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某大师赣州考察杨公风水手记---七十二龙的作品
白鹭山门白鹭戏台卫星定位仪测水口鹭溪河白鹭民居金砖宝华寺千年玉石塔 白鹭白鹭古村位于赣县的最南端,毗邻兴国和万安,因此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已有870余年历史的白鹭古村,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4个。2007年,赣县白鹭列为江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白鹭,可以寻找到客家文化、慈善文化、孝文化、教育文化的种种载体。白鹭古村民风淳朴,至今保留有打轿、烧瓦塔、擂擂茶、唱采茶的民俗风情。山清水秀的白鹭村,既有田园风光又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融合了高腔和昆腔的“东河戏”是在白鹭起源的;保存完好的数十栋明、清客家民居群祠堂,赢得了“研究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馆”之称;白鹭还有红色文化的积淀,第二反围剿结束时,毛泽东同志曾在白鹭的神庙住过三天。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让白鹭拥有了数个难能可贵的的“第一”和“唯一”:有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王太夫人祠祠,有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有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有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民间的金砖……
白鹭村人都姓钟。客家人发达后都十分重视读书和功名,这在白鹭表现的特别突出.据民国三年修纂的《钟氏族谱》记载:有钟正瑛、钟愈昌、钟崇俨、钟谷、钟秀一门四代取得功名和为官的家庭;有钟崇俨出任浙江嘉兴府知府、二品顶戴;有钟谷出任湖北黄梅县知县、归州知州补用;有钟秀出任赵州宁晋县知县。鼎盛时期的钟氏家族,权、钱、势俱备后,又纷纷投资大兴土木。一片片青砖大瓦房,祠宇屋栋就是在那个历史时期如雨后春笋般地立起来的。民国三年修纂的《钟氏族谱》中还记载,白鹭村当时具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有69座。街道祠宇和民居建筑形成了白鹭村有一天池、二义仓、三元宫、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庙、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等10处街坊景观,成为闻名赣县(赣州的前身)数百里的一方名村。
依山傍水的白鹭村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5公里。村南是龙岗,村北是玉屏山。五条山脚伸至村后,被风水界称之为 “五虎下山”。村前河对岸耸立两座秀峰,一为笔架山,一为峨眉峰。鹭溪水下游河畔有两座山岭,一称“狮蹲”,一谓“象跃”,分别左右把住水口,是一处山水极佳的风水宝地。
白鹭村已经成为风水行业一个有代表性的考察点。这一次,杨钦文大师也把白鹭列进了叶青海老先生赣州杨公风水考察的行程之中。已经带过许多徒弟到白鹭考察的杨大师驱车直奔鹭溪桥,在桥头的山边向叶老指点白鹭的水口。杨大师考察风水除了使用罗盘,还配备了很先进的卫星定位仪和手机卫星地图立极尺。这种通过卫星定位跟踪的科技产品,只要在所处的位置输入所在地点,要勘测的地点就能十分精确的出现在卫星地图上,显示出一个闪烁跳动的蓝点,蓝点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通过卫星地图就把白鹭的山川地貌清晰地调出来了。这个可以放大看局部,还可以缩小看全景的实景图实在太方便了,风水布局的第一步就是测水口。杨大师测出了白鹭的水口后,走到任何建筑物前都能对水口准确无误地进行测量。
