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说
因果报应说<br><br>何为因果?引生结果的原因为因,因所生出的结果为果.书呆的理解因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语言行为,果为语言与行为所到的回报。何为报应?善良积极的言行得到良好的回报,丑恶消极的言行受到惩罚。所以因果报应认为,一个人的言行决定了人的一生生存状况,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里需要准确理解解善恶的概念,这里的“善”如果仅仅是指出力出钱帮助他人,这就太表浅了,只是第一层意思,一个人的能力财力是有限的,面对那么多的需要帮助者,你能帮得过来吗?所以更强调第二层意思就是具有一颗善良的心,见人之喜而乐之,见人之悲而悯之。这还没完,还有最根本的第三层含义就是要“善”待自己,所谓的善待自己不是放纵自己,而是克制自己的种种欲望,不断地提升自己,做到无贪无嗔,用佛家的术语说就是要做到六渡: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般若(智慧)用流行语说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的话说就是又红又专吧。明白了善的含义也就知道了恶的概念了,关键要明白放纵自己的欲望为人之大恶。就行了,其实行善对许多人来说是莫大的痛苦,是的,幸福就是从痛苦中来,犹如莲花出自瘀泥。报应论并且强调,善恶各自独立,不能互相抵消,比如,有人行九大善事,为一小恶事,但九大善事不能抹煞一小恶,小恶仍将有小小的惩罚。九大善仍得九大福报,不能以少得一分福报来换取不受小恶的惩罚。<br><br>因果报因规律时时在我们身上发生。你认真学习就是行为就是因,学到知识就是果报,你学习分心不用功也是因,当然就学得不精通也是果报,同理,你上班工作得成果得产品,农民辛勤耕作得丰收果报,你贪吃懒作,一事无成,全是因果报应规律。不要把因果规律理解得那么神秘与遥远。事实上它时时处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之中。导致世人对因果报应迷茫与不信的原因,是报应的发生时空上。即如常人所言:好人却不得好活,坏蛋大都得以善终!那么如果理解报应的发生呢?书呆试着这么解说,不知有没有说服力。书呆理解的报应时机有这么三种情况。第一现眼报,即马上就发生的报应,比如,你赞美人家一句话,你肯定支持人的一个观点与主张,对方对你示以友好的态度。这就是报应。也许这还没完,一来二往的,结为好友。接着相互鼓励自立自强,以至家庭事业双丰收。再如,二人骑自行车相撞,一方破口大骂,对方戳你一指头,―――报应你一指头,这时你心中无名火更旺,报以一拳头,呵呵对方报以一脚头,如此一来二往终至头破血流,最后双方都破财伤身而告终。也许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回去后竟动用黑道势力,于是家破人亡呢。这种现眼报,比比皆是,为什么就看不到呢?为什么只看到某某人做了许多好事,结果一生贫苦,所以,我不相信报应,这在逻辑上犯了个错误叫做以个例反驳整体,以偏盖全。从以上我举的二类例子里可以看出,为什么儒家强调“近君子远小人”,孔孟二圣,是不是对这种现眼报也有体悟,只不过没明确提出报应论? <br> <br>第二是今生报。就是说,我现在所说的所做的,会影响或决定我以后生活。这种报应也是处处体现。比如,我现在认真读书,勤奋用功,努力掌握技能,将来得到一份好工作。积极上进的人生观影响或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你们不也是这么认为这样的身体力行着吗?不然你们对孩子为什么这么严格要求?要他她们学这学那,学个没完?为什么只看到贪官没受恶报?须知贪官能至官位,一般的他们的过去也是付出加倍的努力的,付出超常的代价,得到官位的福报是符合报应原理的呀,书呆在本文开头就讲道,善因得善果,恶因受恶报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当他们做官成贪后,贪当然会受报的,或有人说,哪有报应?他们不是仍在贪着吗?有几个落马?大都得善终啊,所以不信。书呆的理解是(1)他们在官位还可能在做着许多善事,人都有二面性,既做善事,又犯贪,所以没有马上落马,等福报享完之时,恶报呈前,就完了。至于有些在今生命结束前也没落马的,是福报未完,或者恶报机缘不成熟。但不是不报,下文将予以解析。(2)贪官在位之时,人人唾骂,这也是报应,所以他们已在承受报应,我们骂他说白了是替他消孽减灾。而,我们骂的人呢,也是在造恶业,也要受报,(比如,我们骂人时的气愤心情这就是报应,当然还不止这样的报应)呵呵,当你明白了这点之后,你还骂不骂什么党什么集团?(3)贪官自己心中的恐惧不安,甚至愧疚,这也是报应。或有人说后面二点算什么报应啊,太轻了,呵呵,“太轻了”这三个字,就说明你已承认了这是报应。是的,书呆也认为这是很轻的报应,不然,我们去做尽坏事,然后让人骂,自己忏悔,就不受惩罚,岂不妙哉?所以这么轻的报应是不能完全抵罪的。但是书呆还想说明一下,明佛理的人都知道,佛教不但强调人的行为,更强调人的心地与语言,所以这种报应在学佛的人看来也不算很轻的。所以佛教强调你没有能力行善不是太重要,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行善的心,见到他人成功与发达,你也由衷的欢喜而不起嫉妒心憎恨心,见恶你产生悲悯心想法劝之改恶从善而不是张口大骂。世人常常在抱怨――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啊,书呆想说,除了机会不平等以外,你有没有努力了,你有没有付出了常人所没有付出的?你是不是善待了自己?克制了自己的种种欲望?当然,你是否聪明这也很重要,至于聪明与否,书呆在下文的第三种报应里将会谈到。至于杀人抢劫***之类的,当时当事人避过了,后来被抓,受惩,这些都是今生报。就不多说了。<br> <br>第三种报应是来生报,来生报,在许多人看来是最没说服力的,对无神论者而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是,如果你觉得书呆前面讲的二种报应有道理,承认了。那么,你信不信第三种报应,已无关大局了。只是,了解了第三种报应,―――来生报,这个报应学说更加完善。所以书呆还得说几句。来生报,就是你今生所做的,将在来生受报,你今生的现状就是你前生行为的报应。书呆对来生报的理解是:你今生的行为,扣除你在今生的已得的报应后,其余的转入来生相报,同理,你今生的状况是你前生的行为扣除你前生已得的报应后的结果。还得须正确理解前生与来生,前生来生是个泛指,并不就是前一生后一世,而是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和以后的生生世世。而且你的前后生生世世也不一定是人,也许是天神,也许是阿修罗,也许是畜生,也可能是饿鬼,也可能是地狱里出来的。总之是在六道里轮回着。且不必探究一个人的前生到底是何物,书呆认为你的聪愚与性格健康状况,就是你前生带到今生的果报。也就是说,你的聪愚与性格健康状况就是你的报应,(看到这里各位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人有聪愚,为什么人的性格千差万异,为什么有遗传性疾病许多病都与基因相关。)决定了你今生的状况。当然机缘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你的命运,所以古人有“一德二命三风水”之说。这里讲的德可理解成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也就是本文开头讲的“善”,命就是先天带来的祸福(基因),风水当指自然与社会环境。所以,佛教强调修行积德而改命,看到这里,你还能说这个因果说是个悲观的宿命论吗?这个来生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神密不可触摸的,只要你承认了基因的差异性,承认物质结构决定功能,即基因决定人的聪愚性格健康,承认人的聪愚性格健康决定人的大体命运,就承认了来生报的前生是因,今生是果。(书呆资质所限,不知把这个推理过程讲清楚了没.每次读到这里总觉得思维有些跳跃)那么,今生种因来世得果呢?这个凡人是无法用事实来证明的,只能用推理。(前面的论述都有事实可依)不过既然承认,前生种因今生得果,来生得果当然自然可得了,不过佛教里倒提到一种方法,来推知人的来生果报,就是看此人的死法,恶死必是恶报,善终必是善报,比如死得非常的痛苦,死去活来挣扎不休的,如吐血而亡的,如昏沉而去的,那么紧接着的下一生必落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所以“你不得好死”被公认的一句严重的骂人话。如果头脑清醒安然而去的,将得神、人或者更好的果报。 <br><br>如何理解,“不是不报,而是时机未到”这句话呢?因果报就论还强调一个“缘”,此前,书呆曾在《妙答》的贴子里讲到缘,现引用过来。“相遇是缘, 比如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须依阳光土壤水份空气等,缺一不可,不然无法开花结果.种子为因,阳光空气等为缘,开花结果为果.因加以缘方能得果.若机缘不成熟,则只能以将来了”无论善因恶因,无缘则只能待报,因此有些因在过了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世,仍不能得果报。呵呵,看了这句话,好人可能会伤心,坏人可能会高兴,别急,几万世也不过是弹指不挥间哟,一般认为果报也不是根据你种因的先后与大小而依次呈现的,也就是说,种善在先,不一定就先得善报,种恶因大也不一定就先得恶报,没有这种次序。全凭缘而定,而缘是具极大的不确定性,也可以说是无序发生的。比如,有一人平时做了许多大善事,一时无名遮掩灵性因小事(还可能不是他的错)与人吵架得现眼报,被打断二肋骨。你总不能说,我平时做了那么多那么大的善事,今天竟得此结果,从此我不信因果,发心做尽坏事了。同样的道理,你想通了这个缘,就不会发生“我没做坏事我的命怎么那么苦啊”的悲叹了。按书呆的观点,一个人生下来后,基因已经定了,所以你的命也就基本定局了,就如已经造出一个酒杯,想把酒杯变成碗是不可能的一样。但是酒杯也可以盛饭,只是得将就着用。