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问——佛的法力有多大?
当众生受苦受难时如:中国四川地震;玉树地震;曲靖泥石流等,能否得到佛的提示??? 佛有三不能,指改变定业、化导无缘众生及救度所有众生等三种不可能之事。此乃唐代禅宗北宗僧元圭禅师之语。即:(一)不能免定业,佛虽具足不执著于一切现象之智慧,然对招感善恶结果之定业亦无法改转。
(二)不能度无缘,佛虽能了知诸众生之性质,穷尽无限事,然亦无法化导无缘之众生。
(三)不能尽生界,佛虽能救度世间一切众生,但却无法令众生界尽。此三者是为三不能。 学习了,受教了。谢谢! 佛法无边,无缘不渡!阿弥陀佛! 所以说:文殊师利菩萨是永远不可能成佛~地藏王菩萨也是~因为他们的愿是不可能完成的了~ 佛法无边,阿弥陀佛! 本帖最后由 背孤击虚 于 2010-12-2 11:57 编辑
所以说:文殊师利菩萨是永远不可能成佛~地藏王菩萨也是~因为他们的愿是不可能完成的了~
圣不贤 发表于 2010-12-2 10:57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摘录一段网上就此问题的解释,首先声明,下面的每一个字都不是我说的。不要诬陷到我身上哦。参考:
回答者: lgq19721219
地藏菩萨早就成佛了,只是以菩萨的身份度众生而已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只是菩萨的发心,这样发心反而成佛更快
回答者:平湖秋月
地藏可成佛么?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说,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佛告坚净信: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
《占察经》
--------------------------------------------------------------------------
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地藏经》
---------------------------------------------------------------------------
观世音菩萨久已成佛,依本愿现菩萨身,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等诸大菩萨。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地藏菩萨实已证法身,安住佛道,但依本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在现菩萨身度人。还有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有现佛身度人。释迦牟尼佛也是久已成佛,但依本愿又于我们这个世界应身成佛。
不要只盯着此世“应身”不放,不知禅宗有见性成佛之说,密宗有即身成佛之说。世尊说地藏菩萨“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可知地藏菩萨已证法身、报身,但依本愿不应佛身,只应菩萨身。我听过很多人因此事生疑而谤地藏菩萨,大家不可不慎重三思啊!如果你想应佛身度人就发愿应佛身,如果想应菩萨身度人就发愿应菩萨身,地藏菩萨也没有逼每个人都学自己,不要执于佛身菩萨身而生疑惑。
我个人发愿早成佛,为什么?因为地藏菩萨要大家都成佛他才成佛,所以多一个人成佛地藏菩萨就少一份负担,愿大家都早成佛道!
回答者:微尘
地藏菩萨早已成佛
华严部经典《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中说: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成正等觉。
时有十佛刹微尘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在会坐。
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藏菩萨。维摩诘菩萨。善威光菩萨。灭诸盖菩萨。宝手菩萨。大慧菩萨。普贤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
佛典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成正等觉。
