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修炼场地之选择,以免引起非议,在家中修习无妨,只要使你不受惊扰,则有益于家人身体健康。
二、内层八方之光图结构,正应八卦,卦图有先天后天之别,其运行方向男女有别,不应弄反。
外层八卦图乃后天返先天,自然演变成卵园形,在有为存想时,不应存想成卵园形,也不应存想成圆形。运转方向恰好与内层反方向运动,并作水平旋转,形成天体、地球运行模式,不可弄反。切记此忠告,初期修炼,可观图存想熟炼后,再认真行持本法。
三、本丹法见验后,场极强可拒外道邪魔侵扰,但仍有少许遗空。并非不传,乃仙师不允传。这一遗空有待于玄中师补授不必计较,德功到时自明,将于隐中尽仁。
四、本丹法修持当男女有别。“初法一乘:接圣住心”之手印稍别于“递法二乘:默运乾坤”之手印。内层八方之光圈运行立男女取方向相反。这是因为男女修炼的路径以及观察方向相对于人体这个天地来说都是不同的,有关丹理篇中已经详披。
法效与效应要点:
一、夺天地之玄机,培养性命之灵根。
二、承天启地开天门,万法归一自寻宗。
三、金光罩体拒邪魔,天地玄精育金身。
四、天人合一混元气,玄光涤身心清静。
五、周天勿用人意助,虚此实彼性全明。
法理要点提示:
一、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化腐朽为神奇。
二、天园地方人居中央,天精地英化玄黄。
三、卵园含奥秘,君观众生相:人体形态、树叶状。地球、星球、银河星云皆如此。
四、内外均转旋,大小齐共振,一体混元初,巧夺天地精。
五、人体小宇宙如何与大宇宙和谐共振的机理与方法,勿令大家将内八方存想为园者,戒其燥进也。功到自然成,到其内丹告成之时,其自身的能量会将八方之锢炸为混元,至此方能真实地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束。此过程俗谓“炸樊笼”:“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樊寿万年”。过早枉守内园,则耗精蚀神,终究无功。天道勿违,循序渐进!内八方的位置变化是随神的运动产生的,遇此也应当顺其自然。
第四节 缘法三乘:无上交融
上德生福缘,阴功积三千;
圣祖当世显,道德渡人间。
休言思与怨,天长人寿短;
丹法普传世,玄妙巧逢缘。
古人传下金丹之道,然而语言却诲涩难当,今用白话文详解尽披于世,为的是救尽善心人,丹成与否,各人福分,金丹难就法身尤成!时空苍桑,天有公论,劝君及时缘由德生、空尽真来,丹在自身,听吾细辩理,缘法见三乘。
何为缘法?因缘之法,因果之法,种下因才能收果。本法虽尽泄金丹玄机之枢,却并非人人都能持之即成的。原因何在,德也!功理篇中山人再三强调人之德心、德性、德行三者和于一之上德就是缘法之根,因此古人诗曰:“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我在此所传只是明中法度,隐中玄机自当有圣祖亲自接引。因此有人说,在高级功夫界,不是徒弟找师父,而是师父找徒弟。没有圣祖的亲自点化,金丹无成变泥丸。
“尊师悟道灵性通”是真传的一句话,并非虚言。圣祖垂训曰:“吾传五千言成糟粕,然糟粕宜能化养众生。读通五千言一者,正果,大器,贵,福,寿,德(得)分五等。”今传丹法于世,自有缘中人。“见者有缘,读者有份。”“金丹之修有易难,亦知由我亦由天”(南祖诗),故本法号缘法三乘,持之于德中者,上者丹成,下者寿增。望各位同道善待。
法理白话:
任何一种方法或此法之理,作为修炼的人门还可以,一旦你深修下去,这个当初帮你入门的方法可能会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和包袱.为什么这样呢?阴阳含玄。任句事物的属性都是阴中有阳,阳中含阴。到了条件成熟时就要走到反面去,有形的事物难离此道。
圣祖日:成佛方能登仙,佛者觉悟觉醒也。所要劝导人们注意的是神的修炼,是一种更高级的三调:调息、调形、调心的技术训练。
世人争修金丹之道,难以有成者,原因不外乎无备常难。阳不及阴,阴不述阳。终难两全。今有幸数逢圣祖垂训,一改丹经隐述之法,将历史上本来已经存在有明传和隐传法尽泄于此,其枢钮自当设于圣祖之处,尔等修至火候,自有天机相通,万望勿用其心自行抽添之法。急燥冒进者,筑基未稳,心性未合,以凡欲探真机,终会自毁金丹之前程。
故古之修丹之道首当伏心,这里的心含有更广泛的含义。有内心的调制,也有外心的长成。而丹成之首要条件全赖此外心的修成。
因此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这个外心——神的炼丹作用。
当你的持修金光法之初乘(接圣住心)后,阴孽由你行持悔过迁善大法,消除已尽,更有仙助力,使你阴神能调出体外,你会感到环境的真气由阳神不断地输送到体内来。因为阴神出外,则处在阳的位置,外面的阳性的真气由此阴神自然吸附带到体内来。
这就是物性贵反之效应,心死神话可谓初步。这种采撷自然真气的方法,较之人为吸提撮闭要显得事半功倍得多。
当你采到的真气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体内的阳气充沛,阳神就会因此在体内难以隐定.阳性物质饱和后就会向相反转化—~往空的状态运动,因而阳神会迁出体内,然而若递乘二法:“默运乾坤”无精,尔之天门坚硬如初,阴阳二气则无门出入。