所以也强调修行积德(用流行语来说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改命,改今生与来生的命运。命与酒杯又有不同,如果你能持久恒定地不断地提升自己,是能改今生的命运的,关键在于许多人没有这种持久克制自己欲望的意志力,并且许多人感觉这种克制是非常痛苦。佛教还认为,人在死前最后一念涌起,就决定了你紧接着的下一生的报应,并把恶念分成三类,不同恶念受不同恶报,贪念入饿鬼道,嗔念入地狱道,痴念入畜生道。比如,即使是一个修行人,在临终前不能控制涌起邪念,那么他下一生就先得恶报,等恶业一消,就福报显前,转生享福,又如天神,天福享尽后,还是要受恶报,而且据说死得很惨。据佛经记载大意是(具体的书呆记不清了):佛祖得道后讲经时曾头痛过一会儿,好象是佛祖有一生打死过一只三脚蛤蟆,这只蛤蟆对他的报应。当然在得道后,报应是无所谓了不怕了。好象是人有万亿财产,还你一百元的债无所谓一样。但是人呢,享福会消福,人把福报享尽了,这恶报就很快显现了,所以佛劝世人要惜福,同样,受苦会消孽,吃苦在人之前享福在人之后这话是错不了的。 <br><br>三种报应使我们知道了,积善修行(不断地提升自己)可得福而改命,因加缘方能使报应呈现,使人们知道了另一种改命的方法,就是避缘,不让机缘成熟,这样报应就可以推迟发生,不过避缘不是彻底的方法,积善修行不断地提升自己才是根本大法,佛教是让人明了报应学之后来改命的,并不是叫人们你等着受报吧,一切都是报应都已规定好了的,这种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了,这就是因果报应是宿命论的这种理解的根源。有人会提出异议,这避缘不是教坏人躲开恶报吗?呵呵,没这么简单,先听听书呆讲的避缘之法吧,避缘方法有二种,一是出世间法,就是积德修行。二是世间法,是以现存的福报来换取缘的不成熟。如破财消灾之类,书呆是医生,就以医为例吧,体检,就是用少量的财(你的福报所得)去发现身体上的可能存在的毛病。同时及早发现病情医治,不让小病成大病新病成老病。治疗的花费都是你的福报所得来换取你身体的健康。或有人反驳说,这病已是果啊,怎么说成因了?呵呵因因果果,是因也是果,小病不治--是因,成大病――是果,及早医治就是避缘。所以世间法是不竟究法,用俗语说是拆东墙补西墙,而且还只能是推迟报应的发生。 <br><br>以上谈的都是个人的因果报应,还有一些是共业,就得集体受报了,比如,对环境的破坏,气温的上升,自然灾害的爆发等,这是对边界兄的这话. <br><br>时下为情为婚姻受伤的人很多,特别是女子伤得更重,我们在遣责对方薄情无义喜新厌旧之时,书呆也主张遗责这种行为,但是,你有没有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会从当初的非你不娶非你不嫁发展到反目分手?这里固然有喜新厌旧的重大原因,但是你也得反思你是否在不停地为家行善为自己行善?你是否越来越成为对家有用的人?你是否把自己的人格越来越提升到受对方敬重的程度?在以前的床或衣柜上常常可以看到“相敬如宾,白头偕老”这八个字,这八个字早就道出了婚姻的真谛,只有不断地对自己对家行善,方能赢得对方的敬重,有了敬重才能到老啊。 <br><br>总结:因果报应规律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之中,这个规律本质上就是讲如何用自己的言行去控制自己的命运。明白因果报应规律为了不断地提升自己然后服务于别人。而且是首先提高自己,不然拿什么服务别人?<br><br>长远行善必获善报<br><br>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而有些人却毫无作用,根本没有善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乃是一般公认的现象,并没有错。问题乃是在一个人所做所为是不是真正的善,或真正的恶,必须分辨清楚,才能正确的定论。例如一个法官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毫不接受罪嫌家属的关说,做事绝不徇私。又如一位老师在监考时非常严厉,一发现违规即照章处罚,这种‘恶’便不是真正的‘恶’。反之一位法官如果对任何人都很随和,对罪犯的判决和处罚也非常具有‘人情味’,处处予以通融,则这种‘善’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善’。因此这些人将来的果报也就常常不符合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br>此外,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br><br>(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相较,简直还不成比例,这时自然就会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正如一个曾经贪渎或倒会几百万元,后来捐了几千元或几万元作善事,便想获得善报是一样不切实际,因此必须长远布施行善,持之以恒,将来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佛家曾云:‘为善必昌,为善如不昌,其身或祖上必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必殃,为恶如不殃,其自身或祖上必有余昌,昌尽乃殃。’一个人为善为恶之后,有时未能立即获得应有的报应,其理由也在此。<br><br>(2)所作的善事可能并非真正的‘善’。所谓‘善’应该是纯粹出于‘利他’的动机,为解救别人的不幸或痛苦才不顾一切的施予援手,完全不考虑作此事后,将有何种的‘回报’,或对自己将有何种的‘好处’。如果在布施时,一再考虑‘自身的好处’,甚至只是存心沽名钓誉,那么基于这种‘自私’的动机,则布施的意义就不一样,将来的‘果报’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行善时最好不要心存回报。这种不求善报的布施,事实上反而能获得更大的‘功德’,以及更多的善报。<br><br>(3)如果经常布施行善,固然功德不少,然而也可能平时由于不大注意而造成了身、口、意各方面的一些业障,(例如曾经出手伤人,做事害了人,或不修口德,使人名节受损,或心中常有贪婪、嫉妒、嗔恨等等不良的杂念,或对父母不孝,待人不仁不善,或纵狗伤人,或缺乏公德心,造成噪音毒气、废水等等各种的公害,其他类似之事等等)因此‘一恶破九善’‘火烧功德林’善恶两者互相抵销,结果也就毫无功德可言。正如一个人,经常在银行存款,然而一方面却也不断开付支票,结果到月底结算,银行存款所剩无几,甚至有时还会透支的现象一样。因此为人不仅要尽量行善积德,而且平时更要注意修持或严守戒律(不杀盗淫妄酒等等)以免造成恶业抵销善行,正如一个人除了要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外,还要注意减少无谓的支出,这样才能增进财富,道理完全一样,因此修福与修慧两者都很重要,应该同时并重,不可偏废才是<br><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span><br><br>因果报应,简称因果,这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因此世人称佛教是讲因果的宗教。因果是什么,因者原因,果者结果。〈大乘义章〉曰:‘招果为因,克获为果。’亦即是能生者为因,所生者是果。详细一点说,能够使诸法(宇宙间万有的事物、现象)生起者是因,被生起的诸法(事物、现象)是果。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有因必有果,凡果必有因,这是‘法尔如是’、必然的、普遍的理则。 <br>因果法则,是由‘缘起’法衍化而来的。缘起,是释加牟尼世尊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真理。此真理即是宇宙万法(包括众生的生命)普遍的、必然的理则。宇宙万法(包括人类在内):‘非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因缘生,简称缘生,又称缘起。〈良贲疏〉解释缘生二字说:‘言缘生者,缘为众缘,生者起也。诸有为法,皆从缘生。’所谓‘生者起也’,意思说缘生就是缘起;事实上这二者仍有分别:缘生,是因果中的具体事象,现象界所有的一切法,都是缘生之法;而缘生法中所有必然的理则,才是缘起法。换言之,缘起是理,缘生是事,缘起是事物生起的原因及理则,缘生是事物已生的结果与现象。因此,在缘起与缘生之间,就有了因与果的关系。这就是所谓‘因果’。 <br>因果、完整的说,应该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或因素,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或因素;由因缘和合(各种条件因素具备)生起的事物称果,而此果对能生起的因与缘来说是报;所以称因缘果报。世间万法(自然界的生灭变异、生命界的生老病死、精神上的一切行为)全部受此因缘果报法则的支配。 <br><br>佛经上说:‘法不孤起’,世间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的生起、存在,必须各种因缘(条件因素)具备。有因无缘不会生果,有缘无因亦不生果,因缘具足一定生果。譬如麦种豆种,装在罐子里不会发芽生长,种在土壤中,再加上阳光、雨露、肥料、人工等助缘,麦种豆种决定发芽生长,最后结出麦子豆子来。这就是因果——具足说就是因缘果报。世间万法——包括着物质世界的色法、精神世界的心法,以至于生命世界的生理法则,莫不受因果法的支配。 <br><br>至于我们社会常说‘因果报应’。那是佛经中因缘果报通俗化的说法。而其意义偏重于有情世界(人类社会)心理行为方面的法则。尤其是偏重于善恶行为的后果。佛经上说:前生造下善业,今生享受乐果;前生受造下恶业,今生享受苦果。换句话说,今生造作善业,来生享受乐果,今生造作恶业,来生享受苦果。因为因果通于三世,三世就是前生、今生、来生,也可以说是过去、现在、未来。 <br><br>再者,众生所造善恶之业的果报,有正报,有依报。正报是以过去业力,感得未来生命体之果报——或生人道、或生天道、或生畜生饿鬼道。依报是生命体所依托的环境之报,如人的房舍器物、畜生的岩洞巢穴等。