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大奎《地理末学》罗盘中针、缝针辩疑
纪大奎纪公在《地理末学》中的《三針子午論》中有如下表述:正針二十四山,以正子正午當浮針所指之位。縫針二十四山,則以壬子丙午之中縫当浮针之位。中針二十四山,則又以癸子丁午中縫當浮針之位。縫針之午,在正針午丁之間;中針之午,在正針丙午之間。地理家謂縫針者,臬影之子午也,中針者,天極之子午也。蓋地之方位,雖分二十四,而天之宮位統于一十二。楊公傳縫針一盤,法天運之左旋,故以壬子同位于子宮,丙午同位于午宮。
纪公在《地理水法》中又云:天盤兩縫針者。地盤二十四山。從左略轉。以丙午之縫當針之指。謂之丙午中縫針。從右略轉,以丁午之縫當針指,謂之丁午中縫針。后人以左縫丙午針名為縫針。右縫丁午針名為中針。同列于盤者是也。此二盤加臨地盤十二宮,左針之干維在每宮左半邊,地支在每宮右半邊,右針之干維在每宮右半邊,地支在每宮左半邊。
再看纪公《地理末学》的配图:1、缝针十二宫法天运左旋图 从图看,“縫針之午,在正針午丁之間”,而不是“縫針二十四山,則以壬子丙午之中縫当浮针之位”,从纪公的“楊公傳縫針一盤,法天運之左旋,故以壬子同位于子宮,丙午同位于午宮。”叙述看,该图应该是无误的。
2、中针十二宫法天度右转图从图看,“中針之午,在正針丙午之間”,而不是“縫針二十四山,則以壬子丙午之中縫当浮针之位”。
3、《地理末学》第八、九页的罗盘图,本文称纪公罗盘 但从纪大奎纪公的罗盘全图看,纪公罗盘中间一圈的二十四山是缝针,外圈的二十四山是中针。借用一个网友的罗盘看更清晰些。如下图
末学阅读上述内容时,心中陡生疑云,而且疑问太大了。为使诸位了解我的质疑,先把个人对纪公上述叙述的理解如下:
正針二十四山,以正子正午當浮針所指之位。縫針二十四山,則以壬子丙午之中縫当浮针之位。中針二十四山,則又以癸子丁午中縫當浮針之位。个人点评:此句叙述之方位与缝针十二宫法天运左旋图、中针十二宫法天度右转图不同,也与市面罗盘中、缝针安排不同,但与纪公罗盘相同。
縫針之午,在正針午丁之間;中針之午,在正針丙午之間。地理家謂縫針者,臬影之子午也,中針者,天極之子午也。个人点评:此句叙述之方位与市面罗盘中缝针安排相同,但又于纪公罗盘不同。
蓋地之方位,雖分二十四,而天之宮位統于一十二。楊公傳縫針一盤,法天運之左旋,故以壬子同位于子宮,丙午同位于午宮。个人点评:此句叙述之方位与市面罗盘中缝针安排相同,但又于纪公罗盘不同。
天盤兩縫針者。地盤二十四山。從左略轉。以丙午之縫當針之指。謂之丙午中縫針。從右略轉,以丁午之縫當針指,謂之丁午中縫針。后人以左縫丙午針名為縫針。右縫丁午針名為中針。同列于盤者是也。此二盤加臨地盤十二宮,左針之干維在每宮左半邊,地支在每宮右半邊,右針之干維在每宮右半邊,地支在每宮左半邊。个人点评:纪大奎在《地理水法》中的这段话说明其对罗盘的见解,对中针和缝针的定义与市面罗盘的中针和缝针的定义是不同的。
个人疑问:1、书中云“縫針二十四山,則以壬子丙午之中縫当浮针之位”,但又云“縫針之午,在正針午丁之間”,这两句意思是否不一致?“中針二十四山,則又以癸子丁午中縫當浮針之位”又云“中針之午,在正針丙午之間”,这两句意思是否也不一致?2、
《地理末学》中的第十六、十七页的缝针十二宫法天运左旋图、中针十二宫法天度右转图与第八、九页的罗盘全图不一样,做何理解?3、几乎现在市面上的罗盘,比如末学用的通胜老字号罗盘,其中针(在罗盘中圈)和缝针(在罗盘外圈)安排与纪公《地理末学》中的第八、九页的罗盘是不一样的,那到底哪种准确?应该用哪一盘纳水,用哪一盘消砂?或者说要用纪公罗盘的缝针纳水还是用市面罗盘的缝针纳水?敬请高人释疑。 紀公水法只有天地二盤。《末學》附圖里的左旋右旋,已經很清楚交待,何必在一大堆文字里鑽牛角?
