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xm888 发表于 2011-1-3 13:54:24

佛家密宗修持脉轮与明点

印度佛教晚期盛行的密乘,受印度教瑜伽学的影响,立足于大乘如来藏思想,重在从法界本具妙有的一面建立瑜伽体系,至无上部瑜伽,从身心不二论出发,对身体及心识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视,有一套颇不同于显教的身心境缘起观。
  
无上瑜伽把身,心都分为粗,细、最细三个层次,深层为浅层的内在基础,并说在每一层次上,身心都相互依存,一体不二。既重视心识,又重视对心识所依的粗细色身的分析,表现在瑜伽观行上,则既重修心,又重修身,与道教内丹之性命双修颇为相近 。
  
三层身心中,表层粗身,指四大集成的血肉之躯及肉身所具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粗心,指前六识的了别活动及其所属受、想,思等心所法,或曰加第七末那识。这一层次的身心功能及身心关系,粗显易见,属生理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无上瑜伽对此论析不详,无多特色。无上瑜伽阐述最多,从禅学角度看来最具价值的,是对粗身心层下不为常人及近今生理学、心理学所熟知的细、最细两层身心的探讨,这两层身心的建立,多分依瑜伽修习中的内省观察。
  
一、细身与细心
  
细身,是由气,脉、明点按一定法则构造而成的内在微细生理机制,为表层粗身心的活动正常进行的本源功能,《大圆满禅定休息要门密论》云:“心依于身,身之根本为脉,脉中有气与明点,是气与明点依于脉,脉又依于身也。”
  
1 脉与脉轮 ,脉,梵语曰nadis,为气所循行的轨道,其相微细,非生理解剖所能发现,其作用略当于中医所言经络。无上瑜伽说人身几有七万二千脉,分水、气、血三类,各二万四千条,水脉从头领向下伸,白色:血脉从心间向上伸,属黑白脉之静脉;气脉与黑白脉并行,属动脉,红色;七万二千脉中,主要者有一百二十,切要者有二十四,对瑜伽修习来说,最为重要者,是位于身体中枢部位的左中右三脉,三脉中又以中脉为最极重要。
  
中脉又名:“命脉”,梵语阿缚都底,藏语曰武嘛、滚打嘛。关于此脉的位置,密典上有数说,大体相去不远,如《教授穗论》,云:“脉谓阿瓦都帝,从顶髻至摩尼(男性龟头)及足心际”。《大乘要道密集·拙火定》云:“阿斡都帝翻C有二:‘粗,于脊骨内上下充直,有一道脉,二细,于粗内有一极细白色脉,”并说邻近脊骨的粗中脉为俗谛,脊骨中细如马尾,百分之一的细中·脉名“命脉’者,乃真谛,乃“依自性习成”,是瑜伽成就时所证见。《大幻化网导引法》分中脉为“住中”、“修中”两说,住中指中脉的天生位置,此在脊骨中,修中,为瑜伽修习时观想的中脉,应在脊骨之前。近人陈健民《曲肱斋文集·中黄督脊辨》曰:“中脉从身之中央得名,不在前,简别任脉;不在后,简别督脉;不在左与右,不在左右之中间,简别脊柱;不在前后之中间,简别黄道(道教所言中黄正脉),乃在前后左右之中央。盖以其为无为法故,而无造作,此坚固不变之中位,应进而认为任运在虚空之中央,任运在法界之中央”。陈氏所言中脉,当为修法时观想的“修中”
  
