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角顶摩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等腰背痛
桌角顶摩法,是根据中医推拿按摩治病机理:“以痛为腧”的理论,并总结临床经验而创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对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效果良好。治疗方法:利用办公桌或四方桌角,其边缘突出的棱角均可使用。
顶压法:患者取站立位,或斜靠或半蹲位,双手反支撑于桌边,使棱角对准病灶部位顶压,力量大小以局部酸、麻、胀、痛为宜,每次顶压约4~8分钟,根据病情轻重以及个体差异可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
按摩法:在顶压痛点的基础上,以痛点为中心,小幅度地上、下滑动身体和内、外摇动(摆动),亦可轻轻旋转上半身,以进一步刺激局部病灶,每分钟40次左右,一般按摩5~10分钟。
门框棱角擦摩法:患者站立或斜靠位,脊柱对准门框棱角,缓慢进行左右、上下擦摩胸腰背部皮肤、肌肉,尤以胸腰棘突和双侧骶棘肌(即督脉和两侧膀胱经),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均可,仿动物自身抗背擦痒动作,时间5~10分钟。
上述诸法可连续重复使用,直到局部疼痛缓解为止,每周1~2次。
撞击法:患者站立位,全身放松,利用自身的体重,对督脉、膀胱经向桌角反复撞击,约60~90次,直到腰背部有酸、麻、胀、痛感。
治疗效果
体会
慢性腰肌劳损为临床常见病,根据中医“以痛为俞”、“痛则不通”的理论,对病灶进行顶压、按摩、撞击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并模仿动物自身抗背擦痒的动作,对痛点及背俞穴反复摩擦及广泛撞击,从而达到通利筋膜、调理气血、改善循环之功效。桌角、门框角取材方便,患者可随意自我调节,既省时,又省钱,无需特殊医疗器材,值得推广应用。 帮谢亚龙治治他的“叉腰肌”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