色的《理瀹骈文》一书。在书中吴氏精辟的阐述了外治与内治机理统一的原则。他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不同的只是采取的方法各异而已。书中采用药浴疗法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扩大了前人应用的范围。在药浴种类上论述了洗、沐、浴、浸、渍、浇等法,对病人局部或全身进行洗浴。如沐头、洗手、浸足、浴身等。在论述如何应用外治法时,吴氏提出“外治必如内治者,必先求其本。” 即采用外治疗法,象应用内治疗法一样,必须探讨研究病因病机,确定疾病的阴阳表里,脏腑虚实。虽然从形式上看外治在体表、体外,但治则和内治并无两样,不但可以与内治法一起使用,而且可以补充内治法的不足。这些论述无疑为药浴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书中列举浴方79首。如治疗外感风热痛的桑菊祛风汤,治疗外感中风发热的大戟苦参汤;治疗风瘫的麻仁五枝汤;治疗臌胀的水鼓汤;治疗癃闭的温参通汤、开闸汤;治疗麻风的三物涤癞汤;治疗热毒下注、肛门肿痛的清肛汤;治疗妇女血瘀经闭的坤草汤,子宫脱出的回宫汤;治疗小儿胎垢的涤垢汤,治麻疹的赤柳汤;治疗赤眼的五行汤,眼痒的蝉菊汤。整理的系统实用。
清代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是清政府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在“外科心法要诀”各类方中专有洗涤方。有治疗痈疽疮疡的葱归溻肿汤;有治疗肛门瘙痒的却毒汤;有治疗脱发的海艾汤;治疗多发性疖肿的芫花洗方。更重要的是它阐明了中药外用,包括药浴疗法的治疗机理,即中药“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的理论。现代研究表明,皮肤湿度越高,它的渗透与吸收能力也越强,反之,则越弱。说明了早在清朝实践上就已认识到了中药外治的原理。
清代的外科医家祈坤撰写的《外科大成》记载了许多中药药浴方剂,为药浴在皮肤科疾病的运用作出了贡献。
清代药浴疗法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还表现在宫廷盛行药浴。
在清代宫廷秘方中,有许多沐浴方,洗头方,洗目方及其它外洗方。说明药浴疗法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在宫廷也很盛行。说明药浴疗法到了清朝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应用也很广泛,不仅一般医生掌握运用,宫廷御医也善于运用药浴疗法,而且疗效确切,而帝后嫔妃们因为药浴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舒适有效,所以乐于接受。现从中国中医研究院陈可冀编著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就收集了慈禧光绪所常用的药浴处方65个,其中沐浴方20个,浴头方16个,洗目方15个,洗四肢方7个,坐浴方4个,洗面方3个。 浴身保健--藏药浴
浴身保健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吐蕃时期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中,就有“熏香沐浴”的说法,而在藏医药典籍中,对于沐浴的健身治病功能更有详尽的分类和描述。
《四部医典》中说,沐浴“除垢去臭息体热,壮阳增力并延年”,还将西藏传统的水浴、药浴、熏浴、蒸气浴、日光浴合称为“健康五浴”。每年的藏历7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沐浴时节,此时雨季刚过,河水转清,水温回暖,大部分植物停止了生长,到处是一派成熟景象。据说这个时候天上的药神要到大地来采药,一颗名为“噶玛堆巴”的星星就是药神的化身,这颗星一年中仅出现在初秋的7个夜晚,凡经这颗星光照耀的水皆成甘露。此时入水洗浴,能祛除疾病和罪孽,故而也称药水浴,西藏的沐浴节即由此而来。西藏高原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江河湖畔随处可见戏水之人,尤其是当夜暮来临,“噶玛堆巴”星悬挂夜空之时,水边更是热闹非凡,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和着清亮的击水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健康快乐的心情,给宁静的高原夜空增添了几分欢快。