阳神的迁出,将彻底改变人生的整体状态,通俗说即已备仙份。这时大量的阳性真气会继续聚集到体内,由于这时体内的元神得到滋养,活动性的物质充沛,由于你的立志,命门与东海(肾)间畅通无阻,真气补肾,营养命根,你会感到精力充实,睡眠很少。这时的你很容易地做到意到、气到,力到的感觉和效应,根基深者还能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一些事物。这时一般的修炼者就难以控制住自己的兴奋和激动,以为功成在握,试着用功,大量地去做好事为人发气。“心”是好的,但那颗心决不是“道”。同时也不是本性的要求。
肾水足则肝木旺;肝木旺则心火张,心难平是很自然的事。解决的办法就是在修本法前一定要立志,且要立大志,要有灯芯草能作桥梁般的大志,由此使你的肾足以承担起未来的重任,使肾的另一时空信号化作东海,在一定意义程度上说,这个比喻并非假想。
肾气有了足够的空间,身体其余藏气的平伏则不难。因此历史上,丹道在此谓之慧而不用。完全不用也不可能,好奇心需满足,接到的信息需要验证。修行人有时在主观上要积一点阴功。因此慎用,直到不用,这应该是一个原则,一个规律,否则,你功败垂成,大志无终,本可以立足于天地间做大好事的,到头来,也只是枉炼一场功,正如古人诗云“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
因此炼到这个时机一定要积累,积累再积累,同时本心一定要极好地以“空”的状态来配合,即你的主观意识(识神)一定要顺从潜意识的要求和变化,不要自生其念。
“本心”这件事情就是这奇怪,当.“你”作恶时,“他”的作用能够起到“立地成佛”,当你为善时,“他”又能够“釜底抽薪”。恶念一生能毁功德林。
修到你能量如此时,你的本性会得到高功师父的各种考验,你若用本心去处理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师父需要了解的是一种本性的历史积累,即你的前生信号在起作用的过程。考验及格者,师父点化加功,很快就能基平鼎立。不及格者,放任自由,修德再造。
高功师父现在考验人大多在两上状态下进行:一个是在功态中,一个是在梦中。
人在功态中是本性主宰,真气充盈,本心难抑,言不由衷,是摆脱了后天影响的先天再现,因此师尊的目的是一发必中。我们过此考验关的妙法,仍然是重德悟道为本,这里的德是指对德性的认清。因此悔过迁善大法能够对坏的本性釜底抽薪。做过的坏事本心悟及而悔,悔而迁,迁而善,善而德。则玄德备矣。无愁师尊考验。
古语口:“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古人只说难移,并未说不能移。妙在难,“圣人常难,故无难。”无难关键就在立志上,志大者移泰山。立志实际上是内外兼修的基础。
至于说梦中的考验那更是难以过关。梦本身就是阴神活动的映象,阴神又是记载人潜在活动的最佳载体。要想在阴神这盘录像带上抹去一切坏的恶的,也只有悔,不悔得痛苦流涕,恨不欲生则不足以为善。
比方说师尊化作各种贫苦的形象在你的梦中出现.你的本性若是慈悲的,扶老怜贫,你即超脱今生;你的本心若是嫌贫爱富的,那你将错失良机。 曾经有一道友得此法,其人慧根极深,从小即备天眼,按照今人说法就是有很多特异功能。但他却终于没有过度过采药关。原因就是没有通过师尊的考验关。一次持法入定时看到一白发老者盘脚坐于对面,手持佛尘,面目慈祥,神态安定地注视着他。循尊老让贤之礼他年少应主动上前行礼问安方不失为人之份。他却想此老汉目光燎人,扰人清修,背过身去背对老人,谁知睁眼一看老人如影随形仍在其对面。按清理这时应思即此人决非等闲之神,有利无利礼多人不怪,何况道德、仁义、礼,礼乃是基本要求。无礼之人莫谈修仙.强身健体也不可能。当我指明他所遇即隐师验人后,其人痛不欲生。
一通过考验关,师父会通过他的分神化气作用于你炼出阴阳二神后已经空待的形体,调出你的本性中的阴阳二物,这后出现的阴阳二神物非前面阴阳二神可比。因为后者所携带的是你在历次为人历程中保留下来的长寿、年青、健康、美好、合谐于自然的信号系统。“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德行深。”你只要德修好了,师尊用他的能量帮你激发出来。即使没有根基,师父可以分神给你作根基。
这两神一开始是分开的,你可以静观其变。她们两者的相合就是元神的出现。
“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悟真篇:五言四韵诗》
伴随元神出现的同时还有一颗由以上大量真气外药)合本身的肾、心、脑等内脏(攒簇五行)的物质精华(内药)聚集而成的丹。这颗丹成在下丹田,沿人的中脉上升到上丹田,孕育在人大脑额叶部(玄宫)。
这时你越立志,善愿立的越大,其成长的速度就越快。不过这时丹已经不是丹而是化作人形了。这个人形就是“真我”。也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圣神。这一刻还称其为圣胎,他的成熟与你心和本行有着极大的关收。
一要心行统一。
二要清静自守。
因此历史上修丹功离不开闭关这个过程。
这时的圣胎是金黑色的,他能将周围发生的一切全息地反映到人的本心中来。就象你肉眼所见一般。
