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ran 发表于 2010-4-19 12:13:03

[转贴]苏州天平山范仲淹祖墓

本帖最后由 dingran 于 2010-4-19 12:16 编辑

2009年春节期间,徐伟刚老师亲到了苏州天平山,考察了范仲淹高祖的坟地。壬龙入首落脉,壬山丙向,局内峰峦耸起,甲卯、乾、坤、庚、巽砂并起峙拱,情怀传注,中饶有一分阳和气象,阳气发越,且巽方文笔峰尤秀显于天表,诚是千古发福宏大悠久之地也。

    附记: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相传他在京城做官后,回到故乡,准备将祖坟迁葬在天平山下。天平山位于苏州灵岩山北,海拔221米。因山顶常有白云缭绕,故称白云山。自唐以来,天平山就是游览胜地,风景以怪石、清泉、红枫取胜,向有“天平三绝”之誉。

    天平山上有大量的石柱奇观。满山满谷都是嵝峋怪石,千姿百态,有的“如屏如矗,或插或倚,备极奇怪”,有的“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 拿撑柱,不可名状”,或者“瑰形诡状,可喜可愕”。一块块直立的巨石,犹如古代大臣上朝记事的笏板,因此,民间有“万笏朝天”的说法。 当时有个风水先生认为天平山石头如乱箭穿胸,山坞是块绝地,切切不可在这里修造坟墓,不然将子孙衰微。范仲淹却认为,假如自己不把祖坟葬在这里,将来别人误葬了,贻害不小,于是毅然买下这块绝地。当夜,山上电闪雷鸣,石头全竖了起来。风水先生再来看时,大惊道:“这叫万笏朝天,绝地变成了福地,将来子孙必发达无疑。至于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范仲淹做到参知政事(副宰相),封魏国公。其子范纯佑、范纯仁、范纯礼等都当了大官。

http://www.xwgzy.com/web/sanji.jsp?lbid=4&zlbid=59&wzid=332

何有 发表于 2010-4-19 13:11:37

怪了?此帖提到孔聞星《地理原真》說此墳是小長生做法,是巽向丙流,怎麼怎麼變丙向,古圖丙向丙流,當面流出?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m/MdRM_ZG9jdTAxMTC3ttbZ0c0=.jpg

不過,下面確實是說丙向: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2/t7F8_01.gif

何有 发表于 2010-4-19 13:21:50

作者: 无为而治    时间: 2009-11-9 21:36             标题: 【转帖】宋朝名相范仲淹家族八百年来一直兴盛不衰       

                        宋朝名相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年轻时念书没有东西吃。在寺庙里念书,每一天煮一锅粥(我们现在称稀饭),把粥划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贫困的生活。
到以后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调整。
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实践了年青穷苦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宿愿。
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贫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看他的传记,得知他曾养活三百多家。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晓得三百多家也只能糊口而已,都过很贫穷的生活。如果过得很富裕,他那有能力养活三百多家。这是我们中国人中的大贤。
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范仲淹是此中一个。中国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是范仲淹。
范家八百年不衰,都是积德积得厚,真正修行,真做!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大福报。福报不要享尽了,分给别人享,后福就无穷了。
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
清初的一位叶状元,这个人一直到满清末年时,他的家业三百年不衰。
所以,世人若要为子孙谋福利的话,范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
由此可知,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是人生第一大事。                作者: 灰尘    时间: 2009-11-9 22:30             标题: 回复 1# 无为而治 的帖子       

                        善是人间富贵根                作者: 清清流水大师    时间: 2009-11-10 13:14               

                        这又是意淫,自己翻史书,范仲淹最大做到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儿子范纯仁两度当宰相,是最显要的了,大儿子范纯粹瘫痪了十多年中年夭折,孙辈范正平官不大却得罪了蔡京等人,被扁岭南,阖家死者十余人。                作者: niu    时间: 2010-1-5 20:29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0727.htm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参考文献及资料:《史记》、《后汉书》、《水东日记》、民国《吴县志》、汪琬《前明福建布政司右参政范公墓碑》、《范仲淹史料新编》、《范氏家乘》、台湾《范氏大族谱》、贵州《范氏家谱》、《范仲淹评传》、《范氏历代先贤史料》、《范姓宗亲通讯》、秦兆基《范氏义庄与宗法制度》、《范义宅在灵芝坊吗?》


现在一般记述范仲淹的祖先往往都从唐代的范履冰开始。范履冰已是范士会的第卅二世孙,也是范仲淹的第九世祖,原住陕西邠州,古作豳州(今陕西邠县)。履冰在唐高宗时入宫廷,密使参处各种奏章文稿,以分宰相之权,号称“北门学士”,因此迁居长安。武则天掌权的垂拱年间(685—688)升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兼修国史,但武则天喜怒无常,载初元年(689)范履冰被栽以“举逆人”罪而惨遭杀戮。
从范履冰以后,有较具体的传承脉络可寻。据《范氏家乘》载,履冰生两子:冬芬、冬倩。冬芬生子昆光,昆光生子正始,正始生两子:范远、范遴。范远生子隋,就是现在葬在苏州天平山麓、公认为苏州范氏始祖的范隋。但台湾《范氏大族谱》所列体系不同,列表如下:
范履冰——冬芬
     冬倩—鸣鹤—季春—居中—侍正——隋
     冬昌—鸣鸾—季明—居伦—侍规
不管两种族谱分别很大,但范隋是公认的范仲淹第四世祖、范士会第三十七世孙。范隋因被派往丽水(今浙江丽水县)为县丞,才开始渡过黄河,来到长江之南,后来由于“中原离乱,不克归,留家吴中”, “子孙因之,遂为中吴人”(《范氏家乘》)。当年范隋的住宅在苏州城中雍熙寺后,后来范仲淹 将祖宅改为范氏义庄,后人遂称该地为范庄前(1)。
范隋以下的四代情况,仍然不太明确。按苏州《范氏家乘》所载《先祖传》中所述:范隋之“子梦龄、均”,显然为两个儿子。经查,天平山确有范均墓,为范仲淹从祖、官衔是:宋苏州粮料判官。梦龄生五子,“赞时其第四子也”。赞时生四子:“坚、坰、墉、埙,俱随钱俶归宋,仕于太宗朝”。范墉“赞时第三子,文正公之父也”,生“五子,文正其幼子也”。但这与台湾的《范氏大族谱》及保存于贵州省织金县花红乡桂花村范厚俊手里的范氏家谱,均有明显差异(2),特分别列表如下:
苏州《范氏家乘》载:范隋——梦龄——禹谟     早亡,佚名
                  浩谟  坚  仲温
                  光谟  坰  鎡
                  赞时——墉——早亡,佚名
                  候谟  埙  仲淹
贵州《范氏家谱》载:范隋——梦龄——万谟  坚  
                  浩谟  坰  仲温
                  赞谟——墉——仲滋
                      埙  仲淹
台湾《范氏大族谱》载:范隋——质  光谟  坚  仲温
               赞  浩谟  昌  仲滔
               颀  赞时——墉——仲滋
                         仲淹
《范氏家乘》载,仲淹曾祖范梦龄,任五代吴越国中吴节度判官;祖父范赞时,为吴越国秘书监;父范墉,任北宋成德军、武宁军(即徐州)节度掌书记。后由于范仲淹功勋卓著,朝廷赠太师衔给其曾祖、祖、父,号称“三太师”;并分别追封为徐国公、唐国公、周国公,祀于苏州天平山忠烈庙。
范仲淹之兄范仲温,和另一个北宋范仲温同名同姓,并且都是有名人物,往往引起误会。范仲淹之兄范仲温,字伯玉,以恩例补为“将(匠)作簿”,后来调任新昌尉,在任三年,盗匪不敢骚乱。升任宁海军节度推官、黄岩知县,适逢水灾,他筑闸御水,救济灾民,活人无数,受到人民感戴,后升太子中舍,范仲淹创建义庄,他参预筹划甚力,但不久即逝世。而另一个范仲温,字元实,是范祖万的儿子,娶秦观之女为妻,学黄庭坚诗,著有《潜溪诗眼》。
                作者: niu    时间: 2010-1-5 20:30               