此外又有所谓总报、别报。第八识引业感得五趣、四生等异熟总果报体(即生命体),称为总报;前六识满业所感得的异熟果报各不相同,称为别报。譬如人类,同生而为人,就是总报;而人与人之间,其美丑、贫富、寿夭、智愚等各不相同,就是别报。我们试看社会上千差万别的众生相,不正是正报、依报、总报各不相同的果报吗? <br><br>照这样说,因果报应是有其理论的根据,也有说不完的具体事例。但是,我们也常听人说:‘那有什么因果报应?象某某人一辈子积德行善,为什么老来会得了癌症?’ <br><br>或者说:‘好人没有报,我就不相信什么因果报应。某某人一辈子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为什么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也有说:‘象某某这样好人,为什么会出车祸?’‘某某人一家善良本份,为什么一家瓦斯中毒死掉?’<br> <br>类似以上说法,例子极多,不胜枚举,好象是抱怨着「老天爷不开眼’,根本没有什么因果。这类问题问到佛教人士,多数都是含糊笼统的说:‘这是前生的业力’。但单单以‘业力’二字来答复,似乎并不能使发问者口服心服。并且,一切归之业力,似乎又成了‘宿命论’——一切是命中注定的。事实上,佛教并不是宿命论的宗教,佛法上说业力(行为、造作的后果)可以决定有情的命运,但个人的行为又可以影响到业力。 <br><br>原来因果法则,是赅括世间一切的因果。而我们人所说的因果报应,仅是指人的行为力——即善恶业力方面的因果,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果。宇宙之间,有三大类因果。自器世间——物质世间来说,有其物理变化的因果;自生命世界—有情世间来说,有其生理变化的因果;而自精神世界—心识行为来说,有其心理变化的因果。心理行为的善恶,获致或苦或乐的果报,这只是因果的一部分,而不是因果的全部。并且,物理的因果也可以影响到生理的和心理的因果。生理的因果也可以影响物理或心理的因果,而心理的因果也可以影响到物理及生理因果。这一来,因果就变得错综复杂,而不是一条鞭式的那么明显和直接了。有些‘劝善书’上的故事,说是书生上京赶考,途中救了一窝蚂蚁,就高中科举;某妇忤逆,事姑不孝,就遭雷劈,这在宗教道德观上有其用心良苦之处,但却把因果看得太简单了。 <br><br>譬如说,一个人一生积德行善,但老时却罹患了肝癌或肝硬化,这时就有人怀疑有没有因果报应,为什么好人会得这种病?其实这是两方面的因果。积德行善是善业,善业招感来生乐果之报(这是业感因果);而得肝病,或因他嗜酒,或因他饮食不当,或有其他致病的原因,这是生理上的因果。我们把生理上的因果拉到心识行为的因果上,这就混淆了因果的正确性了。<br> <br>再如,‘一家人善良本份’,竟然瓦斯中毒死掉。瓦斯本身有毒性,这是物理上的因果;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即会中毒,这是生理的因果;人为的疏失,没有安全防范,这是行为上的因果。三方面因果导致的悲剧,我们不能抱怨没有因果。 <br><br>观察世间万事万物,何者没有因果?摄氏零度以下水即结冰,摄氏百度以上水即汽化,这是物理学的因果;暴饮暴食得胃肠炎,营养过剩罹患糖尿病,这是生理学上的因果。暑热季节,大宴会中的食物中毒,往往会波及数十人或数百人,但并没有一个人间主宰,认为你是好人,使你中毒的轻一点;他是坏人,使他中毒的重一点。这一切是‘因缘’,也即是因果报应。因果无私,一视同仁,没有特权或例外。 <br><br>不过,物理学上的因果、生理学上的因果,都是‘色法’——即所谓物质之法。色法理则粗显易知,容易为我们所理解及认识。而不易理解的是‘心法’,即行为与业力的因果。因为心法‘溟漠难彰’。行为与业力,千变万化,就使我们很难理解其因果关系了。但是,行为与业力的因果,也不是完全没有迹象可寻。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不就是一个家族间的因果报应?一个人性情暴烈、嗔恚心重,常与人冲突,终于因殴人而致祸;另一个人情性温和、谦恭礼让,因而保得平安,这不就是个人的因果报应? <br><br>其实,报应就在眼前,而我们自己不去观察和理解。譬如说:嗜读书有明理之报,不读书有昏昧之报;尚奢侈有耗财之报,务劝俭有兴家之报;重卫生者有强身之报,纵酒色者有伤身之报。父母各尽其职,教养子女,家中不至于出问题青少年;父母不尽其职,对子女放纵不管,则子女飙车、吸毒、抢劫、斗殴,这不全是因果报应?——报应两个字是中性字眼,为恶获恶报固然是报应,为善获善报也是报应。而我人习惯上,多把这两个字用在为恶获恶报上面。 <br><br>上面说的,只是简单明显的因果报应;至于通于三世的,复杂隐微的因果报应,就不是我人的智慧所可洞悉理解了。譬如同是一个人,有人富贵寿考,有人贫贱短命,有人贫困而长寿,有人富贵而早死;有人事业如意,眷属美满,有人一生坎坷,妻离子散,此中必有其因果。但有的原因明显,容易了解,有的隐晦难明,不为我人所知罢了。 <br><br>佛书上有这样的两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果,今生作者是。’我们不必去找催眠大师,探索我们前生怎么样,我们今生的获得人身和生活环境,不正是前生行为造作的后果吗?我们也不必求神问卜,看相算命,问我们前途休咎,或来生际遇,我们现在的行为造作,不正足以说明我有未来的前途吗?一个勤奋努力的青年,和一个游手好闲的青年,当然有其不同的后果;一个安分知足的人,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当然也有其不同的后果。如果人生不行正道,只图行险侥幸,其前途可说是不卜而知。 <br><br>近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一个人的穷达际遇,有才、力、命三个条件之说,其中才是天赋的智商,力是努力的条件,而‘命’字,似乎就是行为业力的果报。 <br><br>总之,因果法则,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普遍的、必然的理则,万事万物依此理则而生灭、而运行,绝无例外。我人不能以一时、一事既不周密、又不完全的观察,而否定因果报应。俗语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话虽通俗,而实有至理存焉。<br><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关于因果关系的开示</span><br><br>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讲的业,在这里和因是一回事。偷盗人用手去抓一个东西放到自己的包里,这是不是叫做因呢?当一个人心里想:我要去偷这个东西,这个起心动念是因吗?上述身口意行为当中到底哪一个是因?一切有部和唯识宗对于因果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名言谛中比较究竟的是唯识宗所阐述的观点。他们认为,每一个人自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识,有时候没有,无论它有怎样不同的分别,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叫阿赖耶识。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还有一个比喻是:下雪的时候,将墨水倒在雪里,雪就变成了墨水的颜色,雪化之后,在地上就可以看到这种颜色。同样的,如果以烦恼去造业,当这个烦恼消失的时候,这个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上。业(或因)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如稻谷的种子,我们肉眼看不出它能发生稻芽,但是它确实蕴藏着这样的能力,同样,当阿赖耶识上播下一个业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因缘成熟后,它就会产生出“果”,这个果也叫报应。所以因(或业)的本性就是阿赖耶识上这种特殊的能力。<br><br> 当一个人杀生、偷盗的行为完成以后,在他的阿赖耶识上就会留下这个行为的种子。这颗种子什么时候发芽是不定的。经书中常用粮食的比喻来说明报应的早晚。粮食蔬菜品种繁多,它们成熟的早晚也不相同。有些成熟只需要一两个月,有些却需要五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种差异来自于种子本身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同样的,经书里讲因的成熟有四种:一是今生报应。比如年轻的时候造业,中老年时得报,有时甚至更快,当下就可以看到果报,这是什么原因呢?某些特殊因缘可以使果迅速出现,这个很快成熟的业,来自于它的对境和动机,在《百业经》中就汇集了很多这样的公案。比如说,僧众和普通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境,如果偷僧众的东西或毁谤僧众很严重的话,就有可能在当下或今生见到报应;如果对境是一般人,肯定是有果报,但不一定马上或在这一生显现,这种差别是由对境不同而产生的。另外是动机的差异,如果杀生的念头非常强烈或蓄谋以久,以这样的动机去杀生的话,那么它的报应很快就会成熟,若杀生动机不那么强烈,则虽然有果,但不会很快显现。<br><br> 不很快显现的果又可分为三种:一是下一世一定会成熟的果。比如造五无间罪之类的大恶业或大善业,在下一世一定会报应;二是虽然肯定有果报,但成熟期不定,或许三四代以后,或许更长时间;三是也许有果报也许没有果报。从因果不虚的角度来看,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这个因(或业)的能力很微弱,当它遇到强大的对治力时,它的果就不一定发生。前面三种称为定业,第四种叫做不定业。<br> 业的这四种不同的能力唯有佛是全知的,其他的普通人乃至俱有神通的外道和小乘阿罗汉也不能彻底了解。佛出世时,印度有许多外道,他们用神通亲眼看到一个一生行善的人,死后却去了地狱、做了饿鬼或堕入旁生,如果因果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为何善无善报呢?