熬过少则五天多则七天,圣胎就会沿中脉又落于气海—一下丹田(准确说是在下黄庭)以一天一岁的速度成长,到达你此生中最健康最活泼,最令人羡慕的年龄他就要开始迁出体外。路线同样也是沿中脉上行。历史文献中的出阳神和出元神宜属此类,只不过所出的内容不同,因为其中还有移炉换鼎及生化机制的问题。
这时在前面开路先跃出泥丸的是元神接着是圣神象主人一般随行其后。
至于说到感觉和景况,因人而异,因材而异,因时而异,这些没有高功师父的亲自提携和照料,要谈成功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尊师悟道”是成功的关键关键。
开功:
天人合一金光法准备过程完成后,便进行缘法三乘(无上交融)的修持。在认真修完初法和递法,并按所示内景外形出现后,即可转入缘法三乘。
过程一:
修持时的姿式的坐式为主,双手仍持金光法根本印,按初法一乘(接圣住心)双手印要求先持定,垂眼帘或合眼默颂缘法三乘真言:
“菩提自性三千界,金莲佛光照我身。”
默颂真言一次后,双目神光内视神目,接一佛光四耀之神珠于上丹田,勿停,照亮头部后沿中脉沉于下丹田,即下黄庭,金色五彩佛光通透全身。同时变换手印,左手持印置于小腹前,右手持印上升,将印之食指批向天目穴,待珠跃往上丹田后,勿触缓缓随神珠降于小腹前,复原手印,仍使食指相触。
若是女子,则提起对额之手印当为左手。
随之神珠定于下黄庭,无念无意,无心无神,自会出现一种空茫无涯的感觉。这种感觉,各人成景不同,顺此只能意会,实难细明,只能用“空”和“无涯”的感觉来表达之。到时,修持之人的身体反应首先是一种通泰的感觉,直到不复存在自身。通“泰”者,就象泰卦之交象,与常相反。心意由上生,却跑到下面去了,真我在庭中;很大的事物,感觉却变小了,很固定的形状却无限地张伸。实际开发感觉是不一而定。总的说来分两类,第一类是感觉上颠倒呈现,另一类是自身身体反应中的相反过程。
第一类近似于“幻”的感觉,实际上幻宜非幻,因为人的大脑自出生以来和分子聚合成人之前,本身就由DNA和分子链记录了数之不尽的各类信息,当你接通先圣信息,启动自我灵根后,强大的场能要促使你的信号系统来一次清仓查库,阴阳归根,因此记录之信号的再现化为象呈现于你的管理系统(神),神只有颠倒位置才能辨明。反之则道动之。有意为“假”的话,无意则幻变为‘实’。这个“实”有其真精在内,其精甚真。如佛学之重十功德如斯,一幻总生十,言名皆作虚。
第二类是类似于“八触”的身体反应:“动、痒、凉、暖、轻、重、涩、滑”。第一类是大脑或神的调整,那第二类就是全身细胞调整的反应。
然而古人云:“阴阳得类方交感”。
以上出现的两类都是“感觉”,是被动,是属阴一面;在修持致此的人体中,若配之以适当的良性的,有严格数定和技术的意念,这个意念是主动的,是阳性的一面,那么就堪称阴阳得类。_
前者两类“感觉”是开放的,后者的“意念”就当是约束的。阴阳颠位,天衣之缝。交融勿辨、大药自生。
过程二:
继续自然的过程。花开两枝,说道者只备一张嘴。因而吾在写明心法之时,总是阴阳分陈。传也是明教和暗引。缘生于德性。
进入过程二,也分意“定”于形和意“守”于神两法。
意定于形:
当开功之神珠照透全身之后,接着就会有景象产生。生者动,定者阴。一定要定在其中。知白守黑故如此。
此时开始收缩前阴,心神默数,成年男子收缩七七之数,女子收缩六六之数,老人数定八九。此时万勿用意导其所向,也不要明视和隐窥其去向,只需默运数字收缩前阴即可。
收缩时要与呼吸同步,慢、长、细、匀的呼吸配之以收缩前阴的前、紧、深、重。用意者,阳也,去无涯者,阴也。明细之处各人体查,妙哉之处作于‘定’中。
依此度行持者,身强日蒸,良材者,返本还元见生身。
收缩前阴时,用意存想于命门者为佳。命门者,生命之关键所在。长寿赖此门,成丹它需开此门。 命门非一穴,而是两扇门。通于两肾。意其两门洞开,则先天之元气方能与元精相参。然此时只是意其命门开,意者,阴面之念力,形通者,阳面必由之路程也。经脉难通捶脊梁骨之欲拆,苦也,修仙之难。谁解阴阳真谛处,“饶他为主我为宾”。要顺其自然,顺其下意识之然,当然不是“任其自然。”谈到顺其的分寸,好说不好猜。在丹理章节中已尽述,望各位参详。
舌顶上跨,是一般的修功要求。鹊桥一搭精由此生。生在此时“意定于形”中。此时所产之津勿要轻置。先意下,收缩前阴;次意上,动转神龙(舌)。口中积满此时产生的口水,即转动舌头在口腔中扰动,男子由右至左走逆时针,女子由左及右行顺时针。数目不定。
搅动之后开始鼓漱,成年男子鼓漱七七之数,女子六六,老人八九。若是口水如泉者,当如上法搅、嗽、咽,勿令弃置不顾。若是口水如蜜者,方为难得之精品。俗谓甘露、神水、玉浆等等。咽下。沿一口大钟滴下,钟的中心有一小眼,玉浆由眼滴下。钟下承平底锅一口,玉,浆入锅中。仍按男子七七,女子六六,老人八九之数;滴入锅内。若炼此法不止一次者,则后续之修持当保持这种存想或者是所见之内景。至于锅下景物,勿想勿看。留意锅中神水。若其鼓荡不定,则将钟挪下盖在锅上。
若是玉浆连连不断,则依法按数收入锅内,“甘露降时天地合”,关键是时机的问题,若是前两乘之法修彻明了者,其火候自然有“主”来定夺。在此只是说的‘身’生之药,为阳。还缺为阴的‘心’生之药。前为甘露和神水,后为黄芽与白雪。
到此纳神水于釜中又完成了一次意下的过程。这一阴一阳颠倒颠,世人难识玄中玄,若于无心求证处,三日成圣位九天!