                        (二)范仲淹及其后裔支派
范仲淹父子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北宋端拱二年八月初二生于成德军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范墉官舍中。范墉原配钱氏,仲淹为继配谢氏所生,二岁父死。其父生前两袖清风,谢氏清贫无依,嫁淄州长山朱文翰,仲淹遂名朱说,入长白山醴泉寺僧舍读书,后居南都郡庠。祥符八年(1015)廿七岁举进士,礼部选第一。初任广德司理,后迎侍母亲,并到苏州要求还归范姓,族中有人难之,仲淹坚请:“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覬”,始获允许。到天禧九年(1017)为亳州节度推官,经奏明朝廷,复为范姓。仲淹虽后来位至宰相,但毕生节俭,除非宾客上门,否则“食不重肉”。对夫人、子女,“只给衣食”,但对贫苦者,则施财给药,从不吝啬。对工作极端负责,不把个人利害作为取捨标准,尽心竭力,不计成败,经常说:“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者。”意思是说:既然要做就要尽力。至于成败,圣贤尚且不能一定成功,何况我们?但决不能因此而稍有马虎。他带着一片爱心从政,每到一个地方,总是以人民利益为重。修筑堤塘,浚挖河道、兴办学校,劝民农桑、平息讼狱,征治贪奸、和邻睦边,通商互市、事必躬亲,讲求实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更激励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学人。夫人是参政李昌龄三女,淑贤俭约。皇佑四年(1052)正月,由知青州奉调颍州知州。仲淹年老力衰,扶病登程,夏五月二十日,途经徐州,不幸病逝,《遗表》对自己毫无所请,皇上特遣专使问家属有何要求,一概婉谢。谥文正,其意是:道德博洽,经天纬地谓之“文”,内外宾服谓之“正”。追封楚国公。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尹樊里(今伊川县)万安山下,敕赐西京褒贤显忠禅寺、苏州天平山白云禅寺奉香火。并赐忠烈庙额。范仲淹生四子,为纯佑(此据苏州《范氏家乘》。《宋史》为“纯祐”)、纯仁、纯礼、纯粹,均为人知。
纯佑,字天成,仲淹长子,知睿英明。随仲淹军旅在陕西御西夏,他深入士卒之中,对军中人才了如指掌。仲淹任人皆能称职,纯佑之功不可没。他并亲临前敌,御夏兵于马铺砦,且战且筑城,数日而成,使这一路赖以安定。对父母十分孝顺,从不违离左右,连科举功名也不参预。只有一官衔为将作监簿。
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跟随名儒胡孙复等学习,功力颇深,为皇祐年间进士。父亲去世才出仕,历任襄城县、河中府、和州、庆州等地方官,有惠政。后官尚书仆射、中书侍郎、观文殿大学士。一生宽厚,以忠恕二字律己,平生名言是:“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谥忠宣。
纯礼,字德叟,仲淹三子,沉毅刚正,处事立足大局,对待边境少数 民族事务处之以“静“,安定为上。边民爱戴,奉图象供奉。累官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右丞。
纯粹,字德孺,仲淹四子。沉毅有谋略,论事剀切。历任陕西转运判官,知庆州、均州,累官至龙图阁学士、户部侍郎。当时朝廷曾五路出师,征西夏未获战果。神宗拟再发大军征讨,纯粹列举公私大困、国家忧患诸项,力谏而免。
范氏后裔十六房  范仲淹始创家谱。族人续修时,因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和五服之内在朝居官的共十六人,遂分为十六房,各为房祖; “房”号以房祖的官职或谥号定名。范仲淹的四房直系子孙依次为监簿房、忠宣房、右丞房、侍郎房。
其他十二房分别为:中(忠)舍房(范仲淹长兄范仲温一支),赞善房(范仲淹长兄范仲温之长子范纯古一支),支使房(范仲淹堂弟范巨,即范坰第三子的一支),朝奉房(自二世“纯”字起谱),儒林房(范仲淹堂弟范钧,即范埴次子的一支),宣义房(范仲淹侄子、范珣之长子范畿道一支),秘丞房(范仲淹侄孙范世京,即范师道长子的一支),大夫房(范仲淹侄孙范世文,即范师道第三子的一支),郎中房(范仲淹侄孙范世延,即范希逸长子的一支),朝议房、司理房(都为范仲淹第三代后裔,名佚),驾部房(范仲淹第四代后裔,名佚)。范仲淹为范氏子孙首定的排辈字序共20字,并在皇佑三年(1052)在青州写下《续世谱·序》传于后世,其顺序为:仲、纯、正、直、公(一作“从”)、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可、称、安。
但长子范纯佑监簿房一支传到第六世“良”字辈时,范良能(官至尚书,谥清憲)梦“以之柔为名者祥,因而改名之柔,并乘此将后面14字同时改为:之、家、邦、国、廷(庭)、天、元(?)、从(人)、汝、启、惟、允(光)、必、能、兴。由此而形成了范氏两派:范仲淹所定20字在仲淹墓所在地洛阳族中流传推广,称为“洛派”;范之柔在苏州监簿房族中推行的,称为“苏派”。到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在事隔近600年之后,诸房在20字之后续定20字(从第廿一世起)。苏州监簿房为:仪、德、宏(弘)、来(列)、学、端、承、敬、懋、方、秉、中、延、孝、立、引、谷、裕、名、扬。其他诸房,由十六世明代太仆寺卿范惟一拟定,从第廿一世起的字序为:君、章、徵、显、用、循、迪、广、钦、崇、存、本、宜、充(允、运)、厚(俊)、时、遵、道、晋(普)、隆。
在再隔三百五十年后,即民国初年,族中决定再增20字(从四十一世起)。苏州监簿房为:同、福 、祖、有、功、宣、林、苏、居、丰、金(浩)、玉(气)、贯、九、洲、芝、兰、好、其、青。其他房则为:同、享、祖(宗)、贵、荣、传、谱、苏、河、通、珍、珠、全、地、理、古、松、万、代、表。         作者: niu    时间: 2010-1-5 20:31               