其菩提树。名阿摄波。磐根深固。擢本修直。周圆无节。如栴檀柱。常于其上。飞禽回翼。无能过者。皮肤细润。众色间发。犹如罗绮。密叶青翠。繁枝布濩。周匝皆有妙花开敷。吐曜飞芳。甚可爱乐。除俱鞞罗。波利质多。余无比者。
复有无量小树围绕。而此树王。森蔚颖秀。如妙高山。俯冠群岳。一由旬外。靡不齐睹。香气周流。荣光照曜。远夜望之。疑大火聚。其下严丽。如欢喜园。四面夷敞。芳草繁茂。
如孔雀王颈藿靡芬馥。观者无厌。
如来于此。端严而坐。大众环绕。如星中月。
时有十佛刹微尘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在会坐。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藏菩萨。维摩诘菩萨。善威光菩萨。
灭诸盖菩萨。宝手菩萨。大慧菩萨。普贤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复有无量千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坐。其名曰舍利弗。大目揵连。须菩提。罗睺罗。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波离。阿那律。离婆多。阿难。提婆达多跋难陀等而为上首。皆已久修六波罗蜜。近佛菩提。为化众生。于杂染土。现声闻形。
复有无量千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而为上首。皆已成就大丈夫业。为欲调伏下劣众生故现女身。
复有无量释梵护世。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此中皆是大菩萨众。无凡夫者。
尔时世尊。坐菩提树。严净微妙。譬于质多树下置如意珠。正念不动如须弥山。为令诸菩萨众及一切众生。了知诸佛深密禅定威神力故。入于三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
即时世尊。三十二相。一一相中。皆现十方无量佛刹及彼诸佛。犹如明镜显现众色。又随好中。一一复现如来往修菩萨行时。从光明王。乃至最后。然灯佛所。难行苦行。悉舍一切头目身体。皮肉手足。妻子仆从。及国王位。宫殿等事。由是三昧。有大势力。
一切诸佛。食时行时。说法时。涅槃时。常入此定。何以故。一切如来。依此三昧。成就无量大威神力。乃至证入一切法空。能于十方一切佛刹。示现种种自在事故。
譬如有人。梦见种种变异事等。及其觉已。所见皆无。凡夫亦尔。无明梦故。妄于诸法生实体想。诸佛觉已。皆无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一念示现无量佛事自在无碍。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皆令悟入无量深妙解脱门故。
尔时德藏菩萨。修菩提行。未成满故。问普贤菩萨摩诃萨言。如来今者。所入三昧。其名云何。复云何得。十方一切世界自在示现种种佛事度脱众生。
尔时。普贤菩萨。告德藏菩萨言。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时诸菩萨。一心瞻仰。同声叹言。善哉所问。甚深微妙。尊者普贤一切知见。今当演说。
即时大地六种震动。天雨妙花。一切众生烦恼众苦。皆少休息。
普贤菩萨言。佛子。此三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即是一切诸佛菩提。以诸如来常依住故。世尊始从然灯佛所。得受记已。即入此定。常无功用。自然应现无量佛事。谓于虚空一毛端处。有一切佛刹微尘等诸佛世界。于中或现生兜率天。或从彼没下生入胎。或现适生游行七步。自言我今即为生死边际。或现在宫出家苦行。或现降魔成等正觉转妙法轮。或现住世经无量劫度诸众生皆令离苦。或复示现入于涅槃。或一切劫为一刹那。或一刹那为一切劫。劫与刹那无增无减。乃至一切众生未尽解脱。刹那刹那一时普于此诸世界。常作如是种种佛事。未曾休息而无功用。
如彼虚空一毛端处。无量刹中。念念普现诸佛种种威仪法则。而无功用。乃至遍空毛端量处。亦复如是。又是诸刹一切微尘。一一尘中。复有过一切佛刹微尘等土。亦一刹那一一土中。自然普现一切诸佛威仪所行。或生天宫。乃至灭度。解脱无量阿僧祇众生。如是念念穷未来际。常作佛事。利益众生。乃至虚空众生界尽。常不休息。而佛刹不减。微尘不增。何以故。以一切法犹如幻焰不坚牢故。
