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慈航.txt
目录什么是佛教-----------------------------------------------------------------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人可以学佛-----------------------------------------------------------
学佛的方法-----------------------------------------------------------------
念佛以外的助行-----------------------------------------------------------
怎么念佛--------------------------------------------------------------------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中阴的救度和自救--------------------------------------------------------
念佛的现前利益-----------------------------------------------------------
余话--------------------------------------------------------------------------
-----------------------------------------------------------------------------------
你要得到精神的大安慰吗?
你要得到人生的真快乐吗?
你要增进你的学识吗?
你要增进家庭幸福吗?
你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究竟吗?
那么,请你研究佛经。
敢保满足你的愿望!
----------------------------------------------------------------------------------------------------------------
什么是佛教
问: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的。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他在幼年的时候,已经通晓世界一切学问,及至年纪渐大,看见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循环不停,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苦的,非求一个解除苦恼的方法不可。
因此,到了十九岁的时候,他放弃了富贵年华,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时候,受过许多艰苦,时常忍着饥饿,但却绝不因此灰心。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得了道,成了佛。成佛以后,就在各处说法劝化他人。无论什么人能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恼,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乐。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直到八十岁的时
候就涅磐了。以后佛的弟子们把佛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录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经。我们经常谈起的佛,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
问:你说的涅磐,是什么意思呢?
答:那两个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话来说明。涅磐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静的境界。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磐。不知道佛的人,看见佛入了涅磐,就说佛死了,其实佛乐是永远不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
问:释迦牟尼佛从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答:佛降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的时候,到现在已经二干五百多年了。
问:学佛的不都是出家的和尚吗?
答:不是的。学佛的人不一定都是和尚。无论做哪种工作的人都可以学的。只要能诚心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古今因学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在家佛教徒是很多的。他们就是在家中专心念佛所得到的成就。这就是事实上很好的说明。
问:听说佛理很深,历代学佛的都是名人学士,象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柳宗元等有大学问的人,那么,象我们这些平常的人,不是够不上学习了吗?
答:这倒并不是这样。比方大海里的水,不管多么大的动物,不能把海里的水喝尽,不管多么小的虫儿,都能去喝一个饱。佛法的深广也和大海一样,虽然绝顶聪明的人不能把它学尽,然而一般的人也一样能学习的。
问:佛教的事情也可以对不学佛的人说吗?
答:佛教徒所信的是正大光明的真理,哪有不能对人说的事情。因此,一切经论完全公开,什么人都可研究,不比别的教门,偏要说有什么真言秘诀不传教外的人。
问:学佛的人不贪图财宝和势力吗?
答:真正学佛的人是不贪图的。你想,释迦牟尼佛抛弃了一国的太子不做,无数的金银财宝不要,他可是贪图钱财势力吗?学佛就是学佛的思想,学佛的行为,自然也不该贪财图势了。
不过,要知道,干一点有益于大众的事业,用自己的精神或劳力,换几个钱以养活自己和家庭,这不算是贪财。凡是在军政机关于事的人,只要能真诚地为大众谋福利,保卫弱者的利益,这不算贪势力。
问:和尚是专门学佛的人,怎么有些和尚很胡闹呢?
答:什么事情都不可一概而论。和尚是出家的佛弟子,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品质善良的,有品质下劣的,有动机纯正的,有动机不纯的,有懂佛法的,有不懂佛法的,怎么能责其个个都好呢?你所说的,只是不好的一部分人罢了。
古时候的玄奘、鉴真,一行,近代的印光、弘一等高僧,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代佛宣扬,对人讲说佛法,劝人为善,福国利民,化度众生,是大有利于世间的。现在虽不及古时,可是到处仍有讲经说法,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化度人家的高僧。因你没有学习佛法,所以看不到。你只看见不懂佛法,不守清规的庸僧,便怀疑佛法不好,那就大错了。
问:和尚也有懂佛法和不懂佛法的两种不同,我也知道了,相信了。但是有些研究过学的入,他们的人品怎么也不见得好呢?
答:这也不可一概而论。佛教徒良莠不齐,不能归罪于佛教。要知道,一大片谷地里面有几茎稗子,这是难免的。况且这少数略懂佛学,品行不正的人,若是全不懂佛法,他们的行为可能会更坏哩。
再说,学佛不是一发心修习就可以把行为修正过来的。一部分学佛的人确是真心学佛,可是他们过去世所带来的恶习气,一时不容易除去,所以他们的行为,有时反不如恶习气浅而未学佛的来得正直。可是我们只见他们行为失当,而不知道他们暗地里在对佛深深忏悔,毅然决然地想逐渐洗清自己的污渍哩。对于这辈人,我们正应当以宽大的怀抱去原谅他们,同情他们,鼓励他们,对于他们的前途,寄与极大的希望才是。
还有一点,学佛要真信实践,不是披上袈裟挂串数珠,念句佛号,就算尽学佛的能事了。真实学佛的,一定要心心念佛,坚持五戒,奉行十善,修习六度。
那一部分借学佛为名,行偷盗之实的人,我们怎么可以承认他们是佛门弟子呢?譬如我们不能误认穿着漂亮西装,披上雪白号衣,挂了个听诊器的就是医生,一定要考查他的医理是不是高深,为病人诊断是不是悉心研究,用药是不是准确;我们也不能因为一部分的滑头医生,而怀疑医药是无用的。我们学佛是学习佛的行为和佛所指示我们的法门,不是学习某一部分不守清规以身谤法的和尚和居士,我们须以佛说的经典为学习的准绳,而依教奉行啊。
问:从你以上所说的看来,佛教确实是有道理的,不是迷信的。但内容怎么样,也要请你说一说,我才肯相信呢?
答:好吗,我们就谈一谈佛教的内容吧。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
问:我知道,佛教在以前虽然很兴盛,但现在是科学时代,将来恐怕难免被淘汰吧?
答:这倒用不着担心,因为佛教不是迷信。它有它的高深的哲理,无论经过多少年代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你有空余时间的话,可以把佛教里的书多读一些。
问:佛教的书籍太多太深,我都看不懂,你能不能把内容明白的道理说给我听听呢?
答:可以的。现在的人不是经常谈论平等、博爱、自由吗?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他所说的众生,并不专指人类,而是连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包括在内的,就是狗猫牛马等都一样可以成佛,因为它们也都有佛性,等到成佛以后,也就和释迦牟尼佛处于同等地位。这才是真平等啊。
既然狗猫牛马等都有佛性,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们,应该和爱护人类一样。这才叫真博爱哩。
佛教是专门讲究解除苦恼的方法的。等到烦恼断尽了,心里无挂无碍、无忧无虑,这才算真自由哩。
由此可知,佛教的道理不但不和现在的学说违反,并且更彻底了一些。如果人人都照着佛的说法去做,你想,世间还会有刀兵盗贼的劫难吗?况且,这不过是顶浅近的道理,随便拿来给你说说罢了,至于高深的理论,任你说多少年都说不完的,真是无穷尽的呢。
问:这么说来,想要逃避灾祸和各种苦难,最好是学佛了。是不是?
答:是的,不过学佛的好处,却不是仅仅可以避免灾难,学佛的人所希望的最终目的是,将来也能成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
问:真的吗?请问成了佛,有什么好处呢?
答:你要知道作为一尊佛的好处,应先明白众生的不好处。且就我们人类来说吧。我们一生下来,就和苦恼订了合同。亲爱的偏不到头,仇怨的偏缠搅不休,还有天然的灾害,意外的祸患,任你有钱有势,灾祸还是跟在后面。即使那些可以摆脱得了,却没有不病不老,更不能不死。这就是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的自然规律。(关于惑、业、苦,后面再详说)。佛是已经觉行圆满,了脱生死,进入涅磐,可以不受以上所说的种种苦难。这便是成佛的最大好处。佛看到我们受苦,象在火坑望一般,特地教我们许多成佛的方法,使我们脱离这个火坑,改造这个火坑。
问:既然这个世界是个火坑,学佛又很费功夫,我们还不如直截了当弄点毒药把自己药死。这样,不是一了百了,立刻跳出火坑吗?
答: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个世界虽然是火坑,只要我们大家肯发心学佛,是可以用我们的力量把它变成乐园的,这是佛教的积极精神。如果用寻死的办法,死后真的一切都完了,那倒也未尝不可。应该知道,死后并不是一切都完了,以后还须要转生的,照佛经来说,自杀是有大罪的,再转生时,所得的报应将为更苦,那不是跳到火坑更深的地方去了吗?所以自杀的人往往长期沉沦鬼道,非常痛苦!
问:人死了后,灵魂再去转生,这事是真的吗?
答:怎么不真。自古以来,正史上记载死后转生和借尸还魂的事,不知有多少呢,就是现在,也时常有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你以为都是哄人的吗? 。
问:自然不全是哄人的。但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答:你听说过六道轮回吗?我来说给你听。一般人所说的灵魂,在佛学上叫作神识。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识是永远不死的。那神识凭着他生前行为的善恶,或者升天,或者再转生做人,或者作阿修罗,或者变畜生,或者变饿鬼,或者入地狱。这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就叫做六道。等到这一道受报完了,又根据所作的善恶,再转入另一道去。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来回轮转,永远没有停止的一天。
问:关于因果轮回的道理,我还不大明白,可以请你详细的再说一说吗?
答:因果轮回的道理很是明显,只因我们被妄心所迷,"我执"所缚,本有的智慧被尘俗中名利等念头蒙蔽了,所以,虽日常一举一动无不落在因果轮回之中,但自己一些也不觉得。
"因"就是事实的起因,无因决不能成事。"果"就是事情的结果,无论什么事,不做则已,做了总免不了要结果的。果之随因,如影之随形,如人想除掉本身的影子,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了事情的起因,而要避免结果,于事于理也是不可能的。
因果概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时间)。首先说说现在的因果。这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说:一、如人叩钟即刻就可以发音;二、如人播谷,春种秋收;三、如人有不良嗜好或者畏难苟安,日后就要冻饿而死。这个三层次,虽然得果的早晚不同,但是完全属于现因现果。
其次是过去世的因果。譬如生在富人和贫人家里的孩子,其享受是不同的。那些初生的小孩,在今生没有造什么因,似乎不应有这样差别的遭遇。不知这全是各人前世已经造下不同的因,所以今生才得到不同的果哩。
再说未来世的因果。譬如甲乙两人多年前都造了善恶不同的因,但总是看不到他们得各别应得的果。要知今生纵然得不到,来生一定逃不了的。《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看其现在因。"这说明因果的关系是错误不了的,消灭不了的。
至于轮回问题,佛曾告诉我们,"四有轮转"的道理,就是死有、中有、生有和本有。
一、我们现在所有五蕴(色、受、想、行、识)----色身和思想意识合成的身体,就是前世烦恼以及善业恶业和不善不恶业所感的结果。当前世临终最后刹那时叫做"死有"
二、从死有之后,到今世托生母胎之前,这中间所有的有情身体,叫做"中有"。这中有身,如五六岁小儿相似;眼目耳鼻和其他诸根都具备的,是极微细的净色组织成的。我们肉眼看不到,只有天眼才能见到它的形量。关于住在中有位中的时间问题,据法救论师说:"时间长短没有一定。倘若碰不到可生的机缘,中有可以长存,直到因缘和合,中有就去投生到人或畜,或其他各道中去,"(一般说来,中有存在时间至多七七四十九日。)
三、中有托生的原因,是由于颠倒心。男子缘其母而起爱欲,女子缘其父而起爱欲。依着这二种颠倒心;中有才结生于母胎,其结生的最初一念,叫做"生有"。
四、从结生以后,住胎出胎,直到一期寿命完尽,叫做"本有"。从这本有再起烦恼业因,招得未来的结果。这样,又从"本有"转到"死有","死有"转到"中有","中有"转到"生有",依次相续,轮转不息,比如辘轳。循环轮转,没有停止时候。
心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的掌权者。由于心里一时迷惑,不明真理,不知因果,于是随意去造恶业。造了恶业,必然产生恶(苦)果。得了恶果,心里更烦恼,迷惑也更深,从而又去造业,又受苦果。这样,惑业苦将轮转不息。这就是生死,死生永不停息的缘故。我们要断轮回,出三界,必须在起心动念这着手。如能发菩提心,专精一念,求生极乐世界,那么,所造的是佛因,将来一定结成佛果。因为所转的念头不落人天福报,或贪狠害人的轮转中去,将来一定可以超出轮回的。这道理不是很明显吗?