                        (三)苏州各支派的范氏先贤
自范仲淹以来的千年传承中,人才辈出,香港范止安先生编辑出版了《范氏历代先贤史料》,收集了从古到今290人的动人事迹。这里按笔者掌握的片断资料,选择一些有清楚祖脉可寻、属苏州世系的古代范氏贤俊,简介于后:
范师道,仲淹侄,长洲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任广德知县时,群众每年祭祀张王庙,杀牛数千,师道严加禁绝。后升御史,秉忠直言,得罪宰相,排挤出京,任常州知州等职。后又入朝,仍不改本性,直谏,有过火之处,仁宗优容不以为过。但终因直言出朝,任福州知州,病逝在明州(今宁波)知州任上,葬天平山祖陇。
范纯诚,仲淹侄,父早亡,仲淹收养在自己身边。皇祐二年,范仲淹置义田于苏州,奏请朝廷任其为长洲县尉,使其就近掌管义田、义庄。他悉心擘划,创立规制,以贻永久,是苏州范氏义庄的实际举办人。后曾任衢州司理,英年早逝,仅三十四岁,葬洛阳万安山仲淹墓北侧。
范世京,范师道之子。皇祐五年(1053)进士,熙宁时为海盐县令,很有声望。王安石推行新法,知道他是庆历新政首创者范仲淹的后裔,召到京城,但被某些人不容,仍回海盐,人民欢呼相迎。后以病乞归,诏赐秘书丞。逝世后葬天平山。
范子易(?—1469),郎中房十二世孙。曾祖范文煜,元代缙云教谕。祖父范伯皓,元代文学书院山长;父范叔旦。明宣德中(1420—1435),叔父范叔昶戌京师,无嗣,乡里公议要子易入嗣。他立即以嗣子身份赴戍所以代叔父之役。英宗下诏选拔才德之士,时族人范希正任曹县知县,上疏荐子易。朝廷召奏得体,授都察院照磨任达20年。外任棠邑知县,为政务求简易,二年后,以年老有病乞归休养,百姓卧道挽留。有《天平山景十八咏》传世,毕生清廉,逝世时家无余财,配祀文正公祠。
范昌期,仲淹十四世孙。明弘治间,朝廷徵取仲淹嫡裔守扫文正公墓,他欣然应命,举家迁洛阳伊川县守墓。正德间(1506—1521)中举,授南昌教授,上书朝廷,请在洛阳建祠致祭。他秉性耿直,以诗抨击权贵,致获罪,幸上官廉明,营救得免。逝世后配祀在仲淹祠堂之内。次子范彦第(1497—1575),别号彭山,取祖先范仲淹墓在彭婆乡万安山之意。八岁能文。嘉靖举人。历任教职,所至大力劝学,解囊助贫困士子,文风大振。葬于万安山仲淹公墓侧,这一支子孙长期留在洛阳。
范允临(1558—1641),字长倩,,仲淹十七世孙。曾祖徙居松江,父惟丕以进士官光禄少卿。天启元年(1621)允临迁返苏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初任职时颇欲建立功业,在云南为官时曾挫败外敌入侵,却为人所忌,不录功而迁福建参议。遂辞归,转而精研书画,与董其昌齐名。从福建返苏后筑室于天平山之南,与四方来友遨游于山水之间。天平山的五色红枫数百棵都是他从福州鼓山移植来此,蔚然成景,至今仍盛。遗下画极少,仅有天启五年(1625)所作《倣米氏云山》扇面,藏故宫博物院,夫人徐媛是东园(今留园)主人徐泰时之女,以能诗名。
范来宗(1737—1817),号芝岩,仲淹二十四世孙,吴县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入四库全书馆任分校。他诗学盛唐,画学宋人,都有盛名。乾隆、嘉庆间为苏州范氏义庄主奉。晚年以诗画自娱,著有《洽园诗稿》二十二卷,能反映民间疾苦、讥讽时弊。
从苏州迁出、成为其他分支的范氏后裔中,知名者有:
范钦(1506—1585),鄞县人,嘉靖进士,历任知府、按察使,酷爱典籍,为天一阁的创建者,著《天一阁集》。
范惟一(1510—1584),仲淹十六世监簿房孙,世居支硎山,父少孤,从伯父经商于松江泗泾镇,遂定居该处。嘉靖进士,历任知州、按察使、右布政使、南京太仆寺卿,所至抑豪强、平冤狱、利除弊。一再到苏州讲家范,增修家谱,续定世辈字序。
范文程(1579—1666),忠宣房后裔,明初范岳从江西乐平谪戍沈阳,有一支留为沈阳人。曾祖范鏓,历任知府、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抚民守边俱著政声,因得罪严嵩削职归籍。文程以秀才到抚顺投效努尔哈赤,皇太极继位,他行反间计使崇祯帝冤杀袁崇焕,迫走祖大寿,使明廷边关空虚。顺治入关后,他在安抚民心、开科取士、更定律令、开疆拓土方面施展了才华,为清朝仅有的汉人开国功臣。
至于官至参知政事、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石湖居士范成大,据苏州《范氏家乘》载:“按向藏世系别本载,公为文正公曾孙,原谱未列入;即石湖诗文集中亦未尝自为表著。”但与成大同年且是知友的周必大,在为成大作的《神道碑》中则说,与范仲淹 “谱牒不通”。
(四)当代苏州支系及范姓人士
苏州这个庞大的范氏族群,在历代传衍中,由于田产、置业、婚嫁、谋生、避乱等诸多因素,不断向四周扩展。到清代,凡苏州府属的昆山、太仓、吴江、常熟等县,以及邻近的嘉定、无锡、江阴等地,都已遍布范姓族人。即使在苏州本地,也衍居到城外一些乡镇。到光绪廿五年(1899),范氏16房在苏州尚剩9房,余7房已分迁外地。近、现代苏州范氏族中人才辈出,但其房支辈份已难识别。一则久未续谱,二则解放以后,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把我国传承数千年的宗族谱牒视作反动典籍而大量查抄烧毁,使人们不敢再提宗族支系,年轻一代已不知房支字辈为何物。现仅据范敬言、范敬宜、范敬千、范方暾、范永齐、范文贤等先生提供的片断资料,归纳如下:
监簿房廿四世范来宗有子学华、学芬。学华生端夫(清末上海县训导)、端毓,他们的后裔不详。学芬生端沂,端沂子承晋是秀才,老宅在高师巷1号。承晋子廿八世敬镐出嗣给承晋弟承丰,迁木渎镇,为木渎支始祖。敬镐生四子七女,次子懋熙(康民)生五子:方暾、方通、方鑫、方荣、方亮,为三十世。
第廿六世范端信的长子范承达毕业于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铁路管理系,与邹韬奋同班。抗战爆发,避难吴县光福,逝于离乱之中,仅39岁。生子敬宜、女敬敏(另详)。端信长女承俊考取庚子赔款助学金,留学美国获医学博士学位,终生在上海行医未嫁。次女承杰也考取庚子赔款助学金,留学美国获医学硕士学位,终生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解放后改为第二医学院)任教,全国许多著名医生均出其门下。
端信弟端×(志平),解放时为范氏义庄棣管。生子承祖、承×(寿煊)、承×(佳士)、承基。承祖长子敬立迁萍乡,次子敬言迁余杭。承祖之二弟承×(寿煊)为清代苏州名医曹沧洲**,开业于苏州,生敬凯等子女六人。承祖之三弟承×(佳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生子敬忠及二女。承基有子敬一。又廿四世范来润之孙端始,民国《苏州日报》记者,生子承露;原住古市巷,抗战后迁石路。承露生敬业(在南京铁路局)、敬千(在沧浪区)、敬中(市计委副主任)等七子。
此外有廿七世范承通,解放后继范承昌为范氏义庄棣管,生敬宗、敬×(又名继培,江苏省苏昆剧团国家一级导演)等4子。范承昌(亚侃)解放初期继范志平为义庄棣管,后继范端信升主奉。廿六世范云安,其祖上迁香山姚舍村。云安之子少云、筱云又迁入城中办厂(见“范文贤”条)。又镇湖上山村范姓甚多,旧有范家祠。
在近代苏州范氏族裔中的社会知名人士有:
范端信(伯英,字厚甫),范仲淹第廿六世孙。清代候选同知,附贡生。早年思想开朗,热心公益事业,鼓励子女入新式学堂读书,学习西方科学知识。26岁即被族人推举为苏州范氏义庄和义庄所办文正书院主奉(主要负责人),直至50余岁去世。对义庄及书院的兴革作出许多重要贡献。特别对制止天平山滥采山石、破坏遗址古迹倾注毕生精力。其业绩在天平山高义园内有碑作详细记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对范氏家谱作最后一次续编,为现存最新版本。