譬如此会十佛世界微尘数等大菩萨众。皆共住此摩竭提国十二由旬。不相障碍。彼一一尘各受无数诸佛世界。或仰或覆。或相向背。或复傍住。或相涉入。而无障碍。亦复如是。如人梦中见于一处。有种种事。以非实故。而无所碍。是一切刹。靡不唯其心之所现。或见劫烧。或已烧尽。或风所成。或净或秽。或复无佛。皆由众生随自心业。见如是等种种不同。
譬如饿鬼饥渴所逼。诣恒河所。或有见水。或有见灰脓血便痢。不净充满。
众生亦尔。各各随业。见其佛土或净或秽。或佛在世。或入涅槃。或处道场。为众说法。或有闻说第一义谛。或复闻说赞叹施法。或见行住。或见坐食。或见身长世人一倍乃至七倍或一由旬。或百由旬。或千由旬。或见威光如日初出或如满月。或由业障值佛世尊久已灭度。
或有不闻诸佛名字。如彼饿鬼。于恒河中。都不见水。但见种种杂秽之物。或见诸佛。各从本土。示现威德大菩萨形。来入此会或一刹中。众生唯见劫火所烧。或一刹中。众生充满咸共见佛。或见如来摄一切刹入一佛刹。以一佛刹入一切刹。如众翳者。同于一处。见各差别。互不相碍。皆由眼翳。不见正色众生亦尔。色性无碍。心缘异故。蔽于正见。不了真实。
佛子。今更为汝。略说住此三昧之法。如佛世尊住此三昧于一念中。遍虚空界毛端量处无量佛土及彼佛土。一一尘中。各有法界微尘等刹。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刹那刹那。遍一一刹。现十佛刹微尘等诸佛方便威仪所行。如是乃至一切众生。未尽证得无上菩提。常无断绝。
如此一佛第二第三。乃至十方一切诸佛。一一所现大威德力。亦复如是。
时德藏菩萨。闻是说已。即于座上。得此三昧。即时见彼无量诸佛及知诸佛威德方便。
以三昧力。亦能如是。调伏众生。百恒河沙诸菩萨众。各别证得种种三昧忍及诸地。观自在等诸大菩萨。住十地者功德妙行。悉圆满故。皆已久远得此三昧。一刹那中摄无量劫。一微尘中纳无量土。于一念中遍一切刹。度无量众生。常无功用。自然示现诸佛事故。虽闻此法。更无所进。如满瓶水置于雨中不容一渧。斯诸菩萨。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在三昧中。放眉间光名大显发。所有一切有功用行。未证十地诸菩萨等。遇斯光已。悉见空中诸毛端处及微尘中无量佛刹。如琉璃瓶盛白芥子。观者悉见彼诸菩萨。见微尘中一切佛刹。亦复如是。及见彼刹一切诸佛。于一一佛身见一切佛身。一一诸佛有无量名。皆为利益一一众生。念念常于一一佛刹。自然应现。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譬于高幢。置如意珠。自然普雨种种珍宝。随众生意。悉令满足。如来亦尔。现正等觉。自然度脱无量众生。
是诸刹中。众生各异。而不相碍。如神力者。游行虚空。山河石壁。无所挂碍。何以故。一切诸趣。皆如幻焰。无坚实故。诸菩萨众。既睹是已。各见其身。遍一切刹。于一念中一一佛前。或经一劫二劫三劫。或百千劫。或一念顷。或一须臾。恭敬供养。或闻佛说诸波罗蜜陀罗尼门。或说诸地。或现神变。以一切劫入一念中。生甚奇特难遭之想。作是念言。云何世尊。威德自在。于一刹那。令我具足无量劫中善根福德。速证如来不思议境界三昧大威神力。
尔时德藏菩萨。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复问普贤菩萨言。其有欲证此三昧者。修何福德施戒智慧。时普贤菩萨。遍于十方一切净刹。现成正觉。化众生者。告德藏菩萨言。
佛子。若欲证得此三昧者。先应修福集诸善根。谓常供养佛法僧众。及以父母。所有一切贫穷苦恼无救无归可悲愍者。摄取不舍。乃至身肉。无所吝惜。何以故。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诸众生。皆获安乐。供养法者。增长智慧。证法自在。能正了知诸法实性。供养僧者。增长无量福智资粮。致成佛道。供养父母和上尊师及世间中曾致饶益赖其恩者。应念倍增报恩供养。
何以故。以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又常愍济诸苦众生。菩萨由此广大善根。永不退失。若人有能勤修福德。常念报恩。悲愍众生则为菩提。已在其手。应知佛说。能随供养。此三种田。一一成就无量善根。
德藏当知。菩萨次应植广大种。由是故生此三昧牙。成菩提果。云何植种。谓持种种微妙花鬘。涂香末香。及众伎乐。恭敬供养现在诸佛。或佛形像。作是思惟。如上所说。遍于虚空毛端量处及微尘内无量刹中。一一所见。诸佛威力。及菩萨众。我悉于彼诸佛会中。一心正念。普皆供养。如所供养一佛法性。即是一切诸佛法性。若我供养一如来者。即为供养一切如来。随彼一一诸佛神力。能以几劫入于一念。亦尔所劫供养如来。若有众生。信解此法。种植大种。即能得是如来不思议境界广大三昧。
