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楼主: 輕舞

春季试药 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 19: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楼主用药,医理都没懂就乱试药。
发表于 2014-3-3 2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先生精神可佳,向先生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22: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儿清明 发表于 2014-3-3 20:44
看完了,先生精神可佳,向先生致敬。

只是学习。不敢当致敬二字。师父说。学海无涯。人都很渺小。
发表于 2014-3-3 22: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精神可夸,艺高胆大!
发表于 2014-3-9 00: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平时是否有修炼,一般人估计没这么敏感吧
发表于 2014-3-9 0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楼主有师父,从小就对医武有兴趣,及长对传统的五术更是神往,奈何生活所逼,忙于生计,没机缘拜师学艺,遗憾!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19: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xuanfeng 发表于 2014-3-9 01:08
羡慕楼主有师父,从小就对医武有兴趣,及长对传统的五术更是神往,奈何生活所逼,忙于生计,没机缘拜师学艺 ...

乾道有乾道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智慧是絕對在坤道之上。這是我鬧著玩的。不必當真。
既然覺得生活艱難。那就好好賺錢。多修福。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機緣師父自會來找你。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輕舞 于 2015-3-26 15:20 编辑

乙未年二气,春分后十三日亥时正一刻起,主少阴君火,客少阴君火,司天右间。

素心阴不足,易耗伤,此气主清心泻火,滋阴凉血。选用 生地,玄参,麦冬。知母。连心。竹叶,丹参。木通,金银花。车前子。黄柏。大黄,白茅根

对阴虚多火。用清热益阴。如多发风寒感冒,则用荆芥,防风。羌活。生姜。羊肉汤。鸡汤。以升阳。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以上 伤寒论)


若家有老人


春時服 延年散


新會皮四兩,甘草二兩。大鹽二兩炒。上三味,用熱湯洗去苦水五六遍。將甘草并鹽焙乾,細咀嚼兩三片,以通冬日滯氣。



发表于 2015-3-26 17: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看都驚訝
以身試藥

我是先前有問題時
直接複方要地科學中藥使用

會不舒服  因為沒把脈和相關的表裡虛實寒熱使用的緣故

............我比樓主還更拿命開玩笑
不過 用地科學中藥都是相關的無副作用的  也稍微好一點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21: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未年春寒明显

防治感冒、流感:取某香草500g,煎至1000毫升,100ml qd,可连服3天(儿童减半)


配香:感冒散配方见书,每次佩方寸匕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12: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己卯月癸卯日 建执。金箔金

友诉头胀痛,在太阳位置。早起比下午重。头活动到某个位置会发现站立不稳。

辩位:痛在足少阳胆经。
(天顶沉重~足厥阴肝经;前额头痛(足阳明胃经);两侧太阳穴部有膨胀感(足少阳胆经);后脑勺坠重,颈椎上半段僵直,感觉发胀(足太阳膀胱经);眼睛下半部略感向外鼓,鼻梁正后方位置经常发木(胃经膀胱经大肠经督脉相交处)以上网络。

因其人身弱,近来因家事烦恼。江南春寒,今年为金不及,多见湿寒夹杂,考虑为外感内伤夹杂。主因为内伤,外感为引,病在表寒,病人说无怕冷,故考虑肝无水传变。脾阳受困。嘱:口服药物,陈茶水服,食指成勾,刺激足底涌泉穴,用头慢慢书写 正体凤字。(胸锁乳突肌tp,c2,c4前支支配)再预防:碧潭飘雪,春季多运动。少为家事烦忧

发表于 2015-3-28 22: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輕舞 发表于 2015-3-26 15:09
乙未年二气,春分后十三日亥时正一刻起,主少阴君火,客少阴君火,司天右间。

素心阴不足,易耗伤,此 ...