于是他们认为因果之说完全是骗人的。<br> 一个一生行善的人为什么会堕落呢?他今生行善,没有造什么恶业,但是我们不知道他的过去世是怎样的人。也许他今生是行善之人,他的上一世和上上一世还是行善之人,但再往前推就不一定了,可能在很多世以前他造了恶业。从三种定业分别来看,他今生所做善业不属于现世报应和下一世报应的业,而是属于第三种定业,即它有果报,但也许在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于几百万年之后才会发生。<br> 在我们生生世世当中,有没有这种业呢?回答是肯定的。所以虽然我们现在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清除过去世造的恶业,它就会一直等着我们,这种业一旦发生果报,是没法回避的,只有暂时堕下去了。但是今生做的善业是不是空耗了呢?不是,它也有果报。如果这个业的能力不是很强、成熟很慢,就有可能先堕落再上升。<br><br> 所以,不要说一点正知正见都没有的人,就连修证比较不错的那些外道仙人,他们在因果知见上都是迷惑的。这是因为因果循环错综复杂、贯穿三世,唯有佛知道前后的一切来龙去脉,而其他人只能知道中间的一部分。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看到的某些情形,即某人前世行善,后世堕落,便下结论说因果是不存在的。这些外道仙人一般很有学问,也有一些世间神通,于是他们就著书立说,迷惑了很多人,从而渐渐形成一个教派,断见便由此产生了。<br><br> 常见又是怎么来的呢?有些人虽然有神通,但看得不是很远。他们用神通看到自己来自于色界,在做天人的时候,梵天、帝释就存在了,现在自己死了,但回头看去,帝释梵天还没有死。他继续观察帝释梵天是什么时候生的,什么时候会死,往前看了几千年、几万年发现他们都不会死,于是觉得他们是永远不死的;然后又往后推到几万年、几百万年,但仍然没有看到他们是哪一天生的,这时他就认为,梵天帝释下面的人才会有生死,而梵天帝释是常住不灭的。他们把这个观点写进书里,于是很多人跟着他学,就又形成了一个教派。常见和断见都是这样来的。<br><br> 现代人在这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有些人没有偷盗、杀生或伤害他人,并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错,然而他的工作、生活却处处不如人意,于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么会遭到不幸呢?对因果或《俱舍论》没有深入了解的居士也会有这种看法,甚至有人这样说,我参加法会又念了那么多经,就不该有这样那样的病痛或灾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参加法会、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举,已经存入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没有显果是因为因缘没有成熟,就像一个农民春天种地,他把仅有的粮食都播了种,家里就没有粮食了,要等五六个月以后才会丰收,而现在他却是一个没有饭吃的穷人。有人觉得奇怪,你种了那么多地,天天辛勤劳动,为什么没饭吃呢?这种疑问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谁都知道,播种和丰收之间是有一段时间间隔的,现在没有粮食是因为他去年没有好好种地,没有得到丰收,所以把种子播下去后,便没有余粮可吃,这与他今年的辛勤劳作没有直接关系。同样,参加法会或放生与现在的病痛灾难也没有直接的联系,病痛灾难是过去世所造恶业的成熟显现。<br><br> 现在我们来分析遇到病痛灾难是否全由因果决定的问题。先看外道的观点。一种外道认为,全部显现都是由业力来安排,一个人的一生过得好与不好,甚至连吃一顿饭是早是迟都是命中注定的,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佛教不承认它。病痛也好,灾难也好,它有多种因缘,有些病是前世的病,也叫业力病,这种病无论花多少钱,采用多么高明的医疗手段,都无法治愈,这有可能跟因果有关系。假如你只是感冒头痛发烧,不能排除是因果的原因,但也不是一定由前世的因所导致。所以有些事物确实是跟因果有联系,有些跟因果却没有直接的关联,佛教一直强调不堕二边,在因果上也是如此。若像外道所讲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的话,那修行还有什么用呢?既然已经注定了,什么都不用做了,结果好就随意享受,不好也只有任其发生,听天由命。同样,假如真有一个命中注定的话,那么布施给别人食物也没有用,给了也吃不饱,因为他命中注定要挨饿,所以这种宿命论是不能成立的。还有另一些世间人根本不承认因果,这也是错误的。我们要走中间的路,不堕二边。痛苦和快乐跟因果是否有关,以我们现在的智慧和感官是没法确定的。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做得好与不好,是跟以后的果必然关连,但跟现在的显现没有直接关系,特殊因缘除外。<br><br> 另一种情况,有些人平时无恶不作,但他也没病没灾,过得很好,甚至一辈子都荣华富贵直至寿终正寝。于是又有人说:如果因果存在的话,他们干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没有报应,行善之人与造恶之人比较时,造恶之人过得还要健康快乐,这不是说明因果根本没有吗?这与种地的情况完全是一样的。<br> 有人认为,因为杀生偷盗违背了宗教信仰,所以才不能杀生偷盗。其实并非如此,其实是因为杀生偷盗违背了自然的规律,所以他必然会遭到报应。比如服毒是不是违背佛教呢?佛教是禁止人服毒的,而毒药本身是不能吃的,如果你非要尝试的话,必然会中毒并感受痛苦,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而得到的果报。有些毒品服用后立即会发作,有些则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发作,因果报应也是如此,虽然因果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但它们的显现规律都是一样的。当一个人服毒后还没有发作并活得很健康时,有人便以为他服的不是毒,仔细想想这有道理吗?没有发作并非没有中毒,只是毒发的时间没到而已。同样,杀生偷盗就象把毒品吞下去一样,肯定是要发作的,只不过需要一个阶段或一个过程罢了。<br><br> 在经书里还讲述了另外一个例子,以前有一个国王杀害了阿罗汉,第二天他所辖的领土内下了无数珠宝雨,以后连续六天中,天降的宝物一天比一天珍贵,但在第八天却降下铺天盖地的黄土,全国所有的人都被埋葬于黄土之下,一命呜呼。为什么国王杀了阿罗汉后反而感得天降珠宝呢?因为他过去世曾造过殊胜的善业,现在虽作了极大的恶业,但当两种不同的业相遇时,原来的善业先成熟,自然得到大的善报,当善报受尽后立即恶报现前。这其中先后的顺序是不是像外道所讲是由造物主安排的呢?肯定不是,这与粮食成熟的道理相同,是由土壤、阳光、气候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决非人为所致,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因果也是如此。<br><br>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因果方面的问题,可以看《俱舍论》第四品,其中阐述的因果道理十分清晰明了。如果对因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定解,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有神通的人尚且如此,没有神通的人就更不用说了。<br><br> 第四种因是不定因,因为它的能力很微弱,所以碰到其他的违缘时,不论善业或恶业,它就不会发生果了。比如恶业,我们要给它制造一种违缘使它变成不定业,这个违缘就是忏悔。在《大乘阿毗达摩》中讲无始以来所造恶业都有办法让它变成不定业,这个办法就是对它生起后悔,并发誓以后再也不造的决心。后悔和发誓不造恶是转定业为不定业的两个关键条件。比如,一个人原来靠杀猪宰羊生活,后来改行不做,开始当居士念佛,他对原来的恶业生起很大的后悔心,并发誓一生当中再也不去做这种恶事,当这两个条件完全具备后,他所造的杀业都将变成不定业,以后就不一定得果报,若再进一步深刻忏悔,就有可能完全不受果报。这是这一世的情况,然而往昔世中曾经造过哪些恶业,我们都记不得了,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来想,从无始以来所做的一切罪业,无论是在知道或不知道的情况下所为,都是不应该做的,如同服了毒药,生起强烈的恐惧和后悔心,发誓从此再也不做,这样就可以令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恶业都变成不定业,这是很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这样做的话,情况就很难讲了。虽然我们今生没有杀生、偷盗造恶业,都是居士或出家人,经常念佛、修法、放生做善事,但是我们所做的毕竟是凡夫人的有漏善业,如果又没有回向的话,一旦生起一个强烈的嗔恨心,便可摧毁长时所积的善业,因为凡夫人的这些善根都是靠不住的,现在做得好,以后做得好不好,谁也没把握。如果我们看得见的话,过去世所作做的不善业肯定全部储存在阿赖耶识里,若不忏悔,果报一定会显现,那时就与持断见的外道所见一样:虽然今生行善,死后却会堕落。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忏悔。没有一个罪业是不能忏悔的,都能够忏悔清净。同样善也有不定业,我们应该尽量把善业储存下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回向,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要精通空性,知道行善是如梦如幻的,若能这样思维,即使有嗔恨心生起,也毁不掉这个善根。