藏药浴,从理论上说,是沐浴节的延续和深化,它综合了水浴、药浴、熏浴、蒸气浴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如果说沐浴仅仅是一种宽松的健身活动,那么藏药浴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如藏药浴中最普通的“五味甘露汤”,就是将圆柏叶、黄花杜鹃叶、水柏枝、麻黄、丛生黄菊等五种药用植物放在一起煎煮成汤。用其水气熏洗身体,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益肾壮腰的功效。为了扩大藏药浴的治病范围,历代藏医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和临床实践,在藏药浴这一领域,已研制成功多种配方,分别针对五脏六腑的疾病和关节、皮肤、神经等病症进行治疗和预防。藏药浴作为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西藏高原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防治疾病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为了使这一宝贵的藏医药资源造福于广大的人群,西藏医学界近年来一直大力推广藏药浴。2001年12月,国内第一家专门的藏药浴大厦在北京应运而生,该大厦的医务人员利用雪域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各类藏药,运用传统配方,集医疗、保健、排毒养颜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医治疾患、防病健身。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这一关爱健康,弘扬祖国民族医学的举措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使其很快步入正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开业以来,他们已接待了许多国内外政要和艺术家,哈萨克斯坦前总理曾乘专机专程前来进行了连续9天的药浴,对其神奇的疗效赞叹不已;更有众多的患者前往求诊治病,均取得了明显功效,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肯定的同时,藏药浴这一民族医药文化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随着世界各民族人民交往的日益增多,随着西藏丰厚的传统文化进一步被世人认知,藏药浴,这朵藏医药中的奇葩必将在人类自我保养、和病痛作斗争的领域内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神奇的药浴
人们都知道,洗澡是为了清洁卫生,以后人们又认识到某些特珠方法的洗浴有治疗或养生作用,例如桑那浴、蒸气浴等,据说西太后用牛奶洗澡,于是虽年过六七十岁而皮肤却白嫩如少女。近来,不少人在挖掘、研究中国古代中医中药资料,越来越多地发现药浴对性治疗和性康复有一定的效果,民间流传的单方,独剂也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
中医药浴治疗阳痿、子宫寒冷、不育症、女子无性高潮的性冷淡以及其它性功能障碍,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或“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的。同其它治疗方法相比,药浴比较直接,简易可行,而且见效较快,特别是对由于心理障碍造成的阳痿如“见花败”与早泄等,疗效较好。
这种疗效,主要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寒而热之,散而收之,堵而疏之,痹而撵之,弱而坚之”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中药有辛、甘、淡、酸、苦、涩、麻、咸之味,有辛散、甘缓、苦坚、咸软、酸收之功。充分利用药浴中药的气、味、性,对调节和治疗性功能是有较大作用的。
目前,国际上对药浴已引起注意,在德国、法国、泰国等国家用现代科学手段研制的浴药(西药)在治疗早泄,初期阳痿方面有一定的疗效。而在中国对中药浴药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做得远远不够。当前市场上出现的“早泄灵”(属浴药)疗效似属一般,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不少民间验方,其中男用、女用都有。例如所研制的一种早泄方,有6味药,研末放热水中溶解后,性交前以此洗,抹阳茎根部,可增强性交的持久力。原方名为“太平公主万声娇”(太平公主为武则天独生女,性淫,有面首多人),仅有五味子、蛇床子、远志三味,效果不明显。研制时参考房中术古方,加其中的要药无名子,主要目的是加强热的刺激,枳实为收散去乏之气,细辛为坚久发力之药,因此,该方已趋全面,有了新的效果。
又如有一种女子药浴方名“美女倒提人,”以4味药以热水溶解后,清洗阴道,有很大的激发女子性欲的作用。另有一种温阴药浴方,在过性生活前,以4味药研末的热水溶化,清洗阴道,能有效地治疗女子阴冷,使性生活达到满意的效果。 谢谢分享。 好文章 多谢楼主 好文章,深受启发 多谢楼主 中国传统的太好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把西医看得比中医好,真是愚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