范烟桥(1894—1967)名镛,以姜夔《过垂虹》诗中“回首烟波第四桥”意而号烟桥。生于吴江同里镇范家埭,早在明末,范仲淹侄范纯懿之裔孙范思椿从苏州吴趋坊迁同里,到烟桥已传至10世,为“钦”字辈。父葵忱,举人。烟桥自幼喜爱文学,长期在光线幽暗处偷读母亲严云珍所藏弹词、小说,致成深度近视而终身戴墨镜。1907年,入本乡同川公学,为名儒金松岑**。191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长元吴公立中学(苏州草桥中学前身),与顾颉刚、叶圣陶、吴湖帆、蒋吟秋、郑逸梅等同校读书。广阅家中数千卷藏书,十七八岁时已写出《南社文学》、《南社琐谈》等10余万字。结“同南社”,又入南社。1912年秋入杭州之江学堂,恰逢孙中山辞大总统职后途经杭州,与同学数人专访并与之合影。翌年入南京民国大学。1914年起,在吴江任小学教师。编《吴江县乡土志》,并开始向上海报刊投稿,获包天笑赏识。接着办《吴江报》,抨击社会黑暗,呼吁改良。1922年,其父购宅于苏州临顿路温家岸,遂迁居苏州。该处原为清代顾予咸“雅园”一角,清池曲桥,古木参天,故名“邻雅小筑”。因其嗜酒,以古代酒器“鸱夷”为室名。时届30岁进入创作旺盛期,沪、苏、锡各报刊纷纷向他约稿,他日写数千字以应。在苏州与赵眠云等组织文学团体“星社”、“云社”、“青社”。陆续写成《中国小说史》、《民国旧派小说史略》、《诗学入门》、《茶烟歇》等。金松岑题“扬帆千里,速不及工”以赠,他将后4字刻成印章以作勉惕。又与小说林店主叶振汉合办《珊瑚》半月刊,二年中发行48期,远销日本、朝鲜、缅甸。1934年办《新吴江》报,为吴江报业先驱。1936年开始与影剧界接触,任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文书科长,编辑《明星实录》10余万字。1938年舅父严宝礼在上海孤岛创《文汇报》,被聘为秘书,同时主编苏州流亡刊物《苏州公报》。为上海国华影业公司编《乱世英雄》、《西厢记》、《秦淮世家》、《三笑》等剧,都成为当时影坛巨片。为周璇写电影《西厢记》的主题歌《拷红》、《花好月圆》,风靡一时。他前曾在东吴大学、东吴附中执教,1941年,迁至上海的东吴附中不屈从敌伪,改称正养中学,公推其为校长。后兼大夏大学教务。胜利后,《文汇报》复刊,负责编辑《文汇画报》。1946年返苏州任东吴大学教授,并为《新民报》、《文汇报》等进步报刊长期撰稿。为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编撰《陌上花开》,经洪深、吴仭之改定为《长相思》,载誉一时。又在家乡同里创办仁美中学,自任责任校董。
建国后,被举为苏州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苏州市文联主席,为评弹名演员唐耿良编新书《太平天国》,并将创作的短篇评弹和开篇汇编成《人民英雄郭忠国》。1955年起历任苏州市文化处长、中国**促进会苏州市副主委,候补中央委员,市文化局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与周瘦鹃、程小青、蒋吟秋被尊为“苏州四老”。1958年任苏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博物馆副馆长后,举办《苏州历史文物陈列》、《太平天国苏福省文物史料陈列》,首次全面展示苏州历史。柳亚子在北京逝世,他亲赴郑佩宜夫人处征集文物千余件,在苏州博物馆展出并予收藏入馆。
晚年虽体力渐衰,仍奋力写作,有《李秀成在苏州》、《拙政园志(稿)》、《驹光留影录》等十余种著述。1960年出席北京**促进会中央扩大会议时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在怀仁堂合影。1963年元旦,出席全国政协70岁以上老人宴会,由周恩来总理祝酒。“文化大革命”运动疾扫神州大地,他备受冲击折磨,编撰的诗稿、文集尚未及出版,于1967年3月28日含恨病逝于温家岸寓所,终年74岁。
范君博(1897—1976)名广宪,世居范庄前。父瀛祥,开范成泰戏衣店。他爱好文学,擅诗词,著有《痛定词》、《蠡园词稿》等,又工书法。是南社社员,星社创办人之一。尤关心地方文献掌故,编撰了《吴门园墅文献》、《红兰逸韵》、《吴门坊巷待輶吟》等,惜均未正式出版。他又热心于地方公益与教育事业,曾任苏州救火联合会主席、景范中学校长。又曾任刺绣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吴县商会监事长。沦陷期间不屈从敌伪,赴沪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抗战胜利后担任《苏州时报》社社长、吴县参议会议员、国民党吴县县党部第四区分部书记。1958年以历史问题被判刑15年。他的子女分别为教师、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分散于苏州、上海及国外。
范敬宜,端信之孙,承达子,为监簿房廿八世孙。1931年生于苏州,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和无锡唐文治主办的国学专修科。1951年响应国家号召赴东北,任《东北日报》、《辽宁日报》编辑,后升《辽宁日报》农林部主任、副总编辑。1984年调北京,历任国家外文局局长、《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敬宜姐敬敏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化学系,长期在上海市第三女中(前身为中西女中、圣玛利亚女中)任教。
范敬中,属监簿房后裔范承露的长房,苏州范仲淹研究会会长,市经委副主任。
范永齐,生于1952年,祖父范敬良从苏州迁至吴县北桥,家道中落。父亲范礼庆,务农;永齐应为30世裔孙,属“方”字辈,均未按字辈起名。1978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任吴中经济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吴中开发区规划局局长、吴中区经济技术发展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在100平方公里的荒土田野上起步,逐步赢得投资外商的信任,纷纷来区内设厂办企,使开发区快步发展。1998年患严重尿毒症,做肾移植手术。康复以后,更认真地为开发区出力,事迹被载入2005年吴中区《为党旗增辉》的“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之中。
范方暾,1945年生于吴县木渎镇,现为苏州范仲淹研究会副秘书长、洛阳范仲淹研究会名誉会长,并积极与浙江肖山的范国强筹组中国范仲淹思想文化研究会。他受台湾范氏宗亲范光陵的启迪,写出了大量清新、朴实的“新古诗”。1994年获世界新古诗大赛奖。列名《世界诗人名录》。
范培松,祖先从苏州迁常州,再迁宜兴徐舍乡中范村,全村都姓范,村南有石碑,记载从苏州避乱来宜兴的经过,惜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中。过去族中长辈每年要到常州范家祠堂(忠恕堂)祭拜祖先,祖父范喜迪属仲淹第廿七世孙,父依例应为“广”字辈,个人为“钦”字辈,但均不按字序排名了,培松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范佐,1946年生于吴县黄埭镇,按辈分应为廿九世钦字辈。南京化工学院毕业。市检察院检察长。
范文贤:1948年生,仲淹第廿九世孙,曾祖父范云安,祖父筱云,与弟少云从吴县香山姚舍迁苏州包衙前12号开设木机织绸作坊,父范广镛再将作坊迁往王枢密巷改名新华绸厂。1956年1月,与其他27家小型绸厂合组成公私合营光明丝织厂。文贤毕业于苏高中,后插队落户十年。回城后从工人升至副厂长,后任路灯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
据2006年初新华社报道,范姓在全国居第五十一位。但在苏州据2005年底统计为12585人(内城区3875人),列第三十七位。族大人众,遗漏在所不免,敬希赐告,以便补入。                作者: niu    时间: 2010-1-5 20:31               