意“守”于神:
意“定”于形是在形体上做文章。
意“守”于神则是转入一种空尽灵生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靠各人的缘份按下面讲述的方法内容自由地存在,呈现,转化。
接上法,顺则成人。成人存想自己逐步地年青。一直年青到孩童时代最好。男子最好是想自己四岁以前的形象,女子最宜反照自我六岁前的童姿,咿呀学语,蹒跚之步。能看到且清晰历历在目者为上很。看不见也不要紧,可以假想自己到了那个年龄。
接着想到自己的童年的自我在围绕一颗树转动,渐渐地能够学会松土、浇水之类的力所能致的活动。这颗树,可以是自己种下去的,或是原来就有的。孩子~定是伴随着树的成长而长的。但此树一定要是常寿类的树种,如松、柏、银杏类。
如果能存想出树生长在有山亦有水,风和日丽的地方,那你的身体一定会得到很大的调整。若出现的树和环境不佳,你可以根据此“外境”联悟到你身体“内境”的各种情况,由此找出差的地方,按阴阳五行之法逆行顺补。就能达到去恙强身的作用。逆行者,取对称面而行,顺补者,差什么就补什么。补法在历史记载中那就不可胜数了。
逆者成仙。
上面谈到的是存想同性别的自我幼年。
接着要存想的是异性自我的出现。回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特别是要回忆起自己童年曾经看到过的成年异性所产生的萌动感觉。漂亮和悦的外表与天真无邪的纯情融合在整体中,化成自我的存在。男子变成了女子,女子化作了男性,英俊漂亮,美丽称心。
背后有巍峨参天的大山,前有辽阔无边的花园。东有灿烂无比的朝阳,对面是清澈见底的湖水。这异性的自我就立于花园中在阳光下神采夺目,微笑自然。群花争艳,比不上异性自我的无暇坦然。沐浴阳光,同时在注视着人间。那里有“我”的存在,也有我的童年。
习炼此法若能及此,身心清静健康就已属掌中之事了。病魔休想来干扰半分。因此古人诗曰:“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德行深”,“炼成灵质人难识,销尽阴魔鬼莫侵。”
“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日居离位反为女,坎配蟾官却是男。
因此古人单有一首五言四韵达其妙景。
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练。,
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
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
妙就妙在“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这是讲的技术关键也是讲的注意事项。见之不可用,说的是景象一现勿用心,由其生化运转。见到是缘,一用心则累其成为幻(丹)了。用之不可见,在修此法前用心一过,即使依法泡制也见不到真象,除非你来假幻。
至此缘法三乘,(无上交融)就可以收功了。
若是修此法者顺利通过二乘(默运乾坤),且天门大开(囱门变软),皇道已通者(玉枕至百会即后脑勺有沟豁),若其意已明,圣祖将根据德性修为在隐中安排接引乘关事宜。 本帖最后由 muxiaoqi 于 2011-5-15 23:28 编辑
收功:
第三乘修法收功较快捷。
按意“定”于形一节中存想(或看见)环身之光气收于钟下,大钟缓缓下降复盖于锅上,将周身毛孔及穴位关闭,意念全部合拢。存想神目内一颗明珠沿中脉下降,塞盖在大钟上端的小眼中。至此意收完成。
形收:将两手印松开,作上下抱球状不动。左手上右手下,随意念收功程序合拢双掌,(女子上下相反)将左手握住右手。女子右手握住左手。
至此则再搓手致发热,干洗面部,双耳,与意收时神珠塞盖于钟上端小眼的同时睁眼。
第五节 定法四乘:万法归空
说定无定,缘不由心;
师训无为,灭寂识心。
师传为隐,阴阳递乘;
法传至空,魔识至净。
颠倒求实,心由意动。
炼至此乘者,已经是法无定法了,若还有甚么需要依循的,那就是”定“,说定无定,定的是你的识神,没有定而勿需定的是你的元神。
缘不由心,金丹的结果不是靠谁能够自己炼出来的。即使你在修缘法三乘时没有见到仙师之助。也不得否认上天之功。
师训无为,灭寂识心。《老子》曰:“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有,……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解此语,实是修丹器成之后的火候行持原则。左者,柔弱之位,偏将军是识神之心的代称。
丹成,元神(上将军)则反客为主。由阴(体内)及阳(迁出体外)位。有位者刚强之代称。修道炼丹与生活之道相反才能成功。顺则为人,逆者成仙。同样也体现在这里。并非单指人体有形的修为,世人只知有形(阳),贵异(相反)近道,须知无形(阴)贵异才能得道。兵者不祥之器,本心不可能驾驭。兵者何物?是具有生杀予夺能力的元神。要想有好的结果,只有居左顺右。即将你的识神(主观意识)作为偏将军放在左位,使其处在柔弱和被动的角度,而让元神(或诸神)处在右位,隐者处在阳刚之位,贵异(反之则道动之)之意也。因此古人诗曰:
用将须分左右军,
饶他为主我为宾;
劝君临阵休轻敌,
恐丧吾家无价珍。