问:这六道里面,那几道是女子的?
答:比较起来说,天道最享福,寿也最长。人道是也享福也受罪的。再往下说,一道不如一道,饿鬼和地狱两道所受的罪,那就不堪设想了。
问:那么,我们最好想法子生到天上去享快乐。不知可有方法吗?
答:方法虽有,不过我们却不应该希望生到天上。因为上面说过,无论在那一道里,等剁报应完了,就要转到其他的道里去。那么,生到天上,就算作了玉皇大帝,等到天福享尽了,也非死不可,死后仍旧可能到畜生或其他道里去受罪,佛经里是有许多事实说明的,可见,只要落到六道里去,就没有一处是安身之地的。要想享受永久的安乐,非想法子跳出轮回不可。
问:怎么才可以跳出轮回呢?
答:我不是已经说过,只有学佛了吗。
问:我们凭着良心多行善事,就不能跳出轮回吗?
答:那不行。行善的人将来能生到天道或人道享受好的报应,上面我也已经说过。可是这些享受是不长久的。要长久,就得脱离六道轮回,要脱离六道轮回,非学佛不可,单凭行善是不够的。
问:常听人说:人的生死是玉皇大帝和阎王掌管着的。既然说,学佛就可以脱离轮回,难道佛也管得着这些事吗?
答:不是这么说的。你的生死,不但玉皇大帝和阎王管不着,就是佛也管不着,只有你自己能掌管着的。
问:我不愿意死,怎么早晚要死呢?我愿意上天堂,怎么上不去呢?你说生死全是自己管着的话,我真不明白了。
答:这也没有什么不容易明白的。懂得因果的道理,就不难了解了。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你所说的事情就是因,所得的报应就是果。比方说,你今生的行为合乎人的道理,那么,你来生就还是个人;你今生行为和天道相似,那么来生就能升天;其他各道都是这样。这就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都是自然而然毫无足怪的事。你种的是豆,神不能教它变一株瓜。同样的道理,你种的是人的因,神自然不能强把你变成畜生,这是很显然的。再说得简明一点,就是作善的得福,作恶的得祸,作善恶当然由你自己作主,那么,生死祸福还不是你自己掌管着吗?
问:有些好人往往遭着不幸的事,作恶的人倒反运气很好,你说的因果报应怎么讲得通呢?
答:这比方种树,种子刚下到土里,立时就能结果吗?又比方借钱给人家,哪有才交到他的手,立刻就来还的呢?佛教讲的因果报应是包括前生、今生、来生三世来说的。有的前生造的因今生才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当生就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隔几生几十生或几千万生以后才结果。这就和果树的结果有早晚一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怎么会讲不通呢?
问:阎王、判官、城隍、土地究竟有没有呢?
答:有是有的,不过他们和世间的法官一样,只能照着法律办事。你不犯法,他们怎么也管不着你的。
问:要不要供养他们呢?
答: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都在轮回之中,但他们造了善业,有福德,我们应向他们表示敬意,但不必象佛菩萨那样供养他们。
问:玉皇大天尊呢?
答:玉皇也在轮回之中,但他是护法天神,我们也应当对他表示敬意。
问:神仙呢?
答:神仙有天仙、地仙等等不同。或属天道,或属人道,都是六道众生。我们不应该崇拜他们、学习他们,因为我们是要了生死、出三界的。
问:大仙堂一类的东西,不是就该取消它了?
答:那还用说么?狐狸之流都在畜生道中,用不着恭敬他们。
问:不恭敬它,它作怪起来怎么办呢?
答:学佛的人,天上的神都要来恭敬的,妖魔鬼祟又怎敢来作怪呢?但我们既然学佛,当普度众生,虽不要恭敬它,也不要妨碍它才是呢。
问:佛既然也管不着我们的祸福,自然我们也不用恭敬他了,对吗?
答:又不然。我们既然想脱离轮回,就要照着佛的教导去学,那么,佛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你不去恭敬老师,那还算是个学生吗?
问:还有菩萨呢,我们应该恭敬他们吗?
答:菩萨是梵音,照原来的意思翻译,就是"觉悟众生气因为众生不觉,菩萨就将他们觉悟到的道理来教化众生,觉悟众生。菩萨的慈悲心很切,他们专门帮助佛来度脱众生。拿学校来打比方,佛是校长,菩萨是教师。那么学生恭敬教师是当然的事了。
问: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学佛的人除了供养佛菩萨以外,再供养天仙神鬼似乎更好些,因为有些神庙里各类神祗,娘娘很有灵感,求事求财、求病早愈、求消灾免祸,也很有感应。我们难道不要去敬事他们吗?
答:有的鬼神确实也有一些灵感,可以满足你的所求,但他们总不如观世音菩萨的愿力大,神通广。你为什么不去求观世音菩萨,以获得更迅速更圆满的效果呢?而且信仰了观世音菩萨,时刻想念他,还能开发智慧,消除人生各种烦恼和痛苦呢。还有,因为你要成佛,须一心一意地学佛才行。假使你一面和佛菩萨接近,一面又常和神鬼来往,心里自然不专了。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会把佛忘记了,一直跑到鬼道里去,也说不定。
问:现在我明白了,要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恼必须学佛。学佛的人除了佛和菩萨以外,一切天仙神鬼都不可供养。是不是这样?
答:这就对了
什么人可以学佛
问:不识字的人也能学佛吗?
答:也可以的,只要有人把这本小册子念给他们听,使他们知道些学佛的常识,照着上面的话做去,是没有不成功的。因为这上面都是些俗言俗语,不识字的人听了也能懂的。从前唐朝有一位慧能大师,他是禅宗第六代祖师,家里很穷,从小没念过书,就是一位不识字的樵夫哩。还有其他出家的和在家的,不识字的佛教徒,获得成功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哩。
问:不识字的人学佛,一定非很聪明不行的吧?
答:那也不能这样说。从前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大弟子名叫周利磐陀伽,这个弟子资质最笨,佛教他专念"苕帚"二字,他念着"苕"字就忘了"帚"字,记着"帚"字,又忘了"苕"字。这总算愚笨到极点了吧?然而他也证了阿罗汉果。
问:女人也能学佛吗?
答:当然能学的。虽然妇女们有家务的牵累,又要养儿育女,可是念佛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念的,操作家务时可以念,哺乳抚养时也可以念;而且女人的心静定而慈悲的多,她们学佛的成就也许比男人更快哩。
问:有人从前作过很多的罪恶,现在想学佛还中用吗?
答:怎么会不中用呢?你不曾听见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的话吗?只要自己忏悔以前的错误,立誓以后永远不重犯过错,一心学佛,那么,以前的罪业虽多,也是可以消除的。
问:老年人学佛还来得及吗?
答:来是来得及的,不过应该自己知道光阴无多,要加倍努力就是了。
问:那么,少年人暂且不必学了?
答:那又不然,有两句古话说得好"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半少年人。"你知道你能活多大的年纪呢?就算能活到很高的年龄,也该趁早学佛,因为功夫越长久,成功就越有把握。这不是一定的道理吗?
问:道理固然是对的,不过人在年青的时候都有要作的事业,正该争分夺秒地干活,哪里还有闲功夫学佛呢?
答:那是你把学佛看作无关紧要的缘故,假使你把学佛看作和吃饭一般重要,你就不至于说没有功夫了。况且学佛碍不着作事,并不用另外费功夫的。
问:有钱的人固然应该学佛。穷人衣食不足的还能学吗?
答:学佛全在心地上用功夫,不一定要朝山进香,布施财物,只要存心善良,就是在路上拾去一块西瓜皮,免得人滑跌,在车上为妇孺老弱让个座位,上船下车扶人一把,听到福利事业,慈善团体在募捐代为作个宣传。这些都是学佛的慈悲精神,并不需要化费钱财的。
问:已经入了其他教门的人,把从前的教撇开,再来学佛,还可以吗?
答:那太好啦,弃暗投明正是有大见识的人所作所为。要知道,我们活在世界上,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光阴,何苦有正路不走,反去到处瞎撞浪费时间呢?
问:这样说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学佛的了。
答:对啦!如果佛法是有些人能学,有些人不能学,那就算不得平等了。
学佛的方法
问:佛法既是人人该学,并且人人能学,我决意学一学了,请你告诉我学佛的方法吧!
答:学佛的法门很多,佛教通常分为五宗:禅、教、律、密、净。各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还须要看每个人的根性和爱好,选择一门去学。
问:佛为什么要说这许多法门呢?
答:这叫做对病下药。比方众生是些病人,佛是个大医生,众生害的病不一样,所以佛开的药方也就不一样。有的用凉药,有的用热药,其目的都在把病治好。
再说一个比方,比如从南京去上海,有的爰坐火车,佛就教他坐火车的方法;有人爱坐轮船,佛就教他坐轮船的方法;有人爱坐飞机,佛就教他乘飞机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目的都是到上海,佛教也是这样,佛说的法门虽多,其目的都是教人成佛的。
问:学习这许多法门都是一样费气力吗?
答:不是的。有的很难,有的很容易。
问:我没有什么才能,你就教我一个顶容易的方法可以吗?
答:你要学顶容易的,那就最好学净土宗的法门了。
问:什么叫净土宗,它的修法是怎样的。
答:上面不是说过,佛教分五宗吗?这个净土宗就是五宗里的一宗。它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争土。
问:怎么样算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呢?
答: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在这个世界的西方,离这个世界很远,有一个世界叫作极乐世界,也叫作西方净土。学佛的人应该祈求死后生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说求生西方净土。
问:生在那里有什么好处呢?
答:极乐世界的好处多得很,根据《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生在那里的人都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并不是骨肉凡胎。他们想吃什么食物,就有什么食物,想穿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住的是玉宇琼楼,都用金银宝贝建筑而成的。想到什么地方去,不论多么远,立刻就能到。不用坐车坐船。那里没有灾荒,没有疾病,没有老少,没有冷热。并且-生到那里,就永远活着,不会死亡,终
日能听到阿弥陀佛说法。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苦恼,极乐世界里连影子也找不到。这就是极乐世界大概的情形。至于详细的好处,尽管说多少时节都说不完的,除非你生到那里的时候,就一切都明白了。
问:那就算成了佛吗?
答:那还不算成佛,但总是决定可以成佛的了。因为生到极乐世界,已超脱了六道轮回,永远可以不死了;既然生到那里,就无忧无虑,不饥不寒,自然可以安安稳稳修行,并且常和阿弥陀佛在一起,可以听佛说法。这样,时间长了还愁不成佛吗?
问: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吗?
答:不是的。他是另一尊佛。因为他的愿力很大,又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最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才教我们念阿弥陀佛。
问:"阿弥陀佛"前面,为什么要加"南无"两个字呢?