故善男子。应以此法。日日供养。由是下至于诸佛所。但一敬礼。亦能令此种子增长三昧牙生。又应常以布施持戒大愿智慧。而溉灌之。又复菩萨为灌三昧。修行施时。不简福田怨亲善恶。持戒破戒。富贵贫穷。又复思惟。施于富者。虽无所用。然我自应修习施行。菩萨又应清净持戒。见毁禁者。起大悲愍。不应于彼生嫌恚心。又应深发大菩提愿。我当决定。念念普于遍满虚空毛端量处。乃至一切佛刹尘中。无量世界。成等正觉。转妙法轮度诸众生。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等无有异。不起功用。摄无量劫入于一念。即于如是一一刹中。各现佛刹微尘等诸佛威仪。一一威仪。各度恒河沙等众生。皆令离苦。乃至虚空众生界尽。常无休息。
佛子。修智慧者。一心谛听。今为汝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求无上菩提。发心欲证此三昧者。是人要须先修智慧。以此三昧由慧得故。修智慧者。应当远离妄语绮语及诸散乱无益之事。于诸众生。虽起大悲而常摄心。不染不散。诣精舍中。睹佛形像。金色庄严。或纯金成。身相具足。无量化佛。入于三昧。在圆光中。次第而坐。即于像前。头面礼足。作是思惟。我闻十方无量诸佛。今现在世。所谓一切义成佛。阿弥陀佛。宝幢佛。阿閦佛。毗卢遮那佛。宝月佛。宝光佛等。于彼诸佛。随心所乐。尊重之处。生大净信。想佛形像。
作彼如来真实之身。恭敬尊重。如现前见。上下谛观。一心不乱。往空闲处。端坐思惟。如佛现前。一手量许。心常系念。不令忘失。若暂忘失。复应往观。
如是观时。生极尊重恭敬之心。如佛真身现在其前。了了明见。不复于彼作形像解。见已即应于彼佛所。以妙花鬘。末香涂香。恭敬右绕。种种供养。彼应如是一心系念。常如世尊现其前住。然佛世尊。一切见者。一切闻者。一切知者。悉知我心。如是审复想见成已。还诣空处。系念在前。不令忘失。一心勤修。满三七日。若福德者。即见如来现在其前。其有先世造恶业障。不得见者。若能一心精勤不退。更无异相。还得速见。何以故。若有为求无上菩提。于一事中。专心修习。无不成办。
若于所修。数数怯退。彼尚不能自得解脱。何况度脱诸苦众生。若遇如是。疾得菩提正真之道。不能勤修。当知徒是地之重担。譬如有人。于大海中。饮一掬水。即为已饮阎浮提中一切河水。菩萨如是。若能修习此菩提海。则为已修一切三昧诸忍诸地诸陀罗尼。是故常应勤修匪懈。离于放逸。系念一心。要令自得现前见佛。如是修习初见佛时。作是思惟。为真佛耶。为形像耶。若知所见是真佛者。便于佛前。两膝着地。合掌恭敬。忆念虚空毛端量处及微尘中一切诸佛无量威德。大慈悲故。来现我前。即应启请唯愿世尊。为我演说如来不思议境界大三昧法。若闻如来一切所说。应决定信。勿生疑惑。即于是处。得此三昧。若先业障。不能问者。则应思惟。一切诸法。如幻如焰。如翳如影。如像如梦。如是谛观。法性空寂。然知如来了一切法。皆如幻梦。如来自性。非幻非梦。犹如虚空能以智悲。出现我前。愿为我放大悲青光。灭除众苦。
时佛即为放眉间光。名曰青焰。其光才照。诸苦销除。即坐证得法光明忍。悉能了达无量三昧。第七日夜。梦见如来为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知所见。是形像者。应思诸佛及诸众生皆亦如像。但随想见无实体性。既知如来如幻如化。如梦如焰。如是自然现前见佛。亦如梦中。无实可得。非生而生。非灭而灭。非去而去。非识而识。非有为而现诸行。非言说而演诸法。非我非寿。非众生非养育。非趣生。非想非作。非知非食。非即蕴非在蕴而示诸蕴。乃至界处。亦复如是。一切非有亦复非无。是故诸佛及一切法。真实平等。皆同一相。
如阳焰等。一切众生。诸佛及土。皆唯自心。识想所现。识想为缘。所生诸色。毕竟非有。
如来已离一切识想。是故不应以色像见。知所见像。随想生故。乃至虚空毛端量处。一切真佛。皆亦如是。犹如虚空平等无异。若我分别。即见于佛。若离分别。即无所见。自心作佛。离心无佛。乃至三世一切诸佛。亦复如是。皆无所有。唯依自心。
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
或生极乐净佛土中。常见如来。亲承供养。
尔时德藏菩萨。复白普贤菩萨言。
若有众生闻此法门。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得几所福。普贤菩萨言。佛子谛听。若有人。能摄三界中一切众生。令脱生死。得阿罗汉。一一罗汉。各于百劫以天上妙衣服卧具。饮食汤药。种种供养。般涅槃后。一一复为起七宝塔。恭敬供养。若复有人。一百劫中。净持禁戒。或修忍辱精进禅定。是人虽复得无量福。不如有人。闻此法门。尊重信受。不生毁谤。其福胜彼。速成正觉。
是时十方一切刹土无量诸佛。皆自现身。赞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说。
时释迦牟尼如来。从其面门。放无量色光。遍照三有。