此诗深得炼丹之三昧,一个“饶’字用极为帖切。并非是事出不得已,因为吾前文曾说过,识神毕竟处在阳位,对于很多修炼中关键的火候是可以做到釜底抽薪的。“饶”既是一种让,也是一种明“道”的大度,不“饶”则无以使身安,不“饶”则无以使神定,不“饶”可能会使你费九牛二虎之力炼出的元神(无价珍),耗蚀于无形。
因此师传为隐态时,阴阳递乘的先后顺序特别重要了,先阴后阳,先炼神后炼形,自有仙人接引。法传至空,魔识至净,魔意识的转化,一靠本心的修待境界的提高,二靠仙师大德无私的加功,一阴一阳不可少。
大药修之有易难,
亦知由我亦由天。
若非积行施阴德,
动有群魔作障缘。
易难是一对阴阳之数,吾与天亦是“好生”之缘,成功靠平常修持的积累,前世和今生的功德都够找出阴阳交叉的迹痕。丹成有魔候,修成金丹之时,瑞雪呈纷飞。祥光惊鬼神,群魔环视难免不失惊,那群魔纷纷前来抢夺,实质上都是识心悔过难及深层,魔识化魔形。若非平日阴德丰隆积于无心,功败垂成,功亏一馈 也不一定。
因而接三乘之后劝请有缘者及时修持定法四乘:“万法归空”。勿要凡心不死,生出百般的犹豫,舍不得书、法、术、形诸般有形之事物,致使到手的成功转成空。
本乘无真言,只有一联引:
颠倒求实,心由意动。
这两句含意已尽宣在上文中,不再赘述,话已至此,本应无话无法可传了,理当让炼及致此的修持者“自证自悟”。无奈初修此法者真识(真意识)难固,魔识难消,在此传一“五转玄功”作为此乘丹法的中心,其余精粹当由各人依此实修时证,勿要拘泥于有形。
但是“五转玄功”亦适应于初涉修真之门的人作为基本修持之功。只不过方法上要兼顾前三乘功法的精髓。为此,仍设开功与收功诸节,以使初涉者有个依循。请勿视为有形不空之证据,实际上本法是写给顺利度得“缘法三乘”的读者。
开功:
按初法一乘前介绍的准备程序完成后,按图一取坐式结金光法根本印。双目神光内视人体内中脉(百会至会阴连线)为形如橄榄状(两端小中间粗)的光柱。其光无影,空空蒙蒙。初学者当存想干一白莲于中心,人坐于莲台之上。
变手印为合什,掌指朝上。
双手翻掌上举,两手中指相对,掌心向上。双手翻掌使掌心向下,由上向下降,经肋下向背后穿行。到背后则使双手手指向下,手心向外。
收回双手掌,使双手背紧贴两肾。以双手背上下,摩其两肾。此时能见其双肾内有一对金红色鲤鱼游动者佳。摩动数字上下共七个往返。
顺身体使双手下降,沿腿前行,双臂始终使手背与身体两边外侧和腿部外侧相摩下行,至膝部翻掌,拍膝(掌心对准膝盖)九下,随轻随重,当随意行。
翻掌使双手手心朝上,手背与膝盖相摩九下。随即拍掌一下,分手,手心向上,成金光法根本印。两手食指仍然相触,右手食指在上左手在下。
以下动作随君本意之为自行调整,例如你平时功中贯持之手印或下意识形成之动作等等。不要拘泥于以上所导于功态的始终。
以上所介绍的动作过程,是一种形的引导,就象旅游之导游,其目的是使你熟悉环境,找出捷径,事半功倍,顺利通灵,进入神境,深入下去就看各位游客的雅致所寻。
法理分析:形定在前,心定在后。
从此乘的法理来分析,以上完成的是“形定”的过程,接着下来是要完成“心定”的环节。
“心定’份为五个环节,定境、观心、止念、反省、观想。下面就五个环节逐一陈述。
定境:
境由心生,且境能杀心,道者心之用也。定境,谓取阴而弃阳,定者,与动相对,处阴之位,能定境的实际效果即是定心。然而在此所要强调的指出的是修行人出现的定境,有心定和神定两者。
心定,是初修丹道者,为了使自己能高度入静,出俗摒缘而持定的一种方法,因此《脉望》中曰:“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此是定境。”故《清静经精义》中说:“坐见本性为定”。此言很是明白,若不能看到静极生动的真我——元神的发动那就不能算是达到了定境。
问题就在于,元神一动识心难辨其真其境,有很多情况是识心生魔,魔则生幻。由幻生境,真妄相存,造成一些修道人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这种状态将在以后章节中详明)。因此这个时候应该转入相反位置的定境。即反客为主。饶他为主我为宾,进入神定的阶段。
“他”指的是真我,是本性,“我”指的是识神是本心。因此真我的出现需要一个辨别的标准,同时还需有一个相适应的方法来处理。
这个标准就是本性(真我元神)一定会有很大的力量,当其在体内时那是“心不由境”,当其在体外时则是“心不生境”,在此是指进入定境的状态以后所产生的结果。由于元神具备一定的能量,又为识神之母,因此你的“头脑”中是不会由于环境干扰而有什么“念头”的。
若此时你仍然能够怎么想,“他”就怎么做,那就是幻而不真,或者是低于元神的信息体。所以元神出现后如果能够予以调控,那就一定不是“元神”。你当于此速速摄伏本心,定于“一境”转入下一个环节“观心”。
现心:
修行人区别于常人之处就在于常观己心。而且能够常洗其心。
观心同样有识观和种观之分。
识观,是从一“境”寻源,察明所产生的此境与自己的生活禀性的联系,当你能够弄清自己的禀性与某种“生物”的习性相似联系时,你在修德上实际就寻到了自己的根。依此根因势利导,阴阳道动贵反。自然会受用无穷。
曾有一道友,言其修炼中看到他自己十八岁时一张照片,可是只有半个脸,另半个脸在白雾后面看不见。他印象很深,却难得其解。
当他还来不及加上“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的意念时,接着在后面出现的各种图象就消失了。
此可日:“犹抱琵琶半遮面”,见者有缘,听者有份,阴阳之隔,有形无音,我亦非我,自然过程,本无谓怪,忘见已形,难得,难证!”