答:这是印度话,应该念做"那摩"的音,就是归投、依托、敬礼等等的意思。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我们投托阿弥陀佛为老师,处处学习阿弥陀佛的样子,求他来救度我们。
问:极乐世界诚然很好,但是用什么方法才能去呢?
答:相信极乐世界是确实存在的,心里恳切发愿,要生到那里去,一心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可以去了。
问:就那么容易吗?恐怕还靠不住吧?
答: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不会有错的。
问:佛在什么经上说的呢?
答:专门说这个方法的有三部经,一部是《佛说阿弥陀经》;一部是《观无量寿佛经》;一部是《无量寿经》,其余许多大乘经里,也都附带地说过的。
问:别的宗里说的是些什么方法,也说给我们听听行不行?
答:我想你们暂时可以不必去研究它们,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况且别的法门,都不是我们一般根机的人所能学得到的。有些方法很难,很费功夫,我们的寿命又短促,恐怕等不到修成功,生命已经完了,岂不是枉费一番功夫?还有些方法,非有高明的老师指教不可,否则,往往弄出毛病来,还是很危险的;只有这个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最稳当、最容易,谁学了谁就成功,可是这也尽够我们一生学习的了,为什么要放弃容易的,反而去寻找难的呢?
问:这个法门既然是专给我们一般根机的人学的,想来那些有学问很聪明的人,自然不要学这个了?
答:那倒不然。这个法门看似容易,其实佛教各宗的一切法门已经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自古以来,有大学问的人,学这个法门的不计其数。例如,在中国最先提倡念佛的晋朝慧远人师,以及后来的善导、永明、莲池、藉益、省庵、彻悟等大师都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人,他们也一生专门念佛。可知念佛不单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的事了。
问:念佛既然比别的法门容易,将来的成功恐怕比学其它的门要差一些吧?
答:哪有这种道理。不管什么事,难的未必便好,容易的未必就差。比方治病吧,不管用什么药,就为的要把病治好。所以只要有效力能把病治好,那么,贵重的药也好,不值钱的药也好,都是一样的价值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比方一服万病皆治的药。既然什么病都能治,又仅仅是单方一味,你想这味药的效力该有多大的呢?
问: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既是经上说的,这一定有个所以然的道理在里面吧?还须请你说明一下!
答:这个道理很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现在我把《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给你听,经上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就是念佛的人,将来一定成佛的道理。
问:这倒也有理。但不知古今念佛往生的人多不多,怎么知道他们是往生西方的呢?
答:《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等书,记载往生的事实很多,并且叙述了往生时种种的情况。大凡念佛的人到了临终时候,能自己知道往生的日期和时刻,预先沐浴更衣和亲友们从容话别,到临终的时候,一点痛苦都没有,依然向西坐着,合掌念佛,看见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迎接他,他便满脸笑容地往生;或者有时候侍候病人的人,还能听见音乐的声音,闻到奇异的香气。有以上种种情况的,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决定往生的。你要知道,人在平常的时候可以装模作样,到了临终是不能装假的。
问:这些书上的话可信吗?
答:这些书都是历来很有道德,很有名望,不会说谎的人记述的,怎么不可信呢?而且近年来往生的人也很多的,各种佛学刊物常有登载,都是确实有据可考的。
问:你说临终的人看见佛来迎接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答:原来阿弥陀佛曾发过很大的誓愿;"凡一切众生诚心念佛,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人临终的时候,我一定会接他到极乐世界去,"历来至诚念佛的人,临终看见佛来接引,就是体现了佛的宏伟誓愿。
问:上面你既然说,凡事都是自作自受,佛管不着。现在又说佛来迎接,不是自相矛盾吗?
答:我说的何有矛盾呀。那还是要依靠自己种因,自己得果的。这怎么说呢?就是先要你自己肯学佛、肯念佛作为因,然后临终才能感到佛来接引的果哩。假使你自己不肯学佛,不肯念佛,佛虽有大愿力也不能拖你过的。这还不是自作自受的道理吗?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是不是还要念经?
答:经,念也好,不念也好,可以随各人的忙闲和力量,不必勉强。
问:如果念经,应该念什么经呢?
答:佛教里的经论有八千多卷,很少有人把它全都读完的。学)争土的人,常念的是《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药师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离垢地章》、《华严第一回章》、《普贤行愿品》、《普门品》、《金刚经》、《心经》等。其中,以《佛说阿弥陀经》为最重要。如果不能念,也不要紧,只要念佛号也就尽够了。
问:《灶王经》也可以念吗?
答:不可,不可。《灶王经》、《太阳经》、《太阴经》、《血盆经》、《寿生经》、《眼光经》、《妙沙经》和《观音救苦经》、《高王经》以及各种宝卷和五部六册等书、都是后人胡乱编造的,是毫无道理的。学佛的人切不可把它们误认作真经,千万不要念它们。(五部六册是窃取佛经里话,并搀杂着编者的邪见,拉杂而成,所以多违背佛教的原意,堕入偏空这一面。)
问:念咒可以吗?
答:佛经上的咒叫做陀罗尼,人人都可以念,不过也不如念佛要紧。旁门外路的咒很多,都是任意胡凑,念了毫无用处。就是佛经上的咒,也要有人传授才好;否则,容易把字音读错,失去效益。总之,经、咒可缓念,可以少念,最要紧的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念佛以外的助行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没有别的事了吗?
答:念佛叫作正行,是顶要紧的。还有其他一些事叫作助行,也是不可少的。
问:助行是什么昵?
答:那就是多行好事,不作一切不好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问:什么事是不好的事呢?
答:最重要的有五种;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饮酒。这五件事在佛教里是严厉禁止的,那就叫做五戒(应该戒除的五种不好的行为)。学佛的人对于五戒是不可不守的,还有,不可吸各类的烟,因为吸烟的人口气常臭不清净,这样去礼佛念佛是不恭敬的,更不必说烟草含有尼古丁毒素,对健康有害的了。
问:杀生怎样戒呢?
答:就是一切生灵都不去杀害,也不吃它们的肉。因为照因果报应的道理讲,现在你杀它,将来它必杀你;现在你吃它的肉,将来它必吃你的肉。你想,可以不戒杀吗?至于杀人,那更不用说了。
问:道理倒是不错,只是吃惯了鱼肉,叫我不吃,这事可有点难办,不知可有通融办法吗?
答:能完全不吃荤腥固然最好,如果实在困难,可以暂时吃三净肉和花斋。花斋有好几种吃法。阴历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和月底三天(廿八、廿九,三十)吃斋的叫作十斋。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月底两天(廿九、三十)吃斋的叫作六斋。这是最普遍的两种吃斋日期,你可以随意选择一种。
问:什么叫三净肉呢?
答:就是杀生的时候,一、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的景象;二、也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三、不是为了自己吃才杀的。这样的肉叫作三净肉。如果不能完全吃素的,可以暂时吃这种肉,或到街上买现成已被宰杀了的们畜禽类等的肉。
问:吃三净肉和花斋就和长斋一样吗?
答:当然不一样,不能长斋的人且先这么吃着,以后习惯了,觉得蔬食远比荤腥肥腻为爽口适胃,就可以彻底断除荤腥了。
问:这么说来就不难了。请问戒偷盗是怎么样戒的呢?
答:戒偷盗,就是不贪图不义之财。不属于你的,不应该拿的
财物,绝对不可以拿。明抢暗偷、贪污受贿,是要严格禁戒的。
问:怎么叫戒邪淫呢?
答:就是除了正式的夫妇以外,不可以不和其他男女有淫乱腐化行为,也就是说,要切实遵守一夫一妻制。
问:戒酒自然是不喝酒了,戒妄语是什么意思呢?
答:就是不说谎言诳语,和不做哄骗人的勾当。
问:这些事都不难。
答:不过还要知道,对这五件事不但要戒住身子不去作,也要戒住心不要动犯戒的念头。就以戒偷盗来说吧,去偷盗或抢夺别人的东西,固然算偷盗,就是看见人家的东西,心里想着,怎么可以拿算自己的,这也是偷盗。其它四戒都是这样。
你个要以为我不过这么想想,并没有去实行。又没有别人知道,还怕什么呢?不知心里动念头,就种了因,将来早晚定要结果的,怎么可以不加小心呢?
问:要掌握住这颗心,那就难了。自己约束不住自己的心,这可怎么办呢?
答:念佛就是唯一的好办法。当你觉得你的心不受约束的时候,赶紧一心念佛,恶念自然就消灭了。
问:不作恶倒还可以勉强着办。说到行善,我没有钱,不是没办法吗?
答:这就错了。行善不一定要用钱,你有身体,遇见对于人们有益的事,费点气力去做做,这便是身善;你有口,遇见有争斗的,给他们劝解劝解;遇见好人好事极力赞扬赞扬,这便是口善;看见人家做好事,听见人家说好话,觉得满心欢喜,这便是心善。有钱的,舍衣施食,修桥铺路,以及供佛斋僧、印送经书,固然是行善;无钱的,就是闻见善事,心口随喜,也同样是行善。
问:做什么事情,不用费钱而功德最大呢?
答:劝人学佛功德最大。因为合衣施食,不过救人肉体上一时的痛苦;若能劝人学佛,是救人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的苦。你想功德大不大呢?
问:念佛还有别的问题吗?
答:大概就是这样。不过初入手还有最要紧的三件事,是必须知道的。
问:是哪三件事呢?请你说说好吗?
答:学佛难得的是真信,对于西方有个极乐世界,和念佛的人,临终佛来接他到那里去,这一事实,要深信不疑。果然能信,那就成功三分之一了。既知道这个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好处,须发切愿,要向那里往生,心中常存着那是我的老家,其他的地方不管是好是歹,我都不去。果能抱定这个念头了,那就成功三分之二了。再加上实行去做,那就完全成功了。话虽这么说,但是这三件事----信、愿、行是连贯的,缺一便不能成功了。
问:你说实行去做,是做些什么呢?
答:就是实行上面所说的念佛行善各种方法。不过实行起来,还有几点应注意的地方必须留心,象怎样念佛,怎样供佛,怎样做功课等等。
怎样念佛
问:念佛不就是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
答:有些人口里虽然不住的念佛,心里却总是胡思乱想。这种念法只种远因,利益不大,必须门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然后才易成功哩。
问:那不很难吗?
答:你看,你一会说念佛很容易,一会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着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慢慢地不会乱了。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它放松。这样时间久了,乱想杂念自然少了,心也就安定了。这就是最好的一个办法,千万不要忘记。
问:念佛应该在什么时候比较适宜呢?
答:应该在每天早晚两个时候立一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照各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以后,无论忙闲,非念完这个数目不可。此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念。念的遍数越多越好,念的时间越长越好。
问: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吗?
答:是的,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刷锅洗碗的时候可以念佛,耕种锄割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总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工作都是碍不着念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念佛,能使杂念不生,心志专一,头脑清醒,工作会做得更好。
问:念佛要大声念,还是小声念呢?
答: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出声念的。
问:学佛要供像吗?
答:最好供一张释迦牟尼佛像,或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菩萨,称作西方三圣)
问:佛像供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呢?
答:有闲屋收拾出一间最好。如果没有,就供在自己住的房间里也可以。但总要收拾得干净些,并且在像的上面遮块净布,不念佛时把布放下,这样不至于亵渎了。佛像最好向东,念佛人的人向西对着佛像,如果不能这样,就是随便向哪一边也可以供佛的。
问:实在没有适宜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吗?
答:假使实在办不到,那末,只要诚心,不供佛像也可以。
问:供养佛应该用什么供品呢?
答:通常可用香、花、灯、清水、饭菜、瓜、果等物。如果不容易办到,缺几样或全都没有也可以的,但决不可供奉酒和荤菜,更不能在佛前焚烧纸绽。
问:烧香点灯烛是什么意思昵?