据《大幻化网导引法》说,中脉上端达头顶“梵穴”(囱门处,当百会穴),向前弯下至两眉间印堂而止,下端在脐下四指处与左右二脉会合,交缠而成剪刀形状。中脉粗细如笔管,或曰如箭杆、如麦杆,其色外白内红,整体蓝色,或曰外蓝内红。其相有四:薄如莲瓣,直如芭蕉,色如茜草汁(棕红色),明如麻油灯焰,或曰空如芭蕉,直如箭,红如黄丹,热如劫火。中脉又分为三段:从眉间上至梵穴下至心间一段,名噶底脉,纯净无染。《金刚鬘本续》云:“连接宝海脉,白腻内复空,精血所未染,大慧由此遍”。即指噶底脉而言,据称此段为超越性智慧的通道。《宁提自本续》云,“心与眼连结,自然大密脉,其名为噶底,状如水晶管。”谓噶底脉外通二目,大圆满“妥噶”法以之为连结内外法界的通道。中脉从心间下至脐下四指一段,名“无我母脉”,染净相杂。中脉从脐下四指至密处(龟头)一段,名“海螺脉”,纯染无净。
  
左脉,梵各辣麻那,藏语名江嘛;右脉梵名辣罗那,藏名若嘛,左阴右阳,夹持中脉,离中脉约二指许。左脉白色,主运精,右脉红色,主运血。二脉上端经两耳后,通于两鼻孔,下端在脐下四指处与中脉会合。或曰男性左右二脉分别通左右睾丸,女性左右二脉下通子宫。左右二脉呈交叉状,在脉轮处缠绕中脉,形如麻花,故人身左病右痛,右病左痛。左中右三脉在胎中最先生成,然后才依次生其余诸脉。
  
中脉附近,还有“魔坏脉”,一名“时脉”、“塞脉”,在中脉前,下起脐间,上至喉间。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脉,如“生病脉”,能生种种疾病。
  
以中脉(见图1)为轴,在顶、喉、心、脐等处各辐射出若干支脉,状如车轮,称为脉轮(chakra),对瑜伽修习至为重要。《教授穗论》云:“然于顶髻、顶、喉、心、脐、密轮、摩尼中央,如其次第,有四、三十二、十六,八、六十四、三十二、八支,于莲花及薄伽轮中作脉结形”,莲花,谓脉轮处作盛开莲花状,各轮莲花瓣数不一。脉轮有根本四轮、五轮、六轮、八轮等说;最重要的根本四轮,位于顶、喉、心、脐。
  
顶轮,又名“大乐轮”,在囱门颅骨下,三角形,赤色,以千瓣莲花(表圆满智慧)为标志,从中脉分出三十二支脉,向下弯如伞形。此轮被认为是打通心灵与宇宙形而上实体联系的关隘,也是心灵解脱肉体束缚而自主生死的门户,是修“颇瓦” (迁移神识、灵魂出窍)法的关键部位。《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云;“于妙(大)乐轮具大力,能有士夫用,相应出生清净果根。”谓此轮与解脱证果有极大关系。
  
喉轮,又称“报轮”、报身轮”、“受用轮”,在喉结后,圆形,红色,向外辐射出十六根支脉,朝上仰如碗形。此轮为清净身心而得报身、受用的关键部位。
  
心轮,又称“**”,“法身轮”,在二乳连线中点后,略与心脏同一高度,三角形,或曰“ㄞ”(万)形,白色。从此辐射出八支脉,向下弯如伞形。此轮是阿赖耶识的中心,为见证心性光明而证“法身”的关键部位。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云:“是**者,如其受用,说无所动而得大果。”谓于此可证“不动智”而得菩提道果。心轮中有黄豆大圆点名“都帝”(和合)者,为阿赖耶识根本,打开此物;是放射本有心性光明之秘要。
  
脐轮,又名“化轮”、“化身轮”,位于脐后,圆形,杂色。由此圆身备。婴孩出生后;十种气各司其职,各住其位,若某一气稍有错乱易位,便会导致该气所生部位及机能的疾病。最根本的持命气若稍错乱,轻则令人疯癫、晕绝,重则死亡。人从生到 死,各种气在体内不停地运动循环,其运行分为内行,外行。内行谓气在身内运行,以中脉为中心,从顶喉心脐等轮出,散入余脉,复从余脉回归中脉;诸轮中脐轮为气之根本,从彼处中脉分出十二支脉,为气之迁移宫,凡十二宫,每宫各具五脉、五大,其中六宫主收气,六宫主生气。气之外行,指通过呼吸,与外界交换气体。
  
