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6:30:53
编号 90<局方>犀角丸九十
方剂组成 黄连去须, 犀角镑, 各十两. 人参,
二十两. 大黄, 八十两. 黑丑炒捣取头末, 六
十两.
主治功效 除三焦热邪, 及痰涎壅滞, 肠胃燥
涩, 大小便难.
作者见解 右为细末, 炼蜜丸, 梧子大. 每服
十五丸至二十丸, 临卧汤下, 更量虚实加减.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6:31:10
编号 91<河间>犀角丸九一
方剂组成 犀角末, 半两. 赤石脂, 三两. 朴
硝, 二两. 白殭蚕, 薄荷, 各一两.
主治功效 治癫痫发作有时, 扬手掷足, 口吐
痰涎, 不省人事, 暗倒屈伸.
作者见解 右为末, 面糊丸, 梧子大. 每服二
三十丸, 温水下, 日三服, 不拘时. 如觉痰多,
即减其数. 忌油腻炙.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6:31:22
编号 92麻仁丸九二
方剂组成 芝麻, 四两, 研取汁. 杏仁, 四两,
去皮尖, 研如泥. 大黄, 五两. 山栀, 十两.
主治功效 治大便秘结, 胃实能食, 小便热赤
者.
作者见解 右为末, 炼蜜入麻汁和丸, 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食前白汤下.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6:31:35
编号 93<局方>脾约丸九三
方剂组成 大黄蒸, 杏仁去皮尖炒, 厚朴, 麻
仁, 各四两. 枳实, 二两.
主治功效 此即仲景麻人丸. 仲景曰: 趺阳脉
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浮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
搏, 大便则难, 其脾为约, 麻人丸主之. 亦名
润肠丸. 治脏腑不和, 津液偏渗于膀胱, 以致
小便利, 大便秘结者.
作者见解 炼蜜丸, 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白
滚汤下, 日三服, 渐加, 以和为度.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6:31:48
编号 94<局方>七宣丸九四
方剂组成 柴胡, 枳实, 诃子肉, 木香, 各五
两. 炙甘草, 四两. 桃仁炒, 去皮尖, 六两. 大
黄蒸, 十五两.
主治功效 治风气结聚, 宿食不消, 心腹胀满,
胸膈否塞, 风毒肿气连及头面, 大便秘涩, 小
便时数, 脾胃气壅, 不能饮食. 东垣云: 治在
脉则涩, 在时则秋.
作者见解 右为末, 炼蜜丸, 桐子大. 每服二
十丸, 食远米饮下, 渐加至四五十丸, 以利为
度. 觉病退, 止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6:32:07
编号 95<局方>七圣丸九五
方剂组成 木香, 槟榔, 川芎, 肉桂, 羌活, 各
五钱. 郁李仁炮去皮, 大黄半生半熟, 各一
两.
主治功效 治风气壅盛, 痰热结搏, 心烦面赤,
咽干口燥, 肩背拘急, 胸膈胀满, 腹胁否闷,
腰膝沉重, 大便闭结, 小便赤涩. 东垣曰: 治
在脉则弦, 在时则春.
作者见解 右为末, 炼蜜丸, 小豆大. 每服十
五丸至二十丸, 食后临卧白汤下.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6:32:19
编号 96<三因>红丸子九六
方剂组成 胡椒, 一两. 阿魏, 一钱, 醋化. 青
皮, 炒, 三两. 莪朮, 三棱醋煮一伏时, 各二
两.
主治功效 消食疟.
作者见解 右为末, 另用陈仓米末同阿魏醋煮
糊丸, 桐子大. 炒土朱为衣. 每服七十丸, 姜
汤下.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6:32:34
编号 97追虫丸九七
方剂组成 黑丑头末, 槟榔各八钱. 雷丸醋炙,
南木香, 各二钱. 右为末, 用茵陈二两, 大皂
角, 苦楝皮各一两, 煎浓汁丸, 绿豆大.
主治功效 取一切虫积.