答: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是被妄想执着把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有的香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
因此,香只要点一炷(支)到三炷,烛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为香烧得越多,烛点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是错会了点香烛的意义了。而且有些地方,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点香烛,只要有虔诚心,也一样能得到供养的功德的。
问:对佛应该行什么礼呢?
答:这可有多种方式。可以磕头,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把十指伸直,两手掌并拢一起,放在当胸的地方,叫做合掌,也叫做合十)。但以磕头礼拜为最恭敬,最能灭罪得福的。
问:念佛的时候必须跪佛前吗?
答:也不一定。跪着、站着、走着、坐都可以念,不过要诚心就是了。当然啦,能跪更好。
问:你说,早晚两时念佛要立一个课程,就烦你替我立一个好不好呢?
答:说到课程,原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忙闲规定的。现在你既找我,我就只好写一个最简单的仪式给你。倘你有工夫,肯加紧行持,可以向各地佛经流通处,请一部《早晚功课》来修习。
那简单的仪式是: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和晚间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献水,合掌恭敬,或跪着,或站着,用至诚心,照着下而的次序念,(以下括弧内的字不要念)
一、南无十方常住三宝。(念一声,拜一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一声,拜一阵。)
三、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一声,拜一拜。)
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二、三千声,越多越好,随各人的忙闲自己定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无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也可坐着念,站着念。)念毕,接念:
五、南无观世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六、南无大势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七、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八、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作回向偈。念完以后,拜一拜,这一课程就算完了。)
问:这课程很好。请问十方三宝怎么讲呢?
答: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加上、下,叫做十方。佛、法、僧叫做三宝。佛,是教主。法,就是佛和菩萨所说的,怎样修因证果,成就佛道的经论典籍。僧,是照佛说的方法去修行,已证菩萨、缘觉、声闻等圣果的,和依照佛教制度出家学佛的僧众。
问:这佛、法、僧为什么都称做宝呢?
答:这是因为它能发生增长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就象世间的财宝能养活人的生命一样。礼念这一句,是表明我全心全意以佛和佛说的经,以及菩萨高僧等为我师。我就从此依托他们,做一个佛教的信徒。
问:请问念释迦牟尼佛作什么?
答:因为这个念佛法门是他教导我们的。想念他,礼拜他就是不敢忘本。
问:念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又是什么意思呢?
答:因为念佛的人临终的时候,是这两位和阿弥陀佛一同来接引到西方去的。所以念完佛以后,对这两位大菩萨的名号,也要念,也要拜。
问:清净大海众菩萨是什么菩萨呢?
答:清净大海众菩萨是其他众位菩萨的总清净,是说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都是很清净的。"大海众"是说菩萨的众多就和大海一样早晚就要和这些菩萨作伴侣,所以念他们,拜他们。
问:回向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呢?
答: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的。"有归拢趋向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德,汇集到一个目的上去。
问:那是什么目的呢?
答:那就是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但经要回向极乐世界,就是做了无论什么也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而不应求有什么名利、健康、长寿等的报应。这样积德多一分,往生生的希望也就大一分。
若是把所作的功德,不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恐怕下一世只能得天道或人道享福的报应,那么,依旧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而且福报越大,造罪越容易,等到再下一世就很危险了。
因此,学佛的人必须把一切功德,都回向到往生西方这个目的上去。这样,寿终以后,就可以盼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功课的最后,念回向偈的时候,也和念佛一样,要一字:一句都从心里经过,不能随口念念就了事的。
问:清你把偈里每一句的意义也对我说一说好吗?
答:好的。
第一句我情愿拿这个念佛念经的功德。
第二句去庄严(修饰)阿弥陀佛的净士,使它格外美好。
第三句再用这功德,向上,报答父母,众生、国家和三宝等四层恩德。
第四句向下,救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众生的苦恼。
第五句如果有人看见我念佛念经,或者听见我念佛念经的。
第六句都能发起上求佛果,下度众生的心来。
第七句等到这个身体受完了报应以后。
第八句就大家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按句解释就是这样。总结起来,这八句偈有二层重大的意义:
第一、是说我们念佛,为的是求生西方净,绝不是求功名富贵等等,一切世间的利益;
第二、是说我们念佛,是为了救度一切众脱离苦海,不仅是为自己打算。
明白了这二层意义,不管念佛念经,不管什么善事,都这样存心,这样回向,就可算真正发菩提心学佛的人了。
问:上面你定的那课程表固然很简单,可有些人事情很忙,连这些时间也抽不出来,怎么办呢?
答:对那种极忙的人,我可以介绍一种十法:早上起床洗漱毕,向佛三拜(没有供奉像的,就向西三拜或合掌问讯。)然后正立合掌,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连续念十口气,叫做十念。但必须念出的声自己听得清楚。气长气短可随各人自然,不勉强伤气。古人订立这十念法,是为了借气束心,使心不乱。念完十念,再念回向偈,最后再三拜或合掌问讯。这叫作十念法。很忙的人每日诚心照着这个法子念,将来也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因为阿弥陀佛也曾经发过这么一个愿:"只要有人能至诚地称念我的名号十声,我也要接他到极乐世界的。"佛既然发了这样的愿,那自然错不了的。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问:照上面所说的念佛方法,至诚恳切地,等到寿终以后是不是一定可以生到西方没有别的问题吗?
答:修行的人临终的时候格外要紧。这里先做一个准备才好。
问:怎么好好的人,须要预先准备起死时来呢?这不是不吉利吗?
答:吉利也罢,不吉利也罢,人从来没有不死的。既然早晚都有个死,又何妨预先来谈。况且学佛的人对于死后能生西方净土,就像从火坑里跳出来,进入清凉世界;又象是出外的人回到家来一样,是很快乐的事,怎么不吉利呢?
问:既然说,平时念佛的人,临终佛自然接引,那还用什么准备呢?
答:人到临终的时候,最末后那一个念头为要紧的。生西方净土,关键在于这一个念头上;上天堂、入地狱也在于这一个念头上。到那时,必须牢记念佛,不能放松,然后才有生西方净土的希望。倘若忘记了念佛,生西就靠不住了。
问:学佛的人一生念佛,怎么会在临终时,又把佛忘记了呢?
答:除非有大根器的人,或者平日修持功夫纯熟的人,才有可能临终不忘念佛。至于一般的人,虽然平日也念念佛,也行行善,但是没有真实功夫的,一到临终的时候,就会被妻号子哭、病苦昏迷所扰乱;而且生前经过的事情、死后未了的牵缠、千头万绪,一一涌上心头,于是贪生怕死,手脚忙乱。你想,在这个时候,心里还会有佛的影子吗?
问:那要怎么办呢?
答:一个人发心学佛,想往生极乐世界,最好在平时,把自己家里的老老少少,以及亲戚朋友们,都劝他们念佛。这样,在临终的时候,就不会被他们混搅乱闹,弄得前功尽弃,后悔莫及了。
问:要往生西方,还必须别人帮助吗?
答:是的,念佛的人,临终有三件很要紧的事,都要别人帮助才行。我且分别说给你听:第一、在病人临终的时候,眷属人等切不要在病人面前说长道短,唉声叹气;应该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向他说明,若他不该寿终念佛可以使病快好,就是病不该好,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佛无虚愿,一定亲来接引,使他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那里有说不尽的好处,比在这恶浊的世界上受罪,要好得多。这样随机开导,并在病人能看见的地方挂一张佛像,使病人眼里有佛,心里有佛,自然不至失去正念把佛忘掉了。
第二、帮助病人的工作,除了上面所说的,教道理开导以外,还须要家里的人分班念佛。因为,那时病人心力很弱,非有别人帮助。如果附近有学佛同道们组织的助念团,请几位道友来助念。若是没有助念团,就把家中的人分成几班,在病人跟前轮流念可以。
念佛的声音要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字字、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字句句入耳经心。这班念过,那班紧接着念,不可间断。病人自己能随着念更好,如果不能,就叫他静听,别人念也是一样的。
到了病人绝了气以后,助念的人仍要照常念下去,念的时候越久越好,至少要在病人气绝以后,再念八个钟头,才可以宣告结束。因为死者气虽断了,神识还没离开身体,所以死后几点钟内,别人替他助念,还是有用处的。这一点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第三、在病人气绝的时候,切忌加以搬动、哭泣、揩洗、换衣等事,病人或坐着、或仰卧、或侧卧、都可听其自然,不要随意搬动。因为病人将死或刚死的时候,是或生西方净土,或升天堂,或入地狱的关键时刻,在这霎那时间中,大家能至诚帮助他念佛,这是最为有益的。
一般人对这方面缺乏知识,往往忙着为他揩洗换衣,不知这么一来,在病人还没有断气的时候,其苦痛自不必说,就算已经断气,那时他的神识还不曾离开,依然还有知觉,一被触动,就会感到身体异常苦痛。由于苦痛就生嗔心,嗔心一生,多堕畜生道中,变作毒蛇一类的东西,这不是很可怕吗?
还有,在这一时刻,眷属们千万不能哭泣,因为将死或刚死的人,如果听见眷属哭泣,就容易动情爱心。一有这样的心,也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许多人于父母临终时,不管病人怎样,总是随从世俗习惯,忙着揩身穿衣大哭大叫,以致父母一生念佛求生西方的愿望成了、这岂不是被无知的誊属,硬推到恶道里吗?
问:那么,揩身换衣等事,应该在什么时候办理呢?
答:应该在死者通身冷透以后的一日一夜,更长一些时间,才可以洗澡换衣。如身冷转硬,可用热布搭在臂肘膝弯等处,过了一会就变软的。
问:死者究竟生了西方没有,别人有办法道吗?
答:有。如果病人预知自己的日期和时辰,那时,他看见佛来迎接,面容愉悦地念佛而或者别人听见空中的乐声,闻到奇异的香气,有这种情形之一的,就是往生西方的确证。至于-般念佛的人,只要他平日信愿真切,念佛认真,而且为人处世能柔和慈仁,乐善好施的,临命终时,家人又不作障碍因缘,能够如法助念,气绝时神情安详,不忘记念佛的,也可能往生。
问:还有其他注意的事项吗?
答:上面所说的话都是最要紧的。学佛人能这样准备,到临终时自然不至于出什么岔头。要知道详细,可看《临终须知》。
中阴的救度和自救
问:如果念佛的人,临终没有见佛来迎,不能往生西方,其情况又将怎样呢?
答:念佛的人寿终以后不能生西的,就将转入中阴身(又叫中有身),就是前面所说"四有轮转"中的中有境界。在这一境界中,一般要度过七七四十九天。
问:转入中阴时会有怎样感觉呢?
答:气绝命终后,死者离体的业识自觉迷闷,思量自己是已经死了呢,还是还没有死?这时能恍馏见到亲属人等,象在梦中一样。接着就要经过一种昏沉迷惚的境况。待过三、四日后顿时觉得清明,叫做初入中阴境。
问:进入以后,将是怎样呢?
答:进入以后将经历昏迷复清醒,清醒复昏迷的阶段。在清醒的时候,又能见到家属们。当其清醒,见到家属们时,家属如能轮班念佛,并开示他:"你已进入中阴境界,最应注意的是,不要有一念记挂任何事情,当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等待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来救度你。佛菩萨是最慈悲的,一定会感应而至。"这样反复开示,轮流念佛,可使他情绪安定,恳切念佛,仗佛力加持,往往能引导他往生极乐的。
问:没有人代他念佛,为他开示,又将怎么办呢?能有办法自救吗?
答:应该在生前了解一些中阴境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致临时慌张、迷糊、失去正念。
问:到了中阴界,会有什么境界呢?
