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虎狼叢中也立身——閒話馮道
虎狼叢中也立身——閒話馮道
馮道(882-954),字可道,自號長樂老人.五代時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後唐、後晉時任宰相,契丹滅後晉,到契丹任太傅.後漢時任太師,後周時任太師、中書令,曾著《長樂老自述》。
唐末五代時,短短數十年中,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唐五個王朝。中原以外則有吳、南唐、楚、閩、南漢、前蜀、後蜀,北漢等十個小王國,史稱“ 五代十國 ” 。這一段時間軍閥混戰,王朝更迭,如走馬燈一般,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馮道不但苟全性命於亂世,而且聞達于諸侯,每一個朝代變動,都要請他輔政。正如薛居正《舊五代史》中說他“事四朝,相六帝”。歐陽修《新五代史》稱他“事四姓十君”。在相位二十餘年,成了一個不倒翁。
就是這位前無古人,大概也後無來者的馮道,受到了千古毀譽。
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說他是“奸臣之尤”;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罵他全無廉恥;薛居正《舊五代史》也說他: “ 事四朝,相六帝,可得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乎再三哉! ” ; 近代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裡稱馮道為“好個奴才的奴才” 。 我早年看到史書上關於馮道的記載,也覺得這個人太軟骨頭且貪圖富貴,令人齒冷。但經過數十年的人生閱歷,再加以體會,覺得這個人很不簡單。在太平時代,一個人能在政治風浪中不受衝擊,倒也不足為奇。但是在那樣一個大變亂的數十年中,馮道能屹立不倒,確實不同凡響!此人的人格、品行方面一定是無懈可擊,圓融圓滿。
事實上,與馮道同時代的許多人就對他讚譽備至。馮道死時七十三歲,如孔子壽,“時人皆共讚歎”。宋初名臣范質對馮道的評價是:“厚德稽古,宏才偉量,雖朝代遷貿,人無間言。屹若巨山,不可轉也。”(《資治通鑒》卷291),《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中,都記載了許多馮道的好事。例如他“為人能刻苦儉約,在隨軍當書記時,住在草棚中,連床和臥具都不用,發到的俸祿與隨從、僕人一起花,與他們吃一樣的伙食,也毫不在意;將士搶來的美女送給他,他如果實在推辭不了,就另外找一間房子養著,找到她們的家人後,就送回去。在喪父後辭去翰林學士回到景城故鄉時,適逢大饑荒,他傾家財救濟鄉民,自己住在草房子裡,親自耕田背柴;有人田地荒廢而又沒有能力耕種,他就在夜裡悄悄地去耕種,主人知道後登門道謝,他卻說沒什麼值得感謝的地方。地方官的饋贈也一概不受。馮道擔任宰相後,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即貧窮的,沒有政治背景的讀書人和有真才實學,有事業心的人)都能得到提拔和重用。而世家顯貴,品行不正,辦事浮躁的人必定被抑制或冷遇。
有一次,臨河縣獻上一隻玉杯,獻給後唐英宗,杯上書“傳國萬歲杯” ,英宗很喜歡,拿出來給馮道看。馮道乘機進諫說,仁義才是帝王之寶。英宗聽後點頭稱是,表示採納。
契丹滅晉後,馮道被任命為太傅。他多次巧妙進諫要施仁政,卻殘暴。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契丹的殘暴舉措,使馮道能夠暗中保護漢族士人。契丹北撤時,他又將許多被掠的中原女子用錢贖出,寄居在尼庵中。並且為她們找到家人後送回。耶律德光死後,漢兵起來反抗契丹軍隊,馮道又到戰地慰勞士卒,使軍心大振,戰鬥力大大增強,驅逐了遼麻答。失地收復後,馮道又選擇將帥,使軍民安定。 《舊五代史》盛讚他: “ 道之履行,郁然有古人之風,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體。”
明宗年間,馮道還與李愚等委派官員,將原來刻在石頭上的儒家經典用雕版印刷,這是見於記載的首次雕版印刷大規模官刻儒家經典,對後世影響相當大。元•王禎評價為: “ 因是天下書籍遂廣 ”。馮道是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典籍的創始人,這是中國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竟然發生在戰亂不絕的五代時期,與馮道個人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馮道的一生,可以說是清廉、嚴肅、醇厚,度量也很寬宏,能夠包容仇人,感化仇人,人格、品行令人稱節讚歎。行文至此,我想起了他的一首題為《偶作》的詩:
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須知海嶽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
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正如此詩後兩句所雲,他做事做官做人,從不為一己之私欲,光明磊落。代時的那些皇帝雖如虎狼,他也能巧妙周旋,。通過歷史來看,馮道對於保存文化、保留國家的元氣,都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他為了顧全大局而忍辱負重,背上了千古的駡名,殊為難得!