作者见解 壮大人每服四钱, 小人弱人或一钱
五分, 量人虚实, 于五更时用砂糖水吞下, 待
追去恶毒虫积二, 三次, 方以粥补之.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6:32:49
编号 98<医林>化虫散九八
方剂组成 雷丸, 二粒. 槟榔, 二枚. 鹤虱, 一
钱. 使君子, 七枚, 轻粉, 少许.
主治功效
作者见解 右为末, 分二服. 候晚欬以精猪肉
一两切成片, 用皂角浆泡一宿, 至五更慢火炙
熟, 乃以香油拭肉上, 候温, 取前药一服擦肉
上, 略烘过食之. 至巳时虫下了, 乃进饮食.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2:49
编号 99万应丸九九
方剂组成 槟榔, 五两. 大黄, 半斤. 黑丑头
末, 四两. 皂角不蛀者, 十条. 苦楝根皮, 一
升.
主治功效 下诸虫.
作者见解 右先将苦楝皮, 皂角二味, 用水二
大碗熬成膏子, 搜和前三味为丸, 桐子大, 以
沉香, 雷丸, 木香各一两为衣, 先用沉香衣,
后用雷丸, 木香衣. 每服三钱, 四更时用砂糖
水送下.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3:04
编号 100妙应丸百
方剂组成 大黄, 牵牛头末, 槟榔, 各三两. 雷
丸, 钖灰, 各五钱. 大戟, 三钱. 鹤虱, 使君
子煨, 茴香, 贯众, 各二钱半. 轻粉, 少许. 苦
楝根, 一两.
主治功效 一名剪红丸. 杀诸虫.
作者见解 右为细末, 用皂角煎膏丸服. 每服
五六十丸, 随弱强加减, 五更初茶清下. 如未
通, 再吃温茶助之. 下虫积尽了, 白粥补之.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3:19
编号 101<运气>五瘟丹百一
方剂组成 黄芩, 黄檗, 黄连, 山栀, 香附, 紫
苏, 甘草稍, 大黄.
主治功效 治瘟疫火证.
作者见解 右以前七味生为末, 用大黄三倍煎
浓汤, 去滓和药, 丸如鸡子大. 朱砂, 雄黄为
衣, 贴以金箔. 每用一丸, 取泉水七碗浸化,
可服七人. 前药甲己年以甘草稍为君, 乙庚年
黄芩为君, 两辛年黄檗为君, 丁壬年山栀为君,
戊癸年黄连为君. 为君者, 多一倍也. 余四味
同香附, 紫苏为臣者, 减半也.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3:34
编号 102大青丸百二
方剂组成 薄荷, 栀子, 黄芩, 黄连, 甘草, 各
三钱. 连翘, 六钱. 大黄, 玄明粉, 各八钱.
主治功效 治时行瘟病发热, 上膈结热.
作者见解 右为细, 末以青蒿自然汁为丸, 绿
豆大, 雄黄为衣. 每服五六十丸, 白滚汤下.
若治杂病发热者, 以朱砂或青黛为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4:00
编号 103朱砂丸百三
方剂组成 朱砂研, 附子炮去皮脐, 雄黄明者,
各一两. 麝香, 一分, 另研. 巴豆, 二十粒, 去
油.
主治功效 治卒时中恶垂死.
作者见解 右研匀, 炼蜜和捣为丸, 麻子大.
每服三丸, 不拘时粥饮下. 如不利, 更加三丸
至七丸, 以利为度.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4:13
编号 104李氏八毒赤丸百四
方剂组成 雄黄, 朱砂, 礜石, 附子炮, 藜芦,
牡丹皮, 巴豆, 各一两. 蜈蚣, 一条.
主治功效 治一切邪祟鬼疰, 服之即愈.
作者见解 右为末, 炼蜜丸, 如小豆大. 每服
五, 七丸, 凉水送下, 无时. <卫生宝鉴> 云:
副使许可道宿驿中, 夜梦一妇人于胁下打一
拳, 遂痛不止, 而往来寒热, 不能食, 乃鬼击
也. <名医录> 云李子豫八毒赤丸, 名为杀鬼
杖子. 遂与药三粒, 卧时服, 明旦下清水二斗
而愈. 又陈庆玉子, 因昼卧水仙庙, 梦得一饼
食之而心腹痞满, 病及一年, 诸治不效. 余诊
之, 问其始末, 因思此疾既非外感, 又非内伤,
惟八毒赤丸颇为相当. 遂与五七丸, 下清黄涎
斗余, 渐得气调, 后以别药理之, 数月而愈.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4:24
编号 105仲景瓜蒂散百五
方剂 成 瓜蒂熬黄, 赤小豆, 等分.