                        (五)境内外其他范氏支派
范仲淹的后裔,一千余年来已发展成难以精确统计、散布在全国各地和世界范围内的庞大族群。其主要原因除战争避乱以外,往往是担任官职后全家迁往新的地区,落户生根。这里介绍自范仲淹以来,从苏州迁往全国各地、蔓衍成族的概况,使各地范氏后裔,也许能循此线索寻找到苏州祖根:
(一)江苏 1、金陵:三世侍郎房范正图,在北宋钦宗时任官于颍昌,金兵南侵,全家撤往金陵;又七世大夫房范士观,南宋宁宗时从嘉定迁往金陵;廿二世右丞房范章德携子徵仁等迁江宁三山街袖子湾。2、丹阳:十八世忠宣房范可陛在明万历年间迁丹阳县,二十三世孙范徵洋为丹阳邑令,是为丹阳支。3、嘉定、太仓、崇明:十七世支使房范善言(范友德之子)迁嘉定集庆寺前,其后裔又迁太仓、崇明。4、吴江:十四世忠宣房范彦修入赘吴江丁经历家,其孙善德、善高留吴江。5、常熟:十一世支使房范叔渊在元末张士诚踞平江时迁往常熟之钓渚,成支。6、淮扬地区:八世右丞房范宗禄在宋代末年随亲戚经商,遂迁居高邮;十九世郎中房范弥芷在康熙初迁泰兴县;二十三世儒林房范徵祥,埋名经商于淮扬一带;在如皋亦有忠宣房裔孙迁此。7、宜兴:八世范宗禄后裔从高邮迁来。
(二)浙江 1、湖州:南宋绍兴中期(1146前后),驾部房范秦卿迁湖州飞英寺前陈判官巷;又十世右丞房范绍彦从绍兴迁湖州西百桥;后有廿三世支使房范徵宪偕弟徵贤迁居湖州。2、嘉兴:宋南渡后,郎中房范公达(历官淮西转运使、朝议大夫)迁居嘉兴之崇德。有一孙范拱卜迁返无锡堰桥镇。3、绍兴:八世右丞房范宗尧,宋理宗时(1225—1264),迁绍兴会稽九节坊。后裔有迁上虞玉带桥,也有迁返苏州府城让簷街的。4、义乌:廿一世监簿房范仪厚迁义乌县。5、宁波:二世范纯恪在宋哲宗元祐中(1087—1094)任浙江明州推官,举家迁往,四世孙范公晖后回苏州,子范良能卒于明州(宁波);又十世右丞房范绍章从绍兴迁鄞县。6、婺州:宋代儒林房范直忱迁来定居。7、兰溪:十一世范叔肇从湖南汀潭迁居兰溪之院坞。8、苍南县:祖先范宾桥,因避海盗,偕弟宾山从福州府城西的秦宁县范家山迁苍南县马站镇凤尾山村定居。生九子,其中除二子仍居秦宁外,其余分别移往温州、莆田、霞浦、福鼎甚至海外,也有迁返苏州、福州的。到1997年,苍南县已有范姓二千余户,其字辈为20字:“宾华宜子日,邦大仲全庆,君恒则叔兴,德立永昌盛。”从第二世华蓉至今,已传十六世。9、汤溪县:祖先范大奎,清代封为大夫,在汤溪县厚大乡(现并入金华)建有大夫第,乡人俗称“十间楼”,前后各五间,中两旁有厢房,前有庭园,大门四间,内进墙门上石匾,刻“文正家风”四字,四周有琴、棋、书剑细致图案。宗亲范学伟参加抗战,胜利后奉派台湾并定居。
(三)安徽 1、休宁:范履冰被杀害后,其子范冬芬避于此。2、泾县:三世侍郎房范正兴,在南宋绍兴(1131—1162)时迁居泾县。部份后裔迁南陵。又十四世忠宣房范彦英在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任徽州府照磨,举家从湖南辰州迁徽地。3、和州:十二世监簿房范元鼎,于洪武中携子迁和州。4、碭山:十七世右丞房范善安、善君在明嘉靖间率元孙范云伯迁徐州,再迁芒碭东十二里汇聚庄定居成支。云伯生三子:汝梅(迁范庄)、汝鹽(迁范集)、汝贵(迁范花园),自此后裔散布在芒碭的丰县、虞城各地约30余处。现在碭山县高岩区葛集镇有范氏子孙。三十世范子瞻,在民国年间曾续修家谱。5、涡阳:在皖、豫交界处。该县的新兴镇范庄,有东、西范家村,均为范氏后裔。据85岁的范玉斋口述,祖上字辈排列为“大学金水心,玉广成士顺”。现前五辈已不存。全族分为范玉斋、范玉田、范成章三大院。
(四)江西 1、丰城:唐范履冰被杀后,第三子冬昌避居此。2、临川:三世忠宣房范正国,在北宋靖康之变中,扈从孟太后到江西临川,其孙范公康与侄范良恭迁临川之河田。3、乐平:范正国曾孙范良傥迁饶州乐平县。传七世到范岳,洪武中任县丞,因失火罪戌辽东沈阳中卫,后遇赦返。留子范孝文留居沈阳,成支。
(五)山东 曹州:十四世支使房范昌衍在明英宗时(1457—1464)隨父迁往。
(六)福建 范姓进入福建,当早在唐代,到宋代,七世监簿房范芰,任闽广道,告老后居福建。此外有:1、清溪:范仲淹之孙范祖禹任北宋谏议大夫,从苏州移居建宁府清溪县。2、上杭:范仲淹第七世孙范滋文的第十子范远冈,因父亲赴汀州府任,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迁往汀州上杭南湖村。3、汀宁:六世监簿房范衍(礼部尚书)迁汀宁滑石村。4、闽中:二十世监簿房范兴霍之子范仪皋娶妻福建人,遂住闽中。5、沙县:忠宣房后裔范荣贻现在沙县城关。
(七)北京及河北 1、北京:十二世监簿房范元大,洪武初戌北京玉门卫。两子随往。2、保定:十七世忠宣房范可立、可言从吴江县迁往;廿一世监簿房范仪俨,娶妻保定人,遂居此(3)。
(八)湖南 1、湘潭:四世忠宣房范直清,绍兴中迁湘潭县(后裔中有范和甫,迁返如皋和上海);七世忠宣房范士峻迁湘潭(后裔范叔肇迁浙江兰溪)。2、湘阴:四世右丞房范直谅,建炎中迁湘阴。3、隆回:八世监簿房范天贡于元代大德三年(1299)任湖南宝庆知府,与三弟天贵(湖南隆回县令)告老落户于此成支。4、辰州:十一世忠宣房范叔裕在洪武中戍湖南辰州,成支。十四世孙彦英,弘治时任职徽州,举家迁往。
(九)广东 1、潮州:元兵南下,原在福建上杭县的七世孙范滋文之第十子范远岡之后裔始迁广东潮州府海阳县清溪乡,奉远岡为始祖。2、大埔:明成化十四年(1478)潮州海阳县支后裔到大埔开荒落户,也奉范远岡为始祖。3、长乐:十三世范法胜(范敬盛之次子)迁长乐县。4、陆丰:十三世范法澄(范敬盛之四子,号公义)于元末明初从潮州避居广东陆丰县吉康都崘岭乡黄护寨(今广东陆河县水唇镇),成支奉为始祖。范法澄生五子,第三子刘保移居同乡的田心坝,遂分成二支。现陆丰县仍有仲淹祠。
(十)辽宁 1、沈阳:十三世忠宣房范岳(详见江西支)谪戌沈阳,岳四传至范鏓,生子范沉,孙范楠,范楠生范文程。2、辽东:十二世郎中房范子渊遣戍辽东,子孙散布该处。
(十一)四川 1、华阳:范隋胞弟范隆任华阳县令,繁衍成支。2、泸州:十五世监簿房范从宽嘉靖十二年(1533)任四川潼州府尹,举家迁泸州为始祖。现已传至第三十世,后裔散布江安、兴文、珙县等地,形成大族。3、敍永:在泸州的部份后裔迁敍永江门镇而成本支,其后又有子孙由此迁往贵州织金县。
(十二)云南 十世郎中房范伯启,明洪武初戌云南,子范叔安同往云南。1、威信:十五世监簿房范从宽子范原俊(字祖秀)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被云南大土木(类似土司)、彝族陇姓聘为族中汉语教师兼管档案,遂迁居威信成支。现后裔散布在富源、马龙、马过河、黄泥河等地,已发展成上万人的庞大族群。2、宣威:侍郎房范思敬在洪武十四年(1381)封武略将军,镇守沾益,定居宣威成支。现后裔散布在宣威、镇雄一带。现镇雄县母亨镇被族中人认定为祖基。
(十三)贵州 1、安顺、六盘水:范昌在明洪武初,从江西南昌随大军南征,来此落户定居。2、织金:有多处来源,如八世监簿房范天贵后裔,从湖南隆回迁来;有从甘肃陇西县范家湾迁来;十六世监簿房范原俊到云南威信后,传到二十九世范德州,携子泽林于1923年因经商从云南威信迁来成支。现已传到三十一世“厚”字辈,散布在织金、清正等县,以织金为多,约近万人;另有从四川泸州移居四川敍永江门镇一支迁来。3、清镇县:范厚忠从云南镇雄迁来。据该县红枫镇东门桥乡干河坝村范贤坤提供的排辈字序(仅知六字)为:“德倾伯贤孝占”。现传至贤字辈。4、仁怀县:范厚炎从江西丰城迁四川,再来仁怀定居。
贵州范氏后裔现散布在毕节、大方、织金、清镇等地,如将云南的镇雄、盛信、宣威、盐津、彝良等地合在一起,云贵两省范氏族人已达到10万以上。其迁移脈络是:苏州——福建——湖南——云南——贵州。他们自己编定排辈字序,成为又一体系。据贵州织金县范厚俊提供的资料,从苏州迁到福建以后,他们自定的32字是:天爱永应,继思祖宗,端本从原,世大延长,德正克配,华国嗣芳,贤才钦仰,庆泽隆昌。但实际只使用到“原”字辈,因原俊被聘到云南镇雄任教落户后,子孙在云南繁衍发展,厚俊之孙范文魁主持另定新的字辈20字,为:“祖朝文登启,芝绍吉钟兴,本源德泽厚,贤孝占群英。”1939年又续定20字:“重义遵师友,立名儒智珍,学成高美氏,光远振家声。”到2005年,在世的子孙后裔已有八代之多,目前还有源字长辈健在,而最小的已有“英”字辈在世。在织金县,范氏子孙有任局长、法院副院长、妇联主任、计委主任、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书记等多人。
(十四)台湾 根据台湾宗亲范增平的《范姓源流考》(刊1997年9月4日台湾《范姓宗亲会讯》),早在永历十六年(按南明桂王的年号,永历只15年,次年即康熙元年,这支范氏奉永历年号,可见他们是因不愿臣服于清朝而渡海的)泉州范文章首先到台湾开垦台南盐水港(今台南县盐水镇苏营里一带)。自此以后,范姓陆续来台垦荒开发,经过先辈的艰苦努力,今已成为人材济济人数众多的名门大族。
范文章以外的较早来台湾的几支有:1、淡水:范光儒在康熙六十年(1721)从广东渡海,在淡水港登岸定居;又二十五世范天佐(范特贵之子)夫妇,携子侄各一人,在嘉庆元年(1796)从广东航海来淡水登岸。2、新竹:范特东、范特×弟兄于乾隆五年(1740)自广东陆丰县田心坝航海来台湾,定居于新竹新埔枋寮六家等地;范仲淹廿三世孙范昌贵、昌睦(字浑厚)弟兄(范台辉之子)于乾隆七年从陆丰县黄护寨一起渡海来台湾,初在“淡防厅吴金结家出入”后迁“竹堑番而立家”,在新竹北新社庄开垦;廿三世孙范昌严不久也从广东渡海来台湾;又同属廿三世的范特玺携妻于乾隆十七年从广东陆丰县田心坝来新竹登岸,定居于湖口庄羊喜窝白鹤山;雍正九年(1731)范善成从福建惠安来新竹的竹围子开垦,今已划入新竹市区。3、关西:范仲淹廿四世孙范绍权,廿五世孙范汝舟从新竹北新社庄移居关西坪林。4、台北:廿六世范太万于乾隆十年率族自淡水登岸,来台北开垦中和乡牛埔庄。5、苗栗:卅世范朝亮自陆丰县吉康都携子五人渡海来台湾,开垦苗栗县苑里乡。6、中坜:廿五世范宏高由陆丰县鲤鱼山携家来台湾,于中坜三座厝渐创宏业。7、基隆:范则励从浙江苍南县于1949年渡海到台湾,现定居于基隆,在教育界工作。有一子三女。         作者: niu    时间: 2010-1-5 20:32               

