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全球时间将进行调整,通用时间将闰上一秒,意味着全年时间多了“一秒”
今年年中,全球时间将进行调整,通用时间将闰上一秒,意味着全年时间多了“一秒”。昨日,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最新发布了这个消息。国家授时中心介绍,1884年,国际上确定以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的时间作为国际标准时间,称作世界时。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基于原子振荡的原子时,其准确度和稳定度均超越了世界时,但其与地球的自转不关联。随着地球自转速度有减缓的趋势,两者的偏差也在不断加大。
1972年,一种折中的时间尺度——协调世界时(UTC)应运而生,取代世界时作为国际标准时间。UTC采用原子时的秒长,而时刻通过增加1秒或减去1秒(正闰秒或负闰秒)以尽量接近世界时,这就是“闰秒”。
据介绍,在现行的国际标准时间——协调世界时(UTC)时间2012年6月30日午夜,将加一闰秒(即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早8点),当天23:59:59的下一秒记为23:59:60,然后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国家授时中心负责中国标准时间和标准频率的产生、保持和发播工作。该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已准备就绪,将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59:59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
据悉,自1972年至今共闰秒24次,上一次闰秒是2008年12月31日,今年则是4年后再次调整。
■ 对话
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主任董绍武
闰秒为协调原子时和世界时
2012年的时间多出“1秒”,那么多出这1秒,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昨日,本报记者专访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主任董绍武。
新京报:“滴答”1秒,看似对普通人的生活而言,有时候可以忽略不计的。怎么理解?
董绍武:在军事、通信等领域,1秒火箭飞出了8公里,地球已经绕太阳转了30公里,光也跑了快30万公里,军事上的精确打击也要精确到1秒。但按理说,增加或是减少1秒,对人的生命无太大的影响。
新京报:我们的手机、手表、电脑时间,会自动调整吗?
董绍武:手机时间来自通信基站,自动调整。一般手表需要对照电视台、电台手调,电波表可自动调整。大部分电脑,需要手动调时,如果电脑安装了一个校时软件,就可自动对准了。
新京报:那股票、证券等金融系统呢?
董绍武:也是自动调整,这些系统有接收国家标准时间信号的装置。
新京报:导航系统受影响吗?如GPS,中国的北斗导航。
董绍武:世界上所有的导航系统,不实行闰秒的调整。
新京报:那岂不是比我们平时用的时间会少1秒?
董绍武:导航系统内部用的是原子时,我们看到的导航广播出来的时间,是平时看到的协调世界时,只需要通过电文的数据调整。
新京报:神九预计6-8月发射,火箭发射精度很高,需要“零窗口发射”,精确到秒。会受到影响吗?
董绍武:如果发射、交会对接,选择在调整时间的那一刻,会有影响。其他时刻不受影响。发射基地的时间系统与国家时间基本同步,会自动进行闰秒调整,而 “天宫一号 ( 微博 ) ”等天上的卫星和飞船上时间,是受控于地面的,进行时间比 对后,“天上”和“天下”的时间会是一致的。
新京报:闰秒有规律吗?我发现基本是“多一秒”,至今还没有“少一秒”?
董绍武:从目前来看,闰秒的年份没有什么规律。至今都是“正1秒”, 还没有出现过“负1秒”。我们用的协调世界时,用的世界时的“时刻”和原子时的“秒长”。因为地球自转越来越慢,导致“世界时”秒越来越长,就只能是对“协调世界时”加上一秒。 所谓岁差,是指春分点(或冬至点)在恒星间的位置逐年西移的天文现象。在公元前二世纪,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已经发现春分点每百年沿黄道西退1°的现象,我国古代最早发现类似现象的是东晋天文学家虞喜,他在330年左右,对岁差现象作了与古希腊人在形式上迥异而实质相同的表述。
在虞喜之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冬至时太阳所在恒星间的位置发生变动的情况,但这未导致对岁差规律的探讨和总结。一直到虞喜才充分注意到实际上已为天文学界熟知的这一现象的重要天文学意义,并着手对岁差现象作数量化的论述。他由“日短星昴,以正仲冬”(24)句推知,昴星于尧帝时在冬至日黄昏时中天。再由实测,他得知,当时冬至日黄昏时昴星与子午方位的偏离度值。又考知自尧帝到其时的年距。最后虞喜算得每经50年冬至点沿赤道向西移动一度的数值,这就是我国古代经由特殊的途径独立地得到的第一个岁差值,虽然发现年代远迟于古希腊,但该值的精度已略优于依巴谷值,为岁差值的进一步探索开拓了新路。在此基础上,虞喜“使天为天,岁为岁”,(25)即把恒星年(太阳两次通过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与回归年(太阳两次通过冬至点的时间间隔)两者区别开来,并为历法有关问题计算精度的提高准备了条件。
后秦天文学家姜岌约于380年发明了月食冲法,其方法是在月食时测量月亮所在宿度,这时太阳正与月亮相差半周天度,于是能较准确地推知冬至时太阳所在宿度。这为后世岁差佳值的频频出现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基本方法。
十九年七闰的闰周前后沿用达千年之久,到北凉赵■的元始历(412年)才出现了转机。赵■给出了600年221闰的新闰周,这是他对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认识深化的结果,即他对于回归年长度应小于365.2468日,和朔望月长度应在29.5306日左右均深信不疑,而这二个天文数值绝非十九年七闰法所能协调,所以只有改革旧闰周,方可符合他已经确认无疑的如上事实,别无出路。当然要迈出这一步仍需极大的勇气。元始历所取回归年长度的精度较前代历法有大幅度的提高,赵■对闰周的改革正与此相辅相成,是一大胆的和明智的创举。自此以后,新闰周辈出,呈现了不断求索、改进的可喜局面。 所谓岁差,是指春分点(或冬至点)在恒星间的位置逐年西移的天文现象。在公元前二世纪,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 ...
麒麟童0000 发表于 2012-3-26 23:33 http://www.fengshui-168.com/images/common/back.gif
闰秒地球转转慢了吗?
页:
[1]