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10-9-6 21:25:15

有一个国家十年五遭七级大震却无人死亡

本文摘自 作家 艾一百 博客:艾一百和他的 《老谷探案》

一部好莱坞大片《2012》让“地球何时毁灭、人类何时灭亡”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似乎是与魔咒相呼应,近几年来人类所遭受的苦难也忒多了点。先不说屡次席卷全球的严寒与酷热等极端天气,也不滔天的洪水、海啸和数不尽的大大小小人为事故,单就是地震这种灾害而言,已经让世人饱尝了大自然的威力。


    2008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70,000;


    2010年1月,海地7.1级大地震,死亡人数230,000;

    2010年3月,智利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300;

    2010年4月,中国青海玉树7.1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00;

    就在几天前,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克赖斯特彻奇市(又译为基督城)也发生了7.1级大地震,但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却是“0”。

    零死亡的奇迹发生后,世界某些媒体对奇迹发生的背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是该国地广人稀吗?新西兰的确是一个人口只有430万的小国,但是位于“9.04”特大地震震中的克赖斯特彻奇却不能说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该市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超过四十万,这还不算在当地学习的国际留学生与地震发生时正在当地的近万旅游人。

    是此次地震强度不够,又或震中较远、震源较深?“9.04”特大地震震中距离克赖斯特彻奇仅有三十公里,而且深度仅为地下十公里,属于破坏性极大的浅源地震。三十公里的距离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好比震中在北京的朝阳区的东部,而克赖斯特彻奇就在海淀区的西部一样。你能说震中较远吗?

    再么是新西兰就那么走运?老实说,笔者并不认为在自然灾害方面新西兰是一个走运的国家。相反在地震面前,这个国家可谓是晦气十足,在一百多年中,袭击该国的七级以上强震已经累计超过十次,而在最近十年内,该国遭受的七级以上强震竟然超过了五次。

1848年 惠灵顿7.2级地震

    1855年 惠灵顿8.2级地震

    1929年 默其逊 7.8 级地震

    1931年 内皮尔 7.8 级地震

    1942年惠灵顿7.2级地震

    1968年因沃卡基尔 7级地震

    2003年的弗特兰德7.1级地震

    2004年南岛西海岸7级地震

    2006年克马德克群岛的7级地震

    2009年南岛南端海岸弗依尔兰德7.8级地震

    加上这次的克赖斯特彻奇市7.1级地震,放眼环球,新西兰这个国家被“震”的历史谁可匹敌?

    上述这些强震,如果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恐怕次次都会是灾难性的,即便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在号称世界上最能防震的国家----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也夺去了五千多人的生命。那么这些地震到底令多少新西兰人葬身于瓦砾之下?笔者所列举的这些地震中,除了1931年在北岛中部内皮尔发生的那次地震夺去了256人的生命外,其它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堪称轻微。1968年在该国南岛因沃卡基尔发生的7.1级地震造成3人死亡,这是最近一次该国地震有人死亡的记忆。换句话说,在过去十年的五场七级以上特大地震中,新西兰没有一人因此而丧生。

    是什么让新西兰人在地震面前如此的“淡定”?一句“幸运”恐怕难以解释个中原因。

    零死亡背后的真正秘密,在于一个国家对质量的尊重。

    很多华人刚刚移民到新西兰,经常嘲笑这个国家发展过于缓慢。一条高速公路从立项到上马,不打个几年口水仗不算完。好不容易等项目的利弊都辩论清楚了,到了开工的时候,建设速度又实在“雷”人。经常听到当地一些华人朋友说,这个项目如果放到我门国家,几天几天便可完成云云,而在新西兰,在大干快上的口号下原本一年可建好的项目在这里起码要花上三年。是新西兰人喜欢偷懒吗?当然不是!如果去新西兰的某些城市里转一转,建设工人在烈日下一丝不苟工作的情景几乎随处可见。他们的时间被花在了哪里?被花在了对工程质量的不懈追求与严格把关之上!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笔者早年在奥克兰大学进修时,碰巧遇见这所大学新建一座教学楼。一次当笔者午间休息、在路边的一棵树下惬意的饮用咖啡时,远处工地上一个白人小伙子的举动吸引了个人的注意。当时这个家伙在砌砖,有意思的是,与国内泥瓦匠娴熟的砌砖技术和神奇的施工进度不同,笔者发现这个小伙子每砌一块砖,都要凝视那块砖良久,将砖捏在手里摇来晃去看个通透。他的这个举动引起了个人的极大好奇。最开始的时候,笔者以为他是在那里“磨洋工”,在随后的闲聊中自己才得知,他之所以要将这块砖翻来覆去的看个遍,是在心里琢磨着,砖的哪一面外形最优美,以免将有“斑点”的一面砌在外面。一个对细节的追求到了如此地步的民族,你能说她制造出来的东西质量不过关吗?

    在几天前的“9.04”特大地震震中,克赖斯特彻奇经历了断水、断电与交通中断之痛。但是在24小时内,该市九成的电力供应便得以恢复,48小时内近四成的市政供水得以恢复,而8个小时内,当地机场便重新复航。此外,连接该市的道路交通主动脉除了一条二级公路外,它多条道路全部可以继续其使用而无需任何大修。在本次大地震中,在世界其它国家大地震中经常可以看到的道路整体垮塌、倾覆的镜头在新西兰此次地震中根本找不到。世界众多媒体对本次地震引用的最多的就是那么几张照片,无非是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几栋楼宇的外层砖墙崩落,砸坏了路边的宝马车和其它几部什么车而已,而这些建筑,竟然也没有一栋出现整体性垮塌。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牢固到如此程度,在强震面前多一份淡定当然便具有了资本。

新西兰强震面前零死亡的事实告诉我们,不错,地震的确不可预测,但是却可预防。作为一个小国家,新西兰无法给自己的地震监测部门动辄提供数十亿的研究资金,而这个国家有的,就只有老老实实做人的态度与认认真真办事的传统。如果哪个国家和民族与“认真”二字较上了劲,那么这里便真的有了在大灾大难面前泰然自若的理由。

我爱小成 发表于 2010-9-6 22:15:14

今日的中国市场,真的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了,没有几个人真正的重视质量,所谓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在于大环境!

007北极星 发表于 2010-9-7 22:45:07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 年产数以亿计垃圾---仇保兴,住建部副部长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1004/0405_17_1596306.shtml

般若 发表于 2010-9-7 23:41:07

要搞清楚地震烈度。

悟空 发表于 2010-9-8 12:51:31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 年产数以亿计垃圾---
这是大实话,中国的建筑质量真是够呛,只知道赚钱,谁还讲什么其它。。。。。。国民之哀

door 发表于 2010-9-8 13:51:35

天意

jiumu 发表于 2011-4-7 15:25:52

中国科技不发达 是因为不具备科技竞争力 全部用来刚劲混泥土上   那对破通廊铁就是垃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一个国家十年五遭七级大震却无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