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研究超新星 3人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報訊〕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台灣時間今(3)日傍晚5時45分揭曉,由美國科學家博爾馬特(Saul Perlmutter)、澳洲學者布蘭恩史密特(Brian P. Schmidt)以及美國學者亞當黎斯(Adam G. Riess)3人共同獲獎,3人以天文物理學方面的驚人發現而獲獎,3人也將共同分享諾貝爾醫學獎獎金1000萬瑞典克朗(相當於新台幣4454萬元)。證實「宇宙加速膨脹」理論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榮耀由博爾馬特、布蘭恩史密特和亞當黎斯共同榮獲,3人不僅曾研究了數十個因爆炸而被稱為「超新星」( supernovae)的恆星,更因所參與的「高紅移超新星搜尋團隊」(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證實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而非減速」的結論而獲獎。
美國籍的博爾馬特現在任職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物理學系;澳洲籍的布蘭恩史密特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學教授;另一名美國籍的亞當黎斯則是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物理學與天文學系教授。
博爾馬特、布蘭恩史密特以及亞當黎斯3人,以對超新星的觀測研究結果獲獎,諾貝爾委員會以「令人驚訝」來形容3人的發現。
【諾貝爾三物理學獎得主簡介】
博爾馬特(Saul Perlmutter):
現年52歲的美國科學家博爾馬特(Saul Perlmutter),於1981年以優異成績自美國哈佛大學畢業,並在2004年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教授職務,目前他同時身兼了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天體物理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等身分。
博爾馬特過去曾為公共廣播電台及英國廣播公司(BBC)天文學與天體學紀錄片擔任解說,也曾在「天空與望遠鏡雜誌」(Sky & Telescope magazine)撰寫天文物理相關的文章。
布蘭恩史密特(Brian P. Schmidt):
現年44歲的澳洲學者布蘭恩史密特(Brian P. Schmidt),美國人,於1989年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畢業,隨後在1993年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目前是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天文物理學家,並與美國博爾馬特(Saul Perlmutter)、亞當黎斯一同進行超新星的相關研究。
亞當黎斯(Adam G. Riess):
現年42歲的美國學者亞當黎斯(Adam G. Riess),於1992年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並在1996年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目前除了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任教外,同時也是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the 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的天體物理學家,過去曾測量過20多顆新型的超新星。
001.jpg--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台灣時間今(3)日傍晚5時45分揭曉,由美國博爾馬特(Saul Perlmutter)(圖左)、澳洲學者布蘭恩史密特(Brian P. Schmidt)(途中)以及美國學者亞當黎斯(Adam G. Riess)(圖右)3人共同獲獎。(圖截自諾貝爾官方網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