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2307|回复: 2

时轮金刚的主修法 六支瑜珈 六支加行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0-12-31 19: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时轮金刚修法总体包括生、圆二次第,生起次第为基础,圆满次第为证入色空大印的高级阶段。生起次第初步是观本尊时轮金刚,念时轮金刚咒。此咒是由七个梵文字母组成的字符,名“舍刹麽隶婆罗耶”,汉语音译“才能十全”(注:这是时轮金刚咒的字符,并非本尊咒)。

       藏传佛教认为,时轮金刚咒字符(亦称为“十相自在图”)囊括了地、水、火、风、空五行及日月(阴阳):若以颜色标示,则“地”为黄色,“水”为白色,“火”为红色,“风”为黑色,“空”为蓝色,故时轮金刚咒字符常用五种颜色套写,组成精美的图案。时轮金刚心咒是时轮金刚微妙之心,读诵此咒可免除八万四千烦恼,所以藏传佛教把此字符视为神力无穷的吉祥物,装饰在灵塔等建筑物上。
      接下来第二步是三远离,远离身、口、意三门,隔绝外境,进入甚深静境,为修持圆满次第打下基础。
      时轮金刚的主修法是“六支瑜珈”、“时轮九神”,这两种都是时轮乘圆满次第修持气息的重要方法。六支瑜珈又名六支加行,其六步方法各派大致相同,但从名称上看,则觉囊派与格鲁派略有差异,如觉囊派六支为受摄、禅定、命力、持风、随念、三摩地,格鲁派则称为收心法、定心法、敛气法、持气法、忆景法、正定法,相比之下,格鲁派命名比较适宜。有人曾在文中将此六支瑜珈概括为“无念”,这是非常笼统模糊的,《坛经》言:“无者无二念,无客尘烦恼,念者念真如本性”,这是从般若的体用上来讲的,非上根人,不能承当。

      第一加行收心法,觉囊派名收摄或受摄,受摄就显得有些浅显,因我们在生起次第观本尊及其心咒时,便已经同时轮金刚产生感应,甚至可以说在受时轮金刚灌顶时,学子就已被本尊摄受,现已至圆满次第,又何来受摄?有人解释说为感官的回摄,将感官置于心灵的控制下,这就应属于收心的范围了。

       收心法是使心不去附会五官,不分别作意。此法分为昼瑜珈与夜瑜珈,以消除妄念分别心进行修持,以特定坐姿分别于白天和夜晚进行,修至使烟等十相逐渐现前;

      第二步为定心法,觉囊派称禅定,按禅定的含义看,它无疑包含很多内容,如第六支的正定法也应属于禅定的范围,所以存在重复之嫌。定心法是摄心使之不散乱,观照空色的自性法身,通过智慧尽除一切戏论,但此境界如未亲自体验自性具足一切,只依靠书面理论去修是不能证得的。

      自性位于心穴之内,但并非是肉团心,而是一个控制整个生命和光明系统的焦点,为灵性之心。心轮就是焦点的核心,内中有根本明点。定心先要明心,若不知自心住于何处,又如何定之?

      另外,通过定功训练,能得到深邃的洞察力和返观内省的力量,在内观自省的过程中,感官无法再玩弄其习气的把戏,感觉目标失去了它们的吸引力,至此阶段,心灵充满光明,一切世俗之见消失无余;

     第三步为敛气法,觉囊派名命力,又称风行,甚至有的译为运气或受命,运气或受命译语不佳,容易引起人的误解。敛气法分为语要点和心要点两种,主要调节全身之气,使三脉六轮的气得以融合。在特定坐姿下,经过对身体的放松及诸脉轮的贯通,能量流从海底轮经中脉上升至顶,又从头顶流向中脉下端,阴阳两种能量于中脉得以调和,从而促进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更加完美;

     第四步是持气法,觉囊派译为持风,此二者为同义,在身体调柔后,接着对呼吸加以调控,通过对心、喉、额、顶等处气之调节,完成宝瓶气,并进一步调节下部各位置的气能,使上下左右周围之气合一,形成中住气,中住气溶于中脉后名之为持风。然后从持风生起暖乐之态,无灭之声及三界形象;

      第五步是忆景法,觉囊派称随念或作念,其中分为四要点,即身语混合的三要点及等置心、空色、大手印要点,通过对此长时修持,空色和心处就会立即发挥效力,逐步从各种障碍歧途中解脱出来;

     最后一步是正定法,觉囊派名三摩地或等持,此为六支瑜珈修持的最高阶段、最高境界。虽然觉囊派将三摩地分为有余依三摩地和无余依三摩地两种,有余依是世间一般的三摩地,无余依是出世高层的三摩地,但我们觉得这样仍然会令世人误解,以为时轮乘的修定法混同于外道定功,综观而言,正定法的命名较为合适。外道也有四禅八定,但那不是正定(究竟定),是故佛陀提出了第九定棗想受灭尽定,佛家称此为“九次第定”或云“九乘”,达到此定,肉体便能超越时间限制,而获得法身真如境界。

      通过此步修持,使脉界清晰气转依之,白色清净净治血肉,红色清净净治骨足,精液清净净治心力,地水火风并于虚空,最终获得三界自在的本初佛位。有人认为,时轮乘讲只有本初佛最为究竟,而将释迦牟尼亦置于三时迷中,并非如此,时轮法所强调的是重视法身作用,使人认知本初面目,非刻意贬低释迦,且时轮金刚乃释迦化身,他在菩提树下早已证得法身,所以二者是无别的。经中云:“十方诸佛一法身,化身百千无量亿”,此谓法界本体不异,如金性为一(法身),却能以各种器具显现(化身),学佛者当以正见为戒。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10 收起 理由
何有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1-1-3 18: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步是忆景法,觉囊派称随念或作念,其中分为四要点,即身语混合的三要点及等置心、空色、大手印要点,通过对此长时修持,空色和心处就会立即发挥效力,逐步从各种障碍歧途中解脱出来;
发表于 2014-9-22 17: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沐佛法乳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2-20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