雨种种花。诸妙音乐。不鼓自鸣。大地微动。于光中。而说偈言。
若闻此法心清净 得诸地定陀罗尼
戒忍自在神通力 速证无上佛菩提
转未曾有妙法轮 亦如过去大仙等
于一念中摄多劫 一尘普现无量刹
无量众生没三界 诸苦所恼常逼切
邪见缠缚失正道 念念皆令得解脱
普贤菩萨。于此法门。久已证故。为众说时。亿千天人。度一切苦。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德藏菩萨。及余一切菩萨众会。世间天龙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地藏菩萨久远劫早就成佛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
我们今天能够理解佛的教导,真正能够发心,依照本经的理论方法修学,也发大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们自己也就入了地藏菩萨的俱乐部,也是地藏菩萨一流人物。地狱是表什么?苦难。世间所有苦难众生,他们还没有脱苦,还没有能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菩萨愿意留在世间永远教化众生,不成佛道。其实不成佛道是形式,不是真的;真的,地藏菩萨久远劫早就成佛,他的学生成佛的都那么多,老师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不居佛位。佛好像是校长,他不当校长,永远当教员;学生已经作校长,老师还在这个学校当教员,就是这么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懂得。
地藏菩萨对佛这是表演给我们看,虽然是佛的老师,佛是他的学生,但是今天老师是菩萨地位,学生是佛的地位,一定要表示尊师重道,这一点我们要学习。任何场合当中,我们常常记住,给众生做一个好榜样,现在社会大众,几个人知道孝顺父母?几个人知道尊重师长?师是老师,长是长辈。我们要提倡,我们不做,等谁去做?我们在这个地方,有一些老法师到这边来访问,或者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拜访其他的老法师。我们要明了,他的年龄比我们大,他出家的时间比我们久,戒腊比我们高,在座席上一定要请他坐上座。我们虽然是客人,是他的上宾,我们也要把上位让给他。为什么这么做?尊师重道。千万不要人家一让你,你就端端正正坐在这上面;是可以,不是不可以,为什么?你今天是客人,你今天是主客,是应当的。但是我们请他上座的时候,对于教化众生更为有利,要明白这个道理。念念为佛法,念念为众生想,这个就对了。 佛有三不能,指改变定业、化导无缘众生及救度所有众生等三种不可能之事。此乃唐代禅宗北宗僧元圭禅师之语。 ...
背孤击虚 发表于 2010-12-1 22:03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学习了。南无阿弥陀佛! 地藏菩萨 他早已成佛了
梦参老和尚2009于台湾 占察善恶业报经 讲记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
佛就跟他说了,此善男子,这个此善男子谁说的?就说地藏菩萨。佛给他介绍地藏菩萨,跟坚净信菩萨说你不要生高下想,你知道地藏菩萨吗?这个善男子发菩提心以来,他已经经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把阿僧祇劫说到无量无边,加上不可思议,没有时间相,那久远了。久已能度萨婆若海,他早已成佛了。一切智海,萨婆若翻一切智,一切智海,功德满足。那他为什么还没成佛呢?依本愿力故,他自在的。因为他愿力就是度尽众生方证菩提,这两句话我想我们每个道友都记得,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两句话,我怎么解释?大家怎么解释?我解释大家看对不对。地狱本空,地藏久已成佛,佛菩萨示现各种身,所以他应以菩萨身得度者他示现菩萨。大家看看一切菩萨,都是穿的在家衣服,留着头发的,都是穿着璎珞,满身珠宝,宝气十足。哪个菩萨不是宝气十足!那宝都是无价宝,恐怕咱们买都买不到的,不是人间的宝。