白鹭王太夫人祠是全国罕见的一座以女性的姓氏来命名的祠堂。在封建社会,由于受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除了贞洁牌坊,全国都极少有以女性的名字命名的建筑物,尤其是祠堂。而在白鹭就有这样一座祠堂。王太夫人的乐善好施一直为当地百姓所传颂。当地百姓传颂,王太夫人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建立义仓的事,叮嘱儿子义仓建设的规模每年不得小于1000担谷子,这些谷子全都用于赈灾济贫。当时的白鹭,老百姓可以免费学东河戏,穷人可以免费在那吃救济粮。以至当年民间都流传了一段白鹭无叫花子的谚语。2007年,江西白鹭王太夫人的真实故事还以《白鹭谣》为名,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搬上了央视银幕。
王太夫人祠 王太夫人祠建于清道光年间。王太夫人生于1750年,逝于1822年。王太夫人为原嘉兴知府钟崇俨之生母,初朝廷册封为大慕人,诰赠太淑人,王太夫人为人娴淑仁慈,乐善好施,深受族人的爱戴和敬重,所以后人立祠堂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王太夫人祠堂门楼恢宏壮丽,雕花饰物工笔细腻,彰显出女性祠堂的特点。近两年白鹭开发成旅游景点之后,今天的王太夫人祠已布置成了白鹭村的民俗博物馆。
王太夫人祠后峰峦秀丽高耸,祠前江水环抱,群峰朝应,水口位于祠堂右侧,形似杠门经堪测,王太夫人祠祠情如下:
(1)祠堂坐山立向:乾山巽向兼亥巳,乙亥龙。2) 水口:位于缝针丁未宫位 。
3) 朝堂水:两水相交于艮寅宫。4) 朝应峰:丙、午、乾、辰、巳、丁。
祠情判断:
(1)后无入首龙,乘气与水口不一致,属阳差,主克夫。
(2) 朝堂水艮寅,属长生,主子孙绵绵,玉尺经云:生水朝堂,螽斯千古。
水出火龙衰宫,长生水冲衰宫主长房先发后衰(长房祠居被雷击毁)。
(3)朝应峰丙午帝旺峰,乾绝峰,辰冠带峰,巳临官峰,丁衰峰,当主二房、三房应福+。玉尺经云:丙午丁秀拔,独占乎魁元。主应顶戴功名。
恢烈公祠: 由前后三栋房子组成,是白鹭村最大的联体建筑。这三栋房子位于紧靠山窝的盆地中,是藏风聚气的最佳之处。屋内仅大小天井就16个,与“九井十八厅”相当。大堂门前还有两个至今保存完整、雕刻精美的石墩。一块不知什么原因据说是从皇宫里流传出的金砖又黑又厚,砖的一侧刻有印记。这石质砖头有我们现在建筑用的红砖的十余倍大。当然,叫金砖是因为这砖是皇宫里铺地所用,并不是真的白鹭有这么大的一块金砖。在大堂的天井内,有两株三百年历史的雌雄罗汉松。粗壮挺拔的雄树只开花不结果,婀娜多姿的雌树只结果不开花。罗汉松两旁还有两口硕大的水缸,也是古代用来消防救火之用的。
恢烈公祠前栋是葆中堂,建于清乾隆年间,葆中堂位于五虎下山中两条龙脉之间的一条峡谷。名下亨,取其地处下村,万事亨达之意。葆中堂建筑精巧,装饰精美,极具官宅气势,大门两侧建有抱鼓石,前方有象征着主人富贵与功名的旗杆石,上面雕刻着文字和图案。我们现在看见葆中堂左侧的砂手是人工培土堆成的。这种人工风水行为,其本来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补高原本低矮的左青龙,使之与右白虎相平衡。杨钦文大师说,这样做其实反而影响了收水,改变了水口的位置,导致原本兴旺发达的钟氏后裔由盛至衰了。
白鹭之行,叶青海大师一行对这个千年古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是也对当今新农村建设缺少科学合理规划的现象提出了批评,认为现代的建筑违背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远不如古代白鹭人的远见。白鹭古村的布局因地制宜,因势设计。追求风水向背,同时也周到地考虑了生活功能。在“路冲”较强烈的位置,墙壁上嵌入浮雕的“泰山石敢当”以避凶求吉。房子的正大门大多面向东南或东北向,后门开临后街。宗祠前的广场,决不建屋,保持大空间和风水方位。有的建筑因为位置关系,特别开辟一条巷道,作为大门通道来取得大门的东南朝向以取得最佳的生态环境。
现经堪测,葆中堂祠情如下:
形与势方面同王太夫人祠。理气方面:(1)葆中堂坐山立向:亥山巳向,己亥龙。(2) 水口 :位于缝针丁未宫位 。
(3) 朝堂水:甲、卯、乙。 (4) 朝应峰:丙、午、乾、辰、巳、丁,壬、子。
祠情判断:(1)后无入首龙,乘气与水口虽一致,亦属阳差,主克夫,其合杨公古法。
(2) 朝堂水甲卯(大)、乙(小),属帝旺、衰水,主财禄丰盈。水出木龙墓
库,生旺墓三合,主应房分均荣,房开四房,以长房为显。
(3)朝应峰丙午死峰,乾长生峰(高且近),辰衰峰,巳病峰,丁墓峰,壬
子沐浴峰,当主一、三房应福。 白鹭村的确是考察风水的好地方。 是曾祥裕的作品吧? 七十二龙的作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