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10-9-27 11:31:56

民间的烧香与拜神

烧香是从古代的祭礼中继承下来的。古代中国人在祭祀上帝和祖先时,往往要将祭品或者单单是某些植物放火焚烧,使之产生浓烟,认为即可以其香烟通达神明。这一类做法,後来逐步演变,并且民间化後,便是向神烧香以示敬重。不过,後世的香,已经作了改进,出现了比较精致专作为敬神之用的香,其中包括某几种从印度、伊朗等地传入的香。现在比较常见的有线香、盘香等。

    香在道教仪式中也普遍使用。目前知道道士用香的记载,是《三国志 吴书》中提到道士于吉在江东教人烧香读道书。南北朝时的道馆中例要设香炉,可见用香极为普遍。但道教的用香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如上香时的程式有明确规定,而且,对於香的宗教功能也有自己的解释。一般民间的烧香就没有那麽严格的规范,只以表示虔诚为主。民间的烧香,往往是同时奉上某些供品,称为上供。供品有素果乃至於猪头、全鸡之类。其实,用猪头等做供品,在道教中是不允许的,只是民间沿用既久,便也就听其自然了。

    民间的烧香,有许多习俗,其中一个是所谓烧头香。头香就是第一炉香,尤其是新年的第一炉香。老百姓认为头香功德最大,可以获福最多,所以常常争烧第一炉香。烧头香的时间虽说在凌晨,但信徒在午夜以前就已等待。如果是新年(农历正月初一)烧头香,一般除夕午夜之前香客已早早等候。除了烧头香,某些地方的民众还有烧十庙香的习俗。就是在初一早晨,提著香篮,连续烧满周围十座庙。其用意与烧头香差不多。

    民间烧香习俗中另一个比较特殊的做法,是烧拜香。所谓烧拜香,是指向著某一宫观神庙一步或几步一拜的方式。比如湖南衡阳一带有上南岳烧拜香的习俗,一般是其人携一张小凳子,上设香案,几步一拜,渐次上山。烧拜香费时费力自然也费财,所以并不经常进行,常是遇到重大的疑难,如父母生了重病之类,才会进行。

    还 愿:也称为「应典」、「应点」、「践诺」,意思是求神保佑,往往许下各种诺言,称为许愿。所许的常为当时人所公认的善行,或认为可以讨神欢心的事,如「重塑金身」、「重礼祭祀」、「唱戏」、「吃素」、「放生」、「送经」等。日後所求之事得到满足,便意味著神已施以佑护,遂焚香再告神,并实践原许下的诺言,以为答谢,称为酬神,民间更多则称还愿。比较常见的还愿形式是进庙烧香,并上果品、素供等。由於民间对佛道二教的某些宗教规定乃至於禁忌不甚了然,有时也会以鸡、猪蹄、猪头等为供品。比如旧时上海市道教宫观之一的保安司徒庙(俗称红庙)中供有观音,当时士女有以猪蹄还愿的,虽然不合宗教仪范,但由於系民间的行为。一般也不以为怪。只是道门中正宗的做法,仍以香烛素供为要。比较隆重的还愿活动,也常采取报赛的方式。

    报 赛:民间对神明的还愿、祝寿等活动中,常常采取报赛或称赛神的方式,在一定地域民众集体的酬神活动则形成大规模的赛会。赛神或者说报赛,指用鼓乐、歌舞等形状来娱乐神灵,它们常与酬谢神灵的活动相联系,故又称报赛、赛愿、酬神、还愿。这一风俗由来甚古。古代民间常用女巫歌舞事神,以後相沿,无论是佛教、道教的佛菩萨、神仙,还是一般民间信仰的神庙,在祭祀中都常用歌舞娱乐一类形式。道教以及相应的宫观庙宇在民间的很大的影响,民间报赛的活动不少与道教有关。按其组织方式而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家一姓或者个人为祈求、还愿举行的报赛活动,规模较小,举行没有定时;一种是某一地方有为首者出面组织,民众集资,大多有固定的日期,在神诞日、庙会中举行,规模较大,称为赛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的烧香与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