无上瑜伽还把气分为业气、智慧气两类。业气,指凡夫业报之身所具五大之气,此气在母胎中与母气相连而行胎息,出生后经鼻孔行外呼吸,吸入之气,经左右二脉与喉心脐诸轮,贯空脐轮十二宫,呼出之气,向上贯空左右二脉,从右鼻孔出者,为阳性之日气,从左鼻孔出者为阴性之月气。每日所出二万一千六百息中,业气占二万零九二五息。业气出入时,右鼻孔中日气大种之生起与收摄,依次为地、水、火,风、空,每气行三百六十。左鼻所出月气之生起收摄,次第则反之,为空、风、火、水、地,亦每气行三百六十。五大气在鼻孔中出入之孔道亦有不同;地大气从鼻孔下方往来,水大气从鼻孔内方(近鼻梁处)往来,火大气从鼻孔外方往来,风大气从鼻孔上方往来,空大气从鼻孔中央往来。
  
智慧气,以空大为体,蓝色,能入住于中脉,为产生出世间智慧的物质基础。此气在常人身上,一半入中脉,一半从鼻孔中出入,在每日二万一于六百息中,凡出入六百七十五息,名罗喉罗气。
  
无上瑜伽还说气在身内外的运行节律,与身外天地日月的运转节律有一致性。《大幻化网导引法》云:“外相一年,为内,气一日,外为十二月,内为十二宫”。如外一年为二万一千六百;时,内则一日出入凡二万一千六百息。这各小天地等于大天地,的思想,盖取自印度教,与,道教内丹人身一小天地说亦颇相近。
  
3。明点
  
明点简称:“点”,,梵语曰bindu,意为“精滴”,指圆润明亮的生命能量凝聚体,略近道教所言“精”。藏密分明点为离戏、错乱、物三种。
  

离戏明点,亦称“智慧呀点”,冠以“离戏”,谓此明点的体相实不可言说,超越时空。主客、心物,不同于人,们所知的一切物质属性。此明点是产生出世间般若智的本体,亦“最细心”之体,本性空,自性明,不生不灭,为法报化三身之体,乃修证成就时所现。
  
错乱明点,在凡夫身中,由无明所起受想行识四蕴所造成,分为三种:一不坏明点,又译“真精”、“真水”,禀之于父母精血,是人生命之本,终身不灭,不增不减,故曰不坏,又称严持命明点”。主要住于心轮中,与阿赖耶识和合为一,可谓人的灵魂。随人心理活动之不同,此明点可在中脉内上下移动。当熟睡时,只有阿赖耶识在活动,上身一切气摄集于心间,下身一切气摄于宝珠中,斯时的不坏明点称“心真水”。当做梦时,第八识的习气种子与第六、七二识同时活动,上身一切气摄于喉间,下身一切气摄于密处,其时不坏明点称“敕(语)真水”,当醒觉时,五、六、七、八识皆现行,上身一切气摄于额间,下身一切气摄于脐内、,其时不坏明点称“躬真水”。当性欲炽盛时,上身一切气摄于头顶,下身一切气摄于海螺脉,其时不坏明点称“智慧真水“一一意谓此明点蕴含着可产生“俱生智”(本来与
实相相应的自然智)的能量。二咒明点,指修密法时,配合诵咒,在脉轮内所观想的明点,此明点为意识想象,故亦非本然所具明点之原样显现。三风(气)明点,指意念为内外因缘动摇,产生杂念妄想,瑜伽行者当识其为内外风力使身中明点动荡的反应,加以对治。修气而令明点坚固,此修气所坚固的明点称风明点,此明点也属主观意念有为地修成,故称错乱。
  