馮道最受詬病的是他的政治道德。這一點,薛居正的《舊五代史》,範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等都是義正辭嚴,大加撻伐。不過,結合馮道當時所處的社會和環境來客觀的分析,結論也並非如此簡單。一個生在亂世的知識份子如馮道者,怎樣才能超越環境的束縛?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司馬光和歐陽修的共同看法是:“君有過則力爭,國敗亡則竭節致死。”事實上自唐亡宋立,五十餘年間,換了六個朝代,皇帝有十個姓!如果大臣、士人都要為本朝“竭節致死”,盡忠守節,那麼就會出現六次集體自殺的情況。如果忠於一姓,更得自殺十次;實在是不敢想像!司馬溫公是個有智慧的人,他老人家又提了一個“智士”的標準,那就是:邦有道則現,邦無道則隱,或滅跡山林,或優遊下僚。”也就是說,你馮道縱然不能在宗廟前切腹,也應該不做官或做小官嘛!你竟然“相六帝!” 此說乍聽似乎有理,一經玩味,就知是欺人之語。一則天下人俱是王臣,皇帝老兒要用你,你竟不從?君命難違!明太宗朱元璋就定過“不為君用就滅族”的律法。一個知識份子在皇帝這個“獨夫”面前有不合作不服從的自由嗎?二則大官小僚有何本質不同?當大官是“失節”,做小官就是“智士”,實在不知所謂!
那又有人說了,既然做“智士”行不通,那就當“忠臣”吧?馮道似乎應該選擇一方後竭盡全力,絞盡腦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過仔細想來,當時似乎沒有任何一方是師出有名,把握全部真理。忠於一方勢必造成戰爭時間的延長,人民蒙受更大的損失。
馮道選擇的是不顧個人毀譽,以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為前提,調和矛盾,彌合創傷,尋求實現和平的途徑。儘管他最終未能成功,正如他在《長樂老自敘》中所說:“不能為君致一統,定八方,誠有愧於歷職歷官,何以答乾坤之施?”但與“滅跡山林”或愚忠於一姓一國之人相比,馮道對於社會的貢獻無疑會得到更多的肯定。
我們大多數國人學歷史,看歷史人物,就像小孩子看戲,任何人物一出場,首先要問:“他是好人還是壞人?”除此之外,再無第三條路,這種看待歷史人物的方法是否值得商榷?俗話說,這個世界絕不可能非黑非白。我們應該歷史地對待歷史,把一切放回歷史的環境中,看人的轉變和事件的出現。歷史絕不是簡單的一堆事實的積累,它的書寫,它的構成,全賴我們從什麼角度詮釋.而這個角度的選取就和許多價值觀甚至政治的立場有關.
而且,我們評價歷史人物時,往往是將道德淩駕于歷史現實之上,我們國民教育的史學,又不一定是上好的道德教材,因為道德教育不可能只是傳授一堆抽象的原則,提供幾個完美的人物典範。我們應該給出一些複雜的處境,讓我們知道怎樣在黑白難制的環境下明智的判斷,把道德原則應用在實踐的需要之中。
我們不能忘了,“是非不分”並不是指人們不知是非為何物,而是他們雖有是非觀念但不知怎樣實踐在具體的時空當中。 兄有见地!!!! 兄有见地!!!!
浩浩荡荡 发表于 2010-8-30 11:42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們大多數國人學歷史,看歷史人物,就像小孩子看戲,任何人物一出場,首先要問:“他是好人還是壞人?”除此之外,再無第三條路,這種看待歷史人物的方法是否值得商榷?俗話說,這個世界絕不可能非黑非白。我們應該歷史地對待歷史,把一切放回歷史的環境中,看人的轉變和事件的出現。歷史絕不是簡單的一堆事實的積累,它的書寫,它的構成,全賴我們從什麼角度詮釋.而這個角度的選取就和許多價值觀甚至政治的立場有關.