答:在中阴界内,根据各人生前所做不同的行业,会出现各种幻妄境界。如有的因恶业招感而现种种怖境,因惊怖而狂窜逃命,以致堕入苦趣(三恶道)。复知这一切都是业识所变现的虚妄现象,而那时的中阴身已不是血肉之躯,是不会遭到损伤的,应该安定心神,随缘不动,一心念佛。这样,就会幻境消亡,佛境现前,了生脱死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了。
同时在中阴界中,还会有悦意可爱的各式各样情景显现,也不能受其诱惑,误入歧途。总之,应坚持信念,不被苦乐幻境所动,以深信切愿。持续念佛。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肯定会亲临接引,刹那之间即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问:修净土宗的人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莲台,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凡是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都不是骨肉凡胎,而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花来。莲花中间还有座台,叫做莲台。念佛的人越多,池里的莲花就越多,念佛的人功夫越深,池里的那朵,由他念佛所产生的莲花,也越大越鲜艳(上面回向偈中"庄严佛净土",就是这个意思)。及至念佛的人快临终时,阿弥陀佛就捧着这座莲台,和观音、势至等菩萨大众来接引他。这人的神识就坐进莲台中,往生西方净土去了。
等到莲花开了,就可以看见佛菩萨的金容,听见佛菩萨的说法,渐渐深入了解佛教的道理。经过继续不断地修持,可以成为菩萨,最后也和佛一样了。但是往生的人平日念佛的功夫不同,行善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莲花开放的快慢,就有早迟的区别了。根据莲花开放的快慢,分成九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九品莲台了。最好的叫上品上生,一生到西方,莲花立刻就开,立刻可以见佛。若不是根机很好、功夫很深是不能得到的。最下等的叫下品下生,要经过很多年代莲花才开。我们念佛越多越好,就是为的往生时候品位高,见佛快。不过,就是下品下生,也已了却生死,脱离轮回,早晚一定见佛,一定成佛,比生在天上人间要好得不知几千万倍了。
问:象我们这些愚笨凡夫罪业深重,就是下品下生恐怕也没有希望吧?如果能仗着念佛的功德,再世还得为人,已经是不错了,即是不能再得人身,在阴司里少受点罪也是好的。是不是呢?
答:千万不可存这个念头,若是有了这种的想法,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要知道,佛是最慈悲的,他的法力是无边的。他曾说过,不管什么人,就是有极大的罪恶的人,只要肯忏悔自己的罪业,肯诚心念佛,佛一定来接他,佛是不说妄语的。象你这样怀疑,对于往生是有妨碍的。
问:向来念佛的人很多,成功的很少,都吃了这个亏吗?
答:有许多人都吃了这个亏,但也有其他的原因。有些人很随便,今日念明日不念。闲时念忙时不念,健时念病时不念,危时念无事时不念。这样的念法,就不能使净念相续,是不中用的。再有一种人,念佛是装点给别人看的,口里念佛,心里却没有佛。这种念佛,和佛也不能发生关系。有的人自卑感太深,虚心太过,以为我是一个凡夫,怎敢希望成佛呢?能依靠念佛功德,到了阴司里不受苦难,或者下世再投人身,生到富贵有势人家已经很好了。他们是没有信心想到西方去的。再有的人,念佛是为的求得儿女,求得富贵,求得长生,求成神仙。这种人志在人天福报,极乐世界是不愿意去的,自然也没有他们的份了。
念佛的现前利益
问:难道念佛专为死后打算,活着的时候一点好处也没有吗?
答:不是那么说的,念佛的人,在今生活着的时候,当然也有许多好处,不过不愿用心去求罢了,因为生前的好处就算求到了,也不过几年几十年的事,这比如昙花一现,又有什么意思呢?那生到极乐世界的好处,却是永永远远无穷无尽的。我们以念佛这样很大的功德,仅仅换取一点天上或人间的福报,这不是等于拿着无价宝珠,去换一根棒糖吃吗?
问:那么,活着的时候念佛,又有什么好处呢?
答: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不如意的事,于是心里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是由妄想杂念引起情绪动乱不安所产生的。念了佛,心中只有佛念,不去胡思乱想,思想安定了、清净了,烦恼苦闷也就消失了。念佛的人,对于世间名利不贪不求,只知按照本分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遵纪守法,安分度日,而且尽力帮助人家解决各种困难,因此,心安理得,精神舒畅愉快。
念佛的人,深信因果,遇到幸福,随缘享受,不执着、不贪求;遇到灾祸,不怨恨、不怪人,以最大的忍受力,安度难关,不使祸上加祸。这样,在精神上就不会遭受过分的刺激,加深灾害带来的痛苦。念佛的人,持不杀生戒,蔬食奉斋,随遇而安,生活节俭,可使经济上减少负担,思想上也较为安定。而且不杀生命,是慈悲心的具体表现,可以减少疾病,增长寿命。
念佛的人,不妄语、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下恶口、不绮语,可以避免不少是非和无谓的纠纷。
念佛的人,由于常以忍让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待人接物,因此,在人际关系上,也就是在"人缘"方面,一定搞得很好。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就能得到愉快安乐,无烦无恼。
念佛的人,长年蔬食,以豆类、青菜、瓜果为主要副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诵经念佛可以澄清杂念,制心一处;礼佛拜经可以运动肢体,活络筋骨,理顺呼吸;慈悲为怀、仁善柔和、乐观豁达、专志净土,精神有所寄托,可以保持情绪恬淡宁静。以上种种能确保健康安乐,延年益寿。即使偶或患病,也能"乐天安命",专志净土,听凭医药治疗,不会有深切忧虑和惶惑不安,力口重病情,增长病苦。
念佛的人,由于万念归一,锻炼成思想能随时集中专一,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能集中思想,专心致志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功效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问:是的,烦恼苦闷是人所常有,病痛祸患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大问题。人之所以不能获致福寿康宁,也是由于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你所说的,确能解除一部份问题,不知还有其他利益吗?
答:上面我所说的几点,还只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思量得到的。念佛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如能真诚恳切持续念佛还能获得不可思议的,为一般人所想不到的种种好处呢。
俗话说的,"吉祥如意,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在佛教徒看来,并不是不能兑现的祝愿。念佛的人是经常能遇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得到称心如意、没有烦恼牵缠的吉利事;偶然遇到凶险的时候,无意中也会得到解救。还有,"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也是能实现的。他们所经常聚首的,会都是善良的人,并受人们的爱护和尊敬。过去仇怨的人,在各种机缘下,会不知不觉地远离开去,或者化敌为友,重新和好。再者,"业消智朗"和"福至心灵"。这"智"和"灵"在念佛者的临事接物中,会自然产生,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又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
由于念佛的人心地清净,容易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因此,凡有所求,无不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随其所愿,圆满成就。不过,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是不会刻意去求名利享乐等虚幻的世俗事的。若是为了贪求现前利益而去念佛,虽有利益,随得随失.如竹篮盛水不能积聚一样。这些不可思议的灵感事相,是说不尽的,只有当你念佛到了一定程度,自能亲身体会到的。
余话
问:承你详细指教,现在我对修佛法能获得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的道理,比较了解些了。过去我听人说.佛教是消极的、是教人遁入教门,谢绝世事的。原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佛教有消极的一面,就是要把名和利看的穿想得透,不要孜孜去求名和利,求个人的生活享受;而它更重要的一面是积极的一面,就是你曾经告诉我的,经中所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须要广行"四摄""六度"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好事,对吗?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佛教,我想再看几本别的书籍,不知什么书容易看?
答:可以看《正信的佛教》、《佛教的精神和特色》、《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佛七讲话》、《寺院巡礼》、《慧明法师开示录》。再想多看,可以找些对佛学有研究,对佛法有修持的人,请他指导你,应该看什么书。若是自己胡乱去看,恐怕看了不合适的书,反而无益有害的。其实,你能够把这本小册子看懂了、记住了,照上面所说的去切实修行,保管你一定能往生的。
问:听说有人能驾鸾扶乩的,他们请来降坛的,不是神仙就是佛菩萨,那么,照着坛上的教训学道,不是更可靠些吗?
答:我说自己胡乱看书,无益而有害,就是为的这个。乩坛上录下来,编辑成节的,所谓"教训",多半是一些有灵气的鬼,假托着仙佛的名字,来降坛胡说的。他们灵气的大小不同,所以有的俗滥不堪,叫人看了作呕;有的能舞文弄墨作诗作词。他们说的话,表面上虽都是劝人为善,但和佛所说的道理却不一样。相信他们的话,至多不过是一点人天福报,至于要脱离轮回,往生极乐,应该彻底听信佛的教导,一切旁门外道,和沙盘上抄录下来的书籍都看不得。一般见识浅薄的人,看见书上都有佛菩萨的名字,便当作真正的佛学书籍来看,那就上当了。
问:那么,你说的这些话都可靠吗?
答:当然是可靠的,这些话都是古往今来对于佛学很有研究的人说过的。不过,他们所著的书很多很深。一般人很难看懂,我把其中
重要的意思变成俗语来说说,使得无论谁都能明白罢了。
问:古往今来那些人的话,就一定没有错吗?
答:他们的话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思,都是佛经上所记载的。经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难道讲了半天,你还不信佛的话吗?
问:现在有很多念佛老太把念佛诵经的功德,准备死后做鬼的时候当钱用,或者以此作为钱财,馈赠死去的眷属、亲友们,这事有根据吗?靠得住吗?
答:这是毫无根据的,佛教里根本没有这回事。念了佛,念了经,说是死了可以当钱用,这是非常错误的。一则,佛号是我们念着以求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怎么可以当钱用呢?再则,佛经是佛教导我们修行正果所说的话,那怎么可以当钱用呢?三则,死了应该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才是正理,怎么还想去做鬼呢?做鬼比较做人更加要苦了。所以念佛念经总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才算是佛教的真正道理呢!
问:那么,焚化锡箔、纸钱、冥器有没有用呢?
答:佛教的经典里不说焚烧锡箔、纸钱、冥器可以给鬼使用,或可为生人存库。这是中国人的习俗。自汉朝"丧葬瘁钱",才开始演变而来的。因为佛教不认为人死后一定去做鬼。鬼只是六道之一。人死后说不定能生到其他五道中去。佛教更不相信经过焚烧的纸扎冥器、锡箔、纸钱能够供鬼使用。
问:一个人能修成仙人,有了种种神通,不是也很好的吗?为什么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去,巴望成佛呢?
答:仙人虽然也有神通,不过他们的神通最多不过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五种通罢了。讲到六通中最重要的漏尽通,他们是一点也沾不到边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五通神仙,六通罗汉气就是说仙人只能得到的五种神通,罗汉才可以得到六种
神通。而且仙人所得到的五种神通,比较罗汉所得到的,表面上看起来,虽然一样是五种神通,但是神通的作用就相差得远了,就比如土
块比泰山一样了。那么,仙人还比不上罗汉,又怎么能和佛相比呢?
还应知道,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仙人因为得不到漏尽通,所以就不能超出三界,只好仍旧在这个轮回里,不住地转来转去。他们化了很长时间和很大功力,由于没有依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行,到头来还是不能回复本有的佛性;了生脱死超出三界,实在是太可惜了。
问:你一席话,使我了解佛教的大概情况,不过,我的记性很不好,今天你所谈的话又多,我觉得有点模糊了。请你再简单了当地重说一遍,不知还耐烦吗?