第三类物明点,为有质地形相者,可由内外缘而漏失。此又分净浊二分。净分主要指禀自父母精血的红白大,皆以心轮为中心。红大又称红菩提,禀自母血,从心轮向下扩充至脐下三脉会合处而凝聚,为生发阳性生命能量“拙火”(梵火、忿怒母火、了义短阿)之本,以梵、藏文a字表示,白大又称白菩提,察自父精,从心轮向上扩充至顶轮而凝聚,为产生阴性智慧(月、兔)之本,以梵、藏文han字表示,其大小如芥子,色白莹澈,有如玻璃,喻如霜露点。
  
物明点之浊分,为由先天红白大能量为本,吸收饮食中营养精华而生的各种体液。此又分浊中之净分与浊中之浊分。浊中之净分,指吸收饮食精华而转化为血肉髓精者,其中精为骨髓之净分。浊中之净分益养色身,称之为宝,其中**之净分,转化为容光与气力。男固精不漏·,女炼精血不漏,曰“坚固菩提”,极为无上瑜伽所强调,一如道教内丹之强调炼精化气。物明点浊中之浊分,指从饮食中所吸收的水液中被排泄者,如汗、尿、涕,泪、**、经血,屎、垢等。密典中说明点有圆润、明空、清凉、暖热四相,这主要是就不坏明点与物明点中的净分而言,其中言清凉者专指白大,言暖热者专指红大。
  
气,脉,明点按特定的结构组合为细身,其中脉为气与明点运行的轨道,明点可看作气之凝聚,气可看作明点所蕴能量的运行。
  
与气脉点集成的细身相应的细心,指意识层下的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尤其指与阿赖耶识中所藏一切有漏种子所生心识相俱的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等八十“性妄”相联系的一切无明妄心。八十性妄即植根于无意识层、具染污性的本能性心理机能,粗分为贪嗔痴三类,细分则贪类有贪、遍贪、下喜、中喜、上喜、踊跃、胜变,希有、掉举、憎、相抱,作吻、咂、固、勤、骄、求、势、乐,下合喜,中合喜、上合喜,紧,舍、不睦、欲、句显、真实、不真实、决定、不取、布施、警策、勇健,无愧、慎、恶、劣性、欺诳凡四十种,属嗔类者有下离贪,中离贪、上离贪,来,下烦恼,中烦恼、上烦恼、寂、寻、下怖、中怖、大怖、下爱,中爱、上爱、取、不喜、饥、渴、下受,中受,明了。明执、分别、不知惭,无悲、下慈、中慈、上慈、老、收、妒凡三十三种,屑痴类者有中贪,失念、迷乱、不语、恹嫌,
懈怠、疑悔七种。

无上瑜伽认为,细身与细心缘集为人内在的生理、心理机制,身心互相依存,一体不二,不可分离。细身中的气,《戒集续》称为“识之所乘者”,《五次第论,亦云:“一切有情命,名风 (气)作诸业,此是识所乘,五性亦十性。”甚至说气即是心识的物质基础,心识是气的作用。《密集论》云:“成于心之自命者,三界之中无别有,变幻之气遍三界”。《大幻化网导引法》云:“识等诸蕴,彼之本体,为五大之气。”具体而言,色蕴本体为地大气,受蕴本体为火大气,想蕴本体为水大气,行蕴本体为风大气,识蕴(阿赖耶识)本体为空大气。这虽未必不可由显教的心色不二论推导而出,却为显教所不谈。
  