                        在台湾的范氏子弟中代表人物有:
范朝灯(1891—1982)字公明,仲淹二十九世裔孙,台湾新竹县关西镇人。祖上从苏州迁福建,又为避元兵南下再迁广东,在清代渡海至新竹登岸,垦荒定居,遂为新竹人。家贫仅读三年书,努力自学,国学精湛,书法苍劲。所闢柑园,名传台湾。台湾光复,范朝灯当选为县议员兼农会理事长。凡学校、桥梁修建必率先捐款倡导,冬天则施米济贫,数十年如一日。又在新竹兴建“范氏佳城”墓园,以安葬族人。在七十八岁高龄时主编台湾《范氏大族谱》。1975年,曾被选为台湾好人好事代表第一名,晚年还享有台湾“关西贤人”美誉。朝灯教子有方,十子俱有成就,人称“十子登科”,其中五博士、二硕士、五高等考试及格。十子为:
1、光霖: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毕业,曾任台湾防癌协会理事长。光宇: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公共卫生硕士,日本东京大学康健学博士,台湾公共卫生实验院院长,东京大学医学部客籍教授,参与国际医药卫生会议,享誉中外。3光宙:台湾大学毕业,曾任参事、司长及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高等考试及格。4、光远:日本东京大学毕业,日本高等考试司法、行政两科及格,曾任日本海上保安所第五管区本部长。5、光铭:台湾大学毕业,高等考试及格,农业专家,曾任关西高级农校教务主任。6、光焕: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纽约大学科多兰学院政治学教授、系主任,亚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黄河大学研究院院长,荣获河南及首都师范大学名誉博士。对两岸学术交流颇有建树。7、光燿:美国西顿豪大学图书馆管理学硕士,曾任马里兰大学图书馆馆长。8、光棣: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系主任。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明新技术学院休闲系主任。9、光群:台湾律师公会理事长,客家委员会主任委员,2002年2月任台湾省主席。10、光兆:台北医学院毕业,美国华盛顿豪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教授。
范光陵,台湾范氏宗亲中卓有成就者之一。父母都是台湾的“中央民意代表”。他始读于台湾大学法律系,自费留学美国,到美第二天就到中国餐馆打工,磨炼自己。他在美国斯顿豪大学获企管硕士学位,1964年—1966年任美国圣马克学院企业与经济助理教授兼电脑中心主任。他首创将英文“ElectronicComputer”形象地译名为“电脑”,并完成中国人写的第一本电脑书《电脑和你》,被誉为“中华电脑之父”。1968年,获美国犹太州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受聘台湾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并在台湾大学执教。1969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了六年电脑博士后研究。其间,他在台湾铭传商专、逢甲大学、中国文化学院创办电脑研究所或电子学系科,并任所长(主任),在电视台开办电脑及企业管理节目,主办一系列电脑会议;在五大洲的有关学术会议上演讲,发表论文,出版企业管理及电脑书籍30多种。曾在美国IBN公司任电脑系统分析师,并升为经理。获“泰国国王电脑奖”、英国皇家国际杰出成就奖。在美国加州大学任教授、院士(1976)并获杰出学者奖。1978年,出任台湾成功大学商学院院长。1983年,他创“新古诗”之说,主张:“不尚平仄,二、四句押韵即可,以情意为主,使诗词大众化。”先后出版了中英文诗集20余种。在洛杉矶发表《诗意管理学宣言》,在台湾中兴大学首开诗意管理学课程。三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87年在纽约荣获“世界桂冠诗人”称号。1988年6月18日,范光陵率领四十年来台湾第一个经济文化访问团到大陆,与**等国家领导人晤谈。2000年2月他与友人组办“台湾各界和平统一同心联谊总会”,3月10日,他带领台湾一百多人民团体负责人致电**朱鎔基等国家领导人坚决支持“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三一原则”。此后他率一百余个人民团体负责人组成的代表团到深圳参加“反**、促统一研讨会”。在台北举行反**大会。和梁肃戎率领台湾各界代表团出席柏林“全球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他作了演讲,重申“三一原则”,
光陵夫人绣陵,是美国一大学名誉博士,生二女:长女代希,台湾大学毕业,在美国攻读博士。次女培希,台北淡江大学读书,曾当选模范儿童、获大陆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奖、世界诗**会金奖。他们一家曾于1996年在台湾举行作品合展。
范新发(1927.7—1995.1.23),台湾苗栗县人,仲淹卅一世孙。1946年到上海就业,1952年起任上海高桥石油化学公司总工程师,又是台湾**自治同盟上海市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三十多年中,进行了三十多项专题科研,9个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有的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项目。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79年荣获上海市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文革”后期他主持需冒生命危险的高效催化剂“三乙基铝”的合成试验,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毅然投入,终于使聚乙烯催化剂效率从原来的1000倍/克钛提高到30~60万倍/克钛;聚乙烯合格从88.85%提高到99.8%,每吨成本从3400元降为2100元,产量比原设计能力提高2倍。1978年鉴定评为赶超国际水平的重大成果,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获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奖。1979年,任高桥化工厂副总经理,继续做出显著成绩。他热心团结各方面朋友,为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而努力。有子女3人,长女范瑞芬,医师,曾任上海虹口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副主席。
再如台湾的范增平、范祥安、范光宇、范光远、范光群、新竹县长范振宗、“立法委员”范巽绿(女)、“国大代表”范扬恭等都是卓有成就的范氏宗亲。
现台湾范氏子孙散布全岛各地,兴旺发达,不忘先祖,于1992年创办范姓宗亲会,会址设台北市忠孝西路,由范光宇任理事长,以“敦亲睦族,团结合作”为宗旨,并出版《范姓宗亲会讯》,由范增平为总编辑,成为联系各地范氏宗亲(包括大陆,特别是苏州)的纽带和桥梁。1996年还发起返苏州天平山和洛阳伊川县万安山瞻谒祖先陵墓活动。范振宗、范扬恭、范巽绿等知名人士都是有脉可寻的范仲淹后裔,大家期望苏州和台湾以及全国各地的范氏宗亲加强联系,团结合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在香港的有:范止安:仲淹三十世忠宣房裔孙,1916年生于如皋。青年时代在上海大夏大学选修法律。抗日战争爆发,投笔从戎,曾任军委会少将参议,1948年退役,1950年定居香港。曾创办新亚洲出版社,新亚洲文化基金会,积极参预两岸及香港的文化交流、社会公益事务。先后被聘为东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四川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荣誉理事等职务。并关心、致力于港澳地区中学课文教育的改革。1997年,以其私人积蓄创办景范教育基金会,已在大陆22个省区创立景范希望小学、陕西妇幼保健培训中心、黑龙江景范教育培训中心、四川范仲淹研究中心等38所。又设立范止安奖学金,十年内获益的学生达三千余人。赞助编印《如皋县志》,捐资兴建范止安图书馆,建立“范公苑”景区,又在范姓发祥地范县建立“范武子纪念学校”,编印出版《范仲淹研究文集》一、二、三辑,《范仲淹研究资料辑录》、《范氏历代先贤史料》等。十余年来,努力促进两岸三地文化交流,并积极呼吁:“我们(包括台湾同胞)都是中国人,唯有同心合力,诉求祖国统一和富强。”现虽已90高龄,仍任新亚洲出版社董事长、新亚洲文化基金会主席,创办景苑教育基金会、香港出版总会名誉会长、北京东方景范文化信息咨询公司董事长、香港景范青年教育基金会主席。
综上所述,因士会封邑于“范”遂以范为氏以来,已传至云贵支的七十一世孙。据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称,在1989年纪念范仲淹诞生一千周年的活动中接触的情况来看,苏州最小的已是范仲淹三十二世孙,最长的为二十九世。                作者: niu    时间: 2010-1-5 20:33               

