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11-3-22 19:02:09

(转载)“盐荒”子孙如何自证清白

文章写的不错,推荐阅读一下。文章太长,肯定有不少敏感字屏蔽了,偶也懒得再续上了,请见谅!
===========================

美国作家辛格对人生曾有个经典的论断,他说:世界上充满了苦难,唯一的补偿是生活中小小的欢乐、小小的悬念。从时间这个维度上说,生活中,悲剧与惊喜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然而从空间维度上说,悲剧与喜剧向来都是争先恐后,在世界各个角落反复出现。过去的几天,在日本和中国这两个不同的国度里,笔者看到了辛格这个论断之外的机缘巧合,悲剧与喜剧以同样疯狂的姿态在东亚的土地上同时上演,对于日本而言,9.0级大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海啸,还有核辐射的威胁,毫无疑问,对日本民族都是极为罕见的灾难,是十足的悲剧;对于中国而言,因为核辐射传闻而导致的“抢盐”风潮则是杞人忧天式的喜剧,这种喜剧不是源自历史的纠结,不是面对灾难而产生的隔岸观火心态的结果,而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自然流露。

即便还未浮出水面,通过简单的经济学推理便可发现,全国各地几乎同时响应的食盐抢购风潮并非单纯源自核辐射恐惧,还有其人为的哄抬炒作。然而这并不能概括整起事件的所有背景,来自网络的解读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一位淡定的老太太眼看着身边的人抢盐却不为所动,原本以为她看透了风潮背后的阴谋,不料对方却告知自己之所以没有参与抢购,是因为“非典”时抢购的盐还没吃完。中国大地上有没有这样的老太太已经无从考证,与其说这个老太太是具体的个人,不如说她是中国历史的普通见证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3年“非典”期间的抢购潮如今借日本地震成功还魂,食盐抢购潮不是一次偶然事件,而是有文化背景的条件反射,显然这才是此次“抢盐”风波值得反思的地方。

林语堂在他的《吾国吾民》一书中谈到中日两国国民性,说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其中有一个经典的结论,他说:中华民族更像“一盘散沙”,每一颗沙子并不代表每一个人,而代表每一个家庭,而日本民族则像一块花岗岩一样结合在一起。抢盐风波期间买不到盐绝不罢休的抢购行为暂不说,即便是那些在超市**排着长队买盐的人,也并非表明散沙聚合成了混泥土,他们只是出于同样目的而临时组建起来的“乌合之众”,只是现代化了的散沙,即为了自己的目的,同时碍于法制的文化传统的压力,而选择了排队这样一种现代化的表现方式。

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中国文化中“抢”的传统。抢,并非突发奇想的偶然行为,而是有其民族基因背景,它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秩序,暗示了一种非法的合法性,历史的传承往往是以一种新的不合法代替旧的不合法。纵观中国历史,君权神授不过是为了追求其合法性而编造出的善意的谎言,改朝换代无一例外都伴随着大规模的哄抢行为,而几乎每一次农民起义,表面上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实质却是裸的抢夺行为。所谓法不责众,暴力作为“最后的理性”(加塞特语),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意义,然而,当我们脚踏实地,再看中国的现当代史,发现“抢”同样是作为推动历史的不二法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根据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土改、期间,地主们被,土地被没收,其实质无疑是“抢”;而如今,遍及全国各地的暴力拆迁,早已习惯于将“拆”与“抢”结合起来,一个典型的状况是,原本应该先迁后拆的房子,几乎都会经历悄无声息被抢拆的命运;即便是看起来彬彬有礼的春运,实质上也充满了暴力,如果没有“抢”的勇气和能力,要想在春节回家,确是件十足困难的事。更为常见的是,在“和平”时期,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多数时候,国人在一起,要不是看热闹,要不是抢东西。

汉字的奇妙就在于,它可以成全一种充满荣耀的语义,也可以借力打力,这种荣耀,使其成为反讽的。“盐荒”子孙这个词概括这次抢购风潮几乎所有的荒谬,显然,若要避免更多人参与到这场荒谬的抢购风潮中,并非光靠简单的晒常识就可以敷衍了事,物产丰盛不能劝阻人们参与疯狂购盐。正如加塞特在他的《大众的反叛》所言:文明的第一要义就在于共同生活的意愿,“‘盐荒’子孙”自证清白,迫切需要的是建立一种共同生活的意愿,而非公布国土里乐观的盐矿储量。

除了民族“公共精神”的缺乏,不免还要重申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上个世纪大众兴起之时,加塞特这样概括那个时代:它比其他时代优越,却又自觉卑微;它的确是强健有力的,却又对自己的命运把握不定;它对自己的力量引以自豪,却又对此恐惧不已。2012即便是灾难虚构的摆设,也难免要耗损人类日益枯竭的安全感,人的安全感建立在对物质的占有和对人身的支配,即便有“公共精神”的设防,也注定要陷入自设堡垒的过程。就当前世界而言,最大的威胁不是物质的稀缺,而是安全感的匮乏,从这个意义上说,“盐荒”子孙如何自证清白,就不仅是中华民族之问,也必将是人类之问。(文/何小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盐荒”子孙如何自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