无上瑜伽还认为心理上的无明、烦恼及智慧,皆有其细身气脉点的物质基础,Jb的变化,能引起气脉点的变化。心理上有一烦恼,身中必有一脉结缠缚,令智慧气无法趋入中脉,贪嗔痴等,皆为气血精之妄动,精(白大)妄动则生贪爱,血(红大)妄动则生嗔恼,气妄动则生无明。而生起贪嗔无明的生命能量,与佛菩萨生起智慧、慈悲、方便的生命能量,同出一源,只不过凡夫依无朗我执为本,对外境物生起迷执而妄用生命能量,使其作无价值或负价值的业用,诸佛菩萨以智慧为本,善于运用生命能量,用之为极具自利利他价值的业用。据称一个人所具烦恼的深浅厚薄,在深定中可由脉结的缠缚、气的阻滞而向内照知,具灵敏超觉能为的密乘上师,也可据直觉学法者气脉的情况而知其心理素质如何。陈健民《曲肱斋文集·略论金刚乘人与般若乘人用心之大异)说:“九结十使五毒等,以密乘理观之,是脉结缠缚而成。而九结从脉上言,十使从气上言,五毒(贪嗔痴慢疑)则从明点言也。”其《密宗灌顶论》说:“盖心理上有一自私,生理上必有一脉自缚。”烦恼大者,脉结阻滞气血通行,便会导致种种疾病,嗔怒忧喜;皆可令气乱而生病。贪淫纵欲,或劳心过度,耗散气与明点,生命能源枯竭,不能不病衰夭亡。三毒十使等烦恼的总根子无明痴暗,以凡夫业气为基础。常人皆因宿世的无明烦恼,造成今生所受的既定“异熟果”,自出娘胎,智慧气入住的中脉即扁缩不通,有如干枯羊肠,从先天红白大所生生命气,走左右二脉,出生后天精血,并从鼻中,出入,摄取外界五大,孳生烦恼妄想,随业气之生灭,生命形态亦被拘囿于欲界,障蔽本有智慧光明不得显现。
  
根据对无明烦恼与细身密切关系的认识,无上瑜伽除了也象显教一样注重从心理上下手,自净其心外,也注重从修炼气脉明点着手,用逆转的方法,将凡夫孽生无明烦恼的业气转化为智慧气,将后天的物明点炼化为智慧明点,为进发本有智慧光明提供物质基础。无上瑜伽部本尊法的圆满次第或正分,即专以炼气脉点为内容,宝瓶气,金刚诵、拙火定等,便是用来修炼气脉点的手段,其中宝瓶气,金刚诵等气功,旨在炼气,从控制呼吸之气入手,逐渐使呼吸变慢,业气出入渐久从面使智慧气得以入住融于中脉中。无上瑜伽对练气最为重视,认为气与意念关系极为密切,《虚空藏经》,云;“此心极难调伏者,由气与心所缘异。”密典中常比喻说:“心如跛子,气如言马,人乘马而奔驰,心乘气而纷沓。心不定则气乱,气乱则心亦难定,故人定之要,莫过于以调息之缰,制伏气马,随气之渐伏,念亦渐寂,心空念寂,则气自然入住于中脉,当周身五大气皆入住融于中脉时,心寂至极,粗细妄念粉碎,本有心地光明智慧便会迸露。拙火定则主要炼明点(红白大),由专注观想之力,激发脐下生法宫内蕴藏的拙火,调动潜在的阳性生命能量沿中脉上升于顶,熔化顶上阴性白菩提下降,于下降时所生空乐不二的禅定觉受上,本有心光也会迸露。修气修明点,皆须观想中脉,用气与明点打通,据称如法修气脉点,不但能开发般若智,而且易生身体上的效应,使人身体轻健,无病无恼,容光焕发,返老还童,乃至长命不死,如《恒河大手印)所云:“长命黑发相饱如满月,光采焕发力大如狮子。”
  
二、最细风心与“光明”

无上瑜伽认为,炼化气脉点及其他各种瑜伽修炼的目的,超出生死的决要,在于证见最细风心或心性“光明”。最细风心,又称“本来身心”,被认为潜在于细身心层下,为生死涅盘、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之本体。最细风,又曰“光明气”、“不坏气”、“智慧气”,实即“离戏明点”之运动,或最细风聚而为离戏明点。按现代物质观念,最细风,智慧气,可理解为某种作为超越智慧基础的至极微细的能或场。在凡夫身中,最细风依脉中的不坏明点而潜在,所生之气为“俱生气”或“不坏气”,是周身一切气的最终本源。不坏明点、俱生气与藏有无明烦恼种子的阿赖耶识和合,住于中脉内,以心轮为本位,其内蕴藏最细风心,故曰:“本觉光明住于凡夫肉团心中,名菩提心”。
  