答:可以的。我且分成几条来说说吧。
一、人的肉身会死亡。但人的神识是不灭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确实存在的。要脱离六道轮回,必须学佛。
二、佛教的教理最高深,宗旨最纯正,历史最久远,信徒最众多,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教。
三、佛教的法门很多,大多数法门都是很难学的。最方便易懂的要算净土宗了。所以我们学佛应该学净土宗。
四、修净土的人应该信极乐世界是确实存在的,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只要我们一心念佛,到了临终的时候,佛自然会来接引,一
定不会错的。
五、修净土的人必须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并且要劝化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
六、修净土的人应当时常诚心念佛。在劳动中,除了操心的工作以外,都可以念佛。
七、念佛的人应该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且根据自己的力量,随时随地多行善事。
八、学佛的人随着功夫的浅深,今生就能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
九、学佛的人应该把念佛行善等一切功德,完全回向往生净土,不可但求避免灾难,或求天上人间的一切享乐。
十、学佛的人应该随时随地劝人念佛,对自己的誊属亲戚朋友更为要紧,以便临终的时候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十一、学佛的人不可相信外道书籍,不可听旁门外道的瞎说。以上十一条,你只要记得住、信得真,踏踏实实去修行,往生西方净土是稳稳当当的。
问:现在我对于佛教,已经丝毫没有疑问,决计如法去实行了。将来我得脱离苦海,往生极乐,全是沾了你的光,我将怎样报答你呢?
答:我不敢接受你的报答。我把学佛的利益和方法,老老实实告诉人,是学佛者的本份。但愿你照着我的话多多念佛,同时,多劝别人念佛。这样,当你生到西方净土,见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以后,早日回到这个世界上来,把一切在苦恼中的众生完全度脱,那就是报我的恩了。
无际大师心药方
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
何名十味?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
道理 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
孝顺 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
方便 不拘多少
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
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已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此前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寿、成佛作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灭罪延年,消灾免患;各方俱不用,后悔无所补。虽有扁鹊卢医,所谓病在膏盲,亦难疗矣!纵祷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况此方不误主顾,不费药金,不劳煎煮,何不服之。
偈日: 此方绝妙合天机,不用卢师扁鹊医,并劝善男并信女,急须对治莫狐疑。无际大师即唐朝希迁和尚,拜在六祖之徒青原行思门下。时人尊曰石头和尚,与马祖并称二师。
到寺庙探索长寿秘诀
新华社上海分社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医院内三科主任陈俊元医师和他的同事完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为寺庙里的僧侣做了血指标测定。这件工作的目的,是想告诫人们,要想长寿最好别吃或少吃荤食。因为吃荤食是导致人的血粘度增高的原因之一。大量医学文献报告表明,冠心病,高血脂病和肺心病患者的血粘度都高。而这些病都是危及人类特别是老龄人生命的祸根。
测定结果表明,僧侣比普通人的血粘度要低。众所周知,僧侣是只吃素不吃荤的。这也正是医生选择僧侣为测试对象的原因。这件工
作是一九八四年进行的。陈俊元主任率领的五人小组,对上海玉佛寺、龙华寺和苏州寒山寺,灵岩山寺四座佛教寺庙共一百名僧侣做了血粘度的测定。随后他们又对这两个地方各一家养老院一百名普通人做了测定。两者对比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得出的P值,前者小于后者0.01。这个P值结果说明两者血粘度存在的差异完全成立。五人小组从测定的结果中还获得另外一个收获,即人的血粘度的高低与年龄无必然联系,血粘度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为了证实这一点,以上两组测试对象的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他们还对以上两组测试对象做了全面的体格检查,结果是:一百名僧侣中无疾病者有五十七人,另外一百名普通人无疾病者只有八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一百名僧侣中只有十八人,一百名普通人中却有六十七人。五人小组在寺庙测试期间目睹僧侣的饮食是:主食大米。副食是豆制品、水面筋、蘑菇、竹笋和多种时令蔬菜。
(摘自一九八五年四月廿七日《新民晚报》)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我心感我佛我佛即应我
应感非先后生佛同一体
佛教举行"放生"有些什么意义?
(阅后送人辗转流通)
"慈悲为本"是大乘佛教的重要观点。经典内说:"佛心是什么?佛的心就是大慈大悲心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把安乐给他人的是为乐,以同情心,解决他人痛苦的叫拔苦,父母有纯厚的慈爱和悲悯子女幼弱的心情,才能使子女从襁褓中护养成人,那种日日夜夜不辞劳苦,不计报酬的精神,就是慈悲心具体的表现。若将这种精神推广到社会人群,那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无限美好,互谅互让,家庭和睦了,邻居之间,互助互济关系融洽了,社会上敬老扩幼,互相谦让,道德提高了,随着心情舒畅,精神也文明了,此是从父母慈爱子女之心,扩大到全人类社会的效益。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成佛)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 (有灵性的都叫众生,包括人和各种会飞会走的动物在内)都有如来(即佛)智慧德性,但以种种贪著不能证得。"因此佛教导我们:佛、菩萨、天仙、人、神鬼、畜生(各种动物)等等,他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因为存心不同,行为不好,障蔽原有的光明智慧,因此有各种人、天、畜生的分别,这都是自作自受,没有谁来罚他的。(当我们心存慈悲救济人家苦难时,面上会出现一副善相,就可以证明。)
众生既是同体的。我们对种种动物要有一体观念。动物也贪生怕死,知恩知怨,虽然口不能说(它们也有语言,就是听不懂,过去弓
冶长能懂鸟语)行动上也会表现出来的,例如报上刊登的:湖北省监利县农民徐先平将一只乌龟放到洞庭湖,后来这只乌龟每年回来探望放它的主人,已经有八年了,(每次回来后又放到洞庭湖去)你说奇怪不奇怪,还有家中养的狗,日常环绕主人身旁,多么亲昵,你对它好,它会摇头摇尾感谢你。近来报上还登了,主人死后,义犬殉葬的事,真是比自己眷属还亲,谁说畜生没有感情呢,大动物如此,小动物也没有二样,就是我们没有细心体察罢了。
人类已经会种植粮食、瓜果、蔬菜等等,可以果腹,弱肉强食的野蛮时代可以结束了。动物一样有灵性,在杀害宰刈时心惊胆碎,在挖肠煎烹时还肉跳筋抽,惨痛哀号,临死挣扎。略有仁心者,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古人说:"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刈,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为了贪图几分钟口头食欲,造成很多生命悲惨场面,有知识和文明尚荤食的女士先生们,于心何忍呢!
或者有人说动物肉鲜美好吃,甚至有人无荤不吃饭,这是贪欲习气太深,蒙敝了你味觉和嗅觉的缘故,实际动物之肉是一股腥臊极浓之味。在没有蔬菜、谷物专以吃牛羊肉为主食的人,站在你身边,就会知道其味如何。其他深浅程度以此类推,(吃素人嗅到鸡鸭鱼肉味也难受,但自己吃的人就不觉有此气味,可以证明。)过去书上说:"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吃惯荤腥的人,当然也是如此了。
有的认为动物肉有高蛋白,可以滋补身体,延年益命。实际上恰恰相反,动物生长在不洁净环境,身上也有各种疾病和有毒细胞,被杀时一股怨恨之气,无处发泄,附在尸体上,称为尸毒,此尸毒虽经高温,亦难消除,我们吞食其肉,各种病毒因素都带入自己体内,因此有胆固醇高及种种极严重慢性病发生,想长命健康,反而多病短寿。佛经所说:"杀生害命者,得多病夭折报。"真实不虚,因此奉劝各位不要贪一时(几分钟)口腹,惹下了终身遗憾的大祸。
明白了物我同体,要扩大慈悲心,不杀不吃众生肉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放生呢?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果问题,佛教对一切事物的主要观点是因缘所生法,当因缘成熟了,各种事就成功。因缘分散了,就坏灭。因缘详细的说是因缘果报,因缘是发生发展阶段,果报是结果受报阶段。因为各种事物,空间上互相牵连通达十方,时间上连续不断联系三世,每个环节都受前后左右影响,所以非常错纵复杂,但虽然复杂,却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非常准确,分毫不差,假使过去造了恶业,难免现在堕入恶道(畜生是恶道之一)因此现在动物中,可能有我们过去世的父母子女六亲眷属在其中,所以要放生。又见到众生被杀惨状,发起慈悲心而买放生命,此是善事,当得无病长寿善报甚至生天道受乐。(过去一妇女,抱子过河,水急溺死,以因一念慈心,得生天上。)又我们为忏悔过去杀生的恶业所以要放生。诗人元好问曾有一首诗写道:同生今世亦前缘,同尽沧桑一梦间,往事不堪回首忆,放生池畔忆前愆。" 这是一个对放生深有体会的人有感所发。
还有最重要的,今世你杀他,来世他杀你,冤怨相报,互相残杀,无有了期。小而横祸杀,大而战争侵夺,都受此恶因影响,因此我们在尽力放生。消灭恶报。摘录古德扩生歌一首,供养大家,作为结束:
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夜半声,夜半声,怨深如海十艮难平,欲免世上刀兵劫,莫把众生肉作羹。
做人基础成佛正因
目录
一、前言-------------------------------------------------------
二、五戒(做人基础)-----------------------------------------
三、十善(成佛正因)-----------------------------------------
十善十恶因果表----------------------------------------
四、佛经谈人身有十二种病-------------------------------
五、佛经谈有十二种药能治人身十二种病-------------
六、顺治皇帝出家偈----------------------------------------
七、修行进德格言一百则----------------------------------
八、入寺须知-------------------------------------------------
九、百丈大智禅师丛林生活守则二十条----------------
一、前言
佛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而以出世间法为究竟。它为我们阐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破除一切妄情偏执、迷信幻觉,而导归正信、正知、正见、正行、正觉。它指明了一切众生在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中,生灭流转。一期生死,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短暂片段,而所以形成六道轮回中极其错综复杂、万有不齐、苦乐悬殊的境象,其间贯穿着一条"因果规律"的缘故。佛法揭示了命和相的原因及其由来,却不教人去算命看相求签问卦,就因为舍本逐末徒劳无益。算亦如此,不算亦如此;只有了然于因果命相之所以然,明晓由于过去造作的"因"
而形成现在的"果";而现在造作的"因"又形成未来的"果"。其中因因果杲,虽极其错综复杂,但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般地准确自因自杲,自作自受,恰如其分,毫厘不爽。利人即是自利,害人适足自害。一个"因"种下去了,到"果"的形成(成熟)也同植物一样,
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却是"因"不虚弃,"果"无浪得。"善恶到头总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罢了!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完全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所谓吉人天相,自求多福。这样,才有益于实际。这样做,不仅是自利,同时也是利人利国、共利群益之道。