因为嗔恨心是有漏的,有执着的,它与如幻如梦的见解是没有关系的,而我们所做的善法是跟证悟如幻如梦的智慧有关的,两者比起来,有执着的法比不上有智慧的善根,所以嗔恨心就毁不了这个善根。如果既没有证悟又没有回向,而且嗔心不断,那么善根很容易被毁灭,对凡夫人来讲,回向就是最好的办法。综上所述,我们要尽量让那些恶业都转为不定业,而把所有的善业想办法变成定业。<br> 这四种业很重要,要想认识因果,我们必须要分清这四种业并对它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和了解。这对我们的修行也事关重大。<br> 因果是这样的,如何证明它的存在呢?佛曾讲过,一个普通的人想要证明因果的存在是比较不容易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佛教讲缘起现象,因缘和合。缘起是什么呢?缘起就是有了因就肯定有果,内外所有的事物,都是缘起的现象,因缘的结果。比如说一个人杀生,这对于被杀的众生是一个很大的伤害,此人造了这么严重的业,哪能没有果呢?如同在潮湿和温暖的土壤里随便丢一粒种子,即使不管它也会发芽。同样的,在世间的一切有为法中,没有任何因是不结果的。<br>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有些病人,被医生或有神通的人判定只能活一个月到两三个月,于是病人便去行善,如放生或修一些长寿法,结果两三个月过去了,他依然活着并且活得很好,当医生再检查时发现病灶消失了,这种情况无论在藏地或汉地,甚至全世界都有发生,这既不是传说也不是神话,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由此可以证明因果是存在的。<br> 佛在某些经中也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证实因果的存在:有些人一生无论怎样努力也发不了财,他的经营操作并没有问题,但终身受穷;有些人没怎么努力,却一生荣华富贵;还有诸如健康不健康,长寿不长寿都是这样。人们会认为这也许与环境有关,其实不是。例如,西藏历史上有个国王,他想让穷人富起来,曾三次把西藏所有贵族的财产平分给老百姓,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又恢复原样,穷人还是穷人,贵族依然是贵族,国王也就没办法了。而那些富裕之人不全是聪明和能干的,那些不富有的人也并非愚蠢和懒惰,这多半也跟因果有关。当然不是说这里所指的富和穷全都是命中注定的,富了就不用去干活,穷了也不须再努力,只能说从这些事件中基本上看得出来因果的关系与规律。<br> 《俱舍论》里也讲,有些父母造了很严重的罪业,他们的子女会感受到这个报应,如果子女身上有果报的话,那不是与佛经里讲的自作自受,不能被他人代受的说法矛盾吗?《俱舍论》解释说,这些子女本身就有那种因的存在,当父母造了大恶业后,由于他们与子女的密切关系,促使子女的那个因提前成熟而感受果报。对此古今中外有很多公案可以证明。通常来说,想要直接证明因果的存在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但是用间接的方法,如上述的例子,就完全可以证明因果的相续存在。不要说轮回是受因果的制约,就是涅槃和解脱也被它控制。所以我们若想解脱的话,就要种解脱的因,有了因就一定有果,这就是佛教的见解。<br> 佛教的见解是缘起,缘起包含了许多内容,从名言谛来讲,就是有因必有果。现今一切悲欢离合等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有各自的因,其中有一些因我们可以看见,有一些肉眼则无法看见,唯有特殊的人才可以全面知晓。有因必然有果,无因就不会有果。若需求人天福报或快乐的话,就要去种快乐的因,这个因就是行善;若想避免痛苦和灾难的话,就不要种痛苦的因,痛苦的因就是造恶业。凡夫人由于愚痴和无明,欲求快乐果却反种痛苦因,比如时下许多人杀害各种动物,用它们的血肉和生命换取自己的延年益寿,这不是完全的颠倒吗?其余的事情也都是这样。所以如果凡夫人对因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取舍,则所做的多半是错误的,由此感受的也将是他们意想不到也不愿接受的苦果。<br><br>为善得祸,为恶得福之真相<br><br>手书备悉。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可戒。不知祸福之来,有近有远,迟早不定。近则人俱得见。远则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通者,不能悉知。今设一喻,以期易知。作善作恶,如种谷然。其人虽善,以前生所作不能无过,故今日所受不能无逆。今生之身,名为报身。以今生之为男为女,或好或丑,以及寿,夭,贫,富,智,愚,康,病等,乃前生之所作所为所感之报,故名此身为报身。谓其为前世所作之果报之身,以前世之因,为今生之果。今生虽善,前世之业重,不能即得其为善之报,而先得其前世之恶报。如人去年未种谷,今年虽勤劳耕种于未收获之前,亦不免于无粮。此无粮,非因今年之勤劳而无也。今年之无粮,乃去年不下种所致。今年既勤耕种,则收获后及明年则有粮矣。为恶之人,尚未受祸,以有余福未尽。如人去年勤耕种,今年不耕种,而仍不至饥饿,乃去年之所余。吃完,则今年未种,将无所食矣。须知善人得恶报,使不为善,其恶报当更甚。由作善,而恶报随之减轻。恶人得善报,使不为恶,其善果当更大。由作恶,善报亦随之减轻。<br><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浅谈因果规律</span><br><br>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所导致的结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br>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迟早总要有由自己受到的.概括说:种善因得福果,种恶因得苦果.其实,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报;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报,也有恰如其分的"因果律''.佛说:"行上品十善者升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十恶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说明十善十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则是十善十恶应得的果报,人生本是业果的相续,而"来先去后作主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便是因果业报的主体.它把一个人前世所作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世所造作的善恶业报到后世去.阿赖耶识,意译藏识,它含藏诸法的种子,好像储存各种信息一样.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灭流转,轮回不息.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业力所招感.所以佛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意思是"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消失;反之,不造作业因,也不会得相应的结果.由此可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正如<<涅槃经,矫陈品>>所说:"善恶直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世间法是如此,出世法也是如此.<br>因果规律并不冻是佛陀所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了.印光法师说:"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是因果之外.''可见连诸佛菩萨,尚不能超出因果之外.何况我们凡夫,不管你信与不信都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br>因果贯通三世: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后因果;人死后,躯体便消失,神识也飘散;有些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得善报,便怀疑因果,怀疑佛法.这是由于不明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前世所种的业因,是自种因,自受果.而现前身口意三业时时造作的业因,又正是自己未来应受的果报,前因后果,循不断,也没有丝毫差错,经文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百千劫''是很遥远的时候,"所作业''是自己种的远因,远在百千劫前种的业因,并不会自行消失."因缘会遇时''指现在因缘成熟,"果报还自受''还得自食其果,关于果报的早迟,大体有三种情况:(1)现报:即现在做善事,现在享福报;现在做坏事,现在受恶报.(2)生报:即今生作善作恶,来世受福报受苦报.(3)后报:即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世,第三世,乃至百千万亿劫后,才受善报恶报.后报虽然早迟不定,但只要种下业因,没有不受果报的.所以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br>为什么恶人会获福报呢?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现在因缘又成熟,因此享有福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好.