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针疗法
三棱针即古代“九针”中的锋针,是用于点刺放血的针具,用它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刺络法”,亦称“刺血络”操作方法
1、、针具
三棱针一般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厘米,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尖端三而有刃,针尖锋利。针具使用前应先行高压消毒,或放入75%酒精内浸泡20-30分钟,施术前在局部皮肤用含2%碘酒棉球进行消毒,再用酒精棉球脱碘。
2、操作
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支、散刺法和挑刺法。
(1)点刺法 先用左手拇、信指向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血郁积于一处,继之在此部位作常规消毒。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用拇、中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身露出1-2分,对准已消毒的部位或穴位刺入1-2分深,立即出针,以左手轻轻挤压针也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2)散刺法即在病灶周围上下左右多次点刺,使之出血。散刺法又叫“围刺”
(3) 挑刺法以左手按压针刺部位的两侧,使其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腧穴反应
点的表皮挑破,深入皮内,将针身倾斜并轻轻地提起,挑断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局部消毒,覆盖敷料。
主治症症:
1、高热、中暑、中风、溺水、煤气中毒、食物及药物中毒
用点刺法。发热取十宣;中风取手十二井穴;中署取尺泽、委中;溺水取会阴;煤气中毒取太阳;食物及药物中毒取大椎。
2、头痛、胃痛、腰痛、胸痛、胁痛、腹痛
以上属实证、热证者用点刺法。头痛取太阳、百会;胃痛取足三里、膏肓;腰痛取腰俞、委中;胸痛取心俞、膻中;胁痛取阳陵泉、中窍阴;腹痛取足三里、厉兑。
3、月经不调、痛经、崩漏、滞产、恶阻、乳少
以上属实证、热证者用点刺法。月经不调取三阴交、太冲;痛经取太冲、大敦;崩漏取中三时,隐白;滞产取三阴交、至阴;恶阻取三阴交、行间;乳少取中冲、足三里。
4、小儿发热、急慢惊风、脐风、吐泻、疳积
用点刺法,小儿发热取商阳、关冲;急惊风、脐风取人中、十宣;慢惊风取行间、足三里;吐泻取商阳、公孙;疳积取四缝、鱼际。
5、目痛、目翳、耳鸣、耳聋、鼻渊、鼻衄、牙痛、咽喉肿
以上属实热证者用点刺法。目痛、目翳取太阳、太冲;耳鸣、耳聋取中渚、侠溪;
鼻渊、鼻衄取迎香、印堂、二间;牙痛取颊车、内庭;咽喉肿痛取少商。均可取耳尖、屏尖速刺放血。
6、 丹毒、痛疮、落枕、扭挫伤
周围刺法。取病变部位周围。
7、 痔疮、颈淋巴结结核、麦粒肿
用挑刺法。痔疮取腰骶部之大小如米粒,呈灰白、暗红、棕褐或淡红色,高起皮肤的丘疹,部分病人在上述区域没有痔点,则可取大肠俞;颈淋巴结结核取肩胛区小米粒之大的压之不退色的红色“结核”点,左侧有病挑左侧;麦粒肿找肩胛区内小米粒大,高出皮肤、淡红色、压之不退色的丘疹,左眼病挑右侧;右眼病挑左侧。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应用此法不宜过勤,一般2-3天1次,出血多者,应隔1-2周再行下一次治疗。
3、 虚证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
4、 点刺放血宜轻、浅、快、出血不宜过多,操作时防止刺伤深部大动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