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yi198964 发表于 2011-1-18 11:21:54

钱云会事件带给官民的启示与反思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浦歧镇寨桥村上访村长钱云会,在2010年12月25日耶诞这一天惨死在村口。这一消息被当地人土发上毒关网后迅速收起全国网民的关注,一时间成为各个论坛、微博的热门活题。钱云会之死的消息迅速传播,得益于网方中的一张照片。
在这张照片中,钱云会劲部被一辆大卡车车轮死后轧住,导致其头部翘起,死状之惨让人不得不侧目观看,在网中,钱云会被介绍是被四、五个人按住头而被 大卡车活活辗死的,而钱云会是被人“谋杀”的。
很显然这是一则有待证实的消息,但是却得到迅速地传播,标志着人们相信这一事情是真实的。网民们为此奔走呼号,同情声一片,骂声一片。而寨桥村以及邻近的多个村庄,村民们更是奔走呼号,纷纷指导称钱云会是被 人故意杀死的,成百上千的人到他家为他器泣,为他拜祭,大家为好村长哭成一片,路成一片。
很快,这一事件迅速发酵,其影响不反从网上走到网下,更以寨桥发展到全国。几十数百家国内媒体,记者到了寨桥,知名学者到了寨桥, 人权机构到了寨桥,公民调查团一波接一波地来了。毋庸置疑,钱云会之死成为了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公共性事件。
钱云会事件燃烧了半个多月时间,期间全官方紧张到极,令居间愤闷激动。当我们总结这一事件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真想有待核实的消息,为什么会引发成为全国性的公共事件?官民在这一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双主从这一事件应有怎么样的启示与思考?公民运动该如何继续向发展?
我们不得不思考一张照片为什么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一张照片为什么会令当局如此坐卧不安?一张照片会走垮一个政权吗?下一张照片又在哪里?
在钱云会事件中,官方的不可谓不重视、不迅速。除了25日当天,迅速出动大批警力抢夺尸体,拘捕死者家属与村民,对过一事件的调查结论也在短短的 天后做出,这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可结论一出,官方欲灭火的目的不仅未达到,大反而越烧越烈,这说明在钱云会这件事上大家对政府的结论就是如此的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力荡然无存。
可怕的是 ,不仅仅在钱云会事件上,在邓玉 案中,在杨佳安中,在湖北石省等诸多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号召力、公信力都是如此的衰弱,面对网民和民意似乎都溃不成军。
为什么会这样?
在征地中,如果政府真能倾听民意,按法律办事,老百姓会走进田间地头与政府对峙,誓死保卫自己土地吗?在拆迁中,如果官员们不是一再仰仗暴力与民争利、与民劫财,搬迁户们会以命相争捍卫家园吗?在访民中,如果没有那么多冤假错案,如果没有那么多“黑监狱”、挽留、劳教、被精神病,他们会骂XX腐败透顶吗?在下岗工人中,如果破产、改制真能按程序进行,真能维护工人们的基本权益,他们会一再走上街头吗?当太多的如果不断发生时,公信力还会有吗?
当问题、矛盾、冤案、对立产生后,像钱云会这样的好人就会站出来替民说话。当看民众进行维权抗争行动时,他们面对的是失语的官方媒体,面对的是失效的司法机关,面对的是官商紧密地勾结在一起的共同利益,面对的是屁股总坐不到自己一边的政府和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不能给弱者和底层民众提供有效救济的社会和制度,而更多的是,他们要经常面对警察,面对推、拖、骗、哄,面对暴力与压制。当诸多的面对出现时,老百姓会丧失信心与耐心,政府会更丧失公信力与权威性。(面对的是制度性的暗箱操作和不作为、乱作为)
必须要指出来的的,上述的种种“如果”和“面对”不仅仅只会发生在弱者与底层民众身上,而是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这个社会连警察都自称自己是弱势群体,何况我们每一个公民呢?当每个人都看到、听到、遭受到包括谎言、贪腐、暴力等种种不公平,非正义时,当每个人都心中有冤屈,心中有怨气时,当钱云会那一张照片出现时,谁不会激动,谁不会愤怒,谁不会围观呢?在这种情况下,热点事件一再发生就不足为奇了。
政府为平息这些群体性的公共事件,阻止其演变成影响稳定、威胁统治与既得利益的事件,可谓费尽若心,付出了社会、舆论、物质巨大的成本。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政府及官僚大员们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是谁、是什么制造了如此多的矛盾、问题、冤案、不稳定?出现了这些问题矛盾为什么解决不了?民间释放出来的这种不满、积怨的信息还不够多、不够重吗?高压是维护统治与既得利益的最好方式吗?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是不是越维越不稳吗?
钱云会事件无疑是民间情绪又一次的爆发,无疑是公民力量的又一次展示,但总体上来看民间行动的能力、影响还比较有限。从人数上来看,这次前往乐清的公民调查的人数有限且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公民行动背后重要的推手是民间NGO,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真正独立的NGO在中国发育得很不完整,又受到诸多限制。民生观察由于一直报道,温州地区的维权案件,2010年12月26日上午我们接到温州志愿者传来钱云会的消息后,经多方联系在国内率先采访到了钱云会的大女儿,核实了相关消息,并于当天即将文章发出。后我们又多次采访钱家人与相关人士, 12月30日派出志愿者亲赴乐清调查报道。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仍然在物质上无法满足支撑志愿者在当地长期的调查行动。而对于那些完全自费赴现场调查的人士,相信他们更感到经费的紧张。粮草短缺,很显然是民间行动的一大瓶颈。总体来说,公民行动正处在初始阶段,公民记者群体的形成还有待进一步的培育和锻炼。
公民行动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和专业性。大家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困难参与行动,凭的是激情,为的是社会多一份公平与正义。这种激情与公心,永远需要与鼓励。在激情的同时,更需要理性和成熟,我们不能被情绪,被倾向性完全控制与左右。公民行动与调查不能总停留在山寨版的水平,更不能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如在缺乏充分证据情况作出所谓的结论。
民间力量上述的种种不足与缺陷,与前面论述的官方有密切的关系。是官方的压制使得民间行动的空间相当有限,使得参与者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安全成本,许多人因此望而却步。实际上,官民本不是天生的对头与敌人,官民之间良性互动本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二者能否互动起来,责任在官方,希望在一个民主、自由、人权社会的建立。

GWR123 发表于 2016-10-23 14:21:17

记者到了寨桥,知名学者到了寨桥, 人权机构到了寨桥,公民调查团一波接一波地来了。毋庸置疑,钱云会之死成为了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公共性事件。
公检法相关人员到了寨桥吗?

指南 发表于 2017-3-5 09:00: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钱云会事件带给官民的启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