而且,我們評價歷史人物時,往往是將道德淩駕于歷史現實之上,我們國民教育的史學,又不一定是上好的道德教材,因為道德教育不可能只是傳授一堆抽象的原則,提供幾個完美的人物典範。我們應該給出一些複雜的處境,讓我們知道怎樣在黑白難制的環境下明智的判斷,把道德原則應用在實踐的需要之中。
我們不能忘了,“是非不分”並不是指人們不知是非為何物,而是他們雖有是非觀念但不知怎樣實踐在具體的時空當中。 ”
与仁兄共勉! 学习了,不错 我們不能忘了,“是非不分”並不是指人們不知是非為何物,而是他們雖有是非觀念但不知怎樣實踐在具體的時空當中。
说得好 学习了,不错
天子门生 发表于 2010-8-30 15:14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先贤云:用第三只眼读书,旨哉此言! 我們不能忘了,“是非不分”並不是指人們不知是非為何物,而是他們雖有是非觀念但不知怎樣實踐在具體的時空 ...
悟空 发表于 2010-8-30 15:50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有酒学仙,无酒学佛。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叢中也立身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叢中也立身
cjp88 发表于 2010-8-30 16:57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常乐老人尚有佳句:“但自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敬佩。。。。 世事無絕對,人事物相待,莫要執定論 中國的奇跡:"政治完人"馮道的為官之道
唐織輝
2008年03月03日08:22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雜志
馮道(882——954),自號“長樂老”,贏州景城(今河北滄州)人。他先后輔佐了5個朝代(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契丹)的11位君主,而且朝朝公卿,最后全身而退,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政治史上的一個奇跡。馮道是如何在亂世政壇中得以“長樂”的呢?
善變而不失職守
長期以來,許多史學家因為馮道沒有在王朝交替的時候“殺身成仁”而對他多加指責。司馬光對他的評價是“滑稽多智,浮沉取容”。不過,我們不應該拘於這種傳統的愚忠思想。作為一名職業官僚,馮道雖然多次隨著朝代的更替改變效忠對象,但他卻對每一任皇帝都盡到了人臣的責任。
正所謂 “武死戰、文死諫”,對於身為文官的馮道來說,既然進入官場,自然而然就要博取名聲,這需要敢於說真話。敢說真話是有風險的,但后面的利益也大,關鍵在於怎麼操作。面對那些尚武的“馬上天子”,馮道不但了解其脾氣秉性,而且洞悉每件事情的要害,謀而后動,取得了很好的勸諫效果。
比如在后梁時期,馮道在晉王李存勖手下效力。晉王親率大軍攻打梁朝,與梁軍隔黃河對峙。晉王帳下大將郭崇韜有一次惹惱晉王,晉王生氣地說:“讓三軍另選統帥吧,我讓賢回太原!”隨即命當時負責文字工作的馮道起草文件公布於眾。馮道拿起筆卻遲遲不動。晉王不斷地催促,馮道心平氣和地對他說:“起草文件是我的工作,你叫我做,我還能不做嗎?但是,如今大王屢建大功,正待平定南方敵寇,崇韜所諫並不過分,頂多您不聽他的就是了,何必大動肝火?若讓敵人知道了,以為我們君臣不和,於我們不利。”李存勖聽后醒悟過來。一會兒,郭崇韜也來向李存勖謝罪。一場內部矛盾就此平息,馮道也因此受到了普遍尊重。試想馮道勸諫時不是以情理動人,並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處理方案,而是像別人那樣斤斤於道德說教,甩大帽子壓人,其結果隻能是火上澆油,搞不好還自身難保。
再比如后唐天成、長興年間,連年豐收,中原比較安定。馮道卻進諫明宗說:“我以前追隨先帝(李存勖)的時候曾出使中山,在經過井陘天險時,怕馬有個閃失,小心翼翼地緊握著?繩,但到了平地就認為沒有什麼值得顧慮了,結果突然給從馬上跌下受傷。在危險的地方因考慮周到而獲得安全,處於太平的環境卻因放鬆警惕而產生禍患,這是人之常情。”他向明宗推薦聶夷中的《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明宗聽后很受啟發,讓人將其詩抄下來時常吟誦。馮道正是以這種靈活的方式奉勸皇帝不要陶醉於眼下太平無事,而要居安思危,以百姓生計為念。
雖然圓滑,但同其他許多“清流”一樣,馮道的政治生涯也是斷送在諍諫之上。當時,后周世宗要御駕親征北漢劉崇。馮道勸阻說人心未穩,不易輕動。周世宗自比唐太宗,認為后周擊敗北漢就像大山壓卵。馮道竟然出言譏諷他比喻得不恰當。周世宗一怒之下罷了他的相位,隻命他負責修陵。陵修好不久,馮道就去世了,終年73歲。