                        (六)义庄、宗谱、冢墓
义庄  范仲淹是中国义庄的创始人。庆历新政失败后,皇祐二年(1050)从参知政事高位贬为杭州知州,他深感个人力量的微弱,国事的艰难,遂将纾救生民灾难的政治理想贯注于宗族内部,在苏州购义田、置义庄、办义学、建义宅,形成一整套的族人互助自救,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自助保障体系。
范仲淹于皇祐二年十月亲定规矩十三条,由其次子范纯仁于治平元年(1064)奏准朝廷而成定法。义庄实施计口给米,每口每日支白米一升;冬衣每口一疋;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尊长有丧支二十五贯,余按长幼递减。值得注意的是,范氏义庄对女子再嫁依然给钱,这与其他家族反对妇女再醮形成鲜明对比。此后范氏义庄主管者不断按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续订条规,故能维护义庄近千年而不废。
范仲淹在皇祐元年(1049)购置的首批义田为3000亩,范纯仁等后裔在两宋先后增置义田2030亩。朱元璋对江南、特别是苏州府实施严厉的打击富豪政策,范氏义庄被政府以“违误秋粮“名义,将范仲淹购置于长洲县金鹅乡的2000亩良田全部没收入官。明清二朝,范允临和第廿世孙范弥勋各捐千亩,其他族人也陆续增置义田。解放初尚有5800余亩,族中男女八百余人。在土地改革中,义田全部征收,遂使义庄彻底消亡。
义庄有主要领导三人,即主奉(总领导)、棣管(掌族规家法、教育族人),主计(掌管财物),都是由族中公议推举宗亲中嫡房长子或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范仲淹生前慨然将所购南园之地捐出,创办全国首座府学,直至今天,峙立于府学原址的苏州中学,仍驰名国内外。
义庄地点在范庄前,天平山有范氏宗祠,由义庄主持春秋二祭。解放以后义庄消亡,但约定俗成,仍有人对族中某些事务担当着一定责任。族中遂将许多事务找范端信长房寡媳蔡佩秋(敬宜母)商办。蔡为蔡晋镛(字云笙,苏州草桥中学首任校长)长女,善词曲,为著名词曲家吴梅(字瞿安)**,先后在苏州振华女中、上海十一中学、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沦陷时期,作家柯灵遭日本宪兵队逮捕毒打,遍体鳞伤,经营救获释后,为便于养伤并避免再度被捕,蔡佩秋冒险安排柯灵到苏州庙堂巷10号范氏故居疗伤,事后也绝口不提,体现了“施人勿念,人施勿忘”的传统美德。“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她经常照顾族内事务,曾被套上“地主婆”帽子,备受冲击。1989年逝世。
从范仲淹制定家谱以后,自明崇祯十六年开始,苏州族谱一共续修五次(另四次是乾隆十一年、五十六年,嘉庆廿五年,道光三十年),现存最后一次续修本是光绪二十五年所修,现在所知仅存孤本一套,藏原吴县北桥范永齐家,实属珍品。
范文正公墓  范仲淹的曾祖、祖及父之墓都在天平山,但他的墓为什么不在祖墓所在地的苏州,而远葬到千里之外的洛阳伊川的万安山?他的四个儿子也都附葬到了洛阳,这一直成为研究范仲淹历史的一个谜。一种说法是,因为他逝世在从山东青州赴颍州的路上,时间是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地点是徐州,也许天气热,离苏州路远,因此葬于洛阳。这实际上是臆测之辞。范仲淹逝世之后,经过急送遗表、朝廷赐封等一系列过程以后,直到同年农历十二月才落葬。至于路途从徐州到洛阳并不比回苏州近。他又是一个至孝的人,若非有极为重大的原因,决不会在这个古代至关紧要的问题上作出葬于洛阳的决定。
这里有一个难以明说的隐秘之情。范仲淹二岁丧父,父范墉为官清廉,身后肖条,谢氏夫人除亲生的仲淹外,尚要扶养前妻留下的几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当时山东名士朱文翰丧妻,宦游平江,因此有人从中撮合,谢氏夫人遂携数子(原共五子,最后只有仲温、仲淹二人得终天年)嫁与长山朱氏,不久文翰北归,把他们带回了山东老家长山县(地在济南以西,与邹平、淄川、章邱相邻,西南有长白山)。范仲淹长大后看到朱家子弟挥霍浪费,指出其不对,遭到朱氏子弟的反唇相讥。仲淹感到有异,哭询其母,遂知内情,仲淹毅然辞家,昼夜苦读,立誓中得功名以后,再来接母;后来考中进士并复姓。但在谢夫人逝世后,按当时严格的封建礼教,再嫁之妇决无回葬原夫墓地之可能,而朱文翰又有原配陪葬,两难之间,范仲淹将母独葬洛阳,并决定自己随葬于为其尝尽人间辛酸、抚育其成人的慈母之旁。而其儿子又为父尽孝,从葬洛阳。历数百年,荒草野藤,乏人祭扫。明弘治四年(1491),河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常熟人徐恪,在往谒范仲淹墓时,目睹及此,乃启奏朝廷,准召其在苏州后裔来此守墓。十六世裔孙范友诚应召前往,但不久发现并无任何恩赐荣宠,遂弃祖墓自行返苏。再次召徵时,十四世孙范昌期自愿应召,率全家去洛阳伊川县彭婆乡万安山,守扫先茔,自此,发展成东、西范家村,枝蔓叶盛,至今仍由后裔范光义等在此尽守墓之责。
1997年6月1日,台湾范姓宗亲会秘书长范增平在洛阳博物馆馆长陪同下,参谒了范仲淹墓园,见墓园大门内外一片荒凉颓败,飨堂已被焚毁,断垣残壁,湮没于荒烟蔓草之间。2002年香港范止安等宗亲再次来墓园,发动捐款修筑围墙,经近几年各方努力,已有改观,但愿能进一步努力,使一代先贤归葬之处,能成为使人凭吊、缅怀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之地。                                                       (钱正)
注:1、楼钥《范氏复义宅记》云,唐范隋即居于灵芝坊。但灵芝坊建于北宋,在今侍其巷处。范隋所居在《平江图》上标明“芝草营桥”处,则为今范庄前。
2、明叶盛《水东日记·卷八》“范氏家谱世系”条云:“曾见广西参将都指挥使范信所谱,前有皇祐三年范仲淹序云:咸通十一年(870)范隋渡江为丽水县丞……曾孙讳坚、坰、墉、埙、埴、昌言六人。”
3、范纯仁第十二代孙仁杰,明初为“辰州教授,谪吏密云,家焉,教授之子习武事矣”。仁杰之孙范信官广西参将都指挥使。出处同上。