至于他今生所种的恶因,也不会自行消失,将来因缘会遇时,必然会受应得的恶报.如像富贵人家的子弟,吃喝嫖赌,任意挥霍,可是他并没受饥寒,这是因为家底很厚的原故.不过如果照这样乱吃下去,纵有百万财产,终有一天会倾家荡产的.至于,善人遭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所造的罪业深重,而现在因缘(条件)已成熟,所以先受恶报,如果他今生不行善,恶报会更重.另一方面,他今生所种的善因,也并没有消失,未来必定会受相应的福报.如像一个重罪犯人,没被立即处死,他有悔改,立了功;但是功小罪大,不能完全豁免,只是将重刑改判轻刑.如能继续立功,积累的功劳又多又大,则不仅全部豁免其旧罪,而且还会受到奖赏,受到重用,获福致贵.唐代玄奘三藏的皈依师父,印度高僧戒贤法师,是那烂陀寺住持,戒行精严,德望很高.他一次患很痛苦的病,甚至无法忍受,准备绝食而死.这时得到关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开示说:"因为你在过去生中,曾经多次做国王,作过不少危害人民的罪恶,本来应该长期堕地狱受恶报.由于你今生努力弘法度生,所以才受这点世间的小苦,来抵消长劫堕地狱的大苦.你应当忍受,并恳切忏悔,病苦自能消除."戒贤法师依照办理,后来疾病全愈.这种事假使不明白是过去种的因,人们可能会说戒贤并不是得道高僧,或者说这种大修行人,还患这么痛苦的病,佛法有什么灵验和利益呢?其实三世因果,错综复杂.有的是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有的则是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这点必须了解.<br>转变全由心念:因果是活泼的贯串一切事理的,决不是庸俗的"宿命论"和死板的"定命论".例如,现在是过去的"果",同时又是未来的"因".业因既随时变迁,果报自然也能随时转变.人们所常说的"命运",实际就是业因果报.弄清因果的道理,才明白"命""相"之所以然.从十二因缘的道理解释,我们的身体就是由果报所生的,也是来受善恶业报的,所以叫做"报身".一个人相貌的好坏,寿命的长短,命运的穷通,属于正报.家庭环境的好坏,亲属子女的优劣,生活享用的厚薄,属于依报.正报有福,依报自然也丰富满足;正报无福,依报也是困窘恶劣.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种的"因",现世结的"果";并不是从外来,全是自作自受.一个人的"命"与"相"正是这些业因果报的体现.佛法从根本上揭了"命"与"相"的原因及由来,却不教人去算命,看相,求签,问卜.因为这是舍本遂末,徒劳无益的."命"与"相"算也是这样,不算也是这样.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因",才能转变来的"果".转变的关键又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念.因为一切唯心造.心既能造业,也能转业.即是"转变由心"的道理.如果只是"知命","安命",还是消极的,无益的,必须改造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才是积极的,有益的.所谓"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命自己立","福自己求",以及"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都是说明这个道理.六祖慧能大师也曾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古往今来许多事实以及我在人生道路上都反复证明这些道理是真实不虚的.明代人袁了凡被云南孔先生推算终身命运,某年考试中第几名,某年当贡生,某年做知具,都一一应验.因此确信,人生一切遭遇,全是命中注定的.自己丝毫无能为力.后来,遇见高僧云谷禅师告诉他,方才懂得既是有一定的.又是能够改造的.便从此立志造命,广积阴德,每天记"功过格".严格检查言行心态;并诵持经咒;以求感通.从此以后,孔先生所算的命,全不验了.<br>孔先生算他寿命只有五十三岁,没有儿子.结果他活到了七十多岁,不但有儿子,并且很成才.晚年他将自己一生改造命运的经验和体会,写成了<<了凡四训>>(现名<<命运的选择>>),来教育后人.我们要想创造未来的幸福,掌握自己的命运,首先必须"深信因果".(<<观无量寿经>>语).因为世尊在(顿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后,到各处说法度生,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总括说一句:不外因果报应四字而已.所以,修学佛法的人,要深信善恶的因果律,如见才算正确;否则,若不深信佛语的善恶因果律,那就叫做邪知邪见了.)(定因老法师讲述:<<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第176页)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戒杀盗淫,不种恶因;勤修十善,广种善因.这样即能转变并消除过去的罪业,又能培植现在和未来的福德.这是一条正确的做人处事之道,也是自利利他有益于社会国家之道.就从更高的要求来讲,我们修行佛法的人,真要了生死,生净土,度众生,成佛道,也必须从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做起.<br><br>佛教的因果观念<br>因果二字,是一个简称,全称是因缘果报。比如种子是因,水土、日光、空气、人工是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便是果报。有了种子而没有水、土、日光、空气、和人工,便生不出果来;所以缘是很重要的。不怕因恶,只愁缘逆,便是这个道理。行为的果报,不是任何第三者管理登记、审判、和执行。事实上也无此可能。对每一个空间,每一个时间,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按上述程序处理,这须要多少的人力呀?假如是一个人有此万能的神通,他便能使得每个人都做好人,何必等待末日的审判?所以神的惩罚,是迷信的说法,不足征信。这是一个习气的活动问题,也是一个力学问题。我们的躯壳,是能量的结合体,能量是不断的在活动的。我们的躯壳有了活动,便是能量的活动,通常称为动能,动能有不灭的永恒性,而且有互动的普遍性。没有孤起的和间断的,宇宙间每一份子的活动,都和其他分子的活动相应。我们做一件事,一定有历史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做完一件事,又改为将来的因素。这许多的因素,在时空当中,无限的扩大,可以影响到全人类。比如喝一口水,便和倒水的人,烧水的人,水厂,铁厂,电力厂,磁厂的人,乃至和他们生活有关的人,都有关系。宇宙间没有脱离互动关系的事物。心识的活动,有电波的发散,也会产生动能,使别人受到互动的影响,最显著的是骨肉间发生重大事变,虽相隔千万里,也能发生感应作用;感应便是一种互动。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可以见佛。孔子经常梦见周公,都是心电感应作用。足证我们身心活动所生的动力,都能够发生互动的感应。来布尼兹认为精神就是动力。广大的宇宙,是一个动力场,一切的事物是在动量的分配下进行。我们的身心活动加入动力场以后,可以影响他人,也能影响自己。加上自己过去身心活动所养成的习气,对自己身心动力的反应,特别敏感。因此便发生往复的互动作用而产生果报。有人怀疑既有果报,何以不在行为的当时,而必等待隔世呢?这也是一个力学问题:因身心的动力,须受力场的限制,不能同时生效。如以手投石,手停而石飞不停;以杖击轮,杖停而轮转不停;因果关系,也是如此。果的成熟并非播种的当时,所以称为异熟果。即动能往复的异时而熟和能力转变的异类而熟。(如由火力变成蒸汽力,由蒸汽力变成车船的动力,即异类而熟。)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是不爽分毫的。业力是生命和意志的原动力,我们的躯壳是果报体,生死轮回和吉凶祸福,无一不受业力的牵引,无法自主。儒家谓:‘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逭’。又说:‘为善降之百祥,为不善降之百殃’,此种自作自受的因果观念,与佛家是一致的。<br>习气又称业习,是由过去生中的行为或意识活动所刻划的性格;也就是活动的余势,所以又称业力。二人以上的身心活动所产生的为共业,一人的身心活动所产生的为别业。气数便是多数人的共业,命运便是个人的别业。各人的生活经验不同,其所养成的习气也不同;因为习气不同,所以生活方式也不同。各类动物的生活方式,都受业习的影响;乃至一切事物,也都有不同的业习。如衣箱中的香料,拿出来以后,仍有香气存在;宜兴茶壶用久了,白水可以泡出茶来。人类除了物理生理的业习外,还有心理的业习;所以变化多端,各有不同。其起因是由于分别心不同之故。所有分别心都是妄见。妄见与业习是互相配合的。多数人共有的分别心,称为同分妄见,广大人群的同分妄见,便是法执。法执是从知识产生的,所以又称知见;是由第六识所起的分别心,相当于哲学中的概念。个人所独具的分别心,称为别业妄见,纯属我执。少数人的同分妄见,也是我执。我执是从情感所生的主观,所以又称情见;是由第七识所起的分别心,相当于哲学中的观念。譬如眼前有一张棹子,大家都认定是棹子,便是从客观知识所产生的概念。至于这张棹子好不好,各个人的观念便不一致,这是一种情见。知见当然比较情见正确,但是棹子不过是一团核子的结合体,仍是幻相,并非不变的实体事物。所以知见和情见,都是妄见。这些妄见,都藏在潜意识里便成为业习。所以第八识称为藏识。因为它可以生起意识,领导一切行为,所以又称为种子识。人的行为可以改变种子识的习气,种子识又可以决定行为的方向,彼此互为因果,称为种现相熏;等于档案室储藏旧案,可以作处理新案的参考。而新案又可以变更旧案的处理方法。亚里士多德认为由行动而生性格,相当于现熏种的说法;叔本华认为由性格而生行动,相当于种熏现的说法。二者都有所偏,不及种现相熏的圆融;且和生理也可以配合。人的大脑,有三种皮质:一是新皮质,主管意识的活动;二是旧皮质,主管潜意识的活动。