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郑 发表于 2011-2-8 21:00:13

徐大升与子平法(徐伟刚)

徐大升与子平法(徐伟刚)
      子平法为何能经久不衰,成为禄命法的龙头老大,是因宋明理学的完善发展。
    在技法上,虚中技很霸道,但是为何子平法地位这么重要?就是梳清了社会人事之理,于各神煞中取其“六” ,名曰六神。 六亲之神,六事之神 财官印杀伤枭之名也。 财官印等十个,不曰十神,而称六神。是因为这些“神煞”能代表反映“六亲六事”的结构总体。六字,是六亲六事的总称。 后人称十八格中取六格为重,就是突出这个关系,使禄命术在体系结构,法则技术上有非常完整流畅的论理 ,于重点处,更简洁明了。
    徐子平祖师是星命大家,对星占、占卜是十分通晓的。有学者谓七政更准确,那是瞎扯。子平祖师本身就是星学家,精通七政,若是此学问于命理上有大气魄,还得继承弘景、虚中之“八字术”,继而完善乎?
    术数本身的发展结构式,完全是“大道至简”的过程,从鬼谷的“九命”,到虚中的“五柱十字”再简化到子平八字四柱, 那是命学史上的进步,颠峰完善状态。在五代宋初,圣贤大儒尽出的时代 ,术数是得一治的。 子平法的地位,显然而见 ,也就是说,“命理就是事理”得以完美体现。
    弘景虚中之术,虽然霸道!但是于论理上还是零散了一点,没有达到论理实战大一统的高度。 所以在唐末宋初,涌现出“命理各家论”。据记载,宋初命理书籍就达千余种。例如注解最著名的《洛禄子三命消息赋》就有命学四大家李仝、王廷光、释和尚及徐子平。 这里得解释一下,徐子平祖师当时隐居在华山 ,是名气不甚大,几乎世人不知的。在宋朝初年,我估计几乎没人知道徐子平这号人,李仝、王廷光、释坛莹的名气远比子平要大。 但是,冲虚子下山之后,朝野才处于震惊的状态,这个时候,只知道冲虚子是子平传人,才开始略闻其名。 直到三百年后,徐大升的《渊海》《渊源》二书出来,子平法才得以正名。 直到元朝,子平法深入民心 , 命理史上,子平法开始一统天下,能在这么多命学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占据龙头老大位置。子平法不简单啊!因为它更重财官格局,更重人伦六亲, 重点在富贵贫贱,妻财子禄上作文章,其论理清晰博大,流畅完美, 就是我们说的,命理程序“完美终结客户端”。
    元明命家,只是对完美版添加了很多“小补丁”例如明万历年间,以大升二书重编合订,增加补丁,写成《渊海子平》,《渊海子平》一书,原明朝杨淙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编,由钦天监李钦增补,未署原著者。到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唐锦池增补署宋东斋徐升编。崇祯七年孟冬,再编。显然,《渊海子平》不是徐大升的作品,更不是徐子平的作品,不要闹笑话。徐公,大升先生,只著《渊海》和《渊源》二书,《渊海子平》是以《渊海》和《渊源》作蓝本主流,增加了不少内容汇编而成。它不能入纪晓岚的法眼,进身不到《四库全书》是有一定的原因,甚至古今图书大成等都没收录,《渊海子平》才真算是“大杂烩”。而《三命》不是,但是,明命学家,在继承子平法上是比较正统的。所以,《渊海子平》还是属于经典级的东东。
    关于子平法和大升法的比较,在元朝,由于徐公大升声誉大,分成了子平派和大升派。
    后来又合混成子平法,其实是有分别的。万民英就是看不上大升先生的“改革”,才编《三命通会》。所以,有很多论理,诸如身旺身弱,就很大出入。 明朝杨淙大学士,基本是大升派的主导者,钦天监李钦的增补很有味道。《真诠》继承人,沈大学士,几乎就是继承大升法, 在论格局上和见识上,一定有大的出入,所以,读经典,也要读出味道。

gzdcliang 发表于 2011-2-8 21:38:43

读经典,也要读出味道。

飘羽无影 发表于 2011-2-8 23:22:59

回复 1# 太易郑


    额~,子平法和大升法有什么区别?求指点。

h13824004577 发表于 2011-2-10 00:23:20

渊海子平渊海子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大升与子平法(徐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