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学历情结 清代科举题你能答多少
作者刘黎平近日,关于学历问题又起了一些风波,对此事尚无公断,我也不说拭目以待,怀着这种看把戏的心理是不厚道的,在这里只能说祝大家最后都平安,都没事。
唐代宰相的学历情结
中国人重文凭,重学历,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其实早已有之,至少隋唐时期就有例子。
有个叫薛元超的,唐高宗时期的中书令,也就是宰相。他颇具才干和才华。有一回唐高宗说:有了薛元超在中书机构,其他人也就多余了。唐高宗离开长安去洛阳,还特意留薛元超在长安辅佐太子。
这么一个位极人臣的事业成功者,却常常心怀不足,有一回对左右说:“哎,虽说我荣华富贵,却有三桩遗憾。第一,虽然做宰相,却不是进士出身;第二,老婆不是贵族出身;第三,不能参与编写国史。”三大遗憾中,把不是由进士出身摆在第一位。因为薛元超在朝当官是承袭父亲勋位而来的,也就是说,薛丞相是顶职上来的,不是考上来的。所以薛元超对自己不能由科举出身而耿耿于怀。学历的位置,在当时天下人的心目中可谓重矣。
做大臣的如此,甚至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这种心理。隋朝开创了中国科举取士的局面,将其摆到了很高的位置。隋炀帝有一次对大臣们说:“我的学识才华,不比你们差,哪怕参加科举考试,也能夺第一名,也是应该做天子的。”瞧瞧这语气,似乎不拿到进士这张文凭,连做皇帝都名不正言不顺。
孟子为什么生气?
正因为这种心理作祟,所以此次“文凭”事件才引起轩然大波。但这也不全是坏事,这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由“士”来管理社会。“士”并非贵族,不管他们出身如何,但只要能通过公平选拔考试,就能进入国家的管理层。通过严格考试挣出来的学历,当然是值得信服的,这当中,蕴含着中国人对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期望心理。只是后来这种心理渐渐走火入魔。
所以,此次国人注目的不仅仅停留在文凭上,而是对英雄来路的关注,对公平选拔人才体制的关注。英雄可以不问出身,但不可以不问来路。来路不正,可能搞得你没有归路。
中国人一向有英雄不问出身的优良传统,但也有英雄要问来路的习惯。前者是鼓励穷小子建功立业,后者是对穷小子发达后的监督。
例如有人问孟子,百里奚是通过养牛做奴仆的手段认识秦穆公的吗?孟子很生气,说:百里奚靠的是真知灼见打动秦穆公,他那样的人怎么会通过那样的手段去结识秦穆公呢?这看来似乎是孟夫子的迂腐,其实是他对英雄来路清白的执著。
当你还是一个穷小子的时候,没人对你那些杂碎感兴趣,但当你成为英雄时则不然,那些杂碎你不记得,自然有人帮你记得,因为这些事情已经具备新闻价值和娱乐价值。
英雄何必问出身,但记得来路要早早交代清楚,免得后来应付起来很辛苦。所以,现在老总们都开始忙着修改学历,清理来路,能如此,善莫大焉!
国学档案
做做看能答多少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部分试题
第一场,史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