左旋天盤=順時針(地盤24山線度加周天7.5度)=縫針(一般稱天盤)
右旋天盤=逆時針(地盤24山線度減周天7.5度)=中針(一般稱人盤) 谢谢慕羲老师指点 紀公水法只有天地二盤。《末學》附圖里的左旋右旋,已經很清楚交待,何必在一大堆文字里鑽牛角?
慕羲 发表于 2011-7-1 13:24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末学还是疑问,再请释疑。
纪宫在《地理水法要诀》中说道:“天盘两缝针者。地盘二十四山。从左略转。以丙午之缝当针之指。谓之丙午中缝针。从右略转,以丁午之缝当针指,谓之丁午中缝针。后人以左缝丙午针名为缝针。右缝丁午针名为中针。同列于盘者是也。此二盘加临地盘十二宫,左针之干维在每宫左半边,地支在每宫右半边,右针之干维在每宫半边,地支在每宫左半边。”
注意上面“天盘两缝针者。地盘二十四山。从左略转。以丙午之缝当针之指。谓之丙午中缝针。”,“后人以左缝丙午针名为缝针”,说明纪公定义的缝针的正午在二十四山之丙午之间,而这正是现在大多罗盘的人盘,是排在罗盘中圈的二十四山方位。“从右略转,以丁午之缝当针指,谓之丁午中缝针。”既是现在大多罗盘的天盘,其正午方既是在地盘的丁午之间。
纪公在《地理末学》和《地理水法要诀》中对缝针和中针的定义都相同,显然说明了纪公对缝针和中针的定义就是如其所说的。也就是说纪公的缝针是现在大多罗盘的中针,纪公的中针是现在大多罗盘的缝针。
既然是研究自然不能含糊,否则那就是捣糨糊,对幕羲老师的鑽牛角我是有保留意见的。如果罗盘的缝针中针都没有分清,那又如何阅读这些风水书呢?不知高贤们对罗盘中针、缝针的有何高见,这个天盘到底要以哪个为准呢?
他们已经在如此使用了。 同感。对纪大奎《地理末学》之罗盘中针、缝针辩疑已久。
“纪公的缝针是现在大多罗盘的中针,纪公的中针是现在大多罗盘的缝针”就这句话。 http://www.fengshui-168.com/attachments/day_091226/09122606109e6b4e529a75ed00.gif 仔细研究纪公的《地理水法要诀》,以现在的天盘作为缝针,人盘作为中针,地理要诀的内容才顺。及时这样,说明前述纪宫的表述是有疏漏。
幕羲老师的指点是对的。
左旋天盤=順時針(地盤24山線度加周天7.5度)=縫針(一般稱天盤)
右旋天盤=逆時針(地盤24山線度減周天7.5度)=中針(一般稱人盤) 不知准验度如何 本帖最后由 木鱼石传说 于 2011-7-20 15:24 编辑
再次研读纪大奎的风水书,对中封针又有新疑问,叹古人著书逻辑也不严密,难怪后学难以自学了。
再次研读纪大奎的《地理末学》和《地理水法要诀》,对纪公的缝针、和中针定义个人认为有必要予以厘清,否则,要么误入歧途,要么难以理解纪公的本意。下面分叙之,希望有创见的研究者共同探讨,指点笔者一下。
单从《地理水法要诀》研究,原著如此叙述“天盤兩縫針者,地盤二十四山,從左略轉,以丙午之縫當針之指,謂之丙午中縫針,從右略轉,以丁午之縫當針指,謂之丁午中縫針。后人以左縫丙午針名為縫針,右縫丁午針名為中針,同列于盤者是也。”,您怎么理解?