延年散方呢   后面 三味不是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0: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欲窥奇门 发表于 2015-3-28 22:08
延年散方呢   后面 三味不是吧

那三味就叫 延年散。

做酒和做酒酿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发酵的酒曲不对。所以出来的是酒。

地黄是引文,具体我也不会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23: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輕舞 于 2015-3-31 00:08 编辑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川芎茶调散
【别名】 茶调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 薄荷叶(不见火)240克 川芎 荆芥(去梗)各120克 香附子(炒)25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30克)防风(去芦)45克 白芷 羌活 甘草(爁)各6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疏风止痛。主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下。
【备注】 方中川芎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项两侧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前额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额骨痛),均为主药;荆芥薄荷防风升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香附行气宽中,兼能疏风(现配方多用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配合荆、防、薄荷,增强疏风止痛之效;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使升散不致耗气;用茶清调服,乃取茶叶苦寒之性,既能上清风热,又能监制风药过于温燥升散,使之升中有降。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按:本方用法,《世医得效方》卷十作"每服6克,葱白、茶清调下;用葱涎调贴两太阳穴,除痛甚者特效。又用朴消少许,吹入鼻中立愈。左痛吹右,右痛吹左。"

学习,提壶揭盖的典型用药。值得注意的是此药可以外用。对春季寒热无定还是比较对症。
发表于 2015-3-31 07: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话可以乱讲,药不可以乱吃啊!
发表于 2015-3-31 0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輕舞 发表于 2011-2-12 10:54
多謝提醒。一時得意打錯字了。確實不是濕氣。是去風邪。

戊戌日

多謝提醒。一時得意打錯字了。確實不是濕氣。是去風邪。

风邪出一般是痒的出现于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08: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道吉 发表于 2015-3-31 08:19
多謝提醒。一時得意打錯字了。確實不是濕氣。是去風邪。

风邪出一般是痒的出现于感觉。

谢指点。风邪不一定以痒为象,风有阴阳,内外,虚实。热寒之不同。按医家需要详细辩证。

读书,见 “望不补而晦不写,弦不夺而朔不济”,择日很有意思。古人通晓天人相应,并留之后人。弥足珍贵。
发表于 2015-3-31 08: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为是试试春药呢
发表于 2015-3-31 09: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輕舞 发表于 2015-3-31 08:27
谢指点。风邪不一定以痒为象,风有阴阳,内外,虚实。热寒之不同。按医家需要详细辩证。

读书,见 “ ...

风者,百病之长,风者邪也,多见邪之实,未见邪之虚也。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0: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道吉 发表于 2015-3-31 09:49
风者,百病之长,风者邪也,多见邪之实,未见邪之虚也。

具体辩证请看典籍。风邪常与其他病邪一同作用,虚实夹杂最为常见,并非只有实。八纲辨证阴阳不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8: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輕舞 于 2015-3-31 20:13 编辑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春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甚者傳氣,閒者環也。   夏絡俞,見血而止,盡氣閉環,痛病必下。
   秋皮膚,循理,上下同法,神變而止。
   冬俞竅於分理,甚者直下,閒者散下。

(刺要见血。针则未必)

春夏秋冬,各有所,法其所在。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而去之。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痺,發欬上氣

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鍼石。
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百藥。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

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府,冬則閉塞
问题: 刺和针有何区别。汤和药有何区别


发表于 2015-4-1 0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輕舞 发表于 2015-3-31 10:21
具体辩证请看典籍。风邪常与其他病邪一同作用,虚实夹杂最为常见,并非只有实。八纲辨证阴阳不可分

轻舞试药精神可嘉,但基本医理不通,恐将遗害自身。(再次申明,风邪只有实,没有虚,五脏体质有虚实)。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0: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道吉 发表于 2015-4-1 09:19
轻舞试药精神可嘉,但基本医理不通,恐将遗害自身。(再次申明,风邪只有实,没有虚,五脏体质有虚实)。

站的角度不同。你听不懂我说的。本帖就是自己学习合药玩的。如有按古法合药,按古法救人的医案心得欢迎一起讨论。对坐而论道,空谈医理不感兴趣。恕此类跟帖不再回应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7: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峨眉一系廖育群著作。得证。
九针是不出血的。砭石之刺,才是出血。切开脓肿。

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踈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凡食齊視春時,羹齊視夏時,醬齊視秋時,飲齊視冬時。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凡會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麥,魚宜菰。