主治功效 治伤寒头不痛, 寸脉微浮, 胸中
痞 , 气上冲咽喉不息者, 此为胸有寒也, 当
吐之.
作者见解 右二味, 各别捣筛为散, 然后合之,
取一钱匕, 以香豉一合, 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
去滓取汁和散, 温顿服之. 不吐者, 少少再加,
得快吐乃止. 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5:08
编号 106子和独圣散百六
方剂组成 甜瓜蒂, 不拘多少, 微炒. 为细末.
每服一, 二钱, 虀汁调服.
主治功效 吐积蓄痰涎.
作者见解 膝痛加全蝎, 头痛加郁金服, 吐之.
编号 107茶调散百七
方剂组成 瓜蒂, 二钱. 好茶, 一钱.
主治功效 吐除痰积.
作者见解 右为末. 每服二钱, 虀汁调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5:19
编号 108陈氏独圣散百八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外科五六. 治疮疡气血凝滞.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3 18:05:39
编号 109<良方>独圣散百九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妇人十八. 治妊娠伤触动胎,
腹痛下血.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3:16
编号 110钱氏独圣散百十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痘疹七八. 治痘疮倒靥陷伏.
作者见解
编号 111木通散百十一
方剂组成 木通去节, 青皮, 萝卜子炒, 茴香,
川楝子取肉用巴豆半两同炒黄去巴豆, 各一
两. 滑石另研, 莪朮, 木香, 各半两.
主治功效 凡男子妇人胁肋苦痛.
作者见解 右为细末. 每服三钱, 不拘时, 用
葱白汤调服, 甚者不过三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3:33
编号 112<金匮>大黄附子汤百十二
方剂组成 大黄, 三两. 附子, 三枚, 炮. 细
辛, 二两.
主治功效 治寒气内积, 胁下偏痛.
作者见解 右三味, 用水五升, 煮取二升, 分
温三服. 若强人煮取二升半, 分温三服. 服后
如人行四五里, 更进一服.
编号 113<金匮>外台走马汤百十三
方剂组成 巴豆, 二枚, 去皮心, 熬. 杏仁, 二
枚.
主治功效 治中恶心痛, 腹胀, 大便不通.
作者见解 右二味, 以绵缠令碎, 热汤二合捻
取白汁, 饮之当下. 通治飞尸鬼击病. 老小量
用.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3:48
编号 114仲景麻黄汤一
方剂组成 麻黄, 桂枝, 各三两. 甘草, 一两.
杏仁, 七十个.
主治功效 治太阳经伤寒, 发热无汗, 恶寒及
身痛. 此峻逐阴邪之方也.
作者见解 右四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黄减二
升, 去沫, 内诸药, 煮取三升半, 去柤. 温服
八合, 覆取微汗.
编号 115麻黄加朮汤二
方剂组成 即前方加白朮四两.
主治功效 治风湿.
作者见解 水煎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4:03
编号 116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三
方剂组成 麻黄去节, 细辛, 各二两. 附子, 一
枚, 炮去皮, 切八片.
主治功效 治少阴伤寒, 始得之, 脉虽沉而反
发热者, 此阴分之表证也, 宜此主之. 并治寒
气厥逆, 头痛, 脉沉细者.
作者见解 右三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黄减二
升, 去上沫, 内药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
编号 117<金匮>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四
方剂组成 麻黄去节汤泡, 薏仁, 各半两. 甘
草炙, 一两. 杏仁, 十个, 去皮尖, 炒.
主治功效 治风湿一身尽痛, 发热, 日晡剧者.
因汗出当风, 或久伤取冷所致.
作者见解 右每服四钱, 水一盏半, 煮八分.
