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10-4-11 08:57:25

气功历史

气功这个事物,在几乎所有新闻媒介的宣传参与下,在我国几乎已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然而,如果问一下“您能回答什么是气功吗?”则很多人又突然感到模模糊糊,说不清楚,或者错误地认为气功是练“气”的。这一方面说明多年的宣传在帮助人们科学理解气功方面,并没起多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今的气功定义存在让人们不容易理解的地方。那么,究竟什么是气功呢?

      两千年前成书的中医最早最权威的经典著《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心理健康,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才协调,按照这种规律养生才能长寿;心理不健康,则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就紊乱,按照这种规律养生必生病变。通过这段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心理在养生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气功恰恰是对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和实践的学科。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当今气功领域公认的关于气功的论述是这样写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说,当一个人的意识进入到一种非常宁静非常愉悦的虚无状态时,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会随之变得协调。长期坚持这种排除杂念放松心理紧张的锻炼,就会增强机体免疫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由此可见,气功是一项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自身生理功能协调的锻炼方法。《黄帝内经》中其它论述气功的条目还有诸如“精神内守”、“独立守神”、“传精神”、“通神明”、“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净神不乱思”、“占神往来”、“专意一神”、“必一其神”、“御精神,收魂魄”、“精神专直”、“心和调”、“安心定气”等这么多专一内容的练功要求,清楚地证明了“调神”(心理调整)才是气功的本质特征。

古人不仅理论上如此论述,在创编功法时也紧紧地联系着心理调整的核心,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的一段记载为例:“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援,斯须,则自达于涌泉。”懂得心理学知识的人从这段论述中可清楚地看出,这一练功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围绕着自我暗示核心,聚精汇神地自我想象、自我注意、自我感知的自我心理调节过程。这一过程中“想见”的“太和元气”及其运行途径,也完全是以自我想象的内容进行自我暗示的结果。通过这种想象,摈除杂念,忘却烦恼,将自己带入一个令自己心旷神怡的意境中,形成一种美好的心理情绪状态,亦即气功入静状态。

      入静,是气功锻炼本身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气功区别于其它健身方法的重要特点。入静是练功者通过采用集中注意力方法排除思想杂念,使意识从普通清醒状态逐渐过渡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状态。此时,大脑除自知自己是在练气功这一点上保持清醒外,其它部位都处于一种主动性的休息抑制状态。气功术语称之“一念代万念”。

      心理学将处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意识状态称为催眠状态。气功入静状态在实质上属于催眠状态。在形式上稍有区别的是气功造成的催眠使用的是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手段。大量实验室研究及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处于入静状态时,主观上练功人会感到全身舒适、心情愉快、心胸开阔。这种美好情绪状态,使心理紧张得以充分放松。客观上,可以检测到这种良性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的功能活动,进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向着协调有序化的方向发展。长期坚持气功锻炼,进一步可使诸如炎症、溃疡等实质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修复。这种通过自我心理调整来协调自身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形态实质的过程,就是气功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当然,也是气功具有消除心身疲劳、增强免疫能力健身防病,以及治疗心身疾病作用之所在。

      综上可见,气功不是练“气”的。如果用中医术语可将气功定义为:通过调神来协调气机,达到平衡阴阳、防治疾病目的的锻炼方法。如果用现代科学语言可将气功定义为:气功是使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入静)状态,通过良性的心理调整,使体内各系统生理功能趋向协调,甚至使病变的形态实质得以修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类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中医学有一本最早和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叫《黄帝内经》,成书于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书中除有多处论述气功外,其首篇就提到:“上古(很久以前)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说明气功的历史不只是两千多年。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将气功疗法用于健身治病。《老子》中则较早提到“或嘘或吹”、“绵绵呵其若存”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春秋战国初期的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约公元前380年)上有吐纳行气方法的铭文。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著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模仿一些动物运动的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真实写照。

      自《黄帝内经》后,历代名医的重要著作都有气功的内容。中医发展史上的许多医学名家,本身也是练功家。汉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流传后世,至今仍被气功爱好者喜爱。其他如东晋时期的葛洪、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隋代巢元方、唐代孙思邈、金元四大家、明代李时珍、张景岳、清代张璐……等,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对气功养生做了很多重要论述。

       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西汇通派代表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力主“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此间一些养生家的专著,如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丁福保《静坐法精义》、王宾贤《意气功详解》、陈乾明《静的修养法》、董浩《肺痨病特殊疗养法》、方公溥《气功治验录》等,也纷纷出版。

      数千年来,气功一直在民间流传,并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这类锻炼方法或因其强调姿势、呼吸、意念的不同,或因其来源于医、儒、道、佛、武之差异,有很多称呼。例如导引、吐呐、行气、服气、坐忘、守神、炼丹、坐禅等等。发展到40年代末期,河北省的刘贵珍先生在传播他所学练的一种养生锻炼方法的过程中,受到了河北省卫生厅的重视和支持。他们在一起商定,将刘贵珍的锻炼方法和前述多种称呼的锻炼方法统一叫做气功。后来,他们委派刘贵珍前往北京,向国家卫生部汇报了气功。1955年12月19日,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典礼的大会上,国家卫生部对刘贵珍总结传播气功的事迹给予表彰,同时给他颁发了奖状和奖金。多家新闻机构对此事进行了报导,气功和刘贵珍的名字一下子传遍全国,致使刘贵珍成为气功领域最权威的人物,同时掀起全国性的第一次学练气功的高潮。

      与此同时,广大气功与科学工作者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开展气功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气功研究被列入国家第一个医学科学十二年远景规划中。许多部门相继设立气功医疗、教学和科研机构。气功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和综合医疗措施中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气功也同其它许多事物一样遭到批判。因其具有养生健身作用而被造反派斥之为“保命哲学”。刘贵珍也受到批判。群众性的气功锻炼热潮突然中止。

       文革结束后,气功重新得以发展,逐渐形成全国性第二次学练气功热潮。各地区相继成立气功研究会、气功疗养院。一些综合医院设立气功科室、气功科研组织。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设立中医气功学科、招收气功专业研究生,标志气功学科正式进入科学殿堂。国家科学主管部门设立基金资助气功研究。气功的理论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都获得进一步发展。气功的国际交流也有较大发展。

      1978年,上海一位名叫顾涵森的物理工作者,突然对气功产生浓厚兴趣。她在上海出版的《自然杂志》连续发表论文,声称她发现气功师能发放出物质性“外气”(实际上她的实验并未经过科学验证)。顾氏观点在气功爱好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突然间声称具有发放外气能力以及可用外气给他人治病的外气师大量涌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被誉为“现代济公”的严新。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几乎所有新闻媒介的参预下,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外气”浪潮。并且这股浪潮还强烈地波及到中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开创了一个国际性的“外气”新纪元。与此同时,学术领域对气功的实质、概念、定义的争论和“外气”实质的争论也异常激烈地展开。“外气”实质的讨论甚至成为社会热点。一些打着气功招牌将气功商品化、神秘化、伪科学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一大批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识之士与伪气功的较量也随之激烈展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