为什么地藏菩萨剃脑壳?菩萨当中,只有地藏菩萨现的是比丘身,这是极其特殊的。所以这一段文就证明,他是依本愿力故化现的,不要当成真实。地藏菩萨从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经过那个时间没法计算。阿僧祇是无央数,没数字的。把这个没数字的还经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就不要以时间地点数字来算。因为在一切菩萨示现的时候,在这示现,他因为怎么样令众生得到利益,能众生得度,以此为主。所以文殊师利菩萨在五台山什么身都现,刚才我举个例子现猪,那不是人了,猪也可以,现一切众生。为什么他要现猪?当然有注解上说,就是我刚才那个勃荷。勃荷那个主人对它特别,对这个勃荷特别恭敬,吃的住的都给它打扫干干净净的。那个主人养活很多猪,那猪养得又肥又胖,要杀哪个猪,那个勃荷就去那边拱一拱,那个猪就出去了,叫它去杀去了,有次序的,这是不可思议的。那个故事还很长的,我是简略介绍一下。 背孤兄解释的好,这3不能说的太到位 我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不想让这里变成第二战场~所以不说了~闪啊~ 佛法无边,法度有缘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学习了,受教了 本帖最后由 uce618 于 2010-12-3 19:35 编辑
我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不想让这里变成第二战场~所以不说了~闪啊~
圣不贤 发表于 2010-12-3 08:42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此为论坛,该说就说,无理不回既是。何必一般见识!
地藏菩萨因为未满愿故在事相是未证圆满佛,但是,已经出离生死轮回,有分别吗?在理相确实与佛无别。但,由于众生确实着相,凡夫的我们应该就理而说“地藏菩萨尚为菩萨”。
观世音菩萨确实是倒驾慈航,正法明如来再来。
还有,弥勒菩萨也是出家相,何止是地藏菩萨是出家相!
还有,看佛经的疏抄或解要看古人的书籍,现代无论在家出家很多都很会“自圆其说”“添盐加醋”
本帖最后由 背孤击虚 于 2010-12-3 19:49 编辑
看佛经的疏抄或解要看古人的书籍,现代无论在家出家很多都很会“自圆其说”“添盐加醋”
uce618 发表于 2010-12-3 19:20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说的好呀,不过怎么反复看你的发言里,别说古人,即使现代人教证都没有,全都是你老兄自己的高论呢?口口声声高唱的“古人书籍”在哪里呢?您可真是地道的“自圆其说”啊。
另外别把自己的话弄的那么大,那么红。干什么呢?要是佛经或者大德的原话也就算了,你自己个人的发言,这么自大炫耀干啥呀? 看吧~根本不是辩论~
很快就变成没有意义的骂街了~
所以我说,很多想说现在更加不愿意说~再闪啊~ 看吧~根本不是辩论~
很快就变成没有意义的骂街了~
所以我说,很多想说现在更加不愿意说~再闪啊~
圣不贤 发表于 2010-12-4 09:23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干什么,出来发言挑拨离间、火上浇油喽?卑鄙呀。 本帖最后由 fushulu 于 2010-12-4 13:49 编辑
希望大家能以“佛的慈悲为怀”,按自己的认识发表见解,取长补短,不要讲过激言论,不益自己与别人。 本帖最后由 zhaozhi 于 2010-12-4 15:05 编辑
看吧~根本不是辩论~
很快就变成没有意义的骂街了~
所以我说,很多想说现在更加不愿意说~再闪啊~
圣不贤 发表于 2010-12-4 09:23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圣大说得没错,只要是关于佛的,或者佛经的帖子,好象都没宁静过,本帖亦是如此!
浪费网络资源,我等惭愧!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0-12-4 15:51 编辑
但是,已经出离生死轮回,有分别吗?...
uce618 发表于 2010-12-3 19:20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最明显的分别就在于一个已无牵挂,一个还有牵挂。
具体点作比喻的话:
佛除了明白众生的苦不过是幻光电影之外,还真把众生看成是电影菲林里的颜色粒子而已。
但菩萨因为之前许了大乘愿(和其它原因?),虽明白这道理,但在看这电影时,感情上还是有大悲心。
两者皆是凡夫不可思义的境界,
而佛境更是十地菩萨也不可思义的境界。
故此,应该还有很多其它的重要分别。
但我没懂得更详细解说。 佛法无边,佛度有缘!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