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甘肃岷县周边的一种特有酒令——抟拳
酒令是宴饮中助兴娱乐的一种方式,人们在这种活动中即可调节宴饮节奏,又可斗智斗趣,享受饮食的无穷乐趣,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文化。酒令实无定制,形式各样。在甘肃岷县周边地区及周边少数地方流传着一种十分独特的酒令——抟拳,很具特色,以独特的手势,丰富的令语,连贯的语气,洪亮的嗓音,别有情趣,尤其是在庆典场合,很能营造喜庆气氛。在90年代初,李嶙先生曾撰文《独特的拳令——抟拳》对此酒令做过简单介绍。抟拳是由一套独特的令语与手势组合而成的。划拳时,双方先伸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以“高升”起令,然后呼出特定的令语和手势,要连续出指对呼,一旦猜中,12-13字便一气呼成,如“贝子一个双杯请酒”“你的”、“我的”,语气不能停顿,声音响亮,输者饮酒后,再以“高升”起令,如此反复。其特定手势和叫法分19种:
握拳可呼:内侍、贝子一个、半边月亮、四红四喜四种;
出大拇指可呼:贝子一个、双眼花翎、黄马褂子、顶戴大红四种;
出大拇指和食指可呼:半边月亮、黄马褂子、团团月亮、二五七子四种;
出四指(不出大拇指)可呼:四红四喜、双红双喜、九门提督、大红顶戴四种;
出五指可呼:外侍、五二七子、九门提督三种。
其手势令语有14种:
内侍:双方均握拳,叫内侍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内侍双杯请酒”;
贝子一个:一方伸大拇指,对方握拳,叫贝子一个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贝子一个双杯请酒”;
顶戴大红:一方伸大拇指,对方伸四指,叫顶戴大红者赢,对方叫大红顶戴也赢,不计胜负。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顶戴大红双杯请酒”或“大红顶戴双杯请酒”。
双眼花翎:双方均伸大拇指,叫双眼花翎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双眼花翎双杯请酒”;
黄马褂子:一方伸大拇指,对方伸大拇指和食指,叫黄马褂子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黄马褂子三杯请酒”。如呼“双杯请酒”就是错代杯,喝罚酒;
半边月亮:一方伸大拇指和食指,对方握拳,叫半边月亮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半边月亮双杯请酒”;
团团月亮:双方均伸大拇指和食指,叫团团月亮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团团月亮四杯请酒”,呼双杯或三杯请酒是错代杯,喝罚酒;
二五七子:一方伸大拇指和食指,对方伸五指,叫二五七子者赢。对方叫五二七子也赢,不计胜负。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二五七子双不请酒”或“五二七子双杯请酒”;
大红顶戴:一方伸四指(不出大拇指),手心向下,对方伸大拇指,叫大红顶戴者赢,对方叫顶戴大红也赢,不分胜负,而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代杯与“顶戴大红”同;
四红四喜:一方伸四指,对方握拳,叫四红四喜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四红四喜双杯请酒”;
双红双喜:双方均伸四指,叫双红双喜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双红双喜双杯请酒”;
九门提督:一方伸四指,对方伸五指,叫九门提督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九门提督双杯请酒”;
五二七子:己方伸五指,对方伸大拇指和食指,叫五二七子者赢,有叫“七杯请酒”,更有叫“连壶灌”,但赢者大多代杯与“二五七子”同;意为君子好拳不好酒,增进友谊。
外侍:双方均伸五指,叫外侍者赢,叫其它令语者输,赢者只能呼“外侍双杯请酒”。
以上拳令中没有三指手势,因在划拳时以“高升”起令,故而在划拳中绝不能出三。巧对手势后,要立即呼出尾语,称为“代杯”,以上14个令语中,除黄马褂子三杯、团团月亮四杯外,五二七子外其余尾语均为二杯。
划抟拳也可以品字数,由双方商定,有“三字清”、“八字二清”和“十字清”。如“三字清”,赢者呼“四红双”、“黄马三”、“团团四”等;“八字二清”,赢者必须呼出八个定数尾语,输的一方也要应呼,如赢的呼“四红四喜双杯请酒”或“内侍内侍双杯请酒”,输的应呼“我的”;“十字清”,要加先生二字,如“四红四喜双杯先生请酒”。
抟拳拳令要求严格,如因错呼令语、错代杯和绕口停顿者都要喝罚酒,叫做“拉羊”及“窝子”。有错者“三羊为一窝”,窝子有红、白、青、蓝等,酒场常用的是红、白、青、蓝四种窝子。红窝子是拳赢未代杯;白窝子是拳未赢代杯;青窝子是双方叫法相同,一方代杯;蓝窝子是出错手势。两人猜多少拳,在当地一般是划四个抟拳,也有“抟四叫六”划“十大拳”的,即四个抟拳,再划六个叫拳,由双方商定。
抟拳的酒令,有丰富的清代典章:
内侍、外侍:是清朝的内外侍卫。以领侍卫内大臣品级最高,领正一品。侍卫以御前侍卫等级最高,分为一、二、三等,分别领正三、四、五品,头饰顶戴花翎,由皇帝直接管理的叫御前侍卫,由御前大臣管理的叫乾清门侍卫,均在宫廷内职守,称为“内侍”。大门侍卫,领正六品,饰蓝翎,由领侍卫内大臣统管,称为“外侍”,不能入乾清门。
贝子:全称“固山贝子”,满清宗室之爵位,贝子位第六等。爵位共十四等,最高等是“和硕亲王”,最低等是“奉恩将军”。
双眼花翎:清朝官员用孔雀翎制成的帽饰。按品级有单眼、双眼和三眼之分。清初,花翎只赏给有特恩的大臣,自咸丰后,凡五品以上都可以戴单眼花翎;有特恩的大臣赏戴双眼花翎;亲王、贝勒等赏戴三眼花翎。六品以下的官员,只准戴用鹖鸟羽制成的“蓝翎”帽饰。
黄马褂子:是清朝的一种官服。凡扈从大臣都可以穿黄马褂。皇帝出巡,扈从乘舆穿黄马褂。对有军功的大臣等,还可由皇帝赏穿黄马褂子。
九门提督:清朝官名,全称“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在清朝时间,只让满洲亲信大臣兼任,负责北京军事治安的最高长官,是保护清王朝都城安全的要害职务。因为北京城有九个城门(前三门,东西北各二门),故俗称“九门提督”。
大红顶戴和顶戴大红:顶戴是清朝官员的帽顶装饰,又称“顶子”。系用宝石、珊瑚、水晶等制成。官位的高低,顶戴的颜色、质料有所不同,是品级的象征。
以上均是清朝的官职、爵位和官饰。除此而外,二五七子、五二七子则为单纯的对指组数。半边月亮、团团月亮、四红四喜和双红双喜为祝愿性的用语。
抟拳,原为清代宫廷内部的酒令,据说清雍正年间,岷州来了一位道台,名叫赫赫,系皇亲贵族,曾在宫中久住。外任后,将此酒令带到岷州(今岷县)流传至今。但是据笔者查阅,宫廷中无此资料记载,也许是军中或充军者流传。2009年宕昌县作为申遗项目申请非物质遗产文化未果。主要原因为无史料文字记载,但愿古岷州有志之士挖掘整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