与最细风一体不二的最细心、本来心,其最为根本者称“光明”,一译“净光”、“明体”。光明论是无上瑜伽修学体系之枢要,有“印中最极光明印”之说,一如显教顿教以心印为枢要,光明,梵语曰:prabhasvara,意为极净光,指心未被妄念遮蔽时本具的觉性,相当于显教所言“心性”、4f心体”、“心地”,言光明者,盖从心性本具明照不昧的功用着眼,并有心性呈露时有光明辉耀及心性本质是光明的含义。“心性即光明”,其义早就见于《阿含经)。
  
无上瑜伽分光明为根、道,果三种。
  
1、根光明
  
又称“根本光明”、“母光明”,分实际光明、死光明、眠光明等多种,谓此光明本具于众生根身,不管其人是否修证,在特定时刻都会自然显露。
  
实际光明(理光明),指众生心本具的体性,《明行道六成就法》云:“所谓此心之真体,诸法之实相,不二不异之真空,当彼已得受用于无上清净大安乐境时,即获证于超乎一切之法者,是即根本净光也。”实际光明实即显教所言“本觉”、“正因佛性”,天台宗六即佛义中的“理即佛”。
  
死光明,指人临终之际至死后未生“中阴身”期间(“死有”)自然呈露的离念心体,(密宗道次第广论》卷二二引无著之说,谓众生生命之形成,是从自性光明生无明,由无明生空,从空依次生风、火、水、地四大,由四大集起色身,当人临命终之际,神识、气与四大肉身分离,逆出生的次第而渐次收摄:“地界入水中,水界入火中,火亦入风界,风界入心中,心入于心所,心所入无明,此入光明中,如是三有灭”。当心识乍脱离四大肉身的系缚时,一切藉四大而生的粗细妄念失其所依,得以暂时止息,从而呈露出未受妄念遮蔽时的心地光明。伴随四大的依次收摄,及周身气向中脉、心轮内的凝缩,在主观心识中现为种种光亮境相,最后呈现心光明,这一过程一般说为“临死八相”
  
1,如烟雾相,乃地大收入水大的反应。外相则身不能动,自觉山地崩溃,沉重不堪。
  
2。如阳焰(水波反射之阳光)相,为水大收入火大的反应,其时灭由嗔性所起三十三种分别,外相则汗液、唾液干枯。
  
3,如萤火相,乃火大收入风大的反应,斯时灭由痴所起四十种分别,外相则身之暖热减少。
   
4。如灯光相,乃风大收入识大的反应,其时灭由痴所起七种分别,外相则呼吸出多入少,甚或停止。

《大幻化网导引法》云:“以上四种死相,为细质收灭所现之相,有于死前依次发现。亦有卒尔一时发现者,种种不定。”当灯光相现而风大收入识大时,周身一切气收摄于心轮内,阿赖耶识所藏细心之八十性妄;随细身气之收摄而止息,从而得以豁露出最细心,此心的显露分为四个过程:
  
5、如月光相(白道相):如无云晴空皎洁月光,当对此光的分别心息时,粗分别心灭,初现空境,称为‘所显空”,简称“显”。
  
6、如日光相(红道相):如无云晴空朝暮时分红黄色日光,当息灾对此光的分别时,细分别心灭,空境增广,称“大空”,简称“增”。
  
7、如黑暗相(暗黑道相):如无云晴空黄昏时天光,斯时大半傲细分别心息,显现“胜空’,简称“近得”(接近于光明)、“得”。
  
8、如黎明晴空相:如黎明晴空东方曙光,极为明湛,其时一切微细分别心息,显露出真正的心地光明,此与实相空相应之境,称“最胜空”,简称“空”。
  
据今国外通过临床死亡后复活的病人之追述对濒死经验研究的结果,证明在濒死经验或“脱体经验”中;几乎都有某种灿烂的光明及黑暗相出现,有如密乘临死八相中的如月、如日、如黑暗等相出现者,可见临死八相说当有一定的依据。
  