此例是一个神观其心的例子,由于阴阳缺其一半,因此只能以图象暗示其本心。事实上这一境已经定在他心中了,其本性是很急切盼望他然悟透此境的,以便彻底地超脱时空。
你不明他(神)不现,悔过迁善是促其显真的法宝,此道友心中隐有所梗吾不便详明,然而他素备仙缘,听之不闻者,有缘无份也。只要他悟及禀性之根,这个*曲就会成为他修真路上的自然过程中修见本性的一种验证。真人列中自然有其一份。
至于其他图象的出现,更是诱导其悟及性根的体现。本性至灵,你将其视为怪,他就先退出其境以显其灵。因此在各类修行中出现图象和声音的过程中想照定“真我”,证实分明,的确是一件难事。然而你只要由境观心,悔过诚(澄)心,那个时候的“我”就不会再是现在的“我”了,其德自然生于无形中。
因此观心者,一定不要回避所定下来的境。因为他出现的任何思维与其经历的环境同样是有定数的。解开这个数的方法就在于善观自己的“本心”,看“我”在功态中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景和思想与自己的禀性到底有何关联。若一味强调自我存在,维护自我尊严,不愿首先从内心过程中解剖自我,要想在修真过程中明白“我亦非我”的境界完全不可能。
所以观心要善观;首先要有善愿,其次才能有善法,进一步方得以到达善地。正如《道乡集》所云:“佛之真传,在于观上。观者何?将我目光温照于至善地之义也;止者何?将我真意止于至善地之义也。”因而接下来需转于止念的环节。
止念:
止念对于一个进入神修阶段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止念亦有心止和神止两类。心止者,初学修真,心猿意马,由心止而摄心住缘,顺缘而深达其性,所以谓三乘法为“缘法”,实质是指缘中藏着本性“真种”之意。
神止者,念不由心灭,而是自生自灭。然而心和神本来就是一对阴阳。此起则彼伏。初时心止念,是为了静极神动,次后神止念者是要修者心随神运。
因此很多修真者,当自己的本性一现之后,(出神后)往往是气短神倦,感到气力总是不佳,有上气不接下气之感,思睡多困。有的人甚至酣睡不醒,为了“炼功”不致有“误”,只得以头撞墙,强迫自己运气清醒,这些实质上是不明神修神止之妙,不能顺其自然地止念的原因造成。
神修出之后,不但杂念不能产生,即使是你想用意守的意念也不能随随便便由你本心安排,否则功亏一馈,一生悔恨。
例如当你看到修出去的神在体外邀游戏嬉无定时,你只需看定他,看定了他你就止住了念,看不到他了你就收功。有的同道却于此时固守下丹田,此法也不尽善,因为其神与肉身的联系是互为其根。当神送进能量时是明显具备调节的目标性,进到哪要顺其自然。其后,神如果要回返其肉身,所藏之处也非一般料想得到的。你过份着意于下丹田,其神就要花去相当能量化解你的意识圈。结果就是心与神争主,两下俱有伤。
你用识神去衡量和判断及处理出神后的~切,实质上就是“我为主他为宾”,你的肉身感到气短神倦就不奇怪了。顺其自然,并非漠不关心。
因此止念当止在“一”处“。唯“他”是一,唯本体是一,唯本性是一。唯其一念起处是~。“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以神为正我为臣,伏首知命,修真前途自然变化无形而至正道。
反省:
生活就是道。
在功态中要反省自我,在日常行、住、坐、卧中也不停反省自我,你才有可能在修真道上获得成功。
人区别于其他众生之处就在于人能反省。
反省的根源是人有本心,(识神)若是灵根深敏者,自会由一悟空,由空及万物。迟缓者亦不必自怨自艾,只要遵吾**,常常因过头去想想已做过的事情的阴阳两方面的结果,久而久之无不灵性倍增。故曰:尊师悟道灵性通。
象止念一节所引出神后依然意守之例,只要省思一下修持的过程,均不难得出有利还是无利的结论。若是越意守感到越气短,那就证明是有为干扰了精“神”
这里所指的反省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初修此法的循环过程,另一种是修此法后在生活中需养成一种习惯。
前者初修时景象纷呈,信息众多,真妄参半,若不能即悟,错过醒悟良机是其一;心不死,妄想就多,往前看,道窄魔宽,只怕此道难得进是其二。
因此止念之后是反省。
反省是向后看,反省的含义和作用与意守不一样。反省是让自己识神思想处于后这个“阴”的位置。是负阳抱阴,颠倒颠,悔过即神仙。
谁都知道想现在和想将来都较想过去来得费力,现在看不透,将来望不穿。因为人的识神的特性是逆道而行的。当你反之,使自己的识神站到“阴”的过去位置,则道动之,得道多助可谓如此
另外有二种反省的情况。当修持到本法至一定火候时,你的修行实践就会验证初修入门时接到的各式各样的信号,很多“道”理、法“宝”会因为你的反视其后,而省语大白。顿悟在何处?渐语在其‘前’。
作为一个立志修真者若只是炼功当时几小时将生活与修道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在收功后,生活中不停地反省生活和炼功,那他永远只会失去德多而德道的极少,因此反省是一种“倒骑毛驴”地看清自我,同时也是将自己的修行“片段”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过程。
有一学子在悔过时,自觉心身一动,额部闪光,当即赋偈一首:
悔过即解脱,罪孽何其多?