温服取微汗, 避风.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4:16
编号 118仲景麻黄附子甘草汤五
方剂组成 麻黄去节, 甘草炙, 各三两. 附子,
一枚, 炮去皮.
主治功效 治少阴伤寒, 二三日, 无别证, 用
此微发其汗, 并治风湿通身浮肿.
作者见解 右三味, 以水七升, 先煮麻黄两沸,
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
编号 119<金匮>麻黄甘草汤六
方剂组成 麻黄, 半两. 甘草, 二钱半.
主治功效 治腰已上水肿者, 宜此汗之.
作者见解 右咀. 用水二钟, 先煮麻黄三四沸,
去沫, 入甘草, 再煎至八分. 食远热服取汗.
有人患气喘, 积久不瘥, 遂成水肿, 服此效.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4:30
编号 120仲景大青龙汤七
方剂组成 麻黄, 三钱. 桂枝, 生姜, 各一钱.
杏仁, 五枚. 甘草, 五分. 大枣, 一枚, 此非
古数. 石膏, 半鸡子大一块.
主治功效 治伤寒头痛发热, 无汗而烦躁.
作者见解 水一钟半, 煎分二服.
编号 121仲景小青龙汤八
方剂组成 麻黄去节, 桂枝, 芍药, 甘草, 细
辛, 干姜, 各三两. 半夏, 五味, 各半升.
主治功效 治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呕哕
而欬, 发热, 或渴, 或利, 或小水不利, 小腹
满而喘, 并治肺经受寒, 欬嗽喘急, 宜服此以
发散表邪.
作者见解 右八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黄减二
升, 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
按: 右方乃仲景古法, 今当随证轻重, 酌宜用
之.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4:43
编号 122仲景桂枝汤九
方剂组成 桂枝, 芍药, 生姜, 各三两. 甘草,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主治功效 治太阳经伤风, 发热, 自汗, 恶风.
作者见解 右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 去滓.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 食热稀粥一升余以
助药力, 温覆一时许, 令遍身微似有汗者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 病必不除.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5:10
编号 123桂枝加黄耆汤十
方剂组成 即前桂枝汤加黄耆二两.
主治功效 治黄疸脉浮者, 当以汗解之.
作者见解
编号 124桂枝加大黄汤十一
方剂组成 即前桂枝汤内加大黄一两.
主治功效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5:24
编号 125栝蒌桂枝汤十二
方剂组成 即前桂枝汤内加大黄一两.
主治功效 即前桂枝汤加栝蒌根二两.
作者见解 治痉.
编号 126仲景桂枝人参汤十三
方剂组成 桂枝去皮, 炙甘草, 各四两. 白朮,
人参, 干姜, 各三两.
主治功效 治太阳伤寒, 表里不解, 胁热下利
者.
作者见解 右五味, 以水九升, 先煮四味取五
升, 后内桂枝, 更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再
夜一服.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6 18:35:40
编号 127仲景桂枝麻黄各半汤十四
方剂组成 桂枝去皮, 麻黄去节, 芍药, 甘草
炙, 生姜切, 各一两. 大枣, 四枚, 擘. 杏仁,
二十四个, 汤浸, 去皮尖.
主治功效 治太阳伤寒如疟状, 发热恶寒, 不
能得汗, 热多寒少而身痒者.
作者见解 右七味, 以水五升, 先煮麻黄一,
二沸, 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一升八合, 去滓.
温服六合.
编号 128桂枝附子汤十五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热阵三十. 治伤寒风湿身痛.
作者见解
编号 129桂枝甘草汤十六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热阵四四. 治过汗心悸.
作者见解
编号 130桂枝葛根汤十七
方剂组成
主治功效 方在痘疹三七. 解散寒邪.
作者见解
风雨亭
发表于 2010-8-17 11:40:24
编号 131仲景柴胡桂枝汤十八
方剂组成 柴胡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 黄芩,
芍药, 生姜, 各一两半. 甘草炙, 一两. 半夏,
二合半. 大枣, 六枚, 擘.
主治功效 治伤寒发热, 微恶寒, 支节烦疼,
微呕, 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作者见解 右九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
滓. 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