密乘依死光明的自然显现,建立“中阴成佛法’;谓若平时修持,体认过光明,纵生前未能解脱,当临死及死后死光明显现时,予以认识,自心与光明溶为一体,任持不失,便会于斯际证得法身,解脱生死,又说修气脉,明点,当气入住融于中脉时,也会依次显现如临死之八相,见证光明。
  
根光明的自然呈露;据称尚不止于临死际。《口授论》云;“法身喜遍空,死;闷绝、睡眠,呵欠及喷嚏,刹那能觉知。”意谓在临入睡前、闷绝之际及打呵欠喷嚏之时,根光明都会暂时显现,不过为时极短、不太好体认罢了。《大乘要道密集;。·大手印九种光明要文》说光田有丸种显现,其中婴孩时光明,指婴儿未饮母乳前的混沌心态。大醉时光明,谓“君子醉时不随诸境而不作意,于内心中光明全发”。此中最重要者是眠寝时光明 (眠光明),文中说,“方就寝前刹那中六境念止,后刹那中梦寐未起,斯二中间杳杳冥冥。光明显发,斯则名为眠寝光明”,密乘依此设睡眠修法,于临睡前醒、眠之间体认根光明,修禅定观想,据称修习纯熟,能于梦寐中保持光明而不迷失,并随意转变、制造梦境。
  
按此。无上瑜伽所说根光明,系指意识之流忽然截断时,呈露出来的空白心地,就象用大闸突然闸断河水时露出来的河床。密乘所言调心以体证光明的法则十分简单。其所言光明呈露的主观体验,看来也并不神秘,可以当下试验。
  
2、道光明
  
指修道过程中,由瑜伽调心所知见体证的光明,亦称“子光明”。根据所修的法及见证光明的层次,道光明分为通义光明,密义光明、觉受光明、眠薄光明、眠重光明、喻光明、实义光明等多种,通过瑜伽修习,了达心性本来无生,与显教尤中观派关于心性的见地一致者,称“通义(显密共通)光明:”由修习密法生起、圆满二次第,及双运道,睡眠定等所体认的光明,称“密义光明”。无上瑜伽见证光明之道,大略可分为顿渐二途。顿见光明,系依根光明之理,或冥心离念,调心令与真如契合,或顿断妄念,于离念的刹那间体认根光明,这多依成就上师的指授、加持。或依光明理,于临睡前体认眠光明,依法修掸定,修定至得决定了知光明、领受澄湛之心光,称“觉受光明”。依觉受修睡眠定,于眠梦中能灭除昏昧,识持心性明空,然梦中尚现粗细尘境,称“眠薄光明”,功力增进,于眠梦中唯现光明而恒识持,称“眠重光明”。眠梦中依次了达四空(显,增、得、空)境,恒识本来心地,为真正眠光明,亦称“通达光明”。
  
渐见光明之道,是根据身心不二的原理,从修身入手,修宝瓶气、金刚诵等气功,淅渐令气入住于中脉,于所生寂定离念心上,尤其是于内见如月之光后所体认的光明,仅相似于本觉光明,称“喻光明”,或修拙火定、双运道,于白大从顶降下时所生最胜“俱生喜”空乐不二的觉受上体认的光明,以空乐为喻,亦称“喻光明”。气入,住、融于中脉,临死八相完全出现,于最后所现如黎明晴空相上所证见的光明,方为真正的心地光明,称“实义光明”、“义光明”,无上瑜伽谓得见义光明,即为见道一一亲见实相本面,入密乘菩萨初地,然后依此光明修道,便可直证究竟佛果。3、果光明
  
瑜伽修习得大成就,所修子光明与根本母光明完全契合无间(‘子母光明会合”),证得密乘菩萨道第十三地金刚持地一一亦即成佛之时,本觉光明完全开发,穷彻心源,其时所证光明称果光明,果光明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妙用,能使修行者永离生死苦海,证入常乐我净的涅盘,发大神通,成就庄严净土,获得分身无效、度化众生的妙用,密典中常总结为八种成就,如偈云“圆具一切金刚力,身语意及诸悉地,动静显变俱无碍,庄严福德一切成。如是无上八最胜,即瑜伽道圆满果。”
  