恶缘难离去,痛苦令磋砣。
日行不间闲,德镜靠心磨。
成器不求天,真心由省握。
日省一日与时省一时:
日省一日是培养习惯,陶治性情的初级阶段,这个时候的反省是集中性地反省,有时并不能做到全面和彻底。只有做到时省一时,即随时有错随时都能省悟改正,那才是修真还虚的高级阶段。不但要将过去的错利用反省清除掉。新的错误出现也要时刻反省使之不影响真虚的训练。
观想:
如果说定境、观心、止念、反省这四个环节是修真之人清除自身障碍,扩充自我容量几种过程的话,那么观想法则是道家内功心法中获取小周天以外高能量的补充和调整的极好方法。
观想亦分心观和神观两类。
心观者,适宜于初学丹功入门者作为澄心静志去魔正缘之用。例如《初法一乘:接圣住心》等,均属于心观法之类,即使在高层次的功法中,也离不开心观为基础,因为修行者的魔缘非一日可断根,修于体外的神不断要用新的值年元神涤除魔识之根,基本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心观引导人的修炼整个过程不致会间断。至于神观那就更加是神秘莫测了。然而你只要立志勤修,这种境地并不难涉足。
要想达到神观,首先得明白“忘我’的真正内涵。
心性的浑然一体就是“忘我”。我亦非我,他已经超越了我可是又将我的感觉带走了。我在遨游太空可我又静坐洞中,我俯瞰世界,可我仍然丝毫没动。形体的感觉和精神的感觉是浑然一体的。我在洞中的意识和世上的活动的元神没有分别,这实际上是一对阴阳太极的共存。
有很多只阴单阳的情况在此作一分别,以利大家实修参证。
当一个人的某一神(五神之一)修出去了时,你正在修持的肉身在功态下可以偶然看清其活动现象,如果你能凭你功态下的意识调整其活动过程或状态,那么这个被你看到的体外之神不是阴神就是阳神。这种情况因为是一种类型的神处于体外的隐态中,因而称之为只阴。
有很多这种情况,书籍中也记载了一些人在炼功修持中感到自己离开了躯壳,在空中游荡,结果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肉身还在打坐或睡觉,这时才醒悟刚才是神游,这种情况一般是自己“元神”出壳。然而其出游的神由于没有不动的一个信号在肉体上常驻,因此出去的神只能称其为单阳,而不是纯阳。纯阳不但是神的升华,而且肉身也要修出玉神,炼成金身。希望大家能沿着《道德经》的精神走下去。
在此所指的神观,在修出了元神之后,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修炼的方法。于此只能介绍神观中的初步法诀,涉及到深玄之外则有待于逢缘之人自我参证。
神观区别于心观唯一重点就是神观的对象是被动的,你想不到,其出现的功象会无缘无故,而且用思维和行动抹不去。且眼耳鼻舌身俱能观象,**,观形,观情。而心观对象的出现是主动的。是一种善愿,善心善悟,而达到善地结果。
总的说来,不论是心观还是神观,其观想的内容一定要是良性的具备能量的来源。因为观想的实质就是在取得良好信号和交换信息。
观想菩萨是常人用来修善祈福的一种方法,修行人观想三清则是在修德积功。观想年青人会使你具有朝气勃勃的气质。观想儿童会使你具备重心返朴。观想的只要不是由邪念而起,那么观想的结果会使观想者和被观想者均由此获益。观想者是取得,被观想者是施予。前者得在前面,后者得在后面。因此作为一个修真者若不立大志去舍,立志去为整个世界、整个生态环境、整个宇宙作出贡献,你即使在修行中获取得越多,你所欠下的债也就越多。到头来你将要失去的也是越多。因此观想者不能忽略被观想者的长久作用。
作为神修,通俗一点说:就是由神来修,我来就。
刚一入门你可选择一些良好的信息作为心观的对象。但你要想达到完整地调理自我的整体(包括肉体和精神),单凭人的心观,或以书本上学到的各种方法那只能是削足适履。因此神观很重要。
神在空中学,通过内丹传递给肉身,当你身体需要土的信息时,你会长时间地看到一座大山,当需要水时,你可能会看到一条大河的形景,而且这些图象会长期停留在意识圈中,复盖或干扰其他思维,除非你悟透了其中奥妙和联系。这个图象就会自动地消失。接着进入另一轮的神观。一般这种传递过来的各类神观信息是连续性的,但是也有间断性的。
刚修出去时神的能量是弱的,因此信息的密集程度很高,连续性强,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当你珍惜了这自家“无价珍”后,你就会使自己的元神能量越来越强,而信息的密集程度就越来越稀,一次传递给你观想形象能量很高,而且其玄机会越来越深,越来越难悟。一个信号出现在头脑和一个图象出现在你眼中后不易抹出,只有靠你悟透后信号和图象才会自行消失。
这个过程的两个相反大家不难看出。因此初涉此境的人很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各种信息信号中搞得茫无是从。或者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做都不可取。应当是抓住重点各个击破。映象深的、次数多次出现的、感兴趣的抓住不放,定下来观透,久而久之信息就会固而不去悟通自消。
就象观心一节所引学员炼神一例,其印象最深的是那张照片,而且是一张十八岁时的照片。尽管其后信息纷至沓来.然而那张只有半个脸的照片萦绕于怀…… 这证明他的神已经将重点挑选出来,等待他去省悟。
在此只想再重申一句,这所指的由神传递过来的观想信号,在初期均是在授业恩师的调控之下所产生的,这种调控有时是在阴与阳和明与隐两状态下交叉完成的。因此尊师重道是神修首务。有的人神修出去之后还不明白自己的授业恩师是谁,这时在有形的心上不悟.有时会造成修出去的神如泥牛入海—一没有回音。
收功:
有开就有合,无开也就无合。
修持也是这样,当你正经的开功程序时你就应该有严肃的收功程序。
因此当你按定法四乘的开功程序持修完五转玄功结束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方法收功。
双手手印变化以双掌下沉,随即使左手掌握住右手掌,虎口处相交。贴手掌心于腹部处。深呼吸七口气。使气归于两肾下方空洞处(东海)。
意存全身毛孔关闭,默示收功。收功过程即告完成。