可見,馮道已經盡到了一個臣子應盡的“進諫”義務,隻不過他更注重技巧。在馮道看來,進言直諫是風險投資,所以他致力於將風險降到最小,把收益增到最大,身家性命、身后名節和不朽功業,哪個都不能少,那種以死犯諫的傻事,他是絕對不會做的。
位高而不失清廉
馮道的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后唐庄宗時任戶部尚書、翰林學士,明宗時出任宰相。后晉高祖、出帝時均連任宰相,契丹滅晉后,被任為太傅,后漢代晉后任太師,后周代漢后依然任太師。不過,縱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馮道依然不失清廉的本色。
馮道年少時家境貧寒,深知百姓艱辛,發達后依然非常儉朴。外出打仗的時候,馮道就在軍中搭一茅庵,鋪草而眠,所得俸祿與左右下屬同享。有的士兵將掠來的美女送給馮道,他將其安置好,等找到她家人后再送回。
馮道的父親去世了,已經官至戶部侍郎、翰林學士的他立刻解職回鄉守孝,僅住在一間茅草屋裡,過著清苦的生活,自己種地,自己砍柴,還經常悄悄地為勞動力不足的人家耕地﹔所得朝廷俸祿尚有剩余,全部拿來救濟受災的鄉鄰﹔當地官員知道他回來了,要饋贈給他禮物,他一律婉言謝絕。有一次,皇帝想送他一份生日錢財,馮道也以“父母早死,不記生日,堅讓不受。”
所以,晚年馮道曾於心無愧地宣稱:“在孝於家,在忠於國,日無小道之言,門無小義之貨。所願者,下不欺於地,中不欺於人,上不欺於天,以三不欺為素。”他希望死后選擇一塊無用之地埋葬即可,不像別人那樣嘴裡含珠玉下葬,也不穿豪華的壽衣,用普通的粗席子安葬就行。即便是對他持否定態度的“正史”也承認他居官“能自刻苦為儉約”《新五代史·馮道傳》)。“在相位二十余年,未嘗以片簡擾於諸侯”(《舊五代史·馮道傳》)。僅這一點,就足以讓那些“十萬雪花銀”的“清知府”們無地自容。
馮道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為官之道首要在於“正”,隻有廉潔自律,馮道才能獲得那麼多帝王的信賴和同僚的尊重,才能在官場中游刃有余。正如他晚年所做的一首表明自己做官訣竅的詩中所說: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小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文弱而不失膽略
馮道乃一介書生,雖然文弱,但頗有膽略。后漢皇帝劉知遠為了收集牛皮,制作冑甲,曾頒布了一道“牛皮法”。規定民間如果死了牛,牛皮必須交公。有一次,上黨地區有20多人違犯了“牛皮法”,當地的判官認為這項法令不合理,反對執行死刑,還大膽地上書給劉知遠。劉知遠大怒,下令將犯人和判官一塊處死。
馮道卻據理力爭,劉知遠最終釋放了與該案件有所牽連的所有人。
除了在內政上敢逆龍鱗,在外交上馮道也顯示出過人的膽識。后晉時,契丹皇帝得知馮道的名望,指名要求馮道出使,想把他留在契丹。面對有去無回的形勢,所有的人都主張馮道不要出使,但馮道為了國家的安寧,坦然出使契丹。到契丹后,契丹皇帝多次用放他走來試探他,馮道卻擺出一副長期停留的架勢。他先將契丹皇帝賜給他的全部錢財,換成過冬取暖用的柴炭,當契丹皇帝准許他回歸時,他又上表三次懇請留下,被拒后還滯留了一月余才上路。
一路上,馮道走走停停,磨磨蹭蹭,折騰了兩個月才走出契丹邊境。身邊的人問他:“出使契丹仍能活著回來,猶如漏網之魚,要是別人,隻恨沒長兩隻翅膀,走得越快越好。你怎麼卻這樣慢慢騰騰的呢?”馮道解釋說:“你走得再快,他們若真要將你追回去,你終歸是逃脫不掉的。還不如走得慢點,他們反而不會來追了。”
盡管“正史”對馮道多有微詞,但以我們今天的價值標准來判斷,馮道可以說是一個完人。他對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不跟著別人一條道走到黑﹔他忠於職守,辦事情既有原則也講究技巧﹔他清正廉潔,一心為民﹔他有膽有識,謀略過人。置於五代十國那段風雲變幻的歷史時空下,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保持人格的獨立、為民請命后還能全身而退。對於投身於職場的現代人來說,馮道身上有著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人民論壇》 ( 2008-02-15 第4期 )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40479/40481/6946222.html 歷史不是只有一種結局、一種定論。
先說說中國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念:
中國傳統社會,「臣」的定義即為忠侍一君且絕無二主之心,從唐虞到民國初年,這份堅持始終在衛道人士心中佔有一席之地,但在隋唐盛世之後的五代十國,軍閥並起,連年戰禍,國與國之間沒有一夕和平,理所當然,君主與大臣間更沒有絕對的主、從保障。身處亂世的屈原曾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一代忠臣屈原因在政治上的堅持而得罪小人,遭到流放,他的愛國之心及為君上忠貞的節義,皆隨他投入汨羅江而成為歷史佳話,與屈原同樣在政治上有所堅持,不懼後世將其行徑視為不恥的一代宰相—馮道,卻又是另一風格人物。
為民著想,不以自身名聲為念的十代宰相:
馮道,字可道,生於唐僖宗中和二年(882),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附近,一說河北河間縣)人,他少年時就以孝順父母、言行謹慎,聞名遠近。他最早是在幽州劉守光麾下當參軍,有一次向劉守光犯顏直諫,幾乎遭到殺身之禍,於是他學到官場中的生存之道,從此不再重蹈覆轍。後來劉守光敗,宦官張承業就把他推薦給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當掌書記。
不久李存勗起兵滅後梁,建立後唐(923 年)。即任命馮道為戶部侍郎、翰林學士。明宗時,拜馮道為端明殿學士,後又升遷為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對國家貢獻頗豐。後唐長興三年,奏請朝廷請令判國子監田敏,集博士儒徒,依石經文字,校正九經,刻板印賣,到後周廣順三年(953),共歷四朝七主廿二年,才完成。校正九經能夠完成與馮道的努力密不可分。長興四年(933)年明宗崩殂,他又任愍帝的宰相。不久潞王李從珂造反於鳳翔,愍帝出奔,馮道就率百官迎潞王進入京城,即後唐廢帝。不如預期的,李從珂並未重用馮道,免去了他宰相之位,讓他到同州(今陝西大荔)當節度使,後來召他回朝,給他當了一個沒有實權的司空。 不久後,石敬瑭藉助了契丹的力量,起兵造反,奪取了帝位,建立後晉(936)於是馮道在後晉當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魯國公。他被封公爵五次。既為魯國公,也被封為梁國公、燕國公、秦國公和齊國公,並且出使契丹表達兩國之友好。耶律德光曾問他:「何以來朝?」馮道答道:無城無兵安敢不來?」耶律德光又譏刺道:「爾是何等老子?」馮道答道:「無才無德痴頑老子。」後來耶律德光又問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他說:「此時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在他從契丹回來之後,石敬瑭把樞密使廢掉,因此所有權力都到中書手上,故一切大小政事,皆由馮道一人處理。石敬瑭死後,馮道又任出帝石重貴的宰相。 契丹滅了晉,而馮道憑著個人圓滑的處事態度,和耶律德光見面之後,又當上了遼的太傅。跟從耶律德光往北返回常山。後漢建立,於是他歸附漢,為了拉攏前朝遺老,劉知遠封馮道為太師。周滅了漢,又侍奉周,侍任太師兼中書令。晚年馮道《長樂老自敘》,記載了他歷代當過的官職,並一一列舉,引以為榮。最後馮道七十三歲的高齡過世。
關於馮道的評價,和他對自己行為的詮釋:
馮道所處五代的亂世而發,主要描述紛亂環境能影響到文人對「忠」的理念,而五代社會如此的紛亂,軍閥割據的局面,如何生存下去的念頭早已掩蓋禮教的規範,早已將崇尚忠貞的人格隨波而去。
馮道曾說:「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一言道盡其為人民服務的真心,馮道在政治人格上飽受批評,但愛民之舉卻是不遺餘力,《舊五代史‧馮道傳》:「明宗顧謂侍臣曰『馮道性純儉,頃在德勝寨居一茅庵,與從人同器食,臥則芻稿一束,其心晏如也。及以父憂退歸鄉里,自耕樵採,與農夫雜處,略不以素貴介懷,真大夫也。』」其毫無半點官架,也因出身貧苦而知百姓之厄,粗茶淡飯,居陋室等儉樸美德亦有見證,如此身入草莽,古今中外少有,實為其可貴之處。
結尾
關於馮道這個人,自古爭論不休,個人認為,其實照宋儒的說法,那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是不是也是個媚於世的人呢?孔老夫子並沒有只忠於魯國,孔老夫子忠於仁,而馮道忠於百姓,有些時候,太多清官、高士,只顧全了自己的名節,卻拖了不少百姓的平安下葬,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也沒什麼對錯,只是時代背景不同、對道理的體會不同,在生命實踐上的差異,所產生不同的評價。
