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一粟 发表于 2011-9-28 10:39:31

吴哥文化

古时的柬埔寨,是扶南的一部分,中国史书称为真腊,或译为吉蔑、甘孛智等。扶南王国的版图很大,除今天柬埔寨外,包括湄公河下游的越南南方和湄公河沿岸的泰国地方在内。公元6世纪扶南国家开始衰落,公元7世纪中叶,扶南属国真腊兴起,合并扶南全部领土,建立真腊王国。公元8世纪初,又一度分裂成陆真腊和水真腊两个对峙的国家。到了公元802年,阇耶跋摩二世(公元802—869年)统一水陆真腊,以吴哥地区为首都,建立吴哥王朝(公元802—1431年),历史上又称高棉王国。

公元9至13世纪,是高棉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的吴哥王朝,灌溉农业相当发达。湄公河的定期泛滥,天然地不断把土壤更新。高棉人民利用湄公河水灌溉田地,庄稼每年可达三、四熟。有一种耐涝水稻称浮稻,随水上长,稻穗总是露出水面。因而湄公河两岸水稻生产非常富足。

吴哥王朝时代,高棉人常常遭受外族侵袭,即使在兴盛时期首都也曾遭入侵者的袭击,甚至占领。为防御敌人袭击,吴哥王朝的统治者,则动员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首都吴哥筑建起王城。这就是继吴哥寺之后的又一奇迹,也是吴哥文明的又一件有代表性的建筑艺术作品。这群建筑名为吴哥通王城,也叫吴哥城,还称大吴哥。它始建于公元9世纪,后在与外族的战争中被毁坏,于12世纪中叶重建。它是一座以赤色石块砌成的正方形古城,城墙每边长约3公里,周长达12公里左右。鉴于外族曾多次入侵的惨痛经验,在重建吴哥城时,把城墙筑得又高又坚实,高约7米,厚约3.8米。全部改为石墙,城门也用巨大的石头砌成,是一座十分坚固的防御工程。全城共有五道城门,四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扬庙,还有一道是通向皇宫的“胜利门”。昔日被称为城中之城的皇宫如今已不复存在。通向巴扬庙的南门开在三象头的石塔上,上面雕刻四尊菩萨的头像,脸朝四方,面带微笑,显出安详静穆的样子。据说那是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的形象,他信仰佛教,自称是佛主释迦牟尼转世。城门两侧各置一头石象,象有三个头,牙齿着地,鼻子在莲花中卷动,十分生动逼真!西北门前的大道两旁,分列着两条九头神蛇的大石刻,神蛇之后是排列整齐的54尊石刻神像,构成两条巨大瑰丽的栏杆,一边代表佛教和湿婆救主神的自在天,一边代表印度教和佛教的恶魔阿修罗。城外壕沟环绕,壕宽约100余米。壕上有大桥,桥宽15米。城郊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并有方便的水利灌溉系统。

在城内,庙宇、宝塔、皇宫等建筑,鳞次栉比,雄伟庄严,最主要的建筑,要算是巴扬庙了。今天人们见到的巴扬庙遗迹,是阇耶跋摩七世重建的。它是那个时代首屈一指的建筑,是由49座浮屠组成,规模仅次于吴哥寺。外貌犹如一座座耸立的山峰,建于3层台基上,全部用石砌成。中心部分是16座相连的宝塔,最高一层的中央是一座高达45米的圆形涂金宝塔。塔内原有1座4米高的大佛像。据说是阇耶跋摩七世自己的形象。16座宝塔代表当时吴哥王朝全国的16个省。这种设计布局无疑是为显示王威。除中央宝塔外,在两层台基的四周,还排列着几十座形体相同的石塔。围绕台基的建筑上,有两个同心的方形回廊,内层回廊壁上雕刻的全是神话故事,取材于印度教的传说和佛主释迦牟尼的生活。外层回廊取材于现实生活,有描绘同外族入侵者作战的场景,也有耕作、捕鱼、狩猎、饮宴、集市、杂耍表演等劳动和生产的画面。对战争与和平进行的现实主义的概括,充分显示了高棉人民反抗外族入侵的决心和对和平生活的热爱。这个由宝塔组成的建筑群既是一座庙宇,更是一件巨大而完美的雕刻艺术品。它们的设计颇具匠心,结构紧凑、明快,布局合理,有主有从,有暗有明,远近相观都呈现出精美的画面。

吴哥通王城,同吴哥寺一样,是吴哥王朝文化最繁荣时期的产物,是吴哥文化的最高成就。它是一座宏伟而壮丽、富庶而繁盛的都城,在当时的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由于阇耶跋摩七世好大喜功,从事建筑工程过多,摊子铺得太大,加上战争的影响,使吴哥通王城的某些建筑不免有点粗糙。如石结构建筑中石与石之间有对缝不严的现象。据说,达普洛姆庙便是由于对缝不严,树根藤条伸入而毁坏。在布局和结构上,巴扬庙不如吴哥寺整齐紧凑。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件美好的艺术作品。

到了15世纪以后,吴哥王朝逐步衰落。在内困、外侵的情况下,坚固无比的吴哥通王城未能抗御外来入侵,遍及城内外的庙宇中的众多神灵,也未能保佑吴哥王朝走向衰败的命运。经营几个世纪的吴哥王朝,国都南迁,从此一蹶不振。吴哥古城便淹埋在浩瀚的林海中,吴哥王朝的历史被人们淡忘。这一切的一切,都与策划建造这些建筑的统治者的愿望相反。吴哥古迹重新放射出绚丽的光彩,和吴哥王朝的历史真正引起人们,特别是史学家的注意,是1954年柬埔寨成为真正独立国家以后的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