一般情况下,修及至此若是每步的印证均已完成时,开功和收功已经不存在有严格界限,否则就会象封炉熄火一样,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武火煎开,文火煨熟,世间难炖之物均用此火候。修命亦属此道。人是花了几十年的功夫完成的成熟过程,要想在耗散亏空的基础上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除了采取集聚填充的各类方法外,在火候上即在人的意识流的过程中不能有间断。要具备阴阳两个方面的监控方法。何谓意识流?就是在修行人的“原始的感觉混沌”中始终都要有“修德”这个根深植其中。
这就是神修之法区别于有为法的奥妙之处。在观‘想环节中吾介绍的是阴性的一面,即人体靠被动地接受神的调控信息完成连续性,在主观能动上如果坐享其成,掉以轻心,也会造成“只阴无阳失其道,功败垂成憾终生”的结局。因此主观(识神)配合这种连续性就得在一天十二个时辰中不得有松驰。但是允许节奏有张驰。
阴性的一面是连续的,连续属阳。阳性的一面是张弛有节的,张驰有节属阴。这样一交叉,道的动就在其中了。保持这种松驰有节的方法就是三种:
1、忆接,
2、悟接,
3、参接。
1、忆接:
当你一有闲空时,比如说每日定时功课时间,工余课后,候车等船,信步赶路,闲暇田间均可以回忆你上一次空闲期间的功态感觉,何时何地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自然连接成了驰——松——驰的有序之链。至于你在新的闲空中所持何法应当依环境情况和潜意识的暗示去进行。这是忆接,忆接完成了你十二个时辰功态的连续性。
2、悟接:
有时一个问题的悟彻不是一次所能完成的,所处的位置不同会造成结论完全相反,这就是阴阳两方成的收获。阴阳两方面的悟彻才可能并生出慧来。
因此一个事物在你的识心上得出一种结论来后,若其并不能归于空(自然隐退),那么你所需要的对立的结论终究会出现的。这就要靠你的悟性来连接整个太极球的整体。这样即使你一个问题的时间跨度很大,只要完成的悟接,你所跨越的时空就成连续的了。
3、参接:
参照物是三维空间运动的标志。人体在三维空间中存在。同样要依赖参照物来判断你所处的位置。同样也只有利用参照的人和参照的思想知道自己的情趣境界。利用别人做镜子,可以照得见自己的原形。这个原形是你的本性的特征反映。
把外界所发生的一切与自己的修真练功连接起来,你就不会失去任何一个触发你顿悟的机会。因为你在注意参照物的同时,实际上就是调整了你向内(阴的一面)和向外(阳的一面)的位置,阴阳取反,则万象自明。
因此参接指的是你巳以存在的自我状态,连续性与外界事物发生的连续性连接。这种连续性的连接如果完成了就称为谐振。你就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能量
总的说来一天十二个时辰你没有间断地注意自己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炼功。信息的不间断和形之识神的张驰有节奏地完成了一个太极园的整体。这也是突破太极弦在修为操作方法上的技术难关。尽管谈理的陈词多了一些,这是需要各人的实践体悟的,所得具体些(特别是玄妙上的理解),只会更加干扰各人不同素质下的修真过程。
第六节 宝法五乘:意明心动
动则生灵,意在前明;
自生佛识,普度众生;
法无定法,万法心从;
外园内园,法性自融;
众生我道,上下相通。
一、引子
古人云:“功夫下手处,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间罕见全真;亦不可执着于无为,执着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见佛子。此道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无为是一种高境地,是一步一步地修来的,而不是让你下手就进入无为状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当大家修到佛光普照的境地时,无为的真实含义才会明确。
以上引圣祖之言,深感其“损”字之难为。凡心难损,形欲难损,魔识更难损。圣人常难故无难,何为常难?常存道心省己也。你的主观上的识神常去七情六欲,修出去的神则利用其获得的宇宙能量经常不断地补充调整你的肉身,通俗说就是神利用外采真气所化外五行来补修你的内五行,改变性命的物质基础,使你真正能进入无不为的境地。
世人修真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然而此道只宜自知,不宜在大众面前卖弄,故从来古佛上仙了道之后即超然远举,不露圭角,正见明心也。因此世人只知其玄,未见其妙。以玄传玄,终难见真。那都是历史上的过去了,今天万事万物均乘改革之大潮,内功界也不例外,百花齐放,各种丹法是千奇百怪,百家争鸣,发历史所未见之真传和假空。
当然,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泥沙俱下在前,沙中淘金在后。有与修炼唱对台戏的,那是好事,有了对立面,道才可以辨明。也有发修炼之横财的败家子,那也勿用担心,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自然会得到上天的报应。
凡志向高远,悔过迁善,重道修德之士均是所要浇水的种子。阴浇阳浇,明浇暗浇都是浇。唯有循序渐进,隐显递修方为正道。阴阳之递乘,性命之先后,理法之显隐,不可不知不可不晓。
法无定法,万法心从,
外园内园,法性自融。
以上四句是“宝法五乘:意明心动”的真言。希望大家能够在丹功实践中能悟透此言。悟及者自然会生出无限的妙道来。
请大家注意观看宝法五乘的内景图。
宝法五乘——意明心动之内景图讲述:
本内景图说内亦是内,因为她所展示的是命功的理想程度;说外亦是外,因为她代表的是性功的理想境界。无内无外方为合一,性园命园方能至宝,性空(远离)命空(恍惚)自能生慧。本乘功法实无法可言。唯以有象导引至无象、无心,方能生出妙来。
法无定法,万法心从,
外园内园,法性自融。 形定在前,心定在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