佛经中,说三世因果的很多,如《十善业道经》、《佛说业报差别经》等。过去有人根据佛教典籍中所说因果义理,编成《三世因果经》,
并不妥当,因为因果并非全是佛陀亲口所说,不得名"经";但所说符合佛教因果学说,故改名为《三世因果文》"因果"是佛法的总纲,
故首列改定的《三世因果文》。
为人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事三宝中来:为人大富,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从忍辱中来;为人勤修,从精
进中来;为人器识远大,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为人长大殊好,恭敬人故;
为人短小,轻蔑人故;为人丑陋,喜嗔恨故;生无所知,不学问故;为人颛愚,不教他故;为人暗哑,谤毁人故;为人下贱,负债不偿故;
为人丑黑,遮佛光明故;生獐鹿中,惊怖人故;生情龙中,喜调戏故;身生恶疮,鞭挞众生故;
人见欢喜,前世见人欢喜故;闻说法语,于中两舌,乱人听受,后堕耽耳狗中。听说法语,心不餐采,后生长耳矿中。悭贪独食,堕饿鬼中;"出生为人,贫穷饥饿;恶食饲人,后堕猪虫螳螂之中;劫夺人物,后堕羊中,被人生剥其皮,食吃其肉;喜偷盗人,后生牛马,为人下使;喜作妄语,传人恶者,死入地狱,烊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耕之,罪毕得出,生鸽类中,人闻其声,无不惊怖,皆言变怪,咒令其死;喜饮酒醉,后堕沸屎泥犁之中,罪毕得出,生猩猩中,猩猩业毕,后得为人,愚无所知,人不齿录;桶人力者,后生象中;处富贵地,为人上者,鞭打其下,为下之人;告诉无地,如是等人,死入地狱,数千万岁;受诸苦报,从地狱出,堕水牛中,贯穿鼻口,挽船牵车,大杖打扑,偿往宿殃;为人不净,从猪中来;悭食不舍,从狗中来;狠戾自用,从羊中来;为人轻躁,不能忍事,从猕猴中来;身体腥臭,从鱼鳖中来;为人含毒,从蛇蝎中来;人无慈心,从虎狼中来。
人生世间,多病短命,种种痛苦,不可具说,皆由三业,构造所得,能令行人,受三途报。所以有三途者,因有三毒,贪,嗔、愚痴,
又行三恶业,以自燃烧;口常言恶,心常念恶,身常行恶。以此六事,能使人身常苦常恼,无有休息。于此命终,孤魂独逝,慈亲孝子,不
能相救,倏忽之间到阎罗所,地狱狱卒,不问尊卑,但按罪录,检校人时,善恶多少,神识自首,不敢隐匿。以是因缘,随业趣向,苦乐
之地,身自当之。杳杳冥冥,别离永久,道路不同,会见无期。又诸天人,记人善恶,乃至毛发,无所遗漏,善人行善,获益延寿,恶人
行恶,命短苦长。如是轮转,又堕饿鬼,从饿鬼脱,生畜生中,流转三途,罪苦难忍。
因而佛教认为,因果法则和因缘所生,是人生宇宙真实不虚的真谛,不是迷信无稽的神话,是自然法则和必然规律。因缘所生的本质
是说:凡是存在,没有无因而自然的,没有常恒而独立的。一切的一切是因各种条件的和合而现起;因各种条件的分离而转化,因果关系
与因缘所生是佛教的核心。它有详细正确的内容,决非虚拟杜撰,其中有的确系佛陀契经上所载,有的并非全是佛陀亲口所宣,是出自语
录,或出自先德根据"作如是因当得如是果",推理而言。敬请再看下列偈语:
善男信女请静听,听念三世因果文,三世因果非小可,佛文真语实非轻。今生富贵是何因,前世布施周济人;受人恭敬是何因,念佛
看经有德人;处世潦倒不顺情,前世不肯济贫人;健康长寿是何因,戒杀放生慈悲人;疾病缠身短命者,杀生害命负恩人;今生端正容貌
好,谦虚礼貌爱语人;秀丽端庄多福禄,与佛有缘供佛人;香花果乐供佛好,如花如香受人尊;恶病缠身是何因,杀生吃肉狠心人;盲聋
喑哑是何因,胡作非为专害人;少年短命是何因,打杀成性负债人;同堂富贵是何因,同做功德同路人;聪明伶俐是何因,清心寡欲少贪
心;六根残缺丑陋者,多贪多嗔多痴人;今生无病是何因,施药看病同情人;受人帮助是何因,前世修桥铺路人;今生瞎眼是何因,障佛
光明愚弄人;财富随身是何因,能舍钱财帮助人;端正庄严出众者,前世施财装佛金;容貌鹤立不凡者,前世修福修慧人;骄奢淫逸败家
子,你欠他债索还人;不孝爹娘忤逆者,前世冤家对头人;为人荣誉名声好,前世爱语心暖人;夫妇不能和睦过,前世是非两舌人;今生
美满家庭好,前世贞良同修人;为人雅趣多安乐,少欲知足智慧人;今生儿媳多孝敬,前世你是行孝人;儿媳打骂是何因,以怨报怨对头
人;今生眼明是何因,佛前点灯照夜明;今生愚痴是何因,不信因果邪见人;五官残缺疯癫者,前生凶横是恶人;今生轻薄被人贱,前生
悭贪少善根;多忧多愁不随意,缺乏慈悲善良心。因果因缘不听信,怎能立志做好人;要求福寿多吉祥,五戒十善有德人;要求健康无病
苦,素食戒杀多放生;要求端正容颜好,香花供佛种良因;要求聪明多智慧,正信正见闻法音;要求一生无内疚,报答父母养育恩;要求
临死无痛苦,至诚念佛不二心;要求死后生极乐,信愿念佛有恒心;要求死时谈笑去,无挂无碍悟无生;要求福慧两足具,速发无上菩提心。恶恶恶,由他恶,沉沦苦海无着落。善善善,快修善,出人头地你占先。骗骗骗,由他骗,牛羊犬马由人变。修修修,认真修,九品
莲台你享受。诸仁者,听分明,荣华富贵难持久,人我是非几时休!人生究竟为什么?应是贡献非享受。随波逐浪纵物欲,看看朱颜换白
头!且请听我修行曲,了生脱死愿可酬。
二、五戒
1、戒杀生:人人都爱护自己的生命,不愿别人来伤害,所以也不应该去伤害别人。能持杀戒者得长寿无病,犯戒者得多病短命报。
2、戒偷盗:凡不属自己所有,不应该侵占、劫夺、偷取。能持戒者得富裕幸福,犯戒者得贫穷下贱报。
3、戒邪淫:除合法的夫妻以外,对别人的丈夫和妻女、不可非法的引诱他(她)们犯邪淫(邪淫有非人非时非器三种),使他(她)们失去贞操,败坏社会道德和家庭的欢乐。能持戒者夫妻和睦、贤善、家庭平安,犯戒者得妻女奸邪、横事盈门报。
4、戒妄语:知就知、不知道就不知道,要诚实地说话,人与人之间的互谅互爱,就要从不妄语做起。能持戒者,得辩才和出言人信,
犯戒者得言无人信,不善言说报。
5、戒饮酒:酒能伤害身体的健康,影响精神的宁静,使人堕落愚痴、偏激,因酒作恶该戒绝。能持戒者得大智慧,犯戒者身常臭秽,
心神狂乱。
三、十善
1、 做人十善:
一者供奉三宝;二者孝顺父母;三者恭敬
师长;四者受持斋戒;五者敬爱兄弟;六者和睦邻里;七者济贫救苦;八者怜孤恤寡;九者戒杀放生;十者读诵经典。
2、学佛十善:(十善就是对治十恶的十种善行)
身三:
(一)不杀生:不残杀生灵,还要放生、扩生。
(二)不偷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据为已有,进而能行施舍。
(三)不邪淫:不违反道德、法律,不搞不正当男女关系。
口四:
(一)不妄语:不说谎话、假话。
(二)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团结。
(三)不恶口:不以粗言骂人,不说尖酸刻薄话。
(四)不绮语:指能引起杀、盗、淫、妄等种种罪恶后果的、迷惑人心的语言,也就是诲杀、诲盗、诲淫的低级话或是毫无意义浪费
时间的废话不说。
意三:
(一)不贪欲:不妄想贪求,少欲,知足。
(二)不嗔恨:是慈悲心,平心和气不恼怒、不骄横、不伤人自尊心。
(三)不愚痴(即不邪见):要有正见不迷信,明因果、明是非,转向般若智照。
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受人敬仰的声誉,就得从五戒十善做起。五戒是做人的基础,十善是成佛的正因。
因就是原因(比如种子),果就是结果。我们做了一件事,说了一句话,乃至动了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头,迟早要自受其报的!种善因得福报,种恶因得苦报,这还是概略的一句话。其实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报;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报,也有恰如其分的因果律。佛说: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作人,下品十恶者生阿修罗道;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
中品十恶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原来"六道轮回"的形成,十善十恶实为其因,即是业力之所驱使。所以十善十恶实为众生身、
口、意三业善恶的大纲。我们要趋吉避凶,防堕求升,固然要从止十恶行十善做起,就是要了生死,生净土,度众生,成佛道,也要从这
里修起来!今从《华严经》离垢地章的"圣言量"编列十善十恶因果表,这是佛的金口诚言,也是历史事实可印证的,和一切众生所自作自受的!所以行为的善恶,是决定我们未来苦乐升沉的因素,是我们切身攸关的大事,要对自己负责,珍惜自己的前途啊!如能依教奉行,
自求多福,不但人天福报可操左券,就是生西成佛,也是人人本分内事!有志者事竟成,大丈夫当如是矣!
四、佛经谈人身有十二种病
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2、邪妄谄曲是病。
3、言语伤人是病。4、贪爱色欲是病。
5、杀害众生是病。6、不敬父母是病。
7、作恶不悔是病。8、愚痴颠倒是病。
9、侵占他人是病。10、好觅人过是病。
11、无惭无愧是病。 12、我慢贡高是病。
五、佛经谈有十二种药
能治人身十二种病
阿难问佛,其病如何得治,世尊答言,有十二种药,可令此病得痊:
1、慈悲喜舍是药。2、谦让作小是药。
3、赞叹大乘是药。4、有恶能改是药。
5、有过能悔是药。6、毁骂不动是药。
7、敬上念下是药。8、爱念他人是药。
9、敬老怜贫是药。10、低声软语是药。
11、具足正见是药。12、誓度众生是药。
六、顺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
僧家半日闲。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纳衣。五湖
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
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州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纳子,缘何落在帝皇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七、修行进德格言一百则
1、学佛不是空谈,而要切实去做。
2、受佛三皈五戒十善福德人也。善恶之事,由人造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响之应声,戒行之德,应之自然。(事佛吉凶经)
3、言行相应,不怀自大,不轻于众,除去骄傲;见有胜己,不生嫉妒,见贤勿慢,见善勿谤。(优婆塞戒经)
4、恶从心生,反以自戕,如铁生垢,消毁其形。(优婆塞戒经)
5、人有十事可愧:君不晓政,臣属无礼,受恩不报,过不能改,两夫一妻(两妻一夫),未嫁怀妊,习不成就,人有兵杖不能战斗,悭
人观布施,下属不能使,是为十。
6、为名利发菩提心,是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因,毫厘有差,天地悬殊,天地悬隔,错认定盘星,酿成毒药。
7、常想病时则尘心渐减,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8、佛言,得人身者,如掌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乱撞,动经干生百劫,得出头来,知是几时?况末世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9、极聪明人,反被聪明误,所以不能念佛求生西方。而愚人子女,反肯心厌娑婆,深求出离。当知彼是真愚痴,此乃大智慧,如恶易分,莫自昧也。
10,恶言骂詈,骄凌蔑人,兴起是行,疾怨滋生;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结忍恶,疾怨自灭。
11、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方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
12、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由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13、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其困难和负重所压倒。
14、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使下愚人不敢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佛教的最大纲领,曰净心第一,利他至上,也叫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为悟,为其主要大事。
15、佛教的宇宙观唯缘起论,其人生观叩作业感果论。所以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16、佛陀的遗教是:所有复合的事物都要衰亡,不只是自己简单地进入涅磐,而要回到尘世为一切众生指明出苦的道路。
17、出家学佛不谈长生不死:所谓长生,就是"却病延年"的引申,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
快快活活地活着,且能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业多做出些贡献。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得的幸福。佛教所谓不死,不是指肉体生命的常在,它是精神生命的永恒。永恒的精神生命是超越于心物以外而独立存在的生命原始,自古以来所谓悟道修行的最高要求都是为了要找到这个东西,都是以找到这个境界为目的。
18、世有二者,可称健儿,一不造罪,二能忏悔。欲求忏悔,当洁其心,整肃其容。内怀惭愧,悲畅于外。起二种心,则无罪不灭,
何者二种心?一惭,二愧,惭者能自忏悔,灭诸怨对;愧者能教他人解诸结缚;惭者能作众善,愧者见善能随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以有惭愧能令行人得无量功德。
19、不得绮语(华而不实之辞),当知谄曲华辞,构扇是非,为患不轻,恶报实重。
20、上殿、过堂、半月诵戒、结夏安居、生活朴素是丛林根本制度,要努力做到!