http://blog.yam.com/alicialice/article/26355862 讀《宋史.歐陽修本傳》常覺歐陽修青年論事時過於意氣,從他想支持范仲淹,卻上書責司諫高若訥,謂其「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一事便可知。而《新五代史》是他早年私撰,所以論人不論事的態度亦可從中窺知。
另外,宋代儒者大都陷入宋祖宗的圈套(歐陽修亦然),加上懲於五代之亂,於是矯枉過正,大都以忠君作為論臣子的先決條件。其實,早在春秋時,孔孟並不認為忠的定義是忠於一君,而是建基於一國之上,先國而後君。以孔子為例,當時子張問孔子:「管仲謀助公子糾奪其兄齊桓公,那是否『未仁』?」。但孔子則認為桓公能夠九合諸侯,不用兵戎相見,那都是管仲的力量。如今馮道向契丹王耶律德光說:「此時即有一佛出世,亦恐救不得百姓;唯皇帝才可救得。」只因馮道一席話,令契丹王打消攻打中國之念,憑他一語之善就改變了局勢。於是,當時無論中外,無論賢愚,都仰馮道為元老級人物;人們都說契丹終於沒有夷滅中國全靠這一言之善,從這「一言之善」我們可知馮道可媲美中國名臣管仲,如果管仲可以避免兵戎就是「仁」(孔子認為「仁」乃道德的最高境界),那麼馮道令契丹沒有夷滅中國就更值得稱許了。而且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禮臣忠,是君臣間治事的態度,臣子徒然忠於君主而不能忠其職守,那麼這個臣子便不值得稱道了。由此可見,孟子的忠乃是忠於國家和職守,與歐陽修的忠於君主是不同的,故歐陽修似曲解了孔孟之道。
節錄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bossa0519/post/1299325987 十个总统,同用一个首相,可见此人的才能,道德如何之高。
忠君和忠民,是为官者的道德准则。
古人多以忠君为上,现代多以忠民为上。这就造成了对冯道的不同评价。 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敬佩。。。。
悟空 发表于 2010-9-3 11:52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神交古人 世事無絕對,人事物相待,莫要執定論
集思成 发表于 2010-9-5 20:51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师言甚是! 十个总统,同用一个首相,可见此人的才能,道德如何之高。
忠君和忠民,是为官者的道德准则。
古人多以忠 ...
益福堂 发表于 2010-9-6 11:17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節錄自
何有 发表于 2010-9-5 21:55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斯世尚有明眼人,难得! “我們大多數國人學歷史,看歷史人物,就像小孩子看戲,任何人物一出場,首先要問:“他是好人還 ...
琴箫易书僧 发表于 2010-8-30 13:25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們不能忘了,“是非不分”並不是指人們不知是非為何物,而是他們雖有是非觀念但不知怎樣實踐在具體的時空當中。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叢中也立身
为人处世之道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叢中也立身
为人处世之道
牧龙居士 发表于 2010-9-6 19:22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大道。 中国人有很多时候受儒家思想太深,不知道变通。
其实,真正忠于人民的才是好!
只忠于一国之君有什么用?
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忠于一国之君或许不是求利!但不可否认是求名!一个忠烈之名! 楼主见识不错 校長15:16:59
学生学校老兄的那篇《论冯道》真是真知灼见啊 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須知海嶽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
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指点下了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此文为老衲昔年潦草塞责之做,实属原创,非他人捉刀。吾不敏,欺世盗名之宵小行径,实不齿为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