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甲 发表于 2011-8-17 14:47:03

报告称我国留学生仅三成学成归国

报告称我国留学生仅三成学成归国



前日(8月15日),中国首部华侨华人研究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发布。蓝皮书显示,留学生不愿回国发展,中国富豪移民海外,中国财富流失他国现象已比较严重。

“投资移民”成新热点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披露的数据,有30万人学成后留在国外发展。

蓝皮书指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9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即国家公派、单位公派、自费留学)的总数为162.0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的总数为49.74万人。以留学身份出国,目前仍在国外的留学人员有112.34万人,其中89.2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学术访问等,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富豪移民海外、中国财富流失他国的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较前一年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投资移民”成为移民新热点。

大陆富豪总财富超港台

伴随移民热的是中国大陆豪富的崛起,目前大陆排名前40名的富豪财富已超越香港和台湾排名前40名的富豪。

蓝皮书显示,在福布斯2010年度各国或各地区前40名富豪榜中,中国大陆40名入选富豪占241名入选华人富豪财富合计的28.2%。香港地区37名入选华人富豪占28%,台湾40名入选富豪占14.5%,东盟五国(新、马、泰、菲、印尼)124名入选富豪占31.3%。这些华人富豪财富合计4855.5亿美元,人均财富20.15亿美元。

悟空 发表于 2011-8-17 22:13:04

报告称我国留学生仅三成学成归国
这个一点也不奇怪

然一居士 发表于 2011-8-17 22:25:30

天要下雨,他娘要嫁人——由她去吧!

qbtqbt 发表于 2011-8-18 00:01:34

这些假洋鬼子 !再来个毛泽东!

maximefr 发表于 2011-8-18 23:10:24

回复 4# qbtqbt


回国吃什么?三聚氰胺?

回国当人上人?我爸又不是李刚。
.......

自己人都不当你是人,还操那么多心干什么!

如果再来一个,估计3成回国的都没了。

精髓探密 发表于 2011-8-18 23:20:17

官2代 富2代 还有穷2代,这种现状继续,中国有3成回归已不错了,若果法制不变连1成都不保。

maximefr 发表于 2011-8-18 23:31:21

海归多元的就业选择:高学历是基础 有经验受重视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于 2011-08-18

近期,各地纷纷推出了招聘紧缺人才的文件,从中不难发现,各地招聘紧缺人才的岗位多集中在企业和高校。对于这两类用人单位而言,高学历是基础,有经验更受重视。

企业引才:

青睐商科、经济类专业和技术型人才 看重行业经验

从企业角度看,空缺职位大多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商科、经济类专业和技术型人才。同时,企业还很看重应聘者的行业经验。在贵州省于今年8月10日发布的《贵州省急需特殊人才岗位需求目录》中,所需人才也主要集中在商科、经济类和特殊人才等领域。例如,某企业在招聘一名资本运作(证券主管)人员时,需求条件为“金融专业,硕士以上,注册会计师,3年以上大型集团资本运作工作经验”。而另一家企业在招聘高级行业分析师时,专业要求则为“光电、新材料、化工、矿业等”,需求条件为“博士,具有3年以上证券研究机构、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或大型生产企业从事行业咨询、项目咨询、技术咨询的相关工作经历”。

网上招聘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智联人才招聘网络有限公司高级职业顾问郝健认为,海归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在财务、金融等方面的职位上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例如,在智联招聘网近期发布的一条招聘广告中,某公司招聘一名财务经理时特别注明:海归人才优先。郝健解释道,现在的财务经理不仅仅是传统的“账房先生”,而是要能同时负责财务分析、外贸等相关工作,能为公司的管理和战略提供建议的综合性人才。这类职位很适合相关专业的海归人才。

高校引才:

博士学历是门槛 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受欢迎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高校对于海归教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进入高校任教是高学历海归的一个重要就业渠道。学校选择海归教师的同时,海归教师也在选择学校,对许多海归教师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我的舞台有多大”,而对于引进他们的学校来说,最关心的是“他们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为实现双赢,学校努力为海外人才搭建起一个又一个事业发展平台,海归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使之成为合格的人才。

从各高校的网上招聘信息可以归纳出,海归进入高校要具备的几项素质如下:学历要求起点多为博士,硕士学历很难在高校中有竞争力。毕业院校方面更要求是本科、硕士毕业院校为国家“211”、“985”高校、在学校成绩优良、2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且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同时,若有国外访问和讲坛经历的则会优先考虑,说明高校非常看重海归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元外 发表于 2011-8-18 23:43:34

易友们多虑了,个人觉得最好一个都不要回来,并且多多输出。何解?
一,中国人多,走得多,最好别回来抢大伙的饭碗
二,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也算是文化遍布全世界,促成华语成为世界第一用语的进程
三,减轻人口增长的压力
四,某种意义上的文化侵略
等等,大家可举一反三,大家想一想,到时英美德法的总统都是华裔的话,离世界和平还远吗?

maximefr 发表于 2011-8-18 23:53:54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1-8-18 16:56 编辑

美国一些朋友回国没2年,不是又回美国了?

这边很多朋友,也是找不到好工作了,才回国。
达到上面招聘条件的,如果不是自己创业,在国外企业也很吃香,干嘛回国?
有个国内来的朋友,博士后,搞物理的(江苏搞天文的),在欧洲呆了1年,因为自己不能融合进入这边的社会,所以决定回国。不都是搞不定了才回去的。他就说,这边科研状况完全和国内不同,国内看的是1年发表多少论文。
我对学术不了解,不好评论。企业我知道一些,国内还是是按学历。我们这些高等商业学校毕业的,在欧洲比博士吃香(在企业里),回国就比不上博士了。何苦折腾自己呢?不信你查查巴黎五大高商、马赛的LOG出来的物流人才,不都是硕士(DESS)。教育体系不同。

bbc6332 发表于 2011-8-19 17:50:57

台灣也一樣
其實
總之
現實社會弱肉強食良禽擇木而棲\

lagi1 发表于 2011-8-19 22:56:06

那归国的三成,
还不知是否有十份之一,
可配得上学成的称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报告称我国留学生仅三成学成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