21、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慈心,愍念众生。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悲心,救摄一切。
22、忍辱是一种美德,可以增长福报。所以如果有人欺负你、冤枉你,你不必伤心,而且要感到欢喜,因为它能为你送来福德。
23、观念的正确与否,都直接影响一切修行及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正确的观念就是正矢口正见。如果观念不正,则无论信仰也好、求法也好,甚至任何做人处事,都因观念不正确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4、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25、涵养全得力于"缓"字,凡言语动皆是。以虚养性,以德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26、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27、无欲谓之圣,寡欲谓之贤,多欲谓之凡,纵欲谓之狂。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
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28、怒是猛虎,欲是深渊;怒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惩怒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怒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29、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由。
30、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31、有才而性缓,定是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32、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大。若决裂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愤,人卒以怨,我卒以损,此谓之至愚,耐得过时,使有无限用处。
33、观贞操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群行群止看见识。
34、世露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光天化日的气节,自暗室漏屋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35、人之为人,总要成为人们所不可少主人。若庸庸碌碌,可有可无,是谓醉生梦死,污秽天壤,虽富贵不足齿也。幸生其间者不可
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36、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雄浑,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37、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38、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暴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39、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40、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不能转物砖磨镜,泥牛人海不回头。
41、什么是佛弟子应具的性格:要怀抱出世的思想,要具备远离欲染的决心,要拥有忍让的气度,要呈现喜好寂静、不乐喧闹的风格,
要含存宁愿自己吃亏,诚厚待人的美德。
42、什么是佛弟子应具有的情操:佛教的情操是讲究无偿的奉献,默默的牺牲。譬如释迦世尊在因地修行时,往往为了救护生灵,而
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那些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皆说明佛陀的慈悲心怀;佛陀自己除躬行实践慈悲救拔众生倒悬之苦外,并且时时教
诫弟子要牺牲自我,利益他人。佛教这种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思想,恰与世俗只知从他人之处获取,不肯付出些微的观念格格不入。但
这恰好证明了佛法的伟大。
43、佛陀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最显著的相异点,乃在于凡人以贪欲为快乐,而佛陀以贪欲为痛苦渊薮。在已觉悟的佛陀看来,世间的声誉利养,就像臭秽一样不值得去贪求。佛陀的性格喜欢去追求理想,他所希望达到的,是追求到一个没有衰老现象、没有疾病痛苦、没有
死亡恐怖,'切都至善至美、最真最圣的清净世界,常乐我净的境界,佛陀为了寻找这个无争无苦的理想世界,因此发起四弘誓愿:
以无比的慈悲心化度一切顽强的众生,
以坚韧的勇猛心断除一切障道的烦恼,
以不懈的精进心学习一切趋道的法门,
以无上的菩提心成就至极圆满的佛道。
佛陀这一切异乎常人的性格情操,使他成为众生的慈父,救护世间的伟大世尊。
44、太虚大师赞佛题词: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45、怎样做一个住寺院的现代僧人:(一)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事业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国家第一,自己第二。(二)先人世而后出世,先度生而后度死,先生活而后生死,先缩小而后扩大。(三)不私收徒众、不私蓄金钱、不私
建场所、不私交信施。(四)不私自募化、不私自请托,不私置产业、不私造饮食。(五)要有佛教情操(即佛教性格、佛教仪表)。要有出于天性的牺牲奉献、忍耐慈悲、公正无私、诚恳淳朴的修养。要谛信因果,要具有惭愧的美德。
46、佛教对待人接物的态度:人生立身处世,自)争三业为宗。思想言语行动,纯净至善积功。净心利他为善,损人利己恶)中。心灵美好表现,破我破私最尊。恶口畏如夏日,美言暖如春风。遵纪守法处世,光明磊落为人。谦虚礼貌平易。不可骄傲凌人,不可逞强逞霸,不可厉色高声。慈悲体贴大量,不可抑人自尊。不可诲淫诲盗,不可夸富夸能,不可强词夺理,不可缺忍动嗔。不可吝啬刻薄,不可养娇处尊。对己严肃不苛,处处宽厚待人。惭愧做人基础,人贵自知之明。积极献身社会,报答面向四恩。处处利人利己,自然祸去福临。
47、佛教讲究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缺少的美德。忏悔象清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象船筏一样,可以运载我们到涅磐解脱的彼岸。忏悔象明灯一样,能照破黑暗与无明。忏悔象城墙一样,可以摄护身心。忏悔象桥梁一样,可以通往成佛之道。忏悔象衣服一样,可以庄严美化心灵。忏悔认罪第一要有涤瑕荡垢的决心;第二要有祛恶向善的方法;第三要有净化身心的力量。
48、嫉妒别人的才能,诋毁别人的成就,恰恰暴露了自己的自私无能。
49、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50,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51、人若近贤良,譬如一张纸,以纸包麝香。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贯鱼,因臭而得臭。
52、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53、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将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他永远是个奴隶。
54、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当知定心是解脱之本,净意是进修之基。
55、调养怒中气,随防顺口言,留心忙里错,爱惜有时钱。
56、责人时,须想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律己时,须想着细行不矜难成大器。
57、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议A者:不惟无福,且亦无寿。,58、平坦的道路好走,却磨炼不了意志;浅显的知识易学,却发
现不了秘奥。
59,在悲伤的时刻,不能忘记信念;在最幸福的时刻,不能忘记人生有坎坷。
60、没有志向的人,就象断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晃,最后必然丧失信心,失去前途。
61、平坦的道路,容易使人放肆而疏忽;艰难的曲径,却常常使人振作而谨慎。
62、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63、太阳的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无偿地供给万物以光和热。
64、希望,会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奢望,曙使你的命运越变越坏。
65、你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但愿你首先能吃得起苦。
66、从风雨中熬出来的幼苗,要比温室里的嫩芽更能经受住自然界的考验。
67、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他非。
68、人生应该象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69、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大罪最难得一个悔字。
70、一个人最壮丽的是青春、最美好的是善意、最有价值的是人品、最长寿的是精神。
71、建立如法僧团,以戒为师,简约朴素"六和"生活(身和同居、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种和同均)使正法
久住,是僧伽的崇高职责1
72、要建立好寺院的道风和学风!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为悟为最大事业。
73、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首先会遭到不幸。
74、不迁怒;富贵之人,气量或小,每因拂意,忿怒牢骚,迁怒无益,自他烦恼。海涵宽恕,是无价宝。
75、不偏见;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睹者小。若登高山,见自了了。
76、不嫉妒:人有才德,我当赞叹,彼于社会,必有贡献。若生嫉妒,是谓愚痴。
77、不赌博:赌钱博奕,丧志失时,专心于此,正事弃遗,有限光明,送之儿嬉,破家荡产,罪无了期。
78、不饮酒:酒是麻醉刺激品,饮必乱性,醉则反常,越礼犯分,最好勿吃,免致大祸。聪明智慧,常保清醒。
79、不吸烟:鸦片香烟,致病致癌,有害物质,促短寿命,口气常臭,其害多端。花钱买害,痴人可怜。
80、不说慌:心既不真,行何能正?原诸同道,切勿妄语,口是心非,无好结局。
81、不邪淫:淫欲所害,伤身丧志,虽属夫妻,亦当节制。若是邪淫,犯法犯罪,清心寡欲,坚贞亮节,人天钦敬。
82、不偷盗: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偷人之物,折己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亏。
83、不杀生:凡属动物,皆有觉知,贪生怕死,唯命是惜,若戏玩杀,及杀而食,现生后世,决定报复。杀生短命,三途堕落。
84、仁慈:仁爱慈悲,心之生机,心如阳春,福泽愈深。若无仁心,必致残刻。纵有宿福,折尽消尽!
85、守信:守信主人,言不妄发,说到做到,不矜不伐。无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厌弃,自食恶报。
86、尽忠:一秉真诚,不被妄侵,尽职负责,忠于祖国,有益社会,方不虚生。
87、知耻:耻之一字,人畜斯分,有则近圣,无则近兽。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
88、惜阴:七十古稀,弹指即过。寸阴是惜,何敢懈惰。努力勤学,立德立业。自利利他,为世作则。
89,择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相处,有损有益,益者近之,损者远之,劝善规过,他山之助。
90、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吉凶祸福,皆
由心作,因必有果,恰如其分!
91、浮生可见,如梦幻泡影,虽有象而终无;妙本难穷,谓真性灵明,虽无象而常有。
92、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天罗地网。
93、风平浪静中,见人生之:真机;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
94、身世多险途,急须寻求安宅;光阴同过客,切莫汩没主翁。
95、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96、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
97、修行主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回光反照,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发。
98、心之本体,与佛无二,故佛令人念佛,以佛威德神力之智慧火,烹炼凡夫夹杂烦恼惑业主佛心,俾彼烦恼惑业,悉皆四散消落,惟留清净纯真之心。
99、明心主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主要乎?
100,众生之心,由烦恼惑业致成染污。今以佛之洪名圣号,令其心口称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之久久,业消智朗,障尽福崇,自心本具之佛性,自可显现。
八、入寺须知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学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
考:
1、人寺:人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人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
2、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礼拜,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
3、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宜端坐阅读。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4、见僧人: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拜,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
人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5、法器:寺中钟鼓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
6、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完,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九、百丈大智禅师丛拐
生活守则二十条
1、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3、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4,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5、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6、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7、留众以老成为真实。
8、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9、语言以减少为直截。
10、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11、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12,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13、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14、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15、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16,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17、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18、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19、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20、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印造佛经佛像之十大利益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盗贼、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三、夙世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为害。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身力充盛,所作吉利。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
礼拜。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不愿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见超越,福禄殊胜。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杲。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 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印造经像,既有如此殊胜功德,故凡遇到祝寿、贺喜、免灾、祈求、忏悔、超荐之时,皆宜欢喜施舍,努力行之。 印造佛经佛像之十大利益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盗贼、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三、夙世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为害。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身力充盛,所作吉利。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
礼拜。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不愿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见超越,福禄殊胜。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杲。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 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印造经像,既有如此殊胜功德,故凡遇到祝寿、贺喜、免灾、祈求、忏悔、超荐之时,皆宜欢喜施舍,努力行之。 多謝1、2樓的樓主,學習了。 "问:释迦牟尼佛从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答:佛降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的时候,到现在已经二干五百多年了。
当今世人无不以此说为是,学者更是以讹传讹,这也正是佛教的悲哀, 不知真正懂得真相的佛徒有多少
看看 释迦牟尼佛 说 真正的时间究竟是多少,希望佛徒四众看清楚,不知道勿乱讲,串改佛经,罪过无边,从此上说可以休矣
《妙法莲华经》云:“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末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
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上面的应该这样说方合道理:“释迦牟尼佛再一次出现于世,距今二千五百多年”
因为佛并非“真灭度”,而是“隐身不现”
再以经文证之:
《妙法莲华经》 “自我得佛来 所经诸劫数
无量百千万 亿载阿僧祇
常说法教化 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 尔来无量劫
为度众生故 方便现涅槃
而实不灭度 常住此说法
我常住于此 以诸神通力
令颠倒众生 虽近而不见”
善哉!!感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