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以五氣、五聲、五色視其死生。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藏之動。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于醫師。


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凡療瘍,以五毒攻之,以五氣養之,以五藥療之,以五味節之。凡藥,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咸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凡有瘍者,受其藥焉。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23: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未年,岁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拆而水血交流,必赞其阳火,令御甚寒,岁运同寒,宜以热化,其化上苦热,中酸和,下甘热,所谓药食宜也。




岁半以前,太阴主之,若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 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诊在足太溪之脉,其法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岁半以后,太阳主之,若寒淫于内,则凝肃惨栗,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肿,其法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二之气,自春分日酉正,至小满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征火,客气少阴火,中见金运,二火得位而胜金运,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盛行,远近咸若,湿蒸相搏,雨乃时降,宜调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岁谷宜 ,间谷宜豆,虽有热化,不能为邪。

三之气,自小满日申初,至大暑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征火,客气太阴土,中见金运,火生土,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民病身重 肿胸腹满,宜治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 ,间谷宜麻,虽有湿邪,不能为害。

四之气,自大暑日午正,至秋分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宫土,客气少阳火,中见金运,火胜金,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搏,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 肿,宜治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 之,岁谷宜玄,间谷宜豆,虽有火邪,不能为害。
五之气,自秋分日巳初,至小雪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客气阳明金,中见金运,气与运同,又得其位,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宜调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岁谷宜玄,间谷宜黍,虽有燥化,不能为邪,是气也。司气以凉,用凉无犯。
终之气,自小雪日卯正,至大寒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客气太阳水,中见金运,金生水,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患关节禁固腰 痛,寒湿持于气交而为疾也。宜调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宜玄,间谷宜稷,虽有寒化,不能为邪,岁气之交,湿胜则厥阴复之,寒胜则太阴复之,观其气至而致其治,湿者燥之,寒者热之,温者清之,其气乃平,治之大体也。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23: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輕舞 于 2015-4-3 00:39 编辑

假令邪在皮肤,当汗而发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中满内实者泻之,
形精不足者补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为可吐也,
剽悍者按而收之,为按摩也,


藏寒虚夺者,治以灸 ,
脉病挛痹者,治以针刺,
血实蓄结肿热者,治以砭石,
气滞痿厥寒热者,治以导引,
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者,治以醪醴,
血气凝泣,病生于筋脉者,治以熨药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服药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服药宜饱满而在夜,此用药之常法也

邪之伤人有浅深。药之攻邪有轻重。病之始起,当以汤液治其微。病既日久,乃以醪醴攻其甚。是故病患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其见深者,必齐主治,其见大深者,醪醴主治,又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者,治以醪药,以此见受邪既深,经脉闭滞,非醪药散发邪气,宣、通血脉,安能必愈,然则汤液者,取其荡涤邪气,醪醴者,取其宣通闭滞。凡病始作,多以汤液,盖取其荡涤之功,甚于丸散,病久日深,乃以醪醴,其法众多。以夫受邪坚牢,取差或迟,是故服饵之方,用酒醴者十常六七。大法醪醴之方,冬三月宜用,立春后宜止,服饵之家,不问有疾,冬三月宜常得酒药两三剂,至立春勿服,故能使百疾不生。
又况酒性酷热,主行药势,所以病患素有血虚气滞,陈寒痼冷。偏枯不遂,拘挛痹厥之类,悉宜常服,皆取其渐渍之力也。又古法服药,多以酒者,非特宣通血气而已,亦以养阳也。

就是说就内服而言。也有种种不同的适应症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13: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见秋象。为寒。还是见到湿气和寒气了。
乙未年金不及,火原性,火克金,木侮金,二火为邪。火极则伤阴
二气主 少阴君火。
发表于 2015-4-5 14: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自己体验
发表于 2015-5-5 11: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輕舞 发表于 2015-4-2 23:52
假令邪在皮肤,当汗而发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中满内实者泻之,
形精不足者补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

楼主   这是什么书上的
发表于 2015-5-11 19: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神农氏尝百草的精神实在可嘉。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2-21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