与显教大乘性宗一样,无上瑜伽以穷证光明为解脱成佛的秘要,谓自心明体即佛,佛被称为“明满”(圆满证得明体)。《喜金刚续》云:“内外觅佛不可得,此心即是圆满佛。”{大乘要道密集·金璎珞要门)载黑足大师颂云;“三世明满体是一。彼之自性即自心。”这里说的“此心”、“自心”,指众生心体光明,这与禅宗以“即心即佛”概括的宗要可谓同调。无上瑜伽把见证光明时的主观体验或光明的特性,总结为乐,明,无念之三们一体,乐,谓深受妙乐,不觉身心存否,内心踊跃、舒适、安逸,自然远离一切苦及五欲粗乐,如《大乘要道密集·大手印顿入要门》所说:“因有漏乐发生无漏,其相犹如少女之乐,离于言说,不可属当。又虽是乐,当体全空,空乐不异也。”明,谓昭昭朗朗,明明白白,本来明照自觉,自巳明证心本体或实相,如实知真正自我,而非同一般对知识之通晓。前书云;“明者非是世间明色,但心体上离过失垢染浑浊,譬如秋日澄湛晴空,即于彼等,能知能觉自体本有”。无念或无分别,谓无妄念分别,并自然具对万法性空无生的定解(自然智)。乐明无念一体不二,同时具足,如《大乘要道密集·大手印伽陀支要门》,所言;“乐即无念,乐即明照,明照即是无念之乐,乐明无念无别异故,名为无念。”

密乘虽说见证明体时有乐、明,无念的觉受,但又强调具乐明无念未必是见证明体,不论见证与否,只要于乐明无念上稍起执着,便堕入世间三界,修习禅定时必须舍弃乐明无念的觉受,才能真正见证,任持光明,无上瑜伽说光明体本来具足佛的三身,{大乘要道密集·大手印引定)云;“无念者法身,乐者报身,明者化身”。一说明为报身,乐为化身。《大圆满无上道广大心要》说明体本具空、明,大悲周遍三德,“体性空即法身,自性明即报身,大悲周遍即化身。”这与禅宗《坛经》“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之说,可谓同一旨趣。
  
光明、最细心与最细风、离戏明点的自性是一,一体不二。无上瑜伽说见证光明时,气必然入住融于中脉,使凡夫业气化为智慧气而进入智慧脉道,打开心轮上缠缚遮盖本性光明的脉结,被无明遮蔽的本有心光于是乎随智慧明点的凝成或扩张而顿然进发,大乘经中所谓“心华发明,照十方刹”,盖即指此种捷况而言。不过密乘无上部更说圆证光明时,不但证得以最细风或离戏明点为体、量等宇宙、不生不灭的“法身”,而令现前肉体四大也融入光明中而发生物质结构的改变,变成“虹光(光蕴)身”,这被奉为瑜伽修炼的最高目标。

初学生 发表于 2011-1-29 14:42:27

好贴,好贴,谢谢分享

北海苍梧 发表于 2012-12-9 12:54:21

无上瑜伽认为,炼化气脉点及其他各种瑜伽修炼的目的,超出生死的决要,在于证见最细风心或心性“光明”

mldezhen 发表于 2014-1-9 16:28:22

属于密宗圆满次第,非修补可的知识。

黄天道 发表于 2015-10-18 17:51:35

好贴,好贴,谢谢分享

彭劉賢 发表于 2015-10-18 19:30:06

謝謝分享
其實修行必備的文章與知識
仙不管佛教道教等地區別與否

北海苍梧 发表于 2015-10-25 18:19:26

谢谢分享

hailang189 发表于 2023-10-31 23:33:04

https://www.fengshui-16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767

参课此贴介绍,绝对的真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家密宗修持脉轮与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