新旧皮质可以互相影响,而旧皮质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即种现相熏的作用。三是古皮质,生理学家对于它的功用,尚未研究出结论来;我认为是储藏觉性的如来藏识(第九识)。有的称三种皮质为三种脑系,即新旧脑系,原始脑系,以之配合唯识学说,更为切合,孔子所说的性近习远;墨子所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傅玄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佛家的熏习理论,完全相合。李翱复性书云:‘人之所以称为圣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性既昏而情斯匿’。情便是习,六根追逐六尘,本性便被六尘所蒙蔽。<br>习气本来是后天性的产物,有了习气,便是生死的根本;有了各种不同的习气,便有了不同的六道轮回。有了轮回,便有了生、老、病、死、苦,要解脱轮回的痛苦,必须从源头上截断众流。唯一有效办法,便是净化人心的习气。大智度论云:‘圣贤虽断烦恼,不能断习’。如难陀尊者过去生中好色,证阿罗汉果后,已断色欲,但入庙必先观女众,是未断习。孔子的四十而不惑,是已断烦恼;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断习。二者相隔三十年,可见断习之难。也可见孔子重视此一问题。佛家对于断习,采用的方法甚多,归纳起来,不外治心和观心两种。<br>治心: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注重治心功夫。治心是消灭已起的妄念,使其不再继续;制伏未起的妄念,使其不起现行。儒家的诚意正心,也是同一作用。妄念的种类,不外贪、嗔、痴三种,众生一切行为的动机,都是起于贪、嗔、痴,称为三毒。等于三条毒蛇缠绕住我们的身体,不能动弹,且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儒家所说的三戒,也是一样的: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斗,便是嗔;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色,便是痴;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便是贪。佛家最基本的戒条,便是五戒。等于儒家的五常。戒杀是仁;戒盗是义;戒邪淫是礼;戒妄语是信;戒酒是智。此外如佛家的三十七道品,大部份属于治心法门。儒家的修齐治平和四维八德种种德目,也都不外是治心功夫。但只有原则性的规范;佛家才有具体的方法。除了施舍、持戒、忍辱、精进外,还有念佛、念经、念咒和礼佛观佛,都是集中意志的制心方法。做到极处,便能净念相继。一方面可以排除杂念,发生治心的功能;一方面有互动的作用,发生感应的功效。此为儒家所不可及之处。<br>观心:治心法门,是勉强抑制的作法,不是彻底有效的办法。惟有禅定的观空,可以明心见性,此为观心法门。念佛到了一心不乱的三昧境界,也等于观心。心本是佛,因被妄念蒙蔽,不能见性。所以修禅定和修念佛三昧的人,能够停止识心的活动,把真心显露出来,证得本来面目。所以叔本华说:‘直观是真理的根本,概念杂有虚妄’。观心与治心的不同,也便在此。儒家的格物致知,也是观心法门;致知便是明心见性。格物二字,在儒家有多种解释:其中以朱考亭王阳明为代表,朱子说:‘格者至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王阳明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有人说朱子的格物是道问学,王阳明的格物是尊德性。在当时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尚未萌芽的时代,人们对于每件事物所能知道的太少了。事物的极处,永远是个谜。这样的道问学,是在暗中摸索,与致知有何益处?根据朱子的语录说:‘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正如游兵围攻拔守,人欲自然销铄去’。是朱子的格物,也是去欲,与王氏并无不同之处。但是去欲是诚意正心的功夫,而不是格物的功夫。格字应作化字解释:如‘格于皇天’的格;‘神之格思’的格;‘有耻且格’的格;‘格于上下’的格;‘格君心之非’的格,都应作化字解,即感格之意。格字用在物字上,便是与物俱化的意思。即儒家所谓‘合内外之道’,‘上下与天地同流’。佛家的心物一如,能所两忘的景象,是真智的发露;能够得到真知,所以称为良知。大学八条目的顺序:是由内而外,由深而浅。格物是八条目最基本的功夫,也是最深的境界。与诚意正心大不相同。诚意是使意不妄动,正心是使心归于正。都是去欲的功夫;乃识心用事,与良知不相应。曾子的三省,和子路的闻过则喜,神秀的时时勤拂拭,都是治心的渐修功夫。良知为不虑而能知的真智,断绝思虑攀缘的识心,般若经所谓:‘无智亦无得’,华严经所谓:‘无见即是见’,即是扫除虚妄知见。孔子的‘予欲无言’和‘吾有知乎哉,吾无知也’。颜子的不违如愚和心斋坐忘,这些大智若愚的作风,即无智无得的景象;和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都是观心的顿悟功夫,也就是儒家的致良知。可惜格物致知的功夫失传,而有许多纷歧的解释。<br>根据以上所述,佛教与儒家思想,并无冲突之处。何以儒家偏要辟佛呢?这是由于误解佛教的作风,同时也误解先儒的思想。第一是误认佛教是消极的出世法。儒家重视治国平天下,读书人一定要争名于朝,僧人避入山林,与世隔绝,未免过于消极。但实际上大乘佛法是积极的。入山修道,等于士子的入学。遇有机缘,乃做度生和利生的工作,释迦牟尼佛于证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历代高僧,也都是慈悲为怀,普利人群,何曾消极?还有许多在家居士,有妻子,有事业,仍可修道。是学佛并不限定要出家,出家也不限定不过问世事。大乘佛法:是不离于真,不舍于俗,视世出世法,等无差别。所谓消极,只是名利心的淡泊而已。在利生的工作上,仍是积极的。至于少数不问世事的人,佛家称为小乘佛法,便是含有弹斥的意思。儒家也有不少的隐士,照样被人尊重,这些有所不为的人,足以矫正争夺名利的风气,对世法仍是有贡献的。第二是误认儒家重生不重死,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大哉坤元,万物资生’;和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都只谈生不谈死。佛家偏重死后问题,与儒家态度相反。但生死本是相对待的,谈生就是包括死,谈死也包括生。善生即是善死,善死必先善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即死,与生何益?可见孔子的谈生不谈死,是勉励人生前修道,以善其死。佛家也是教人即身修道,并非重死不重生。第三是误认儒家重视父子相承。如‘父作之,子述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因此遂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扰弃父子的关系,灭绝人伦。此为佛教最受人诟病的一点。但血统的传承,是宗法社会的旧观念。所谓创业垂统,系指德业和道统而言。德业和道统的传承,并不限于有血统关系的父子;前后的传承人,也可称为父子。所谓一日为师,终身父事;便是重视传承的关系。孔子的述而不作,其所述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非其父叔梁纥,因叔梁纥并无可述的德业。且尧舜的儿子都不肖,没有舜禹,既不能垂统,也无人能述;尧舜的创业,不但落空了吗?可见有血统关系的父子,在德业和道统的传承上并非重要。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儒家的独尊思想。自汉武帝表彰六经,罢黜百家以后,儒家定为一尊。于是对于儒家以外的思想,都视为异端。尽管宋明学者承袭佛家的思想,还是挂上儒家的招牌,便是独尊思想作祟。总之先儒的思想,因受了文字工具和秦始皇焚书的影响,都是语焉不详。尤其是格物致知工夫失传,后人不免断章取义,发生误解。佛学传入中国时,文字工具完备。一切经论,都是详细记载,正可与儒家的理论,互相发挥,相得益彰,现在我们不谈复兴中华文化则已,要复兴中华文化,二者不可偏废。<br>此外,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br>(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相较,简直还不成比例,这时自然就会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正如一个曾经贪渎或倒会几百万元,后来捐了几千元或几万元作善事,便想获得善报是一样不切实际,因此必须长远布施行善,持之以恒,将来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佛家曾云:‘为善必昌,为善如不昌,其身或祖上必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必殃,为恶如不殃,其自身或祖上必有余昌,昌尽乃殃。’一个人为善为恶之后,有时未能立即获得应有的报应,其理由也在此。<br>(2)所作的善事可能并非真正的‘善’。所谓‘善’应该是纯粹出于‘利他’的动机,为解救别人的不幸或痛苦才不顾一切的施予援手,完全不考虑作此事后,将有何种的‘回报’,或对自己将有何种的‘好处’。如果在布施时,一再考虑‘自身的好处’,甚至只是存心沽名钓誉,那么基于这种‘自私’的动机,则布施的意义就不一样,将来的‘果报’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行善时最好不要心存回报。这种不求善报的布施,事实上反而能获得更大的‘功德’,以及更多的善报。<br>(3)如果经常布施行善,固然功德不少,然而也可能平时由于不大注意而造成了身、口、意各方面的一些业障,(例如曾经出手伤人,做事害了人,或不修口德,使人名节受损,或心中常有贪婪、嫉妒、嗔恨等等不良的杂念,或对父母不孝,待人不仁不善,或纵狗伤人,或缺乏公德心,造成噪音毒气、废水等等各种的公害,其他类似之事等等)因此‘一恶破九善’‘火烧功德林’善恶两者互相抵销,结果也就毫无功德可言。