何有 发表于 2010-4-19 13:25:18

補上慕羲兄貼圖:                  
                                             作者: 延陵    时间: 2003-8-22 20:41               

                        引用:延陵 于 2003-8-22 08:18 PM 写道:

找到范文正公高祖地的圖了!
沒記錯的話平地處正在大片開發別墅住宅!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图片附件:范文正高祖地.jpg (2003-8-22 20:41, 57.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53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php?aid=4182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v/VJHY_t7bOxNX9uNX5rXY.jpg                                                      作者: 俠堯    时间: 2003-8-23 13:13               

                        高祖地麗水府君.            作者: 慕羲    时间: 2005-5-2 02:05             标题: 范仲淹祖墳      

                        謝謝 duckone版主不辭辛勞,二番進出范文正公的祖墳所在處──蘇州天平山取景照相

[ Last edited by 慕羲 on 2005-5-2 at 10:16 ]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1/TX5K_DSCF0003.jpg                                                      作者: 慕羲    时间: 2005-5-2 02:06               

                        1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1/5gu1_DSCF0004.jpg                                                      作者: 慕羲    时间: 2005-5-2 02:07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1/BYv0_DSCF0014.jpg                                                      作者: 慕羲    时间: 2005-5-2 02:07               

                        3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1/icAZ_DSCF0015.jpg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2/rWS7_DSCF0038.jpg                                                      作者: 慕羲    时间: 2005-5-2 10:24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2/Jogt_DSCF0045.jpg                                                      作者: 慕羲    时间: 2005-5-2 10:27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2/tv33_DSCF0046.jpg                                                      作者: lele023    时间: 2005-5-2 11:57               

                        提点意见!有些名墓或大发坟,有真假2墓!假墓修建豪华,而真墓一点也不怎么起眼!有的甚至连坟堆堆都没有!
后学对上山眼,形峦知识,极为肤浅!但喜欢风水,喜欢和别人一起上山逛逛!
而以上提出的情况,不止一次遇见!而根据当地人提供的信息!也是对的!
举例大陆“富乔集团”老总的老主坟就在我家几十里外!假墓看起来修建十分漂亮,
穴中真坟连堆堆都没一个!小店起家10年左右,资产近20亿,房房兄弟都大发!

所以不可不察!……            作者: 钻山豹    时间: 2005-5-2 17:22               

                        有理            作者: 慕羲    时间: 2005-5-2 23:08               

                        萬笏朝天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2/AUws_DSCF0067.jpg                                                      作者: 慕羲    时间: 2005-5-2 23:09               

                        3
這個圖片是那裡?有待duckone 版主說明一下~~

[ Last edited by 慕羲 on 2005-5-2 at 23:33 ]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502/QB7D_DSCF0068.jpg                                                      作者: duckone    时间: 2005-5-3 10:52               

                     
此处是天平山后面的一座山            作者: 延陵    时间: 2005-7-5 21:09               

                        天平山
開山挖礦真是風水的大罪人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705/izZY_P1020434.jpg                                                      作者: 延陵    时间: 2005-7-5 22:17               

                        天平山
開山挖礦真是風水的大罪人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705/N0V5_P1020428.jpg                                                      作者: 延陵    时间: 2005-7-5 22:21               

                        天平山之全貌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50705/I8nr_P1020421.jpg                                                      作者: 与修    时间: 2007-2-3 19:49               

                        建了那么多的房子    那可算是真的万笏朝天了                     作者: shinets    时间: 2008-2-15 21:23               

                        引用:原帖由 lele023 于 2005-5-2 11:57 发表 http://www.fengshui-123.com/images/common/back.gif
提点意见!有些名墓或大发坟,有真假2墓!假墓修建豪华,而真墓一点也不怎么起眼!
有的甚至连坟堆堆都没有!
后学对上山眼,形峦知识,极为肤浅!但喜欢风水,喜欢和别人一起上山逛逛!
而以上提出的情况,不止一 ...
所言甚是!
兄台所见真假墓地相距多远?是否是真假太极晕关系?            作者: muge    时间: 2008-2-16 04:29               

                        没有办法啊,我就在苏州这边,看着都心疼!

还有那边往太湖边去的----凤凰山段,也挖的乱七八糟了!
真是晕了,把石湖山脉的来脉都挖断了!
罪孽啊

dingran 发表于 2010-4-21 20:51:03

从砂来看,满盘生、旺、奴砂,千古难得!

吴江 发表于 2010-7-3 08:08:39

满盘生、旺、奴砂

dingran 发表于 2010-7-3 09:39:46

感谢何管补齐很多关于此墓的资料。

刘重生 发表于 2011-6-6 17:08:09

有哪位朋友肯提供准确的卫星地址或地图?

桐城居士 发表于 2011-11-22 12:35:3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苏州天平山范仲淹祖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