这段可以看出纪公对罗盘缝针和中针的定义是,丙午中缝针=后人称为的缝针,丁午中縫針=后人称为的中针。但以地盘二十四山丙午中缝为正午的“丙午中缝针”大家知道是现在罗盘称的人盘中针,排在罗盘3层二十山的中间一圈,与纪公“后人以左縫丙午針名為縫針”的说法不同。同样,以二十四山丁午中缝为正午的是现在通用罗盘的天盘缝针,是排在最外一圈的二十四山,与纪公“后人以...右縫丁午針名為中針”的说法不同。
但是,如果纪公仅有上面的叙述,那我就不会乱了,至少可以理解纪公的观点。可是纪公在《地理末学》的《三針子午論》中又有如下的表述:
正針二十四山,以正子正午當浮針所指之位。縫針二十四山,則以壬子丙午之中縫当浮针之位。中針二十四山,則又以癸子丁午中縫當浮針之位。
縫針之午,在正針午丁之間;中針之午,在正針丙午之間。地理家謂縫針者,臬影之子午也,中針者,天極之子午也。蓋地之方位,雖分二十四,而天之宮位統于一十二。楊公傳縫針一盤,法天運之左旋,故以壬子同位于子宮,丙午同位于午宮。
现在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两段话,这两段话是有矛盾的。第一段“縫針二十四山,則以壬子丙午之中縫当浮针之位。中針二十四山,則又以癸子丁午中縫當浮針之位。”这说明纪公认为,壬子丙午中縫针=縫針,癸子丁午中縫針=中针,与《地理水法要诀》中对缝针和中针的定义相同,与《地理末学》第八、九页的罗盘图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但与现代通用罗盘的缝针、中针定义相反。【与现在通用罗盘不同】
结论一:综上所述,就是说,按照《地理水法要诀》的定义和《三針子午論》的第一段话理解,纪公说的缝针是现在通用罗盘的人盘中针,中针是现在通用罗盘的天人盘缝针,【与现在通用罗盘不同】。
现在来看第二段“ 縫針之午,在正針午丁之間;中針之午,在正針丙午之間。”这句话对缝针和中针的定义与现在通用罗盘是一样的。经过前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已经有足够证据说明纪公的“缝针=丙午中缝针,中针=丁午中縫針”的定义,但是这里纪公怎么又变了样说“縫針之午,在正針午丁之間;中針之午,在正針丙午之間。”呢?这不是说“缝针=丁午中縫針,中針=丙午中缝针吗?你发现纪公的观点是不是不一致了?还没有完,纪大奎在《地理末学》还画了“缝针十二宫法天运左旋图”和“中针十二宫法天度右转图”两个图,以强调“ 縫針之午,在正針午丁之間;中針之午,在正針丙午之間。”的观点。
好了,讨论到这里,大家明白了没有?纪大奎对缝针和中针的定义没有一致的观点。在《地理末学》的《三針子午論》中的前面一句话和第八、九页的罗盘图,以及《地理水法要诀》中认为“丙午中缝针=缝针,丁午中縫針=中针”,三次都认为“丙午中缝针=缝针,丁午中縫針=中针”。而在《三針子午論》的后面一段和“缝针十二宫法天运左旋图”和“中针十二宫法天度右转图”两个插图却认为“缝针=丁午中縫針,中針=丙午中缝针”,也是三次!
为了搞清楚纪公的缝针、中针到底与现在通用罗盘的缝针和中针意义是否一样,我在研习《地理水法要诀》时曾按照两种思路来研究水法以期能够有所取向,第一种思路,先按照两针定义与现在一样的进行理解。第二种思路,与现在缝针和中针不一样的意义进行理解。结果发现逻辑都不严密。怕自己学识浅薄,挂一漏万,曲解先贤本意,望本论坛之风水大家对中针和缝针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谢谢。
图见第一帖。 回复 2# 慕羲
紀公水法只有天地二盤。《末學》附圖里的左旋右旋,已經很清楚交待,何必在一大堆文字里鑽牛角?
左旋天盤=順時針(地盤24山線度加周天7.5度)=縫針(一般稱天盤)
右旋天盤=逆時針(地盤24山線度減周天7.5度)=中針(一般稱人盤)
慕羲老师对纪大奎缝针和中针的观点使我也糊涂了。http://www.fengshui-168.com/thread-11653-1-1.html 是搞晕头了,反正我现在论左右水立向,如向上午宫,左水倒右,用天盘之丙立向,右水倒左,用人盘之丁立向.不知正确与否 本帖最后由 wls 于 2011-7-27 12:02 编辑
纪公本非风水先生,只是为葬亲才研读堪舆学,他缺少实践论证是必然的。而易学原本是应用技术,道与器不分离。草看了一下,书中不通处非只一端,读者慎之! 就左旋和右旋。是书中说的有点不一样。但后面水法有说的很清楚。不用死扣文字。看懂了就好, johnny85 发表于 2012-1-17 20:30
就左旋和右旋。是书中说的有点不一样。但后面水法有说的很清楚。不用死扣文字。看懂了就好,
很支持师兄观点
中缝针其实是指一针,并非两针。
学习了 左旋天盤=順時針(地盤24山線度加周天7.5度)=縫針(一般稱天盤)
右旋天盤=逆時針(地盤24山線度減周天7.5度)=中針(一般稱人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