正如一个人,经常在银行存款,然而一方面却也不断开付支票,结果到月底结算,银行存款所剩无几,甚至有时还会透支的现象一样。因此为人不仅要尽量行善积德,而且平时更要注意修持或严守戒律(不杀盗淫妄酒等等)以免造成恶业抵销善行,正如一个人除了要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外,还要注意减少无谓的支出,这样才能增进财富,道理完全一样,因此修福与修慧两者都很重要,应该同时并重,不可偏废才是。<br><br>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br><br>一戒杀放生:归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杀,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门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一切众生和平相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儿时的我由于无知造尽杀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毛骨悚然。正因如此,疾病和痛苦便是我成长过程中形影不离的伴侣。当我了解到杀生的事实真相时,我是真的怕了!再也不敢有伤害任何众生的念头了。平日里念佛的功德自己不敢承受分毫,全归它们,只为求得它们的点滴谅解。夏天被蚊虫吸食的时候,我是一动不动恭恭敬敬的供养,生怕惊扰了它们。奇妙的是,这些年来它们似乎不再惦记我,即使偶尔光顾,也没有给我带来过不适的感觉。看来佛所言不虚:一却众生都有灵性。<br>我们求福,自然要做一些善事累积功德,增长自身福慧。世间善法,总是需要时节因缘成熟方可完成。唯有放生,时时处处,不论钱多钱少,不管一人多人,只要拥有一颗爱物之心,就能完成救度千万生命之不可思议功德。这些年来,放生治愈绝症改造命运的事例不胜枚举。放生三施具全: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放生一举尽得。戒杀放生的利益非是语言能够表达清楚的,相信亲身实践过的同修都确信无疑!<br>二诵经念佛:诵经念佛贵在至诚,一心不乱。不能一味地为完成任务而追求数量。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同,家庭情况也不相同。我们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内容的订课,以保证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诵经念佛的时候也可以心无牵挂。或许我们平日里不觉得,可一念起佛来便妄想纷飞,甚至障碍重重。我刚开始念佛的时候,工夫很不得力,不念还好,一念就犯困,心浮气躁。偶尔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我无法精进。起初我都强迫自己继续念下去,可是我的执着在魔障面前根本力不从心。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我终于学得聪明了,每次修学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暂时停下来去看看风景,或去放生、或去助印一些经书,总能收到不可思议的效果,当思绪飞走的时候,将他拉回便是,感到障碍的时候,可以变通一下。何必为此而丧失信念?<br>三戒除邪淫:邪淫的危害和果报触目惊心。“万恶淫为首”。古圣先贤的教诲绝非危言耸听。邪淫的苦报如影随形的跟在我们身边,不少同修也深刻地领教过它的恐怖。邪淫障碍我们的道业、消耗我们的福禄、摧残我们的身心、破坏我们的家庭。何苦为满足一时的冲动而以一生的幸福为代价,更何况那亿劫轮回无有出期的地狱苦报。持戒、诵经、念佛、放生。是我经过时间总结出的戒除邪淫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为了现在生还有未来世,拔除邪淫的根本,已经刻不容缓!千万不要等到果报现前的时候再去流泪,无数惨痛的教训无数的人现身说法,难道还不足以唤醒我们的觉悟吗!<br>四长远精进:或许我们都有同样的心情和经历,我们在学佛发愿创造命运的初始。都能以满腔的热情去实践,可是时间一久或者遇到恶缘便会生起懈怠而退却信心。归根结底,就是缺乏长远心和精进心。福慧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改变命运的道路或许是艰辛的,但是不改恐怕会更加辛苦。何况永远了脱生死离苦得乐的漫漫菩提之路,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道理?我们今生有幸得人身、闻佛法,念念修行。如果为了眼前一点微不足道的利益和困难就放弃佛法永恒的受用,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虚度吗!遇顺境而不贪,遇逆境而不嗔。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哪里还有多余的可以等待,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现在就要开始!<br>五惜福惜缘:前年,有一次我和师傅一起吃饭。一不留神,掉了几粒米,我习惯性的顺手一抹,米粒落在了地上。吃完饭后,师傅二话不说,弯腰把地上的米粒拣起来吃了。那次以后,无论在什么地方吃饭,我再也不敢有丝毫的浪费。纵然因为不慎放得发霉的食物,我都很恭敬的撒到河里供养鱼虾。能走路的时候,我绝不坐车,我珍惜自己点点滴滴的福报过最简单的生活而再也不在意别人藐视的目光。<br>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我们做任何事都须因缘和合才能成功。我们在修行路上处处遇到障碍,追溯原由,恐怕就是过去世结下的逆缘。我们好不容易明白了这个道理,与人相处再也不能迷惑颠倒了。为一切众生带来欢喜心,便是跟一切众生广结善缘。言谈谨慎,莫论人非。心存正见,行为端正。珍惜光阴,勇猛精进。珍惜福报,远离五欲。内心清净无染,自性中本来具有的智慧福报自然会现前。<br>六救人急难:人在急难之中,最渴求安慰和帮助,古语有云“救急不救贫”。穷苦的人,给予他物质上的照顾,有时反而适得其反,养成他懒惰贪婪的习气。不如将佛法介绍给他,使他自求多福气。但是穷苦的人肯定是需要帮助的,看我们如何动用智慧。<br>七劝人向善:现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佛怜悯的称我们的世界为“五浊恶世”。有段时间我认为佛的说法过分了点,但这也是不诤的事实。人们每日的造作不必多言,就是大家茶余饭后在一起谈论最多最有趣味的大都是些杀盗淫妄的话题,说起断恶修善,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听,更不用说出离世间的佛法了。不过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醒悟到冥冥之中的因果。劝人向善,才是令一个人真正得救的唯一途径。我们自称为佛的弟子,应当不遗余力的用尽善巧方便去做这项事业。让闻到善法的人都能不被迷惑的世界颠倒,走向正确的人生。他人的嘲笑随他去吧,看看自己的内心,是否清净污染,如法修行。时间久了,我们一定能够得到理解。<br>八护持正法:续佛慧命,令正法久住世间是每一个佛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常听到有同修说:等我有了多少多少钱,我要拿出多少多少来印经造像。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他仍在痴痴等待自己想要的财富。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为想要行善修福而又暂时拿不出钱的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只要你真心肯去实践,就能做到。用MP3存入自己认为庄严的佛像,拿到照像馆里洗出一张书本大小的佛像,冷裱一下非常精美,成本五元钱.只要心存恭敬,注意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节省出制造一张佛像的费用。何必要给自己找借口。行善正当时,命运不等人!<br>九谦虚仁爱:中国五千年文明,谦虚是一种美德,人们也留下了许多关于谦虚的格言启迪后人。善书《了凡四训》,也极力阐述谦德受福的道理。地藏菩萨是无量无边诸佛菩萨的老师,或许论起资历,比释迦牟尼佛还要早。可是他在每说一句话乃至每做一件事时,首先想到佛的教诲。我们读读地藏经,看看地藏菩萨说哪句话时不带上“承佛威神”,他将自身拥有的神通,智慧,辩才全部归于佛的加持。丝毫不敢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相比之下,我们这些烦恼习气深重的六道凡夫,又有什么骄傲的资本!<br>末学不才,有幸混在佛子中间,每日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一天的造作,想起一旦境遇现前便将佛的教诲抛到脑后,总是惭愧万分!我们看待世间的人迷惑颠倒,他们看待我们同样也是不可理喻,难以相处。我们为了佛法的问题争执,为了不同的观点不肯谦让,实际上我们已经违背了佛陀的教诲。佛弟子应当谦虚仁爱!<br>十为人助念:试问世间有什么功德比送人成佛更为殊胜?我们若遇到这样的机缘。一定不要错过!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去做。因果不空,送别人成佛就是度自己成佛。<br><br><p> </p>[ 本帖最后由 慕羲 于 2007-8-24 22:50 编辑 ] 万物都有因果,这有道理啊!所谓时间换空间. 多谢慕羲兄! 万物都有因果,这有道理啊!所谓时间换空间 万物都有因果,这有道理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